石油地球物理学会东区第十三届地球物理技术研讨会论文征集

石油地球物理学会东区第十三届地球物理技术研讨会论文征集

一、石油物探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周旭[1](2016)在《库车山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库车山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是2010年以来为了满足库车前陆盆地冲断带复杂山地高陡构造油气勘探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综合新技术。本次研究从2012年开始,依托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乌什凹陷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在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激发参数选择、配套辅助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形成了一套满足叠前偏移成像需要的高陡构造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和提高信噪比的井震联合激发参数选择方法,发展完善了基于高精度遥感信息辅助施工技术和复杂地表实时质量监控技术。和以往三维采集方法相比,在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激发方式选择,以及施工配套技术应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在塔里木盆地复杂山地高陡构造油气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充实了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系列,为塔里木盆地复杂山地油气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撑。

孙锋[2](2011)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史研究》文中认为将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置于地质学科史和社会发展的全景之中进行研究,从国内外对比总结其基本规律出发,进而对我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与国外的差距和特殊性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国内环境地调查工作的发展状况与整体不完全和谐一致,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完全一致。2、国家性质决定了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任务制定和利益取向。即资本主义国家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从个人需求出发,社会主义国家从国家利益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要。3、与国外相比,国内地质调查局职能中未能实现商业性矿产勘查职能向外分离,大大影响了我国地调局对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的投入。4、国内外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水平差距主要体现在对高新技术应用下数字化信息资料的积累与成功经验的总结。

张继坤[3](2011)在《安徽省煤田构造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主要以地球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以构造控煤作用研究为核心,通过现场实践调查和室内研究分析相结合,运用多种煤田构造研究方法,针对已有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总结,总结构造之于煤系形成、形变与赋存全过程的控制作用。基于区域构造格局以及煤田构造特征,综合大地构造单元与赋煤单元,建立起安徽省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运用构造—岩相分析方法、沉降史反演技术、平衡剖面技术和古构造应力场分析技术,恢复安徽省煤盆地成盆与演化过程;基于煤系赋存的构造控制作刚与差异性的系统总结,以地球动力学成因为依据建立安徽省控煤构造样式的分类方案。综上研究,针对两淮煤田煤矿床建立起赋存状况分区方案,并总结与之配套的勘查策略,实现以构造控煤作用指导煤田地质勘查工作。

孟可[4](2010)在《一滴油,一滴血》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农民的儿子们11934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与此同时,中国地质学界开始孕育一场革命。在欧洲讲学的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正针对传统地质科学的不幸,不止一次地在讲演和着

沈明宇[5](2010)在《全球化中的能源利益冲突与法律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使各种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得以重整。能源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它的形成与扩张,首先是因为能源的有限性和分布的非均衡性,从而导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对能源的渴求和相互依赖;其次在于能源资源的巨大经济作用和政治、军事意义,能源产品是兼有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多重属性的特殊产品;再次在于能源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能源全球化引发的诸多冲突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法律调控。而要进行有效的法律调控,必须发挥各个国际能源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球化中能源活动主体包括三类:跨国石油公司、资源主权国家、国际能源组织。这三类主体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不同,它们在国际能源活动中的作用也不同。通过研究发现:跨国石油公司的人格在母国法上具有平等性,其权利能力与其他公司无二致;但在东道国法上却受到诸多限制,其权利能力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跨国石油公司为摆脱人格上的种种限制而采取一系列合法的、非法的对策和措施,给国际能源合作造成了双面影响。资源国家的法律地位不可动摇,对本国石油资源享有永久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石油资源只能由资源国独占独享。我们认为:宝贵的石油资源应当成为各国都能分享的世界财富,但这种分享必须通过公平的对价获取,而不是掠夺或霸占。然而,一些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却不这样认为,它们之间一直存在利益冲突和争端,并常有激化的时候以致不能通过双方协商的方式解决。这就需要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介入,加以必要斡旋、调停或者规制,国际能源组织便因此而生。由此推知: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调控的冲突增多、烈度和广度增大,一个更广泛的乃至全球性的新型国际能源组织必将顺理成章地诞生,这个组织我们暂命名为“世界能源组织”(简称“WEO”)。成立WEO的宗旨是:平等地保护各国能源安全;可持续地、最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在能源生产消费的同时,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平解决国际能源争端。在全球化活动中,跨国石油公司一直是最为活跃的行为主体,它的行为不仅涉及到本身的兴衰存亡,而且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与石油资源国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息过,如何对其进行法律调控成为石油资源国非常核心的决策事项之一。本文通过梳理资源国政府与跨国石油公司的交往历程,挖掘并提炼出两者之间的合作规律,阐释和论证了资源国政府对跨国石油公司的七种法律调控模式,这些调控模式对国际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在调控能源利益活动中已做了许多可喜的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两大战略的实施,为许多国家树立了学习榜样。“和谐”、“公平”、“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等理念正逐渐传递给全世界。“既要保障本国能源安全,又要促进世界各国能源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坚持的立场和长期奋斗的目标。我们应构建完整严密的能源法律体系,将冲突控制在适当范围;明确我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宗旨和原则,将世界承诺变成法律;巧妙地进行法律制度设计确保国家石油公司抗击冲突的能力;将能源战略规划法律化,有计划有步骤地主导国际能源市场新秩序;使我国成为拉动世界能源经济的火车头,奔向“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世界目标。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6](2006)在《关于征集“中国石油学会西部地区第十四次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的通知》文中认为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7](2005)在《中国石油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在北海召开》文中研究说明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和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石油学会东部地区第十(?)次物探技术研讨会”2005年4月15-2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举行中石油集团公司,中石化集团公司、中海油集团公司、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等单位近170名老、中、青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总工程师钱荣钧、中海油科技发展部主任王伟元、中海油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金晓剑分别致开幕词和欢迎词

李冬梅[8](2005)在《"中国石油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市召开》文中研究指明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石油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15日至2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举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海油集团公司、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近17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9](2005)在《关于征集"中国石油学会西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各有关单位:"中国石油学会西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由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承办。会议将于2005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具体时间、详细地点另行通知),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办、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10](2004)在《石油物探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承办。会议将于2005年4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召开,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会议主题 会议围绕三个专题领域进行学术交流:①河流相储层预测及油藏描述技术;②深水水域地球物理勘探技

二、石油物探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物探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库车山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地震采集技术现状
        1.2.2 库车坳陷地震采集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及思路
第二章 库车山地地震地质特点及勘探难点
    2.1 库车山地近地表地震地质特点
    2.2 库车山地深层地震地质特点
    2.3 库车山地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三维观测系统优化研究
    3.1 观测系统参数选择的理论准则
    3.2 基于模型正演的观测系统参数分析
    3.3 实际资料观测系统对比分析
    3.4 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第四章 山地三维地震采集配套技术研究
    4.1 激发方法研究
        4.1.1 炸药震源激发参数选择
        4.1.2 可控震源激发参数选择
        4.1.3 不同激发方式的等效匹配关系
    4.2 施工辅助技术应用研究
        4.2.1 高精度遥感数据辅助地震采集技术
        4.2.2 采集质量实时监控技术
第五章 库车山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实例
    5.1 工区概况
        5.1.1 工区位置
        5.1.2 地震地质条件
        5.1.3 资料品质特点
        5.1.4 采集面临的主要问题
    5.2 采取的技术对策
    5.3 应用效果
        5.3.1 采集效果
        5.3.2 地质效果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概述
    2.1 环境地质学的由来及发展
        2.1.1 环境地质学理论研究概况
        2.1.2 环境地质学的概念及与地质环境的区别
        2.1.3 环境地质学与有关科学的关系
        2.1.4 环境地质学的兴起与发展
    2.2 环境地质调查及编图简介
        2.2.1 环境地质调查的定义及主要任务
        2.2.2 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分类
        2.2.3 环境地质图的特点及主要反映内容
3 国外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概况
    3.1 国外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分期及划分依据
        3.1.1 初始阶段(1963~1983 年)
        3.1.2 推广发展阶段(1984~1994)
        3.1.3 全面发展阶段(1995 至今)
    3.2 国外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近期的主要进展
        3.2.1 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和评价
        3.2.2 地下水质评价与水资源管理
        3.2.3 综合性灾害调查研究
        3.2.4 城市综合地质填图与废物处理调查评价
        3.2.5 矿山地区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
        3.2.6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
    3.3 国外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4 国内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概况
    4.1 我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分期研究及划分依据
        4.1.1 初始与动乱阶段(1952~1972)
        4.1.2 振兴开拓阶段(1973~1986)
        4.1.3 全面发展阶段(1987~1997)
        4.1.4 繁荣阶段(1998 至今)
    4.2 我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近期的主要进展
        4.2.1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4.2.2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4.2.3 地方病与水土污染调查研究
        4.2.4 重大工程建设地质灾害调查研究
        4.2.5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4.2.6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4.3 我国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4.3.1 我国环境地质调查理论方法的产生与演变
        4.3.2 主要技术方法在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与发展
5 国内外发展概况对比及差异性分析
    5.1 国内外发展概况的对比
        5.1.1 国内外环境地质调查组织机构的对比
        5.1.2 国内外环境地质调查内容及成果的对比
        5.1.3 国内外环境地质调查技术的对比
    5.2 国内与国外发展概况的差异性分析
        5.2.1 国家性质及任务对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
        5.2.2 调查机构职能设置对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
        5.2.3 科学技术应用对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安徽省煤田构造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研究现状
        1.2.2 煤田构造研究现状
        1.2.3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1.2.4 安徽省煤田地质研究与资源勘查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1.4.1 主要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安徽省区域构造与煤田构造特征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1.1 大别山造山带
        2.1.2 郯庐断裂带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
        2.2.1 重力场与磁场特征
        2.2.2 深部构造特征
    2.3 区域地质演化历程
    2.4 煤田断裂构造
        2.4.1 基本特征
        2.4.2 各煤田主要断层特征分析
    2.5 煤田褶皱构造
    2.6 本章小结
3 安徽省赋煤构造单元分区
    3.1 安徽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3.2 安徽省赋煤单元划分
    3.3 安徽省赋煤构造单元分区
        3.3.1 赋煤构造单元概念探讨
        3.3.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3.4 各赋煤构造单元构造特征
        3.4.1 淮北断陷带构造特征
        3.4.2 淮南断陷带构造特征
        3.4.3 沿江褶断带构造特征
        3.4.4 下扬子南缘褶断带构造特征
        3.4.5 皖南褶断带构造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安徽省成煤期古构造与盆地沉降埋藏史
    4.1 成煤期古构造研究
        4.1.1 煤盆地基底构造
        4.1.2 成煤期古构造格局
    4.2 煤盆地沉降史与埋藏史恢复
        4.2.1 基本原理
        4.2.2 盆地沉降量求解方法
        4.2.3 沉降史模拟参数确定
        4.2.4 各煤田沉降史曲线分析
        4.2.5 各煤田沉降史特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安徽省煤田构造演化历程
    5.1 地质构造演化剖面(平衡剖面)分析
        5.1.1 淮北煤田地质构造演化剖面
        5.1.2 淮南煤田地质构造演化剖面
        5.1.3 皖南煤田地质构造演化剖面
    5.2 古构造应力场分析
        5.2.1 基本原理
        5.2.2 古构造应力场背景分析
        5.2.3 安徽省古构造应力场分期
    5.3 煤盆地构造演化发展史
        5.3.1 华北赋煤区南缘构造演化
        5.3.2 徐淮弧形构造构造演化
        5.3.3 两淮煤田构造演化
        5.3.4 晥南煤田构造演化
    5.4 本章小结
6 安徽省控煤构造样式划分
    6.1 煤系(煤层)的后期改造作用
        6.1.1 两淮煤田后期构造改造规律
        6.1.2 皖南煤田后期构造改造规律
    6.2 安徽省控煤构造样式分类方案
    6.3 构造控煤作用与煤系展布规律
        6.3.1 伸展控煤构造样式
        6.3.2 挤压控煤构造样式
        6.3.3 剪切和旋转控煤构造样式
        6.3.4 反转控煤构造样式
        6.3.5 滑动控煤构造样式
        6.3.6 同沉积控煤构造样式
    6.4 本章小结
7 两淮煤田煤矿床赋存状况分区与勘查策略
    7.1 两淮煤田煤系赋存的构造控制
        7.1.1 淮北煤田煤系赋存的构造控制作用
        7.1.2 淮南煤田煤系赋存的构造控制作用
    7.2 两淮煤田找煤预测与勘查前景
        7.2.1 两淮煤田煤炭资源预测与预测区布置
        7.2.2 赋存状况分区与勘查策略的探讨
    7.3 两淮煤田煤矿床赋存状况分区
        7.3.1 煤矿床勘查区类型
        7.3.2 开采地质条件类型
        7.3.3 煤矿床赋存状况分区
    7.4 两淮煤田煤矿床勘查策略
        7.4.1 推覆体下勘查区勘查策略
        7.4.2 老矿区深部或外围勘查区勘查策略
        7.4.3 巨厚覆盖深埋断块勘查区勘查策略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与编写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情况

(5)全球化中的能源利益冲突与法律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全球化与能源全球化
        1.1.1 全球化与能源全球化的概念
        1.1.2 能源全球化的成因、现状与利弊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方法、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意义和方法
        1.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2章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能源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
    2.1 跨国石油公司的法律地位
        2.1.1 跨国石油公司的法律人格
        2.1.2 跨国石油公司的权利能力
    2.2 主权国家的法律地位
        2.2.1 国家的法律人格
        2.2.2 主权国家的权利能力
    2.3 国际能源组织的法律地位
        2.3.1 国际能源组织的法律人格
        2.3.2 国际能源组织的权利能力
第3章 资源国与跨国石油公司的能源利益冲突及法律调控
    3.1 资源国与跨国石油公司的交往历程
        3.1.1 跨国石油公司主导时期(1880-1950)
        3.1.2 石油资源国成长壮大时期(1950-969)
        3.1.3 合作与竞争并存时期(1970-至今)
    3.2 资源国与跨国石油公司在交往中的利益冲突
        3.2.1 石油资源总体稀缺和双方利益交叉引起的利益冲突
        3.2.2 不同价值取向和目标函数引起的利益冲突
        3.2.3 交往、交易成本增加引起的利益冲突
    3.3 资源国与跨国石油公司利益冲突在法律上的反映
        3.3.1 平权型契约关系与隶属型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3.3.2 资源国的主要权利与义务
        3.3.3 跨国石油公司的主要权利与义务
    3.4 资源国与跨国石油公司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模式
第4章 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的能源利益冲突及法律调控
    4.1 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资源控制权上的冲突及法律调控
        4.1.1 冲突现象与冲突原因
        4.1.2 对冲突的法律调控
    4.2 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在油产品分配权上的冲突及法律调控
        4.2.1 冲突原因分析
        4.2.2 对冲突的法律调控
第5章 国际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5.1 主要国际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5.1.1 石油输出国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5.1.2 国际能源机构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5.1.3 欧盟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5.1.4 上海合作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5.1.5 国际能源宪章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5.2 世界能源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5.2.1 创建世界能源组织的原由
        5.2.2 创建世界能源组织的宗旨
        5.2.3 世界能源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第6章 中国调控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实践与立法建议
    6.1 中国调控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实践
        6.1.1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6.1.2 "走出去"与资源国合作开发
        6.1.3 "引进来",以资源换市场
    6.2 中国调控能源利益冲突的立法建议
        6.2.1 构建完整严密的能源法律体系,将冲突控制在适度范围
        6.2.2 明确我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宗旨和原则,将世界承诺变成法律
        6.2.3 进行理性制度设计,立法时就注重国家石油公司竞争力的提升
        6.2.4 将能源战略规划法律化,有计划有步骤地主导国际能源市场新秩序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石油物探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会议主题
征文范围
征文要求
联系方式

四、石油物探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库车山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应用研究[D]. 周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2]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史研究[D]. 孙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3]安徽省煤田构造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D]. 张继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4]一滴油,一滴血[J]. 孟可. 中国作家, 2010(16)
  • [5]全球化中的能源利益冲突与法律调控研究[D]. 沈明宇. 中南大学, 2010(12)
  • [6]关于征集“中国石油学会西部地区第十四次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的通知[J].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01)
  • [7]中国石油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在北海召开[J].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03)
  • [8]"中国石油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市召开[J]. 李冬梅.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02)
  • [9]关于征集"中国石油学会西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的通知[J].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01)
  • [10]石油物探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S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