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市东山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金媛[1](2017)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广州荔湾区登革热防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等地呈季节性流行,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管理是有效防止DF流行的必要手段。本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统计分析、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为广州市荔湾区DF防控提供科学根据,确定防控重点。在此基础上,对广州市荔湾区防控DF的卫生应急管理政策与制度、组织体系框架、建设情况、运行模式进行调查与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DF应急管理提出建议,从而为我国防控应急管理模式提供行之有效的改进建议。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文献可视化分析对我国应急管理及登革热防控的现况进行全方面分析,利用CiteSpace对我国应急管理研究及DF目前的研究热点及方向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2:统计分析:通过研究2012年至2015年广州市荔湾区DF流行姿态与变化规律,对广州市荔湾区DF发病的时间(日、周、旬、月)分布特征、人群(年龄、性别、职业)分布特征、空间分布(发病地点、就诊地点)特征等进行分析,对DF在广州市荔湾区的流行规律、高危人群及高危地区进行总结,从而确定广州市荔湾区DF防控的重点。3:案例分析:通过对广州市荔湾区A街道一起DF疫情防控案例进行分析,从调查疫情、落实分工、清理积水、搜索病例及健康教育、成蚊灭杀、技术支持及疫情分析等方面分析实际防控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结果: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我国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层次不深,目前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理论层面,缺乏具体可行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关于DF的防控起步虽较早,但主要停留在病理学、流行病学等范围,缺乏跨学科的具体研究,缺乏可投入应用的研究成果。登革热疫情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5年广州市荔湾区DF疫情呈现散发与流行交替的状态,其中2012、2015年疫情呈现散发状态,2013、2014年疫情呈流行状态。疫情通常经历散发、快速增长、增长遏制、快速下降四个阶段,一旦疫情进入快速增长期,人为防控难以完全扑灭疫情,应将防控重点时间放在疫情早期或发病前,重视疫情发生前的蚊媒控制工作;DF发病率随年龄上升而上升,不同年龄段之间发病率具有显着差异性,老年人是DF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商业活动、退休、家务及待业是DF感染的高风险职业;男女之间的发病率具有差异性,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病例高发的街道为人流密集的老城区街道;荔湾区的DF患病者在选择就医机构时会优先选择辖区内的大型三甲医疗机构或广州市传染病专科医院,其次选择毗邻辖区的大型三甲医疗机构;登革热案例分析结果:目前广州市荔湾区在DF防控过程中反应及时,工作到位,但实际工作中,发现依照目前的防控方案会导致以下问题:1.工作流程复杂;2.日常监测不足;3信息管理落后;4.法律法规欠缺。结论:目前我国DF防控管理模式虽已初步成熟,但存在预警机制缺乏、工作流程复杂、宣传教育不足、法律法规欠缺、科研应用缺乏等不足。本研究针对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社会卫生事业管理现况,提出从完善预警机制、简化工作流程、制定具体方案、加强立法支持、加强信息管理、引入社会力量等方面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吴雪媚[2](2015)在《2014年番禺区登革热疫情分析及防控》文中提出目的分析2014年广州市番禺区的登革热疫情现状及流行特征,通过对登革热的防控,探索适宜的防控对策。方法对番禺区2014年911月的登革热疫情进行检测分析,开展健康教育、环境治疗、清除无用积水和减少媒介等爱国卫生活动,并加强监督工作;同时开展"以蚊治蚊"技术阻断登革热传播。结果截止2014年11月7日,广州市番禺区总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454例,发病高峰为9月下旬10月上旬,前6位的镇街为洛浦街、南村镇、大石街、小谷围街、市桥街、钟村街,布雷指数最高达23。经过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部门的积极防控,登革热患病率的增长率逐渐下降,而布雷指数持续下降,至2014年11月7日本区的布雷指数为0.62,达到了安全水平。结论广州市番禺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基本条件,疫情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地方性、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等特征。政府、医院、社区等部门应给予高度支持,并对各部门的工作加强监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并及早开展防治伊蚊、消灭伊蚊等阻断技术。通过有效的防控,本区疫情得到控制,番禺区登革热防控经验值得借鉴。
方强,洪佳冬,汪志强,黎海涛[3](2014)在《2013年广州市东沙街道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目的分析2013年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道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该街道2013-08/11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07例,占荔湾报告病例数第2位,均为本地感染病例,累计发病率28.18/万,无死亡病例;病例分布于4个居委,各居委之间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病毒流行株实验室检测均为登革I型病毒;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最高达28.21。结论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控制疫情的根本措施,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也是有效控制措施之一。
李傅冬[4](2013)在《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浙江省常见传染病的辅助分类模型,可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等信息对疾病进行分类和判别。帮助公共卫生现场处置人员在暴发现场快速科学地识别疫情类别,为疫情处置争取先机,以便于及时有效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为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近些年浙江省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全面整理分析,得出浙江省常见的传染病病种作为本研究的疾病范围。通过查询历史疫情文献、法定传染病报告网络等方法收集这些传染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率等数据。应用贝叶斯分类算法建立分类模型,采用SAS软件完成程序编写。并用3起历史疫情的个案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25种浙江省常见的传染病。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手足口病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93.55%,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1秒;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60.61%,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0秒;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88.73%,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3秒。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浙江省常见传染病的辅助分类模型,输入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等指标,可计算各类可能发生的疾病的概率,并按概率进行排序、输出判别列表,完成疾病分类判别。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较快的分类速度,且在可解释性、伸缩性和稳健性等方面表现较好,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罗雷[5](2012)在《广州地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及传播流行演变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一、研究背景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曾在多个国家发生多次大流行,每次发病均高达数百万之多,严重威胁全球100多个国家约25亿人口的健康,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东南亚及南美洲等高发病的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的流行大多经历了由输入性为主的疫情,经过多年流行,逐渐演变为多个型别并存,以至最终形成本地化地方性流行的过程,且流行地区和范围不断扩大。在中国,除云南省报告存在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外,其它地区尚未报告存在登革热自然疫源地。近年来,广东省每年均出现登革热病例,且福建、浙江也先后出现了本地感染的登革热暴发疫情,其它省份虽然未报告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但报告发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省份正在不断增多,仅2008年就有20个省、市、自治区报告有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发生。广州市一直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登革热防控的重点地区,1978年至2010年先后出现了13个流行年份,20世纪80年代广州地区登革热处于较活跃的发病水平,进入90年代中后期流行强度基本处于较低水平,除1995年番禺沙湾镇发生暴发流行外,疫情相对平静,2001年后疫情又开始逐渐活跃,2002年、2006年和2010年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因此,广州一直将登革热作为重点防控和研究的传染病之一。登革热流行特征的变化,使广州是否存在登革热自然疫源地的问题备受关注。近年来疫情监测和病原生物学检测提示广州地区登革热似乎有演变为本地化的趋势:20世纪80至90年代,广州主要是输入性疫情引起本地传播流行,先后出现过DENV-1-4型病毒株的流行。但90年代以后本地流行多以DENV-1型病毒为主,而且分析发现2002与2003年之间、2006与2007年之间的病毒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2006年发生登革热本地流行的毒株为DENV-1型,输入病例为DENV-3型,且大部分暴发点疫情未发现与输入病例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同时,近年来对广州地区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部分病例发病前并无外出史,当地亦未报告发现输入病例。此外,2007年在广州从化市邓村(为2006年登革热-暴发点)捕获的白纹伊蚊蚴虫中检出登革病毒核酸阳性,经基因测序确认为DENV-1型病毒。因此,有学者认为广州登革热己成为本地化的一种传染病。但是,广州登革热的流行究竟是潜伏于本地病毒株的循环还是外地病毒株传入的传播?广州地区是否出现由输入性疫情逐步向本地化疫情演变的态势?广州地区是否存在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和传播流行的规律等问题已成为广州地区登革热防控亟待解决的问题。二、研究目的探讨广州地区登革热传播流行演变的规律和模式,分析其分布范围和类型;回答广州地区登革热是输入性疾病还是本地化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明确广州地区是否存在登革热自然疫源地,为建立登革热疫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机制,调整和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进而提高疫情防控效率、节省社会资源、保护社会劳动力、增进人群健康。三、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分析广州地区1978-2010年登革热疫情数据,掌握不同时期登革热流行的特征、趋势及动态变化;(2)调查广州地区人群登革病毒抗体水平,研究人群隐性感染水平,评估健康人群的易感性;(3)对2001-2010年分离的登革病毒流行株进行基因测序,建立广州地区登革病毒分子生物学信息库,构建登革病毒基因进化树,确定流行株来源及变异;(4)调查广州地区登革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的病毒携带情况;(5)对广州地区主要宿主动物进行登革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调查。(二)研究方法(1)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地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开展详细的现场调查和分析;在新旧登革热疫点以及全市设立的代表性蚊媒监测点,捕获足够数量的白纹伊蚊成虫或蚴虫以及主要宿主动物,开展登革病毒携带情况调查。(2)地理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地区登革热病例的地理分布,毒株来源进行描述。(3)分子流行病学方法:采用C6/36细胞培养登革病毒,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扩增E基因并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中的Seqman程序拼接组装完整的E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病毒参考株进行比较,用ClustalXl.83进行多序列比对,应用MEGA4.0软件采用Kimura校正模型的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各病毒株间的同源关系及可能来源。四、研究结果(一)广州地区1978~2010年不同时期登革热流行特征(1)广州登革热的发生经历了三个流行时期,出现13个流行年份,存在周期性间断增多的现象,3至5年出现一个发病高峰。(2)4个型别登革病毒在广州均先后出现过流行,除1991年出现DENV-1、DENV-4本地感染病毒株先后交替流行,2010年4个型别病毒株共同流行外,其余年份疫情均由单一型别病毒引起。(3)广州5至12月份均有登革热本地病例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7至10月份为高发月份。(4)老(中心)城区发病较高,城郊结合部发病次之,农村发病较低,1978至2010年累计病例数排在前三位的是番禺区,海珠区和越秀区。(5)广州登革热发病率低,发病率最高的年份是1995年,发病率达83/10万。病死率亦低,1978年至1991年广州因登革热而死亡的病例累计报告12例,此后一直无因登革热而死亡的病例报告。(6)年龄、性别分布:男女发病基本一致,发病年龄涉及全年龄组人群,但以20~40岁年龄组为主,职业以家务待业,工人和离退人员为主。(7)输入病例时常发生:2006-2010年,除1月份无输入性病例报告外,其余月份均有输入病例报告,输入来源于世界各流行区,其中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主。输入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4个型别登革病毒均有分离到,病例除有出境流行病学史外,且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发病。(二)广州地区人群登革热血清学抗体水平调查分析(1)广州地区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低。共采集疫区(点)人群904份血清标本,其中仅7份IgG抗体阳性,阳性率0.77%(7/904);非疫区(点)人群1347份,IgG抗体阳性3份,阳性率0.22%(3/1347),疫点和非疫点人群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疫区(点)人群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疫区(点)的人群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暴发点人群隐性感染率较低。2009年和2010年对4个暴发点人群的登革热隐性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各暴发点人群隐性感染率较低,在0.0%-2.0%之间。(三)广州地区登革热分子流行病学及溯源调查和分析2001-2010年间共分离获得登革病毒流行株130株,按年份、型别、输入株、本地株进行分类,开展基因测序,建立登革病毒生物信息库,并在几起典型的溯源调查案例中成功应用,探明广州地区登革病毒的来源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明确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的性质及传播流行规律:(1)2006年共分离培养DENV-1型病毒10株,其中2例输入病毒株分别来自印尼和多米尼加,均与广州本地流行株无关联,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2006年DENV-1代表分离株GZ06/1707与柬埔寨(1998年)、泰国(2001年)和缅甸(2001年)流行株接近。(2)对2009年广州DENV-1型病毒流行株E基因序列分析,发现4株DENV-1型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0.5%-100%之间,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树提示病毒株09/GZ/11562和09/Gz/11534与GZ061707(2006年)、FJ231/04(2004年)有较高同源性,甚至09/GZ/11562与GZ061707为相同的氨基酸序列。(3)对广州2009年新现7株DENV-3型病毒E基因序列分析发现,病毒株1081、1483、10806毒株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在99.9~100%(99.8~100%)之间,而病毒株10616、11144、11194、13105毒株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9.7-100%(99.8~100%)之间。此外,该7株DENV-3型毒株与2株中国流行株98TW407(1998年)、80-2(1980年)比较,发现病毒株1081、1483、10806株与中国广西80-2株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在99.5-99.6%(99.4-99.6%)之间,与GenBank中28株全球不同地区的DENV-3型E基因序列绘制系统系统发育树,表明1081、1483、10806株属于东南亚/南太平洋型,10616、11144、11194、13105株属于印度次大陆型。(4)对2010年广州景泰街一起DENV-4型登革热暴发进行调查和分析,分离到的5株DENV-4型登革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在99.9%-100%之间,其中CH/Guangzhou10660/2010病毒株与日本2002年分离的泰国输入株02-12-1HuNIID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8.9%,其次为印度尼西亚2004年分离的SW36i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8%,而与广州1990年Guangzhou B5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仅93.9%。E基因系统发育树也表明CH/Guangzhou10660/2010株与上述同源性较高的毒株关系最近,而与泰国1977年ThD4-0087/77株、1991年ThD4-0348/91株、2001年ThD4-0485/01株、广州1990年Guangzhou B5株亲缘关系较远,与泰国1997年ThD4-0017/97株和ThD4-0476/97株亲缘关系最远。(5)对2009年新现和2010年再现的13株DENV-3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2010年除10/GZ/10549毒株与其外5株有8.9%-9.3%核苷酸差异和3.3%-4.5%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外,其外5株DENV-3型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在99.5%-100%之间,而推导氨基酸一致性在98.7%-100%间。2009年7株分属基因Ⅰ型和Ⅱ型,分别与菲律宾和日本分离株相近。2010年6株也分属基因Ⅰ型和Ⅲ型,分别与印度尼西亚和坦桑尼亚相近。(6)对2010年全年14株DENV-4病毒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9.9%-100%之间,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100%,选取代表株GZ/2010/11580与广东佛山1978年DENV-4流行株(CN78-56)、广州1990年流行株(B5)、Indonesia2004年(SW38i),Indonesia2007年(0712aTw)流行株,以及森林株P7321120b,进行同源分析,发现广州2010年DENV-4毒株与印度尼西亚2004年SW38i毒株、2007年0712aTw毒株同源性较高,基因进化分析提示GZ/2010/11580离SW38i,0712aTw最近,属于同一分支。(7)对广州2001-2010年广州90株登革病毒分离株进行总体溯源分析表明:广州多数病毒株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先前流行的分离株相近。如DENV-1:2002年分离株与印度尼西亚1998年分离株近似,2007年分离株与2004年马来西亚行株相近,2008年分离株与越南2003年分离株相近;2010年DENV-2分离株与2006年越南分离株相近似;2010年广州DENV-3分离株与2007年印度尼西亚分离株相近似;而2010年广州DENV-4分离株与2004年马来西亚分离株相近。(四)广州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登革病毒携带调查研究对采自广州地区不同监测点和疫点的白纹伊蚊幼虫或成蚊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携带检测:2005年至2007年共采集检测白纹伊蚊幼虫493批次,除在2006年8月份检出1批阳性样本,2007年一采自旧疫点的蚊虫中检出2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外,其余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阳性标本经测序鉴定均为DENV-1型。而在2008年-2010年连续三年,在广州24个自然环境监测点(包括外环境和民居室内,以登革热新旧疫点为主)采集白纹伊蚊幼虫标本,共获得白纹伊蚊标本658批,登革病毒RT-PCR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五)自然环境中主要宿主动物调查研究共采集检测动物血液或脑细胞标本1653份,其中狗血液标本266份,鼠血液标本916份、猪血液标本300份,猫血液标本121份,蝙蝠脑细胞标本50份,阳性对照均能扩增出相应的条带,但经重复验证后,最终确认全部采集的动物标本登革病毒RT-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五、研究结论通过对广州地区1978~2010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及趋势的分析,对登革热疫点地区和非疫点地区人群登革病毒抗体水平的血清学调查,自然环境中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登革病毒携带的调查,以及自然环境中主要宿主动物登革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特别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分析技术对历年来获取的病毒株进行的几起典型案例的同源性或溯源分析表明:当前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仍属“输入或因输入引起本地传播流行”特征,尚未“本地化”或演变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主要依据如下:(1)病例性别和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而非以婴幼儿等低年龄为主;(2)广州地区人群登革病毒抗体水平低,人群普遍易感,暴发点地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亦较低,呈现感染即发病的特征,这亦与一传染性疾病呈现本地化流行的人群抗体水平特征不符;(3)对各监测点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样品连续六年的监测和检测表明,除2006年和2007年有2批次标本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其余蚊媒标本登革病毒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广州地区自然环境中白蚊伊蚊携登革病毒越冬或经卵传递的生物学证据;(4)自然环境中主要宿主动物登革病毒携带检测,未发现感染登革病毒的证据;(5)对广州地区近年来几起典型案例所分离获取的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的分析显示广州地区登革病毒分离株同非洲、美洲,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分离流行株高度同源,关联性较高。综上所述,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仍是输入疫情引发本地感染的流行态势,并未成为为本土化疫情,演变登革热自然疫源地。但广州存在有利于登革热流行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条件:(1)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高,降雨量大,气候条件适合登革热传播媒介白蚊伊蚊的生长,客观上利于登革热疫情的发生;(2)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疫情的国外输入及区域间传播风险和概率增加,疫情涉及的地区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型登革热疫情可以在蚊媒密度较低的情况下低强度流行,并在人口流动频繁的情况下迅速向外蔓延及传播;因此,不排除若干年后,登革病毒与其他宿主动物和媒介伊蚊进一步适应后,广州地区登革热将逐渐演变为地方性流行的传染病疾病,即形成自然疫源地的可能。
李森,陶海燕,秦雁,徐勇[6](2010)在《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登革热环境风险因子标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疫情数据,采用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标识与登革热(DF)的流行风险相关的地表景观种类。方法首先,通过基于泊松模型的回顾式空间-时间分析方法获取疫情数据的时空聚集状况。其后,从MODIS卫星图像中提取地表景观信息,并逐月逐区计算各地类所占对应研究区的面积比例。最终,由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确定DF病例的存在与否与地表景观种类面积比例的关系,并使用二态逻辑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最有可能的登革热聚集圈中心位于东山区,同时覆盖越秀区以及荔湾区,其时间窗为8月至10月。最佳预测模型对"某行政区在气候条件允许下是否存在登革热病例"的预测达到了91.1%的准确度。结论开放水域,以沼泽和湿地为主的湿草场,以水稻为主的农田以及开发用地被标识为与登革热病例存在与否最为相关的地类因子。
罗雷[7](2008)在《广州市2002年与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2002年与2006年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全市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2年和2006年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2年与2006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数分别为1 423例和765例,发病率分别为20.14/10万和10.19/10万,2002年广州市除从化市外的12个区(县级市)均有病例报告,而2006年疫情仅涉及9个区(县级市)。两年疫情相同点在于在本地疫情发生前均先出现境外输入性病例;报告病例年龄、性别、职业分布无明显差异;发病高峰均在8-9月份;临床特征多以典型病例为主;两年疫情均由Ⅰ型登革病毒引起,但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两者并非同源。2002年B I指数明显高于2006同期,两年B I指数变化趋势均与病例发生趋势一致,但均与气温和降雨相关程度不明显;2006年疫情的显着特征在于首次在既往无疫情的从化市出现暴发疫情,首次在12月份仍发生1例本地感染病例,为历年最迟。结论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疫情较2006年发病率更高,涉及范围更广,两年均以输入性疫情引发本地感染疫情的可能性较大。
杨丽莉,范健文,余毅,杨翠辉,曾祥越[8](2008)在《广州市荔湾区步滘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步涪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样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结果步涪村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74例,罹患率为2.65%,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4天,高峰在8月26日至8月31日期间;病毒为登革I型;男女性别比1.47:1;发病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3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33例,占44.59%。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93.4,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蚊媒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加快城中村的改造。
罗雷,杨智聪,王玉林,刘于飞[9](2008)在《广州市1978至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广州市登革热发病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对广州市1978至2006年法定传染病年报、疫情监测、实验室监测、历年登革热防控工作总结以及相关的调查报告、疫情简报和阶段性汇报材料等数据进行收集、提取和分析。结果全市各区、县级市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数13301例,死亡12例。先后有13个年份出现不同规模大小流行,有8年无病例报告,其他年份有散发或输入病例报告。登革病毒血清型的4个型别曾在广州市流行,除1991年出现登革Ⅰ型和登革Ⅳ型两种病毒血清型的交替流行外,其他年份为一种血清型;5至12月份为流行期,8至9月份为发病高峰,疫情发生与控制程度有关;临床类型以典型登革热为主,病死率较低;性别、年龄和不同人群发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较广;疫情多由输入性病例引起。
于德宪[10](2008)在《登革热监测方法的系列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国家和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人数最多的虫媒传染病之一,估计全球每年有1亿例感染者,对人群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登革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海南和台湾四省,近年来在浙江等地也出现了局部流行。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登革热有向北逐渐扩散的趋势,同时,全球化趋势、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使得该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越发复杂。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疾病监测工作包括4个基本环节: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反馈信息和利用信息。其中充分利用监测信息对疾病流行进行预测预警是疾病监测的主要目的之一。我国目前对登革热的监测包括人间疫情监测(疫情监测、血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和媒介监测(媒介密度监测、病毒监测)两方面。信息管理是疾病监测的核心环节。传统的监测信息管理无论是“逐级上报”还是“网络直报”模式都只能完成一般的属性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完成从地理概念出发的操作,往往缺乏有关疾病的地理空间信息,这就难以有效反映疾病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关系,无法准确掌握疾病的流行规律,因此,尽快研究设计出方便实用的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迅速,其与公共卫生领域的结合不断紧密,它已成为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空间资料必不可少的工具。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对传染病疫情适时监控、预警、快速反应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的发展、变化,使疫情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准确,使有关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媒介监测对于登革热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媒介伊蚊的监测主要采用幼虫监测法,指标为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等;2005年5月提出的《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将诱蚊诱卵器列为伊蚊的监测方法之一,但应用还不广泛。数据信息的管理是传染病监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2004年之前,我国传染病疫情信息主要由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纸质报告卡,通过邮寄或电话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由其按全国统一的软件录入计算机的逐级上报的模式;从2004年元月开始,国家卫生部规定所有法定传染病和其他一些重要传染病疫情全部通过联网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但一些虫媒传染病如登革热等的媒介昆虫监测资料由各监测单位自行管理,并不统一上报。在预测预警方面,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对登革热流行进行预测预警。有相关研究认为,伊蚊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较高时,登革热流行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全球多数国家主要以这些指标作为登革热流行前的预警指标,我国要求平时将布雷图指数控制在20以下,而登革热流行时,则要求迅速将其控制在5以下。我国现行的伊蚊监测方法主要为幼虫监测法,这种方法最早是用于黄热病媒介埃及伊蚊的监测,存在工作量大,干扰因素多的缺点,也不完全适用于半野栖的白纹伊蚊。它主要是通过对房屋、庭院中积水容器里的伊蚊幼虫、蛹数量进行监测,进而对环境中的成蚊密度进行估算,但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中的建筑主要以楼房为主,庭院和积水容器的数量越来越少,对它们的监测已不足以反映环境中的蚊虫密度。林立丰等设计的新型伊蚊监测工具诱蚊诱卵器已经作为常规监测方法之一在我国一些地区进行应用,这种装置对白纹伊蚊的特异性较强,但诱蚊诱卵效率并不高。而国外应用较广的伊蚊监测方法——诱卵杯法,也存在不能捕获成蚊和诱卵效率低的缺点。因此,改进传统的监测方法,提高蚊媒监测工具的诱蚊和诱卵效率,使之更准确的反映环境中的蚊虫密度和带毒情况,是对登革热进行有效预防和预测的先决条件。寻找合适的蚊虫诱引剂是解决方法之一。传统的登革热预警指标主要是蚊媒的监测数据,但仅用该指标预测效果不理想。例如,新加坡自1979年以来房屋指数控制在2以下和巴西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登革热仍不断流行。因为登革热是由媒介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因此环境中伊蚊的密度以及影响伊蚊密度的一些因素如气候变化等都会对登革热的流行产生影响,若想对登革热进行较准确的预测预警,必须在登革热流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建立多因素的预测预警模型。气候变化可以使蚊虫的地理分布范围发生变化,提高繁殖速度,增加叮咬率等而直接影响疾病传播。因此,监测气候因素的变化,进而分析气候因素在传染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将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登革热主要由伊蚊进行传播,而蚊虫密度又受到气温、降雨量、湿度等气侯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进行登革热与气侯因素的相关研究,可以建立基于气侯因素的登革热早期预测预警系统。鉴于上述背景和分析,我们进行了登革热监测方法的系列研究,旨在提高登革热监测的效能与预警水平,促进登革热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科学发展。目的1.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登革热监测信息管理系统;2.筛选有效的诱引剂,提高白纹伊蚊的监测效果;3.分析气候因素对登革热流行的影响,为进一步建立登革热预警模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基于GIS的登革热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采用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SuperMap Objects5.2全组件式开发平台实现系统的构建。以Visual Basic6.0为集成环境,通过Active数据对象(ADO)、数据访问对象(DAO)和数据环境(DE)等软件工程技术利用SuperMapObjects核心组件实现登革热相关空间数据库的集成,通过调用动态函数库(DLL)实现GIS组件功能与数据库程序之问的数据传递和数据表现,并且构成统一的无缝界面。2.不同诱引剂对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效果影响的研究2.1诱引剂的准备(1)容器颜色实验:对照组:诱蚊诱卵器中放入1张直径为10 cm的圆形滤纸,加入20ml过夜自来水,加盖,标记,备用;杯身黑色组:诱蚊诱卵器杯身上部2/3用黑色塑料包裹,其余同对照组。(2)浸出液实验:大黍组:称取3g新鲜大黍叶,剪碎,浸泡于盛有300ml过夜自来水的烧杯中,放在60℃水浴加热2h,然后用纱布过滤,所得液体即为大黍叶浸出液;轮胎组:废旧汽车轮胎块,剪成碎块,浸泡于一个有300ml过夜自来水的烧杯中,放在60℃水浴中加热2h,然后用纱布过滤,所得液体即为轮胎浸出液;对照组同(1)。(3)化学诱引剂实验:乳酸组:左旋乳酸与过夜自来水混合稀释为0.5mg/ml、1mg/ml、2mg/ml、5mg/ml、10mg/ml、20mg/ml溶液,备用;对照组同(1)。(4)酵母来源CO2实验:实验一: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个诱蚊诱卵器中加入50ml过夜自来水配制的25%蔗醣溶液和0.25g酵母粉,并在杯壁上部用双面胶贴一圈宽3cm的滤纸,加盖,标记,备用;对照组同(1)。实验二:实验分为五个组,分别为A组:自来水+酵母粉+蔗醣,B组:自来水+蔗醣,C组:自来水+酵母粉,D组:自来水,E:原诱蚊诱卵杯。其中ABCD组每个诱蚊诱卵杯中加50ml液体,杯壁上部用双面胶贴一圈宽3cm的滤纸。蔗醣浓度为25%,酵母粉为0.25g/杯。E组为对照组,同(1)。实验三:实验分为六个组,分别为A组:5%蔗糖溶液50ml+0.25g酵母粉,B组:15%蔗糖溶液50ml+0.25g酵母粉,C组:25%蔗糖溶液50ml+0.25g酵母粉,D组:35%蔗糖溶液50ml+0.25g酵母粉,E组:45%蔗糖溶液50ml+0.25g酵母粉,F组:对照组,同(1)。2.2布放和回收(1)室内实验:从野外获得白纹伊蚊蚊卵进行培养,羽化后3~4d,将小白鼠固定挂在蚊笼内供成蚊吸血,1d后取50只雌蚊放入蒙式蚊帐(1.2 m×1.8 m×1.5 m),在四个角落布放诱蚊诱卵器。连续布放5天后,观察计算诱到的蚊虫数,并将虫卵倒进白搪瓷盆,在放大镜下观察计算蚊卵数。每一实验重复2次。(2)室外实验:将准备好的诱蚊诱卵器布放到家属区周围的绿化带内和地下停车场里,每个布放点内诱蚊诱卵器间隔20cm,点与点间隔25m左右。在诱蚊诱卵器布放后的每天下午15~16点钟检查诱蚊诱卵情况,连续7天。检查时用10倍放大镜观察,记录捕获的蚊虫数及种类,完成后将其放回原来位置,7天后统一收回。3.气候因素对登革热的影响收集广州市历年蚊媒监测资料(人工小时捕蚊数)、登革热发病人数和气候资料,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及进行统计分析。蚊虫密度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应用Spearson等级相关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登革热发病与白纹伊蚊密度、气候因素的关系应用主成分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应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白纹伊蚊密度的预测模型。使用Matlab软件作为建模工具,以广州市1996至2000年间的气候和白纹伊蚊监测数据作为网络的学习训练样本,以2001年的数据作为预测样本。结果1.基于GIS的登革热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本系统根据登革热数据管理的特点,简化了用户操作,使系统的易用性得到增强。主要的功能有以下几方面:(1)文件管理。(2)数据库建立(3)地图的创建与操作。(4)查询:图查属性,属性查图,图形和属性数据双向查询检索。(5)专题图的制作:根据用户选择的属性数据项进行专题图的显示。(6)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7)进行有关属性数据的统计分析。(8)提供操作结果多种形式的输出。2.不同诱引剂对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效果影响的研究(1)容器颜色实验:诱蚊诱卵器杯身变为黑色并没有增强其诱捕白纹伊蚊的能力,反而增加了蚊虫逃逸的概率,室内和室外实验中实验组蚊虫逃逸率分别为50%和66.7%,而对照组为0。(2)浸出液实验:大黍浸出液、轮胎浸出液在室内和室外实验中诱蚊阳性杯数、诱蚊数、诱卵数均与对照组相差不大,在诱蚊指数、诱蚊密度指数、诱卵指数、诱卵密度指数的比较上,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化学诱引剂实验:在室内乳酸实验中,随L-乳酸浓度的升高,诱蚊诱卵器捕获白纹伊蚊和蚊卵的数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浓度为1mg/ml时诱引力最强,随后逐渐下降。乳酸各浓度组诱蚊指数、诱蚊密度指数、诱卵指数、诱卵密度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外现场实验的结果与实验室研究结果一致,1mg/ml L-乳酸的诱蚊指数、诱蚊密度指数、诱卵指数和诱卵密度指数分别为55.56%,1.8,55.56%,60.50,高于对照组的38.89%,1.14,50%,56.89,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酵母来源CO2实验实验一:诱蚊诱卵器随布放时间的延长,捕获白纹伊蚊的数量、诱蚊指数和诱蚊密度指数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布放7天,CO2组的诱蚊指数从40.74%增长到74.07%,诱蚊密度指数从1.64上升为3.10;对照组的诱蚊指数从18.52%增长到40.74%,诱蚊密度指数从1.20上升为1.36。CO2组每天的诱蚊指数、诱蚊密度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7天的诱蚊指数和诱蚊密度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二:实验组每天的诱蚊指数和诱蚊密度指数均为CO2组最高,对照组较低。布放7天的诱蚊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CO2组(89.66%)、蔗醣组(44.83%)、酵母组(40.00%)、自来水组(33.33%)和对照组(26.67%)。统计检验显示各组每天的诱蚊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放7天的诱蚊密度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CO2组(6.19)、蔗醣组(2.08)、酵母组(1.58)、自来水组(1.40)和对照组(1.75)。统计检验显示各组4~7天的诱蚊密度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三:布放7天的诱蚊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5%蔗醣浓度组(96.55%)、15%蔗醣浓度组(93.33%)、25%蔗醣浓度组(93.10%)、对照组(90.00%)、35%蔗醣浓度组(88.89%)、45%蔗醣浓度组(82.76%)。统计检验显示各组1~5天的诱蚊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放7天的诱蚊密度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45%蔗醣浓度组(5.21)、5%蔗醣浓度组(5.04)、15%蔗糖浓度组(4.64)、35%蔗醣浓度组(4.08)、25%蔗醣浓度组(3.70)和对照组(2.52)。统计检验显示各组间每天的诱蚊密度指数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气候因素与登革热流行的关系(1)相关分析广州市在连续7年里人工小时捕蚊总数与同期的蒸发量、相对湿度、日照、温度、降雨量都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气压有负相关关系(P<0.05);而人工小时捕获白纹伊蚊数与同期的蒸发量、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日照、温度、降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气压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2)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多元回归的方法筛选影响蚊虫密度的主要气候因素,以人工小时捕蚊总数为因变量,以各气候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仅绝对湿度一个因素对蚊虫密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纳入回归方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835,决定系数为0.697。用方差分析对整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F=215.839,P<0.001,说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362.230+0.835X以人工小时白纹伊蚊数为因变量,以各气候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照(X1)、风速(X2)、绝对湿度(X3)和温度(X4)四个因素对白纹伊蚊密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纳入回归方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850,决定系数为0.723。用方差分析对整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F=59.323,P<0.001,说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回归分析得到方程:(?)=1.959+0.609X1-0.186X2-0.256X3+0.349X4(3)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选中前4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自变量,特征根分别为3.652、2.490、1.150、0.905,累积贡献率为88.626%。通过主成分因子负荷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主要包含原变量温度、日照、相对湿度、蒸发量、伊蚊密度、降雨量和绝对湿度的信息,第二主成分主要包含原变量绝对湿度、降雨量和伊蚊密度的信息,第三主成分主要包含原变量风速的信息,第四主成分主要包含原变量气压的信息。主成分logistic回归后,将标准自变量还原为原变量,得到应变量y与原自变量X1-X9的回归方程:(?)=exp(-3.3926-0.0005X1+0.0241X2-0.00004X3-0.0001X4+0.0253X5+0.0341X6+0.0165X7-0.0012X8+0.0202X9)/1+exp(-3.3926-0.0005X1+0.0241X2-0.00004X3-0.0001X4+0.0253X5+0.0341X6+0.0165X7-0.0012X8+0.0202X9)(X1-X9分别代表:气压、蒸发量、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日照、温度、风速、降雨量、捕蚊数)(4)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白纹伊蚊密度预测模型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经25次学习和训练,误差从0.305539下降至2.93751×10-14,预测符合率为80%。考虑到样本的容量比较小的原因,可以接受结果。结论基于GIS建立的登革热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较好的将属性数据和空间信息结合,为相关数据的管理、展示和空间分析提供简单易用的操作平台。酵母来源的二氧化碳对白纹伊蚊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作为诱引剂与伊蚊监测工具结合应用,提高对蚊媒密度和带毒情况监测的准确度。气候因素中日照、风速、绝对湿度和温度对白纹伊蚊密度的影响较大,而温度、日照、蒸发量、白纹伊蚊密度与登革热的发生关系较为密切,有效的预警指标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从气候因素中进行提取;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白纹伊蚊密度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以作为潜在的登革热预测预警模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广州市东山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市东山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广州荔湾区登革热防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应急管理研究概况 |
2.3 国内外管理体系概述 |
2.3.1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概述 |
2.3.2 美国应急管理体系概述 |
2.3.3 新加坡登革热应急管理概述 |
2.4 登革热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三章 文献可视化分析 |
3.1 应急管理文献可视化分析 |
3.1.1 论文发表时间 |
3.1.2 主要刊物与研究机构 |
3.1.3 主要研究方向与热点 |
3.2 登革热文献可视化分析 |
3.2.1 论文发表时间 |
3.2.2 主要刊物与研究机构 |
3.2.3 主要研究方向与热点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研究起步较晚 |
3.3.2 研究层次不深 |
3.3.3 应用成果欠缺 |
第四章 广州市荔湾区2012——2015年登革热疫情分析 |
4.1 背景概况 |
4.2 疫情概况 |
4.2.1 时间分布特征 |
4.2.2 人群分布特征 |
4.2.3 空间分布特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疫情负偏锋,7月上旬至8月中旬高发 |
4.3.2 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高发 |
4.3.3 人口密集的老旧城区高发 |
第五章 广州市荔湾区登革热卫生应急管理分析 |
5.1 防控应急管理框架 |
5.1.1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
5.1.2 基层街道和卫生服务中心 |
5.1.3 区内各级医疗机构 |
5.2 登革热疫情案例分析 |
5.2.1 事件背景 |
5.2.2 疫情防控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工作流程复杂 |
5.3.2 日常监测不足 |
5.3.3 信息管理落后 |
5.3.4 法律法规欠缺 |
第六章 广州市荔湾区登革热防控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
6.1 广州市荔湾区登革热防控存在问题 |
6.1.1 预警机制缺乏 |
6.1.2 工作流程复杂 |
6.1.3 宣传教育不足 |
6.1.4 法律法规欠缺 |
6.1.5 科研应用缺乏 |
6.2 登革热应急管理完善建议 |
6.2.1 完善预警机制 |
6.2.2 简化工作流程 |
6.2.3 加强宣教力度 |
6.2.4 加强立法支持 |
6.2.5 加强信息管理 |
6.2.6 动员社会力量 |
6.3 登革热应急管管理框架改进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2014年番禺区登革热疫情分析及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血清学监测 |
1.4 蚊媒密度调查 |
1.5 防控措施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流行概况 |
2.2 地区分布 |
2.3 时间分布 |
2.4 人群分布 |
2.5 布雷指数监测结果 |
3 防控措施 |
3.1 防控为本次预防登革热疫情发展的核心 |
3.2 重视各项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 |
3.3 做好防控措施, 做到“三大、三清”及“三分析、四公示” |
3.4“以蚊治蚊”技术阻断登革热传播 |
4 讨论 |
(3)2013年广州市东沙街道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病例定义 |
1.3 血清学监测和病毒型别鉴定 |
1.4 蚊媒密度调查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疫情概况 |
2.3 地区分布 |
2.4 时间分布 |
2.5 人群分布 |
2.6 实验室检测 |
2.7 蚊媒密度监测 |
3 讨论 |
(4)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次 |
1 引言 |
1.1 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 |
1.2 浙江省各类传染病防制现状 |
1.3 浙江省传染病辅助分类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确定疾病范围 |
2.2 分类模型设计 |
2.3 数据收集、存储、整理 |
2.4 模型程序编写 |
2.5 模型验证 |
2.6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总结 |
3 研究结果 |
3.1 纳入疾病类别 |
3.2 文献数据收集结果 |
3.3 模型验证结果 |
4 讨论 |
4.1 模型性能 |
4.2 贝叶斯分类算法在本研究中应用的优点 |
4.3 相关问题的说明 |
4.4 本研究创新点 |
4.5 今后研究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变量名表 |
附录二 SAS程序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广州地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及传播流行演变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登革热自然疫源地研究现状 三、问题提出、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四、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
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 1.1 |
引言 1.2 |
材料与方法 1.3 |
结果 1.4 |
讨论 1.5 |
小结 1.6 |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
广州地区人群登革热血清抗体水平调查研究 2.1 |
引言 2.2 |
材料与方法 2.3 |
结果 2.4 |
讨论 2.5 |
小结 2.6 |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
广州地区登革热分子流行病学及溯源调查研究 3.1 |
引言 3.2 |
材料与方法 3.3 |
结果 3.4 |
讨论 3.5 |
小结 3.6 |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
广州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病毒携带调查研究 4.1 |
引言 4.2 |
材料与方法 4.3 |
结果 4.4 |
讨论 4.5 |
小结 4.6 |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
自然环境中主要宿主动物调查研究 5.1 |
引言 5.2 |
材料与方法 5.3 |
结果 5.4 |
讨论 5.5 |
小结 5.6 |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性及特色 存在问题 附录 英文缩写词表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登革热研究进展综述 致谢 统计学证明 |
(6)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登革热环境风险因子标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 |
1.2 医疗数据 |
1.3 环境数据 |
1.4 统计分析 |
1.4.1 聚集圈标识 |
1.4.2 环境风险因子标识 |
2 结果 |
2.1 对DF流行的时间-空间分析 |
2.2 环境风险因子分析 |
2.3 案例-控制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7)广州市2002年与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输入性病例定义 |
1.2 暴发疫情定义 |
1.3 资料来源 |
2 结果 |
2.1 境外输入性疫情比较 |
2.2 本地感染疫情流行特征比较 |
2.2.1 流行概况 |
2.2.2 地区分布 |
2.2.3 时间分布 |
2.2.4 人群分布 |
2.2.5 暴发疫情 |
2.2.6 家庭聚集性病例 |
2.2.7 病例临床特征表现 |
2.2.8 血清学监测 |
2.2.9 病原学监测 |
2.2.10 发病与气温、降雨、BI指数相关性 |
3 讨论 |
(8)广州市荔湾区步滘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检测方法 |
1.3 病例定义 |
2 结果 |
2.1 地理环境及人文基本情况 |
2.2 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
2.3 流行病学特征 |
2.3.1 流行强度 |
2.3.2 时间分布 |
2.3.3 人群分布 |
2.4 传染源控制 |
2.5 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
2.6 蚊媒密度监测 |
2.7 临床特征 |
2.8 控制措施 |
2.8.1 隔离治疗病人主动搜索疑似病例,74例病例中有 |
2.8.2 灭蚊、清除孳生地 |
2.8.3 宣传教育 |
3 讨论 |
3.1 暴发原因 |
3.2 工作体会 |
3.2.1 领导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
3.2.2 有效地消灭成蚊、清除蚊虫孳生地工作是防控登革热的关键 |
3.3 建议 |
(10)登革热监测方法的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疾病监测和预警 |
1.2 登革热监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 登革热预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1.4 本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基于GIS的登革热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诱引剂对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效果影响的研究 |
第一节 容器颜色对诱蚊效果的影响 |
第二节 浸出液对诱蚊产卵效果的影响 |
第三节 化学诱引剂的诱蚊效果 |
第四节 酵母来源的二氧化碳的诱蚊效果 |
第五节 讨论 |
第四章 气候因素与登革热流行的关系 |
第一节 气候因素与登革热流行关系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
第二节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白纹伊蚊密度预测模型 |
第三节 讨论 |
全文小结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广州市东山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广州荔湾区登革热防控为例[D]. 赵金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2]2014年番禺区登革热疫情分析及防控[J]. 吴雪媚. 中国当代医药, 2015(12)
- [3]2013年广州市东沙街道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调查[J]. 方强,洪佳冬,汪志强,黎海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4(07)
- [4]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D]. 李傅冬. 浙江大学, 2013(03)
- [5]广州地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及传播流行演变模式研究[D]. 罗雷.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6]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登革热环境风险因子标识[J]. 李森,陶海燕,秦雁,徐勇.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09)
- [7]广州市2002年与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比较分析[J]. 罗雷. 华南预防医学, 2008(05)
- [8]广州市荔湾区步滘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杨丽莉,范健文,余毅,杨翠辉,曾祥越. 医学动物防制, 2008(08)
- [9]广州市1978至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罗雷,杨智聪,王玉林,刘于飞.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8(08)
- [10]登革热监测方法的系列研究[D]. 于德宪. 南方医科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