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的实施——一个物理问题的思考

谈农村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的实施——一个物理问题的思考

一、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就一道物理题引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珊珊[1](2021)在《初中物理实验资源拓展的策略及实践》文中指出素质教育改革推行以来,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重要地位,为解决实验资源的不足对实验教学带来的束缚性问题,本文对实现初中物理实验资源的拓展进行研究。本研究的具体工作如下: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现状、内容、目标及意义、方法。第二部分界定了几个核心概念,确立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实验资源拓展的原则。第三部分提出对实验资源拓展的策略,分别是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原有实验内容、善用生活中的物品、加工改造实验器材、开发新实验以及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第四部分结合实验资源的策略进行教学实践。第五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与展望。本研究在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科学性、安全性、趣味性、开放性和可行性等原则,对初中物理实验资源拓展的策略展开研究并进行教学实践。本研究的核心工作内容是结合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实验资源拓展的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案例作为参考。选取了人教版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温缙云[2](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新高考制度“3+1+2”模式下,物理学科选考率大幅度下降,但从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看,物理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出现了明显的需大于供,物理选考率急需得到提高。物理学科对其它学科具有重要支撑地位,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新时代要求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物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分析了在新高考制度“3+1+2”模式下物理学科所面临的挑战,从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它在新高考的选考率上可以看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是明显低于是教师们的期待值的,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从它对其它学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看出,学习好物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兴趣则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以学习兴趣为主体,对国内外兴趣和物理兴趣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并总结其优点和不足。本文采取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在分析了国内外学习兴趣的研究历史、现状后,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对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首先对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物理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产生机制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是物理学科本身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社会因素。从知识量、理论性、综合性、系统分析了高中物理的特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并提出男生女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水平不同。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思政教育的缺失方面对学生本身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教师的自身形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语言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阐述了教师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从社会的陈旧观念、消极的社会现象以及不正确的价值观分析了社会因素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第三章主要呈现了笔者的调查研究。笔者从生活、实验、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物理历史等方面设计了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教师访谈题目和学生座谈题目,并对三个地方的三所学校分别进行了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和学生座谈,并进行了对应的数据分析。第四章提出六个提高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对策。分别是提升教师执教能力、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索小组式合作学习方式、有效利用和开发现代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从教师、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资源、课外活动、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对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提升。第五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以及基于本研究的展望。总结六个提升对策的优点以及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侧重方向。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帮助学生制定人生规划、进一步融入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三点展望,以达到让更多学生拥有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

魏冲[3](2020)在《基于GeoGebra辅助的高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应用于教学方面的硬件设施逐渐完善,与之对应的教学软件资源也层出不穷,传统教学已经达到了多媒体教学阶段。在这一基础上,提高师生的教学效率成为了当务之急,如何有效甚至高效的运用现有的教学技术,把现代教育技术入嵌入到教学中,成为了教育研究者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针对高中生普遍反应的物理学科偏难,知识点不容易理解,学习效率低下这一困难,笔者认为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微课授课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中的GeoGebra工具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在学习困难中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效率。本文期望通过研究而为一线物理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性较强的参考案例,帮助教师把握在物理知识体系中重难点,根据学习的重难点撰写有针对性的微课教学设计;同时运用GeoGebra数学工具制作对应的微课件,并在教学中实际应用,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来的成绩差异,验证微课教学的优越性。首先,本研究通过整理物理微课教学理论基础、分析GeoGebra数学工具对物理学科微课制作的优势,结合中学物理学科教学重难点来撰写微课教学设计并应用GeoGebra制作并调试物理微课件,从而形成基于GeoGebra辅助下的物理微课制作的设计案例,为物理学科的微课制作开创了新的基础工具。其次,本研究在物理微课教学的实施方面,主要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四节课差异化教学来进行对比实验,统计实验班和对照班先修知识的前测成绩,进行独立t检验,来判断实验班与对照班是否可以作为平行班;在进行物理微课实验教学后,统计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后测成绩,进行独立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在物理微课教学的环境下后测成绩优于对照班,从而证明GeoGebra辅助下的物理微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最后,本研究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来对比学生在物理微课教学前后四个维度的差异,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师生关系、学习氛围,调查结果显示物理微课教学对学生在这四个维度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本文研究成果对一线教师运用GeoGebra制作物理微课件以及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高中教学中其他学科的微课制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启宽[4](2020)在《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到高中新课标的发布,都预示着新时代对学生发展要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变。三年农村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使我发现,学生在物理习题课堂上的参与率较低,缺乏学习兴趣和激情,教学效果低下,部分学生甚至放弃了学习。针对这些问题,以落实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总体目标,选择了以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策略作为研究的课题,以期能够丰富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策略,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效率。通过对国内外习题教学和合作学习相关的研究文献的梳理,充分了解了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与经验丰富的同行交流,总结出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方式的特点:全员参与、思维碰撞、优化效率、即时反馈,归纳出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原则:主体发展性原则、问题原始性原则、思维灵活性原则、评价多元性原则;依据这些特点、原则,初步提出了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基本策略,运用这些策略设计出教学实例,并通过实例比较和教师访谈,对实例进行效果评价,以此来对策略进行修正和补充。根据初步提出的策略和教学实例的效果评价,提出了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策略:问题探究策略、方法互鉴策略、角色分工策略、反思评价策略;这些策略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对解决当下初中合作学习形式化、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现实困惑有积极作用;同时与课程标准的时代性相呼应,能够有效落实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建议,并对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钱慧[5](2020)在《班级中的师生隐性冲突研究 ——以芜湖市G初级中学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在进行着重大调整,社会结构、社会机制和社会观念都发生着深刻变化,整个社会呈现出多种矛盾凸显、新旧体制胶着、价值取向多元等特点。在这一社会变迁过程中,师生关系也正发生着深刻嬗变,班级中的师生隐性冲突现象日益普遍。本文以芜湖市G初级中学师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初中三个年级的6名学生和6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对10个教学班级进行了现场观察,以获取有关师生隐性冲突的多样化信息。鉴于班级师生隐性冲突是师生交往中的一种较为隐蔽的存在,为了能够准确地获取师生隐性冲突的丰富素材,笔者尽可能多地与学生和教师深入接触交往,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同时尽可能以一个“局内人”的身份融入他们的班级生活情境,力求使访谈对象能够真实地表达他们对于师生隐性冲突的认知、感受和态度,同时也使被观察者能够以自然的状态,呈现他们在师生隐性冲突事件中的情绪、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的结果表明,G初级中学班级师生隐性冲突的基本状况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师生隐性冲突经常地、广泛地存在于学校班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且经常表现出向显性冲突方向发展的趋势。其二,师生之间隐性冲突大多发生在课内,即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有时也会延伸至课外和课余生活。其三,师生之间隐性冲突的内容,既涉及到认知层面的矛盾,也涉及到情绪、情感、态度等层面的摩擦、抵触和抵制等。此外,师生双方看待冲突原因的视点也呈现出显着差别,教师通常大都认为学生是引发师生冲突的主因,学生则大都认为教师是造成隐性冲突的主因,但双方又都几乎一致地认为,师生之间彼此都缺乏对对方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师生之间的隐性冲突,无疑是师生之间意义世界的割裂、师道尊严的没落、负面情绪的累积以及沟通渠道的阻塞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师生冲突之所以经常地、大量地、普遍地以隐性的方式,而不是以显性的、激烈的方式存在和呈现,究其原因,则与道德规范的约束、双方的趋利避害心理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正确应对、合理规避师生隐性冲突,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顺利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为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建构科学的学生观和冲突观。同时,教师应注意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努力防范和消解话语霸权,宽容和欣赏交往对象。此外,师生双方应注意有效沟通,要遵循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原则,深入有效地就相关问题和分歧交换认识和意见,努力获得对方的理解和认同。

石明月[6](2020)在《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及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伴随着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新的教学方式。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蕴含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从实际生产生活中就地取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学习发生的过程,体会到所学知识“有用、会用、好用”,从而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辽宁省各个中学都相继开设了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如何设计并上好一堂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各个学校密切重视且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献研究发现对于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研究少之又少,一线化学教师一味盲目效仿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课程,忽略了化学学科特性,导致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为弥补这一研究缺口,本文就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通过教师访谈对现今初中化学课堂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初步了解。进而确定研究课题目的和意义,并借助文献研究法了解研究课题的背景和现状。第二部分进行有关于本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所涉及理论基础的阐述。第三部分采用教师访谈的方式,对沈阳市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教学现状进行实际调研,了解到教师缺乏对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建构教学的认知与应用,多数教师不能很好地选择适合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章节。初中教师对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从形式、内容到实施都是非常陌生,使得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具有局限性。第四部分则是基于上述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目标、主题、活动流程以及评价方式进行整体设计。第五部分是基于设计的主题内容和活动流程开发具体的教学案例,并从多个角度对所开发的教学案例进行实施效果的分析,一是对学生自评量表进行量化处理分析,二是设计访谈提纲进行教师访谈,然后对课程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与提升。实践表明,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可为一线教师在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和实施方面提供借鉴。

刘洋[7](2020)在《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低效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对学校课堂教学的形式、内容、方法和目标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老师消耗大量精力,讲的累,学生不愿意听,学习效果差”一直是传统性课堂的顽疾,也一直是中等教育中比较普遍的现象。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改革收获了显着的成效,但仍然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怎样打造高效物理课堂,解决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是当前中等教育面临的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笔者在农村的一所初级中学任职多年,农村初中教学资源有限,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学观念落后,教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较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效率严重低下。尽管全国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并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效。但是农村地区的新课程改革进程相对落后,对初中物理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自然科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它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的垫脚石和敲门砖。初中物理是物理基础的入门课程,是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物理学习掌握基础物理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更高层次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具有应用物理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科学素养,勇于创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中学生获取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技能的主要场所。因此,探索改变课堂低效的有效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效率低下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讨论,发现并总结出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设施落后;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明确,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能力亟待提高。分析农村初中物理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表现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农村初中教师跟不上时代,教学观念不更新,课堂效率低下;农村物理课堂教师单调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农村初中学校物理设施陈旧导致教学效果低效和农村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不足导致课堂低效。依据农村物理课堂低效出现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内容和结构的不断优化;改变教学观念和增强课堂趣味性;不断提高物理专业素养;学生增强物理学习能力;及时更新质量较高的物理教学器材。

张彬[8](2019)在《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长指明了方向。本文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指引,先通过文献研究理清了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再基于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构建起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最后探索相关实践案例并初步检验其有效性。首先,本文在杜威、皮亚杰等人的理论基础之上,阐述了“体验”、“体验式学习”、“体验式教学”的内涵,概括了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原则。本文明确了,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基于体验式学习理念,教师通过设立具体情境、设置有效问题、设计交流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志趣的一种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程序和策略体系”。其次,提出了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其可分为“设定学习目标——导航学习路径——评价学习效果”三个阶段,共九个步骤。着重指明了,要引导学生进入体验式学习,除了关注学习目标,还应关注学习的过程和环境等要素,也就是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路径。其核心步骤“导航学习路径”,首先是“以情境引问题”,情境是“吸引力”,决定学习能否开始;其次是“以问题导探究”,问题是“推进力”,决定学习能否持续;最后是“以交流促体验”,交流是“提升力”,决定学习能否升华情感。最后,本文经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尝试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完善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各个流程,在各级各类公开课、展示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纸笔检测和师生访谈证明,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打通了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为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在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志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万慧[9](2019)在《探讨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知识的传授主要发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以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新课程改革中也要求全国各地的中学教学要向日常生活靠拢。教育家们也倡导物理课堂应该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核心理念。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物理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物理课堂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少之甚少,忽视了学生离开校园走进社会时的长远需要是将生活经验和知识相结合的必要性。由此造成的局面使物理成为学生的头疼学科,学生认为物理是难懂枯燥、不想钻研的学科。本文提出在中学物理的课堂上适当的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指物理教师要巧妙的运用熟悉的生活讯息将课堂翻新,根据学生已有的元认知和青春期的相关生活经验,通过观察、研究学生视野中的世界使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物理,了解这门充满奥妙的学科。想要从根源处改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错误认识,点燃学生热爱物理的热情,达到想要的物理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就必须采用生活化教学。本人将这篇论文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将生活元素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部分研究结果,紧接着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综合了与生活化教学相关的教育理论,其中包括STEM教育思想、核心素养理论以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第三部分为生活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哈尔滨某中学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生活化元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如何有效运用,例举出三个具体策略。第四部分例举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可以融入的生活元素,并设计两节课的教案,详细讲解生活化教学的运用。第五部分总结了通过这篇论文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与启示,并阐述了本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局限性。

庞月环[10](2018)在《高中物理校外辅导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校外辅导教育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育现象,如今,中小学生在走出校园大门后就会走进辅导班的现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校外辅导教育是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以各式各样的校外辅导班作为主要载体,或“培优补差”或培养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教育形式。本研究以参与物理科目校外辅导的高中生为受教对象,以从事校外辅导教育的在校大学生和辅导机构专职老师为施教对象,学生在完成主流学校的学习任务后,参加的由非主流学校工作人员组织的、在主流学校之外开办的且具有营利性质的校外辅导班,其目的是进行“培优补差”以提高物理学科成绩的教育活动。本文通过对参与物理校外辅导教育的在校大学生、辅导机构专职老师、高中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对其参与物理校外辅导教育的动机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参与物理校外辅导教育的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在勤工俭学的同时获得教学技能上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提前接触社会,积累经验;辅导机构的专职物理老师之所以从事这一行业,除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外,可以作为跳板缓冲就业压力;高中生参与物理校外辅导,大多数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成绩;而学生家长要求孩子参加物理校外辅导,一方面希望通过物理校外辅导克服孩子对物理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高考理综看物理”的观念深入人心,家长更多的是想切实提高孩子的物理成绩,在高考中获得一定的优势。本文以《超重与失重》为例,针对在校物理教学和辅导班物理教学进行了教学设计,进而比较了两种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以及教材选择、师生关系上的不同之处。在校教学以班级为单位,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优势;辅导班教学更多的是以一对一的形式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校教育注重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实现双赢;在校外辅导教育中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辅导班的专职辅导老师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导致其教学责任感相对较低,在教学方式上,师生之间只是单向的知识输入与输出,辅导老师不能对学生物理水平及与之相关的课程进行全面的了解,无法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行长期的追踪;对于学习紧、任务重的高中生来说,一方面接受在校的教育,一方面接受校外的辅导教育,无形中加大了自己的课业负担,对于不同的学生,如何实现在校教育和校外辅导教育在共同促进学生发展上的优势互补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校外辅导教育盛行的背景下,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状,针对物理校外辅导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提高辅导班专职老师的教学责任感,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高中生在物理校外辅导教育中如何明确校外辅导目的,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父母在给孩子请物理校外辅导老师时如何做好考察工作,避免盲目从众;从而为辅导班专职辅导老师和高中生及其家长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二、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就一道物理题引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就一道物理题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物理实验资源拓展的策略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2 初中物理实验资源拓展的理论基础及原则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3 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2.3 初中物理实验资源拓展的原则
        2.3.1 科学性原则
        2.3.2 安全性原则
        2.3.3 趣味性原则
        2.3.4 开放性原则
        2.3.5 可行性原则
3 初中物理实验资源拓展的策略
    3.1 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原有实验内容
    3.2 善用生活中的物品
    3.3 加工改造实验器材
    3.4 开发新实验
    3.5 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4 初中物理实验资源拓展的实践案例
    4.1 《光的反射》教学中的资源拓展
    4.2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的资源拓展
    4.3 《浮力》教学中的资源拓展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的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素养
        2.1.1 核心素养定义
        2.1.2 物理核心素养
    2.2 学习兴趣
        2.2.1 物理学习兴趣
        2.2.2 学习兴趣发生机制
    2.3 兴趣影响因素
        2.3.1 学科因素
        2.3.2 学生因素
        2.3.3 教师因素
        2.3.4 社会因素
    2.4 理论基础
        2.4.1 以建构主义探索情境化教学模式
        2.4.2 以行为主义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2.4.3 以人本主义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热情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及结果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问卷的设计
        3.1.2 问卷的发放
        3.1.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3.1.4 结果统计与分析
    3.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3.3 学生座谈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4.1 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4.2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4.3 探索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
    4.4 有效利用和开发现代教学资源
    4.5 丰富第二课堂
    4.6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总结
    5.2 基于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致谢

(3)基于GeoGebra辅助的高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技术的发展
        1.1.2 微课资源逐渐流行
        1.1.3 微课制作工具Geo Gebra的特点
        1.1.4 微课制作工具Geo Gebra的优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框架及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概念介绍
        1.4.1 GeoGebra
        1.4.2 微课
        1.4.3 教学设计
    1.5 Geogebra研究现状
        1.5.1 GeoGebra国外研究现状
        1.5.2 GeoGebra国内研究现状
    1.6 微课研究现状
        1.6.1 微课国外研究现状
        1.6.2 微课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微课教学理论基础
    2.1 微课相关概念
        2.1.1 微视频
        2.1.2 微课件
        2.1.3 微课程
        2.1.4 慕课
    2.2 微课的分类
        2.2.1 课前复习类
        2.2.2 新课导入类
        2.2.3 知识理解类
        2.2.4 练习巩固类
        2.2.5 小结拓展类
    2.3 微课教学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3 传播理论
        2.3.4 系统理论
第三章 物理微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3.1 微课设计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
        3.1.1 视听传播的设计
        3.1.2 教学思路的设计
        3.1.3 注重学生心理感受
    3.2 微课设计的选题
        3.2.1 使用价值高
        3.2.2 适合视频传播
        3.2.3 相对独立的知识内容
    3.3 微课教学策略
        3.3.1 先行组织者策略
        3.3.2 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
        3.3.3 情景化的教学策略
    3.4 微课教学信息的视听化处理
        3.4.1 视觉信息的设计
        3.4.2 听觉信息的设计
    3.5 微课教学设计流程
    3.6 微课制作流程
第四章 应用GeoGebra微课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
    4.1 GeoGebra微课教学案例《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4.1.1 《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微课教学设计
        4.1.2 《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微课制作
        4.1.3 撰写微课解说脚本
    4.2 GeoGebra微课教学案例《胡克定律》
        4.2.1 《胡克定律》微课教学设计
        4.2.2 《探究胡克定律》微课制作
        4.2.3 撰写微课解说脚本
    4.3 GeoGebra微课教学案例《图解法讨论力的分解》
        4.3.1 《图解法讨论力的分解》微课教学设计
        4.3.2 《图解法讨论力的分解》微课制作
        4.3.3 撰写微课解说脚本
    4.4 GeoGebra微课教学案例《共点力的动态平衡》
        4.4.1 《共点力的动态平衡》微课教学设计
        4.4.2 《共点力的动态平衡》微课制作
        4.4.3 撰写微课解说脚本
第五章 应用GeoGebra微课教学效果调查及分析
    5.1 GeoGebra辅助物理微课教学的实验
    5.2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对策
    5.3 应用Geo Gebra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物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一
附录二 :物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二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4)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提出
        1.课程标准的时代要求
        2.初中物理习题解决的现实困惑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物理习题
        2.合作学习
        3.合作学习策略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相关研究
三、理论基础
    (一)合作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四、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理论探讨
    (一)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特点
        1.全员参与
        2.思维碰撞
        3.优化效率
        4.即时反馈
    (二)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原则
        1.主体发展性原则
        2.问题原始性原则
        3.思维灵活性原则
        4.评价多元性原则
    (三)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策略
        1.问题探究策略
        2.方法互鉴策略
        3.角色分工策略
        4.反思评价策略
五、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策略运用实例
    (一)运用实例
        实例1“质量与密度”习题实例
        实例2“浮力”习题实例
        实例3“内能的利用”习题实例
    (二)效果评价
        1.实例比较分析
        2.教师访谈评价
六、研究结论与运用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运用建议
七、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关于“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策略效果”的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班级中的师生隐性冲突研究 ——以芜湖市G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师生冲突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
        (二)隐性冲突是师生冲突的主要形式
        (三)当前班级中的师生隐性冲突问题日益凸显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五、核心概念界定
    六、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走进研究现场
    一、印象速写——研究现场概述
        (一)G中学各班级的空间结构及区域位置
        (二)G中学里各班级里的“声乐交响曲”
    二、过程深描——“局外人”和“局内人”双重身份的保持
        (一)局外人的切入
        (二)局内人的深入
第三章 追寻师生隐性冲突的踪迹
    一、谁侵略了他们的个人领地
        (一)“我是醇正的小汤圆”——一张“侧颜杀”里的“帅”与“不帅”
        (二)“这小说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一本《斗破苍穹》里“撕”与“不撕”
    二、到底什么时候惹着他了
        (一)“我就是不会”——一道物理题目里“会”与“不会”
        (二)“我真的懒得听他的课”——一节化学课里的“恩怨”与“情仇”
    三、他们真把我当老师了么
        (一)“他怎么可以如此失教”——一声“grandfather”里的“私仇”与“公报”
        (二)“那你就不要听我的课了”——一曲舞动青春里的“道歉”与“不道歉”
    四、如果当时多说几句就好了
        (一)“我带卷子了”——一张卷子里的“站立”与“坐下”
        (二)“我们的班费去哪了”——一袋橘子里的“贪污”与“没贪污”
第四章 探析师生隐性冲突的本源
    一、师生冲突的缘起——基于G中学八起事件的现实还原
        (一)“她根本就不懂我的世界”——师生间意义之网的割裂
        (二)“他不过就是一个老师而已啊”——教师师道尊严的没落
        (三)“就是打心底里烦他”——师生间负面情绪的累积
        (四)“一开始跟他好好地沟通就好了”——师生间沟通渠道的阻塞
    二、师生冲突隐性化的原因——道德规范的约束与趋利避害心理
        (一)“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捆绑住了我”——道德规范的约束
        (二)“其实我也是害怕冲突带来的结果”——趋利避害心理
    三、师生隐性冲突的根源——人的自然性和班级社会性的冲突
        (一)“我想要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是”——学生自然性与班级社会性的冲突
        (二)“我也想肆意而为啊,可是”——教师自然性与班级社会性的冲突
第五章 应对师生隐性冲突的基本思路
    一、科学的教育观念是应对师生隐性冲突的基本前提
        (一)建构正确的学生观
        (二)建构科学的师生冲突观
    二、平等交流是应对师生隐性冲突的必要条件
        (一)消解话语霸权
        (二)宽容和欣赏交流对象
    三、有效沟通是和谐师生关系形成的必由途径
        (一)用事实对话
        (二)用规范对话
        (三)用真诚对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及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总体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二)课程设计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四)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的设计
        (一)调查目标
        (二)调查内容
        (三)教师访谈提纲的编制
    二、调查研究的实施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式
        (三)调查过程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关注度
        (二)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情况
        (三)设计和应用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
        (四)设计和实施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困难
        (五)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四、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部分学校对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具有一定局限性
        (二)一些教师缺乏对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与应用
    五、小结
第四章 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研究
    一、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学生为主体原则
        (二)化学学科本位原则
        (三)创新性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五)探究性原则
    二、课程目标的制定
        (一)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培养目标
        (二)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活动目标
    三、课程主题的开发
        (一)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选定依据
        (二)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参考主题展示
    四、课程活动过程的设计
        (一)课程活动过程设计的意义
        (二)课程活动过程设计的具体流程
    五、课程评价的设计
        (一)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
    一、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案例的展现
        (一)实施案例一——《燃烧和灭火》
        (二)实施案例二——《暖宝宝中的秘密》
    二、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分析
        (一)基于学生自评量表的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二)基于教师访谈的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三)实施研究后的思考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前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前部分教师访谈实录
    附录三: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后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后教师访谈实录
    附录五:《燃烧和灭火》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新授课教学设计
    附录六:《暖宝宝中的秘密》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课教学设计
致谢
个人情况简介

(7)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低效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堂
    二、课堂的低效
    三、物理课堂的低效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主体教育理论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五、多元智能理论
第四章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低效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工具
        (一)访谈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数据分析法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三)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五、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二)农村初中学校物理教学设施不足
        (三)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目的不明确
        (四)农村初中物理教师专业能力亟待提高
第五章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手段容易导致课堂低效
    二、农村初中教师不能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导致课堂低效
    三、农村物理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单调导致课堂低效
    四、农村初中学校物理设施陈旧导致课堂低效
    五、农村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不足导致课堂低效
第六章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低效的应对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三、实现教学内容和结构的不断优化
    四、改变教学观念和增强课堂趣味性
    五、不断提高物理教师专业素养
    六、引导学生增强物理学习能力
    七、及时更新质量较高的物理教学器材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小结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1.5.1 体验
        1.5.2 体验式学习
        1.5.3 体验式教学
        1.5.4 教学模式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准实验研究法
        1.6.3 问卷调查法
2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
    2.1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1.1 杜威的经验论
        2.1.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1.3 情境学习理论
    2.2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2.3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2.3.1 过程性
        2.3.2 情境性
        2.3.3 实践性
    2.4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2.4.1 学生主体原则
        2.4.2 生活情境原则
        2.4.3 问题解决原则
        2.4.4 方法多元原则
    2.5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2.5.1 设定学习目标
        2.5.2 导航学习路径
        2.5.3 评价学习效果
3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3.1 实践计划
        3.1.1 实践的目标和问题
        3.1.2 实践的对象
        3.1.3 实践的步骤
    3.2 调查分析
    3.3 第一轮实践
        3.3.1 “设定学习目标”的策略
        3.3.2 “创设学习情境”的策略
        3.3.3 “引导问题探究”的策略
        3.3.4 “促进交流互动”的策略
        3.3.5 “评价学习效果”的策略
    3.4 第二轮实践
        3.4.1 概念课教学
        3.4.2 规律课教学
        3.4.3 实验课教学
4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4.1 纸笔检测结果及分析
    4.2 师生访谈记录及分析
        4.2.1 学生访谈记录
        4.2.2 教师访谈记录
        4.2.3 访谈小结
5 研究结论与不足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物理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
附录2 :后测试题
后记

(9)探讨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生活化教学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STEM教育思想
        (二)核心素养理论
        (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第三章 关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的研究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调查过程
    二、调查数据的例举
    三、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
第四章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课堂引入生活化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
第五章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例研究
    一、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流程
    二、教科版八年级认识声现象
    三、人教版九年级大气压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高中物理校外辅导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选题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高中物理校外辅导教育现状分析
    3.1 社会现状
    3.2 校外辅导现状
第四章 高中物理校外辅导教育参与者动机分析
    4.1 高中物理校外辅导教育的问卷设计
    4.2 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3 高中生参与物理校外辅导教育的问卷分析
    4.4 家长督促孩子参加物理校外辅导的动机分析
    4.5 大学生物理校外辅导教育参与度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6 对辅导班专职物理讲师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物理校外辅导教育与物理在校教育的异同分析
    5.1 《超重与失重》的教学设计
    5.2 辅导班教学与在校教学的异同
第六章 对物理校外辅导教育参与者的相关建议
    6.1 对高中生及其家长的建议
    6.2 对辅导机构物理专职老师的建议
    6.3 对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就一道物理题引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物理实验资源拓展的策略及实践[D]. 陈珊珊.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D]. 温缙云.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1)
  • [3]基于GeoGebra辅助的高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D]. 魏冲.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4]初中物理习题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D]. 赵启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班级中的师生隐性冲突研究 ——以芜湖市G初级中学为例[D]. 钱慧.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6]初中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及实施研究[D]. 石明月.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低效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D]. 刘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8]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 张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探讨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D]. 万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10]高中物理校外辅导教育研究[D]. 庞月环.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