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晌力(论文文献综述)
丁云[1](2017)在《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贿赂犯罪一直是个世人瞩目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打击贿赂犯罪,健全我国贿赂犯罪的刑法体系,在《刑法修正案七》的时候,就增设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有关规定,而在《刑法修正案九》中,又增加了为利用影响力行贿罪,这是我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必然趋势。但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实践中却并没有产生理想中的效果,司法人员对该罪表现出来的冷淡和克制,说明该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试图从司法实践具体认定的角度,充分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解决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困境。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出此罪在司法实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分以下三个部分展开:一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在司法实务中认定的问题。首先,以刑事证明为视角来界定主体范围。“近亲属”的范围如何界定、“其他关系密切人”的范围如何确定、如何理解“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其次,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属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的探讨,理论界对于现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本罪的不同意见。司法实务中现职国家工作人员单纯利用影响力受贿时如何定罪。最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是否应当扩大到单位犯罪等。二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影响力”在司法实务中如何认定。首先,影响力的概念与分类,形式上的影响力与本质上的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直接影响力与间接影响力。其次,影响力的强弱程度,影响力强、适中及较弱的情形。最后,影响力的来源,近亲属对国家工作人员具备影响力的认定,其他关系密切的人对国家工作人员具备影响力的认定,离任的国家工作人员具备影响力的认定情形。三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司法实务认定中的其他疑难问题。首先,司法实务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属性,司法实务中如何判定谋取不正当利益,预期性利益如何判定。其次,以刑事诉讼为视角来阐述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件办理中的其他相关问题。涉案请托人如何定罪,涉案国家工作人员的“另案处理”,对涉案国家工作人员行为如何认定。然后是罪与非罪如何判定。间接利用国家工作人员间的密切关系实施受贿如何定罪,行为人不知真相能否定罪,最后,此罪与彼罪如何界定,与共同受贿、斡旋受贿、介绍贿赂、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诈骗罪如何区分等。
张鹏[2](2016)在《论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在本罪的立法过程中,理论界和实务界曾就该罪的立法必要性及立法技术问题展开过多方面探讨,最终立法机关于增设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六年之后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对合行为正式入罪。本文试从该罪的立法价值、罪名、犯罪主体、影响力界定、犯罪形态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深入细致的认识本罪,为司法实践中更好地打击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犯罪提供帮助。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立法阶段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增设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争议及学者们的不同观点,论述了增设本罪的立法价值并探讨了罪名合理化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了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单位犯罪主体,并对如何认定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介绍了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核心要素即影响力,介绍了影响力的分类及类型,并对有影响力的人的三类主体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定义;第四部分首先明确了行贿罪中给予的定义,在该基础上分析了本罪既遂与未遂的犯罪形态,同时又对本罪的行为方式展开了具体化分析,并对各个行为主体的犯罪行为如何认定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分析了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认定,包括本罪与馈赠、感情投资、行贿罪的联系与区别,以助于在司法实践中更明确的认定本罪。
梁小洁[3](2014)在《中国共产党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一直很重视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探索。党防范精神懈怠危险是保持其纯洁性,全面推动其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鉴于此,本文在马克思、列宁和党历代领导人对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相关内容论述的基础上,对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分别对部分党员同志在20世纪20年代“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虑,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功臣自居、骄傲自满的消极情绪,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防范宗旨意识弱化的危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理想信念的动摇倾向的表现内容、主要原因、如何防范等内容加以考察,总结了我们党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许多有益经验。概括起来,这些经验主要包括:重视党员干部的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扞卫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继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坚定共产党人的顽强意志为党的优良传统;以铁的纪律维护群众的利益,以共同的革命目标团结人民群众,以执政危机意识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来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在这些经验中,得出了对防范精神懈怠危险措施的若干探索:一是以加强理论学习来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发挥自身才能来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以客观的成就感来树立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为防范精神懈怠危险提供内在保证;二是通过增强党员干部的组织“归属感”和以“勤政”克服“执政惰性”的正激励措施来防范精神懈怠危险;三是采取“治庸罚懒”和强化问责制的负激励措施来防范精神懈怠危险;四是以网络舆论监督约束权力,以党内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以群众监督来规避权力腐化,为我党防范精神懈怠危险提供外在保障。
韩永军[4](2013)在《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与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提出了新时代的“双百”目标、“三总”方针,即在中共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目标,而如何破解难题,确保此目标实现实现,关键在于“人”,在于我们的政府部门去落实。所以党的干部和政府机关干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双百”目标的能否实现。基于西方领导理论的基础,本研究尝试评估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行为,来发展和整合中国政府部门领导风格的结构模型。研究政府部门领导风格结构模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领导风格和完善政府部门领导风格的评估体系,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理论意义和针对性强的实践意义。本文分为绪论部分、五章主体内容和一个结论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的研究背景,表明此项研究具有主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并对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审视目前该研究问题的成果和不足,为本项研究提供借鉴作用和创新起点。第一章对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行为相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理论,行政领导学理论和能力理论进行分析,为构建我国政府机关干部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行为结构模型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至第四章,对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的领导风格结构模型构建进行假设陈述,变量定义和测量,开发和收集数据,并运用SPSS和AMOS软件为分析工具进行检验,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第五章通过验证了的结论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完善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建设的政策性建议和行动路径。结束语指出本项研究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意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视角的创新目前的研究大多基于领导行为与员工关系及组织绩效的研究,很少有学者从领导者自身的能力提升和发展的视角来审视领导力发展,特别是领导风格及其领导行为之间,领导行为方式如何影响领导风格方面,国内外普遍涉及的还不多。本文尝试从领导方式与领导风格的因果关系探讨和实证研究中,得出一些结论,力图揭示两者的相关性。以政府机关为视角将政府视作一个团队来研究其领导风格,既符合当前从领导者个体、领导群体和领导组织的主体路向,又符合从个体领导风格走向集体领导风格、组织领导风格的组织路向。研究政府机关整体性领导风格本身是一个学术的新指向,特别是借鉴组织领导风格的理论系统地剖析政府机关的领导风格,在国内尚属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工作。2.研究内容的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离不开经济的推动、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人民的主体能动性作用,但政府机关领导风格的建设和自身执政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官员鲜明的领导风格无疑会促成整体性的领导风格的外现,成为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社会稳定和谐、民族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世界文明发展的催化剂。在“魅力型”、“服务型”、“变革型”、“权威型”和“信仰型”(更多地体现为对革新文化的反应)五位一体的宏观背景中立足于时代规律的把握予以剖析,并试图总结“中国政府机关整体性领导风格”模式,这不但是研究内容的更新,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另外,把中国政府机关领导风格的建设和发展同西方政府机关领导风格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享受到世界文明的丰硕成果、也促进了中国特色领导风格建设的整体性发展。3.研究方式的创新创新地从领导风格和领导行为方式入手,运用SPSS和AMOS等结构模型来研究中国政府机关整体性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划分为变革型、魅力型、信仰型、权威型、服务型五种,领导行为方式分为反馈式、教练式、指导式、网格式、任务式和学习式等六大领导方式、并系统分析其各自的效能点和表现形式。中国政府机关整体型领导风格研究内容既是对西方政府机关领导风格的全面梳理和总结,也是对西方政府机关领导风格的继承和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对建设整体性政府、打造中国特色的政府机关整体性领导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价值;最后,系统地阐述提升政府机关领导风格的提升机制和实践路径,并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提出评估政府机关整体性领导风格的指标体系、方法和模式,构建一整套完整的中国政府机关整体性领导风格的研究范式,这对政府领导的评估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显然能够弥补目前学界对政府机关领导风格评估方法欠缺的不足。
孙娟娟[5](2012)在《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现代教育理念加速传播,国际国内形势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高校辅导员仅依靠其职务、地位等权力性影响力开展工作是不够的,要想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其非权力性影响力。因此,对辅导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除导论外,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及特点。本文认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其本人的品德、才能、知识、情感等素质和行为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力;其构成要素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品德素养、广博的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科学的艺术方法、健康的身心素质;其突出的特征有:自然性、内在性、长效性、发展性等。第二部分,论述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本文认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得好,有助于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三部分,分析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欠佳的表现和原因。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欠佳主要表现在:部分辅导员敬业意识淡薄,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自觉性不够;威信不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不够;工作热情不高,致使其非权力性影响力下降;示范作用欠佳,教育效能偏低。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部分辅导员对自身职业角色认识模糊;部分辅导员自身素质不高;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力;复杂的社会环境制约了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第四部分,提出提高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对策。这些对策主要有:辅导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定位;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力优化社会环境。
刘鹏[6](2012)在《贪贿案件中特定关系人犯罪浅析》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特定关系人”参与贪污受贿犯罪案件层出不穷,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些特定关系人在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有的助长国家工作人员犯罪,有的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犯罪,有的则打着国家工作人员的旗号,以国家工作人员的名义,进行违法犯罪活动。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根据该修正案第十三条的规定,特定关系人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本次立法无疑为惩治特定关系人犯罪起到重要作用。特定关系人在贪污贿赂案件中,会出现多种犯罪行为,比如共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洗钱和诈骗等等。这些行为加重了整个社会腐败程度。因此,一方面侦查部门要对这些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从思想源头上对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和全面监督,减少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犯罪,使国家的腐败程度大大降低。
周怡[7](2011)在《公共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文中指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对个人能力素质的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对行政领导的研究是新时期适应变革需要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加强领导者素质教育,提高领导者素质尤其是公共行政部门领导者素质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与影响力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与影响力的途径作简要的概述。
朱海峰[8](2011)在《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对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进行了规制,它的入罪是打击贿赂腐败犯罪的一个突破。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行为人利用其对国家工作人员具有的影响力,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本文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进行了分析,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由于司法实践中对该罪名的把握不够精准统一,本文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认定一并进行了探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其与受贿罪、斡旋受贿罪存在一定的区别。对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现行立法尚存在诸如缺少对行贿一方的规制、贿赂的范围过于狭窄等规制的不足,尚需进行立法上的完善。
刘亮[9](2010)在《探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文中指出近年来,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一种国际现象,成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桎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广泛深入,全球范围内的腐败活动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种情形下,国家之间加强反腐败的合作,制定了一系列的公约来打击腐败犯罪,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美洲国家组织反腐败公约》、《欧洲委员会反腐败刑法公约》、《非洲联盟预防和打击腐败公约》。也正是对当前腐败问题的回应,我国制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基于此,本文拟以《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内容并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影响力交易罪的内容及法国、西班牙、保加利亚等刑法中关于影响力受贿罪的内容为参照,通过比较研究、文义解释、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将这些法律与我国修正案中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内容进行比较评析,指出我国现行刑法的不足并据此提出完善我国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刑事立法的建议。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述。本人明析了影响力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并从理论、现实和国际背景三个角度来分析该罪制定的依据,接着详细阐述了该罪的构成要件,为了让人们能正确的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笔者在最后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介绍贿赂罪进行了对比。第二部分:本人介绍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影响力交易罪的内容和日本、法国、西班牙、保加利亚等国刑法关于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规定,并通过与我国刑法的比较,分析了这些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也对我国刑法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展望。第三部分:通过研究一些学者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见解,本人综合分析了该罪现在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犯罪主体狭窄、相关概念界定不清等,并针对这些问题并借鉴国外的立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法律解释,让这个新罪名更好地走入司法实践。
赵立[10](2010)在《基于人—组织道德匹配的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影响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竞争优势,已成为摆在广大中国企业,尤其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面前的迫切问题。市场经济本质上是道德经济(杨屏,2008)。无数中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大凡优秀的企业,其内部都有一股巨大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力量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本源。对作为改革开放新兴力量的中小企业而言,企业道德建设正是“修炼内功、壮大自我”的必然途径。而在推动企业道德建设的众多因素中,企业经营者无疑是决定性因素。本研究在对中小企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及企业经营者在其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心理学、管理学和伦理学的相关文献,提出了“道德影响力”的概念,并围绕其来源、机制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研究一通过对17家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中的70名不同层次人员的现场访谈,对我国中小企业道德实践的现状,以及企业道德和道德经营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索。结果表明,企业经营者在道德制度的实施和道德文化的培育中起着主导作用。企业道德作为企业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时的道德表现,主要涉及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竞争对手、企业与政府及公众、企业与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与自然环境等六大类关系及其14种具体表现。道德经营者包含好的决策理念、员工导向、道德人格魅力和外显的道德行为等四要素。研究二对中小企业组织道德气氛模型进行了建构与检验。首先,结合访谈结果,通过对道德气氛指数(Amaud等,2004)的翻译:试测、’项目分析和修订,初步构建起中小企业组织道德气氛及组织绩效的研究问卷。然后在不同地区、行业中选取了84家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对785名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了正式施测。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组织道德气氛呈五因素结构(集体道德意识、关注他人、关注自我、集体道德动机、集体道德性格),组织绩效呈三因素结构(一般满意感、道德满意感、总体绩效),上述结构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组织道德气氛在各组织特征变量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在个体水平上差异基本不显着;组织道德气氛各维度对一般满意感、道德满意感和总体绩效的预测作用均显着,且除关注自我外,各维度对组织绩效均为积极的作用。研究三以有关道德经营者的访谈结果为基础,采用词表法,构建了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影响力词表,并在来自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179名员工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道德影响力词表具有单一的因子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和内部一致性;道德影响力既表现为积极的方面,也表现为消极的方面;其内容涵盖了经营理念、员工导向、道德人格魅力、道德行为表现等多个方面。研究四对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特质对其道德影响力和组织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我们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306家中小企业的306名企业经营者和2985名各级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经营者个体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后,只有预防定向对道德影响力产生显着并且消极的影响,其余各道德特质对道德影响力的直接效应均不显着;同时,道德特质对组织绩效各维度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道德满意感的预测效果最好。研究五提出“人一组织道德匹配”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人-组织道德匹配”进行了操作定义。然后采用客观测量法,构建道德匹配的五个维度:道德注意力-集体道德意识匹配、促进定向-关注他人匹配、预防定向-关注自我匹配、道德认同-集体道德动机匹配、自我控制-集体道德性格匹配。在此基础之上考察道德匹配各维度在组织和个体水平上的差异,并以多重比较分析揭示这些差异的具体表现。最后,考察道德匹配各维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经营者个体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后,道德匹配对组织绩效各维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道德匹配对道德满意感的预测效果最好。研究六采用多群组路径分析技术,对人-组织道德匹配在中小经营者道德特质与道德影响力及组织绩效间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道德匹配在经营者的道德注意力、道德认同、自我控制与道德影响力及组织绩效(一般满意感、道德满意感、总体绩效)间的调节效应显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类型、发展阶段中小企业道德匹配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道德匹配的调节效应在高道德风险和低道德风险企业间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其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间的差异在多数情况下不显着,在少数差异明显的情况中,匹配的调节效应主要出现在成熟期企业中,在成长期企业中则均不显着。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我们概括了研究的主要结论,探讨了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组织道德匹配的领导者道德影响力”的初步理论构想。
二、浅谈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晌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晌力(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
第一节 贡某利用影响力受贿案 |
第二节 张某利用影响力受贿案 |
第三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司法实务中的认定难题 |
一、犯罪主体在司法实务中认定问题 |
二、“影响力”在司法实务中认定问题 |
三、司法实务中认定本罪存在的其他问题 |
第二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在司法实务中认定难题 |
第一节 以刑事证明为视角来界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范围 |
一、“近亲属”的范围界定 |
二、“其他关系密切人”的范围确定 |
三、“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界定 |
第二节 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属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的探讨 |
一、理论界对于现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本罪的不同意见 |
二、司法实务中国家工作人员既利用职权又利用影响力受贿时定罪情况 |
三、司法人员的态度与选择 |
第三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是否应当规定单位犯罪的探讨 |
一、未将犯罪主体扩大到单位的现实危害性 |
二、犯罪主体扩大到单位的法理依据 |
三、建议将单位归入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予以打击 |
第三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影响力”在司法实务中认定问题 |
第一节 影响力的概念与分类 |
一、形式上的影响力与本质上的影响力 |
二、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混合性影响力 |
三、直接影响力与间接影响力 |
第二节 影响力的强弱程度 |
一、影响力强的情形是影响力行为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说明了请托事项 |
二、影响力适中情形是行为人对请托事项有承诺但没有实际行动 |
三、影响力最弱的情形是行为人未对请托事项做任何承诺也未有实际行动,但行为人却收受了请托人的财物 |
第三节 影响力的来源 |
一、影响力来源于“近亲属”的情形 |
二、影响力来源于“其他关系密切人”的情形 |
三、影响力来源于“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情形 |
第四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司法实务认定中的其他疑难问题 |
第一节 司法实务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问题 |
一、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属性 |
二、司法实务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判定 |
三、预期性利益的认定 |
第二节 以刑事诉讼为视角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件办理中的相关问题 |
一、涉案请托人的定罪情况 |
二、涉案国家工作人员的“另案处理” |
三、对涉案国家工作人员行为认定 |
第三节 罪与非罪如何判定 |
一、间接利用国家工作人员间的密切关系实施受贿的定罪情形 |
二、行为人不知真相不能定罪 |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财物”的理解 |
第四节 此罪与彼罪如何界定 |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斡旋受贿罪的区别 |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 |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区别 |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区别 |
五、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论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立法价值及罪名确认 |
(一)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立法争议 |
(二)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立法价值 |
(三)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罪名确认 |
二、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犯罪主体认定 |
(一)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犯罪主体 |
(二) 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的区分 |
三、 “有影响力的人”的认定 |
(一) 影响力的界定 |
(二) “有影响力的人”的范围 |
四、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犯罪形态 |
(一) “给予”的界定 |
(二)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
(三)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行为方式 |
五、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认定 |
(一)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与馈赠的辨析 |
(二)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与行贿罪的辨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中国共产党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逻辑思路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逻辑思路 |
(三) 创新点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精神懈怠的涵义 |
(二) 精神懈怠类型 |
(三) 精神懈怠危险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理论依据 |
一、党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时代背景 |
(一) 多元化思想冲击着党的指导思想 |
(二) 长期执政带来的精神疲软 |
(三) 巨大的执政成就带来松弛和安逸的思想 |
(四) 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带来的执政压力 |
(五)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精神滞后的矛盾不相协调 |
二、马克思、列宁和党的历代领导人对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相关论述 |
(一) 马克思和列宁关于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相关论述 |
(二) 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相关论述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历史考察 |
一、20世纪20年代党化解“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疑虑的探索 |
(一)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表现内容 |
(二)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质疑的原因 |
(三) 党如何化解“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质疑 |
二、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党防范骄傲自满情绪的探索 |
(一) 骄傲自满情绪的表现内容 |
(二) 防范骄傲自满情绪的原因 |
(三) 党如何防范骄傲自满情绪的危险 |
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防范宗旨意识弱化危险的探索 |
(一) 宗旨意识弱化的表现内容 |
(二) 防范宗旨意识弱化的原因 |
(三) 党如何防范宗旨意识弱化的危险 |
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防范理想信念动摇的探索 |
(一) 理想信念动摇的表现内容 |
(二) 防范理想信念动摇的原因 |
(三) 党如何防范理想信念动摇的危险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基本经验 |
一、防范精神懈怠危险,以扎实的思想建设为核心 |
(一) 重视党员干部的无产阶级思想教育 |
(二) 矢志不移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三) 坚定地扞卫党对社会主义的领导 |
(四) 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二、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继承党的优良传统 |
(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 发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
(三) 继承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 |
(四) 坚定共产党入的顽强意志 |
三、防范精神懈怠危险,始终强化党的宗旨意识 |
(一) 以铁的纪律来维护群众的利益 |
(二) 以共同的革命目标来团结人民群众 |
(三) 以执政危机意识来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措施探索 |
一、拧紧思想总开关,为防范精神懈怠危险提供内在保证 |
(一) 以加强理论学习来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 以发挥自身才能来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 |
(三) 以客观的成就感来树立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 |
二、采取正激励措施来防范精神懈怠危险 |
(一) 增强党员干部的组织“归属感” |
(二) 以“勤政”来克服“执政惰性” |
三、采取负激励措施来防范精神懈怠危险 |
(一) “治庸罚懒”使党员干部不敢懈怠 |
(二) 强化问责制使党员干部不能懈怠 |
四、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为防范精神懈怠危险提供外在保障 |
(一) 以网络舆论监督来约束权力运行 |
(二) 以强化党内监督来防止滥用权力 |
(三) 以群众监督来规避权力腐化危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4)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 中外领导风格述评 |
(二) 中外领导行为综述 |
(三) 中外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相关研究评析 |
三、关键概念厘定 |
(一) 我国政府机关 |
(二) 县处级干部 |
(三) 领导风格(Leadership Style) |
(四) 领导行为(Leadership Behaviors)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创新意图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 创新意图 |
第一章 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述要 |
二、行政领导学理论述要 |
三、能力理论述要 |
第二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陈述 |
一、领导风格结构模型构建 |
(一) 领导风格的构成 |
(二) 领导风格构成变量阐释与定义 |
二、领导风格与其影响因素关系模型构建 |
三、假设陈述 |
(一) 领导风格与反馈式领导行为 |
(二) 领导风格与教练式领导行为(Coaching Leadership Behavior) |
(三) 领导风格与指导式领导行为(Mentoring Leadership Behaviour) |
(四) 领导风格与网格式式领导行为(Network Leadership Behaviour) |
(五) 领导风格与任务式领导行为(Task-Based Leadership Behaviour) |
(六) 领导风格与学习式领导行为(Learning Leadership Behavior)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调查 |
一、实证检测方法 |
(一)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及其适用性 |
(二) 结构方程模型软件的运用 |
二、变量的测量 |
三、数据的采集 |
(一) 问卷的设计 |
(二) 数据采集与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四章 统计分析与讨论 |
一、模型检验相关知识概述 |
(一) 信度 |
(二) 效度 |
(三)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
二、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结构模型检验 |
(一) 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观测变量信度分析 |
(二) 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观测变量效度分析 |
三、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影响因素的相关度分析 |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 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不同领导风格的相同点分析 |
(二) 组织规模大小对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的影响和相互联系分析 |
(三) 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的显着性差异分析 |
(四) 我国政府机关不同岗位对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的显着性差异分析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成果 |
(一) 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的结构 |
(二) 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
(三)我国政府机关不同部门县处级干部的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的关系 |
二、政策建议 |
(一) 科学分类、统筹协调、整体提升: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完善的基本思路 |
(二) 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政府部门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模型的招聘与甄选机制 |
(三)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机关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相关的培训与教育体系 |
(三) 构建基于服务型处级干部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的绩效管理机制 |
(四) 发展服务型处级干部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本位的薪酬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
(五) 建立我国政府部门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本位的未来领导人组织储备体系 |
结束语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构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求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缘起及选题的意义 |
1、问题的缘起 |
2、选题的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1、关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 |
2、关于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 |
3、关于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 |
4、关于提高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对策 |
(三) 本文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及特点 |
(一)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 |
1、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 |
2、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及构成 |
(二)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 |
1、自然性 |
2、内在性 |
3、长效性 |
4、发展性 |
5、示范性 |
二、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 |
(一) 有助于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二)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三) 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校园文化 |
(四) 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三、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欠佳的表现及原因 |
(一)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欠佳的表现 |
1、部分辅导员敬业意识淡薄,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自觉性不够 |
2、部分辅导员威信不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不够 |
3、部分辅导员工作热情不高,致使其非权力性影响力下降 |
4、部分辅导员示范作用欠佳,教育效能偏低 |
(二)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欠佳的原因 |
1、部分辅导员对自身职业角色认识模糊 |
2、部分辅导员自身素质不高 |
3、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力 |
4、复杂的社会环境制约了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 |
四、提高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对策 |
(一) 辅导员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定位 |
(二) 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非权力性影响力 |
1、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 |
2、提高道德素养,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大学生 |
3、提高理论知识素养,以广博的知识引领大学生 |
4、提高工作能力,以出色的工作吸引大学生 |
5、提高心理素质,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大学生 |
6、更新教育理念,注意工作方法 |
(三)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
1、高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 |
2、构建完善的辅导员选拔和培训机制 |
3、提高辅导员待遇,改善其工作及生活条件 |
(四) 大力优化社会环境,为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营造良好氛围 |
1、优化经济环境,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奠定物质基础 |
2、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提供政治保证 |
3、优化文化环境,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提供无形动力 |
4、优化舆论环境,为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贪贿案件中特定关系人犯罪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概述 |
(一) 特定关系人的含义 |
(二) 特定关系人犯罪现状 |
(三) 立法背景 |
(四) 关系密切的人的含义 |
二、贪污贿赂案件中特定关系人犯罪类型 |
(一) 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犯罪 |
(二) 特定关系人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
(三)特定关系人构成其他犯罪 |
三、现行特定关系人犯罪立法中的问题和不足 |
(一)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未对“影响力”做出明确的规定 |
(二)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没有对行贿人承担责任作出相关规定 |
(三) 利用影响力犯罪主体范围规定不明确 |
(四)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不正当利益的问题 |
(五) 推定在特定关系人犯罪中的运用 |
四、特定关系人在贪污贿赂案件中犯罪现状对我国职务犯罪预防的影响和对策 |
(一) 从思想源头上对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进行思想教育 |
(二) 从监督渠道和监督体制上对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进行监督 |
(三) 从反腐侦查方向和重点上对职务犯罪进行惩治和预防 |
五、结语 |
六、参考文献 |
(7)公共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基本概述 |
(一)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含义及特点 |
(二)公共行政领导者基本素质结构 |
第一,政治素质 |
第二,知识素质 |
第三,能力素质 |
第四,身心素质 |
二、公共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 |
三、提高我国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与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
(一)加强培训、教育与学习 |
(二)勇于实践与自省、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 |
(三)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加强体育锻炼 |
(四)进一步提升领导能力 |
(8)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概述 |
(一) 我国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立法沿革 |
(二) 国外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立法的相关规定 |
1、其它国家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相关立法之论述 |
2、《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影响力交易罪之论述 |
(三) 我国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背景 |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犯罪构成论述 |
(一)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犯罪客体论述 |
(二)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犯罪客观方面论述 |
1、关于本罪“影响力”之界定 |
2、关于本罪“便利条件”之界定 |
3、关于本罪“不正当利益”之界定 |
(三)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犯罪主体论述 |
1、关于本罪“近亲属”范围之界定 |
2、关于本罪“关系密切的人”范围之界定 |
(四)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犯罪主观方面论述 |
1、关于本罪“影响力”之认识 |
2、收受或者索取财物的认识和意志因素 |
3、为他人谋利的认识和意志因素 |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认定问题探究及与相似罪名之比较 |
(一)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认定问题探究 |
(二)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区别 |
(三)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斡旋受贿罪的区别 |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立法规制之不足及完善 |
(一) 关于本罪立法规制之不足 |
1、缺少对“行贿一方”的刑法规制 |
2、“贿赂”的范围过于狭窄 |
3、本罪的犯罪主体打击面较为单一 |
(二)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规制之完善 |
1、增加对利用影响受贿罪中“行贿一方”的刑法规制 |
2、扩大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贿赂”范围 |
3、增加对单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刑法规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探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基本界定 |
1.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相关定义 |
1.2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立法的依据 |
1.3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
1.4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相关罪名的界限 |
第二章 国外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考察 |
2.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规定 |
2.2 日本刑法的考察 |
2.3 欧洲一些国家的立法模式 |
2.4 法律借鉴 |
第三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缺陷和完善 |
3.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缺陷 |
3.2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人—组织道德匹配的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二部分 相关理论和研究背景 |
2.1 企业道德 |
2.1.1 企业伦理 |
2.1.2 企业道德 |
2.1.3 概念辨析及本研究的立足点——伦理背景下的企业道德 |
2.1.4 国内外有关企业道德的研究回顾 |
2.2 道德影响力: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理论和研究回顾 |
2.2.1 影响力 |
2.2.2 道德影响力 |
2.2.3 影响力的形成 |
2.3 人与组织匹配 |
2.3.1 人与组织匹配的概念 |
2.3.2 人与组织匹配的操作定义 |
2.3.3 人与组织匹配的相关研究 |
2.3.4 人与组织匹配与影响力 |
2.4 组织道德气氛 |
2.4.1 组织道德气氛的概念 |
2.4.2 组织道德气氛的结构和测量 |
2.4.3 组织道德气氛的相关实证研究 |
2.5 本研究所涉及的与道德有关的心理特质 |
2.5.1 道德注意力 |
2.5.2 调节定向 |
2.5.3 道德认同 |
2.5.4 自我控制 |
2.6 组织绩效 |
2.6.1 组织绩效的定义 |
2.6.2 组织绩效的评估 |
2.7 以往研究的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
第三部分 总体研究构思与设计 |
3.1 总体研究目的 |
3.2 总体研究假设与构思 |
3.3 主要研究内容 |
3.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四部分 研究一 有关企业道德和道德经营者的访谈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思路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设计 |
4.3.2 研究程序 |
4.3.3 访谈样本构成 |
4.4 研究结果 |
4.4.1 概述 |
4.4.2 有关企业道德的内容分析 |
4.4.3 有关道德经营者的内容分析 |
4.5 讨论 |
4.6 本部分研究的意义 |
第五部分 研究二 中小企业组织道德气氛模型的建构与检验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工具和程序 |
5.3.2 样本构成 |
5.3.3 统计分析 |
5.4 研究结果 |
5.4.1 组织道德气氛模型的建构与检验 |
5.4.2 组织道德气氛在组织和个体水平的差异分析 |
5.4.3 组织绩效模型的检验 |
5.4.4 组织道德气氛对组织绩效的回归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部分研究的意义 |
第六部分 研究三 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影响力词表的建构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 |
6.2.1 程序及取样 |
6.2.2 数据统计 |
6.3 研究结果 |
6.3.1 对道德影响力评估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及排序 |
6.3.2 道德影响力词表的因子分析及信度检验 |
6.4 讨论 |
6.5 本部分研究的意义 |
第七部分 研究四 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特质对其道德影响力及组织绩效的影响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假设 |
7.3 研究方法 |
7.3.1 工具 |
7.3.2 程序及取样 |
7.3.3 数据合成与统计 |
7.4 研究结果 |
7.4.1 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特质各量表信效度的检验 |
7.4.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
7.4.3 道德影响力及组织绩效对道德特质的回归分析 |
7.5 讨论 |
7.6 本部分研究的意义 |
第八部分 研究五 人与组织道德匹配研究 |
8.1 研究目的 |
8.2 研究假设 |
8.3 研究方法 |
8.3.1 匹配度的计算 |
8.3.2 程序及取样 |
8.3.3 研究工具 |
8.3.4 统计分析 |
8.4 研究结果 |
8.4.1 人-组织道德匹配各维度的均数及相关 |
8.4.2 人-组织匹配对经营者道德特质、组织道德气氛的回归分析 |
8.4.3 人-组织匹配各维度在组织层面的方差分析 |
8.4.4 人-组织匹配各维度在经营者层面的方差分析 |
8.4.5 组织绩效对人-组织道德匹配的回归分析 |
8.5 讨论 |
8.6 本部分研究的意义 |
第九部分 研究六 人-组织道德匹配的调节效应研究 |
9.1 研究目的 |
9.2 研究假设 |
9.3 研究方法 |
9.3.1 取样及程序 |
9.3.2 调节作用检验方法的选择 |
9.3.3 数据分析 |
9.4 研究结果 |
9.4.1 人-组织道德匹配的调节效应分析 |
9.4.2 不同类型中小企业道德匹配调节效应的比较分析 |
9.4.3 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道德匹配调节效应的比较分析 |
9.5 讨论 |
9.5.1 对人-组织道德匹配调节效应的讨论 |
9.5.2 对道德匹配的调节效应在不同类型中小企业间差异的讨论 |
9.5.3 对道德匹配的调节效应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间差异的讨论 |
9.6 本部分研究的意义 |
9.6.1 理论意义 |
9.6.2 实践意义 |
第十部分 总结和展望 |
10.1 基于人-组织道德匹配的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影响力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1.1 研究一 有关企业道德和道德经营者的访谈研究 |
10.1.2 研究二 中小企业组织道德气氛模型的建构与检验 |
10.1.3 研究三 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影响力词表的建立 |
10.1.4 研究四 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特质对道德影响力及组织绩效的影响 |
10.1.5 研究五 人与组织道德匹配研究 |
10.1.6 研究六 人-组织道德匹配的调节效应研究 |
10.1.7 本研究提出并验证的主要模型框架 |
10.2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
10.2.1 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对企业道德和道德经营者的探索 |
10.2.2 "道德影响力"概念的提出、测量及其来源机制的探讨 |
10.2.3 "人-组织道德匹配"概念的提出、测量及其作用机制检验 |
10.2.4 基于中小企业实践的组织道德气氛结构的探索 |
10.2.5 "道德绩效"观点的提出和检验 |
10.3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10.3.1 加强中小企业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道德氛围 |
10.3.2 提升中小企业经营者的道德素养,改善管理效能,提高组织绩效 |
10.4 本研究的局限 |
10.5 未来的研究方向 |
10.5.1 企业道德的内涵和结构 |
10.5.2 道德影响力的来源及其作用机制 |
10.5.3 组织道德气氛各维度的联系及其与结果变量的关系 |
10.6 基于人-组织道德匹配的领导者道德影响力的初步理论框架的提出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附录 |
附录一 本研究中涉及平均数多重比较结果的部分表格 |
附录二 有关企业道德和道德经营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中小企业组织道德气氛初测问卷 |
附录四 研究二中使用的问卷 |
附录五 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影响力词表 |
附录六 道德注意力初测问卷 |
附录七 调节定向初测问卷 |
附录八 道德认同初测问卷 |
附录九 研究四-研究六中使用的问卷Ⅰ |
附录十 研究四-研究六中使用的问卷Ⅱ |
作者简历 |
后记 |
四、浅谈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晌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D]. 丁云. 东南大学, 2017(04)
- [2]论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D]. 张鹏. 山东大学, 2016(12)
- [3]中国共产党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的探索[D]. 梁小洁. 广西大学, 2014(03)
- [4]我国政府机关县处级干部领导风格与行为研究[D]. 韩永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5]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D]. 孙娟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6]贪贿案件中特定关系人犯罪浅析[D]. 刘鹏. 山东大学, 2012(02)
- [7]公共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J]. 周怡. 知识经济, 2011(23)
- [8]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D]. 朱海峰. 苏州大学, 2011(06)
- [9]探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D]. 刘亮.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3)
- [10]基于人—组织道德匹配的中小企业经营者道德影响力研究[D]. 赵立. 浙江大学, 2010(09)
标签:领导风格论文; 特定关系人论文;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论文; 领导行为理论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