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不规则体结构分析

平面不规则体结构分析

一、平面非规则体形结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夏峻嵩[1](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汪志鹏[2](2020)在《基于等效模型的点阵结构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增材制造工艺日益成熟,点阵结构在零件轻量化中广泛运用,其具有轻质、高强度、吸能等性能优势,如何快速有效预测点阵填充结构力学性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点阵结构力学性能预测为主要内容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点阵结构力学性能分析问题。采用Delaunay四面体网格划分算法对三角面片模型网格划分,通过调控边界一致、体积约束、外接球半径与最短边之比三种约束参数,提高四面体剖分质量,产生比较均匀的四面体单元,消除畸形单元,保证点阵结构仿真精度与提高分析效率。(2)针对点阵微单元设计问题。采用基于拓扑优化原理的点阵设计方法,在不同载荷条件、约束条件、优化条件下得到对应的优化结果,设计相应点阵微单元为选用填充类型提供参考。(3)针对大规模点阵结构力学分析问题。提出基于等效模型的力学性能分析方法。基于均匀化方法,对6种点阵单元均质化,分析了弹性模量、泊松比与其体积分数之间的力学性能关系,绘制其三维模量图。对点阵设计区域体素化、建模、赋予模量,实现等效模型快速分析。(4)面向航天航空齿轮轻量化设计。对模数为4、5、6的齿轮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及点阵结构填充,通过有限元仿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基于等效模型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侯丹[3](2019)在《建筑空间形态的语法化生成研究 ——基于推理和搜索的计算型设计综合方法》文中认为论文以计算型设计综合(CDS)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它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指导设计决策,实现从设计构思到设计方案的自动化生成方法。CDS是建筑智能设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在提升建筑方案设计的创造性、精确性以及效率方面具有强大的潜力,这对于日益复杂和精细的建筑设计而言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形状语法作为构建CDS模型的形式化语言,它定义了建筑空间形态等信息的表示形式及其生成方式,由它表示的CDS模型本质上是一个设计过程模型,同时还具备参数化模型和建筑信息模型的双重优点。但是,目前CDS研究对于语法的利用尚不充分,这加重了搜索负担,降低了问题求解质量和效率。为此,本文所提出的CDS方法在充分挖掘语法生成合理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将语法推理能力与算法搜索能力进行有效结合,强调充分利用建筑师的经验智慧以及算法的计算智能,以生成符合预期目标的多样化设计方案。研究首先从建立CDS模型方面展开,为建筑师提供了将过程性和特征性设计意图分别转化为结构化模型框架和设计变量自适应界定依据的方法:前者通过规则的模块化组织和规则应用序列的符号化表示实现;后者则是通过在规则中建立语境信息、约束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关联实现。按照上述方法开发了用于建筑平面布局生成和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生成的两个语法案例,语法应用结果的对比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增强语法的推理能力,提升生成方案的合理性,从而构成精确的解空间。为了使算法能够有效指导语法生成中的设计决策,研究还对两种CDS计算方法进行了探索:第一种是在语法应用过程中,通过小规模局部启发式搜索来不断修正偏离要求的设计,使最终结果能够尽可能满足多个约束指标;第二种则是对现有遗传算法中基因型——表现型映射方式进行改进,使其适应语法解空间在结构和规模上的动态性,从而使遗传算法得以直接指导完整的语法生成过程,实现设计优化。以前面的两个语法案例为计算模型,分别结合上述计算方法构建了各自的CDS原型。计算结果充分展示了它们在实现设计目标上的可行性和潜力。本文的研究工作涵盖了“从功能到形式,从形式到目标”这一完整CDS过程的一整套实现方法。这些方法在为建筑师设计意图的数字化表达提供多样化途径的同时,提升了搜索算法对于建筑设计问题的适用性,为人类智能与计算智能协同的新型设计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而且这些建模与计算方法均已实现工具化,它们不仅仅用于设计生成任务,同时也可以作为建筑师检验其设计逻辑、锻炼其抽象化思考能力的工具,对于CDS方法的实践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张文[4](2019)在《Al2O3/GdAlO3共晶陶瓷约束成型定向凝固及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定向凝固Al2O3基共晶自生复合陶瓷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高温结构稳定性、高温抗氧化性及抗腐蚀性,有望成为新一代长期服役于高温氧化性气氛中的超高温结构材料。本文以采用光悬浮区熔法制备的定向凝固Al2O3/GdAlO3(GAP)二元共晶自生复合陶瓷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分析了预制体和籽晶对制备Al2O3/GAP共晶陶瓷的影响;研究了凝固速率与共晶组织之间的关系,对Al2O3/GAP共晶陶瓷的微观组织形貌、相组成、择优取向和相界面结构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Al2O3/GAP共晶陶瓷的力学性能,包括硬度、断裂韧性、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并对其增韧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大,Al2O3/GAP共晶组织片层间距逐渐减小。当其过大(>60mm/h)时,试样表面会产生宏观裂纹,组织中出现了胞状及条带状组织,二者均会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Al2O3/GAP共晶陶瓷试样呈乳白色棒状,表面无裂纹和孔洞,致密度高,试样中只存在Al2O3和GAP两相,无非晶相的存在,两相体积比为Al2O3:GAP=48:52,接近其理论值(45:55)。Al2O3相和GAP相相互连通并耦合形成网状结构,是典型的非规则共晶组织。相比于同成分烧结材料的多晶组织,Al2O3/GAP共晶陶瓷更为致密,无明显缺陷。Al2O3/GAP共晶陶瓷中,两相择优生长方向关系为:<1010>Al2O3//<001>GAP-1,<1010>Al2O3//<110>GAP-2,<001>GAP-1//<110>GAP-2。Al2O3相和 GAP 相相界面晶体学位向关系为:[1010]Al2O3//[001]GAP-1,(112 0)Al2O3//(200)GAP-1;[1010]Al2O3//[110]GAP-2,(1120)A12O3//(112)GAP-2;[001]GAP-1//[110]GAP-2,(110)GAP-1//(110)GAP-2。两相形成低能界面,具有良好的界面匹配。室温环境下,Al2O3/GAP共晶陶瓷的硬度为16.1±0.3 GPa,断裂韧性为9.3±0.6 MPa·m1/2,纵截面硬度和断裂韧性均略大于横截面,呈现出各向异性。高温环境下,硬度为12.3±0.3 GPa,断裂韧性为10.2±0.1 MPa·m1/2,随着温度升高硬度降低,而断裂韧性缓慢增大。Vickers压痕裂纹通过微裂纹增殖、桥接、分叉和偏转等方式削减了主裂纹扩展的能量,相界面对裂纹扩展的阻碍作用提高了材料的断裂韧性。Al2O3/GAP共晶陶瓷的室温三点弯曲强度为533±28 MPa,解理裂纹通过分叉和偏转极大的消耗了主裂纹的扩展能量,提高了 Al2O3/GAP共晶陶瓷的强度。Al2O3/GAP共晶陶瓷的室温压缩强度为865 MPa,在压缩过程中,试样内部的裂纹扩展并交汇,发生了以剪切破坏为主的解理断裂。赫兹压痕实验结果表明,高温下Al2O3相和GAP相中存在大量高密度位错,位错在运动的过程中遇到相界面会终止,牢固结合的相界面对位错运动起到阻碍作用。

王英[5](2019)在《Mg2(SixSn1-x)相增强Mg-Sn-Si合金强韧化机理》文中提出本文以Mg-Sn-Si及其变质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XRD、OM、SEM、EDS及T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合金的相组成、组织特征、强化相Mg2(SixSn1-x)形貌及其演化规律。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Mg2(Six Sn1-x)相自身的强韧化机理、理想生长形态及Mg2(SixSn1-x)/Mg界面的结合性质,分析Sn在Bi、Sb、Sr、Y及其复合变质Mg-Sn-Si合金中所起的作用机理,探讨Mg2(SixSn1-x)相球化机制。在Mg-Si合金中添加Sn可以细化α-Mg和共晶组织,使Mg2Si共晶相形貌由粗大汉字状向短杆状和棒状转变。增加Sn含量,Mg-Sn-Si合金初生相的形貌趋向不规则,出现中空、甚至花瓣形Mg2Si初生相。Mg2Si共晶分布趋于集中,Mg2Sn呈不连续状甚至粒状分布在晶界,在晶界处出现不规则Mg2(SixSn1-x)颗粒。Mg-Sn-Si合金凝固过程中有Mg2Sn初生相析出,常分布在Mg2Si初生晶体周围,依附于Mg2Si晶体生长。计算结果表明,Mg2(SixSn1-x)相含有共价键,具备强硬特性。Sn含量增加,共价性减弱,韧性增强。金属间化合物Mg2(SixSn1-x)随Sn原子数量增多,塑性增大,与Mg2Si相相比本征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改善。Mg2(SixSn1-x)晶体内可以形成Si和Sn反位缺陷,Sn反位形成能更低,或出现Sn原子偏聚。Sn部分取代Si形成Mg2(Six Sn1-x)相,晶面ΔSm、α及ΔG/NkTm值增大,{111}受影响最大,而{110}最小。晶面取向因子越大,其α及ΔG/NkTm受影响越大。Sn部分取代Si,Mg2(SixSn1-x)晶体中对生长形态起重要作用的晶面发生改变,{100}晶面的重要性增大,{110}晶面获得暴露于表面的机会,Mg2(SixSn1-x)晶体的理想生长形态变得不规则。Mg2(SixSn1-x)/Mg界面较Mg2Si/Mg界面电子离域性增强,界面结合性质改善。Sr、Sb、Bi和Y及其复合变质Mg-5Sn-1Si合金,Mg2Si共晶和Mg2(SixSn1-x)共晶的长度和片层间距减小,呈细纤维或短杆状,甚至颗粒状分布;Mg2Si初生或Mg2(SixSn1-x)初生相尺寸减小,形貌由多边形转变为细小颗粒;基体α-Mg细化。Sb与Mg形成Mg3Sb2,可以作为Mg2Si和Mg2(Six Sn1-x)相形核核心。界面前沿存在Sn原子时,基底相与结晶相界面理想粘附功增大,界面层原子为Sb-Mg(-Mg)-Si(/Sn/Si-Sn)结构排列时,界面结合更牢固。Y变质合金组织中观察到具有独立形貌的MgSiY三元枝晶相,MgSiY由短杆搭接成链条结构,杆间松散。Mg-Sn-Si合金中出现近球形Mg2(Six Sn1-x)颗粒,变质后球形颗粒数量增加,颗粒尺寸小,球度高。球形Mg2(SixSn1-x)相是由杆状Mg2(SixSn1-x)共晶相末端脱落后形成的孤立颗粒。合金元素Sr、Sb、Bi和Y在Mg2Si晶体表面相同点位吸附元素强弱有差异,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b最强,而Sr最弱。元素在Mg2Si{100}晶面的吸附能力强于{111}晶面,Mg2(SixSn1-x){100}晶面重要性提高,元素易在其生长表面形成吸附薄层,阻碍晶体继续长大。Sr、Sb和Bi及其复合变质Mg-5Sn-1Si合金的铸态抗拉强度、伸长率及布氏硬度均高于Y变质合金。挤压变形后,变质合金抗拉强度之间的差距减小。铸态变质合金的断裂方式以解理断裂为主。Sr+Sb+Bi变质合金断口表现出更多韧性特征,断口观察到球状Mg2(SixSn1-x)颗粒。挤压后的合金试样断裂方式多为准解理断裂和韧性断裂混合形式。

徐军[6](2019)在《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平坦建设用地日益稀缺,大力开发山区坡地已成必然,导致山地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显着上升。而最近的几次大震表明,山地建筑结构较平地建筑结构更易遭致严重震害,其地震破坏机制与平地建筑结构存在显着差别。山地建筑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既是山地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基础性问题,也是核心问题。本文以山地建筑结构中最为常用的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Split-foundation RC frames,SFRCF)为研究对象,对其地震破坏机制的分析方法、评价分级和控制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掉层RC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制的控制设计或加固改造工程中。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掉层RC框架结构的改进Pushover分析方法。结合掉层RC框架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特征,提出了分段侧向力模式(即掉层RC框架的上部楼层和掉层分别根据其惯性力分布特征采用不同的侧向力分布),该模式能较好的识别出掉层RC框架结构在大震下的薄弱部位,为掉层RC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且该方法计算成本低,在考虑上接地地震动输入差异后,也同样适用。(2)掉层RC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特点。结合掉层RC框架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分析了影响掉层RC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制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能考虑特殊受力构件弯-剪耦合破坏机制的非线性分析模型来研究掉层部分结构布置对结构地震破坏机制及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3)掉层RC框架结构的规则性程度评价指标。提出了适用于掉层RC框架结构的规则性评价指标——上接地平均刚度比,该指标能体现出掉层RC框架结构上接地层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分布均匀程度,且与上接地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及上接地柱的最大地震损坏等级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价掉层RC框架结构的不规则程度。(4)掉层RC框架结构的不规则程度等级划分及与之对应的地震破坏机制控制设计方法。结合掉层RC框架结构的规则性指标,划分了掉层RC框架结构的不规则等级,给出了各不规则等级下掉层RC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控制设计方法,并通过典型算例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为提升掉层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王倩[7](2019)在《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交叉学科对建筑领域的影响,当代建筑形式特征逐渐呈现出从范式到多元、从静态到动态以及从单一到复合的转化,结构形态与建筑系统要素的关系也从传统的二元对立转向了融合互动,面对日趋复杂的形态发展,以及新的互动关系在各个层面上对结构提出的“变”的要求,传统标准化的结构范式逐渐显现出很大局限性。因此,针对与建筑空间高度整合、体系多样化拓变的结构形态的设计方法和策略研究,是当代建筑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核心内容是,从整合思维出发,采用跨学科方法和性能化技术策略,建立一种建筑与结构学科融合共识的结构性方法——结构找形设计。本论文主要从结构找形历史发展、结构找形思维、结构找形方法与操作路径以及融合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策略四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结构找形的历史发展脉络上,本论文从技术方法的革新和建筑思维演变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总结结构找形演变动因基础上,研判其发展趋势;并剖析了跨学科平台下结构找形从人工技术到设计思维的转变,厘清了建筑视角下结构找形发展脉络,为后续开展结构形态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明确了方向。在结构找形思维上,本文将工程领域中作为技术工具的结构找形上升到建筑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突破传统范式、基于结构技术的结构找形设计思维,为建筑设计创作开辟了新途径;明晰了结构找形是建筑系统内重要的语言转换机制之一;剖析了结构找形在实现性能化形态创新方面的重要价值;同时借助数字化平台,深入探讨结构找形设计关联建筑空间思维的共同演绎;基于结构不确定性,挖掘并发展建筑潜在的多样化潜能,开辟一个通过结构找形进行建筑形态设计创作的新途径。在结构找形方法与技术路径上,本论文基于传统方法和数字化平台,全面系统地解析了结构找形的原理、技术方法和实现路径;对自然模拟找形、力学图解找形以及拓扑优化找形方法的技术路径与具体操作手段进行了详细阐释,建立了一种具有技术理性的、可操作的、科学的建筑结构性设计方法。本论文进一步用大量结构形态生成案例的设计操作,对传统以及基于计算机平台的结构找形方法进行演示与探索,并进行了量化的对比、评估与验证;发挥结构找形方法在形态创新各个层面上的价值与优势,在揭示技术逻辑的同时,为发展多样化的建筑形式提供具体方向。在融合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策略上,本论文提出了结构动态适应性策略和方法,为结构与建筑的融合设计提供具体指引;并以拓扑学思维为指导突破传统结构分类模式,提出基于力流可变和体系可变的动态适应性策略,深入研究结构形态与空间设计融合的策略与路径;填补了整合建筑设计的结构性方法空白,拓展了基于结构技术进行建筑设计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全文约20万字,图片300张,自绘图87幅、表格60个,附录1张。

刘为力[8](2019)在《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意象是一切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的核心,景观场所意象则是景观场所体验和场所营造的核心。本文基于审美体验的视角,从景观场所出发来研究景观场所意象,旨在通过景观场所意象体验的解析,在分析景观场所意象的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所谓景观场所意象,是指景观场所感性化的情境意蕴的整体气氛,它照亮我们存在的真实,使我们从在场的自由体验中获得心灵的回归,给我们一种游与观的审美愉悦。独特的空间品质、完整的景观情境、丰富的场所意蕴是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构成内容,它们随着场所景观在时空中的变化而变化。景观场所意象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是情意与景象的相互契合,二者缺一不可。景观场所意象只能存在于身体知觉的审美活动中。通过身体的参与互动和观感体知的作用,从耳目视听的感性直观,到超越耳目视听之外的心观神遇,景观场所意象显现是灿烂的空间感性和照映我们身心情意的景观情境意蕴。在此意象显现中,包含了由景显象、又象见意,以虚纳实、化实为虚的“虚实相生”的生成机制。这一生成机制通过景象、游观、思致三要素的动态交互的运转和循环展现的方式而得以实现。瞬间的直觉的发生是景观场所意象生成的标志。经由观、感、游、思四个阶段的审美活动过程,在情感与物象、知觉与景象、行动与景境、想象与境象四个层次的虚实相生关系的构成中,实现了即景会心、感物兴情、因感而动、神思妙悟四种直觉意象的发生。而在现实的景观场所体验中,景观场所意象则主要发生在我们抵达场所之前的知觉注意与景象吸引、相遇场所时的身体联觉和时空想象、相见场所时的应景随机和寻景偶遇,以及离开场所之后的澄怀观象与卧游感兴之中,所产生的审美愉悦包括直观感相的悦耳悦目、情景契合的悦心悦意、身性自由的怡身怡性和道气融通的逸志逸神四个境层。景观场所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知觉中,但也只有在景观场所具备审美潜质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和存在。与虚实相生机制中的景象、游观、思致三要素相对应,我们发现,可感的景象、可意象的氛围、可想象的虚实这三因素是景观场所意象得以存在的空间性构成基础。首先,可感的景象是显象的基础。“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是构成可感的景象之因,主要体现在可感的点景物、景面、空间、路径和停点五要素,以及由此五要素所构成的可感的景象形式之中。其次,可意象的氛围是显意的基础。“风格”和“类型”的关系是构成可意象的氛围之因,主要体现在可意象的空间形态和可意象的氛围类型两个方面。第三,可想象的虚实是显现象外之意的基础。“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是构成可想象的虚实之因,主要体现在在可想象的结构形式和可想象的主题内容两个方面。上述空间性三因素同时又成为景观场所意象的结构基础。于是,由外而内,在审美主体与景观场所之间,存在着六个层次的审美结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景观场所意象的整体结构关系。第一,在视觉与景象的审美关系中,由视觉恒常与景象本原之间的“等位中心”的关系,使我们从“以意观象”转为“以景观象”,从而实现了“应物斯感,即景会心”的意象生成。第二,在知觉与景象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知觉与特性清明之间的“互位互含”关系,使我们从理智辨识转向景观感性,从而实现了“感物兴情,意象欲出”的意象生成。第三,在身体与空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图式与空间形势之间的“同构互动”关系,使我们从静观知觉转为游观体知,从而实现了“因感而动,随物宛转”的意象生成。第四,在视觉与空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视觉动力与空间流动之间的“互动递进”关系,使我们从游移不定转为知行应景,从而实现了“步移景异,身随景牵”的意象生成。第五,在行为与场所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行动与场所萧散之间的“互动扩展”关系,使我们从主观行动转为随机应景,从而实现了“游目骋怀,回游往复”的意象生成。第六,在视域与景域之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视域融合与景域联结之间的“时空交融”关系,使我们从思想活动转为知觉综合,最终实现了“神思妙悟,意以境出”的意境生成。上述六个层次的意象结构关系的分析,为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策略的提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在以自然性原则、生命真性原则、景观体用原则和景观历史文化性的原则指导下,本文提出关于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六个基本策略:氛围策略、模糊策略、否定策略、吸引力策略、自由与关联策略、叙事和传媒策略。首先,从充分发掘和利用场地资源优势的角度而提出了氛围策略。其次,为建立相邻场所之间的关联,实现景观场所与场所之间的空间连通而提出了模糊策略。第三,针对景观场所的位置经营,以艺术化的手法彰显场所空间的独特品质而提出了否定策略。第四,为实现游观路径中的注意力的持续问题而提出了吸引力策略。第五,针对用地原有形势条件的不同而提出了自由与关联策略。第六,为增强景观场所空间的意境氛围而提出了叙事与传媒策略。上述六个策略,都是在尊重场地本身的特质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关照主体的体验需求,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体验为指导的总体设计思路。基于审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研究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思想基础上的开拓,建构了关于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理论框架,其研究成果对景观美学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理论的现代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对现代景观设计营造的构思与立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龚斌[9](2019)在《非连续变形与位移(DDD)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文中认为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统计损伤理论与接触力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能够有效模拟节理岩体非线性变形与破坏行为的全过程分析方法,即非连续变形与位移分析方法(The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d displacement method,简称 DDD 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经典的RFPA方法与DDA方法在理论与程序层面进行深度耦合,从而能够继承并融合两者的优势,并能够提供一种描述岩体从连续到非连续全过程行为的统一的、完整的物理数学表达,非常适合于模拟涉及小变形阶段(包括裂纹萌生、扩展与贯通等)与大位移阶段(包括块体平移、旋转与相互接触等)的岩体结构失稳破坏行为。在DDD方法中,通过推导统一的总体平衡方程,以联合求解连续问题和非连续问题,实现了利用统一的计算模型同时模拟连续的子区域和非连续的结构面的力学行为;通过构建特定的破裂序列,沟通连续介质与非连续介质方法,实现了岩石材料从连续介质到非连续介质的自动转化;通过建立统一的分析框架,完整概括岩石小变形阶段的破碎过程与大位移阶段的运动与接触过程,实现了岩石材料破坏失稳的全过程模拟。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单个块体的变形能力,细化快体内应力、应变场的分布,有限单元被嵌入到模型块体中。同时,这些内含的有限单元也赋予了单个完整块体进一步破碎的能力。即,包含特定数量有限单元的块体是可变形的,且在计算过程中可逐步破碎成更小的可变形块体。正是由于在块体中嵌入了有限单元,因此单个块体的应力场和应变场是可以精细计算得到的。在传统的DDA方法中,无论块体的形状如何,单个分割块体的应力和应变均会是常数,显然这样的处理对于纵横比较大的块体或具有尖锐角的块体是不适当的。虽然可以通过减小块体系统平均块体尺寸的方式得以改善,但计算成本会因此增加。另外,一块完整的DDD块体内部可以产生新裂纹,如果强度准则得到持续满足,它可以破坏成若干块更小的块体。满足强度准则的单元被称为破坏单元,破坏单元的边界被认为是新形成的可接触边,滑动、张开和锁定等可以沿着这些新形成的接触边产生。即,由于这些可接触边的存在,临近块体间的力学互动是允许的。此外,本文通过多组数值试验对提出的DDD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加以证实。该方法计算应力分布、挠曲变形、动力滑移、强度特征等的表现得以检验。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非均匀试样中的裂纹萌生与扩展过程、块体系统的复杂失稳模式、高陡岩石边坡的滑坡失稳和反倾节理坡体的倾倒失稳行为等。结果表明,DDD方法的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试验观测结果均能够很好地吻合。总体看来,本文所提出的DDD方法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能够有效应用于模拟节理岩体的非线性力学行为中来。综上所述,DDD方法作为一种RFPA与DDA相耦合的方法,能够将分析域采用统一的模型进行分析,实现岩石类材料从连续介质到非连续介质的自动转化,能够很好地模拟岩体工程中常见的岩石渐进破坏全过程与瞬时失稳破坏过程,克服了经典的RFPA方法与DDA方法的不足,这些提升均使得DDD方法相比传统的连续介质方法与非连续介质方法的适用范围更广,更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尽管仍然面临一些挑战,然而DDD方法已经表现出来了不同于传统数值方法的独特优势。

杨帆[10](2018)在《可估量曲面的自主感知与多投影校正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通道投影技术及系统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沉浸感、大规模复杂场景的高真实感实时绘制与显示,以及能够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视觉显示效果,其在商业、军事、科研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多数投影仪只具有投影显示的能力,不具备投影场景的感知能力,使其无法自适应的调整投影画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投影仪的设计只针对常规表面(白色纹理、理想平面)。当投影仪应用在特定的复杂非常规显示环境下时,会受到纹理颜色、表面起伏不规则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投影显示画面对观看者产生严重的视觉干扰,因此在非常规投影表面环境下进行多通道投影图像的几何和颜色一致性校正,对比于常规的平面显示表面而言则更加复杂,从而使得其成为投影陈展技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要挑战和难题。为了能够实现对自由曲面的快速高精度感知重建以及非常规投影曲面的多投影自主校正,使其能够自适应调整畸变映射关系,实现对不同场景环境进行投影可视化显示,本文通过对投影仪相机视觉系统的成像机制以及多投影技术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探索性分析,开展了可估量曲面的自主感知与多投影校正技术研究,结合现有相关方法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些新方法和新思路,其中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彩色编码结构光三维重建过程中,会因环境光源的复杂性以及投影仪和相机的非线性等因素对结构光解码产生影响,为了减少上述因素的影响以及提高结构光解码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彩色编码结构光的高精度解码方法。首先将相机采集的调制图像转换到YUV颜色空间,提出了在YC通道下的滤波差分投影的边缘提取算法,实现对调制条纹的边缘定位;接着利用基于波形决策引导的中心条纹亚像素提取方法,获取调制条纹的中心特征线;考虑到待测曲面的反射率和场景环境等会造成调制条纹颜色识别精度低,故采用调制条纹颜色码聚类识别算法,获取中心特征线的颜色码信息值。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本文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2)当待测物体曲面纹理颜色较深时,会对彩色编码条纹颜色信息吸收和反射,使得相机采集的颜色码信息值与原始颜色码信息值存在严重偏差,从而在解码过程中出现颜色误判现象,导致颜色码识别错误和匹配错误,为此提出了多源层次化时序投影彩色物体三维重建方法。通过利用黑白条纹对纹理颜色干扰程度低的特点,对彩色编码条纹图像进行黑白条纹的多源层次化处理;在解码过程中,对层次化时序投影条纹进行中心特征线提取,来确定调制条纹的颜色码信息值;最后,提出了基于序列特征重复度的条纹码字匹配方法,对调制条纹颜色码与原始投影编码条纹颜色码进行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待测曲面纹理干扰问题,同时减少了环境因素以及系统硬件因素对解码产生的影响。(3)由于非规则曲面会对投影显示画面产生非线性拉伸和扭曲问题,无法实现高精度校正,限制了投影设备使用的灵活性,提出了非规则投影表面自适应校正方法。针对投影仪相机系统参数标定过程中角点识别精度低、抗噪性差等问题,提出角点亚像素检测算法,同时在系统参数的标定解算过程中,提出了成像反馈式的射影几何约束优化方法,提高了系统参数标定精度。接着,提出了基于拓扑结构分析的自主投影校正算法,有效解决了在复杂投影表面下的投影几何校正问题。通过实验分析可知,系统参数标定精度到达0.25pixel,具有较高的面平行度和线垂直度,同时有效解决了单投影显示技术在非常规投影环境下的“普适性显示”问题,使得观测者能够体验与平面投影显示环境下相似的视觉感知、理解投影图像显示内容。(4)为了解决在常规投影显示表面下的多投影显示画面的几何畸变扭曲问题以及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匀性和颜色偏差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多投影显示画面的几何一致性校正和光度一致性校正,该方法无需人工过多调整系统硬件摆放姿态,简化多投影显示系统的安装调校过程,实现了快速自主的多投影展示效果。而对于非标自由曲面对多投影显示画面产生的不规则形变,以及纹理色彩对投影视效画面产生的干扰问题,提出了非标自由曲面的多投影自主感知校正算法和基于决策引导薄板样条插值的颜色补偿校正算法。通过实验分析可知,该方法有效降低了非标自由曲面对多投影显示画面产生的干扰,同时提高观察者对投影画面的视觉感知程度以及内容理解程度,以及扩大多投影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5)针对沉浸式多投影系统面临着的相邻投影屏幕之间的光线互散射效应,而导致投影画面出现颜色和亮度上的差异性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多投影屏幕间互散射效应数理模型,提出了沉浸式多投影系统的光线互散射补偿算法,同时搭建了一套沉浸式多投影显示系统平台。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本文搭建的沉浸式多投影显示系统,不仅有效解决了背投影模式下的光线互散射问题,同时实现了高沉浸感的多通道投影无缝拼接融合一致性显示。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促进多投影显示技术朝着智能化、实用性与高效性等方向快速发展。

二、平面非规则体形结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面非规则体形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1.1 绪论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3 研究的方法
        1.2.4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2.3 小结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4.4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回顾总结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2)基于等效模型的点阵结构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轻量化发展与应用
    1.3 点阵结构发展与应用
    1.4 有限元网格划分发展
    1.5 点阵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1.6 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内容
        1.6.1 论文研究背景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点阵结构四面体网格划分研究
    2.1 Delaunay划分理论基础
    2.2 Delaunay网格划分算法研究
        2.2.1 逐点插入算法
        2.2.2 分治算法
        2.2.3 三角网格生长算法
    2.3 三维Delaunay四面体剖分
        2.3.1 三维Delaunay四面体剖分定义及准则
        2.3.2 空间5 个点Delaunay四面体剖分分析
        2.3.3 三维Delaunay四面体剖分的增量算法
        2.3.4 网格划分质量分析
    2.4 基于Delaunay点阵结构四面体剖分
        2.4.1 精细点阵Delaunay四面体剖分研究
        2.4.2 点阵结构四面体剖分有限元分析
        2.4.3 点阵Delaunay算法剖分实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点阵微单元建模与等效模型研究
    3.1 基于拓扑优化的点阵微单元设计
        3.1.1 最小柔顺度的拓扑优化算法
        3.1.2 点阵微单元的拓扑优化
        3.1.3 点阵微单元设计
    3.2 点阵微单元均质化
        3.2.1 均匀化理论
        3.2.2 点阵微单元均匀化
        3.2.3 基于Ansys参数化语言点阵微单元均匀化计算
    3.3 点阵微单元等效模量计算
        3.3.1 规则点阵等效模量计算
        3.3.2 点阵单元三维模量分析
    3.4 点阵结构等效模型仿真
        3.4.1 点阵设计区域体素化
        3.4.2 等效模型参数化建模
        3.4.3 等效模型有限元分析
        3.4.4 模型体素化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点阵填充的齿轮力学性能预测
    4.1 齿轮拓扑优化与点阵微单元填充
        4.1.1 齿轮建模与有限元分析
        4.1.2 齿轮拓扑优化与设计
        4.1.3 齿轮点阵微单元填充
    4.2 齿轮力学性能分析
        4.2.1 齿轮实验平台设计
        4.2.2 齿轮等效模型仿真与物理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建筑空间形态的语法化生成研究 ——基于推理和搜索的计算型设计综合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1.2.2 计算型设计综合(CDS)
        1.2.3 不同类型CDS方法的对比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定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基于语法的CDS研究现状
        1.4.2 现存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点
    1.8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形状语法:构建CDS模型的形式化语言
    2.1 形状语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1.1 形状语法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2.1.2 参数化概念对形状语法理论的影响
        2.1.3 语法中的描述以及描述语法
        2.1.4 并行语法
    2.2 形状语法的应用和分类
        2.2.1 形状语法应用概述
        2.2.2 分析语法与设计语法
        2.2.3 简单语法与知识密集型语法
        2.2.4 设计意图在语法中的转化形式
    2.3 形状语法的实现和开发
        2.3.1 形状语法实现的理论基础
        2.3.2 形状语法实现工具:Sortal GI
        2.3.3 形状语法开发工具:Rhino API
    2.4 CDS方法对形状语法的要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S模型框架的结构化构建方法
    3.1 规则组织:CDS模型框架的构建
        3.1.1 常见规则组织方式
        3.1.2 规则组织的载体
    3.2 规则的模块化组织和制定策略
    3.3 规则应用序列的规范化表示方法
        3.3.1 操作命令的表示符号和含义
        3.3.2 执行机制的表示符号和含义
        3.3.3 由flow表示的常用算法模式
    3.4 案例:建筑平面布局生成
        3.4.1 建筑平面布局生成研究概述
        3.4.2 建筑平面布局问题描述
        3.4.3 基于不同生成逻辑的建筑平面布局语法
        3.4.4 语法应用结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DS模型中设计变量的自适应界定方法
    4.1 基于不同设计变量模式的语法生成能力分析
    4.2 自适应形状规则的构成及表示
        4.2.1 自适应设计变量模式
        4.2.2 谓词:匹配对象的界定方法
        4.2.3 指令:参数的界定方法
        4.2.4 自适应形状规则的表示规范及开发工具
    4.3 自适应形状规则的系统化制定方法
        4.3.1 案例描述: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设计
        4.3.2 生成逻辑与规则模块
        4.3.3 本体模型:设计信息的关联网络
        4.3.4 Flows及自适应形状规则的制定——以候车大厅部分为例
        4.3.5 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设计语法总结
    4.4 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设计语法应用过程与结果
        4.4.1 火车站站房设计方案形态分析
        4.4.2 火车站站房采暖空调负荷评价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局部启发式搜索策略的CDS计算方法
    5.1 推理机制在CDS过程中的局限性
    5.2 设计启发式:嵌入局部启发式搜索策略的修正规则模块
    5.3 基于设计启发式的建筑平面布局生成原型
        5.3.1 生成规则模块与设计启发式的结合
        5.3.2 邻接关系扰动的设计启发式
        5.3.3 面积扰动的设计启发式
        5.3.4 原型测试结果对比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全局动态优化算法的CDS计算方法
    6.1 当前遗传算法的局限性
        6.1.1 遗传算法与语法结合的基本流程
        6.1.2 语法解空间与遗传算法搜索空间之间的转换问题
        6.1.3 现有遗传算法的改进措施及其局限性
    6.2 语法型形状进化(GSE)
        6.2.1 从基因型到表现型的自适应映射方法
        6.2.2 遗传操作的特殊性
    6.3 GSE工具的开发
        6.3.1 GSE工具架构
        6.3.2 映射操作在Sortal GI中的实现
    6.4 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节能优化GSE原型
        6.4.1 实验设计
        6.4.2 优化结果及过程的对比分析
        6.4.3 交叉操作效果及特点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不同类型CDS方法的案例
附录B 基于语法的CDS研究统计
附录C 基于不同生成逻辑的建筑平面布局语法
附录D 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设计语法的Sortal数据结构及初始数据
附录E 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设计语法的规则应用序列和规则表示
附录F 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启发式中的规则表示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Al2O3/GdAlO3共晶陶瓷约束成型定向凝固及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定向凝固Al_2O_3基共晶自生复合陶瓷
        1.2.1 Al_2O_3/GAP共晶自生复合陶瓷研究现状
        1.2.2 Al_2O_3和GAP的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质
    1.3 共晶凝固理论
        1.3.1 共晶凝固基本理论
        1.3.2 共晶组织形态
        1.3.3 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组织形成机制
    1.4 定向凝固技术
        1.4.1 改进的Bridgman法
        1.4.2 边界外延生长法
        1.4.3 微抽拉法
        1.4.4 激光水平区熔法
        1.4.5 悬浮区熔法
    1.5 本文研究目的、方案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方案
        1.5.3 研究内容
2 实验与分析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2.2 实验流程
        2.2.1 预制体制备
        2.2.2 光悬浮区熔工艺
    2.3 组织结构分析
        2.3.1 物相分析
        2.3.2 组织分析
        2.3.3 择优取向分析
        2.3.4 相界面分析
    2.4 力学性能测试
        2.4.1 硬度与断裂韧性
        2.4.2 弯曲强度
        2.4.3 压缩强度
3 Al_2O_3/GAP共晶陶瓷的凝固组织
    3.1 引言
    3.2 光悬浮区熔法制备Al_2O_3/GAP共晶陶瓷的影响因素
        3.2.1 预制体对制备Al_2O_3/GAP共晶陶瓷的影响
        3.2.2 籽晶对制备Al_2O_3/GAP共晶陶瓷的影响
        3.2.3 抽拉速率对制备Al_2O_3/GAP共晶陶瓷的影响
    3.3 Al_2O_3/GAP共晶陶瓷的组织形貌及物相分析
        3.3.1 Al_2O_3/GAP共晶陶瓷的典型组织
        3.3.2 Al_2O_3/GAP共晶陶瓷相组成分析
        3.3.3 Al_2O_3/GAP共晶陶瓷成分分析
        3.3.4 Al_2O_3/GAP共晶陶瓷与预制体组织对比
    3.4 Al_2O_3/GAP共晶陶瓷的择优生长方向
    3.5 Al_2O_3/GAP共晶陶瓷的相界面结构
    3.6 本章小结
4 Al_2O_3/GAP共晶陶瓷的力学性能
    4.1 引言
    4.2 硬度与断裂韧性
        4.2.1 室温硬度与断裂韧性
        4.2.2 高温硬度与断裂韧性
        4.2.3 增韧机制
    4.3 弯曲强度
    4.4 压缩强度
        4.4.1 室温压缩强度
        4.4.2 高温赫兹压痕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Mg2(SixSn1-x)相增强Mg-Sn-Si合金强韧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Mg-Si合金研究现状
        1.1.1 Mg-Si合金的性质
        1.1.2 Mg-Si合金的变质处理
    1.2 Mg_2Si相形貌与性质研究现状
        1.2.1 Mg_2Si相的形貌
        1.2.2 Mg_2Si晶体本征性质的研究现状
    1.3 Mg-Sn-Si合金研究现状
    1.4 Mg_2(Si_xSn_(1-x))相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技术路线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铸态合金试样的制备
        2.3.2 腐蚀及萃取样品的制备
    2.4 样品表征分析
        2.4.1 组织形貌观察及能谱分析
        2.4.2 微区结构形态分析
        2.4.3 物相分析
        2.4.4 拉伸试验
        2.4.5 硬度检测
    2.5 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
        2.5.1 Mg_2Si和 Mg2Sn晶体模型构建
        2.5.2 表面模型构建
        2.5.3 界面模型构建
        2.5.4 表面吸附模型构建
3 Mg-Sn-Si合金强化相Mg_2(Si_xSn_(1-x))及其强韧化机理
    3.1 Mg-Sn-Si合金中的Mg_2(Si_xSn_(1-x))相
        3.1.1 Mg-Sn-Si合金的铸态组织
        3.1.2 Mg-Sn-Si合金中初生相Mg_2(Si_xSn_(1-x))的形貌
        3.1.3 Mg-Sn-Si合金共晶Mg_2(Si_xSn_(1-x))的形貌
    3.2 Mg_2(Si_xSn_(1-x))相强韧化机理
        3.2.1 Mg_2(Si_xSn_(1-x))相结构稳定性
        3.2.2 Mg_2(Si_xSn_(1-x))相弹性常数和力学性质
        3.2.3 Mg_2(Si_xSn_(1-x))相强韧化机理
        3.2.4 Mg_2(Si_xSn_(1-x))晶体中的点缺陷
    3.3 小结
4 Mg_2(Si_xSn_(1-x))相生长形貌及界面性质
    4.1 Mg_2(Si_xSn_(1-x))相的生长形貌
        4.1.1 Sn合金化对Mg_2Si固-液界面结构的影响
        4.1.2 影响Mg_2(Si_xSn_(1-x))晶体生长形态的重要晶面
    4.2 Sn对 Mg_2(Si_xSn_(1-x))/Mg界面结合性质影响
        4.2.1 Mg_2Si表面终端的确定
        4.2.2 Sn对 Mg_2(Si_xSn_(1-x))/Mg界面结合性质的影响
    4.3 小结
5 合金元素对Mg-Sn-Si合金的变质及变质机理
    5.1 Sb变质Mg-Sn-Si合金
        5.1.1 Sb变质Mg-(Sn-)Si合金显微组织及强化相形貌
        5.1.2 Sn对 Sb变质Mg_2(Si_xSn_(1-x))晶体异质形核的影响
    5.2 Y变质Mg-Sn-Si合金
        5.2.1 Y变质Mg-Sn-Si合金显微组织及MgSiY三元相
        5.2.2 MgSiY三元相结构稳定性预测及生长形态模拟
    5.3 Bi变质Mg-Sn-Si合金
        5.3.1 Bi对 Mg-Sn-Si合金组织的影响
        5.3.2 Mg-Sn-Si合金Bi变质机制
    5.4 Sn对 Sr变质Mg-Si合金组织及强化相形貌的影响
        5.4.1 Sr变质Mg-Sn-Si合金显微组织
        5.4.2 Sn对 Sr变质Mg-Si合金强化相形貌的影响
    5.5 Mg-5Sn-1Si合金的复合变质
        5.5.1 复合变质Mg-5Sn-1Si合金的显微组织
        5.5.2 复合变质对Mg-5Sn-1Si合金强化相的影响
    5.6 合金元素在Mg_2Si晶体表面的吸附及球状Mg_2(Si_xSn_(1-x))相的形成
        5.6.1 合金元素在Mg_2Si晶体表面的吸附
        5.6.2 吸附层成键分析
        5.6.3 球状Mg_2(Si_xSn_(1-x))相的形成
    5.7 小结
6 变质Mg-Sn-Si合金的力学性能及拉伸断口形貌
    6.1 变质Mg-5Sn-1Si合金的力学性能
        6.1.1 铸态Mg-5Sn-1Si合金的力学性能
        6.1.2 挤压态Mg-5Sn-1Si合金的力学性能
    6.2 变质Mg-5Sn-1Si合金拉伸断口形貌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分析方法
        1.2.2 抗震试验
        1.2.3 地震破坏机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掉层RC框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2.1 引言
    2.2 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2.2.1 梁柱单元类型
        2.2.2 材料本构
        2.2.3 纤维截面
        2.2.4 特殊受力构件
        2.2.5 边界条件
    2.3 试验验证
        2.3.1 试验验证1:平地规则RC框架
        2.3.2 试验验证2:不设接地梁掉层RC框架
        2.3.3 试验验证3:设接地梁掉层RC框架
    2.4 小结
3 掉层RC框架的改进Pushover分析方法
    3.1 引言
    3.2 掉层框架结构的基本力学特点
        3.2.1 简化模型
        3.2.2 侧向刚度
    3.3 Pushover分析基本原理
        3.3.1 一般步骤
        3.3.2 ATC40能力谱法
        3.3.3 FEMA440等效线性化法
    3.4 Pushover分析方法的侧向力分布模式
        3.4.1 传统侧向力模式
        3.4.2 分段侧向力模式
    3.5 Pushover分析方法的适应性验证
        3.5.1 算例设计
        3.5.2 结构分析模型
        3.5.3 构件地震损坏等级判别标准
        3.5.4 输入地震波
        3.5.5 分析结果对比
    3.6 上接地水平地震动输入差异的考虑与验证
        3.6.1 上接地水平地震动放大系数的确定
        3.6.2 时程分析中上接地地震动输入差异的考虑
        3.6.3 Pushover分析中上接地地震动输入差异的考虑
        3.6.4 分析结果对比
    3.7 小结
4 掉层RC框架的地震破坏机制分析
    4.1 引言
    4.2 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特点
        4.2.1 平地框架结构
        4.2.2 掉层框架结构
    4.3 掉层数对掉层RC框架地震破坏机制的影响
        4.3.1 算例设计
        4.3.2 总体破坏机制
        4.3.3 破坏路径
        4.3.4 抗震性能评价
    4.4 掉跨数对掉层RC框架地震破坏机制的影响
        4.4.1 算例设计
        4.4.2 总体破坏机制
        4.4.3 破坏路径
        4.4.4 抗震性能评价
    4.5 小结
5 掉层RC框架的规则性评价
    5.1 引言
    5.2 结构规则性指标
        5.2.1 平地结构
        5.2.2 掉层结构
    5.3 结构算例
        5.3.1 算例设计
        5.3.2 规则性指标计算
    5.4 抗震性能与规则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4.1 相关系数计算方法
        5.4.2 宏观抗震性能
        5.4.3 构件损坏程度
        5.4.4 不规则程度分级
    5.5 小结
6 掉层RC框架地震破坏机制控制设计方法
    6.1 引言
    6.2 控制设计策略
    6.3 轻度不规则
    6.4 中度不规则
        6.4.1 增大掉层刚度
        6.4.2 设置接地梁
        6.4.3 上接地减震
    6.5 重度不规则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算例框架的梁柱截面尺寸、材料及配筋信息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两个发展线索
        0.1.1 当代建筑形态发展
        0.1.2 现代结构形式发展
    0.2 结构本体留存的危机
    0.3 殊途同归
        0.3.1 重启的形式设计思维:结构找形
        0.3.2 技术作为设计方法
    0.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0.4.1 研究内容
        0.4.2 研究框架
    0.5 论文的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第一部分 找形设计思维及其发展脉络
    第一章 找形设计的背景及思维
        1.1 相关研究背景
        1.1.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1.1.2 国内相关思考及实践
        1.2 找形的概念思辨
        1.2.1 独立的概念:土木结构的找形
        1.2.2 系统中的概念:建筑设计中的找形
        1.3 建筑系统中的结构找形设计思维
        1.3.1 建筑系统中的语言转换机制
        1.3.2 建筑系统中的性能化形态创新
        1.3.3 建筑系统复杂需求与结构形态反馈
        1.4 建筑系统设计中动态适应的结构找形
        1.4.1 结构系统内部的适应策略
        1.4.2 结构向建筑系统的适应策略
        1.4.2.1 拓扑学思维
        1.4.2.2 基于拓扑思维的适应策略
        1.5 小结
    第二章 建筑视角下结构找形的历史发展脉络
        2.1 脉络梳理之一:找形作为技术工具
        2.1.1 静力学的形图解
        2.1.2 材料力学的内力呈现
        2.1.3 结构数值运算下的形态优化找形
        2.2 脉络梳理之二:建筑思想驱动下的找形
        2.2.1 结构理性主义思想的本体回归
        2.2.2 从范式思维到不确定思维
        2.2.2.1 范式的产生
        2.2.2.2 范式的固化
        2.2.2.3 范式的突破
        2.2.2.4 不确定性的思维转变
        2.2.3 生态建筑的思想与技术适应性趋势
        2.2.3.1 向自然学习的轻型建筑
        2.2.3.2 技术适应性的建筑表现
        2.3 从技术工具到设计方法
        2.3.1 计算机平台下的结构找形技术
        2.3.1.1 跨学科技术平台
        2.3.1.2 结构找形技术的拓展
        2.3.2 新技术方法对传统设计的颠覆
        2.4 小结
第二部分 传统的结构找形方法及设计实验
    第三章 以自然结构为原型的模拟找形
        3.1 以自然结构为原型的模拟原理与技术
        3.1.1 结构形态的原型
        3.1.2 原型的类推设计
        3.1.2.1 基于力学机制:形与力的类推
        3.1.2.2 基于生成机制
        3.2 原型类推设计之一:力学机制转译
        3.2.1 材料组织主导的抗力机制转译
        3.2.2 几何形态主导的力学机制转译
        3.2.3 体系组织主导的抗力机制转译
        3.3 原型类推设计之二:生成机制模拟
        3.3.1 零弯矩的悬链线模拟找形
        3.3.2 极小曲面模拟找形及拓展
        3.3.3 最优路径模拟找形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力学图解的推演找形
        4.1 结构图解与找形设计
        4.1.1 图解及其生成性
        4.1.2 生成性结构图解
        4.1.3 结构图解的推演设计
        4.2 图解推演设计之一:图解静力学推证
        4.2.1 交互图解的找形设计
        4.2.2 合理拱轴线的推演找形
        4.2.3 点的平衡推演找形
        4.2.3.1 点的二维平衡推演规则
        4.2.3.2 点的三维平衡推演规则
        4.2.4 基于斗拱逻辑的竖向支撑形态推演
        4.3 图解推演设计之二:内力图解拟形
        4.3.1 内力图解的找形原理
        4.3.2 构件截面的内力拟形
        4.3.3 构件组织的优化拟形
        4.3.4 构件网格的应力拟形
        4.4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结构找形方法及设计实验
    第五章 传统找形方法的数字化拓展
        5.1 找形的数字化逻辑与策略
        5.2 杆系结构形态找形
        5.2.1 湿网格分支找形
        5.2.2 桁架结构拟形
        5.3 面系结构形态找形
        5.3.1 逆吊曲面找形
        5.3.2 极小曲面找形
        5.3.2.1 数学几何调控
        5.3.2.2 边界要素调控
        5.4 界面肌理形态找形
        5.4.1 内力驱动的网格截面
        5.4.2 应力线投射的肌理
        5.4.3 应力调控的几何镶嵌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找形
        6.1 基于构件找形的设计试验
        6.1.1 三跨连续步行梁桥找形设计
        6.1.2 竖向支撑的找形设计
        6.2 结构性表皮的优化找形
        6.2.1 孔洞结构表皮
        6.2.2 杆系结构表皮
        6.3 空间结构的优化找形
        6.4 小结
第四部分 融入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
    第七章 结构找形的动态适应策略
        7.1 结构找形与建筑系统中的动态适应
        7.1.1 形式逻辑下的技术思维
        7.1.2 动态适应的力流逻辑
        7.2 结构找形的适应策略
        7.2.1 可变的路径
        7.2.2 流变的集度
        7.2.3 非固化的层级
        7.3 融入建筑的结构找形响应
        7.3.1 动态变形
        7.3.2 差异性呈现
        7.3.3 肌理重塑
        7.4 小结
    第八章 融入建筑空间的结构找形设计
        8.1 突破结构范式与空间融合
        8.2 找形:从静态体系到动态适应
        8.2.1 基本作用体系的形态拓扑
        8.2.2 结构体系的空间拓扑
        8.3 结构主导的空间与网格拓变
        8.3.1 自由的空间跨度
        8.3.2 模糊的平面网格
        8.4 结构作为空间容器
        8.5 凸显空间属性的结构
        8.5.1 空间的渗透
        8.5.2 尺度的消解
        8.5.3 要素的重置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总结
        9.2 结构找形设计方法的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1.2.1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
        1.2.2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
    1.3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什么是景观场所意象
    2.1 意象
        2.1.1 中国意象说发展概略
        2.1.2 中国意象概念及内涵
        2.1.3 中西意象的简要比较
        2.1.4 相关意象概念辨析
    2.2 景观场所意象
        2.2.1 景观
        2.2.2 场所
        2.2.3 景观场所
        2.2.4 景观场所意象
    2.3 景观场所意象的主要性质
        2.3.1 景观场所感性化的情境意蕴的整体气氛
        2.3.2 只能存在于身体知觉的审美活动中
        2.3.3 照亮景观在场的真实:自由与归朴
        2.3.4 给人一种游与观的审美愉悦
        2.3.5 随场所景观的时空变化而变化
    2.4 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构成
        2.4.1 独特的空间品质
        2.4.2 完整的景观情境
        2.4.3 丰富的场所意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景观场所意象体验解析
    3.1 景观场所体验的特点
        3.1.1 身体参与互动
        3.1.2 观感体知并进
        3.1.3 身心情景相契
        3.1.4 知行应景游憩
        3.1.5 时空场遇融合
    3.2 景观场所意象的显现形态
        3.2.1 景外之象:灿烂的时空感性
        3.2.2 象外之意:时空融合化的情境意蕴
    3.3 景观场所意象的生成机制
        3.3.1 生成机制:虚实相生
        3.3.2 机制要素:游观、景象、思致
        3.3.3 机制形式:游观-景象-思致-游观
    3.4 景观场所意象的生成关系及过程
        3.4.1 观:以景观象,意倚象显
        3.4.2 感:即景会心,意象欲出
        3.4.3 游:应景游观,身随景牵
        3.4.4 思:神思妙悟,意以境出
    3.5 景观场所意象的发生场合与效应
        3.5.1 知觉注意与景象吸引
        3.5.2 身体联觉和时空想象
        3.5.3 应景随机,步移景异
        3.5.4 应景徘徊,忘返流连
        3.5.5 澄怀观象,卧游感兴
    3.6 景观场所意象的审美境层
        3.6.1 直观感相层:景象外观形态之悦耳悦目
        3.6.2 情景契合层:场所景象氛围之悦心悦意
        3.6.3 身性自由层:应景游观从容之怡身怡性
        3.6.4 道气融通层:时空场遇融合之逸志逸神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景观场所意象结构分析与营造策略
    4.1 景观场所意象的空间性构成因素
        4.1.1 可感的景象
        4.1.2 可意象的氛围
        4.1.3 可想象的虚实
    4.2 景观场所意象的空间性结构层次
        4.2.1 视觉恒常与景象本原
        4.2.2 身体知觉与特性清明
        4.2.3 身体图式与空间形势
        4.2.4 视觉动力与空间流动
        4.2.5 行动自由与场所萧散
        4.2.6 视域综观与景域联结
    4.3 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原则
        4.3.1 自然性原则
        4.3.2 生命真性原则
        4.3.3 景观体用原则
        4.3.4 景观历史文化性原则
    4.4 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策略
        4.4.1 氛围策略
        4.4.2 模糊策略
        4.4.3 否定策略
        4.4.4 吸引力策略
        4.4.5 自由与关联策略
        4.4.6 叙事与传媒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非连续变形与位移(DDD)方法及其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引言
        1.2.2 连续介质力学方法
        1.2.3 非连续介质力学方法
        1.2.4 连续与非连续耦合方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非连续变形与位移(DDD)方法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位移函数
    2.3 总体平衡方程
        2.3.1 方程的形式
        2.3.2 单元刚度矩阵
        2.3.3 初始应力矩阵
        2.3.4 点荷载矩阵
        2.3.5 位移约束矩阵
        2.3.6 体荷载矩阵
        2.3.7 惯性力矩阵
    2.4 块体接触矩阵
        2.4.1 法向弹簧矩阵
        2.4.2 切向弹簧矩阵
        2.4.3 摩擦力矩阵
    2.5 本章小节
3 连续到非连续分析的数值实现
    3.1 引言
    3.2 平衡方程的组装
    3.3 材料参数统计分布
    3.4 单元应力-应变关系
    3.5 强度准则
    3.6 块体破碎过程
    3.7 DDD程序求解过程与实现
    3.8 本章小节
4 岩石力学试验验证
    4.1 引言
    4.2 梁弯曲测试
        4.2.1 悬臂梁
        4.2.2 简支梁
    4.3 块体滑移
        4.3.1 三角形块体
        4.3.2 长方形块体
    4.4 巴西圆盘试验
    4.5 直剪试验
    4.6 单轴压缩试验
    4.7 块体系统失稳过程
    4.8 本章小节
5 工程应用
    5.1 引言
    5.2 岩质高边坡滑移失稳破坏
        5.2.1 工程地质条件
        5.2.2 数值模型与参数
        5.2.3 结果与分析
    5.3 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失稳破坏
    5.4 海岸峭壁退化过程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可估量曲面的自主感知与多投影校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现状
        1.2.1 基于投影仪-相机架构的三维重建方法
        1.2.2 多投影画面一致性校正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2章 人眼视觉感知特性与视觉设备成像机制分析
    2.1 人眼视觉感知特性
    2.2 相机成像特征化模型分析
        2.2.1 相机的数字图像成像原理
        2.2.2 色度学相关理论
        2.2.3 相机的响应曲线映射求解
        2.2.4 参数优化改进的响应曲线求解方法
    2.3 投影仪显示数理模型分析
        2.3.1 投影仪显示系统结构
        2.3.2 投影仪的光学差异机理
        2.3.3 光学系统的渐晕效应数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彩色结构光的自由曲面三维重建
    3.1 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深度获取
        3.1.1 结构光三维重建数学模型及原理
        3.1.2 多帧编码结构光方法
        3.1.3 单帧编码结构光方法
    3.2 彩色编码结构光的条纹解码方法
        3.2.1 基于滤波差分投影的调制条纹边缘提取
        3.2.2 基于波形决策引导的彩色调制条纹中心亚像素提取
        3.2.3 调制条纹颜色码聚类识别
    3.3 深色物体的多源层次化时序投影三维重建方法
        3.3.1 投影图像的编码层次化
        3.3.2 调制图像的解码方法
        3.3.3 基于序列特征重复度的条纹码字匹配方法
    3.4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3.4.1 单幅彩色结构光调制条纹解码分析
        3.4.2 多源层次化时序投影条纹解码实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规则曲面自适应投影几何校正
    4.1 智能投影系统的自适应投影校正框架
    4.2 投影校正系统参数定标求解
        4.2.1 智能投影系统深度感知数学模型
        4.2.2 系统颜色通道耦合性建模校正
        4.2.3 彩色模式特征图像生成
        4.2.4 基于像素离散分层的角点亚像素检测算法
        4.2.5 射影几何约束优化标定算法
    4.3 基于拓扑结构分析的自主投影校正
        4.3.1 智能投影系统的编解码特征图像
        4.3.2 投影特征映射集求解
    4.4 智能感知投影校正实验分析
        4.4.1 系统参数定标对比分析
        4.4.2 自适应投影校正视觉一致性分析
        4.4.3 智能自适应投影系统的性能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投影显示画面一致性自主校正方法
    5.1 多投影显示画面几何一致性校正工作机理
    5.2 多投影显示系统的光度一致性校正
        5.2.1 多投影显示画面的亮度一致性校正
        5.2.2 基于投影仪-相机的非线性响应联合优化求解
        5.2.3 多投影显示画面的色度差异性校正
        5.2.4 基于视觉感知差异的投影光度平滑校正
    5.3 非标自由曲面的多投影自主感知校正
        5.3.1 基于编码时序分层采样的多区域映射关系求解
        5.3.2 基于决策引导薄板样条插值的颜色补偿修正方法
    5.4 多投影画面一致性自主校正实验分析
        5.4.1 多投影显示画面的光度一致性校正分析
        5.4.2 视觉感知特性的多投影颜色校正分析
        5.4.3 非标自由曲面的多投影校正实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沉浸式多投影显示系统集成设计与开发
    6.1 光辐射相关理论
    6.2 多投影屏幕间互散射效应数理模型
        6.2.1 正向投影屏幕间互散射效应数学模型
        6.2.2 背向投影屏幕间互散射效应数学模型
    6.3 沉浸式多投影系统的光线互散射补偿算法
    6.4 沉浸式多投影显示系统平台搭建
        6.4.1 虚拟场景的可视二维画面生成
        6.4.2 沉浸式多投影显示系统功能框架
        6.4.3 沉浸式多投影显示系统实现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读博士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平面非规则体形结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2]基于等效模型的点阵结构仿真技术研究[D]. 汪志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
  • [3]建筑空间形态的语法化生成研究 ——基于推理和搜索的计算型设计综合方法[D]. 侯丹. 天津大学, 2019(01)
  • [4]Al2O3/GdAlO3共晶陶瓷约束成型定向凝固及组织研究[D]. 张文.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5]Mg2(SixSn1-x)相增强Mg-Sn-Si合金强韧化机理[D]. 王英.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6]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制研究[D]. 徐军. 重庆大学, 2019
  • [7]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D]. 王倩. 东南大学, 2019(01)
  • [8]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D]. 刘为力. 东南大学, 2019(05)
  • [9]非连续变形与位移(DDD)方法及其工程应用[D]. 龚斌.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10]可估量曲面的自主感知与多投影校正技术研究[D]. 杨帆. 长春理工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