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英民族思维差异与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赵轶哲[1](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研究说明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袁静[2](2021)在《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国内外学界以往主要关注其具体的句法特征,鲜少揭示其句法特征所隐藏的这两种语言的本质特性差异,更未曾论及这些表象差异背后的内在成因。本文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王文斌2013a,2013b,2019a)为视角,考察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将其分成整句型与短语型,试图以此切入,透视英汉谚语句法结构差异背后所隐藏的根性差异,同时也弥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至今尚未涉足对英汉谚语研究的欠缺。主要发现有三:(1)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反映了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时间性特征与句内动词中心的分布、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显性主谓结构的组合紧密相关;其短语型的时间性特征与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主谓结构的省略程度密切关联,各类结构的时间性层级由动词主导。(2)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昭显了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句内名词的主体地位、对称句段的数目以及显性对言结构的组合关系密切,其短语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名词短语的数目与对言结构的完整程度具有紧密关系,各类结构的空间性层级由名词主导。(3)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印欧语的时间性编码方式,以谓语动词实现句法结构的时间范畴定位,动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以勾连性与延续性为其主要特征;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汉语的空间性编码方式,以名词实现句法结构的空间特征组合,名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块状性与离散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在探究英汉谚语句法特征与英汉民族思维取向的彼此联系时,主要以时贤所讨论的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野,兼及洪堡特提出的“内蕴语言形式”观和中西思维模式的相关成果。英语谚语的形合与汉语谚语的意合,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理性与悟性之别;英语谚语的主谓结构与汉语谚语的对言格式,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演绎模式与类比模式之异。这两种差异的根因,均在于英民族的强时间性思维和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之殊,与“内蕴语言形式”观相契合。
李晓璇[3](2021)在《基于语料库考察的英语母语者汉语词语色彩义使用偏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语除了具有理性义之外,还附有感情色彩义、语体色彩义、形象色彩义和其他色彩义(包括地域色彩义、时代色彩义和民族色彩义)。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汉语词语色彩义的本体研究已收获颇丰,但有关某国或某一文化圈的有针对性的词语色彩义偏误研究还尚待完善和深入,且准确掌握词语色彩义是学习者能够得体地使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际的关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文献研究法、基于语料库的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偏误分析法相结合,对语料库中的英语母语者汉语词语色彩义使用偏误进行考察与分析。本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语料库中英语母语者汉语词语色彩义使用的语料进行筛选和考察,进而对其使用偏误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归纳了语料中词语色彩义出现的使用偏误类型,并分析了英语母语者汉语学习的特点;第二章总结了英语母语者在使用汉语词语色彩义时容易出现偏误的原因,分别为:“汉英词语色彩义存在的差别、学习者自身存在的差异、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教材编写方面存在的不足”等。汉英词语存在许多差别因素,如文化背景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及语言系统的不同等。除此之外,学习者自身存在词汇积累不足、学习策略不当、文化知识欠缺等差异因素,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词语色彩义教学意识淡薄、语内语际对比不够、教学方法不够多样等,教材编写方面存在语用注解不足、词语色彩义练习单一、文化背景欠缺等问题;第三章针对前两章分析和归纳出的偏误类型与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学习者应通过多渠道扩大汉语词语数量,适当调整自己的汉语学习策略,并使用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努力形成汉语语感,平时注重广泛参加文化活动、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多元文化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提升自身的词语色彩义的教学意识,在教学中加强汉英词语色彩义对比,并综合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汉语思维方式。教材编写者需要在教材中增补词语色彩义的用法、练习及文化背景。最后是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结果的概述和评价,提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者可以进一步研究、拓展的方向。
韩安宜[4](2021)在《面向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汉语称赞语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对大多数民族来说,交际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礼貌语的使用,作为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更加注重交际的得体性。称赞语,对生活中得体地进行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出于各种交际需求,学好汉语称赞语对母语为英语学习者(下文的“学习者”亦指“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来说十分必要。本文从汉英语贴近日常生活的影视剧中收集了大量语料,以此为基础结合前人学者的研究,分析了汉英称赞语在内容、表达方式、功能及其应答上的不同,发现了汉语称赞语多使用间接称赞方式称赞对方的能力等内向性方面,且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和回应形式,为此后对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称赞语使用情况分析奠定基调。而后从教材和学习者出发,结合等级水平测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考察称赞语在口语教材中的编排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习者的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以此分析学习者在汉语称赞语使用方面的问题,由此分别从教材、教学者和学习者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面向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汉语称赞语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张雅雯[5](2020)在《基于京味文学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在再词汇化方面,学者们对way构式、“流”及其激活的流动类运动事件和“走”类运动事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跑”进行再词汇化方面的研究较少。在翻译方面,国内外学者对文学翻译策略方面的研究有整体上的对于归化与异化的梳理与展望,还有以某部小说为例的翻译策略的个案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集中对京味文学英译本进行过再词汇化和翻译策略方面的研究。研究者作为主要参与人之一,建设了小型京味文学平行语料库,在该语料库的基础上,选取了汉英常用表达“跑”作为研究对象,结合Leonard Talmy(2000)词汇化模式框架和刘华文、李海清(2009)的再词汇化相关理论,参考熊兵(2014)对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分类,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对比汉英“跑”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的异同,揭示异同背后的原因;研究语义成分融入潜力;分析译者对京味文学中“跑”类运动事件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策略对“跑”类运动事件所蕴含的京味交通文化的传递。研究发现,[运动]+[方式]+[路径]是译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再词汇化模式;再词汇化模式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思维方式不同;[方式]和[路径]这两种成分更容易通过再词汇化融入核心动词组织和卫星元组织中;译者们对于京味双语平行语料库中“跑”类运动事件的翻译总体上采取了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但归化策略并不一定会剥夺原文的文化要素;该研究有利于探索汉英再词汇化模式差异,也将为英语教学、英汉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裴红幸[6](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尹铂淳[7](2020)在《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研究》文中认为人们在反复体验事物、事件和关系后,产生了事物、事件和关系经验,经验通过概念化,即用形式单位进行表征后,成为了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概念本质上是语符化的,存于人们的大脑之中。这些用以表征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的形式单位就是概念形式表征。基于概念化手段,概念形式表征又可分为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相比概念直陈形式表征,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对概念结构的扭曲程度更高,象似性更弱,语用功能更丰富,更能反映出语言生成者的知识结构和概念化手段,更具研究价值。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已有研究成果丰硕,但仍存在可完善之处:(一)未揭示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与抽象化、语言经济性、象似性的联系与区别,更没能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二)未界定和分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三)研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时,未结合概念直陈形式表征,未将二者置于同一连续统中进行考察。(四)没有分别对同一概念同一语言和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进行描写、分析及解释。未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成因及生成规律。本研究的理论工具为原型范畴理论、知识结构理论、概念转喻理论以及话语分析理论。本研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定性分析法:首先广泛搜集语料,自建汉英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语料库,再对这些语料进行描写、分析,进而概括出一些现象和规律,接着对这些现象和规律进行基于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阐释。在上述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下,本研究首先对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接着建构了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最后对同一概念同一语言和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进行了描写、分析以及解释。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概括如下:一、直陈是一种概念化手段:用形式单位直接表征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在常识和默认范围内,直陈会造成形式结构与概念结构同构,这种同构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直陈旨在致使欲表达内容或信息更直接和详实。非直陈也是一种概念化手段:用形式单位非直接表征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在常识和默认范围内,非直陈会造成形式结构与概念结构不对应(形式结构扭曲概念结构),具体表现为概念框架中元素的隐略或转换。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是一个非直陈表征概念的形式单位,同时也是一个原型范畴,其中蕴含了多种属性特征,如“类别较丰富”“象似性较弱”“语用功能较丰富”“语言哲学意义较浓厚”等。该范畴存在诸多成员,成员间具有等级差,原型为该范畴中拥有最多属性特征的成员。二、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是同一事物、事件或关系概念的诸多不同形式表征集合。该集合稳定又变化,是一个开放式系统。该集合包含了两个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原型范畴(概念直陈形式表征范畴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范畴),这两个范畴可通过转喻、隐喻等非直陈方式进行连接。理论上,该连续统拥有无数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且这些形式表征间存在渐变的直陈或非直陈等级差。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的属性为:(一)包含了概念直陈形式表征范畴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范畴。(二)成员数量无限。(三)成员间存在渐变的直陈或非直陈等级差。(四)非封闭/开放。(五)稳定又变化。三、同一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较显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形式层面:语言经济性方面存在差异。(二)概念层面:概念化时所启用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模式、概念化焦点、概念化手段、凸显和象似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三)语用层面:语用目的、语用色彩及语用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同一概念同一语言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语言生成者的知识结构、主观愿望和概念化能力不同。四、同一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较显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形式层面:构词法、名词的复数标记、分词标记、主谓一致、时体态标记、对逻辑连词的依赖程度、句子的编码方式、语言经济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二)概念层面:概念化时所启用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模式、概念化焦点、概念化手段、凸显和象似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三)语用层面:语用目的、语用色彩以及语用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同一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民族文化模式不同。五、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语言内部成因有语境的强有力支持、韵律的制约,语言外部成因有语言生成者知识结构和文化模式的有力推助、语言生成者和接收者的主体间性、语言生成者追求语言经济性和语用效果。六、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生成规律主要有三点:(一)事物概念中心成分不变,限定成分蕴含的行为、状态、领有、存现事件概念发生转喻:用与上述事件概念具备邻近性的概念去代它们。(二)事物概念中心成分经历了结果为概念变化的转喻:用与中心成分具备邻近性且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去代该事物概念。(三)事物概念中心成分经历了结果为概念转换的转喻:用与中心成分具备邻近性但不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去代该事物概念。七、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生成规律主要有三点:(一)概念的大类、小类皆不变,但具体内容不同。(二)概念的大类不变,但小类改变。具体包括了状态事件概念→行为事件概念、状态事件概念→领有事件概念、行为事件概念→状态事件概念、存现事件概念→行为事件概念。(三)概念的大类改变。具体包括了行为事件概念→事物概念、状态事件概念→事物概念、领有事件概念→事物概念、存现事件概念→事物概念。八、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生成规律主要有两点:(一)字面蕴含了“关系”,仅其它元素被隐略或转换。(二)“关系”被隐略,隐略的方式为以一个事件概念代该关系概念。九、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生成模式:人们在反复体验客体后,产生了事物、事件以及关系经验,这些经验接着被直陈或非直陈概念化。直陈概念化时,以概念框架中的核心元素为起点,在保障语言经济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凸显概念框架中的核心元素及其它元素。非直陈概念化时,隐略概念框架中的部分元素,或调用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模式去转换概念框架中的核心元素及其它元素。接着,再对元素进行词法或句法编码,最终生成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表达时,生成者综合客体最吸引眼球的部分、主体性、主观化、识解、主体间性、语境和文化模式等因素,选择最符合主观愿望的形式表征。
丁艳[8](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提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芦晓莉[9](2020)在《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义共现构式是汉语和英语的一种共有语言现象,如“成败”、“东西南北”、“victory and defeat”、“here and there”等。虽然学界对该构式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仍有未尽完善之处,如未曾涉及对其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且对其语义结构的研究缺乏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基于历时层面展开的语义动态变化研究也相对较少;另外,未曾涉及汉英之间的跨语言研究。鉴于此,本文借助自建分析模型在反义共现构式的分类层级系统中对其语义结构进行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汉英跨语言研究。本研究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二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类型及其特征;三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在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各种认知和语用因素并非独立运作,而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人脑百科知识集作为前提,在特定场合中会激活关于某一概念的认知域矩阵。在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四种构式语境以及提供信息、索取信息和以言行事三种言者意图的双重驱动力作用下,该矩阵中的某个或某些认知域处于较为突显的状态,容易得到人脑激活,其中所包含的具有规约性或非规约性反义关系的词素或词项X和Y同时得到激活并被提取,且该反义词对所处的认知域自身拥有一定的概念内容。最终,该概念内容与某一特定识解方式共同作用,促成了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均是沿着这一路径形成的。鉴于识解方式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本研究继而以其为切入点,对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一个跨语言考察。结果发现,基于相同的和不同的识解方式,汉英语使用者往往能够产出形义对称和义对称而形不对称的反义共现构式。根据本研究所掌握的语料,反义共现构式拥有多样化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主要表现为并列、逻辑和自主——依存这三种关系。通过对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进行跨语言考察发现,二者呈现出了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特征。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对称性情况比非对称性情况要多,这反映出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第二,反义共现构式具有语义结构多元性,主要有加合义、中和义、偏指义、比喻义和规约义这五种语义结构类型,它们位于同一语义透明度连续统上,各自的语义透明度从左向右依次减弱。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在前三种语义结构类型中的共性大于个性,而在比喻义这种语义结构类型中的个性特征更为显着,主要表现为比喻手段类型的不同。规约义则与反义共现构式在汉英语言社区中的使用频率密切相关,往往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后才最终形成和确立的。反义共现构式在共时层面上还呈现出了五种语义结构特征,分别是:互文性,组构性,主观性,交互主观性和动态性特征。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均具有这五种特征,且二者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互文性特征需综合考虑形式对称和意义互补这两个因素,其中,意义互补又表现为前后呼应组构成分的加合互补、融合互补、关系互补和省略互补这四种情况。组构性特征与比喻义这一语义结构类型密切相关,根据组构成分的字面义与其比喻义之间的关联和通达程度可进一步细化为高、中、低三个次范畴。主观性特征主要是通过构式整体对隶属各句法范畴的反义词素或词项进行压制后得以彰显的,同时又是交互主观性特征显现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只有在交际双方的主观性增至较高程度时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主观交互过程。由此可见,反义共现构式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这两个语义结构特征是位于同一连续统上的。主观性特征向交互主观性特征的转化从另一侧面能够反映出反义共现构式还具有动态性特征,其动态性特征主要体现为意义的动态性、功能的动态性和形式的动态性这三种情况。第三,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一个主要演化表现是话语标记化现象,这其实是其动态性特征的一种历时再现。本研究基于CCL语料库和COHA语料库对其话语标记化问题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个案分析,分别选取的是汉语实例反义共现构式“你信不信”和英语实例反义共现构式“ladies and gentlemen”。结果发现,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分别通过主观化和语用化这两个动因最终均演化成为一个话语标记语,前者的语用地位是情态标记语,后者则是呼唤标记语。然而,它们的演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又艰难的过程。不管是哪种演化路径,其话语标记化均经历了实词语义结构虚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二者又呈现出了语用多功能性特征,其中,汉语情态标记语还存在诸多变体形式。“你信不信”和“ladies and gentlemen”作为反义共现构式分类层级系统中的两个不同节点,能够对该类构式话语标记化研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本文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汉英跨语言研究验证了汉语“重意合”和英语“重形合”的语言特点。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汉英语使用者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进行概念化时具有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这也是两个民族之间能够进行跨语言交际的前提和基础。反义共现构式集两个彼此对立的概念于一体,其实体现的正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思想。该构式在日常交际中比比皆是这一事实反映出汉英两种语言均渗透着这一思想,且该思想在中西文明的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跨语言对比考察发现,语言差异的背后还隐藏着汉英民族思维和民族心理上的差异:在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进行概念化过程中,汉语使用者多注重“宇宙观”和“天人合一观”,在传统儒家和道家等思想的影响下,具有较强的形象和直觉思维能力以及含蓄、保守和谨慎等民族心理特点;英语使用者则更多注重“心物二元论”,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直接、开放等民族心理特点。本研究在反义共现构式分类层级系统中对其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考察是对现有研究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在形成机制基础之上展开的相关认知语用研究也极具系统性和全面性。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和把握该语言现象的本质,同时,对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分析不仅可以避免汉英互译中的生搬硬套、不合规范的情况,而且还有利于国内二语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汉英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上的诸多相似点使我们能够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更多的契合点,从而在两大文明之间建立起理解的桥梁,以便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刘欣[10](2019)在《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哲学分析》文中指出在汉语译成英语或英语译成汉语时,如何实现表达准确,即用词“达意”,是困扰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中,“达”是关键。所谓“达”,即通达,明达,就是把想要传递的意义、信息、精神、风格等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而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具体指对英语思维方式不了解,或者掌握不准确的英语学习者),在汉译英时往往存在英语表达不准确、不恰当、不流畅的问题。在英译汉时,也常常很难把握英语语句准确的含意,无法用清晰顺畅的汉语表达出来。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隐蔽的因素是这些英语学习者没有自觉意识到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了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者的思维活动的不同结构和特征,这种差异会从根本上影响汉英互译的质量和效果。对许多英语学习者而言,由于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汉英互译往往停留在文字之间含义的直接转换上,缺乏对由思维方式决定的语句的思想背景、意义判断、价值取向、文化形态的整体理解。这里实际涉及哲学上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要解决汉英互译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英语学习者应该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调适机制。在汉译英时,自觉地调适到要用英语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反过来,在英译汉时自觉地调适到用汉语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因此,学习者需要同时熟悉汉英两种语言中蕴含的不同思维方式,准确地把握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调适机制,在汉英互译中对思维方式自觉地进行调整,而这是以往语言学习和教学中不大重视的。显然,从哲学视角对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如何调适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提高汉英互译水平和文化交流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哲学视角展开对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问题的研究,可以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比如汉语和英语中蕴含的思维方式的各自特征是什么?两者的差异在汉英互译中引发了哪些具体的哲学问题?如何通过思维方式调适来消解这些影响?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综合运用中西哲学比较和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充分利用认知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理论成果,针对汉英互译实践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将抽象的哲学理论分析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的哲学思考方面,本论文采用中西哲学比较的理论和方法,指出汉英两种语言中蕴含的不同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在本体论上,表现为“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的差别;在认识对象上,表现为“取象”与“抽象”的差别;在认识途径上,表现为“直觉导向”和“逻辑导向”的差别;在知识形态上,表现为“强调意会”与“强调建构”的差别;在方法论上,表现为“注重变通”与“注重规定”的差别。这五个方面,存在着由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方法论的内在逻辑线索。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汉英互译实践中,受到语言迁移、理解障碍和视域演变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可能忽略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将母语中的思维方式不自觉地渗透到对目标语的理解和表达中去,这就造成了两种思维方式的冲突。本论文运用哲学诠释学的理论与方法,追溯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冲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理解目标语的过程中,由于意义向一切可能的理解敞开大门,如果在思维“前结构”中缺乏目标语之所蕴含的思想背景和观念体系,目标语意义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很难抵御来自基于母语思维方式的曲解,难免出现对目标语意义的误读。因此,汉英互译需要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视域融合,这就需要发现英语学习者以往存在的某些思维方式上的固有弱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本论文针对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引发的冲突,根据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指出他们以往存在思维方式上的如下弱点,这就是“主体性不突出”、“隐喻能力不足”、“例证分析能力不足”、“层级建构能力不足”和“’是’概念不发达”,进而讨论了这些弱点产生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和认知特征。英语学习者通过适当的思维训练,可以比较自觉地建构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通道,即在分析汉英思维方式差异性的基础上,找到各自包含的思维结构的对应关系,使得一种思维结构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顺畅地转换成另一种思维结构。这里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需要,利用“思维前结构的调整”、“逻辑追问”、“逻辑反演”、“现象学还原”等方法,促进思维方式的调适,从而消解汉英互译中由思维方式差异引发的冲突,提升汉英互译的能力和水平。本论文的研究有助于解决英语教学和文化交流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论文指出英语教学改革应从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转向通过思维方式的调适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这需要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对哲学、比较文化、认知科学相关知识的必要了解。在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应当培养翻译人才充分了解汉英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调适机制,实现不同思想文化的准确和顺畅的交流。本论文有助于更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更广泛、更充分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思想文化成果。
二、汉英民族思维差异与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英民族思维差异与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术语界定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1 引言 |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
3.4 小结 |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4 小结 |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1 引言 |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4 小结 |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1 引言 |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3.1 研究问题 |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5 小结 |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1 引言 |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
7.3.1 术语界定 |
7.3.1.1 对称式习语 |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
7.3.2 研究问题 |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
7.5.1 共性溯源 |
7.5.2 个性溯源 |
7.6 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发现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
(2)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2 文献回顾 |
2.1 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概览 |
2.1.1 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
2.1.2 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
2.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相关对比研究 |
2.2.1 对比语言学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
2.2.2 翻译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
2.3 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概观 |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依据 |
3.3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理论假设 |
4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时空性特征分析 |
4.1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与短语型结构的界定 |
4.2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对比 |
4.2.1 英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
4.2.2 汉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
4.3 英汉谚语短语型结构的对比分析 |
4.3.1 英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
4.3.2 汉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
4.4 小结 |
5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特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取向 |
5.1 英汉语言的时空性编码方式在谚语句法结构上的体现 |
5.1.1 英谚中时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
5.1.2 汉谚中空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
5.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异质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差异 |
5.2.1 从英汉谚语之间的形合与意合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
5.2.2 从英汉谚语所昭显的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
5.3 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
参引文献 |
(3)基于语料库考察的英语母语者汉语词语色彩义使用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
(一)汉语词语色彩义本体相关研究现状 |
(二)汉英词语色彩义对比研究现状 |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色彩义使用偏误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 |
(一)研究内容 |
(二)理论基础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词语色彩义使用偏误类型 |
第一节 汉语词语色彩义偏误语料统计 |
一、语体色彩义的偏误语料统计 |
二、感情色彩义的偏误语料统计 |
三、其他色彩义的偏误语料统计 |
第二节 汉语词语色彩义偏误类型 |
一、语体色彩义的偏误类型 |
二、感情色彩义的偏误类型 |
三、其他色彩义的偏误类型 |
第二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词语色彩义偏误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汉英词语色彩义存在的差别因素 |
一、汉英文化背景差异 |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
三、语言系统的不同 |
第二节 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因素 |
一、色彩义教学意识淡 |
二、语内语际对比不足 |
三、教学方法不够多样 |
第三节 学习者自身存在的差异因素 |
一、词汇积累不足 |
二、学习策略不当 |
三、文化知识欠缺 |
第四节 教材编写方面存在的不足因素 |
一、词语色彩义语用注解不足 |
二、词语色彩义练习题型单一 |
三、词语色彩义文化背景欠缺 |
第三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词语色彩义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教师教学方面 |
一、提升词语色彩义的教学意识 |
二、注重汉英词语色彩义的对比 |
三、综合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
四、注重汉语思维培养教学 |
第二节 学生学习方面 |
一、扩大汉语词语数量 |
二、调整汉语学习策略 |
三、依托语境形成语感 |
四、积累文化背景知识 |
五、广泛参加文化活动 |
第三节 教材编写方面 |
一、增补词语色彩义的用法 |
二、补充词语色彩义的练习 |
三、补充词语色彩文化背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面向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汉语称赞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英称赞语概述 |
第一节 汉英称赞语定义 |
一、汉语称赞语定义 |
二、英语称赞语定义 |
第二节 汉英称赞语分类 |
一、汉语称赞语分类 |
二、英语称赞语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英称赞语对比及其差异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第一节 汉英称赞语内容、表达方式、功能及其应答的对比 |
一、汉英称赞语内容对比 |
二、汉英称赞语表达方式对比 |
三、汉英称赞语功能对比 |
四、汉英称赞语应答对比 |
第二节 汉英称赞语差异形成原因 |
一、外界环境因素 |
二、内在心理因素 |
第三节 汉英称赞语对比下的汉语称赞语特征 |
一、汉英称赞语对比下的汉语称赞语内容特征 |
二、汉英称赞语对比下的汉语称赞语表达方式特征 |
三、汉英称赞语对比下的汉语称赞语功能特征 |
四、汉英称赞语对比下的汉语称赞语应答特征 |
第四节 汉英称赞语差异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一、汉英称赞语差异对教材编写的影响 |
二、汉英称赞语差异对教学者教学的影响 |
三、汉英称赞语差异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称赞语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大纲中的汉语称赞语相关内容考察与分析 |
一、《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大纲》中汉语称赞语的考察与分析 |
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汉语称赞语的考察与分析 |
第二节 《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和《汉语口语速成》中的称赞语考察与分析 |
一、《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和《汉语口语速成》初级教材中的称赞语考察与分析 |
二、《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和《汉语口语速成》准中级教材中的称赞语考察与分析 |
三、《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和《汉语口语速成》中级教材中的称赞语考察与分析 |
第三节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汉语称赞语考察总结 |
一、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和《大纲》中的称赞语相关内容对照分析 |
二、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称赞语编排的优点 |
三、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称赞语编排的有待商榷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考察 |
第一节 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考察说明 |
一、调查情况介绍 |
二、问卷介绍 |
第二节 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考察结果及分析 |
一、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考察结果统计 |
二、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考察结果分析 |
三、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考察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中称赞语的编写建议 |
一、课文内容设置关注面要广 |
二、教材注释要与课文内容充分结合 |
三、教材练习多角度扩充 |
第二节 关于教学者称赞语教学的建议 |
一、教学者的整体素质要不断提高 |
二、教学者要有序进行课堂教学 |
三、教学者应积极关注学习者的课下学习 |
四、教学者应全面把握学习者、教材情况 |
第三节 关于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称赞语学习的建议 |
一、端正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
二、认真对待课堂内外学习 |
三、学习者要有效应对教学者与教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称赞语语料 |
致谢 |
(5)基于京味文学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词汇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 再词汇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 翻译策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2.4 京味文学 |
2.5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词汇化 |
3.2 再词汇化 |
3.3 翻译策略与再词汇化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第五章 再词汇化模式分析 |
5.1 再词汇化模式量化分析 |
5.2 再词汇化模式质化分析 |
5.3 汉英再词汇化模式的异同分析 |
5.3.1 再词汇化模式的共性及原因 |
5.3.2 再词汇化模式的差异性及原因 |
第六章 汉英语义成分融入运动事件潜力分析 |
6.1 潜力概念及相关研究 |
6.2 语义成分融入运动事件潜力量化分析 |
6.3 语义成分融入运动事件潜力质化分析 |
第七章 再词汇化翻译策略分析 |
7.1 再词汇化翻译策略量化分析 |
7.2 再词汇化翻译策略质化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启示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语料库检索结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
一、俚语的界定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目标 |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
一、俚语的性质 |
二、俚语的特点 |
三、俚语的特殊性 |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
一、文化认同功能 |
二、交际改善功能 |
三、情感宣泄功能 |
四、禁忌回避功能 |
五、时尚展现功能 |
六、其他功能 |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
一、俚语的分类 |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
一、俚语的缘起 |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
一、单音节词 |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
三、声调差异 |
四、叠词 |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
一、来源一——颜色 |
二、来源二——动物 |
三、来源三——植物 |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
一、适配环境 |
二、结合对象 |
三、注重内容 |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
一、辩证思维 |
二、意象思维 |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
一、风俗介绍 |
二、例子说明 |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缘起 |
1.2 研究对象和规模 |
1.3 研究现状总评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意义 |
1.7 论文组成部分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2.1.1 非直陈已有研究成果 |
2.1.2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已有研究成果 |
2.1.3 述评 |
2.2 相关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2.2.1 抽象化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2.2.2 语言经济性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2.2.3 象似性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2.2.4 述评 |
2.3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原型范畴理论 |
3.1.1 原型范畴理论界定 |
3.1.2 原型范畴理论应用 |
3.2 知识结构理论 |
3.2.1 形式单位概念框架理论 |
3.2.2 文化模式理论 |
3.3 概念转喻理论 |
3.3.1 概念转喻界定 |
3.3.2 概念转喻理论应用 |
3.4 话语分析理论 |
3.4.1 话语分析早期阶段 |
3.4.2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 |
3.4.3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 |
3.5 理论应用 |
第四章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界定及分类 |
4.1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界定 |
4.1.1 总说 |
4.1.2 分说 |
4.2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分类 |
4.2.1 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分类 |
4.2.2 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分类 |
4.2.3 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分类 |
4.3 小结 |
第五章 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 |
5.1 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界定 |
5.2 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属性 |
5.3 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中成员等级确定标准 |
5.4 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建构 |
5.4.1 事物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建构 |
5.4.2 事件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建构 |
5.4.3 关系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建构 |
5.5 小结 |
第六章 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 |
6.1 同一事物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6.1.1 同一具体事物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6.1.2 同一抽象事物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6.1.3 差异及其理据 |
6.2 同一事物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6.2.1 同一具体事物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6.2.2 同一抽象事物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6.2.3 差异及其理据 |
6.3 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及生成规律 |
6.3.1 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 |
6.3.2 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生成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 |
7.1 同一事件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7.1.1 同一行为事件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7.1.2 同一状态事件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7.1.3 同一领有事件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7.1.4 同一存现事件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7.1.5 差异及其理据 |
7.2 同一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7.2.1 同一行为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7.2.2 同一状态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7.2.3 同一领有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7.2.4 同一存现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7.2.5 差异及其理据 |
7.3 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及生成规律 |
7.3.1 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 |
7.3.2 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生成规律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 |
8.1 同一关系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8.1.1 同一血亲关系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8.1.2 同一同伴关系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8.1.3 同一伴侣关系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8.1.4 同一敌对关系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8.1.5 差异及其理据 |
8.2 同一关系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8.2.1 同一血亲关系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8.2.2 同一同伴关系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8.2.3 同一伴侣关系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8.2.4 同一敌对关系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
8.2.5 差异及其理据 |
8.3 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及生成规律 |
8.3.1 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 |
8.3.2 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生成规律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研究主要工作 |
9.2 本研究主要发现 |
9.3 本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8)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反义共现构式的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反义词共现的频率研究 |
2.1.2 反义词共现的句法结构和语篇功能研究 |
2.1.3 反义词共现的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研究 |
2.1.4 反义词共现的排序规律研究 |
2.1.5 反义词共现的神经认知研究 |
2.1.6 反义词共现的跨语言研究 |
2.1.7 小结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反义复合词研究 |
2.2.2 反义词共现成语研究 |
2.2.3 反义词共现构式研究 |
2.2.4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认知语言学 |
3.1.1 构式语法 |
3.1.2 构式化 |
3.1.3 认知语法 |
3.2 语用学 |
3.2.1 合作原则 |
3.2.2 言语行为理论 |
3.3 本研究的工作框架: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 |
3.3.1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的构建理据 |
3.3.2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关系 |
4.1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 |
4.1.1 人脑百科知识集为前提 |
4.1.2 构式语境和言者意图为双重驱动力 |
4.1.2.1 陈述句与提供信息的互动 |
4.1.2.2 疑问句与索取信息的互动 |
4.1.2.3 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句与以言行事的互动 |
4.1.3 识解方式的直接决定作用 |
4.1.3.1 聚焦 |
4.1.3.2 突显 |
4.1.3.3 视角 |
4.1.3.4 详略度 |
4.2 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对比 |
4.2.1 形义对称类的形成机制对比 |
4.2.1.1 基于相同的聚焦 |
4.2.1.2 基于相同的突显 |
4.2.1.3 基于相同的视角 |
4.2.1.4 基于相同的详略度 |
4.2.2 义对称而形不对称类的形成机制对比 |
4.2.2.1 基于不同的聚焦 |
4.2.2.2 基于不同的突显 |
4.2.2.3 基于不同的视角 |
4.2.2.4 基于不同的详略度 |
4.3 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 |
4.3.1 并列关系 |
4.3.1.1 反义并列 |
4.3.1.2 等义并列 |
4.3.2 逻辑关系 |
4.3.3 自主—依存关系 |
4.4 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内部语义结构关系对比 |
4.4.1 对称性 |
4.4.2 非对称性 |
4.4.2.1 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交叉对称 |
4.4.2.2 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无对应体情况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
5.1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类型 |
5.1.1 加合义 |
5.1.2 中和义 |
5.1.3 偏指义 |
5.1.4 比喻义 |
5.1.4.1 以“明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2 以“隐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3 以“转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4 以“隐转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5 以“博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6 以“虚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7 以“扩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8 以“较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9 以“曲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5 规约义 |
5.2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特征 |
5.2.1 互文性 |
5.2.1.1 形式对称 |
5.2.1.2 意义互补 |
5.2.2 组构性 |
5.2.2.1 高组构性 |
5.2.2.2 中组构性 |
5.2.2.3 低组构性 |
5.2.3 主观性 |
5.2.3.1 构式对反义名词的压制 |
5.2.3.2 构式对反义动词的压制 |
5.2.3.3 构式对反义形容词的压制 |
5.2.3.4 构式对反义副词的压制 |
5.2.3.5 构式对反义数词的压制 |
5.2.4 交互主观性 |
5.2.4.1 主观性作为前提 |
5.2.4.2 构式语境参与主观交互过程 |
5.2.4.3 主观交互的实现过程 |
5.2.4.4 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连续统 |
5.2.5 动态性 |
5.2.5.1 意义的动态性 |
5.2.5.2 功能的动态性 |
5.2.5.3 形式的动态性 |
5.3 小结 |
第六章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 |
6.1 关于话语标记语 |
6.2 个案选取依据及语料库介绍 |
6.3 汉语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以“你信不信”为例 |
6.3.1 “你信不信”的语用地位 |
6.3.2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演化过程 |
6.3.3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演化动因:主观化 |
6.3.4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语用功能 |
6.3.4.1 强化断言 |
6.3.4.2 肯定推测 |
6.3.4.3 警告威胁 |
6.3.4.4 自信自负 |
6.3.4.5 重申强调 |
6.3.5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变体形式 |
6.4 英语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以“ladies and gentlemen”为例 |
6.4.1 “ladies and gentlemen”的语用地位 |
6.4.2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演化过程 |
6.4.3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演化动因:语用化 |
6.4.4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语用功能 |
6.4.4.1 称呼招呼、问候寒暄 |
6.4.4.2 开启会话、引发关注 |
6.4.4.3 保持话轮、填补空白 |
6.4.4.4 放弃发言权、终止话轮 |
6.4.4.5 信息修正信号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
(10)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哲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汉英互译中思维差异的影响 |
1.1.2 汉英互译中思维差异引发的哲学问题 |
1.1.3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有关汉英语言差异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有关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语言与思维的跨学科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的哲学思考 |
2.1 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 |
2.1.1 作为哲学范畴的关系与实体 |
2.1.2 汉英语句结构上的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 |
2.1.3 汉英语句功能上的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 |
2.2 取象与抽象 |
2.2.1 作为哲学范畴的“象”与“现象” |
2.2.2 汉英语言中取象与抽象的不同路径 |
2.2.3 汉英语言中取象与抽象的不同效果 |
2.3 直觉与逻辑 |
2.3.1 汉语中的直觉与逻辑 |
2.3.2 英语中的直觉与逻辑 |
2.3.3 汉英互译中的认识路径转换 |
2.4 意会与建构 |
2.4.1 汉语中的意会 |
2.4.2 英语中的建构 |
2.4.3 立象尽意与意向性的反差 |
2.5 变通与规定 |
2.5.1 汉语中变通的表征与模式 |
2.5.2 英语中规定的表征与模式 |
2.5.3 变通与规定的矛盾与协调 |
本章小结 |
3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冲突产生的哲学溯源 |
3.1 语言迁移引发的思维方式冲突 |
3.1.1 语言迁移的含义及特点 |
3.1.2 思维方式对语言迁移的影响 |
3.1.3 影响语言迁移的具体因素 |
3.2 理解障碍引发的冲突 |
3.2.1 汉英互译中的理解障碍 |
3.2.2 文化传统造成的影响 |
3.2.3 生活世界造成的影响 |
3.3 视域演变引发的冲突 |
3.3.1 汉语表达中的视域扩展 |
3.3.2 英语表达中的视域收缩 |
3.3.3 视域演变冲突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4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冲突暴露的认知弱点 |
4.1 主体性不突出 |
4.1.1 中国文化中的“互倚型自我” |
4.1.2 西方文化中的“独立型自我” |
4.1.3 两类“自我”的转换 |
4.2 隐喻能力不足 |
4.2.1 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 |
4.2.2 抽象思维不发达 |
4.3 例证分析能力不足 |
4.3.1 对“象”的特殊偏好 |
4.3.2 中西思维中“想象”的差异性 |
4.4 层级建构能力不足 |
4.4.1 “树式”结构与“竹式”结构的差异 |
4.4.2 名词与动词关系的差异 |
4.5 “是”概念不发达 |
4.5.1 汉语中的“是” |
4.5.2 英语中的“是” |
本章小结 |
5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路径 |
5.1 关系思维与实体思维之间的调适 |
5.1.1 思维前结构的调整 |
5.1.2 关系思维向实体思维的调适 |
5.1.3 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的调适 |
5.2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的调适 |
5.2.1 直觉与逻辑认知特征对比 |
5.2.2 直觉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调适 |
5.2.3 逻辑思维向直觉思维的调适 |
5.3 变通性思维与规定性思维之间的调适 |
5.3.1 变通性思维向规定性思维的调适 |
5.3.2 规定性思维向变通性思维的调适 |
本章小节 |
6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应用研究 |
6.1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6.1.1 在英语教学中开设比较文化课程 |
6.1.2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
6.1.3 英语人才哲学素养的培育 |
6.2 对汉英文化交流的启示 |
6.2.1 注重汉英文化交流中的思维方式差异 |
6.2.2 加强文化交流中理解和解释的研究 |
6.2.3 优化汉英文化交流中的对话关系 |
6.3 对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 |
6.3.1 基于思维方式调适角度的思考 |
6.3.2 基于人才培养角度的思考 |
6.3.3 基于文化发展战略角度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汉英民族思维差异与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D]. 袁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3]基于语料库考察的英语母语者汉语词语色彩义使用偏误研究[D]. 李晓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4]面向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汉语称赞语教学研究[D]. 韩安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基于京味文学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D]. 张雅雯.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6]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7]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研究[D]. 尹铂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9]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芦晓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10]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哲学分析[D]. 刘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