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轩[1](2017)在《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提升,多次突破重要关口。而我们应当认识到,人民币升值其实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有效刺激国内经济发展,而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因此国家连续实施相应政策,最大程度地利用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好处,克服其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出发,探讨了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龚雨佳[2](2017)在《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日凸显。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只有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正确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对人民币升值的利弊进行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应对建议。
陈佳娴[3](2016)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人民币的升值问题渐渐进入人们平时聊天的话题,美国甚至对我国施加压力从而让人民币升值。但是人民币升值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货币现象,涉及很多方面。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因此应该合理利用。
钮文新,CFP[4](2016)在《如何看汇率和股市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对中国股市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问题一定要说说清楚。否则,境外舆论的畸形会严重误导中国投资者。不是吗?一年前还是升值一片的呼声,为什么突然变成贬值的喧嚣?而在人民币贬值的过程中,境外媒体一味地盯住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而对人民币贬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有利方面却只字不提?原本,人民币升值也好、贬值也罢,利弊两说——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但为什么只强调弊而从不言利?更不幸的是,中国那些"大嘴巴"经济学家要么集体沉默,要么随声
贲小强[5](2013)在《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人民币升值问题。自2005年中国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经在各种影响下缓慢升值,而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人民币升值则呈现加速特征。同时国际上一些国家出于各种目的将许多经济问题的矛头指向了人民币价值问题,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是不断地增大。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从2005年7月21日的8.2765升到了6.1315,这对我国国民经济、出口和就业率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吴秉泽[6](2013)在《两岸三地汇率联动性研究》文中指出鉴于两岸三地(或称大中华区)经贸政策日益开放、经贸活动益加频繁,汇率的角色举足轻重。所以,本文的主要研究动机是两岸三地的汇率联动性是否因政经体制及时空变化而有不同的程度差异?尤其是人民币汇改前后,台币对港币、港币对人民币、台币对人民币之间的相关程度如何?过去的相关文献并未特别针对两岸三地汇率的动态关联进行分析。在实证方法上,本文有别于以往应用时间序列模式的分析模式,另考虑以Copula关联函数为基础的GARCH模型来探讨汇率之动态联动关系。本文以两岸三地的汇率及总体相关变量进行实证。结果发现:透过双变量CCC-GARCH及DCC-GARCH模型评估两岸三地间汇率报酬率的变异数波动性外溢效果,在全样本看来,两岸三地间的汇率变动相关程度并不高;但若以人民币汇改前后比较,则确定呈现差异性:汇改前,相关程度不高;但汇改后,人民币与台币相关程度明显提高了,但人民币汇率与港币汇率相关性仍不明显。此外,在Copula相关结果分析方面,由全样本的Copula分布图看来,二岸三地间的汇率平均列相关系数并不高。但若区分为汇改前后比较,依然是汇改后比较高。另外透过Pearson相关矩阵亦可看出,人民币与港币在汇改后相关程度低于台币与人民币。透过五种静态Copula函数,包括Normal Copula, Student Copula,Clayton Copula,Gumbel Copula及Frank Copula发现,在全样本及汇改前期间,二岸三地间的汇率变动相关程度均不高。但人民币汇改后,二岸三地的汇率变动相关程度也明显提高了。另一方面,由Copula的传染效果检定可看出,人民币对台币或人民币对港币在汇改后具有显着的传染效果。意涵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调控对台币及港币具有影响力。在前面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讨论了蔓延机率,旨在检视当不同的正、负向消息冲击时的蔓延效果有何差异。结果表明,正向及负向冲击的影响机率是有显着差异的。进一步来说,即当汇改后,人民币对港币的冲击影响明显较全样本或汇改前为大。最后,就政策上的意涵,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供两岸三地央行做为汇率政策的参考。尤其是台湾与香港地区,因为规模远较中国大陆为小,受其汇率政策调控的冲击较大。
李佳峰[7](2013)在《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QDⅡ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制度最早是由香港的财政部门所提出,和QFⅡ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及CDR (China Depository Share,中国存托凭证)类似,是在目前大陆实行的外汇兑换管制政策下,方便大陆资本市场对外投资的政策。即本国投资人在资本账户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之下,对海外的资本市场实行投资。虽然这两年为了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政府主动放缓了经济增速,但总体上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收支上不断出现的顺差,产生外汇存底累计额度逐年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QDII制度的正式推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对开放资本账户更跨出一大步,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外汇需求,使人民币与国际汇率相较之下更加稳定、更加市场化与平衡,同时鼓励国内更多公司能够跨出国门,以进-步减少贸易顺差以及资本项目的盈余。其中最直接的优点便是让国内投资人方便透过这样的机制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外的资本市场,进而可以获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这几年来,大量的外汇存底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期待持续性地增大,造成对中国资本流出带来巨大的压力。政府有必要建立一种主动管理的投资管道的制度来引导这部分的资金对外流出。随着国内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投资外汇市场的需求上扬,资本账户的开放也自然成为必要的趋势,QDI工制度从这些角度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本文以资本市场开放的理论以及实践为出发点,深入地阐述了QDII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背景和意义,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QDII投资境外市场的各种面临风险及相应的风险衡量与评估方法,从市场关联度、资产配置、风险监测、避险策略等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QDII投资中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而通过资产的国际配置以及衍生品投资,在平稳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得相对优良的投资业绩,同时对风险内部机制、外部监管和法律防范模式进行了探讨。本文按照理论、案例和对策研究的逻辑,分为八大部分,研究架构如下:第一章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QDII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其风险机制及管理的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背景及实践的国际比较,包括QDII制度的运作原理及其影响、实施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包括QDII政策发展历史、QDII制度发展历程、QDII发展的现状、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以及不同国家及地区实施QDII制度的比较等。第四章主要通过分析银行和基金公司的实际案例来说明目前QDII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对策研究。第五章主要结合风险管理中的理论研究,分别从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角度全面阐明在国际投资中如何识别不同的风险暴露,以及运用风险模型控制不同类别的风险。第六章介绍了在国际资产配置下,运用改进的资产组合构建方式详细说明了分散化投资能够显着地起到分散风险,提高组合收益的结果,同时基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QDII持有人投资者收益的影响,针对国内基金公司在QDII海外投资中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提出了利用衍生品来进行风险对冲的方法。第七章主要对QDII风险内控机制和外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一些思路,为国内QDII管理人进行海外投资管理以及后续的产品开发提供借鉴。第八章主要是总结和展望,QDI工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大创新,由于其一系列优点,必将成为我国投资海外的未来趋势。为了更好地提高QDII在海外市场的风险管理和投资收益能力,本文认为在其市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方面需要准确识别各类市场风险,并建立风险监控和预测系统,合理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并择时进行国际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并获得全球收益,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
李迪[8](2012)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不但是货币国际购买力的反映,而且也是调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及其相关关系的杠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化对于一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启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一个升值状态。人民币的长期升值必然会对中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各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也必然会对正在兴起并即将成为国家支柱产业的文化产业产生大的影响。本文基于人民币升值这个社会现实,选取正在发展的文化产业做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本文包含绪论及结论一共六个章节,其中绪论主要是对论文选题、研究意义和方法以及创新做了一个简单说明。第一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文化产业的产生、定义、分类、特点以及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第二部分是对汇率、汇率制度以及人民币升值的缘由和走向做了一个初步的介绍。第二章是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宏观发展的影响。该章从文化产业的国际发展环境、文化产业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位置和作用、文化产业的就业以及文化消费四个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影响,得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发展环境的改进,有利于促进国家宏观政策制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倾斜,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就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居民文化消费的增长。第三章是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影响。依据文化产业分类的特殊性把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分核心与非核心两类产品来研究人民币升值所产生的影响,得出人民币升值对核心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影响难以确定,而对非核心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是弊大于利。第四章同第三章一样把文化产业分核心与非核心生产领域来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文化产业FDI的影响,得出人民币升值对外资进入核心类文化产品生产领域的影响难以确定,对进入非核心文化产品生产领域是利弊皆有,但对于我国文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却是百利而无一弊。最后一章是对前面主要研究结论做了一个回顾后综合得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最终结论,并就应对人民币升值对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肖兰章[9](2012)在《我国热钱流动的规模估算及其动因和影响分析》文中提出资本如水,流动是永恒的。近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和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以及世界金融逐渐向自由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热钱的大规模流动也越来越频繁。追逐短期巨额收益的热钱大规模频繁进出一国的境内市场,可能会对该国的汇率、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强烈冲击。本文亦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我国热钱大规模高频率的流动方面。首先本文通过热钱的特点来区别和界定热钱的定义,同时根据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特别是资本项目的特殊性来分析热钱在我国境内市场流动的隐藏渠道。然后本文根据各隐藏渠道的特点来还原了其隐藏的热钱规模,并结合间接法测算出每期的热钱流动规模。其中,贸易项目下隐藏的热钱规模的估算采用中国内地和香港间转口贸易统计差额的方法进行估算;FDI项目下采用BOP表统计值与实际投资额的差额进行估算;净误差与遗漏项目下隐藏的热钱规模的估算方法采用国际公认合理水平进行估算;地下钱庄项目下隐藏的热钱规模的估算方法采用调整因子进行估算。在已有的热钱规模估算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分析我国热钱流动的驱动因素,即“套利”、“套汇”和“套价”,建立三重套利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人民币汇率变动为热钱流入我国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最后针对目前热钱在我国的大规模流动本文分析了其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我国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冲击、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化以及央行货币政策调节困境等。
张馨[10](2012)在《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首先从如今人民币升值的现象分析入手,提出应该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提出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在看到人民币升值促进人们对于进口商品的消费、提高企业竞争力与利润、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缓解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关系以及减轻外债负担等这些利之外,我们也应该注意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产品竞争力降低、出口企业受到威胁、境外投资减少、货币危机,以及外汇储备降低等危机。
二、浅谈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币升值的有利之处 |
(一)有利于扩大国家经济规模 |
(二)有利于我国进出口贸易 |
(三)有利于稳定国内物价 |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民族品牌建立 |
二、人民币升值的弊端 |
(一)遏制出口,影响外资投入 |
(二)造成中小型企业的大量倒闭 |
(三)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四)就业形势严峻 |
三、人民币升值利弊的综合评价 |
四、结论 |
(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
2、一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注重的是出口。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IPHONE),而真正体现技术水平的设备和高新技术主要从国外进口。而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提高他们的技术,而不是靠劳动力来占领市场,激励他们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来提高竞争力。长远的看,人民币升值将改变企业的发展模式,鼓励他们向技术型发展,并改变对外贸的过于依赖。 |
3、国际上的一些国家一直希望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的适当升值则可以缓解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减少贸易纠纷。 |
4、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下降,这使得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国外投资,从事跨国产业。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建立全球性的生产、营销网络。所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那些实力强大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其全球发展的战略。 |
5、人民币升值,还可以刺激百姓的消费,从而提高中国的GDP |
三、结语 |
(5)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币升值之利 |
(一)促进进口 |
(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
二、人民币升值之弊 |
(一)出口增长将受到限制 |
(二)影响境外直接投资 |
(三)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 |
三、应对措施 |
(一)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
(二)扩大内需 |
(三)充分利用好外汇储备,确定最佳储备规模 |
(四)调整产业结构 |
四、结论 |
(6)两岸三地汇率联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1.1 单一经济体汇率相关文献整理 |
1.1.2 不同经济体间汇率联动相关文献整理 |
1.1.3 汇率与资本市场的关联文献整理 |
1.1.4 文献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流程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两岸三地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大陆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发展 |
2.1.1 货币政策与目标 |
2.1.2 汇率制度 |
2.1.3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分析 |
2.1.4 人民币可发挥的货币功能分析 |
2.1.5 人民币升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
2.1.6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2.1.7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成效分析 |
第二节 台湾地区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发展 |
2.2.1 货币政策与目标 |
2.2.2 汇率制度 |
第三节 香港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发展 |
2.3.1 货币政策与目标 |
2.3.2 汇率制度 |
第四节 关联性与综合比较 |
2.4.1 中国大陆依序与香港、台湾签署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 |
2.4.2 台湾本土银行指定银行开始展开人民币业务 |
2.4.3 台湾地区希望与大陆签订两岸货币互换协议 |
2.4.4 人民币国际化对台湾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可能的冲击 |
2.4.5 人民币升值对台湾地区产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两岸三地经济发展对汇率水平与联动:经济发展视角 |
第一节 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概况与汇率变动分析 |
3.1.1 经济发展概况 |
3.1.2 中国大陆经济成长与汇率的联动 |
第二节 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概况与汇率变动分析 |
3.2.1 台湾经济发展概况 |
3.2.2 台湾陆经济成长与汇率的联动 |
第三节 香港经济发展概况与其汇率变动分析 |
3.3.1 香港经济发展概况 |
3.3.2 香港经济成长与汇率的联动 |
第四节 两岸三地贸易发展与汇率的联动分析 |
第五节 两岸三地总体经济与主要国家比较 |
第六节 全球量化宽松政策背景下,两岸三地货币的关联分析 第四章 两岸三地汇率联动性:双变量GARCH模型分析 |
第一节 基本叙述统计量分析 |
第二节 双变量GARCH模型 |
4.2.1 样本变异数 |
4.2.2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xponential Weighted Moving Average,EMWA) |
4.2.3 一般化自我回归条件异质变异数(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 Heteroskedasticity,GARCH) |
4.2.4 多变量GARCH |
第三节 双变量GARCH模型外溢效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五章 人民币汇改效应:Copula-GARCH模型分析 |
第一节 Copula模型 |
5.1.1 Copula函数之定义 |
5.1.2 定义:Sklar's Theorem |
5.1.3 Copula原理 |
5.1.4 Copula函数类型 |
5.1.5 蔓延机率模型 |
第二节 全样本期间的Copula相关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汇改前的Copula相关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汇改后的Copula相关结果分析 |
第五节 传染效果检定 |
第六节 蔓延机率分析 |
第七节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二、 基本概念和范畴 |
(一) QDⅡ制度的界定 |
(二) QDⅡ制度风险机制及其管理的界定 |
三、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QDⅡ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二) 国内QDⅡ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三) 国际资产配置文献回顾 |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五、 主要贡献及创新 |
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QDⅡ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 QDⅡ制度的运作原理及影响 |
二、 QDⅡ制度的风险管理理论 |
(一)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二) 金融深化理论 |
(三)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
(四) 资产组合理论 |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QDⅡ发展历程及国际比较 |
一、 QDⅡ的发展历程 |
(一) 筹划阶段 |
(二) 试点扩大阶段 |
(三) 加速发展阶段 |
二、 QDⅡ的发展状况 |
(一) 发行量呈倒“V”形 |
(二) 多数产品跌破净值 |
(三) 海内外夹缝中难发展 |
(四) 销售海外基金成主流 |
(五) QDⅡ产品发行规模与现存规模情况 |
三、 QDⅡ投资风格分析 |
(一) 分类以股票型基金为主 |
(二) 基金系QDⅡ重仓港股且偏好金融 |
(三) 银行系QDⅡ投向以感熟市场为主 |
四、 QDⅡ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 |
(一) 海内外投资文化和体制的相互包容性差 |
(二) 投资过于集中,不能有效的分散风险 |
(三) “次贷”危机引致全球性的经济疲软 |
五、 QDⅡ制度实践的国际比较 |
(一) 韩国QDⅡ制度的实践 |
(二) 中国台湾QDⅡ制度的实践 |
(三) 智利QDⅡ制度的实践 |
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QDⅡ海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民生银行QDⅡ产品的突然清盘引起重大社会影响 |
(一) 民生银行QDⅡ产品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民生银仃QDⅡ严品冲击汲的严生及存在问题 |
二、 东亚银行“利财通”投资产品系列1浮亏过半引起强烈反响 |
(一) 东亚银行QDⅡ产品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东亚银行QDⅡ产品投资运作情况及存在问题 |
三、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业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一)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运作情况及面临问题 |
四、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业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一)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运作情况及投资绩效分析 |
(三)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存在的问题 |
五、 本草小结 第五章 QDⅡ海外投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一、 QDⅡ制度的一般风险 |
(一) 市场风险 |
(二) 汇率风险 |
(三) 主权风险 |
(四) 信用风险 |
(五) 跨国监管风险 |
二、 QDⅡ制度的特殊风险 |
(一) 外汇管理风险 |
(二) 机构投资者风险 |
(三) 有效监管风险 |
三、 QDⅡ制度风险的衡量 |
(一) 波动率方法 |
(二) VaR方法 |
四、 QDⅡ制度风险管理的手段 |
(一) 规避与预防风险 |
(二) 分散风险 |
(三) 对冲风险 |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QDⅡ海外资严配置的有效分散风险策略 |
一、 资产配置是一种风险管理手段 |
二、 资产配置理论简介—资产组合理论 |
(一) Markowitz方法 |
(二) 对Markowitz方法的改进 |
(三) 重复抽样 |
三、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最新进展 |
(一) 考虑市场摩擦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
(二) 考虑流动性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
(三) 贝叶斯投资组合理论 |
(四) 行为投资组合理论 |
四、 QDⅡ海外资产配置的意义 |
(一) 通过国际化投资对冲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
(二) 国际化投资体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推动力 |
(三) 金融资产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五、 QDⅡ海外资产配置中的市场分散化与行业分散化策略 |
(一) 资严配置的分类和基本框架 |
(二) 国别效应和行业效应及其对资产配置策略的影响 |
(三) 中国证券市场主要行业的国际相关性 |
六、 本章小结 第七章 QDⅡ海外投资风险的管理控制机制 |
一、 QDⅡ风险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
(一) 前台交易与后台管理分离原则 |
(二) 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策略体系 |
(三) 内部审计与独立风险管理原则 |
(四) 互动原则 |
二、 QDⅡ风险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
(一) 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指引 |
(二) 投资风险检测制度 |
(三) 内部估值体系 |
(四) 内部管理控制 |
(五) 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 |
三、 ODⅡ风险外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 国际监管合作机制的缺陷 |
(二) 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
(三) 我国QDⅡ监管制度的缺陷 |
(四) 我国QDⅡ制度法律体系存在缺陷 |
四、 加强QDⅡ风险外部监管的政策建议 |
(一) 加强QDⅡ监管的国际合作 |
(二)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三) 改变监管理念,完善我国监管模式 |
五、 完善ODⅡ制度风险的法律防范制度 |
(一) 严格挑选QDII主体 |
(二) 完善QDⅡ运营规则 |
(三) 推进QDⅡ制度下的监管合作 |
六、 本草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
(8)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理论创新 |
五、几点说明 |
第一章 文化产业与人民币升值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文化产业概述 |
一、文化产业的产生 |
二、文化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
三、文化产业的特点 |
四、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人民币升值概述 |
一、汇率与汇率制度 |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程 |
三、人民币升值的缘由 |
四、人民币汇率走势 |
第二章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文化产业宏观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发展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由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 |
一、汇率变动与产业结构调整之关系阐释 |
二、从产业属性角度分析 |
三、从贸易品与非贸易品角度分析 |
四、从产业级别(或层次)上分析 |
第三节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文化产业就业的影响 |
一、汇率与就业的理论阐述 |
二、人民币升值对文化产业就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文化消费的影响 |
一、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之关系 |
二、人民币对外升值是对内贬值的有力推手 |
三、对内贬值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
第三章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外文化贸易概述 |
一、对外文化贸易阐释 |
二、文化产业与对外文化贸易的关系 |
三、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现状 |
第二节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的影响 |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概述 |
二、数据来源及几点说明 |
三、人民币升值对核心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额影响的实证分析 |
四、人民币对非核心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额影响的实证分析 |
五、结论 |
第三节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
一、对核心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二、对非核心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三、结论 |
第四章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简述 |
第二节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文化产业FDI的研究现状 |
二、人民币升值对外来资本进入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影响分析 |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文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
四、结论 |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回顾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人民币汇率方面:要保持人民币稳定升值 |
二、文化消费方面:要努力促进文化消费需求 |
三、对外文化贸易方面:要加大对核心文化产品及服务贸易的政策扶持 |
四、FDI方面:努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文化产业 |
五、企业方面:增强创新能力,打造有中国特色文化品牌 |
六、人才方面:加快文化经济人才的培养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我国热钱流动的规模估算及其动因和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目标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第二章 热钱与热钱流动的相关理论 |
2.1 热钱的概念界定 |
2.2 热钱流动动因的理论分析 |
2.2.1 利率决定作用说 |
2.2.2 利率汇率联合作用说 |
2.2.3 资产组合作用说 |
2.2.4 其他动因理论 |
2.3 热钱流动的效应分析 |
2.4 热钱流动的监管 第三章 我国热钱流动的规模估算 |
3.1 基于BOP的我国热钱流动渠道分析 |
3.2 热钱流动规模的估算方法 |
3.3 我国热钱规模的重新估算 第四章 我国大规模热钱流入的现状与实证分析 |
4.1 我国大规模热钱流入的动因分析 |
4.1.1 我国大规模热钱流入的动因之中美利差 |
4.1.2 我国大规模热钱流入的动因之人民币汇率预期 |
4.1.3 我国大规模热钱流入的动因之资产价格 |
4.2 “三重套利”模型构建 |
4.2.1 因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自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我国热钱流入动因的实证分析 |
4.3.1 统计性描述、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
4.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第五章 热钱流入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
5.1 我国大规模热钱流入对我国实际汇率的冲击 |
5.2 我国大规模热钱流入对资产价格的冲击 |
5.2.1 我国大规模热钱流入对证券市场的冲击 |
5.2.2 我国大规模热钱流入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 |
5.3 我国大规模热钱流入与央行货币政策调节的困境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
四、浅谈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J]. 张子轩.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25)
- [2]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J]. 龚雨佳. 时代金融, 2017(11)
- [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陈佳娴. 现代商业, 2016(22)
- [4]如何看汇率和股市的关系[J]. 钮文新,CFP. 企业观察家, 2016(02)
- [5]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J]. 贲小强. 时代金融, 2013(33)
- [6]两岸三地汇率联动性研究[D]. 吴秉泽. 南开大学, 2013(07)
- [7]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李佳峰. 武汉大学, 2013(12)
- [8]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D]. 李迪.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9]我国热钱流动的规模估算及其动因和影响分析[D]. 肖兰章. 复旦大学, 2012(03)
- [10]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的探索[J]. 张馨. 时代金融,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