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创造性人格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莎[1](2021)在《高中生创造性人格与音乐偏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谭建伟,付杰,牟胜东,王建东[2](2020)在《基于改进SEM模型下大学生创造力对就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创造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人格倾向,对就业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研究这3个因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运用改进的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对大学生创造力与就业能力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创造力中创造性思维对社会兼容度、准职业形象、知识水平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同时创造性行为能力与人格倾向对社会兼容度、就业人格以及知识水平产生显着正向影响。研究结果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侧重点指明方向,有利于我国大学生教育的改革。
朱心怡[3](2020)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及提升研究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文中提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能够考察和判断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是国家监测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能够为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保证。作为高等教育顶层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力军,其最终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即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内在的统一,二者各项核心素质上的培养是一致的。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出发选择五大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素养、创造性人格素养、创新素养、领导力素养和情商素养对当前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本研究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出发,以江苏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等六所高校528名全日制研究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探究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一)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处于中上水平,其总体得分高于理论中值。各核心素养总体发展情况最好的是情商素养,其余依次是领导力素养、创新素养、创造性人格素养和科学素养。(二)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总体情况并不理想,总体得分低于理论中值,其中在论文发表和主持课题两方面得分较低。性别、年龄、硕士类别和年级的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总体情况较好,其中总体发展情况最好的是发现问题维度,在问题的提升转化维度上情况一般。性别、院校和年级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总体情况较好,各维度发展情况比较均衡。性别、硕士类别、院校和年级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五)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总体得分高于理论中值,但并不是太好。其中总体情况最好的是全日制研究生的挑战性人格,其次是好奇心和冒险性。全日制研究生的想象力人格发展情况并不理想。专业类型的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创造型人格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六)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总体得分高于理论中值,各维度发展情况良好且较为均衡,但在情绪调控方面仍有待提高。硕士类别、院校、专业类型和年级的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从高校和个人两大层面提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杨澜[4](2020)在《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造力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辽宁省某高校》文中提出目的:为提高公共课培养阶段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简称医学学硕)创造力倾向水平,首先调查并评价同一届学生在新入学时及公共课结束后两个时间点的创造力倾向现状和水平,进而深入分析新入学时影响其创造力倾向的主要因素,深入分析公共课阶段培养过程影响其创造力倾向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上述两大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国内外医学研究生创造力倾向水平及培养途径,归纳整理进行文献综述;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辽宁省某高校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造力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使用SPSS 24.0统计软件包及EXCEL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医学学硕的人口学特征和创造力倾向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检验和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釆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进行医学学硕创造力倾向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同一届学硕新入学和公共课结束后两个时间点的创造力倾向得分及自我评价情况新入学学硕创造力倾向平均总得分为(109.65±12.45),其中冒险性得分为(23.84±3.00)、好奇性得分为(31.86±4.29)、想象力得分为(25.94±4.15)、挑战性得分为(28.01±3.21)。公共课结束后同一届学硕创造力倾向的平均总得分为(107.83±13.57),与新入学时创造力倾向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其中冒险性得分为(23.68±3.06)、好奇性得分为(30.87±4.49)、想象力得分为(26.23±4.16)、挑战性得分为(26.95±3.60),好奇性和挑战性得分与新入学时具有统计学差异。此外,学硕的创造力倾向自我评价平均得分为(2.67±0.90),得分率低于0.6,且只有10%的学生对自身的创造力倾向能力表示满意。2.新入学学硕创造力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硕创造力倾向得分在性别、性格、居住地、担任职务情况、小组讨论课表现情况、课堂回答老师问题情况、阅读“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情况、查文献解答学习疑惑情况、看网课情况、利用资源看医学教学视频情况和对科研感兴趣情况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外向(内向为参照物)(Beta=0.207)、阅读自然科学类图书(Beta=0.148)、对科研感兴趣(Beta=0.133)、查文献解惑(Beta=0.117)、性别(Beta=-0.114)是创造力倾向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3.公共课阶段培养过程对创造力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创造力倾向得分在导师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导师尊重学生研究兴趣、导师对学生观点不做好坏裁决、导师鼓励学生使用新方法、导师鼓励做高难度的研究、学生对导师指导方式满意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学硕对课程学习评价情况的总得分均值为(11.46±2.69),得分率在0.6-0.8之间;学硕对导师评价情况的总得分均值为(27.43±5.72),得分率在0.6-0.8之间;学硕对学校提供的创新环境评价情况的总得分均值为(18.72±3.84),得分率在0.6-0.8之间。结论:新入学学硕创造力倾向水平一般,公共课结束后同一届学硕创造力倾向仍处于一般水平,与新入学时相比无变化,而其好奇性和挑战性维度水平稍降低,创造力倾向自我评价较低。新入学时学硕创造力倾向主要受性格、阅读自然科学类图书、对科研感兴趣、查文献解惑、性别的影响,外向性格学生高于内向和中间型性格学生、阅读自然科学图书数量多的学生高于阅读量少的学生、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高于不感兴趣的学生、查文献解惑频率高的学生高于频率低的学生、男生高于女生。此外,居住地为乡镇和城镇的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在学校担任相关职务的学生高于不担任职务的学生、参加小组讨论课经常积极的学生高于从不/很少/有时积极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高于很少回答的学生、阅读综合性图书数量多的学生高于阅读量少的学生、“看网课情况、看医学视频”频率高的学生高于频率低的学生;公共课阶段培养过程中,对导师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尊重学生研究兴趣、对学生观点不做好坏裁决、鼓励学生使用新方法、鼓励做高难度的研究情况和学生对导师指导方式评价为非常符合的学生创造力倾向水平高于其他评价情况。学硕对课程学习、导师、学校提供的创新环境的评价均为一般。通过强化专业内主动学习、增加专业外阅读量、多角度提升科研兴趣、积极投身科研实践、优化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式、丰富研究生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学校积极营造激发创造潜能的客观环境来提高医学学硕的创造力倾向水平。
刘洪翔[5](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陈亮亮[6](2019)在《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表现的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领域创造力思想的兴起,在具体的领域内开展研究已成为创造力研究的一大趋势。理工科的学习是一个特定的领域,学生在专业领域内表现出的创造力与一般创造力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有必要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进行专门的研究。传统的创造力研究多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产品以及创造性环境四个视角出发,采用成熟工具或自编工具开展研究,其关注的是创造性潜力而非现实表现,无法真实地反映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的现实表现。此外,环境和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预测作用,但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及三者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基于此,本研究将从现实表现的层面考查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还将考察环境和动机对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表现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将从三个方面对此开展研究:第一,开发一套测量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表现的研究工具;第二,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表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第三,探究环境、动机和创造力表现的关系。在具体的研究中,采用自编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表现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和高校创新环境问卷,调查分析创造力表现现状,并对三者的关系及环境影响创造力表现的机制做了深入探讨。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表现量表是一个三维结构模型,包括学习创新、社会活动创新和科技创新三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可用于团体施测。(2)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创造力表现处于中上水平,而在社会活动创新和创造力表现总分接近中等水平,科技创新水平最低且偏低。在创造力表现特别是学习创新和科技创新上,985高校优于211高校,实验班优于普通班。男生在学习创新和科技创新上显着高于女生。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表现水平逐渐升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成绩排名越靠前,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表现水平越高。(3)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及科研中能够激发出具有较强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且相较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具有更高的水平;高校创新环境越好,越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的表现。特别是任务挑战和资源充足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但课程支持对社会活动创新具有负向预测作用。高校创新环境不仅直接能够影响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表现,而且还能够通过内部动机的中介作用来间接影响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外部动机的中介效应均不显着,说明环境因素无法通过外部动机影响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表现。
张斯娜[7](2018)在《认知灵活性、创造性人格和大学生创新效能的关系 ——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学生成年之后最重要也是首要的教育阶段,而创新又是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关注大学生创新效能的发展必将有力推动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本研究立足大学生创新效能,运用问卷调查法,试图发现大学生创新效能发展特点,探索影响创新效能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灵活性和创造性人格对创新效能的影响。最后提出提升大学生认知灵活性、提高创造性人格水平以利于其创新效能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普及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动力、培养创新思维,为高等院校创建良好创新氛围、为我国创新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与方便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700人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36份,有效回收率为90.86%。调查采用赵兵修订的的认知灵活性量表、朱小佳修订的“大五”人格量表和阳莉华编制的大学生创新效能感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5、0.740和0.890。根据统计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创新效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效能在年级、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及父母文化程度上均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在性别、专业、是否学生干部、家庭所在地和学习成绩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在:男生创新效能总分和敏感性、独创性、流畅性因子得分都要显着高于女生;文科大学生在敏感性因子上得分显着高于理工科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创新效能的灵活性因子和流畅性因子得分要显着高于普通学生;大学生创新效能流畅性因子存在极其显着的家庭所在地差异,得分按城市、农村、县城顺序依次递减;创新效能总分、敏感性、灵活性、独创性得分在不同等级学习成绩大学生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2.大学生认知灵活性整体水平较低。认知灵活性在性别、年级、是否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在: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灵活意愿和灵活效能因子上,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大学生认知灵活总分和灵活意愿、灵活效能都存在显着年级差异,二、三年级大学生得分显着高于一、四年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学生在认知灵活性及其各个因子上得分均显着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认知灵活性总分存在极其显着的期末成绩等级差异。3.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创造性人格在是否学生干部和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在: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创造性人格得分显着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得分显着高于来自农村或县城的学生。4.大学生创新效能与认知灵活性和创造性人格之间均呈现显着正相关。认知灵活性、创造性人格对大学生创新效能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能共同预测创新效能29.5%的变异量;创造性人格在大学生认知灵活性和创新效能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根据认知灵活性、创造性人格和大学生创新效能的特征及其关系提出以下建议:分别从性别、年级和成绩视角提升大学生的认知灵活性水平;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入手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通过全面的新生入学辅导、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组织科研指导等方式发挥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在认知灵活性和创新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
唐炎钊,张印轩[8](2018)在《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激发和鼓励研究,已成教育界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创业认知和职业锚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模型,采用已有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了创造性人格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并探索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四个维度在创造性人格与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创造性人格各维度对创业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创造性人格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创业意愿及其各维度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创新变革、风险承担、机会识别和关系管理维度在创造性人格与创业意愿关系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刘畅[9](2017)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是高等教育对国家宏观经济转型强有力的人才支持途径。为了研究有效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从而为高等学业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切实提高大学生群体创业能力,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对此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创业理论和创造型人才培养理论的观点,界定大学生创业定义和定位,据此编制了“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调查表”和“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在大学生创业能力领域有代表性的90位代表(其中包括辽宁省沈阳市和大连市两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家30位,大学生创业者30人,高校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专家3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隶属度分析,获得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六个维度:个人特质、机会开发能力、管理经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高校创业教育的四个培养因素: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指导服务体系和隐性环境。为了更好探讨培养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作用和有效影响方式,预设了理论模型和相关研究假设,编制“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考察四个培养因素和创业能力等变量。选取沈阳、大连等7个城市的具有大学学历背景(包括在校)的创业企业主创者形成最终样本514份。首先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随机分半的257份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得到拟合模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然后利用随机分半的另一批257份数据进行模型的效度检验,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最后,依据该模型探讨了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各维度的总效应。经研究发现:一,“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指导服务体系”和“隐性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各维度均产生正向影响,但影响作用及影响程度不同,各具优势,共同完成“完全智力培养——综合创造力开发——综合创造力应用于创业过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二,依靠专业教育的创业方向融合无法实现全部创业能力的培养。根据本研究的路径分析结果,教学体系对“专业应用”和“创新能力”产生显着影响,但对创业能力其他维度不具备显着影响,因此,不应该为教学体系附加培养其他创业能力的功能,即不应过度提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教学体系”可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完全智力的开发和培养使学生具备对专业知识应用和创新的能力。三,鼓励和保护的创业教育隐性环境,对个体的创造性人格、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起到直接促进作用,可以促进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形成,以及由特质人格支撑的创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发展。四,培养因素之间存在内部支持联动关系,高校创业教育管理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配合和衔接。在具体教育实施过程中,使创业教育各个因子互相支持和促进,形成统一的培养系统。最后,针对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建议:依据WICS理论,形成正确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并贯彻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全过程;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分为多元能力基础培养、创造型能力开发和创业能力应用等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培养充分利用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的四个渠道,即:强化教学体系在能力基础培养阶段的作用;利用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发挥隐性环境在创业能力实践中的鼓励和保护作用。
杨春慧[10](2017)在《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创造性人格与创业质量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大学生创业活动愈发受到国家及高校重视,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者,其创业质量如何测评,尤其是通过量化方式进行评价成为问题。本文试图构建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探求创造性人格与创业质量的关系。研究一,在文献研究和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编制包含54个题项的《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问卷》。随机抽取300名大学生创业者,有效数据257份,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最终确定包含29个题项的《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问卷》,该问卷包含六个维度:经济基础、稳定性、发展性、团队合作、社会贡献率、创新性。研究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学生创业质量的各层级指标赋予权重。通过K均值聚类得到大学生创业质量的分界点:3.38和4.17,明确大学生创业质量高、中、低三级标准。研究三,随机抽取310名大学生创业者,有效数据276份,进行大学生创造性人格与创业质量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各维度与创业质量各因子呈显着正相关(p<0.01),创造性人格各维度对创业质量各指标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
二、大学生创造性人格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创造性人格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改进SEM模型下大学生创造力对就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
(一)大学生创造力及影响因素 |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影响因素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证分析 |
(一)变量选取 |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
1.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 |
2.数据的采集与样本情况 |
3.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三)实证分析结果 |
1.初始模型运行及假设检验结果 |
2.模型的改进 |
四、结语及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1.重视系统性训练,塑造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 |
2.增加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比重,强化大学生创造性行为能力 |
3.加强引导和鼓励,培育大学生创造性人格 |
(3)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及提升研究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 |
二、拔尖创新人才 |
第二节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
一、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 |
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 |
三、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核心素质研究 |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实践研究 |
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
第四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工具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被试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基本背景信息 |
二、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情况调查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造型人格素质测量问卷 |
四、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测量问卷 |
五、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质测量问卷 |
六、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质测量问卷 |
第四节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测量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全日制研究生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一、性别分布情况 |
二、年龄特征分布情况 |
三、硕士类别分布情况 |
四、院校类别分布情况 |
五、专业类型分布情况 |
六、年级分布分布情况 |
第二节 全日制研究生各核心素质的基本情况 |
一、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 |
二、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的基本情况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的基本情况 |
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的基本情况 |
五、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全日制研究生各核心素质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一、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二、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五、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第四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二、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五、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对策 |
一、高校层面 |
二、个人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造力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辽宁省某高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和意义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创造力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 创造力倾向概念及构成理论模型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问卷调查法 |
3.3 统计分析法 |
4.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结果 |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同一届医学学硕新入学和公共课结束后两个时间点的创造力倾向得分及自我评价情况 |
2.1 新入学创造力倾向得分情况 |
2.2 公共课结束后创造力倾向得分及比较情况 |
2.3 公共课结束后创造力倾向的自我评价情况 |
3.新入学医学学硕创造力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
3.1 新入学创造力倾向单因素分析 |
3.2 新入学创造力倾向多因素分析 |
4.公共课阶段培养过程对医学学硕创造力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课程学习评价情况的创造力倾向差异性分析 |
4.2 导师评价情况的创造力倾向差异性分析 |
4.3 科研经历情况的创造力倾向差异性分析 |
4.4 学校提供的创新环境评价情况的创造力倾向差异性分析 |
讨论 |
1.同一届医学学硕新入学和公共课结束后两个时间点的创造力倾向现状分析 |
1.1 新入学创造力倾向现状分析 |
1.2 公共课结束后创造力倾向现状分析 |
1.3 两个时间点的创造力倾向比较分析 |
2.同一届医学学硕新入学和公共课阶段培养过程的创造力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
2.1 新入学创造力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 公共课阶段培养过程对创造力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对策与建议 |
1.强化专业内主动学习 |
2.增加专业外阅读量 |
3.多角度提升科研兴趣 |
4.积极投身科研实践 |
5.优化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 |
6.丰富研究生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
7.学校积极营造激发创造潜能的客观环境 |
参考文献 |
研究不足 |
综述 创造力倾向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医学学硕创造力倾向调查表 |
致谢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表现的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2.1 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的文献综述 |
2.2 动机与创造力表现的关系综述 |
2.3 环境影响创造力表现的动机机制探讨 |
2.4 问题提出 |
3 研究一: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表现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3.1 研究目的 |
3.2 量表编制的理论基础 |
3.3 预测问卷的形成 |
3.4 正式问卷的形成 |
3.5 信效度检验 |
3.6 讨论 |
4 研究二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表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研究三: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表现与高校创新环境和学习动机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
5.3 研究方法 |
5.4 研究结果 |
5.5 讨论 |
5.6 结论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认知灵活性、创造性人格和大学生创新效能的关系 ——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创新效能的研究现状 |
1.创新效能的概念和结构 |
2.创新效能的影响因素 |
(二) 认知灵活性的研究现状 |
1.认知灵活性的内涵和结构 |
2.认知灵活性的相关研究 |
(三) 创造性人格的研究现状 |
1.创造性人格的概念和结构 |
2.创造性人格的相关研究 |
(四) 创新效能与认知灵活性和创造性人格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工具 |
(一) 认知灵活性量表 |
(二) 大学生创新效能感量表 |
(三) 创造性人格量表 |
四、研究流程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量化研究统计结果与讨论 |
(一) 大学生创新效能的统计结果与讨论 |
(二) 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统计结果与讨论 |
(三) 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统计结果与讨论 |
(四) 大学生创新效能、认知灵活性与创造性人格的关系统计结果与讨论 |
二、访谈结果与讨论 |
(一) 对大学生创新效能的访谈结果与讨论 |
(二) 对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访谈结果与讨论 |
(三) 对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访谈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大学生创新效能的特点 |
二、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特点 |
三、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特点 |
四、大学生创新效能、认知灵活性与创造性人格的关系 |
五、研究展望 |
第五章 提升大学生创新效能的教育建议 |
一、重点关注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发展 |
二、改善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方式 |
三、发挥中介效应,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效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清单 |
附录二 大学生认知灵活性、创造性人格、创新效能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测量工具 |
致谢 |
(8)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
(一) 创造性人格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
(二)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三、样本与变量度量 |
(一) 样本与数据 |
(二) 变量度量 |
(三) 假设检验与结果 |
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 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分析 |
4. 回归分析 |
(1) 直接效应的回归分析 |
(2)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
(3) 创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中介效应分析 |
四、研究结果讨论 |
(一) 数据分析结论 |
(二) 管理启示 |
(9)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创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
1.2.2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
1.2.3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 |
2.1 理论基础 |
2.1.1 创业理论 |
2.1.2 人才培养理论斯滕伯格的WICS理论 |
2.2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理论建构 |
2.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2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预设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及培养因素分析 |
3.1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
3.1.1 基于理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假设 |
3.1.2 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实证遴选 |
3.1.3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特点解析 |
3.2 基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的培养因素分析 |
3.2.1 基于文献和理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 |
3.2.2 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遴选 |
3.2.3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关系的探索性分析 |
4.1 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假设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4.2.1 问卷设计 |
4.2.2 目标群体的设计 |
4.2.3 数据收集方法 |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1 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 |
4.3.2 因子分析 |
4.3.3 相关关系分析 |
4.3.4 回归分析 |
4.3.5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论 |
4.4 高校创业教育对创业能力的影响路径分析 |
4.4.1 高校创业教育层面的影响因子 |
4.4.2 基于相关理论的高校创业教育影响路径预设 |
4.4.3 结构方程的判断和路径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构建 |
5.1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交叉效度验证 |
5.1.1 模型拟合度的交叉效度检验 |
5.1.2 模型路径系数的交叉验证分析 |
5.1.3 模型路径系数的总效应分析 |
5.2 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合意模型构成 |
5.2.1 基于理论分析的创业能力培养三个阶段 |
5.2.2 基于实证分析得出的创业能力培养四个渠道 |
5.2.3 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
6.1 依据WICS理论,形成正确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 |
6.1.1 高校现有的创业型人才培养观念模糊、片面 |
6.1.2 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创业教育 |
6.1.3 依据创造型人才培养规律,形成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 |
6.2 强化“教学体系”在创业能力基础培养阶段的作用 |
6.2.1 “教学体系”对学生多元智力能力培养不足 |
6.2.2 重点发挥“教学体系”对创新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作用 |
6.2.3 “教学体系”的改进措施 |
6.3 利用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促成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
6.3.1 高校现有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
6.3.2 发挥“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开发创业能力的作用 |
6.3.3 “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的改进措施 |
6.4 发挥隐性环境对创业能力实践的导向作用 |
6.4.1 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环境表面化 |
6.4.2 发挥隐性环境在创业能力实践过程中的保护和鼓励作用 |
6.4.3 “隐性环境”的改进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界定大学生创业相关定义 |
7.1.2 提出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 |
7.1.3 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 |
7.1.4 对策及建议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7.2.1 对不同创业企业需求不同创业能力的考察 |
7.2.2 创业能力与创业结果之间的关系 |
7.2.3 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10)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创造性人格与创业质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大学生创业文献综述 |
1.2.2 创造性人格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1 目前研究的现状及不足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3.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研究一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的问卷编制 |
第一节 创业质量评价理论指标体系的初步提取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设计 |
2.1.3 研究结果 |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问卷编制及指标体系的确定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设计 |
2.2.3 研究结果 |
2.2.4 讨论 |
2.2.5 结论 |
第三章 研究二创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及划分标准的确定 |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设计 |
3.1.3 研究结果 |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标准确立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设计 |
3.2.3 研究结果 |
3.2.4 讨论 |
3.2.5 结论 |
第四章 研究三大学生创造性人格与创业质量的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质量的现状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设计 |
4.1.3 研究结果 |
第二节 创造性人格与创业质量的关系研究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设计 |
4.2.3 研究结果 |
4.2.4 讨论 |
4.2.5 结论 |
第五章 总讨论 |
第一节 创业质量结构体系的对比 |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机制 |
第三节 建议与对策 |
5.3.1 外部支持 |
5.3.2 创业主体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贡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的开放式问卷 |
附录B 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问卷(试用版) |
附录C 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问卷(正式版) |
附录D 威廉斯创造性个性倾向测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参与课题 |
致谢 |
四、大学生创造性人格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创造性人格与音乐偏好的相关性研究[D]. 刘莎.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改进SEM模型下大学生创造力对就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谭建伟,付杰,牟胜东,王建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11)
- [3]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及提升研究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D]. 朱心怡. 江苏大学, 2020(05)
- [4]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造力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辽宁省某高校[D]. 杨澜.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4)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理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表现的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亮亮.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认知灵活性、创造性人格和大学生创新效能的关系 ——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D]. 张斯娜. 西北民族大学, 2018(04)
- [8]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 唐炎钊,张印轩. 高教探索, 2018(04)
- [9]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D]. 刘畅. 东北大学, 2017(01)
- [10]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创造性人格与创业质量的关系[D]. 杨春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