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风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

西藏风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

一、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罗彤[2](2021)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天祝藏区入口社区的文化景观特征阐释与建设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多民族交汇地,不光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景观特征。但现阶段祁连山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建设面临着无差异发展模式,不能更好的发挥各自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优势。故本文从文化景观理论切入,根据文化景观概念的发展逻辑探索入口社区的创新性保护发展视角,试图以“文化—未来”、“保护—发展”的动态、综合、整体性思维对天祝藏区入口社区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历史文化分析,解析构成当地特殊文化景观的基本要素,梳理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景观特征及内在因素,挖掘深层的文化价值,以期在国家公园的建设中探寻适应性保护发展策略。本文首先阐述背景、提出问题、说明论文选题的必要性并建构本文的研究框架。引出三个关键点,即国家公园、文化景观、天祝藏区,再基于回溯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结合文化景观概念的背景与现状发展的综述,构建适合研究天祝藏区文化景观的框架方法。其次通过研究天祝藏区独特的文化景观特征以便为探索建设策略做铺垫。根据对天祝藏区多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文化特性的梳理,分析影响景观特征的主要因素并识别现状存在的问题,为后文的研究提供方向和重点。基于影响因素与框架方法从宏观上解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聚落形态,并举实例进行解析,从微观上分析了原住民在聚落形态中的行为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入探究其构成的文化内因,详细阐释神山—寺院—部落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发展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在明晰天祝藏区文化景观特征后,进一步研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以“景观”与“文化”共同演进的活态保护发展思路为前提,将这种价值贯穿整个国家公园入口社区职能建设中。试图从区域统筹、分区保护、社区联合三个层面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性、对社区居民经济转型政策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自然教育科普方面提出社区联合共同发展,以期将民族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在入口社区未来发展中传承延续,从而实现弹性、精准、文化的三重发展。本文旨在以文化景观理论为切入视角,将天祝藏区入口社区文化内涵作为研究重点,厘清这种多元一体的景观特征,“以史为鉴”为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地域性的具体策略,对社区居民根据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提供更适宜的政策,以期居民能够平稳度过转型期。对公众以吸引年轻人为主,制定具有文化深度的生态体验路线,发展绿色生态旅游模式。保护特色街道、地标建筑与未来国家文旅发展的趋势相结合,实现新时代人—地和谐共进的美好期望。

完玛措[3](2021)在《泽库地区环保习俗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已逐渐成为各个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藏族生态环保习俗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影响着藏族地区的环境治理。藏族生态环境保护习俗中"崇敬自然、顺应自然、众生平等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一系列传统观念,在新时代生态保护方面意义更加重大。本文通过与泽库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僧俗年长者,有经验者进行交谈、参观藏族寺院以及参加特有风俗活动等方式来收集藏族环保习俗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而探讨它的现实功效。

蔡新良[4](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贺健[5](2021)在《藏羌彝走廊中部地区藏族民间信仰调查研究 ——以四川冕宁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羌彝走廊自古就是我国民族交往、互鉴交流、多元交融的重要文化沉积带,生活在藏羌彝走廊腹心地带的四川冕宁藏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持续混融、民族风情独特,以民间信仰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深远社会影响,其间蕴含的地方性知识、优秀思想、人文精神、道德价值等,是冕宁藏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具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价值。本文首次以民间信仰为视阈切入四川冕宁藏族信仰调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与历史研究、田野调查与理论实证、宏观叙述和个案解读等研究方法,对该区域民间信仰内容与形态作出判断分类,对仪式与象征开展分析解读,对遗存与涵化加以对比研究,对起源与发展进行解释论证、对功能与作用展开客观总结、对正向影响与时代价值进行凝练阐释。文章通过对冕宁藏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传统丧葬礼仪、禁忌与巫术、神话传说、基本特征、起源发展等蕴含的民间信仰文化进行纵向梳理与横向观察,认为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是以原始信仰遗存为主,杂糅混融多元文化的民间信仰形态。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提出“白石”是冕宁藏族图腾崇拜圣物的观点,并在神话、地理、族源、功能、区域认知等方面进行论证;首次对冕宁藏族地方传统丧葬仪式进行“深描式”民族志记述,以文化人类学“通过仪式”、“色彩象征”理论对丧葬秩序与象征、丧礼色彩象征开展实证研究。本文认为,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文化具有心理调适、社会整合、社会控制、文化自生传承等正向功能,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全球城市化、全球信息化和城市工业化背景条件下,以冕宁藏族民间信仰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生存空间正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提出,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文化要在新时代发挥新价值,就必须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根本任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文化应当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将民间信仰文化中传承千年的先民智慧继承发扬,积极发挥传承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应当努力追求高尚的价值标准,肯定和褒扬民间信仰文化中蕴含培育的个人美德与社会公德,充分发挥育德培元的内部控制价值;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繁荣发展以民间信仰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坚定发挥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引领价值;应当厚植家国天下情怀,持续加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理念,切实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信仰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潜在力量,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信仰、评价信仰、弘扬信仰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在研究民间信仰文化时,要深入挖掘其积极影响和时代价值,弘扬民间信仰中的优秀文化,加以合理利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从而体现新时代新价值,焕发新时代新活力,实现新时代新目标。

付吉力根[6](2020)在《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社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基于地方特点,结合传统与现代是乡村社会转型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扎村,运用结构化理论,探讨了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实践。高原村落的资源稀缺性和生态多样性是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社会转型的能动因素。发挥高原村落的能动性,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在更大的空间配置资源是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基于民族志的方法,通过为期14个月的田野调查,使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地方志、历史文献以及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中的各种实践,对乡村社会转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历史空间中,尕扎村经历部落制度、土司制度以及寺院体系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制度由封建贵族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人们获得了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社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这个历史过程是地方社会进入国家整体的分配体系的过程。历史空间是当前社会转型的前提条件。在生产空间中,村民的农牧业生产围绕定居点、牧场和借牧地三个空间展开。在河谷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空间轮转突破资源限制,使农牧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在亲属空间中,家庭结构以扩大家庭为主,通婚范围集中在河谷之内,这与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从人情往来中的礼物形式来看,哈达加礼金是最普遍的形式。礼物的货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哈达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变得更加宽泛,同时实物形式的礼物收缩在亲密的亲属之间。亲属空间是社会转型的规则基础。在象征空间中,人们通过仪式的方式,展演资源共享的规则。措哇、村落、河谷等山神祭祀的不同单位,代表着不同的资源共享和纠纷调节范围。敦巴斋会、嘛尼会则通过物的汇集和分散,调节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范。象征空间是社会转型的文化基础。在组织空间中,借助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以旅游资源开发、环保协会、合作社为载体,在超越村落的层面上建立新的组织形式,使得村落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环保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成为乡村承接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机制新载体。组织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制度保障。综合而言,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构成的整体生活空间来看,尕扎村的社会转型在传统农牧业生产和注重集体协作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空间和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前提和基础;亲属空间和象征空间是在长期社会转型中形成的地方资源配置方式,而组织空间是村落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与国家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载体。从资源与规则的理论视角来看,乡村社会转型是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在此,结构具有资源与规则的二重性,资源由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构成,而规则具有管制性和构成性。社会转型需要发挥资源的配置性和规则的构成性,也利用资源的权威性和规则的管制性。尕扎村社会转型的关键点在于当地的权威性资源与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上。当地的权威性资源是配置性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规则化过程而形成的。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通过资源化过程转化为当地新的配置性资源,这一过程通过生产空间来完成。生产空间与其他空间通过资源化和规则化相互影响,其中组织空间作为最具构成性的权威性资源,更新地方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新的权威性资源。生产空间和组织空间在乡村社会转型中作为资源与规则转化的两个重要空间,连接地方和国家/市场,成为从社会整合到系统整合的主要实践领域。总而言之,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是村落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

高恩召[7](2020)在《生态治理的本土经验 ——扎琼巴让的生态治理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作为生态屏障对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青藏高原草原退化现象严重,生态治理刻不容缓。在生态治理实践中,现在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科学知识或普同知识在国家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另一种是近年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地方性知识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草原沙漠化趋势严重,当地牧人扎琼巴让运用本土经验号召当地牧民成功治理恢复沙化草原、湿地三万余亩。“本土经验”、“当地牧民”、“文化”是扎琼巴让在分享生态治理经验过程中一直强调的内容。基于此,本研究以地处青藏高原的若尔盖湿地为研究视点,以扎琼巴让具体的生态实践为研究内容,通过个人史的方式呈现,对扎琼巴让利用本土经验进行生态实践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对其生态治理过程的梳理旨在揭示本土经验是如何发挥作用运用于当地的生态治理中。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其生态治理过程中一系列唤醒牧民文化自觉意识举措来理清本土文化和牧民参与生态治理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若尔盖草原的生态治理中,扎琼巴让唤醒牧民文化自觉意识、动员牧民参与、借助牧民力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方式。在扎琼巴让的生态治理实践过程中,本土经验作为核心内容,是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结合。动员牧民将本土经验应用于生态治理实践中取得显着效果,并从单纯的技术层面延伸到唤醒文化自觉意识层面。传播牧民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在生态治理实践深入的过程中贯穿始终。扎琼巴让作为地方性精英,通过一系列传播牧民智慧、唤醒文化自觉措施来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保护牧民尊严、增强牧民自信。包括建立合作社促进生态治理深入,建立扎琼仓生态文化交流中心并发展文化旅游传播交流牧民智慧,建立生态展览馆保护传统游牧生态文化,拍摄纪录片保护牧民尊严、提高牧民自信,举办“回家”活动唤醒牧民文化自觉意识。保护牧民尊严、增强牧民自信极大调动了当地牧民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和信心,促进了生态治理实践的可持续。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对于其他地区参与当地生态治理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厘清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生态治理中的地方性知识发挥着协调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作用,科学知识担负着更加高效率的推进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技能。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借助地方性精英、本土环保团队实现二元有机统一是生态治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周太加[8](2020)在《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文中认为本文对藏族习俗文化中的道德信仰、禁忌习俗中的环保理念进行了探讨,对于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辩证与吸纳,加深对藏族习俗文化的认识,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改造,同时保护青藏高原等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刘滨谊[9](2019)在《荒野精神价值初探——以中国传统草原游牧民族荒野观为例》文中指出荒野具有丰富的精神价值,中国传统草原游牧民族是继承并传达草原荒野精神的典型载体。通过文献分析,以人居环境三元论为理论基础,提炼草原荒野背景特征,分析草原荒野精神对中国蒙古、藏、哈萨克三个典型草原游牧民族人居活动及建设的影响和荒野观。总结出荒野精神引发产生荒野观,荒野观指导人类行为活动,而人类行为活动反馈作用于荒野,保护荒野的结论。即:"荒野→荒野精神→荒野观→荒野活动→荒野"这一以荒野精神为核心的荒野自我发展保护机制以及其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启迪。

赵国栋[10](2019)在《“神鱼现象”:藏族原生态文化解释的一种机制隐喻》文中认为对藏族原生态文化的解读主要存在三个视角,进而形成一种地理环境因素、宗教因素、人、行动方式和选择结合的作用机制。通过"神鱼现象"的分析,认为西藏牧区的生活世界具有一种基于身体知觉的朴素的生灵观,这种观念在当地生活的集体表象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朴素的身体知觉和生灵观念,进一步形成了一种"藏族朴素的基于身体知觉的天人生灵合一生态伦理",这一伦理在某种程度上柔化了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并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直接因素。通过这样的因素,有助于处理与异文化、异逻辑的关系,为筑牢中华民族和谐共荣关系提供一种可行的途径和手段。

二、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2)祁连山国家公园天祝藏区入口社区的文化景观特征阐释与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祁连山国家公园天祝藏区
        1.2.2 国家公园入口社区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对国家公园现状的研究
        1.3.2 国内外关于入口社区的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概述
        1.5.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化景观基础理论启示与研究方法框架建构
    2.1 文化景观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应用
        2.1.1 文化景观在国外的起源与发展
        2.1.2 我国文化景观概念的发展与应用
        2.1.3 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文化景观属性
    2.2 文化景观视角下天祝藏区入口社区研究方法框架
        2.2.1 形意相关性
        2.2.2 动态演进性
    2.3 文化景观视角下天祝藏区入口社区的构成要素
        2.3.1 自然环境:藏族原始的信仰—神山、圣水
        2.3.2 建筑物:民族演进的文化象征
        2.3.3 部落:文化景观体系的纽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天祝藏区文化景观影响因素与现状问题识别解析
    3.1 自然环境的生存基底影响
        3.1.1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分布影响
        3.1.2 江河纵横的河流水系选址影响
    3.2 历史脉络于整体聚落形态的影响
        3.2.1 先秦前:戎羌驻牧
        3.2.2 秦汉魏晋时期:匈奴起、四郡立、五凉荣
        3.2.3 唐宋时期:凉州六谷统一政权、藏传佛教传入
        3.2.4 明清时期:寺院兴起、部落联盟形成
    3.3 文化类型对景观特征的划分影响
        3.3.1 游牧文化
        3.3.2 军事文化
        3.3.3 藏传佛教文化
    3.4 保护现状与问题的识别解析
        3.4.1 国家政策层面
        3.4.2 社区居民层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祝藏区文化景观特征解构
    4.1 天祝藏区文化景观特征演进过程
        4.1.1 起源期(汉以前):逐水草而居
        4.1.2 发展期(明清前):多民族融合
        4.1.3 成熟期(民国前):多元文化发展
        4.1.4 小结
    4.2 文化景观特征中的人群行为
        4.2.1 游牧文化型
        4.2.2 宗教信仰型
    4.3 神山—寺院—部落体系景观特征的内涵分析
        4.3.1 神山—寺院的共生关系
        4.3.2 神山—部落的信奉关系
        4.3.3 寺院—部落的政教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景观视角下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策略研究
    5.1 国家公园建设框架下的文化景观价值阐述
        5.1.1 游牧文化的生态智慧
        5.1.2 宗教精神的文化价值
        5.1.3 民族融合的社会价值
    5.2 “景观”与“文化”协同演进的活态保护发展思路
        5.2.1 “景观”与“文化”的统一
        5.2.2 “保护”与“发展”的结合
    5.3 基于不同社区的文化景观特征提出建设策略思考
        5.3.1 区域统筹,弹性发展
        5.3.2 分区保护,精准发展
        5.3.3 社区联合,文化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2.1 论文的创新点
        6.2.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泽库地区环保习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泽库县的基本情况
2 泽库地区环保习俗的主要内容
    2.1 泽库地区与土地相关的环保习俗
    2.2 泽库地区与水相关的环保习俗
    2.3 泽库地区与山林相关的环保习俗
    2.4 泽库地区与动植物相关的环保习俗
3 泽库地区环保习俗的特点
4 泽库地区环保习俗的现实功效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5)藏羌彝走廊中部地区藏族民间信仰调查研究 ——以四川冕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说明
第一章 观念与灵物:冕宁藏族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第一节 自然物力神圣化的结构与生成
        一、世界观
        二、天崇拜
        三、自然物崇拜
        四、水火崇拜
        五、动植物崇拜
    第二节 白石崇拜图腾化的涵容与独立
        一、白石崇拜图腾化的表现形式
        二、与古羌民族白石崇拜的关系
        三、白石崇拜的主要原因
        四、白石崇拜的在地化表述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中心与彼岸:冕宁藏族的祖灵观念和冥世崇拜
    第一节 祖先崇拜的内涵和外延
        一、基本形态
        二、神话中的叙述
        三、做帛之要:祖先荫庇
        四、彼岸之路:送魂经
    第二节 传统丧葬的秩序和象征
        一、丧葬的秩序
        二、葬制与坟山
        三、墓式与象征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中介与传演:冕宁藏族的禁忌巫术和口传文学
    第一节 作为宗教中介的禁忌、巫术和人
        一、禁忌
        二、巫术
        三、占卜
        四、民间宗教职业者
    第二节 口传文学中的神圣与世俗
        一、创世神话的文化人类学解读一
        二、创世神话的信仰文化解读二
        三、口传文学中的崇拜对象、观念与文化解读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必然与选择: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演进规律和主要特征
    第一节 演进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伴生
        一、总体规律
        二、起源于灵魂观念
        三、形态和内容的流变
        四、规律的特点
    第二节 主要特征:由地理历史环境造化
        一、区域性
        二、民族性
        三、朴素性
        四、功利性
        五、民俗性
        六、多元性
        七、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调适与认同:冕宁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正向功能和时代价值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正向功能
        一、心理调适功能
        二、社会整合功能
        三、社会控制功能
        四、文化功能
    第二节 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价值
        一、传承地方性知识的价值
        二、育德培元的内部控制价值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引领价值
    第三节 藏羌彝走廊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回顾、发展和认同层次
        一、回顾:关于民族文化走廊的三个视角
        二、发展:民族文化走廊学说的拓展
        三、多元浑融的各民族民间信仰文化
        四、认同层次:自我、相互、中华民族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冕宁历史上的各民族
    附录二:清代冕宁西番土官属户辑录
    附录三: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边红宝苗族《斗府歌》
    附录四: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资料选编》有关“西番”资料的摘录
    附录五:国家级非遗项目:冕宁藏族民歌《赶马调》
    附录六:《凉山州藏族简史》
    附录七:《凉山州藏族简史》手稿
    附录八:《清代冕宁司法档案全编(第一辑·第1-35 卷)》有关少数民族档案摘选
致谢

(6)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国社会与社会转型
        二、高原地区与社会转型
    第三节 理论范式和重要概念
        一、结构化理论
        二、重要概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历史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村落历史
        一、尕扎村的地理方位
        二、地名传说中的村落历史
    第二节 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行政体系的演变
        二、土地制度的沿革
    第三节 宗教文化与河谷整合
        一、苯教文化的传统
        二、苯教和佛教文化的融合
        三、建立寺院的历史人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农牧业生产的政策变迁
        一、农牧业生产的政策转变
        二、改革开放后的致富事例
    第二节 农牧业生产的时空安排
        一、农牧林资源以及利用方式的变化
        二、牧业生产中的空间转换
    第三节 农牧业生产生活的转变
        一、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二、收入结构与生活转变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四章 亲属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家庭结构
        一、家庭规模
        二、家庭类型
        三、亲属称谓
    第二节 婚姻与继嗣
        一、通婚范围
        二、村落内部婚姻
        三、村落外部婚姻
        四、继嗣形式
    第三节 人情往来与亲疏远近关系
        一、婚礼
        二、葬礼
        三、盖房
    第四节 口头起誓隐含的亲疏远近关系
        一、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起誓
        二、问卷调查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五章 象征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山神祭祀
        一、措哇
        二、山神祭祀
        三、山神祭祀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敦巴斋会
        一、敦巴斋会的早期记录
        二、敦巴斋会的主要内容
        三、敦巴斋会的象征意义
    第三节 嘛尼会
        一、嘛尼会的过程及内容
        二、嘛尼会中体现的村民关系
        三、嘛尼会的象征意义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六章 组织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转型实践
        一、寺院以及年度活动
        二、转型中的寺院功能
    第二节 环保协会与转型实践
        一、参与公益活动
        二、自行成立环保协会
        三、村民对环保协会的态度
    第三节 国家政策与转型实践
        一、“生态文明村”建设项目与实施
        二、“三变改革”与合作社建立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结论
    一、牧村:农村与牧区之间
    二、生活空间的社会转型特点
    三、乡村社会转型与制度改革
    四、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生态治理的本土经验 ——扎琼巴让的生态治理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理论准备
        一、地方性知识在国内生态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二、藏族生态观与地方性知识研究
        三、藏区草地管理研究现状
        四、理论准备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田野点与田野对象
        一、田野点概况
        二、田野对象
第二章 归乡:生态实践的开端
    第一节 危机感:目睹草场沙化
        一、求学经历
        二、目睹草场沙化
        三、家乡生态恶化造成的心结
    第二节 沟通协调:温洛克、当地政府、牧民
        一、引进温洛克生态项目
        二、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
        三、动员牧民参与
    第三节 治沙行动:本土智慧在生态恢复中的尝试
        一、“绿草变沙”的追因
        二、“沙地种草”的失败
        三、“牦牛踩踏”的启示
        四、“绿色草场”的恢复
    第四节 建立合作社:生态治理的促进途径
        一、生态治理作业资料的保障
        二、经济发展对生态治理的促进
第三章 扎琼仓:生态治理实践的里程碑
    第一节 筹办
        一、扎琼仓的选址
        二、资金筹集
        三、扎琼仓的落成
    第二节 运营模式与治理理念的形成
        一、组织机构
        二、探索公益机构的运营模式
        三、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结合的治理理念
        四、试运营
    第三节 开业典礼
        一、环保人士、僧人、牧民到场祝贺
        二、互献哈达与煨桑仪式
        三、扎琼巴让分享初步成效
        四、环保主题饮食
第四章 拓展:生态实践的深入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调查
        一、植物种类调查与标本制作
        二、 若尔盖草原鸟类种类统计
    第二节 牧民“回家”活动
        一、牧二代的回归与交流
        二、骑马看草原
        三、唤醒保护草原意识
    第三节 纪录片拍摄
        一、若尔盖生态变迁:《若尔盖湿地调查》
        二、牧民生态恢复实践:《母亲的草种》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受伤的黑颈鹤和小牧人》
        四、年轻牧民的生态意识:《卓嘎扎西》
第五章 交流:生态实践理念的传播
    第一节 扎琼仓生态治理分享活动
        一、为政府治沙建言献策
        二、培训藏区牧民治沙方法
        三、通过会议与讲座分享草原生态治理过程
    第二节 成立生态文化中心展览馆
        一、保存功能
        二、教育功能
        三、传播功能
    第三节 文化旅游路线
        一、与国内外文化旅行团建立联系
        二、草原生态治理过程的分享与讨论
        三、扎琼仓生态理念的第二传播
    第四节 媒体平台互动
        一、电视媒体报导
        二、微信公众号推送
        三、视频、广播服务平台播放
第六章 经验与反思:对扎琼巴让生态治理实践的思考
    第一节 唤醒牧民在藏区生态恢复中的角色意识
        一、牧民的“草原主人”角色
        二、牧民在藏区生态恢复中的主人翁身份唤醒
    第二节 扎琼仓作为一个本土环保团队的运营模式
        一、适合本土文化的运营理念
        二、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
        三、多渠道实现运营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第三节 生态实践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扎琼仓作为本土环保团队其性质定义模糊
        二、扎琼仓家族式管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局限
        三、魅力型领导对生态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四、治沙规模扩大化挑战
结语文化自觉与生态治理实践
    一、文化自觉:牧人扎琼巴让的草原情怀
    二、文化自信:人格魅力带动的生态治理成效
    三、地方精英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四、生态治理优化之路: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结合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网络资源类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禁忌习俗与自然保护
    (一)禁忌杀生
    (二)禁忌对神山等的触动
    (三)忌乱挖乱砍
二、平等、尊重、宽容的思想与环保
三、结束语

(10)“神鱼现象”:藏族原生态文化解释的一种机制隐喻(论文提纲范文)

一、范畴界定、理论综述与三种研究视角
    (一) 范畴界定、理论综述
    (二) 三种研究视角
二、“神鱼现象”中的生灵观与身体
    (一) 生灵观:四种理想类型
    (二) “神鱼”的身体:何以为“神”
        其一, 圣湖与巴琼藏布:生活与繁衍空间。
        其二, 从永离杀到祈愿:身体空间的转换。
三、朴素的基于身体知觉的天人生灵合一生态伦理
四、从异文化到异逻辑:生活世界的交流
五、结语

四、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祁连山国家公园天祝藏区入口社区的文化景观特征阐释与建设策略研究[D]. 罗彤.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泽库地区环保习俗调查研究[J]. 完玛措. 农村实用技术, 2021(01)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藏羌彝走廊中部地区藏族民间信仰调查研究 ——以四川冕宁为中心[D]. 贺健.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6]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D]. 付吉力根.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生态治理的本土经验 ——扎琼巴让的生态治理实践研究[D]. 高恩召. 兰州大学, 2020(01)
  • [8]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J]. 周太加. 散文百家, 2020(01)
  • [9]荒野精神价值初探——以中国传统草原游牧民族荒野观为例[A].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刘滨谊.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论文集(上册), 2019
  • [10]“神鱼现象”:藏族原生态文化解释的一种机制隐喻[J]. 赵国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04)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