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ole of sea ice in air-sea exchange and its relation to sea fog(论文文献综述)
余洋[1](2021)在《东海黑潮与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文中认为东海黑潮与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中国近海的天气变化,是海气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之一。本文利用优化的区域耦合模式,结合统计分析、个例诊断和全动力收支平衡分析,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东海黑潮影响不同类型热带气旋发展过程的物理机制和东海黑潮对不同类型气旋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响应过程。对区域海气耦合模式进行了优化改进,形成了一个适应于东海黑潮和台风模拟的区域耦合模式。首先,对现有的海气耦合模式进行了参数化方案敏感性试验;其次,通过将黑潮流场、台风、波浪状态、以及采用包含各种粒子半径的飞沫生成函数计算的海洋飞沫通量等影响因子纳入计算,改进了海气通量的计算方法;最后,优化形成的区域模式能够更好地模拟气旋强度、路径、海气界面的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等要素。在东海黑潮对热带气旋发展过程的影响方面,利用改进的区域耦合模式,结合统计分析得到的黑潮最有效增强条件(气旋移动速度为6±1.5 m/s,与黑潮主轴平均距离为25±15 km),针对3组不同类型热带气旋(增强、减弱和异常)的发展过程,系统地揭示了东海黑潮影响气旋是通过湍热通量实现的:东海黑潮触发局部对流爆发,先后在热力学、动力学边界层形成向上输送热量、水汽的垂直混合通道,并在约4 km高度形成径向流出和更高层的深对流,形成了黑潮驱动的湍热通量影响机制。其中,对比不同气旋的发展过程发现:(1)黑潮是该机制的触发者和能量源,决定该机制是否发生;而由气旋的强度、移动速度等个体特征,和海气环境要素则决定该机制的强度与时长;(2)黑潮影响与气旋强度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对强度和移速适中的气旋,进行增强的效率最高,强化阶段也能维持更长时间;对强度大、移速快、路径异常的个例,由于海气差异变小、对流爆发快速消失,该机制则较快转为停滞,无法持续地影响气旋。在东海黑潮区域对热带气旋的响应方面,利用优化的模式,通过全动力收支平衡分析,定量地探讨了3组不同类型热带气旋(增强、减弱、异常)在输运强化和停滞阶段对东海黑潮区域产生不同的三层垂向响应及其可能机制:(1)在增强个例中,其强化阶段将在风速最大和对流爆发的海面发生降温,次表层增暖,其贡献来自于风致混合项(69%),压力梯度项(30%),平流项(1%);其停滞阶段降温恢复,增暖扩大,并且在更大深度出现冷暖间或的条带状特征,而三项贡献比重变为29%,69%,2%;(2)在减弱个例中,对海洋表层造成了较强的降温和次表层增暖,三项贡献比重为86%,0.3%,13.7%;其停滞阶段,表层降温仍然存在,次表层增暖逐渐变小,三项贡献比重变为4%,85%,11%。(3)在路径异常个例中,进入打转路径前的海洋响应由风致混合主导(84%)。而开始和完成打转后,风向与黑潮流向的相对变化造成前者由压力梯度驱动的流场与Ekman流相对运动产生混合;后者由惯性流和Ekman流相对运动产生上升流,并且在此过程中压力梯度和风致混合的贡献相当。对比3组不同个例,发现响应过程的主要贡献源会发生变化,其转折点为海气界面对流爆发消失的时刻。综上所述,通过海气界面的对流爆发作为链接点,将东海黑潮对热带气旋的影响机制和东海黑潮对热带气旋的响应机制连接起来,并在二者互为驱动,相互影响下,共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东海黑潮区域热带气旋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
赵德荣[2](2021)在《夏季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碳酸盐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分别作为亚北极和北极的边缘海,因广阔的陆架面积和夏季高生产力,使两海域成为夏季CO2强汇区。然而近几十年伴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两海域海水环境和碳酸盐体系也发生明显改变。水体暖化、海冰消退、生物群落的北移等都促使白令海碳汇能力发生改变,海洋酸化加剧。同时,楚科奇海CO2汇趋势变化极其不确定。太平洋入流水既为夏季北冰洋提供大量营养盐,同时也将更多太平洋酸化水体带到楚科奇海,加剧北冰洋海洋酸化,从而对亚北极和北极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对白令海的海表CO2分压(pCO2)长期变化趋势及海洋酸化的研究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9年8月~9月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开展的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对白令海及楚科奇海碳酸盐体系(pCO2、DIC、TA)、以及溶解氧、营养盐(NO3-、PO43-等)数据,阐明了白令海碳源汇分布格局及调控机制,对白令海和楚科奇海pCO2、海-气CO2通量做了对比,并对海洋酸化现状进行了整体评估。此外,基于20年的中国北极科考(CHINARE1999~2019)高精度pCO2走航数据,揭示了白令海夏季pCO2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主要调控因素。主要结论如下:2019年夏季白令海整体是CO2汇,海-气CO2通量约-8.3±1.4 mmol m-2 d-1,夏季净碳汇量达23.3 TgC。海表pCO2、海-气CO2通量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性,碳汇能力表现出白令海陆架和陆坡区显着高于海盆区。在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的海盆区,CO2吸收潜力较弱;在生物活动旺盛的陆架陆坡区,靠近阿拉斯加的东侧海域受河流影响输入大量高pCO2的水,碳汇能力弱于西侧海域。生物过程、河水输入等非热力学因素是调控2019年白令海夏季pCO2、CO2源汇分布的主导因素。1999~2019年,白令海整个海域夏季海表pCO2增长速率是大气增长速率的1.5倍,其中海盆和陆坡区pCO2增速高于大气pCO2增速,碳汇能力在减弱;陆架区pCO2增速低于大气pCO2增速,碳汇能力在增强。热力学因素是影响白令海pCO2年代际变化的主导因子。在2008~2019年一个冷暖年周期下,冷年到暖年海表温度约提高了2℃,ΔpCO2呈现升高的态势。2019年夏季白令海海洋酸化呈现明显区域差异。海盆区100 m处Ω文石开始出现不饱和,深层2000 m由于有机质的再矿化,Ω文石达到0.4的极低值。而陆架陆坡区酸化不明显,仅在底层和受河流输入影响大的区域出现文石不饱和。白令海峡的西部陆架区酸化最为严重,整个水柱均出现文石不饱和。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着夏季白令海海洋酸化,基于海水-河水-其它淡水三端元混合模型,计算出河水输入能使上层20 m水体Ω文石下降约0.47,海-气CO2交换使Ω文石降低仅约0.04,而高生产力使夏季Ω文石升高0.81,足以抵消河水输入和海-气CO2交换降低的Ω文石,减缓了白令海夏季上层水体海洋酸化进程。白令海陆架区海洋酸化是人为源CO2积累的结果。2019年夏季楚科奇海是CO2强汇区,平均海-气CO2通量为-12.1±2 mmol m-2 d-1,夏季CO2吸收量约9.7 TgC。72°N以南陆架区净群落生产力平均值为11.4mmol m-2 d-1,CO2汇主要受高初级生产力控制,海表pCO2较低,CO2汇较强;72°N以北陆架净群落生产力平均值为4.5 mmol m-2 d-1,主要受物理混合影响,海表pCO2较高,CO2汇较弱。随冰缘线的北移,楚科奇海CO2汇能力有所增强。相比于楚科奇海,白令海ΔpCO2数值相对保持稳定,而楚科奇海ΔpCO2更负,加上融冰水稀释作用,CO2汇较强。
赵德荣,高众勇,孙恒[3](2021)在《快速变化中北冰洋CO2汇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作为高纬度吸收CO2重要海区之一,北极气候和生态环境正发生快速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北冰洋CO2的源汇格局及相关过程发生相应改变,并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表层海水CO2分压(pCO2)是评估CO2源汇的重要参考指标,其调控因子较为复杂,特别是对于环境具有区域性显着差异的北冰洋。综合目前国内外对北冰洋碳汇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北冰洋pCO2和CO2源汇的空间分布特征、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在北极快速变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提出预测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由于北极快速变化,北冰洋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碳循环过程及机制变得更为复杂,进而影响碳汇能力及CO2源汇分布格局。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最近20年间,随着海冰的快速退缩,北冰洋已经逐渐增强为重要的CO2汇,最新的评估数值可高达180TgC·a–1(1Tg=1012g),其中楚科奇海陆架CO2汇几乎占到整体的1/3。未来的快速变化中,预测北冰洋碳汇将继续增强,但受限于营养盐的补给、升温以及海水酸化效应,其增长潜力低于预期。
魏泽勋,郑全安,杨永增,刘克修,徐腾飞,王凡,胡石建,谢玲玲,李元龙,杜岩,周磊,林霄沛,胡建宇,朱建荣,李均益,张正光,侯一筠,刘泽,田纪伟,黄晓冬,管玉平,刘志宇,杨庆轩,赵玮,宋振亚,刘海龙,董昌明,于卫东,连涛,陈朝晖,史久新,雷瑞波,刘煜,于福江,尹宝树,陈戈,王岩峰,李整林,熊学军,汪嘉宁,李晓峰,王永刚[4](2019)在《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陈衎[5](2019)在《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挥发性卤代烃和二甲基硫的分布特征与海-气通量》文中研究表明海洋中含有多种挥发性生源活性组分,如二甲基硫(Dimethylsulphide,DMS)、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 Halocarbons,VHCs)等。这些挥发性化合物不仅扮演着海-气界面之间元素迁移的角色,而且当这些化合物进入大气后又会经历一系列化学反应而产生新的化学产物,并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海洋释放的DMS在大气中被氧化,一部分可能会形成云凝结核,从而影响云的形成和太阳辐射,因而,DMS具有影响全球辐射平衡和气候的潜力。而VHCs是形成极地臭氧空洞的元凶,更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吸收红外辐射的能力要远大于CO2。因此,研究海水中DMS和VHCs的空间分布、海-气通量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挥发性生源活性气体对全球气候与环境影响的认识,并为构建全球气候变化预测模型提供依据。南大洋的大气环境、海冰、高营养盐低叶绿素等特殊性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海区之一。本文基于2018年1月1日-2月3日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向阳红01”船航次在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的现场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域7种VHCs和DMS的分布特征和影响要素,并计算了海-气通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表层温度(T)由北向南逐渐递减,表层盐度(S)存在部分低值区,各断面均存在“双温层”;溶解氧(DO)极小值层位于1000 m;叶绿素(Chl-a)和总有机碳(TOC)在上升流区和“双温层”较高;调查海域底层均存在低盐富氧冷水团。2、7种VHCs在表层水体水平分布特征差异较大;菲利普通道断面斯科舍海区域7种VHCs浓度均较低,在菲利普海岭延伸段存在高值区,鲍威尔海盆仅CHCl3和CHBr Cl2浓度较高;南奥克尼断面和南设得兰-南奥克尼岛链断面分布均可分为三种分布类型:第一种类型包含CH3CCl3和CHCl3,在南奥克尼海台与南奥克尼通道交会处存在VHCs高值区;第二种类型包含CCl4、CH2Br2、CHBr Cl2和CH3I,在中央海盆、南奥克尼通道的底层和南奥克尼以东海域存在VHCs的高值区;第三种类型包含C2Cl4,在断面的南奥克尼通道段表层和底层均存在高值区。3、除C2Cl4外,其他6种VHCs与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CH3CCl3与T、DO和Chl-a呈显着负相关,与S呈显着正相关;CCl4仅在真光层与S呈显着负相关,在南设得兰-南奥克尼岛链断面与TOC呈显着负相关;CHCl3仅在菲利普通道断面与T呈显着负相关,在南奥克尼断面与Chl-a呈显着负相关;CH2Br2仅在南设得兰-南奥克尼岛链断面与DO和Chl-a呈显着正相关,与S呈显着负相关;CHBr Cl2主要在南奥克尼断面与T和S呈显着正相关,与DO和Chl-a呈显着负相关;CH3I仅在真光层和南设得兰-南奥克尼岛链断面与TOC呈显着负相关。4、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CH3CCl3、CCl4、CH2Br2、CHBr Cl2和C2Cl4的海-气通量范围分别为1.84~607.33、326.42~18740.71、0.48~409.18、1.27~118.11和1.37~274.72 nmol m-2d-1,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是这5种VHCs的源。5、各断面DMS高值区均分布于表层0~30 m的水体中。其平面分布与藻类的聚集以及为适应极端环境(如低温、高盐等)而代谢出更多DMS进行冷冻保护和渗透调节有关。在真光层中DMS与Chl-a和TOC均呈显着正相关,在真光层之下DMS与T、S呈显着负相关,与DO呈显着正相关。6、DMS海-气通量范围在9.62~169.08μmol m-2d-1,平均值60.44μmol m-2d-1,与季节性间冰区基本接近,但远大于其他南极海区的海-气通量;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是大气DMS的源。
陈志昆,魏立新,李志强,刘凯,丁明虎[6](2019)在《2017年夏季北冰洋浮冰区海雾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首先利用中国第八次北极考察队期间获取的走航观测数据分析了环北极考察的海雾特征。接下来利用在北冰洋密集浮冰区海雾加密观测实验期间获取的GPS探空观测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冰洋浮冰区海雾生成的气象要素特征、边界层特征和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发现浮冰区冰雪面之上的冷空气穹丘使得大气易于达到饱和,为北冰洋不同种类海雾的出现造了有利条件。平流雾、辐射雾和蒸汽雾生消的机理和影响期间边界层气象特征各不相同,并且根据特定环流形势对3种海雾进行预报是可行的。
聂思程[7](2018)在《全球海冰模拟不确定性及参数优化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单海冰模式CICE和海洋-海冰耦合模式MOM的长期历史模拟结果,以及观测和再分析数据,分析了两种模式中的海冰误差特征。同时根据MERRA2的冰面再分析资料,从界面通量的角度研究了 CICE中海冰模拟误差的主要来源,并讨论了海冰外强迫对海冰误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海冰界面及海冰内部物理过程在海冰模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海冰模式CICE中主要参数的敏感性和重要性,以此讨论了模式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评估了 S2S计划中四个模式在次季节到季节尺度上的海冰预测能力,并研究了海冰同化在单海冰模式及海洋-海冰耦合模式中对海冰模拟的影响。其结论如下:首先,CICE与MOM模拟的全球海冰季节变化整体较为合理。但两者模拟的南北极海冰面积在夏季偏少而冬季偏多,海冰密集度误差则主要表现为海冰边缘区域的偏差与海冰范围的异常。对于海冰体积,CICE在北极偏多且南极偏少,MOM在南北极均偏少。在误差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冰-气通量与冰-海通量两种误差来源在不同时间及不同区域对海冰误差的贡献。其中冰-气通量的主要影响南北极冬季及夏季北极点附近的海冰,冰-海通量则可以解释夏季东西伯利亚海以及夏季南极海冰的误差。另一方面也考虑了外强迫变化对海冰模拟误差的影响,其影响既体现在海冰整体覆盖范围上,也体现在区域性特征上。冰面和冰底融化速率对外强迫变化的响应在整个融化过程中都比较明显,积雪融化速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其融化过程的后半段。冰-气湍流通量方案中的稳定性函数和粗糙度长度的改进会使冰面湍流交换过程变弱,导致边缘海冰的向上感热增加与大范围的潜热减少,以及风应力整体上的减弱。最终冰面总湍流热量通量的减小使得南北极海冰面积和体积减少了,而东西伯利亚海及波佛特海的海冰厚度误差也因此得到了改进。海洋混合层厚度对海冰融化和凝结的具体影响根据不同时间及不同区域而有所差异,混合层厚度增加会引起南北极海冰面积的减小,以及海冰体积在北极增多而在南极减少。海冰内盐度的变化通过影响其垂直热力结构来改变海冰融化速率,冰内盐度增加时,冰面和冰底的融化速率会加快,使得夏季海冰总量减少以及冰面融池增多。在CICE的主要海冰参数之中,雪面反照率调整因子、融池深宽比、融雪温度变化、新冰液相率和成脊时间系数的作用相对较大。最后,S2S计划中四个模式的海冰预测评估结果表明,UKMO和KMA的海冰预测能力较强,其次为NCEP和CNR。各模式对北极海冰密集度的预测误差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3月的误差在大西洋一侧较明显,9月的误差在波佛特海与楚科奇海为负而在其他区域为正。在单海冰模式及海洋-海冰耦合模式中,最优插值方法对海冰密集度的同化效果显着,但其持续时间在两种模式中均较短。循环同化可以持续影响海冰的模拟,其在MOM中的表现要优于CICE,它可以很好地控制MOM中海冰误差的积累。
祁第[8](2017)在《北冰洋快速酸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吸收人为CO2引起的pH和碳酸钙矿物质饱和度下降,这一过程称为海洋酸化。海洋酸化将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在过去的2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变暖引起了北冰洋的一系列快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快速的海冰后退,海表温度上升,太平洋水输入增多,淡水储量增加,初级生产力增强以及表层水的CO2浓度升高等。全球气候变化所诱发的北极快速变化预计将放大北冰洋海洋酸化,通过北冰洋CO2吸收和碳埋藏使其在响应气候变化较其它大洋更快速和显着。然而,前人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十分有限的短期和局部数据,因此限制了对北冰洋酸化的现状和历史变化的了解。本研究通过现场观测获得了DIC、TAlk和pH等数据,获得了西北冰洋Ω文石和pH分布状态,以评估20年来西北冰洋的酸化扩张、速率和范围,并分析了其酸化水体变化与过去20年的环境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本论文也依据表层海水CO2在融冰后开阔水域,融冰区和冰覆盖下等不同状况下呈现出明显的变异性,揭示了北冰洋快速融冰背景下表层海水pCO2变异性的“低-低-高”机理及其对北冰洋酸化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报道了 1994-2010夏季5个横跨西北冰洋航次,从边缘海到深海海盆(最北达88°N)上层海洋(300m以上)Ω文石分布。研究表明,在1990年代至2010年之间,酸化水体从阿拉斯加西北面的楚科奇海陆坡向北扩张了5°,从北纬80°延伸到85°,深度也加深100 m,延伸到250 m。如此迅速和大范围的酸化现象是第一次在北冰洋观察到,其酸化速率比在太平洋或者大西洋所观测到的还要快2倍以上。示踪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北冰洋快速海冰融化以及海洋和大气环流的异常,共同影响了太平洋冬季水增加,是北冰洋酸化快速扩张的主要驱动要素。此外,我们通过在2008年中国国家北极科学考察(CHINARE)航次通过深入到88°N的北冰洋中心区的170°W断面观测,发现表层海水中CO2在冰覆盖下,融冰区和融冰后开阔水域等不同状况下出现了明显的变异性。针对所观测到的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2)变异性现象,提出了北冰洋快速融冰情景下的表层海水pC02变异的“低-低-高”假设,即,海冰覆盖下的海水是“低”pCO2,刚融冰的海水是“低”pC02,而融冰后的开阔海水会出现“高”pCO2。出现这种“低-低-高”pCO2变异现象是由不同驱动过程引起的。冰覆盖下海水低pCO2,控制因素可能是水体受到不同水团的混合过程、温度变化、冰-水CO2交换和生物冰藻微吸收CO2过程的控制,其主要诱因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现场观测表明刚融冰时海水的低pCO2主控因素可能是生物的CO2吸收,以及CaCO3溶解共同作用的原因;而融冰后开阔海水的高C02、大范围Ω文石<1和低pH值已被论证为由于大气中C02快速进入海水、水体增温和海冰稀释引起的。最后为了了解北冰洋的酸化程度,我们在2010年的中国北极考察航次沿着楚科奇海陆架往北深入到楚科奇深海平原的陆架-斜坡-海盆区域开展了pH测定。在楚科奇海底部水域(距底30 m处)和深海平原次表层水域(100-200 m)观察到了相当低的pH值。在楚科奇海底部水体,pH为7.89-8.12,对应于273-343 μmol kg-1的溶解氧(DO)值(即83%-98%)。在楚科奇海深海平原的次表层水,pH为7.85-7.98,对应于271-310 μmol kg-1的DO值(即76%-84%)。碳酸盐体系与耗氧耦合模型分析表明,夏季楚科奇海由于海冰快速融化伴随着光照增强,太平洋入流水携带丰富的营养盐,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初级生产力达到高峰,产生的生源颗粒物在底层水体呼吸再矿化消耗DO,释放CO2;此外,夏季融冰的层化作用阻滞了海-气交换等因素也促使了楚科奇海陆架底层水和深海平原海盆上盐跃层水体低溶解氧和有利于酸化环境的形成。海盆区低pH是冬季太平洋水输送到海盆的过程中陆架底层有机物再矿化释放C02进一步降低pH。总之,本论文通过对过去20年来5个北冰洋航次数据进行的精细分析,采用化学示踪和模型模拟,发现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北冰洋环流模式异常、北冰洋海冰覆盖面积快速后退驱动着太平洋冬季水(携带“酸化”的海水)的大范围入侵,导致了北冰洋酸化水体快速扩张,并以每年1.5%截面积的速率增长,预估到本世纪中叶整个西北冰洋上层海洋将被酸化水所覆盖!
黄辉军[9](2013)在《华南沿海海雾及其边界层结构的观测分析》文中提出不同区域海雾的形成机制和边界层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差异,这与不同区域的地理和气候背景密切相关。本论文主要利用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2007-2012年海雾季节的观测资料和其它的一些气象资料,一方面对华南沿海海雾过程及其边界层结构和海气界面交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另一方面在认识到海雾近地层存在逆温和等温这一关键特征的基础上,尝试了用近地层温差因子改进广东沿海海雾区域预报。本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华南沿海海雾主要发生在1-4月,峰值在3月份;海雾往往发生在两次冷空气入侵之间;海雾发生的天气型主要与出海变性高压、冷锋、西南低压等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在海雾发生区域的天气形势背景上具有一些共性的特征。当海雾发生时,华南沿海地区低空多为东南风输送的海上暖湿气流;当海雾消散时,低空多为东北风输送的北方干冷气流。(2)从饱和湿空气稳定度定义出发,发现在海雾的饱和湿空气中存在着位势稳定和位势不稳定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大气层结。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假相当位温梯度为零((?)θse/(?)z=0)的高度为海雾中热力湍流分界面的高度(观测值为180-380m)。指出了海雾中存在明显的分层湍流结构特征:在热力湍流分界面以上,以雾顶长波辐射冷却引起的热力湍流交换为主;而在分界面以下,则以风切变引起的动力湍流交换为主。明确了华南沿海海雾的边界层结构的演变过程可大致分为生成、发展和消散三个阶段;其中热力湍流分界面既是海雾发生发展中重要的湍流分界面,又是海雾消散抬升为层云后的主要维持因子。(3)华南沿海海雾经常伴随着低云出现,而且还有因海雾发展断裂后形成低云的现象。同时,在雾顶和云顶一般都有逆温(等温)层与之相对应。华南沿海海雾雾顶高度的发展与水平方向的水汽输送、雾顶长波辐射作用、垂直方向的湍流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有充足的水汽输送的背景下,雾顶长波辐射作用会使雾迅速向高层发展;而如果雾顶高度抬升过快,或在水汽输送减弱的背景下,雾顶长波辐射作用虽然仍使雾向高层发展,但在湍流、夹卷等作用下,往往会导致雾层发生断裂,反而导致雾顶高度降低。(4)分析了海雾的海气界面交换特征。分别从海气温差、海面辐射和湍流通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在海雾发生期间,2011年的4个海雾过程中有3个的海气温差出现了近海面气温低于海温的现象。当海气温差为正,气温高于海温时,会出现向下长波辐射大于向上长波辐射的现象,而且当海气温差正值越大时这一现象越明显;当海气温差为负,气温低于海温时,此时会出现向下长波辐射小于向上长波辐射的现象。从通量数据上看,在海雾发生期间,动量通量同样一直维持在低值。感热通量基本以负值为主,量级一般在10W.m-2以内,表现为由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这与气温高于海温相吻合;当气温持续下降,出现气温低于海温时,感热通量以正值为主,此时表现为由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潜热通量的数据在轻雾时表现为低值:在海雾维持期间数据比较不规则,看不出其明显变化规律。(5)分析了海雾中近海面气温低于海温的原因。导致华南沿海海雾出现近海面气温低于海温的主要原因是近海面大气的混合机制:从东北方向来的冷湿空气与从上层通过机械湍流向下输送的暖湿空气发生混合,导致近海面气温低于海面温度。统计分析表明,华南沿海平流冷却雾中主要以近海面气温高于海温的个例居多,达到69%;而可能出现近海面气温低于海温的个例占28%。(6)近地层温差因子与海雾发生有着比较明确的对应关系:当台站出现海雾时,近地层温差一般处于某一时间段的高值区,近地层温差负值明显减小或转为正值。这反映出近地层气温与海面上2m温度相比较,是逐渐上升的,这是近地层暖湿空气平流逐渐加强的结果,因此存在海雾发生发展的可能;反之,当近地层温差的负值明显增大,说明该地区是受到冷空气平流影响,从而导致海雾趋于消散。GRAPES模式能够较好地引入近地层温差因子,引入该预报变量因子后,广东沿海2010、2011两个年度海雾区域预报的准确率以及Ts和Hss评分都有明显的提高,说明近地层温差因子确实是比较有效、关键的预报变量因子。
彭世球,刘段灵,孙照渤,李毅能[10](2012)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本文扼要回顾了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并对发展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所涉及的一些核心技术和科学问题进行论述,其中包括耦合技术、侧边界处理、海气与海浪(海冰)的耦合和资料同化等问题.另外,文中还讨论了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在数值模拟和动力降尺度中的应用.文章最后指出当前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发展中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就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想法.
二、Role of sea ice in air-sea exchange and its relation to sea fo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ole of sea ice in air-sea exchange and its relation to sea fog(论文提纲范文)
(1)东海黑潮与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热带气旋与西边界流相互作用 |
1.2.1 飓风与湾流相互作用研究 |
1.2.2 东海热带气旋与黑潮相互作用研究 |
1.3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
2.1 数据资料 |
2.1.1 台风数据 |
2.1.2 实测数据 |
2.1.3 再分析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耦合模式(COAWST)介绍 |
2.2.2 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耦合模式优化改进 |
3.1 数值模式设置 |
3.2 海气参数化方案敏感性试验 |
3.3 海气界面通量的改进 |
3.4 模式结果验证 |
3.4.1 大气结果验证 |
3.4.2 海洋结果验证 |
3.4.3 热带气旋结果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海黑潮对热带气旋的影响 |
4.1 黑潮影响热带气旋强度与路径的统计分析 |
4.2 黑潮对增强热带气旋的影响过程 |
4.3 黑潮对减弱和其他异常热带气旋的影响过程 |
4.3.1 减弱个例分析 |
4.3.2 其他异常个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带气旋对东海黑潮区域海洋的影响 |
5.1 热带气旋对上层海洋影响的统计分析 |
5.2 热带气旋对黑潮区域海表的影响 |
5.2.1 动力学响应 |
5.2.2 热力学响应 |
5.3 热带气旋对黑潮区域海洋垂直结构的影响 |
5.3.1 热力学响应 |
5.3.2 动力学响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夏季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碳酸盐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北极环境变化 |
1.2.1 海冰变化 |
1.2.2 生态环境变化 |
1.3 北极海区碳汇与北冰洋酸化研究 |
1.4 白令海碳汇与海洋酸化研究 |
1.5 楚科奇海碳汇与海洋酸化研究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目标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
2.1 研究海区环境和采样站位设置 |
2.1.1 环境概况 |
2.1.2 采样站位设置 |
2.2 研究海区水团特征 |
2.2.1 白令海水团特征 |
2.2.2 楚科奇海水团特征 |
2.3 研究方法 |
2.3.1 海水碳酸盐体系的采集 |
2.3.2 海水碳酸盐体系的测定 |
2.3.3 海水pH、Ω_(文石)、AOU计算 |
2.3.4 海-气CO_2通量及其不确定度估算 |
2.3.5 人为碳估算 |
2.3.6 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白令海pCO_2空间分布及海-气CO_2通量、年代际变化 |
3.1 白令海表层海水走航pCO_2 分布 |
3.2 白令海表层pCO_2 分布调控机制 |
3.2.1 热力学效应的影响-温度变化 |
3.2.2 非热力学因素的影响 |
3.3 白令海海-气CO_2 通量 |
3.3.1 大气pCO_2 |
3.3.2 风速条件 |
3.3.3 白令海海-气CO_2通量 |
3.4 白令海pCO_2年代际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令海海洋酸化及其驱动机制 |
4.1 白令海表层海洋酸化 |
4.2 白令海断面海洋酸化 |
4.2.1 BL断面 |
4.2.2 BS断面 |
4.2.3 BR断面 |
4.3 夏季白令海海洋酸化调控因素 |
4.3.1 物理过程的影响 |
4.3.2 生物过程的影响 |
4.3.3 海-气CO_2 交换及人为碳的影响 |
4.3.4 人为碳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楚科奇海海-气CO_2 通量 |
5.1 楚科奇海表层海水走航pCO_2 分布 |
5.2 楚科奇海海-气CO_2 通量分布 |
5.3 楚科奇海陆架和北白令海陆架CO_2 汇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期间个人情况 |
致谢 |
(3)快速变化中北冰洋CO2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北冰洋环境发生的快速变化 |
1.1 海冰快速变化 |
1.2 生态环境的快速变化 |
2 北冰洋CO2源汇格局 |
2.1 环北极陆架海区 |
2.2 中心海盆区 |
3 影响北冰洋CO2源汇变化的因素 |
3.1 水温上升的影响 |
3.2 海冰减少减薄的影响 |
3.3 生物生产力变化的影响 |
3.4 其他过程的影响 |
4 评估结果及其不确定性 |
(5)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挥发性卤代烃和二甲基硫的分布特征与海-气通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海水中VHCs的研究进展 |
1.1.1 海水中VHCs的来源与去除 |
1.1.2 VHCs在海洋中的浓度分布 |
1.1.3 VHCs海-气通量 |
1.2 海水中DMS的研究进展 |
1.2.1 海水中DMS的来源与去除 |
1.2.2 DMS在海洋中的浓度分布 |
1.2.3 DMS海-气通量 |
1.3 南大洋海水中VHCs和DMS研究现状 |
1.3.1 南大洋海水中VHCs研究现状 |
1.3.2 南大洋海水中DMS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目的和意义 |
2 调查与分析方法 |
2.1 调查海域环境概况 |
2.2 调查航次 |
2.3 分析测定方法 |
2.3.1 分析仪器和试剂 |
2.3.2 气提过程和色谱检测参数 |
2.3.3 VHCs和DMS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2.3.4 分析测定步骤 |
2.3.5 相关环境参数观测 |
2.4 海-气通量计算 |
3 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环境因子的分布 |
3.1 环境因子的水平分布 |
3.2 环境因子的垂直分布 |
3.3 小结 |
4 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VHCs的分布与通量 |
4.1 7种VHCs的水平分布 |
4.2 7种VHCs的垂直分布 |
4.3 影响7种VHCs分布的环境因子 |
4.4 5种VHCs的海-气通量 |
4.5 小结 |
5 夏季南极半岛海域DMS的分布与通量 |
5.1 DMS的水平分布 |
5.2 DMS的垂直分布 |
5.3 影响DMS分布的环境因子 |
5.4 DMS的海-气通量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2016-2019)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2017年夏季北冰洋浮冰区海雾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与分析方法 |
2.1 数据和资料 |
2.2 雾的定义和边界层顶高度的计算 |
3 结果分析 |
3.1 环北极考察能见度和海雾统计特征 |
3.2 北极浮冰区海雾特征分析 |
3.2.1 气象要素特征 |
3.2.2 边界层特征 |
3.2.3 大气环流场特征 |
4 结论与展望 |
(7)全球海冰模拟不确定性及参数优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冰变化及其气候效应 |
1.2 海冰模式及物理过程研究进展 |
1.3 海冰模拟误差及不确定性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模式、数据与方法介绍 |
2.1 模式介绍 |
2.1.1 海冰模式CICE |
2.1.2 海洋-海冰耦合模式MOM |
2.2 数据介绍 |
2.3 方法介绍 |
第三章 全球海冰模拟及其误差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拟及观测的全球海冰变化 |
3.3 冰-气界面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4 海冰模拟误差来源的界面通量分析 |
3.5 大气和海洋强迫对海冰模拟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海冰模式物理过程研究及其参数优化 |
4.1 引言 |
4.2 冰-气湍流交换过程的影响 |
4.3 海洋混合层厚度的作用 |
4.4 海冰热力学过程的影响 |
4.5 海冰参数敏感性及参数优化 |
4.6 小结 |
第五章 海冰次季节季节预测误差分析及海冰同化 |
5.1 引言 |
5.2 北极海冰次季节-季节预测误差分析 |
5.3 不同海冰模式同化效果分析 |
5.3.1 单海冰模式中的海冰同化 |
5.3.2 海洋-海冰耦合模式中的海冰同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北冰洋快速酸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海洋酸化的研究方法 |
1.1.1 pH |
1.1.2 Ω_(文石) |
1.2 北冰洋酸化现状 |
1.2.1 环北极陆架海域 |
1.2.2 中心海盆海区 |
1.3 北冰洋酸化的影响因素 |
1.3.1 海-气CO_2交换 |
1.3.2 融冰过程 |
1.3.3 生物过程 |
1.3.4 其它物理过程 |
1.4 北冰洋碳循环在海洋酸化研究中的作用 |
1.4.1 北冰洋陆架碳吸收和碳封存研究 |
1.4.2 北冰洋碳循环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 |
1.5 北冰洋酸化研究的国家需求 |
1.6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7 论文框架 |
1.8 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海域、材料及方法 |
2.1 北冰洋区域简介和水团 |
2.2 北冰洋气候环境变化 |
2.2.1 海冰快速融化 |
2.2.2 太平洋入流水增多和路径改变 |
2.2.3 北冰洋环流异常 |
2.3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2.4 历史数据汇总 |
2.5 航次之间DIC和TAlk数据的对比 |
2.6 参考文献 |
第3章 西北冰洋酸化海水快速增加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Ω_(文石)的计算 |
3.2.2 定性示踪数据—TAlk/Sal比值 |
3.2.3 定量示踪数据—太平洋水比例(PW) |
3.2.4 人为二氧化碳的吸收对AW端元中Ω_(文石)影响的模型预测 |
3.2.5 断面次表层酸化海水所占面积比例计算 |
3.3 结果和讨论 |
3.4 参考文献 |
第4章 夏季快速融冰对表层海水CO_2分压的变异性及对水体酸化的影响 |
4.1 海冰覆盖下低CO_2的可能驱动机制 |
4.2 融冰区表层低CO_2的驱动机制 |
4.2.1 生物吸收CO_2 |
4.2.2 碳酸钙溶解消耗CO_2 |
4.3 无冰开阔水域表层高pCO_2值、低Ω_(文石)和低pH驱动机制 |
4.4 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5章 夏季西北冰洋陆架底层水和海盆次表层耗氧及其酸化作用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2.1 观测和分析方法 |
5.2.2 pH和表观耗氧量计算 |
5.3 结果 |
5.3.1 水文信息 |
5.3.2 pH和DO分布特征 |
5.4 讨论 |
5.4.1 生物过程的影响 |
5.4.2 温度和盐度的影响 |
5.5 总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特色和创新 |
6.3 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简介 |
致谢 |
(9)华南沿海海雾及其边界层结构的观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华南沿海海雾的研究意义 |
1.2 海雾的定义与分类 |
1.3 国内外海雾研究现状 |
1.3.1 海雾出现频率及气候特征 |
1.3.2 海雾观测研究 |
1.3.3 海雾形成机制及海雾边界层结构特征研究 |
1.3.3.1 北美纽芬兰岛附近海雾 |
1.3.3.2 北美西海岸海雾 |
1.3.3.3 英国附近海雾 |
1.3.3.4 鄂霍次克海、千岛群岛与日本海附近海雾 |
1.3.3.5 韩国沿岸海雾 |
1.3.3.6 中国黄海、东海海雾 |
1.3.3.7 中国南海海雾 |
1.3.4 海雾微物理结构研究 |
1.3.5 海雾预报与数值模拟研究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华南沿海海雾发生的主要天气形势背景 |
2.1 华南沿海地区冬春季天气演变的主要特点 |
2.2 华南沿海海雾发生的主要天气形势 |
2.2.1 低层气压场分析 |
2.2.2 850 hPa及以下的低层风向风速与低层暖平流分析 |
2.2.3 低层温湿度分析 |
2.2.4 850 hPa涡度分析 |
2.2.5 1000 hPa散度分析 |
2.3 海雾发生前后的大气中低空风场和相当位温的垂直分布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华南沿海海雾的边界层结构特征 |
3.1 观测数据和处理方法 |
3.1.1 观测数据与前期处理 |
3.1.2 虚位温、湿球位温、假相当位温与相当位温 |
3.1.3 Richardson数与海雾中稳定度问题 |
3.2 海雾过程的基本情况 |
3.2.1 地面天气背景 |
3.2.2 大气低层基本要素变化特征 |
3.3 华南沿海海雾边界层结构特征分析 |
3.3.1 海雾中热力湍流分界面高度的演变 |
3.3.2 海雾中的基本湍流结构特征 |
3.3.3 海雾期间雾顶和云顶高度的演变特征 |
3.3.4 其它弱海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特征 |
3.3.5 海雾边界层结构的演变特征 |
3.4 利用温度对数压力(T-lnp)图和位温廓线判断海雾中的稳定度 |
3.5 2011年海雾边界层个例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华南沿海海雾的海气界面交换特征 |
4.1 观测数据与处理方法 |
4.2 海雾期间海气界面特征 |
4.2.1 2011年海雾期间海气界而特征概述 |
4.2.2 个例1 海雾期间海气界面特征 |
4.2.3 个例2 海雾期间海气界面特征 |
4.2.4 个例3 海雾期间海气界面特征 |
4.2.5 个例4 海雾期间海气界面特征 |
4.3 近海面气温低于海温的原因分析 |
4.4 近海面气温低于海温的海雾个例统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用近地层温差因子改进广东沿海海雾区域预报 |
5.1 研究资料 |
5.2 近地层温差因子与海雾生成的关系 |
5.3 在GRAPES模式中引入近地层温差因子 |
5.3.1 GRAPES模式对近地层温差因子模拟能力分析 |
5.3.2 GRAPES模式中近地层温差因子的引入 |
5.4 预报效果检验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状况 |
1.1 国外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状况 |
1.2 国内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状况 |
2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关键技术问题 |
2.1 耦合技术 |
2.2 侧边界的处理问题 |
3 海-气-浪 (冰) 耦合与资料同化 |
3.1 海-气耦合模式与海浪 (或海冰) 模式的耦合 |
3.2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中的资料同化问题 |
4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应用 |
4.1 在数值模拟和预报中的应用 |
4.2 在区域气候变化动力降尺度中的应用 |
5 未来区域耦合模式发展展望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四、Role of sea ice in air-sea exchange and its relation to sea fog(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海黑潮与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D]. 余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夏季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碳酸盐体系研究[D]. 赵德荣.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1
- [3]快速变化中北冰洋CO2汇研究进展[J]. 赵德荣,高众勇,孙恒. 极地研究, 2021(01)
- [4]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J]. 魏泽勋,郑全安,杨永增,刘克修,徐腾飞,王凡,胡石建,谢玲玲,李元龙,杜岩,周磊,林霄沛,胡建宇,朱建荣,李均益,张正光,侯一筠,刘泽,田纪伟,黄晓冬,管玉平,刘志宇,杨庆轩,赵玮,宋振亚,刘海龙,董昌明,于卫东,连涛,陈朝晖,史久新,雷瑞波,刘煜,于福江,尹宝树,陈戈,王岩峰,李整林,熊学军,汪嘉宁,李晓峰,王永刚. 海洋学报, 2019(10)
- [5]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挥发性卤代烃和二甲基硫的分布特征与海-气通量[D]. 陈衎.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9(01)
- [6]2017年夏季北冰洋浮冰区海雾特征分析[J]. 陈志昆,魏立新,李志强,刘凯,丁明虎. 海洋预报, 2019(02)
- [7]全球海冰模拟不确定性及参数优化与应用[D]. 聂思程. 南京大学, 2018
- [8]北冰洋快速酸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祁第. 厦门大学, 2017(01)
- [9]华南沿海海雾及其边界层结构的观测分析[D]. 黄辉军. 南京大学, 2013(08)
- [10]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进展[J]. 彭世球,刘段灵,孙照渤,李毅能.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