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用唯物主义的内在张力——对“实用本体论”的批判

论实用唯物主义的内在张力——对“实用本体论”的批判

一、简论实践唯物论的内在张力——对“实践本体论”的一点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徐滔[1](2021)在《拉图尔“物性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论文立足于新物质主义转向的理论背景,发掘拉图尔物性思想的美学内涵。基于拉图尔对现代二元论的批判以及对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相互连接的新型关系的擘划,其物性思想在本体论层面具有美学亲缘性。通过选择其中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相关向度,分别从批判认识论美学、艺术、物和新感性以及构成共同世界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现代性问题始终和对“物”的理解分不开。不同于将现代性在时间维度上理解为同过去的断裂,拉图尔声称现代线性时间意识归功于主客二分式现代制度及其对实体和事物的重新组织。为了摆脱这一束缚,拉图尔以中间地带为起点,构想出“拟客体”“物的议会”等概念,通过发掘“物”的能动性和“聚集”的古老词义,描画真实世界生成与运作机制。拉图尔在“关切之物”意义上将物视为关系性存在。在强调具体的、地方性的关系时,“关切之物”能够避免对物的泛化理解,同时保持物感力量。在此基础上,拉图尔试图通过将审美经验置回到原初语境中,勾勒出“事实之物美学”的历史,为构造“关切之物美学”寻求契机。此外,拉图尔延续着杜威对“经验”概念的理解,将艺术视为探究现代人存在模式的手段。拉图尔物性思想在艺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彰显了其美学的实践品性。通过策展实践,拉图尔以“思想试验”更新艺术形式,试图捕捉新的生命形式,恢复人与物初始遭遇时的惊诧与不安。另外,他对“物性”问题的思考回应了自迈克尔·弗雷德批评极简主义艺术“物性突显”以降围绕着艺术作品平面性和剧场性的争论,并同当代艺术中“物”的连续性出场产生共鸣。在更广阔层面上,拉图尔物性思想连接着如何构成共同世界的问题。通过发掘物在政治维度上的主体性和在伦理维度上的能动性,拉图尔在本体论层面将物的政治、伦理和美学诸维度融为一体。在微观层面,拉图尔谈论建筑和设计中人与物如何相处的问题;就宏观层面而言,拉图尔以“盖娅”“人类世”等概念替代关于全球化的空洞想象,试图重新寻回丧失的空间感,并将美学视为完成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

李新潮[2](2021)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对“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回答往往首先聚焦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时代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重要思想,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政治高度和科学态度,为新的历史阶段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然而,以“政治话语”面貌首先出场的“两创”,常常被认定为是不证自明的,似乎可以被随意运用于关涉文化传承的所有语境之中。因此,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为理论视域,在批判性反思中厘清其理论定位,在学理性阐释中澄明其思想内涵,在历史性审视中彰显其思想史意义。“两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两创”与“二为”“双百”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内容;狭义的“两创”与“两相”“两有”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核心内涵。在狭义层面,“创造性转化”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状况将古老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转化为符合现代人需要的新内涵和新样式;“创新性发展”是指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在保留“旧文化”之中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进而“新文化”又不断发展为“更新的文化”的过程。“创造性转化”重在“继往”,即在整理、筛选中华传统文化母体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解读和当代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开来”,即在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对富有当代价值的内涵和形式在实践中进行淬炼和发展。就哲学基础而言,“两创”思想之中蕴含着唯物史观的哲学底色、辩证否定的哲学内涵和辩证发展的哲学要求;就运行机理而言,“两创”思想之中内蕴着“思想再现—语境再植”“辩证分析—逐级抽象”“时空交融—综合创新”“纵横结合—循环往进”的内在机理。正是这些哲学基础和运行机理规范着“两创”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基本属性,规范着“两创”思想作为传承理念与传承方法统一体的展开模式。经过一系列的界定、辨析、分析和解读,希冀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的特定概念,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具体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而言,有必要以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思潮谱系为历史底色,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为时代背景,对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动因、对象、方向和路径进行系统考察,从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实现。“两创”思想的思想史意义需要在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潮格局之中进行谱系定位和历史审视:就纵向而言,“两创”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理论逻辑在当代中国的思想延续和理论表征,它不仅全方位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传承的核心观点,而且明确了评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丰富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依据、融入了“综合创新”等思想成果、发展了“批判继承”的传承理念、明确了文化转化创新的基本限度,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新境界;就横向而言,“两创”文化观中蕴含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从容自信的文化心态、可解析性的文化认知、实践取向的文化标准分别替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或自卑或自负的文化心态、整体主义的文化认知、或内或外的文化标准,从而超越了“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开辟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境界。总之,“两创”思想的理论出场和实践运用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马克思主义回答,但并不代表是对这一时代之问的最终解答,而只是适应新的时代语境所产生的阶段性理论呈现。只要“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没有得到彻底解答,只要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古今中西”之争尚未得到彻底平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文化使命就仍然驱使着我们继续前行。

胡玲[3](2020)在《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及伦理学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贺麟翻译的斯宾诺莎《伦理学》一书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版,他在此书的“出版说明”中指出,斯宾诺莎的思想被誉为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思想的最高成就之一,主要是因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世界观上的无神论因素和认识论上的辩证法因素。这两点对斯宾诺莎思想成就的总结反映出了学界在很久以前研究斯宾诺莎所达到的理解和评价。但是相对于我们近些年来对斯宾诺莎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研究来说,以上的理解和评价显然是极为简略而且也不够全面的,特别是对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和幸福论哲学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充分地揭示出来。而洪汉鼎在2012年出版的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一书的“译序”中指出,用知识来制约情感,以期达到最高、最完满的幸福,是斯宾诺莎哲学思想最根本的宗旨。这段话表达出我们在最近时期研究斯宾诺莎理论的幸福论视角。据此,本文的主题就是去阐释斯宾诺莎哲学幸福论的理论成就,同时批判性地考察他的这个理论的一些缺失的困境。本论文通过对斯宾诺莎重要文本的梳理解读,通过对新近的关于斯宾诺莎的研究成果的吸取和升华,进一步看到了,斯宾诺莎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在欧洲的人文主义复兴和理性启蒙的时代闪烁出耀眼的光辉,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在那个时代,只有他的哲学思考真正把世俗的人生幸福问题主题化、世俗化和主体化了。第二,他把伦理学中的善归为福,并且在自然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把伦理学和人生哲学与世界观本体论和方法学认识论内在地统一起来,使他的哲学幸福论有了更为完备的理论和逻辑基础。这也是洪汉鼎和姚大志已经指明了的东西。第三、他还发扬了启蒙时代的科学精神,用理性主义和几何学方法来构建描述自己的幸福论哲学,用来抵制把幸福和自由问题情感化和庸俗化的倾向。然而,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斯宾诺莎思想中包含着自然化的神与超自然的神的理论矛盾、包含着把人世俗化和迷信人的心灵不死的矛盾,包含着否定自由然后又肯定自由的矛盾,特别是他刻意用“几何学”理论方法来构建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对幸福论哲学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却有很多不准不清,他的从公理到命题的逻辑推演也常有牵强。当代西方语义、逻辑分析哲学的成果则恰恰可以用来克服他的这些问题,并能够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生幸福问题提供指引。本文由绪论、正文的四章、以及全文结语构成。在绪论中,我们分别论证了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介绍和讨论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斯宾诺莎理论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自己如何从这些成果中升华和提炼出更进一步的思考,然后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整体思路和论文的初步结论。在论文的第1章,我们从宏观上回顾了古希腊哲学家及中世纪的哲学家们,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等人的伦理学及幸福论思想,并指出这些理论的根本性缺失在于,他们或者没有看到伦理与幸福问题在哲学应该占有的中心位置,或者是把伦理幸福问题和世界观、认识论问题在理论逻辑上割裂开来,或者是把幸福的主体加以神化和非人化。在论文的第2章,我们通过对斯宾诺莎主要着作的文本介绍和分析,呈现出斯宾诺莎斯以“实体”理论为核心概念的世界观本体论思考和他以“真观念”为核心概念的认识论思考,并指出他的这两方面思考最终都是为其哲学的最高主题——人之自由与幸福问题而进行的理论奠基,这就体现出斯宾诺莎从自然主义出发,把本体论、认识论与伦理学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理论逻辑。论文第3章集中探讨了斯宾诺莎怎样在人性论、伦理学、自由和幸福问题的思考上,一方面坚持自然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把自由观和幸福观理性化的意向。但是这并没有破坏其理论的内在一致性。论文的第4章揭示出,斯宾诺莎以几何学方法作为其方法论原则,虽然他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界定不清,对一些重要命题的逻辑推论也不够严密,但这些问题可以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语义、逻辑分析方法中得到解决,这就可以推进和深化我们对幸福问题的理解。在论文最后的全文结语部分,我们把整个论文的理论内容和研究性结论做了简要和鲜明的概括,同时对论文中论述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进行了检讨和反省,以便为将来更深入的研究找出方向。

崔艳英[4](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韩璐[5](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指出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郑墩[6](2019)在《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文中研究指明宪法的正确解释取决于正确的宪法观,正确的宪法观取决于正确的国家观。宪法归根结底处理的是整体与个人的关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形成了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种国家观,二者都是建立在超验预设基础上的国家意识形态。为了解决二律背反,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应当对国家进行批判,这是康德通过纯粹理性批判解决先验宇宙论二律背反给我们的启示。国家批判的首要环节是国家意识形态批判,在各种国家意识形态中,形而上学国家观最具代表性,首当其冲地应受到批判。国家批判的理论前提是国家概念的界定,出于有利于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目的,国家的核心要素应当界定为政治统治关系,那么国家就是政治统治的现象总和。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前提是哲学基础批判,这些哲学基础是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因为它们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具有片面性,却借用普遍性的名义以偏概全,从而成为为政治统治辩护的工具。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理论前提是古典形而上学批判,古典形而上学与本体论哲学是同义语,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了诸多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为相应的形而上学国家观奠定了哲学基础,二者具有逻辑上的密切联系。形而上学国家观具备三种形态。首先,它可以区分成目的论的、理想主义的国家观和非目的论的、非理想主义的两种形态,后者只是本体论哲学的不自觉运用,将共同体的公意、传统、同质性等事物在本体论上预设起来,因此是纯粹的共同体主义国家观。其次,理想主义国家观又包含着极端与温和两种立场,极端理想主义国家观除理想之外毫不妥协,不承认其它事物的合理性,而温和理想主义国家观则将理想转化为理想层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调和。于是,极端理想主义、温和理想主义、共同体主义就成为形而上学国家观的三种形态,极端理想主义国家观以柏拉图、奥古斯丁、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为代表,温和理想主义国家观以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为代表,共同体主义国家观则以卢梭、柏克、施米特为代表。形而上学国家观具备许多共同的本质特性,它们都具备意识形态性,都秉持整体主义立场,并且以自己的逻辑将部分人视为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使他们获得统治他人的正当权力。形而上学国家观是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对它进行批判并未完成全部的批判工作。此外,还应当对其它国家意识形态,如社会契约论、科学主义国家观展开批判,最后还要从正面对国家进行分析。批判工作只有同时具备批评意义和分析意义才能完整,从正反两面对国家展开批判,最终才能建构正确的国家观。以上工作应当分步骤进行,完成对国家的批判工作,具备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将有助于宪法的正确实施。从哲学史的视角出发,分析各种国家观的哲学基础,对它们展开深入的意识形态批判,是宪法学元理论研究的一种新思路。宪法学的基础研究,一般侧重于在政治哲学的学科范围内,对国家与宪法的元概念和元问题展开探讨,并将结论作为宪法学的理论基础。然而,世界观决定国家观,政治哲学的一般观念并非具有绝对的独立性,而是取决于具有总体性的哲学观念,国家观归根结底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故此,在哲学层面上进行研究,将更有利于准确理解各种国家观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得以产生的根源,而且,哲学基础批判能够加强批判错误国家观的现实效果,产生更强的说服力。所以,这种宪法学基础研究的新思路,不仅有创新性,而且能够抛砖引玉,以期对宪法学的发展做出绵薄的贡献。

王国兵[7](2019)在《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文中指出理论与现实的对立是哲学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往学者在对理论为什么与现实对立和理论为什么总是在忽略现实的研究中,对理论与现实做了偏颇式诠释。这种诠释导致理论与现实的对立和紧张,并表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常识性悖谬”,但是如何更好揭示这个悖谬导致的疑惑。以往不同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而马克思把它引向了人类的具体实践和总体实践的视域中,并通过揭示实践在竞合同进内的历史性张力来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绝对性对立和紧张,其原因是历史性张力是实践概念生成的原始动力。如何理解马克思用实践的竞合同进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对立和紧张,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如何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生成问题。针对以上难题,马克思实际上提出了四个问题。在对这四个问题的研究中,运用理论与现实竞合同进的实践历史性方法揭示实践概念生成的逻辑。然而,如何理解这四个问题之间的逻辑生成关系,成为本论文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这四重关系之间既有认识论层次的问题递进逻辑,又有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实践逻辑,同时也具有马克思哲学史的整体性逻辑。这意味着这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式罗列,而是递进式的综合和继承性的综合,必须要清楚这种逻辑必然,因为罗列式的理解并不是我自已的想法。马克思从时代哲学问题属性的论辩中抽象出感性与理性之间何谓本性的哲学问题,并从时代现实中证实了理性逻辑与现实逻辑之间的对立问题。首先,马克思按照哲学史中“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批判了思辨竹学构造的虚假现实,并用竞合同进的实践逻辑生成了感性的实践现实,并把它作为实践概念生成的奠基性范畴。其次,马克思紧扣时代现实的在场性特征,指出时代的现实形态实际上指向宗教化的现实交互性关系,或者说,基督教的宗教现实。他从宗教现实和抽象理论中提出了“人与宗教的关系”,并指出这个关系是时代问题的聚焦。他批判了基督教的根本观念即“上帝创造人”,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人创造了上帝”的观点,并指出费尔巴哈关于“现实的人”困乏和欠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一自然性”进行了结构性的批判,指出“现实的人-实践”属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屮成了实践性的“现实的人”。再次,马克思在强调的“现实的人”的实践属性过程中,发现费尔巴哈式的“现实的人-自然性”和黑格尔的“现实的人-理性”实际是脱离实践的,或者说是用理论对现实的强制性符合。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的实践指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对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分析后,批判黑格尔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思想,发现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通过批判提出实践的“现实的人”的时代现实性问题指向“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马克思重点研究了市民社会现实属性即“私有关系”,并在批判市民社会本质属性中生成了“人类社会范畴”。最后,马克思在资本生产逻辑和价值生产逻辑的研究中,发现现实的人的社会规定性呈现为“劳动-生产”,但是在资本生产逻辑中的劳动并不是劳动本质规定的实现,而是异化。他就指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研究“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个问题精细化地研究了资本生产逻辑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对资本生产逻辑导致劳动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生成“实践劳动”的范畴。总之,马克思通过运用批判与生成的实践竞合同进推动“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且每一次转换都综合着前面范畴的意涵,从而生成新的实践概念。具体说,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就是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生成的,同时还是伴随着人类世界自身的辩证法逻辑不断地生成,并在这种实践中对人类-世界命运问题给出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回答。这种回答的启示就是理论和现实是在实践竞合同进中根据历史内在的多元张力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在现实的人类的革命创造中生成实践的多元共生形态。

敖琴[8](2018)在《马克思现实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哲学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心性之学,不论其表现形式有多么的玄幻,也不论其观点有多离奇,它总是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以为人类自身生存发展提供某种参考。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就以关注现实,解决现实中各种问题,最终改造现实以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宗旨。那么对于马克思来说,他对现实的理解和解读与哲学史上前人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解与解读有什么联系和本质区别?在马克思现实观的视阈下,现实究竟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关注现实?人类又应该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关注现实?现实与理性、现实与本质究竟是什么关系?现实是不是就是一切感性的存在?现实观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如何?马克思现实观的当代价值何在?了解这些问题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根本特征、基本观点和创新所在有重要意义;对于引导我们更好地认清当前中国所有客观现实条件,并着重于在这些复杂的世情和国情中把握普遍必然性,把握真正的现实和真正的趋势,抓住主流和关键,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的有效结合,真正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围绕着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理论地位和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条分缕析,以对马克思现实观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归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非常有必要。马克思的现实观是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及无产阶级已经独立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命运和历史必然性,更好地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斗争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总结和吸收了西方哲学史上现实观的理论精华,尤其是直接扬弃了以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分别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现实观,最终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现实观,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形成提供了理论原点。与哲学史上其它现实观不同,马克思的现实观既具有实践特色,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又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特色,既坚持人道主义的情怀,又将人的解放置于一个现实的、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现实观本着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为直接目标,具体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现实、现实与现存有何区别、现实与人类的感性实践活动是什么关系、现实与理性的关系如何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基本理论框架和哲学特质的核心理论问题。在马克思现实观视阈下,现实再也不是传统理性主义现实观视阈下那个从属于理性、受理性决定的工具、手段和环节,而是一种按着自身客观规律运行、独立自存的感性存在;现实也并非泛指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感性存在,它是指具有普遍必然性,代表着世界发展必然趋势、与感性实践活动直接关联、呈现为历史性和超越性的感性存在。马克思现实观所关注的理论焦点凸显出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理论原点的地位。科学实践观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特质的关键性意义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而马克思现实观正是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直接理论结果;马克思现实观的全面展开和逻辑推演,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立场和观点。因此说,马克思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原点。不仅如此,马克思现实观还具体表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立场,并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与特性。马克思现实观内含和表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精髓。深刻领悟马克思现实观的精髓,沿着马克思开辟的从抽象王国通向现实世界的道路前进,我们就可以找到一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切实可行的光明大道。马克思现实观的逻辑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坚持以当前国内和国外各种现实问题为导向,展开理论研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和中国化,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现实的物质世界提供理论导引;要求我们秉承历史性原则,坚持批判与超越的精神特质,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科学社会主义而非其它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为指向标,从当前国内国际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找到真正合规律性的存在,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全面深刻了解和把握马克思现实观,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明确中国道路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基本要求和坚持走中国道路尤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证明、历史证明和逻辑证明,加深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科学性和前途可期性的确信程度,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另外,当前我国客观存在的文化多元化格局,肯定会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地位。马克思现实观可以帮助人们从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等方面分析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本质及理论缺陷,从而有力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权地位。

赵耀[9](2018)在《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以来,美学理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后实践美学”不仅为美学研究引入了生存论的维度,而且对“实践美学”的学理欠缺也进行了必要的学理反思。同时,“实践美学”内部也分化发展出“新实践美学”及“实践存在论美学”等谱系学派,通过对“实践”内涵与外延的修正实现理论的自我更新和阐释效力的持续提升。新世纪以来,美学研究更加凸显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特别是随着西方新近成果的译介及社会现实的迅猛变化,“生活美学”、“认知美学”、“生态美学”、“身体美学”、“人类学美学”、“网络美学”、“政治美学”、“环境美学”、“乐感美学”等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对美学现象的多重阐释功能。这一方面彰显了美学理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学术研究的困难。因此,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就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而是应该从方法论革新的角度思考从整体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概况的有机把握与规律认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关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论断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性资源。即在研究过程中不应被历史的偶然性因素所干扰,应该“按照现实的历史叙述本身的规律”对历史进行必要且合理的修正。从这样的指导思想出发,对新时期美学的研究就应不再拘泥于大量的难以有效梳理的文献资料,而是应该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承载特定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美学话语;不应再满足于线性的发展观念,而是应该着重探究与所处时代有着多重矛盾与思想碰撞的美学话语,深入历史的细部,在个人与时代、个性与潮流多重碰撞的性灵挣扎中还原历史的本真;不再迷信于经典化的权威观念,拒绝任何将美学话语脱离具体历史情境的固化观念,在动态比较的话语生成脉络中探寻新时期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选取美学论争作为新时期美学研究的切入点,不仅抓住了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紧扣学理的发展脉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学论争中突显的问题意识和辩驳话语可以有效透视出美学家们的理论希冀与现实愿景,特别是贯穿论争始终的一系列问题在当下的理论实践中仍尚未完全终结,成为连接过去和当下的重要话语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出于时间跨度之大、参与讨论人数之多、涉及问题领域之广,对新时期美学论争进行整体把握难免易于陷入观点淹没的困境之中。因此,选取一个贯穿论争始终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地透视出新时期美学论争的发展脉络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策略。本文认为,“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杂糅的矛盾体是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不二选择。从理论形态上来说,新时期美学是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过渡,但是在具体演进的过程中,并非是一蹴而就地完成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而是出现诸多难以简单概括的矛盾性问题和无法忽视的结构性悖论。毋庸置疑,新时期美学之所以会多次出现持续性的论争,除政治性因素和西方话语影响之外,美学家们告别古典的努力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这种告别古典的努力却总是受到传统观念的集体无意识羁绊,陷入古典的轮回惯性之中。新时期美学的话语资源和建构方式虽然极富现代性特征,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屡次回归古典,难以真正意义上切断与古典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告别古典是全体美学家们共同的努力方向,一种集体性的理论追求;另一方面,古典的审美理想又具有异常强大的诱惑力迫使美学理论不断回归传统。一方面,融入现代是新时期美学家们共同的理论希冀,另一方面,在现代的融入过程中却又遭到比西方社会更为复杂的矛盾重重的现代性。因此,从“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充满悖论的矛盾语境切入新时期美学话语的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在对新时期美学论争中所凸显的“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特征进行宏观概括之后,有必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纵观新时期美学论争始终,“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是支撑“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矛盾性语境的三个重要支点,是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三个重要维度。“学理的论争”主要聚焦于新时期美学几次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争鸣。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凸显论争各方理论内核与价值取向的观点,相对客观地捕捉论争的焦点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剥离出论争的核心分歧。同时,不再局限于对论争本身的观念重复与表层叙述,将研究的视野推向各方理论观念的思想来源追溯与学派传统探究,并从其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追求中透析论争中存在的普遍性弊端与重要理论收获,从论点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双重逻辑思维的比较中评判各方理论的成败得失。“学术的历史”主要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整体流变入手,着力展现新时期美学理论在融入现代语境后所面临的悖论性困境与阶段性调整。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自身演进中探寻美学理论构成历史的方式。在共时性的横向梳理中揭示为何会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某种占据主流的美学话语并引发持续性的学术争鸣,在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中说明某种美学话语的观念来源及思想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在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其次,从美学理论话语的自身独特性质,特别是中国新时期美学理论话语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角度揭示美学论争自身所存在的张力与冲突。“学者的心灵”主要展现新时期美学家在美学论争中凸显的矛盾心态与灵魂撕裂,他们不仅在“士大夫情怀”和“浮士德动机”之间摇摆不定,而且在群体观念与个人意识之间难以求得平衡,不仅承载着历史理性的建构渴望,更难以拒绝非理性的生命狂欢。基于此,“学者的心灵”重点揭示美学家们在亲历中国美学理论话语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需要指出的是,“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并非绝对孤立的,相反是相互联系且相互包含的。没有对学理论争的精准透析,就难以实现对学术历史的客观把握,没有对学术历史的理性评判,更无法完成对学者心灵的深度剖析,而学者的心灵更是打开学理论争所承载文化因子密码的钥匙。因此,“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恰恰需要对三者的综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深度透析,欠缺任何一个维度都会对研究本身造成伤害。因此,在宏观上以“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在微观上以“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个维度予以支撑,无论在理论层面的逻辑论证还是在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分析皆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通过对既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的归纳与评判,论证选取“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研究路径的合理性与优势性,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成果。第一章选取“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存在论美学”三个有代表性的“后实践美学”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重点揭示“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反叛与超越过程中所凸显的自身矛盾性,以及由此展现的结构性悖论。在论争现场的还原与反思中,透析新时期美学理论形态从古典到现代的艰难转型和美学学人的复杂矛盾心态。第二章选取“新实践论美学”、“新实践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三个“实践美学”谱系学派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从不同角度展现“实践美学”在新时期的分化发展过程中所流露的自我更新的渴望与学理开拓的艰难。第三章选取“日常生活审美化”、“身体美学”、“认知美学”、“别现代”四个美学新话语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揭示新时期美学话语不同的理论趋向中的共同性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结语重点探讨新时期美学研究终结古典惯性与超越现代幻象的具体可操作性路径,通过对科学化美学研究路径学理依据的分析,说明美学研究科学化对中国美学实现自我深化,完成学术形态由古典到现代转型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侯春林[10](2018)在《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的切入点是如何看待圣经的多义性,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途径是对话式地理解新约中的天国与尘世因素。绪论部分,首先对指涉的术语、问题,以及创新价值进行界定和揭示,并着眼于文本中不同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圣经多义性进行考察。而后,回顾了基督教传统、社会学圣经批评的研究方法,旨在提供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兴起的学术背景,对其产生的影响亦有所涉及,该部分还谈到了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传统的当代互动。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宗旨:研究方法是将神学和社会学相融合、将文本内部与外部相融合;研究宗旨是揭示新约文本中天国与尘世两类元素间的对话。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脉络,正文部分就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分四章展开论述。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以辩证法为逻辑起点,而可预见的未来走向是对话。新约文本生成过程中被掺杂入多种意识形态因素,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得以合理进行的文本依据。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是传统新约研究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亦对之有着深入探讨,构成了该批评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沿袭了马克思本人辩证的宗教批判思想,后者将圣经中的多种含义分类整理为天国和尘世两个向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现象的逻辑起点。对这两个向度的辩证区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的宗教批评理念——辩证法,这一批评理念本身的理论侧重使得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批评实践遭到政治化解读和过度阐释的广泛质疑,该批评现象的突围方向应是天国与尘世两个元素之间的对话。第二章,从文本生产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范式存在的合理性,即为什么可以进行此项批评展开论证。新约从来不是一个现成的文本,而是有着极其复杂的动态生成过程。通过对新约文本的生产机制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无论是手工复制生产还是机械复制生产,新约在文本生成过程中均被人为地掺杂了多种意识形态因素,这为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提供了合理依据。此外,还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生产理论进行了阐发性理解,认为其重要价值在于指出了语义的“增殖性”;并对一个重要词汇“卡理斯玛”进行了细致考证,从历时的向度梳理了“卡理斯玛”一词的生产过程。通过考察“卡理斯玛”在当代耶稣运动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回应了全文的研究观点。第三章和第四章,择取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的两个核心问题: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依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阵营的代表学者理查德·霍斯利的研究观点,并对之进行了阐发性的再解读。第三章,对于耶稣研究来说,理解耶稣形象的重点不仅在于“历史上的耶稣是什么身份”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还在于其被赋予的多种角色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霍斯利提出的基本观点,“复兴以色列”和“实现上帝之国”的论断表征了耶稣“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凯撒”的二元政治思想,而耶稣此话的重点不是分离,而是制衡。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有其精神来源与制度来源,在探索上述来源的同时使用意识形态批评这一理论工具对“扫罗立王”的文本事件进行解读,力图说明文本背后潜藏的王权与神权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第四章,在霍斯利的保罗研究基础之上,指出其“保罗社团‘在而不属于’(in but not of)罗马帝国”的观点反映了保罗社团以一种临时寄居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存在于天地之间,使得保罗在思想宗旨和组织策略上都透射着张力。此外,作为相对完整与独立的研究版块,对霍斯利的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意在指出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应有的价值。上述论证过程始终以对话的思维方式考察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现象及其代表观点。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学者试图以唯物史观的实证性来追溯历史真相,用以反驳基督教传统的神学迷思。但是,复魅的时代主题和后现代社会语境中对宏大叙事的消解使得这种追溯历史真相的努力并不适宜。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当下和未来,对话思维以其平和包容的现代价值最有可能使天国与尘世这架天平保持动态的平衡,从而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简论实践唯物论的内在张力——对“实践本体论”的一点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实践唯物论的内在张力——对“实践本体论”的一点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1)拉图尔“物性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拉图尔物性存在论思想
    第一节 物与现代性
        一、断裂的现代时间
        二、利维坦与物自体
        三、纯化与转译
    第二节 拟客体
        一、“拟客体”的概念
        二、横跨不存在的裂缝
        三、反哥白尼革命
    第三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物质性
        一、概念的缘起
        二、行动者、非还原、转译与结盟
        三、“现象技术”与“黑箱”
    第四节 物的议会
        一、“物的议会”概念
        二、“物的议会”运作
第二章 跨越“事实之物美学
    第一节 物与美学
        一、海德格尔“真理美学”中的物性问题
        二、阿多诺“否定美学”中的物性问题
        三、“关切之物美学”
    第二节 批判认识论美学
        一、形而上美学
        二、韦尔施与超越美学的美学
        三、作为一种探究方式的艺术
第三章 艺术、物和新感性
    第一节 拉图尔的“思想试验”
        一、可移植的灵韵
        二、新感性的构造
    第二节 “物”与艺术
        一、拉图尔与当代艺术的概念韵律
        二、两种物性: Objecthood和Thingness
        三、觉知、异域感和感觉的聚块
第四章 构成共同世界
    第一节 建筑与设计
        一、拉图尔的建筑观
        二、拉图尔的设计观
    第二节 物的政治美学和伦理学
        一、一种或多或少阐连的集体
        二、人工物的道德维度
    第三节 面对盖娅
        一、世界主义或世界战争
        二、全球化和第二自然
        三、盖娅和人类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学理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立场:文化的最终根源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
        (二)认识前提:“使死人复生”的同时“死人也使我们受苦”
        (三)基本依据: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决不是“永恒价值”
        (四)基本态度:同传统观念的最彻底决裂决不是文化虚无
        (五)传承方式:“剥取”与“扬弃”
第二章 近代文化思潮谱系中“两创”的时代出场
    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双重路向”
        (一)“以中化西”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文化传承观
        (二)“以西化中”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文化传承观
    二、“第三重路向”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传承观
        (一)“以马化中”与“三元格局”的形成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探索历程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生成脉络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提出的前奏曲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正式出场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文献确认
第三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理论阐释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多维界定
        (一)作为政治话语的“两创”与作为学术话语的“两创”
        (二)作为文化观的“两创”与作为工作方针的“两创”
        (三)广义的“两创”与狭义的“两创”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哲学基础
        (一)就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言:唯物史观
        (二)就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关系而言:辩证否定观
        (三)就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而言:辩证发展观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内涵解析
        (一)“创造性转化”:激活传统
        (二)“创新性发展”:弘扬传统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四、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运行机理
        (一)思想再现,语境再植
        (二)辩证批判,逐级抽象
        (三)时空交融,综合创新
        (四)纵横结合,循环往进
第四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动因考察
        (一)顺应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实践需求
        (二)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需求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需要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对象分析
        (一)全方位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二)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方向选择
        (一)社会指向: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
        (二)文化指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四、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路径
        (一)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
        (二)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路径
第五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思想史意义
    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新境界
        (一)明确了评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
        (二)确立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依据
        (三)融入了“综合创新”的思想成果
        (四)发展了“批判继承”的传承理念
        (五)明确了文化转化发展的基本限度
    二、超越了近代以来“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
        (一)近代以来“激进—保守”的两级困境
        (二)思维方式:从二元对立到辩证思维
        (三)文化心态:从自卑自负到从容自信
        (四)文化认知:从绝对整体主义到可解析性
        (五)文化标准:从“或内或外”到实践指向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中文着作
    三、中文译着
    四、英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网络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课题
    三、参加会议
致谢

(3)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什么要回到斯宾诺莎?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初步结论
第1章 斯宾诺莎之前幸福论的非主题化与非人化
    1.1 古希腊时期幸福论的非主题化和边缘化
    1.2 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幸福论的非主体化和非人化
    1.3 斯宾诺莎之前近现代哲学幸福论的酿育
    1.4 幸福本质问题上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基础
    2.1 斯宾诺莎幸福论构建的时代语境
    2.2 斯宾诺莎幸福论构建的思想进程
    2.3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自然主义本体论基础
    2.4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斯宾诺莎的幸福论
    3.1 斯宾诺莎伦理学和人性论中的自然主义原则
    3.2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的理性化的自由观
    3.3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的理性化的幸福观
    3.4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理性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内在一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斯宾诺莎幸福论核心命题的概念与逻辑分析
    4.1 斯宾诺莎幸福哲学的几何学方法论
    4.2 斯宾诺莎幸福论核心概念的语义分析
    4.3 宾诺莎幸福论核心命题的逻辑分析
    4.4 斯宾诺莎幸福命题语言逻辑分析的意义
    4.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五、本文的篇章结构
第一章 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必要性
    第一节 争论迭起:中国宪法学的难题
        一、宪法释义学的局限性
        二、立场分歧:宪法实现的困惑
        三、宪法哲学:多元立场的理论基础
        四、结论
    第二节 国家观的困惑:整体性与个人权利的二律背反
        一、二律背反之正题
        二、二律背反之反题
        三、正题之证明
        四、反题之证明
        五、结论:国家观的困惑
    第三节 康德的启示: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
        一、康德的启示:纯粹理性批判
        二、国家批判的必要性
        三、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
    第四节 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必要性
第二章 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国家:实施统治的政治体
        一、“国家”概念的四种主张
        二、国家批判中“国家”概念的确定
        三、结论
    第二节 意识形态批判
        一、作为正当性基础的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二、意识形态分析:含义、功能与阶段
        三、意识形态批评:政治统治的工具
    第三节 古典形而上学批判
        一、古典形而上学在哲学史发展逻辑中的地位
        二、古典形而上学的内涵
        三、古典形而上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形而上学国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批判
    第一节 极端理想主义国家观批判
        一、柏拉图的理想国批判
        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批判
        三、教皇专制主义批判
    第二节 温和理想主义国家观批判
        一、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批判
        二、阿奎那政治学说批判
        三、黑格尔伦理国家观批判
    第三节 共同体主义国家观批判
        一、卢梭共和国理论批判
        二、柏克保守主义批判
        三、施米特政治共同体理论批判
结论
    一、形而上学国家观的谬误
    二、对中国宪法学的回应与展望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7)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问题证明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及其不足
第2章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哲学史缘起与实践结构的总逻辑
    2.1“实践”范畴在哲学史上的本质追溯
        2.1.1 “存在”与“实践”的哲学义理追溯
        2.1.2 “实践-现实”和“实践-伦理”的哲学语义学发问
        2.1.3 “实践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演进
    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和实践的逻辑证成
        2.2.1 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
        2.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现实问题证成及申认
    2.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实践问题的结构总逻辑
        2.3.1 从哲学问题中引绎出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问题及其路向
        2.3.2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出发点与总逻辑
        2.3.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主体-社会-劳动的生成逻辑
第3章 重思哲学问题—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的现实范畴
    3.1 在批判哲学思想中重新确立哲学的性质及其问题域
        3.1.1 对古希腊哲学史中的哲学性质及思想的批判
        3.1.2 对黑格尔哲学及其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批判
        3.1.3 对费尔巴哈哲学中自然唯物-直观和唯心历史观的批判
    3.2 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世界的“现实范畴”
        3.2.1 从现实世界的实践指向中还原“存在的现实”
        3.2.2 从抽象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人的现实
第4章 从批判宗教化的人的分裂中生成目的性的主体范畴
    4.1 批判宗教思想对现实世界的构想
        4.1.1 “人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
        4.1.2 宗教观念中人的世界与上帝世界的颠倒
    4.2 宗教世界观异化出权力化-社会化意识
        4.2.1 宗教社会化意识对自我独立意识的强制“规制”
        4.2.2 宗教化的社会化意识使人的现实存在与精神存在发生着“结构性分离”
    4.3 从批判宗教观念到批判现实世界的抽象逻辑中生成实践主体
        4.3.1 从批判宗教观念的普遍化公共意识中生成实践的现实的人
        4.3.2 从批判直观感性的抽象逻辑规定走向独立实践现实的人
第5章 批判封建制国家—从市民社会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5.1 澄清哲学史中的政治社会思想-共同体价值的总体审视
        5.1.1 对哲学史中国家与社会理论-思想继承性综合的追溯
        5.1.2 对黑格尔法哲学中共同体价值的思辨逻辑揭示
    5.2 对封建国家中现实关系的现实性和本真性的批判性分析
        5.2.1 对哲学的同时代人与历史的同时代人对立的批判
        5.2.2 对基督教封建国家的法权关系及其社会结构的批判
    5.3 从市民社会的政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5.3.1 从国家政治制度批判中确立起市民社会
        5.3.2 从市民社会本身的关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
第6章 从批判资本生产逻辑和资本价值逻辑中生成实践的劳动范畴
    6.1 “需求”和“生产”之间本质属性的政治经济学诠释
        6.1.1 “需求体系”与“劳动体系”的事情本质性关系追问
        6.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具体路径诠释
    6.2 从传统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异化劳动
        6.2.1 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揭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6.2.2 对现代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全面异化进行批判
    6.3 从对资本价价逻辑的批判中生成现实的人的实践劳动范畴
        6.3.1 对资本价值逻辑的核心枢纽-私有制的革命性批判
        6.3.2 从私有制的实践革命性批判中生成社会性的实践劳动范畴
第7章 从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到实践哲学范式的生成
    7.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以及引起的实践哲学变革
        7.1.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生成的问题式阐释
        7.1.2 马克思从实践范畴群生成到实践哲学-新哲学观的生成
    7.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的新挑战
        7.2.1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新思想和新理论的挑战
        7.2.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现代性问题的挑战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马克思现实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1章 马克思现实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1.1 马克思现实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1.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现实性日渐显现
        1.1.2 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1.2 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渊源
        1.2.1 唯心主义的现实观
        1.2.2 旧唯物主义的现实观
第2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历史演进
    2.1 对黑格尔哲学现实观的认同与继承阶段
    2.2 从唯心主义现实观向唯物主义现实观转向阶段
        2.2.1 关注物质利益的支配作用
        2.2.2 批判和矫正理性主义现实观
        2.2.3 向新唯物主义现实观的过渡
    2.3 马克思现实观的正式形成和发展阶段
        2.3.1 马克思现实观的正式形成
        2.3.2 马克思现实观的丰富与完善
        2.3.3 马克思现实观的系统化
第3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主要内容
    3.1 现实的基本涵义
        3.1.1 现实是一种不同于精神世界的感性存在
        3.1.2 现实是一种表征历史普遍必然性的合理性存在
    3.2 现实的主要构成
        3.2.1 现实的个人
        3.2.2 现实的活动
        3.2.3 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
    3.3 现实与实践的关系
        3.3.1 实践是现实世界形成和变化的根本途径
        3.3.2 实践构成了现实的重要内容
        3.3.3 实践的超越性和历史性决定了现实的历史性和开放性
    3.4 现实对理性的决定性意义
        3.4.1 现实是自因
        3.4.2 现实决定理性
第4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基本特征
    4.1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4.1.1 基于唯物主义立场的真理原则
        4.1.2 基于实践辩证法的价值原则
    4.2 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4.2.1 鲜明的实践性
        4.2.2 鲜明的阶级性
    4.3 以对资本主义制度现实与否的追问为直接目标
        4.3.1 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曾经的现实性
        4.3.2 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当前的非现实性
第5章 马克思现实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地位
    5.1 马克思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原点
        5.1.1 马克思现实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
        5.1.2 马克思现实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
        5.1.3 马克思现实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
    5.2 马克思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立场
        5.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之争
        5.2.2 马克思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支撑
    5.3 马克思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和特征
        5.3.1 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
        5.3.2 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6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当代价值
    6.1 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6.1.1 抓住当前的现实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6.1.2 紧跟不断变化的现实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6.2 勇于实现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批判与超越
        6.2.1 在复杂多样的存在中横向把握真正的现实性存在
        6.2.2 从纵向的角度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趋势和未来
        6.2.3 实现以实践批判为基础的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统一
    6.3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6.4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4.1 中国道路的内涵及变迁
        6.4.2 中国道路选择与确立的马克思现实观观照
        6.4.3 马克思现实观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6.4.4 马克思现实观视阈下几种影响道路自信的社会思潮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及评价
    二、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三、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效果
第一章 “后实践美学”的崛起
    第一节 “超越”的渴望:关于超越美学的论争
        一、批判与建构
        二、探索与争鸣
        三、反思与积淀
    第二节 “生命”的激情:关于“生命美学”的论争
        一、本体的置换与双向的建构
        二、“生命”的考辨与“历史”的追问
        三、资源的驳杂与消解的危机
    第三节 “存在”的执迷:关于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一、“本体论”的考辨
        二、“存在论”的得失
        三、“后实践”的困境
第二章 “实践美学”的分化
    第一节 “情感”与“实践”:关于新实践论美学的论争
        一、理论建构
        二、理论价值
        三、理论争鸣
        四、理论局限
    第二节 “突创”与“实践”:关于新实践美学的论争
        一、概念的厘定与结构的划分
        二、“终结”的抗争与“创新”的可能
        三、学理的推进与论争的偏转
        四、静态思维与工具倾向
    第三节 “生存”与“实践”: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一、理论的提出
        二、理论的争鸣
        三、论争的缺失
        四、学理反思
第三章 新话语的生成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关注: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
        一、核心分歧
        二、浅表平移
        三、一体两面
    第二节 “感性身体”的考察:关于身体美学的论争
        一、译介与评析
        二、质疑与支持
        三、影响与变异
        四、收获与缺失
    第三节 “审美机理”的揭示:关于认知美学的论争
        一、论争现场
        二、理论收获
        三、路径更新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概括:关于“别现代”的论争
        一、建构与争鸣
        二、价值与意义
        三、缺失与空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后记

(10)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圣经多义性的复调式理解
    第一节 问题与创新
    第二节 本论题的学术背景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主旨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逻辑起点和未来走向
    第一节 马克思辩证地进行宗教批判的理论特色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方法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从辩证到对话
    第四节 新约中的神圣与世俗
    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的合理依据
    第一节 文本生产理论对新约文本的适用性论证
    第二节 新约文本生产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三节 新约文本的生产机制及意识形态变动
    第四节 文学生产理论的阐释性运用
    小结
第三章 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
    第一节 “复兴以色列”和“实现上帝之国”
    第二节 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
    第三节 耶稣政治思想的精神来源
    第四节 耶稣政治思想的制度来源
    小结
第四章 保罗社团的反抗模式
    第一节 保罗研究的局限性和必要突破
    第二节 保罗社团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保罗社团的思想宗旨
    第四节 保罗社团的组织形式
    第五节 对霍斯利之耶稣与保罗研究的整体思考
结语复魅社会与对话思维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录一 :圣经卷名及缩略语
附录二 :圣经历史地图

四、简论实践唯物论的内在张力——对“实践本体论”的一点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 [1]拉图尔“物性美学”思想研究[D]. 徐滔. 兰州大学, 2021(12)
  • [2]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D]. 李新潮. 兰州大学, 2021(09)
  • [3]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D]. 胡玲. 吉林大学, 2020(12)
  •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5]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6]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D]. 郑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D]. 王国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马克思现实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敖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9]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D]. 赵耀. 吉林大学, 2018(12)
  • [10]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D]. 侯春林. 河南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