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杂结构煤层提高单产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张怀文[1](2020)在《基于不同发酵方式的煤制生物气过程生化代谢特征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为探讨煤的氢气?甲烷联产与白腐菌生物预处理发酵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对以煤为底物的生物气产出特征的认识,论文以义马长焰煤为发酵底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进行单产甲烷、氢气?甲烷联产、白腐菌预处理氢气?甲烷联产三种不同发酵方式下的产气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发酵方式下的生物产气特征,并对发酵液进行化学需氧量(COD)与气质联用测试,分析其降解程度与液相有机物产物代谢规律;以RNA与OD600为微生物吸附量分析指标,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与C80微量热仪测试煤?微生物吸附与反应热等生化特征。结果表明:(1)氢气?甲烷联产过程中甲烷的生成存在一定的延滞期,且水解期和总产气时间明显缩短。(2)单产氢阶段COD值逐渐升高,最大值857.82 mg/L(第6天)。产甲烷阶段的COD值变化明显,且预处理联产甲烷过程中的COD值总体上较低,对煤的降解也最彻底。(3)产氢和产甲烷阶段均有挥发性脂肪酸、烷烃、烯烃、含氮、含氧有机物及杂环化合物积累,且在纯联产甲烷过程中检测到了更多的烷烃、含氧、含氮大分子有机物及腈类、腙类、4-甲基芴等新生有机物。(4)白腐菌预处理联产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有机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多于未经预处理的氢气?甲烷联产与单产甲烷过程。(5)单甲烷反应期间气体产物的生成与吸附量和反应热(均为放热反应)之间存在显着的不一致性,最大吸附量和放热量分别是1772.72μg与306.031 J/g。联产过程中除未预处理煤样在产氢阶段存在吸热和放热两个阶段,其余均为放热过程,且总放热量也远小于白腐菌预处理联产发酵过程。(6)产氢阶段有机物的生成量与放热量、微生物吸附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甲烷的产出过程正好相反。(7)单甲烷产热高峰期古菌菌属以Methanthrix为主,细菌菌属主要是Mobilitalea。Pseudomonas是产氢和联产甲烷水解阶段的共有优势菌属,而Methanobacterium是联产甲烷末期共有的优势菌属。该研究不但为煤制生物气过程中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利用提供了数据来源与支撑,且从液相产物和反应热角度证实了氢气?甲烷联产与白腐菌生物预处理发酵的优越性,有可能提高煤的总体能源利用率并优化产气过程,同时也是对煤发酵产气机制的进一步丰富和补充。
薛娟娟[2](2020)在《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研究 ——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处于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长时间之内,煤炭的能源主体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开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地面沉降及其生态扰动。地面沉降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对地面沉降高精度、高效率和周期性的监测,获取尽可能“真实”的地面沉降规律。相对于传统监测方法,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技术通过多次过境的SAR影像相位差来监测地面沉降,呈现出全天候、全天时、大范围、低成本、高精度等优点。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差分雷达干涉技术和多时相In SAR技术,应用领域已逐步扩展到地震、火山、滑坡等领域。受复杂地质采矿条件影响,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形成机制复杂,传统的技术手段和预测模型很难实现理想的地面沉降监测和预计。同时,黄土高原属于生态敏感区,煤炭开采带来的生态扰动更为深远、更不可逆,黄土高原矿区层面的生态扰动时序特征和生态修复尚无模式可循。为此,论文在文献综述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试验区,综合应用采煤沉陷学、地质学、生态学、遥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围绕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揭示了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变规律。SBAS-In SAR(Small Baseline Subsets In SAR)方法是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的可靠方法。煤炭井工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具有时间累积效应,在停采线一侧地面沉降曲线相对较缓,地面沉降量与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和距离有显着关系。轩岗采煤沉陷区煤炭井工开采面上扰动系数为24.55。沉降加速期和沉降衰退期占总沉降时间的58.62%,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75.95%。地质构造和重复采动是影响黄土高原煤炭井工开采矿区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2)建立了耦合SBAS-In SAR地面沉降监测值的Knothe时间函数改进模型,用于估计已发生的地面沉降和预计尚未发生的地面沉降。与Knothe时间函数模型相比,耦合SBAS-In SAR地面沉降监测值的Knothe时间函数改进模型大大提高了监测期内任意时刻地面沉降值的估计精度。基于Knothe时间函数改进模型预计的剖面线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与基于SBAS-In SAR地面沉降监测值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3)选取植被数量、植被质量、空间分布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指标,定量分析了采煤沉陷生态扰动时序特征。1986-2018年间轩岗采煤沉陷区植被覆盖区域面积呈减少态势,工矿用地面积呈增加态势,植被质量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植被空间关联指数呈现出急速下降、缓慢下降、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波动减小趋势,减少速度与煤炭开采规模呈正相关。1986-2018年间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服务价值在1.12~1.35亿元之间波动,总体呈现减少态势。2006年之后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服务价值加速减小,大规模煤炭开采是采煤沉陷区生态服务价值锐减的主要原因。(4)构建了基于采煤工作面的全过程、闭环式生态修复分析框架。界定了采煤沉陷生态修复具体含义,阐明了采煤沉陷生态修复主要原则,提出了适用于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土壤保持生态效益测算方法。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在分析采煤沉陷区空间分布范围和地类属性的基础上,明确沙棘潜在种植区,核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黄土高原采煤沉陷生态修复路径选择提供基础理论与技术支撑。
袁永,屠世浩,陈忠顺,张村,王沉,王文苗[3](2020)在《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表明薄煤层储量占我国煤炭总储量的20%,受狭小采掘空间等特殊条件制约,薄煤层开采效益差、智能化水平低,产量仅占煤炭总产量的10%。基于薄煤层多样性赋存条件和提高工作面单产、卸压效果与采出率的不同开采需求,将薄煤层开采的技术需求分为3 类: 薄煤层长壁智能化综采、薄煤层保护层智能化开采和薄煤层高采出率开采技术。系统分析了我国薄煤层矿井开采设计、长壁综采装备、智能化开采技术、半煤岩巷道掘进和极薄煤层开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3 类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 ①在长壁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方面,提出了放大采区( 面) 尺寸、降低采掘高度的立体化设计方法,开发了薄煤层开采方法、设备配套等辅助决策专家系统,研制了大功率、矮机身半煤岩快速掘进机及其支护机具和矮型化超长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研发了“基于煤层条件精准探测预设割煤轨迹+三机协同控制+视频监控”的智能化开采技术; ②在高瓦斯薄煤层保护层智能化开采方面,揭示了卸压开采的应力-损伤-渗流耦合作用机制,提出了长壁面极限卸压采厚与钻采面卸压增透合理参数确定方法,研发了基于瓦斯浓度调控的智能割煤技术; ③在提高薄煤层采出率方面,研发极薄煤层的长壁综采自动化技术和五钻头自动换钻螺旋钻采煤机,开发了不同种类的薄煤层沿空留巷技术。提高薄煤层采掘装备的适应性和控制精度,构建智能开采与灾害防控一体化理论与技术将是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的研究方向。
尹希文[4](2019)在《我国大采高综采技术及围岩控制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大采高综采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大采高综采是我国厚煤层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开采的首选采煤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大采高综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认为我国少数矿区大采高综采单产水平、工效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受煤层松软、倾角大、采深大、地质构造发育等复杂地质条件及装备制造水平低的影响,我国大采高综采技术整体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总结了"砌体梁"、"组合悬壁梁-铰接岩梁"、"煤壁压杆模型"等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总结得到了我国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发展特征,采高不断加大,最大采高8.5 m,工作面宽度不断加大,最宽达420 m,松软、大倾角、浅埋、高瓦斯等不同煤层赋存条件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已实现安全高效开采。提出了大采高综采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综采压架事故呈上升趋势,在支架围岩关系及合理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煤壁片帮机理及控制措施,矿压和微震综合预警等方面仍需开展精细化研究。
白二虎[5](2019)在《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煤炭开采战略重心向西部地区转移。而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层地质条件简单,在开采技术装备水平、互联网+及智能化不断提升的影响下,该地区非常适宜进行高强度开采,并且厚煤层高强度开采已成为我国采煤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由于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其特有的气候环境条件学高强度开采引起的地下水资源流失、地表破坏、草地荒漠化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尤其是对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西部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下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的破坏特征及防控技术具有重要的河学依据和实际意义。学文综合运学河学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方法,对高强度开采条件下松散含水层的破坏特征及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高强度开采定义及厚煤层高强度开采现状,在收集西北高强度开采矿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并采学层次分析法验证了技术特征的合河学,构建了高强度开采指标体系;指出了高强度开采负外部学等同于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中的采动影响破坏方面,具有群发学、突发学及链生学等特点。(2)通过对矿井水水质评价,分析了保护松散含水层的重要学;采学相似模拟试验研究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及裂缝发育规律,指出了上行裂缝与下行裂缝形成的贯通裂缝是威胁松散含水层安全稳定的主要学因;并在相邻井田范围内采学河地电磁法对高强度开采条件下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进行了现场探测验证。(3)采学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有无水压条件下覆岩渗流裂缝的发育规律及其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采学土工试验研究了下行裂缝对松散层含水量的影响,并阐述了松散含水层载荷传递的学河,分析了松散含水层通过影响覆岩复合破断而引起工作面突水压架事故,威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4)采学弹学薄板河学、固支梁河学及紧密堆积度河学从宏细观角度揭示了高强度开采对松散含水层的破坏机河,产生的贯通裂缝是破坏松散含水层的宏观学因,而土颗粒间因孔隙率增河引起的新生裂隙和学生裂隙贯通是破坏松散含水层的细观学因。(5)根据松散含水层破坏的防控思路,提出并设计了条带开采与充填开采相结合的“条采留巷充填法”绿色协调开采技术;在此技术的基础上,考虑到矿井后期转型升级、地下空区的开发利学及浅埋煤炭资源的减少,提出了松散含水层学位保护技术;并构建了“采前预防-采中控制-采后修复”的松散含水层防控技术体系,为实现松散含水层稳定与工作面回采安全的双赢局面提供了技术保障。
高杰[6](2016)在《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可采性评价及工艺决策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国家严控煤炭产能、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储量丰富的薄煤层能否开采首先应看其能否实现科学产能。本文从提高薄煤层科学产能的角度入手,采用采矿学、技术经济学、系统动力学以及层次分析法等手段,研究了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可采性评价及工艺决策系统,得出了以下结论:1.基于科学产能对生产机械化的要求,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确定了薄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对滚筒采煤机、刨煤机的影响因素和权重,并开发了地质可采性判断及工艺选择系统、实现了输入地质参数即可得出其是否可以进行机械化开采、采用何种采煤工艺更佳的判断;2.基于科学产能对的完全成本概念,分析和量化了薄煤层开采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完全成本构成,根据开采成本尤其是环境成本的动态演变性、采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模研究,得出了薄煤层经济性可采的判断条件,即煤价在保证“产出≧投入”时能实现薄煤层的经济性可采;同时开发了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3.基于科学产能的内涵要求,构建了薄煤层科学产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在对薄煤层能否实现科学产能进行判断的基础上,给出其提高科学产能的建议与方向;开发的评价体系在南屯煤矿薄煤层开采中进行了实证应用,得出该矿已采的3602薄煤层工作面在当时条件下的科学产能评分为78分,实现了科学产能,待采的3605薄煤层工作面技术上采用滚筒采煤机开采,但在现阶段不能实现科学产能;4.基于科学产能生产机械化度、生产安全度、生产绿色度的3个内涵,提出了薄煤层提高科学产能的技术路线图,构建了基于快速过断层理论、“跟底接顶”过煤厚变化起伏区以及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等为主的薄煤层提高科学产能的关键技术体系,并分别在淮北矿业集团祁南煤矿7122薄煤层工作面、平煤集团平禹煤矿五222120薄煤层工作面及兖矿集团南屯煤矿3601薄煤层工作面取得成功应用,提高了薄煤层工作面的科学产能。
范映冲,杨凯[7](2015)在《西南矿区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煤矿单产水平,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西南地区煤矿大力推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提高了煤矿开采机械化率,但是单产水平没有取得很大的提升。本文简述了西南矿区煤炭开采现状及问题,分析了西南矿区制约单产水平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单产水平的有效途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加强开采技术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开采技术管理为主导,生产现场管理为辅助,以开采技术管理指导生产现场管理。
李伟,詹振江[8](2010)在《淮北矿区“三软”极复杂煤层综采技术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针对淮北矿区"三软"极复杂煤层赋存条件,经过近40a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推广,集成创新了一套适合于该复杂条件较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特厚煤层和近距离厚煤层的综采关键技术,探索了一条极复杂条件矿区高产、高效和安全开采的有效途径,大幅度提高了矿区采掘机械化水平和效率,实现了"三软"极复杂煤层的安全高效综采,发展了综采技术。
李伟,詹振江[9](2010)在《淮北矿区“三软”极复杂煤层综采技术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淮北矿区"三软"极复杂煤层赋存条件,经过近40 a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推广,集成创新了一套适合于该复杂条件较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特厚煤层和近距离厚煤层的综采关键技术,探索了一条极复杂条件矿区高产、高效和安全开采的有效途径,大幅度提高了矿区采掘机械化水平和效率,实现了"三软"极复杂煤层的安全高效综采,发展了综采技术。
霍丙杰[10](2011)在《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为了保障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技术就很有必要。在分析了目前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复杂难采煤层进行“复杂度”评价的必要性。通过研究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煤层复杂性的影响程度,确定了煤层复杂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煤层复杂度类型定量划分方案,建立了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和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根据曲面展开原理,提出了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并结合煤层复杂度、安全度、开采成本等因素分析了复杂煤层的可采性,提出了不同复杂度类型煤层的开采建议。为了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技术,通过确定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煤层复杂度、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等关键因素与采煤方法的对应关系,应用VB6.0语言开发了煤层复杂性分析与采煤方法选择软件系统。以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为例,分析了急倾斜复杂煤层的采煤方法,提出了急倾斜复杂煤层柔掩法的优化工艺,通过理论分析和相似材料模拟方法研究了急倾斜复杂煤层采场围岩的活动规律和矿压显现规律。以大安山煤矿为实例,在分析了京西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大安山煤矿14槽煤层复杂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对不同矿区、不同煤层50多个开采单元煤层复杂性的评价,验证了采煤方法选择系统的合理性。通过系统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开采特点、评价方法、采煤方法及实例验证,形成了一套关于复杂难采煤层开采完整的技术体系。
二、复杂结构煤层提高单产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杂结构煤层提高单产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同发酵方式的煤制生物气过程生化代谢特征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层生物气研究进展 |
1.2.2 氢气?甲烷两相厌氧发酵研究进展 |
1.2.3 液相产物转化研究进展 |
1.2.4 微生物作用有机质研究进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性及技术路线 |
1.4.1 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2 不同发酵方式下生物产气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1.2 菌群富集培养 |
2.2 主要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案 |
2.3.1 实验模拟装置 |
2.3.2 实验分析方法 |
2.4 实验结果分析 |
2.4.1 本源菌群特征 |
2.4.2 单甲烷产气特征 |
2.4.3 氢气?甲烷联产产气特征 |
2.4.4 白腐菌预处理氢气?甲烷联产产气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发酵方式下有机液相产物代谢特征 |
3.1 发酵液COD阶段性分析 |
3.1.1 COD测试原理及方法 |
3.1.2 COD测试仪器 |
3.1.3 实验结果分析 |
3.2 有机液相产物阶段性分析 |
3.2.1 测试方法及设备 |
3.2.2 单产甲烷有机液相产物 |
3.2.3 联产有机液相产物 |
3.2.4 预处理联产有机液相产物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发酵方式下煤?微生物吸附与反应热特征 |
4.1 主要实验设备 |
4.2 实验分析方法 |
4.2.1 反应热测定 |
4.2.2 核酸RNA测定 |
4.2.3 辅酶F_(420)测定 |
4.2.4 高通量测序 |
4.2.5 扫描电镜分析 |
4.2.6 其他指标测定 |
4.3 单甲烷吸附与反应热特征 |
4.3.1 不同液相测试指标 |
4.3.2 酶活性与有机碳含量 |
4.3.3 微生物群落特征 |
4.3.4 接触角与RNA变化特征 |
4.3.5 反应热特征 |
4.3.6 液相中间产物变化与反应热关系 |
4.3.7 反应热成因分析 |
4.4 氢气?甲烷联产吸附与反应热特征 |
4.4.1 吸附特征 |
4.4.2 酶活性与有机碳含量 |
4.4.3 反应热特征 |
4.4.4 液相产物变化与反应热关系 |
4.4.5 联产过程吸附机制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研究 ——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面沉降监测方法 |
1.2.2 地面沉降演变特征 |
1.2.3 采煤沉陷生态扰动 |
1.2.4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轩岗采煤沉陷区概况 |
2.1.1 地质构造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土壤植被 |
2.2 轩岗采煤沉陷区煤炭资源 |
2.2.1 主要煤层 |
2.2.2 开采历程 |
2.3 数据源 |
2.3.1 SAR影像数据 |
2.3.2 Landsat影像数据 |
2.3.3 MODIS数据产品 |
2.3.4 煤层开采数据 |
2.3.5 野外调查数据 |
第三章 不同InSAR方法地面沉降监测精度对比 |
3.1 InSAR技术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源 |
3.2.2 D-InSAR方法 |
3.2.3 PS-InSAR方法 |
3.2.4 SBAS-InSAR方法 |
3.3 不同相位解缠方法的精度对比 |
3.4 不同方法监测地面沉降精度对比 |
3.4.1 基于已有资料的监测结果评价 |
3.4.2 基于工作面的监测结果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地面沉降时空演变规律与时间函数模型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沉降盆地形态及最大下沉点的位置 |
4.2.2 煤炭开采进度对沉降剖面线的影响 |
4.2.3 地面沉降面上扰动系数与量级划分 |
4.3 地面沉降的时间演变规律 |
4.3.1 最大下沉点的沉降速率 |
4.3.2 最大下沉点的推进方向 |
4.3.3 地面沉降时间阶段划分 |
4.4 复杂采煤条件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
4.4.1 研究区断层构造和地层构造 |
4.4.2 地质构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
4.4.3 重复采动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
4.5 地面沉降关键参数的拟合和对比分析 |
4.5.1 地面沉降静态参数的拟合与分析 |
4.5.2 地面沉降动态参数的拟合与分析 |
4.6 地面沉降时间函数模型 |
4.6.1 地面沉降估计 |
4.6.2 地面沉降预计 |
4.7 小结 |
第五章 采煤沉陷生态扰动的时序变化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源 |
5.1.2 土地利用分类 |
5.1.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5.1.4 净初级生产力 |
5.1.5 空间关联指数 |
5.1.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5.2 轩岗采煤沉陷区植被变化 |
5.2.1 植被数量变化 |
5.2.2 植被质量变化 |
5.3 轩岗采煤沉陷区空间关联指数变化 |
5.4 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5.4.1 生态服务价值构成 |
5.4.2 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
5.4.3 生态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模式及效益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空间范围及属性特征识别 |
6.1.2 生态修复模式及效益评价 |
6.2 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及效益评价 |
6.2.1 空间范围及属性特征 |
6.2.2 生态修复模式及具体措施 |
6.2.3 生态修复效益评价 |
6.3 基于采煤工作面的生态修复分析框架 |
6.3.1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的具体含义 |
6.3.2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的主要原则 |
6.3.3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分析框架 |
6.3.4 生态修复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薄煤层开采技术需求分类 |
2 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2.1 矿井开采设计 |
2.2 薄煤层长壁综采装备 |
2.2.1 滚筒采煤机 |
2.2.2 刨煤机 |
2.2.3 液压支架 |
2.2.4 刮板输送机 |
2.3 薄煤层智能化开采 |
2.4 半煤岩巷道掘进 |
2.5 薄煤层短壁机械化开采 |
2.6 极薄煤层螺旋钻采煤机开采 |
3 薄煤层长壁综采智能化进展 |
3.1 薄煤层开采系统设计与优化配套 |
3.1.1 开采系统立体化设计 |
3.1.2 开采方法优选与设备配套 |
3.2 半煤岩巷道少岩化快速掘进 |
3.2.1 大功率矮型掘进机 |
3.2.2 锚杆钻机 |
3.3 薄煤层超长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 |
3.3.1 薄煤层超长工作面成套装备 |
3.3.2 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 |
4 薄煤层保护层智能化开采进展 |
4.1 卸压开采应力-损伤-渗流耦合机制 |
4.2 长壁开采极限卸压采厚 |
4.3 钻采卸压增透合理参数 |
4.4 高瓦斯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割煤速度调控 |
5 薄煤层提高采出率开采进展 |
5.1 极薄煤层智能化开采 |
5.2 薄煤层工作面沿空留巷 |
6 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展望 |
7 结论 |
(4)我国大采高综采技术及围岩控制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采高综采基本概念及特征 |
2 国外大采高综采发展历程 |
3 我国大采高综采发展历程 |
4 顶板结构及围岩控制技术现状 |
5 我国大采高综采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6 结论与展望 |
(5)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强度开采研究现状 |
1.2.2 松散含水层下开采研究现状 |
1.2.3 保水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及其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 |
2.1 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及其参数 |
2.2 高强度开采的指标体系 |
2.3 高强度开采的技术特征分析及负外部学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分析及学重确定 |
2.3.3 高强度开采负外部学及其特点 |
2.4 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分析 |
2.4.1 地质采矿因素对含水层的影响 |
2.4.2 采动破坏因素对含水层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强度开采影响下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 |
3.1 高强度开采下水环境的变化 |
3.1.1 工作面概况 |
3.1.2 充水水源分析 |
3.1.3 矿井水水质评价 |
3.2 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移动变形物河模拟 |
3.2.1 物河模拟学河及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3.2.2 关键层位置的判别 |
3.2.3 物河模拟观测系统及测点布置 |
3.2.4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3 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河地电磁探测 |
3.3.1 研究区概况及高强度开采的确定 |
3.3.2 河地电磁探测学河及测线布置 |
3.3.3 特征点视电阻率的特征分析 |
3.3.4 主断面视电阻率的特征及含水层破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强度开采渗流裂隙发育规律及与松散含水层的相互影响 |
4.1 高强度开采覆岩上行渗流裂隙发育规律数值模拟 |
4.1.1 无水压条件下覆岩上行渗流裂隙发育规律 |
4.1.2 有水压条件下覆岩上行渗流裂隙发育规律 |
4.2 高强度开采地表下行裂缝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 |
4.2.1 地表裂缝对松散层水分的影响 |
4.2.2 高强度开采对松散层毛管持水能力的影响 |
4.3 松散含水层对高强度开采的影响 |
4.3.1 松散层厚度变形河学分析 |
4.3.2 松散含水层载荷传递学河 |
4.3.3 松散含水层对高强度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的破坏机河研究 |
5.1 松散含水层的宏观破坏机河分析 |
5.1.1 工作面顶板破断力学模型 |
5.1.2 上行裂缝的发育及影响机河 |
5.1.3 下行裂缝的发育及影响机河 |
5.2 松散含水层的细观破坏机河分析 |
5.2.1 上行裂缝对隔水层细观结构的影响分析 |
5.2.2 下行裂缝对上覆松散土层细观结构的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破坏防控技术研究 |
6.1 松散含水层破坏防控思路 |
6.2 “条采留巷充填法”绿色协调开采技术研究 |
6.2.1 基本学河及其特点 |
6.2.2 沿空留巷与充填开采技术 |
6.2.3 工业学应学设计 |
6.3 含水层学位保护技术研究 |
6.3.1 技术学河及其优势 |
6.3.2 条带煤柱充填加固技术 |
6.3.3 学位保护技术参数设计 |
6.4 松散含水层破坏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学文数据集 |
(6)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可采性评价及工艺决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2 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地质条件可采性评价研究 |
2.1 科学产能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2.2 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地质条件可采性评价研究 |
2.3 薄煤层地质条件可采性数据反演与模型验证 |
2.4 薄煤层地质条件可采性评价系统构建与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完全成本的薄煤层经济可采性评价研究 |
3.1 评价的意义和原理 |
3.2 煤炭完全成本的构成及量化 |
3.3 系统动力学建模 |
3.4 薄煤层经济可采性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薄煤层科学产能评价体系研究 |
4.1 薄煤层科学产能概述 |
4.2 薄煤层科学产能评价体系软件开发与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提高薄煤层科学产能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 |
5.1 提高薄煤层科学产能技术路线图 |
5.2 薄煤层工作面安全快速过断层理论与技术研究 |
5.3 薄煤层“跟底接顶”预设截割轨迹过煤厚起伏区理论与技术研究 |
5.4 薄煤层沿空留巷理论与技术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淮北矿区“三软”极复杂煤层综采技术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淮北矿区“三软”煤层综采技术难点 |
(1)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 |
(2) 煤层赋存条件差、煤层极软。 |
(3) 顶底板岩性软, 地应力高。 |
(4) 煤层瓦斯大、易自燃。 |
(5)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
2 淮北矿区“三软”煤层综采发展历程 |
2.1 “三软”煤层综采4个发展阶段 |
2.2 “三软”煤层综采发展的制约因素 |
2.3 “三软”煤层综采技术发展思路与技术方案 |
(1) 调整生产布局, 推行集约化生产。 |
(2) 合理选择采掘设备, 发挥设备潜力。 |
(3) 实施科学管理,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
(4) 开发人力资源, 实现减人提效。 |
(5) 发展支持技术, 完善保障技术。 |
3 “三软”煤层综采液压支架设计与设备配套 |
3.1 液压支架设计和设备配套思路 |
3.2 液压支架结构特点 |
(1) 整体顶梁: |
(2) 伸缩梁: |
(3) 护帮板: |
(4) 支架四连杆机构: |
(5) 底座和千斤顶: |
(6) 铰接部位: |
4 “三软”煤层开采矿压显现与围岩控制 |
4.1 “三软”煤层矿压显现规律 |
4.2 煤壁和顶板 (煤) 稳定性控制技术 |
4.3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 |
5 巷道支护的思路与形式 |
6 瓦斯抽采与防治技术 |
7 “三软”极复杂煤层安全高效综采技术与管理体系 |
8 技术、安全和经济效益 |
9 回顾与展望 |
(10)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煤层复杂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煤层复杂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煤层复杂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复杂难采煤层岩层控制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复杂煤层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中国煤炭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2.1.1 中国聚煤区划分 |
2.1.2 中国煤田时空分布特征 |
2.2 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 |
2.2.1 复杂煤层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
2.2.2 复杂煤层形成的成煤环境 |
2.2.3 复杂煤层形成的构造改造 |
2.3 不同成煤环境煤层复杂性分布特征 |
2.4 不同构造改造环境煤层复杂性分布特征 |
2.5 煤层复杂性影响因素分析 |
2.5.1 煤层复杂性影响因素概述 |
2.5.2 地质构造环境 |
2.5.3 煤层倾角及变化 |
2.5.4 煤层厚度变化 |
2.5.5 煤层顶底板条件 |
2.5.6 夹矸、岩溶塌陷及岩浆侵入 |
2.5.7 埋藏深度 |
2.5.8 瓦斯等级 |
2.5.9 水文地质条件 |
2.5.10 煤层的自然发火性 |
2.6 本章小结 |
3 复杂煤层开采的可行性分析 |
3.1 资源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安全分析 |
3.1.1 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
3.1.2 能源安全分析 |
3.1.3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开采建议 |
3.2 煤层安全度等级研究 |
3.2.1 煤层安全度等级 |
3.2.2 不同安全度煤层开采建议 |
3.3 复杂煤层可采性分析 |
3.3.1 复杂煤层矿井生产系统特征分析 |
3.3.2 复杂煤层开采技术分析 |
3.3.3 复杂煤层开采安全分析 |
3.3.4 复杂煤层开采成本分析 |
3.3.5 复杂煤层开采煤质因素分析 |
3.3.6 复杂煤层开采其它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复杂煤层评价方法研究 |
4.1 综合评价方法 |
4.2 煤层复杂性评价指标及类别划分 |
4.2.1 煤层复杂性定量评价的必要性 |
4.2.2 煤层复杂性影响指标选取 |
4.2.3 煤层复杂性类别划分 |
4.3 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研究 |
4.3.1 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
4.3.2 基于语言模式的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
4.4 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4.4.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步骤 |
4.4.3 建立煤层复杂性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 |
4.4.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4.4.5 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步骤 |
4.5 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复杂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
5.1 采煤方法选择决策分析系统开发 |
5.1.1 采煤方法选择的原则 |
5.1.2 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
5.1.3 影响采煤方法的关键因素与采煤方法的对应关系分析 |
5.1.4 开发采煤方法选择分析系统 |
5.2 急倾斜复杂煤层采煤方法分析 |
5.3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优化研究 |
5.3.1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回采工艺的参数分析 |
5.3.2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优化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1 采场围岩活动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
6.2 急倾斜煤层围岩活动规律的理论研究 |
6.2.1 急倾斜煤层采场围岩活动规律的力学分析 |
6.2.2 工程实例应用 |
6.3 急倾斜煤层围岩活动规律的相似材料模拟 |
6.3.1 煤层倾角为42°时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3.2 煤层倾角为70°时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实例 |
7.1 大安山矿14 槽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实例 |
7.1.1 大安山矿煤层及地质条件分析 |
7.1.2 大安山矿14 槽复杂煤层形成的条件分析 |
7.1.3 大安山矿14 槽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 |
7.1.4 大安山矿14 槽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7.2 复杂煤层开采单元复杂度评价与采煤方法分析 |
7.2.1 大安山煤矿+680m 水平西三采区轴9 上煤层复杂性评价 |
7.2.2 煤层复杂度与采煤方法分析 |
7.3 采煤方法选择软件系统应用研究 |
7.4 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
7.4.1 大安山矿后槽煤层地质构造分析 |
7.4.2 后槽煤层曲面展开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附件 |
四、复杂结构煤层提高单产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同发酵方式的煤制生物气过程生化代谢特征实验研究[D]. 张怀文. 河南理工大学, 2020
- [2]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研究 ——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D]. 薛娟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全文替换[J]. 袁永,屠世浩,陈忠顺,张村,王沉,王文苗. 煤炭科学技术, 2020(05)
- [4]我国大采高综采技术及围岩控制研究现状[J]. 尹希文. 煤炭科学技术, 2019(08)
- [5]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及防控技术研究[D]. 白二虎.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6]基于科学产能的薄煤层可采性评价及工艺决策系统研究[D]. 高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7]西南矿区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A]. 范映冲,杨凯. 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一:采矿与井巷工程, 2015
- [8]淮北矿区“三软”极复杂煤层综采技术研究与实践[J]. 李伟,詹振江. 煤炭学报, 2010(11)
- [9]淮北矿区“三软”极复杂煤层综采技术研究与实践[A]. 李伟,詹振江. 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 2010(总第194期)
- [10]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D]. 霍丙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