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刘莉莉[1](2021)在《互助县不同环境对当归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青海互助县10个不同环境对当归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得出适宜当归种植的环境及模式,对当地当归生产提供技术依据。1.不同环境对当归生长及光合指标的影响当归生长指标最优的均为东和乡的尕寺加村。当归株高和叶片数在9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1.80 cm、11.5片/株,茎粗、根长、根粗3项指标均在10月份达最大值,分别为14.25 mm、24.17 cm和35.61 mm,较当归生态指标最差的东沟乡的大庄村分别高51.62%、153.49%、22.42%、31.79%、36.28%;当归叶部、根部发病率及抽薹率最低,分别为12.5%、10%、20%;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最高,分别为45.6μmol/m2·s和0.2668μmol/m2·s。即东和乡尕寺加村的种植环境及模式更有利于当归生长。2.不同环境对当归产量品质的影响当归产量品质指标最优的均为东和乡的尕寺加村。当归地上部分鲜、干重在9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0.30 g/株、79.38 g/株,地下部分鲜、干重在10月份达最大值,分别为241.955 g/株、35.610 g/株,当归生态指标最差的东沟乡的大庄村较其分别低约55.75%、62.73%、65.00%、26.62%;当归根冠比最高,为133.23%;水分、总灰分最低,分别为4.78%、6.28%,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油、阿魏酸、藁本内酯含量最高,分别为52.08%、0.6800%、0.1244%、0.2618%。即东和乡尕寺加村的种植环境及模式可显着提高当归产量及品质。3.环境及种植技术对当归生长及产量品质影响的比较各环境土壤pH值均在8.0以上,为碱性土,东和乡的尕寺加村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分别为1954.7 mg/kg、42.8 g/kg,东沟乡尔开村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分别为601 mg/kg、93 mg/kg;按照不同的海拔、种植方式、前茬作物和种植密度进行多次分类比较发现,同一种植模式不同环境当归的生长、产量及质量等变化无一定的规律,但均以东和乡的尕寺加村各指标最高。即当地海拔在2600~2700 m范围内,以小麦为前茬作物,采用白膜双垄沟直栽技术,种植密度为50×20 cm时有利于当归的生长,显着提高当归产量及品质。
崔李慧[2](2021)在《小麦穗期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控》文中研究表明指出了小麦穗期是保证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高发阶段;阐述了小麦穗期常见病虫害的特征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的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马慧琴[3](2020)在《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分析的小麦主要病害动态监测》文中研究说明加强小麦主要病害的测报调查对指导病害科学防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作物调查方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如何高效利用丰富的遥感数据和方法基础是实现作物病害准确、实时、快速、大范围的定量化区分与监测的关键。本文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为对象,结合其不同的侵染循环机制和生境响应差异,综合不同发病期无人机高光谱影像以及Sentinel-2、Landsat-8和GF-1卫星多光谱影像等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优势,针对不同作物病虫害胁迫组合建立区分模型,在准确区分出不同病虫害的前提下建立高精度高专一性的作物病害监测模型,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建立作物病害严重度估算模型,为作物病害的科学防控和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作物病虫害遥感区分方面,针对实际大田中不同病虫害胁迫类型同时存在的现象,以小麦白粉病和蚜虫同时发生、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同时发生的两种情况为例,基于利用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提取的综合作物长势状况和生境信息的遥感特征开展作物不同病虫害区分研究。首先,研究基于两时相Landsat-8影像提取了表征作物长势状况和生境因子的遥感特征集,结合合成少数样本过采样技术(the 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耦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BPNN)的方法发展了一种小麦白粉病和蚜虫区分方法。结果显示与基于传统的单一时相作物长势信息的区分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总体区分精度增加了10.9个百分点。其次,研究通过耦合多时相Sentinel-2、Landsat-8和GF-1影像,结合主成分分析和k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 NN)方法发展了一种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区分方法。结果显示基于主成分特征的k NN区分模型的总体精度相比基于遥感特征的k NN区分模型增加了11.0个百分点。(2)在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方面,结合不同作物病害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以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为例,利用低空无人机高光谱影像获取的病害敏感植被指数和小波特征开展田块尺度作物专一病害高精度监测研究。首先,研究基于多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获取的病害敏感植被指数结合BPNN方法发展了一种田块尺度小麦条锈病监测方法。结果显示基于多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BPNN监测方法的总体精度达到95.7%,与k NN方法相比增加了11.6个百分点。其次,研究基于小麦穗部ASD高光谱数据结合连续小波分析(continuous wavelet analysis,CWA)获得了6个最优小波特征,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发展了一种小麦穗部赤霉病识别方法。结果显示识别模型的总体精度为88.7%。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两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数据结合CWA获取了5个最优小波特征,利用k NN方法发展了一种田块尺度小麦赤霉病监测方法。结果显示监测模型的总体精度达到了86.7%。(3)在作物病害严重度遥感估算方面,针对单一时相单一数据源卫星遥感影像在表征作物病害发生状况时的局限性,以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为例,综合作物侵染循环机制和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优势互补,建立病害发生关键期遥感特征与病害发生严重度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借助数据挖掘算法开展作物病害严重度估算研究。首先,研究基于多时相Landsat-8影像结合后向逐步消除方法获得的关键期遥感特征,利用k NN方法发展了一种区域尺度小麦白粉病严重度估算方法。结果显示基于关键期遥感特征的小麦白粉病发生严重度的k NN估算方法的总体精度较传统的基于单一时相影像的病害估算方法提高了7.7个百分点。其次,研究基于两时相Sentinel-2和Landsat-8影像构建的归一化两时相遥感特征结合SMOTE-BPNN方法发展了一种区域尺度小麦条锈病严重度估算方法。结果显示基于归一化两时相遥感特征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度估算方法的总体精度和G均值分别较传统的基于单一时相单一数据源的病害估算方法提高了20.0个百分点和26.8个百分点。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了作物长势状况和生境信息的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可以有效应用于作物不同病虫害的区分研究,显着提高模型的区分精度;多时相无人机高光谱技术结合合适的特征选择算法和分类技术的方法在田块尺度作物专一病害的监测研究中具有潜力;耦合病害发生关键期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可以更加准确地表征作物病害严重度空间分布。
闫智臣[4](2020)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间作绿肥对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河西走廊是甘肃省重要的粮食基地,绿肥-主作物间作是该区常见的种植模式。目前尚不明确该系统下主作物病害发生、危害及绿肥对主作物病害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的长期定位试验,调查了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灌区武威试验站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主作物病害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结构多样性,并在温室内就该区主要栽培模式毛苕子(Vicia villosa)间作小麦(Triticum aestivum)系统主作物及绿肥对病害的调控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探索发展生态绿色病害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绿肥-玉米(Zea mays)、小麦、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间作系统下,3种主作物病害主要为:玉米的锈病(Puccinia sorghi)、麦根腐平脐蠕孢叶斑病(Bipolaris sorokiniana)、圆斑病(Bipolaris zeicola),小麦的离蠕孢综合症叶斑病(B.sorokiniana)以及马铃薯的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ccodes)。2、间作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毛苕子、针叶豌豆(Pisum sativum)和甜豌豆(Lathyrus odoratus)等绿肥可降低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发病率1.97%39.37%:(1)间作箭筈豌豆降低小麦离蠕孢综合症叶斑病发病率10.53%13.63%;间作箭筈豌豆+毛苕子降低玉米麦根腐平脐蠕孢叶斑病发病率25.27%,马铃薯早疫病发病率2.84%29.67%,马铃薯炭疽病发病率26.38%。(2)间作针叶豌豆降低玉米锈病发病率1.97%34.80%;马铃薯早疫病发病率2.83%29.90%,马铃薯炭疽病发病率39.37%。(3)间作甜豌豆降低玉米锈病发病率2.93%28.87%,马铃薯炭疽病发病率14.00%。3、温室模拟田间毛苕子-小麦间作发现,毛苕子、小麦可相互影响彼此病害的发生:间作小麦使毛苕子发病率显着增高48.67%143.62%;小麦离蠕孢综合症可造成小麦产量减产16.04%42.81%,间作毛苕子减少小麦产量损失5.98%8.10%。4、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可影响土壤中AM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田间试验中共检测到4目8科13属23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科(Glomeraceae)占各样本的46.67%81.09%,为所有样本的优势科,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层状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lamellosum)为优势种,相对丰度分别在10.97%54.11%和15.15%45.56%之间。主作物的种类是影响AM真菌群落的重要因素之一,间作绿肥可相对提高AM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度,土壤速效钾(AK)和全氮(TN)含量显着影响土壤AM真菌群落,且AM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越高,主作物病害发病率越低。对田间土壤养分与病害发生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早疫病与AK显着正相关,玉米叶斑病和SOM显着负相关。因此可通过间作绿肥和适当施肥,实现该区作物病害的绿色防治。
李小霞[5](2020)在《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冬凌草为唇形科植物碎米桠Isodon rubescens(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苦、甘,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及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蛇虫咬伤及食道癌等疾病。目前,全国三甲医院中药房调配品种1 000~1 200种,其中常用品种300种左右主要来自于人工栽培。随着中药材的大面积种植,药材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较为严重。即将实施的2020版药典四部“0212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项下拟增加针对植物性药材和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的一致性标准。对于农药残留限量,2015版《中国药典》仅仅对人参、西洋参、甘草、黄芪、人参茎叶总皂苷和人参总皂苷制定了限量标准。农药残留的法律要求与药材中实际存在的超标问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现有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出现了较为明显且持久农药残留,生物农药或者植物源农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的:对冬凌草提取物的抑菌和杀虫活性和抑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为开发冬凌草作为植物源农药提供实验支持。方法:(1)用乙醇为溶剂对冬凌草进行回流梯度提取,获得不同部位提取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及其他植物源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叶片法研究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防效作用;采用喷雾法研究提取物对金银花白粉病的防效作用。(2)采用浸叶法测定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毒杀作用,并对金银花蚜虫进行田间防效研究;采用浸虫法研究提取物对棉铃虫、蛴螬的触杀作用。(3)以菌丝形态、蛋白质含量、总多糖含量、DNA含量等指标测定对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1)室内离体研究表明,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正丁醇部位抑菌活性最好,抑菌率高达94.61%,EC50值为0.67 mg/mL,是抑菌活性跟踪的重点;对玉米弯孢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也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261 mg/mL、0.689 mg/mL、0.487 mg/mL、0.419 mg/mL;通过叶片法研究冬凌草对地黄轮纹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5.52%;冬凌草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银花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作用,且作用时间持久。(2)冬凌草对金银花蚜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杀虫活性最好,在浓度为20 mg/mL时,室内和田间试验其防效分别为72.73%、97.67%,是杀虫活性跟踪的重点;冬凌草提取物对棉铃虫有较好的触杀作用,处理5d后,其中冬凌草总浸膏部位对棉铃虫的死亡率达83.33%;冬凌草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蛴螬触杀活性较低,不宜用于对蛴螬的杀虫作用。(3)抑菌实验机理初探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处理组菌液的电导率、总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PI着色率显着增加,另外,处理组菌丝中的总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DNA含量、麦角甾醇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该提取物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同时导致细胞代谢紊乱,使菌体生长受到抑制。结论:本文首次研究了冬凌草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金银花白粉病及其他7种植物源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对金银花蚜虫、棉铃虫、蛴螬的杀虫作用,并简要阐明其抗菌的机理,提示冬凌草提取物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冬凌草资源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
吕培娟[6](2020)在《山东省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病虫害是小麦种植管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不能采取科学手段进行有效防治,将会对小麦产量及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小麦病虫害种类较多,较易发生,需要根据实际种植情况,合理确定病虫害防治方案并加以执行,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该文以较为常见的锈病、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为例,简要探讨了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希望对小麦优质高产种植提供参考借鉴。
徐如民[7](2016)在《河南省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小麦种植是河南省主要农业经济体系,也是国家小麦来源的核心区域。当前,小麦在实际种植期间,经常会有重大病虫害发生而影响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并对提高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文章针对河南省小麦重大病虫害进行分析,提出几点综合防治技术策略,以供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参考。
张福山[8](2007)在《植物保护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危害是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植物保护是实现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措施。本文系统地剖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过程中植物保护的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查找影响植物保护的主要因素,目的是丰富植保经济理论,为政府优化粮食生产的植保管理,提高粮食生产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本文对中国粮食生产过程中植物保护的总体变化特征、植保减灾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不同有害生物的植保减灾特征、农药在粮食生产中的植保经济作用、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生产的植保减灾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省市区粮食生产的植物保护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其研究结果如下:一、1978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害生物的发生面积从1980年起、防治面积从1982年超过播种面积之后均呈现不断加剧的增长趋势。防治面积增速快于发生面积增速,1994年起粮食作物有害生物植保防治的被动状况开始从总体上得到改变。1978—2003年挽回总产量一直超过实损总产量,其产量挽回率和实损率年平均值分别为8.57%、2.99%。1996—2003年植保减灾挽回总产量和实损总产量合计分别为48438.90万吨和13584.56万吨,分别相当于2006年我国全年的粮食总产量的100%和22.72%。植物保护有力地促进着我国粮食的生产发展,为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提升粮食生产安全水平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1978—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植保减灾的挽回总产量和实损总产量均具有增长趋势,挽回产量的增速>实损产量的增速>粮食产量的增速,粮食挽回总产量和粮食实损总产量波动分别经历6个和8个完整的周期,均体现古典型波动特征,它们的波动周期均与粮食总产量波动周期不同;粮食挽回总产量波动平均幅度远大于粮食总产量的平均波动幅度,但小于实损总产量的平均波动幅度,我国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能力总体上仍然有待进一步增强。不过,1996—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植保减灾能力,植保减灾率稳定在78%左右,可以将产量实损率防控在4%以内。但是,粮食生产的植保工作仍然时刻面临着减灾成效与危害双增局面的严峻挑战。要实现农业部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有害生物危害产量实损率控制在3%以下,现有的植保减灾能力急需增强和突破。1983—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挽回粮食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实损粮食产值占农村居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7.41%和2.52%,它们之间存在着极显着的相关性。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成效对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植保减灾成效与粮食价格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挽回总产量和实损总产量对当年的粮价有着直接的影响;上年的粮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下一年的植保减灾行为,粮价越高人们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植保减灾就会越重视。二、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挽回粮食总产量、实损粮食总产量分别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农膜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自然灾害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等11个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是:(1)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及植保减灾能力已是严重制约粮食总产量的主导因素;发生面积是植保减灾挽回粮食总产量的前提,是造成实损总产量的首要因素。防治面积是挽回总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工作。(2)粮食作物品种的产量特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播种面积是确保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也是决定我国有害生物实损粮食总产量的基础条件;它们对挽回总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植保减灾挽回总产量的决定性因素。(3)化肥、农药和农机等科技性物质投入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是植保减灾的有力物质支撑和技术手段,体现了植保减灾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事在人为的特点。目前我国与这些粮食生产物质投入相关的科技水平近年来处于停滞状态,导致生产物质的投入效率明显下降。(4)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是造成实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但是对植保减灾挽回总产量的影响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防控有害生物发生及危害,应与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协同进行。三、危害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害生物种类繁多,不同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保减灾成效不同。1990—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病虫害、草害和鼠害的发生面积、防治面积都具有随着时间而不断增长的趋势。病虫害的发生是粮食作物有害生物发生的主体,但是草害和鼠害的发生有加速趋势;各种有害生物的发生往往具有联动性。病虫害防治力度最大且得到加强;草害防治力度得到大力加强;鼠害防治反而逐渐不受重视,成为植保减灾的薄弱环节。草害和鼠害的植保减灾成效提高较快,病虫害防治减灾成效稳步提高;草害防治的减灾成效最大,其次是病虫害,最差的是鼠害。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主要病害、虫害和草害的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大小顺序都是:主要虫害、主要病害、主要草害。植保减灾率均值从大到小依次是:虫害、草害、病害,而植保减灾率变异系数均值从大到小却依次为:病害、草害、虫害,主要病害的植保减灾难度最大,成效最不确定。四、农药在中国粮食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植保减灾作用。1978—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中农药成本所占比重较低,但是上升速度最快;农药成本的增加既与有害生物发生率和防控率持续增长有关,也与农药药效逐渐下降以及农药价格增幅过大有关。农药成本增长并未受到粮价波动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增长刚性。单位面积农药成本高低顺序依次是水稻、小麦、玉米;农药费的增长率大小却依次是玉米、小麦、水稻。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农药投入产出比平均值大约为1:4.5,水稻、小麦、玉米生产的农药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4、1:5.5、1:4.5;与美国的农药投入产出比(1:4)较为接近,但与其它发达国家农药的投入产出比(1:6~8)仍有差距。农药成本投入对水稻、小麦生产产值的影响较为突出,对玉米生产的影响较弱。农药投入对小麦生产产值的影响最为稳定,而对水稻、玉米生产产值的影响呈现向下调整的趋势。粮食生产的农药成本与实损产值已经较为接近。降低农药使用量,控制粮食生产的农药成本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技术经济问题。五、水稻、小麦、玉米是中国粮食生产植保减灾的主要对象。1987—2003年我国水稻、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具有持续增长的趋势,而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在上下变动中增长。病虫害的发生率和防控率的大小顺序均是:水稻、小麦、玉米,而发生率增速大小依次是小麦、玉米、水稻;病虫害发生率和防控率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玉米、小麦次之、水稻最小。水稻和小麦的病虫害防控力度超过病虫害发生增长的速度;但是玉米病虫害防控力度却小于病虫害发生增长的速度,而且防控基础也最薄弱。从绝对值看,病虫害危害造成的总产量和单产量实际损失大小顺序均是:水稻产量实际损失>小麦产量实际损失>玉米产量实际损失;但是产量实损率及其变动幅度大小顺序却是小麦、玉米、水稻。水稻、小麦、玉米病虫危害的实损产值和植保减灾挽回产值都对它们的生产净利润构成严重的影响。产量挽回率和植保减灾率最高的都是水稻,而且变动幅度最小;而玉米的产量挽回率最低,小麦产量挽回率变动幅度最大。水稻病虫害植保减灾的产量贡献最大,植保减灾的稳产增产能力最强,小麦和玉米的植保减灾能力明显弱于水稻。今后在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小麦的植保减灾工作,减少病虫害危害造成的小麦粮食产量波动;要全面加强玉米的植保减灾工作,提升玉米的病虫害防控能力;水稻病虫害植保减灾的重点则是寻求技术突破。六、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各方面条件的差异,中国各省、自治区粮食生产的植物保护具有各自的特征。选取粮食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率、病虫害防控率、病虫害植保减灾率作为代表性指标,对2002—2003年我国的30个省市区粮食生产的植物保护状况进行聚类分析,其结果是所选的30个省市区粮食生产的植物保护状况可分为7类。第一类地区有:青海、宁夏、贵州、陕西、海南、新疆;第二类地区有: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重庆、四川、安徽、山西、内蒙古、天津、甘肃;第三类地区有: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西;第四类地区有:北京、福建、广东、广西:第五类地区有:湖南;第六类地区有:江苏、浙江;第七类地区有:上海。区域粮食生产植物保护状况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类地区粮食生产水平、农药投入水平以及自然条件等存在明显差异。在我国的上海、浙江、江苏、湖南等省市,粮食生产的单位面积农药用量对粮食单产量的贡献已呈现明显的报酬递减趋势。应采取综合防治办法,减少农药用量,化解农药超量使用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其它负面作用。七、促进粮食生产安全的植保策略及政策建议是:全面理解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的含义,转变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目标;实行公共植保,着力解决粮食生产植保系统中的主要矛盾;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粮食生产条件,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增强植保减灾能力;实施差别化植保策略,提高粮食生产的植保减灾水平;依靠科技、管理和政策支持,降低粮食生产的农药成本;培育植保生态文化,促进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陈维维[9](2019)在《四种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病虫害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作为我国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防治烟草病虫害应用最普遍的防治措施仍是化学防治。本试验针对化学药剂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以及抗药性等问题做了烟草病虫免疫防治的新尝试,采用寡糖和蛋白类植物免疫剂,通过室内生长速率抑菌测定、室内苗期盆栽鉴定测定了四种植物免疫剂对烟蚜、烟草赤星病的诱导效应以及对烟草生长的促进效果,并进一步测定了寡糖和阿泰灵(氨基寡糖素:3%、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3%)对烟草病害的田间防效,为进一步研究新型生物药剂抗作物病虫害提供了有效途径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苗促生作用: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壳寡糖1、壳寡糖2、果胶寡糖和阿泰灵对烟草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0.050 mg/mL壳寡糖1和0.050 mg/mL果胶寡糖对烟草的促生效果相对较好。2、植物免疫剂对烟苗部分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用紫外线吸收法测定四种植物免疫剂处理烟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0.050mg/mL壳寡糖2处理后烟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0.122;1000倍阿泰灵处理后含量最低。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四种植物免疫剂处理后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烟草体内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体色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0.050 mg/mL果胶寡糖处理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0.050 mg/mL壳寡糖2处理后含量最低;阿泰灵处理后叶绿素b含量最低。3、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性:采用室内盆栽法以叶面喷施0.050 mg/mL寡糖和1000倍阿泰灵溶液处理烟株,(1)诱导烟草抗蚜虫性,第一次喷施植物免疫剂后蚜虫虫口减退率不断上升,可控制蚜虫,效果不显着;第二次喷施植物免疫剂后烟蚜虫口减退率达到最大,为24.97%;第三次喷施药后,烟蚜虫口减退率降低。(2)诱导蚜虫的选择性,与对照相比烟株经不同植物免疫剂处理后,蚜虫对烟草的选择性降低。4、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效果:将壳寡糖1、壳寡糖2、果胶寡糖分别设置0.050 mg/L和0.075 mg/mL两个浓度,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抑菌法测定植物免疫剂对赤星病病原菌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植物免疫剂对赤星病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为0.050 mg/mL时,壳寡糖1溶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浓度为0.075 mg/mL时,果胶寡糖溶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稀释1000倍的阿泰灵溶液对病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低于寡糖溶液。5、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病毒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在烟草苗床后期和大田前期施用植物免疫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烟草病毒病的发生,有效的减轻了田间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危害。
孙浩洋[10](2019)在《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燕麦白粉病是燕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内蒙古、河北、甘肃等燕麦主产区均有发生,影响燕麦品质和产量。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省燕麦主产区主栽品种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的白粉病发生情况并对其病原进行了初步鉴定,评价了燕麦种质资源的田间抗病性,并研究了不同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燕麦抗白粉病资源利用及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初步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燕麦白粉病在甘肃省各产区普遍发生,但发病程度有显着差异。除合作市和碌曲县未发现白粉病外,其余调查县(市)均有发生,其中天祝县种植的甜燕麦病情指数最高可达50.10,永登县白燕7号次之,病情指数为43.29;山丹县种植的牧乐思和加燕2号病情指数均较低,分别为0.28和0.34。(2)同一燕麦品种在不同调查区发病程度差异较大。甜燕麦在天祝县病情指数差异很大(3.4050.10);白燕7号在永登县病情指数高达43.29,在通渭县仅为1.22,在山丹县和民乐县未发病。不同燕麦品种在同一种植区的发病程度也有差异,民乐县种植的白燕7号未发病,而加拿大北燕麦和牧乐思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22和1.85。(3)对调查过程中采集的20份燕麦白粉病病原菌提取全基因组DNA,扩增其ITS r DNA、28S r DNA的部分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初步共鉴定出2种不同的白粉菌专化型,二者均属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Speer.,其中采自天祝县的白粉菌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黑麦专化型B.graminis(DC.)f.sp.secalis亲缘关系相近,其余均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B.graminis(DC.)f.sp.avenae。(4)利用相对抗病指数分别对种植在甘肃省半干旱区(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牧草试验站)和二阴区(通渭县华家岭镇)的28份燕麦资源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进行了白粉病成株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白粉病抗性有显着影响。参试材料在牧草站的病害平均严重度高于华家岭试点。28份材料中4628、伽利略、青永久307在牧草站表现高抗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感;709、青永久316、青永久49在牧草站高感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抗。所有参试材料中以4628的相对抗病指数变化最大。4641和99AS207在2个试验点的相对抗病指数变化不大且均表现为高抗;4607、Rigdon、DA92-3F4、青永久252、青永久9和青永久98等6份材料在2个试验点均表现为稳定中抗燕麦白粉病,其余材料表现不稳定。(5)在通渭县华家岭镇研究了3种类型7个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但与化学药剂相比速效性稍差。第1次施药后7 d的防效(70.91%85.01%)普遍不及化学药剂(84.52%86.09%),但持效性较好,第2次施药后20 d,大黄素甲醚的防效(85.12%)与两个化学药剂(80.60%和84.12%)相当;香芹酚、苦参碱、枯草芽孢杆菌、蛇床子素的防效介于三唑酮和腈菌唑之间。杀菌剂通过控制白粉病提高了燕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促进了光合作用,提高了千粒重和种子产量,其中0.5%大黄素甲醚的增产率达16.77%。在参试的7种生防药剂中,结合防效、持效性及增产性,植物源杀菌剂0.5%大黄素甲醚对燕麦田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二、小麦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互助县不同环境对当归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当归概述 |
1.1.1 历代本草考证 |
1.1.2 植物学特征 |
1.1.3 化学成分研究 |
1.1.4 药理作用研究 |
1.2 当归资源利用现状 |
1.2.1 当归生长习性 |
1.2.2 当归资源分布 |
1.2.3 当归种质研究现状 |
1.3 当归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当归栽培技术研究 |
1.3.2 当归病虫害及其防治研究 |
1.4 青海互助当归资源利用现状 |
1.4.1 青海当归种植现状 |
1.4.2 互助地理环境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设计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研究内容 |
2.1.2 技术路线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方法 |
2.2.3 供试材料 |
2.2.4 仪器与设备 |
2.2.5 试剂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生长指标测定 |
2.3.2 光合参数 |
2.3.3 土壤养分 |
2.3.4 品质指标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互助不同环境对当归生长及光合指标的影响 |
3.1 不同环境对当归地上部分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1 对当归株高的影响 |
3.1.2 对当归茎粗的影响 |
3.1.3 对当归叶片数的影响 |
3.1.4 对当归叶部发病率的影响 |
3.1.5 对当归叶片抽薹率的影响 |
3.2 不同环境对当归地下部分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1 对当归根长的影响 |
3.2.2 对当归根粗的影响 |
3.2.3 对当归根部发病率的影响 |
3.3 不同环境对当归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互助不同环境对当归产量品质的影响 |
4.1 不同环境对当归产量的影响 |
4.1.1 对当归地上部分鲜重的影响 |
4.1.2 对当归地上部分干重的影响 |
4.1.3 对当归地下部分鲜重的影响 |
4.1.4 对当归地下部分干重的影响 |
4.1.5 对当归根冠比的影响 |
4.2 不同环境对当归品质的影响 |
4.2.1 对水分的影响 |
4.2.2 对灰分的影响 |
4.2.3 对醇溶性浸出物的影响 |
4.2.4 对挥发油的影响 |
4.2.5 对阿魏酸的影响 |
4.2.6 对藁本内酯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环境及种植模式对当归生长及产量品质影响的比较 |
5.1 不同环境土壤养分比较 |
5.1.1 pH值的比较 |
5.1.2 全氮的比较 |
5.1.3 速效钾比较 |
5.1.4 有机质的比较 |
5.1.5 有效磷的比较 |
5.2 不同环境种植模式比较 |
5.2.1 海拔对当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比较 |
5.2.2 种植方式对当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比较 |
5.2.3 前茬作物对当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比较 |
5.2.4 种植密度对当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比较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互助不同环境对当归生长及光合指标的影响 |
6.1.2 互助不同环境对当归产量品质的影响 |
6.1.3 环境及种植模式对当归生长及产量品质影响的比较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小麦穗期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穗期常见病害的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
1.1 赤霉病的特征及其防治 |
1.1.1 发病特征及条件 |
1.1.2 防治措施 |
1.2 白粉病的特征及其防治 |
1.2.1 发病特征及条件 |
1.2.2 防治措施 |
2 小麦穗期常见虫害的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
2.1 小麦穗蚜的特征及其防治 |
2.1.1 小麦穗蚜的发病特征及条件 |
2.1.2 小麦穗蚜的防治措施 |
2.2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 |
2.2.1 小麦吸浆虫的特征 |
2.2.2 防治方法 |
3 结语 |
(3)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分析的小麦主要病害动态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试验方案 |
2.2 小麦主要病虫害严重度调查 |
2.3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2.4 模型构建方法 |
第三章 基于多源多时相卫星影像的小麦病虫害遥感区分 |
3.1 基于两时相LANDSAT-8 影像的小麦白粉病和蚜虫遥感区分 |
3.2 耦合多源多时相卫星影像的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遥感区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小麦病害遥感监测 |
4.1 基于多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 |
4.2 基于两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小麦赤霉病遥感监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源多时相卫星影像的小麦病害严重度遥感估算 |
5.1 基于发病关键期LANDSAT-8 影像的小麦白粉病严重度遥感估算 |
5.2 耦合关键期SENTINEL-2和LANDSAT-8 影像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度遥感估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间作绿肥对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甘肃省玉米、小麦、马铃薯主要病害 |
2.1.1 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
2.1.2 小麦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
2.1.3 马铃薯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
2.2 不同绿肥-主作物模式病害防控研究 |
2.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4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病害调查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概况 |
3.1.2 样地设立情况 |
3.1.3 田间管理措施 |
3.1.4 病害调查方法 |
3.1.5 病原的分离鉴定 |
3.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 结果 |
3.2.1 绿肥间作玉米病害 |
3.2.2 绿肥间作小麦病害 |
3.2.3 绿肥间作马铃薯病害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讨论 |
3.3.2 结论 |
第四章 毛苕子-小麦系统病害发生情况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试验数据采集 |
4.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2 结果 |
4.2.1 小麦离蠕孢综合症的发病情况 |
4.2.2 毛苕子匐柄霉叶斑病的发病情况 |
4.2.3 小麦、毛苕子生长及生理生化 |
4.2.4 不同处理对温室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5 各生理指标与小麦、毛苕子发病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讨论 |
4.3.2 结论 |
第五章 绿肥-主作物间作系统土壤AM真菌多样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地设立 |
5.1.2 土壤采集 |
5.1.3 土壤DNA提取及PCR扩增 |
5.1.4 高通量测序分析 |
5.1.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5.1.6 数据的分析处理 |
5.2 结果 |
5.2.1 土壤养分含量 |
5.2.2 OTU聚类分析 |
5.2.3 AM真菌群落多样性 |
5.2.4 AM真菌群落组成 |
5.2.5 组间差异分析 |
5.2.6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讨论 |
5.3.2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现状 |
1.1.1 中药材病虫害发生特点 |
1.1.2 中药材病虫害农药防治存在的问题 |
1.2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源农药概述 |
1.2.2 植物源农药的发现及现状 |
1.2.3 植物源农药的种类 |
1.2.4 植物农药的开发形式 |
1.2.5 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 |
1.2.6 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前景 |
1.3 冬凌草的研究进展 |
1.3.1 冬凌草介绍 |
1.3.2 冬凌草化学组成 |
1.3.3 冬凌草药理活性 |
1.4 金银花主要病虫害 |
1.4.1 蚜虫 |
1.4.2 棉铃虫 |
1.4.3 蛴螬 |
1.4.4 白粉病 |
1.4.5 枝枯病 |
1.4.6 叶斑病 |
1.5 地黄主要病虫害 |
1.5.1 地下害虫 |
1.5.2 轮纹病 |
1.5.3 枯萎病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冬凌草各部位产率的研究 |
2.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2.2 总浸膏的提取及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
3.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供试菌株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主要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活性测定 |
3.2.2 正丁醇萃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3.2.3 冬凌草提取液对地黄轮纹病菌的防治作用 |
3.2.4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白粉病的田间防治作用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冬凌草提取物杀虫活性的测定 |
4.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供试靶标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主要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毒力作用 |
4.2.2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田间防效实验 |
4.2.3 冬凌草提取物对棉铃虫触杀活性测定 |
4.2.4 冬凌草提取物对蛴螬的杀虫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毒杀作用 |
4.3.2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田间防效作用 |
4.3.3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棉铃虫的触杀作用 |
4.3.4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蛴螬的触杀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
5.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5.1.1 材料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1.3 主要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
5.2.2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
5.2.3 总多糖的测定 |
5.2.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5.2.5 麦角甾醇含量的测定 |
5.2.6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2.7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5.2.8 总多糖的测定 |
5.2.9 DNA含量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
5.3.2 对菌丝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
5.3.3 对菌丝溶液总多糖的影响 |
5.3.4 对菌丝溶液蛋白质的影响 |
5.3.5 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 |
5.3.6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3.7 对菌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5.3.8 对菌丝总多糖合成的影响 |
5.3.9 对DNA含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冬凌草对其他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
6.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6.1.1 材料 |
6.1.2 供试病原菌 |
6.2 实验方法 |
6.2.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7种植物源真菌的活性测定 |
6.2.2 冬凌草萃取物对7种植物源真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几种植物源真菌的活性的比较 |
6.3.2 冬凌草萃取物对几种植物源真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6)山东省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麦锈病及其防治方法 |
1、小麦锈病的发生 |
2、小麦锈病防治方法 |
二、小麦赤霉病及其防治方法 |
1、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
2、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 |
三、小麦纹枯病及其防治方法 |
1、小麦纹枯病的发生 |
2、小麦纹枯病防治方法 |
四、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
1、白粉病的发生 |
2、白粉病防治方法 |
五、小麦红蜘蛛虫害及其防治 |
1、红蜘蛛虫害 |
2、红蜘蛛防治方法 |
六、小麦蚜虫虫害及其防治 |
1、蚜虫虫害 |
2、蚜虫防治方法 |
七、结语 |
(7)河南省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河南省小麦种植条件 |
2 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目标 |
3 小麦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措施 |
3.1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 |
3.2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策略 |
3.3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策略 |
3.4 综合防治技术 |
4 综合栽培技术 |
5 结语 |
(8)植物保护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粮食安全研究进展 |
1.2.2 关于促进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研究 |
1.2.3 植物保护与粮食生产安全的关系研究 |
1.2.4 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标、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2.植物保护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的总体特征分析 |
2.1 粮食生产中有害生物的概念与分类 |
2.2 植物保护的概念与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 |
2.2.1 植物保护的概念 |
2.2.2 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 |
2.3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的总量特征 |
2.3.1 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的变化特征 |
2.3.2 粮食产量、实损产量和挽回产量的变化特征 |
2.4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保减灾的产量波动特征 |
2.5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的经济特征 |
2.5.1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对粮食生产产值的影响 |
2.5.2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2.5.3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对粮食价格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中国粮食生产植保减灾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
3.1 研究方法、因子选择与资料来源 |
3.1.1 研究方法 |
3.1.2 因子选择 |
3.1.3 资料来源 |
3.2 粮食总产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3.2.1 粮食总产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3.2.2 灰色关联分析结论 |
3.3 挽回粮食总产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3.3.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3.3.2 灰色关联分析结论 |
3.4 实损粮食总产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3.4.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3.4.2 灰色关联分析结论 |
3.5 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不同有害生物的植保减灾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
4.1 各种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危害概况 |
4.2 病虫、草、鼠的发生与防治特征 |
4.3 病虫、草、鼠危害的植保减灾特征 |
4.4 粮食生产中病、虫、草害的植保减灾特征分析 |
4.4.1 水稻病、虫、草害的植保减灾特征分析 |
4.4.2 小麦病、虫、草害的植保减灾特征分析 |
4.4.3 玉米病、虫、草害的植保减灾特征分析 |
4.4.4 小结 |
5.中国粮食生产中农药的植保经济分析 |
5.1 农药及其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概述 |
5.2 中国粮食生产的农药成本分析 |
5.2.1 粮食生产中农药成本的变化特点 |
5.2.2 水稻生产中农药成本的变化特点 |
5.2.3 小麦生产中农药成本的变化特点 |
5.2.4 玉米生产中农药成本的变化特点 |
5.2.5 三种作物的农药成本变化特点的比较 |
5.3 中国粮食生产的农药投入产出分析 |
5.4 农药成本投入与植保减灾力度的关系分析 |
5.5 农药及其它各种主要生产要素投入与粮食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 |
5.5.1 关联分析的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
5.5.2 农药及其它各种主要生产要素与粮食单产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中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植物保护特征分析 |
6.1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的特征分析 |
6.2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特征分析 |
6.3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植保减灾的产量特征分析 |
6.4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植保减灾的经济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中国区域粮食生产植物保护状况的聚类分析 |
7.1 聚类分析方法简介 |
7.2 植物保护状况聚类的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选择变量 |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7.3 聚类运算 |
7.3.1 数据标准化变换 |
7.3.2 选择样品间距离的定义 |
7.3.3 选择类间距离的定义 |
7.3.4 聚类方法选择与计算 |
7.4 植物保护状况聚类的结果分析 |
7.4.1 聚类分类 |
7.4.2 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 |
8.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和主持(参加)的课题名称 |
致谢 |
(9)四种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病虫害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烟蚜的危害及防治现状 |
1.1.1 烟蚜的发生与危害 |
1.1.2 烟蚜防治现状 |
1.2 烟草病害研究现状 |
1.2.1 烟草病毒病、赤星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2 烟草病毒病、赤星病的防治现状 |
1.3 寡糖类植物免疫剂的研究概况 |
1.3.1 寡糖概述 |
1.3.2 寡糖诱导抗病虫的活性研究 |
1.3.3 寡聚糖对植物的调节作用 |
1.4 蛋白类植物免疫剂研究现状 |
1.4.1 阿泰灵概述 |
1.4.2 阿泰灵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的促生作用 |
3.1.1 材料 |
3.1.2 寡糖对烟草生长的促进作用 |
3.1.3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3.1.4 烟草叶片叶绿体色素的测定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不同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性 |
3.2.1 材料 |
3.2.2 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的盆栽试验 |
3.2.3 喷施植物免疫剂后烟蚜对烟草选择性盆栽试验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植物免疫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作用 |
3.3.1 材料 |
3.3.2 菌种的活化 |
3.3.3 四种植物免疫剂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3.4 数据处理 |
3.4 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主要病毒病的田间试验 |
3.4.1 基本情况 |
3.4.2 供试药剂 |
3.4.3 试验方法 |
3.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四种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的促生效果 |
4.1.1 寡糖对烟草幼苗的促生效果 |
4.1.2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
4.1.3 烟草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变化 |
4.2 不同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性 |
4.2.1 诱导烟草抗蚜虫的作用效果 |
4.2.2 喷施植物免疫剂后烟蚜对烟草的选择性 |
4.3 植物免疫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作用 |
4.3.1 壳寡糖1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
4.3.2 壳寡糖2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
4.3.3 果胶寡糖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
4.3.4 阿泰灵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
4.3.5 不同浓度的寡糖溶液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效果 |
4.4 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主要病毒病的田间试验 |
4.4.1 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燕麦种质资源及生产现状 |
1.2.1 中国燕麦种质资源现状 |
1.2.2 中国燕麦生产概况 |
1.3 燕麦白粉病及其发生规律 |
1.3.1 发生及危害 |
1.3.2 发病症状 |
1.3.3 白粉病病原菌 |
1.3.4 发生规律 |
1.4 燕麦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 |
1.5 白粉病的防治 |
1.5.1 农业防治 |
1.5.2 化学防治 |
1.5.3 生物防治 |
1.5.4 选育抗病品种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甘肃省燕麦主产区白粉病调查及病原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害调查地点 |
2.1.2 病害田间调查方法 |
2.1.3 病害分级标准及其计算方法 |
2.1.4 病原菌样本采集 |
2.1.5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2.1.6 病原菌分子鉴定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甘肃省燕麦主产区白粉病调查 |
2.2.2 不同产区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2.2.3 基因组DNA提取和扩增 |
2.2.4 病原菌分子鉴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燕麦种质成株期白粉病抗性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鉴定圃 |
3.1.3 抗性评价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二阴区燕麦白粉病抗性评价 |
3.2.2 半干旱区燕麦白粉病抗性评价 |
3.2.3 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白粉病抗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供试药剂 |
4.1.3 试验地概况 |
4.1.4 试验设计 |
4.1.5 调查及测定内容 |
4.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安全性调查 |
4.2.2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4.2.3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千粒重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
4.2.5 杀菌剂防治效果与产量、SPAD值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小麦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助县不同环境对当归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刘莉莉.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小麦穗期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控[J]. 崔李慧.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02)
- [3]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分析的小麦主要病害动态监测[D]. 马慧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4]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间作绿肥对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病害影响的研究[D]. 闫智臣. 兰州大学, 2020(12)
- [5]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D]. 李小霞. 郑州大学, 2020(02)
- [6]山东省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J]. 吕培娟. 农业工程技术, 2020(08)
- [7]河南省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J]. 徐如民. 中国农业信息, 2016(22)
- [8]植物保护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研究[D]. 张福山. 福建农林大学, 2007(11)
- [9]四种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病虫害效应的研究[D]. 陈维维.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10]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D]. 孙浩洋.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