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视信息传播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古永洁[1](2021)在《信息传播下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这种世代相传的活态文化遗产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下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内容和必要途径,面临着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在信息传播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前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情况,运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网络调研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展开研究,提出优化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效果的策略。本研究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一是从历史形成、类别分布、区域分布与传承人四个维度对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部优势、劣势与外部机遇、威胁。二是结合信息传播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的、普遍性特征,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要素,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模型,并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特征。三是根据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征进行分类,并每类选择典型案例分析其传播热点和传播模式。四是从传承能力、宣传能力、传播模式三个维度提出相应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后备力量充足,劣势在于国家级传承人人数较少、老龄化趋势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度低,机遇在于政府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威胁在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凸显。(2)与其他信息传播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有三大特征,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初始信源具有唯一性;互联网电子媒介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同时可能破坏其原真性,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情感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对传承场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3)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模式包括打造经典IP模式、打造知名赛事模式以及纳入义务教育模式,工艺技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模式主要包括文创产品模式和博物馆模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主要是沉浸式场景模式以及打造文化节模式。
罗艺[2](202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着,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魏兵[3](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耿益群[4](2020)在《信息疫情背景下媒介素养的新发展:海外经验与中国策略》文中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同时,与之相伴的"信息疫情"也同样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信息疫情造成的恐慌、焦虑以及信任的缺失说明,媒介素养教育应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发展,采取各种策略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面对新冠疫情,借鉴各国在提升公众媒介素养方面的相关做法,我国媒介素养应采取参与和实施全球性媒介素养计划、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拓展媒介素养相关学术研究、吸纳媒介企业和社交媒体平台公司参与媒介素养活动、呼吁全社会参与公众媒介素养提升等策略,探索媒介素养发展的新路径。
石丽娟[5](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研究 ——以侗族大歌等三类贵州非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05年,国务院下达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通知》,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定位“文化遗产日”,并提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国家从政策上出台了相关规定来保护非遗,加大对非遗的传播力度,旨在让非遗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对非遗的传播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及思路,不能盲目地进行宣传,这样不仅传播效果不好,反而浪费人力物力。贵州非遗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贵州文化的一块瑰宝,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具有加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展示文化多样性的作用。贵州非遗有一定的传播历史,但是,贵州大部分非遗传播尚且处在口授心传的内向传播阶段,以完成自身的延续为主,对外传播取得成效的贵州非遗数量并不多,并且,学界对这些传播效果较好的非遗缺少总结和概括,以至于成功的传播经验无法系统地为其他非遗提供参考。因此,本文以贵州非遗为总体研究对象,“侗族大歌”“安顺地戏”“苗族姊妹节”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的形式探析了贵州非遗传播的历史与现状,进而对其贵州非遗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概括,旨在为贵州非遗的传播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对传播模式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专家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传播模式的内涵,重新构建了贵州非遗的传播类型,并对贵州非遗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深度分析。本文认为不同类型非遗的传播模式有各自的特点,不同非遗的传播模式是由它们的类型、特征、历史等因素造成,根据国家级非遗的类型划分,贵州十类非遗一共具有十种不同的传播模式。为了进一步对贵州非遗的传播模式进行更精准的论证,本文选取了“侗族大歌”“安顺地戏”“苗族姊妹节”三个国家级贵州非遗进行个案研究,并归纳出了它们具有各自特色的传播模式,分别是品牌传播模式、仪式传播模式、节庆传播模式。这三种非遗的传播模式是由它们自身的非遗属性所决定的,侗族大歌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形成了品牌,因此它的品牌传播特点突出;安顺地戏的表演是由一个个不同的仪式构成,它从头到尾的表演都贯穿在仪式当中,因此它的仪式传播特点明显;苗族姊妹节属于民俗类非遗,节庆传播的特点显着。最后本文对贵州非遗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总结性思考,找出了贵州非遗传播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贵州非遗传播力的提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望贵州非遗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播。
孟志远[6](2021)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网络技术发展和移动终端多样化,学习者得以随时随地获取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泛在学习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学习样态。泛在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鲜明变化冲击着人们对传统学校、校园和教师的概念,渲染出学校教育将在泛在学习冲击下消亡的可能性。但应当明确,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且至今未变,是因为其教育供给始终依据学习者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而调整。学校的存在对于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作为千百年来始终担负着核心教学任务的场所,很难会在数字时代中被基于网络环境的泛在学习所取代。与泛在学习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前者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极易受到冲击的薄弱之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应当思考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学校,重新审视学校教育,重新规划学校教育供给的问题。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在进行了相关文献阅读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并结合调查研究与访谈,围绕学校应在教育供给方面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适应孕育泛在学习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这一问题,先后梳理了泛在学习的内涵,泛在学习引发的学习者对学校的新需求,以及泛在学习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回溯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历史,描述学校教育供给现状,明确了学校教育不会为技术变革所动摇的价值坚守,以及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导向与变革路径方面提出了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策略,从而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供给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导向与可参照的实践路径。本研究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泛在学习”、“学校教育供给”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并依此选取了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二部分描述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新学习样态的泛在学习。首先回溯了泛在学习的概念来源——泛在计算,以及支持泛在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描绘了泛在学习的特征,如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以及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等。泛在学习对学习者多方面的支持催生了学习者对学校教育知识教学质量、人际交往机会、个性化成长服务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新需求,各种来自学习者的新需求进一步为学校教育带来知识教学、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标准育人模式以及学校存在方式的挑战。研究的第三部分梳理学校教育供给的历史与现状。将符号与文字的创造使用、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应用、视听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界定为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产生推动作用的四种技术力量。进而梳理学校教育供给面临的四次变革进程中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化:由掌握农耕技术以满足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后进一步多样化专业化,至今已形成更多元的创新型劳动者需求。同时,学校教育供给由早期具有明显阶级性的教育供给、工业化时代统一的标准化教育、将视听技术充分应用于学校教学培养社会紧缺人才,转向当前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合作、探索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的供给。研究的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的价值。首先结合第三部分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历程的梳理,总结出学校教育之所以传承千年且仍具有核心教育价值的原因,包括学校中“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以及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等亘古不变的内涵。学校教育所传承的珍贵财富与泛在学习相比自然具有诸多优势,体现在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非认知因素培育、现实环境创设以及学校教师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其次,对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师与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对泛在学习及学校教育的主观认识。研究的第五部分提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策略。在理论导向方面,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应以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知识技能的掌握,求知精神的生成,合作能力与领导力、科学精神与创造力、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以及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素养的生成为目标。在实践方面,学校教育供给应从学校课程资源、校园空间、学习者培养方式、学校教育供给主体和学习者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辅机构教学资源的变革;室内学习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改造;育人模式的循证化,教师身份的大众化,教学手段的智能化;学校与社会、家庭、自然的教育供给功能、责任、环境的联结;学习者学习评价内容、手段、方式、主体等方面的变革。研究的最后一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研究问题的总结和结论的梳理,指出本研究所作访谈的代表性不高、个人写作视角局限、教育供给变革策略的可行性未得到验证且普适性较弱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陈修文[7](2020)在《国际组织的政治化 ——以美国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文中认为美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始终坎坷。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美国并没有掌控联合国的话语权,甚至一度认为被孤立。美国通过削减组织经费甚至选择退出表达抗议。本文考察了美国自1945年以来退出联合国机构的案例,总体的退出趋势具有周期性和偶发性两个矛盾特征,其中政治化成为美国退出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理解美国如何诠释国际组织的政治化,政治化又为何成为美国退出组织的重要辞令,在此基础上把握美国退出国际组织的意图。本文选取美国在1984年和2017年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案例,探讨在同一组织中,美国提出政治化指控的具体内涵。本文认为,政治化起源于功能主义理论,在国际组织中,通过制度设计将政治与非政治的功能分割,以便履行技术层面的职责。对政治化的指责是动态的极具主观性的表达,因此研究应区分美国提出的指控以及组织实际的情况才能客观评价。文章将政治化分成修辞性政治化与实质性政治化,修辞性政治化围绕美国对组织议题的争议以及组织运转失灵的不满,这些指控折射出美国在国际组织的利益诉求。实质性政治化着眼于组织内部的特征,包括组织项目存在的政治因素以及国际组织的运作难以避免的政治影响等。本文认为美国的指控忽略了组织实质性政治化的现实,政治化的指责更多是一种修辞强制,力图扭转在组织控制力下降的局面。当政治化的指责无助于解决问题时,美国国会便运用资金手段向组织施加压力甚至威胁退出。美国试图通过在战后设计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分担处理国际问题的成本,但这一体系并没能按照美国预想的方向发展,不断增多的会员国数量打破体系内部的同质性让协商成本更高。同时,这一秩序始终弥漫着美国例外论和单边主义倾向。美国退出国际组织体现其对多边合作的矛盾,这一观念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在政策制定中,美国国内的保守主义智库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塑造对多边机构的怀疑一度促成美国的退出。无论是国际主义者还是新保守派,美国最重要的关切依然是美国优先。尽管至今为止美国已经退出了众多国际组织、多边条约,但没有明确的趋势表明美国拒绝多边合作,而是根据具体问题、利益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国内条件,灵活地使用工具性多边主义实现政策目标。
孔子璇[8](2020)在《节庆活动对曲阜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 ——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为例》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促进旅游发展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文化旅游活动在中国迅速发展,众多城市纷纷通过举办以本地特色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发展和提升当地经济,传播和构建城市形象。节庆活动的开发一方面有赖于中国丰富的传统节庆资源,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为节庆活动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国际孔子文化节便是在这样的发展契机下应运而生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已经成为一张宣传曲阜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孔子文化节与曲阜城市形象的传播为主题进行分析,以期探索节庆活动传播城市形象的一般性原理。文章主体部分由以下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介绍孔子文化节的发展历史及其传播的城市形象。分别梳理孔子文化节的发展历程及孔子文化节的活动特色,并结合活动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丰富的节庆文化内容总结概括出孔子文化节所传播的曲阜城市形象。第二章分析孔子文化节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分别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论述孔子文化节活动中城市形象传播的现状。传播者方面,文章依照文化节的传播现实界定政府、传统媒体、社会组织及公众三个主体;传播内容方面,围绕曲阜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科学教育资源、人文素养与城市风貌等符号探讨节庆活动所传播的城市形象;传播媒介方面,文章按照哈特对媒介的分类方式,依次从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机器媒介系统展开论述;受众和传播效果方面,以调查问卷为支撑,根据传播定位的受众群体特点,分析传播行为对受众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以及行为层面所产生的效果。第三章基于社会调研和文献查阅解读孔子文化节传播城市形象的意义和困境。意义方面,加快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发展、改善了城市的旅游环境状况,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名气。但是,由于传播活动中内容重复、主体错位以及平台使用不当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孔子文化节对城市形象的传播。第四章基于孔子文化节的个案探讨节庆活动传播城市形象的策略。文章针对当下孔子文化节传播曲阜城市形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传播内容上,要专注于提升节庆活动本身的塑造作用,将标志性节庆活动与城市形象合二为一;传播主体上,要协调好政府、媒体和群众三者的关系,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传播作用;传播方式上,要实现节庆活动的品牌化、系列化传播,促进节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国际孔子文化节对曲阜城市形象传播所带来的益处,及其面对困境所作出的突破,能够为其他城市利用节庆活动传播城市形象提供思路和借鉴。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节庆活动的研究值得持续关注。
胡阳语[9](2020)在《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核心素养提升 ——基于语文学科的探索》文中指出21世纪,是智能化、互联网时代,知识总量激增,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在信息的各种表现形式中,非连续性文本是目前常见、流行的信息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读写,既包括传统的文字、符号运用等语言技能,也涉及信息技术和文化交流等现代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基础、公共素养。核心素养,是信息时代解决生活、学习、工作领域复杂问题和实现个人终身发展必备、关键的品格与能力,它所注重的是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协同、创造性、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Critical thinking、Communication、Collaboration、Creativity、Cultural Competence,简称 5C)。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 21 世纪核心素养所强调的“沟通能力”直接相关,与“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联系紧密,对“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协同”也会产生影响。为回应时代对公民素质的新诉求、顺应核心素养研究的时代潮流、对应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应该自觉把非连续性文本读写的探索,融入到核心素养研究的大潮中去,厘清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核心素养提升的内在关系,研究通过非连续性文本的读写,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引导他们有效进行当代文化参与,促进语言、思维、审美诸方面的发展。本文以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核心素养提升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非连续性文本读写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非连续性文本读写、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关联,非连续性文本读写的教学策略及路径。本研究认为,非连续性文本读写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非连续性文本读写这个抓手、基础,且与非连续性文本读写水准相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具体研究如何通过非连续性文本的读写,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非连续性文本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不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鉴于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非连续性文本读写研究,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以语文学科为支点,以“语文学科+”的形式进行;一条是突破学科疆界,从学科融合的视角,从解决复杂情境问题的立场入手,进行跨学科的探索。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针对仅仅把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作为适应智能化、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传播方式变化的器用之学的功利主义倾向,本研究注意提升理论品性,从促进核心素养提升的高度,从系统论、复杂性理论等领域,认识非连续性文本读写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对落实课程标准、拓展学习领域的作用;思考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核心素养提升的内在关系,研究影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写作的相关因素,找寻功能语言学、阅读学、写作学等方面的依据。二是积极探索、初步建构非连续性文本读写的目标体系、实施体系。相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非连续性文本的写作教学和读写结合很少有人涉猎,本研究就此做了较为具体的探索。
刘铁娃[10](2020)在《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从学习者到引领者》文中指出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法席位之后,一直与该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影响力不断上升,角色有所变化。中国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是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其"思想实验室"的功能在中国实践和推广。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更加活跃,作用不断增强,积极与该组织及其他会员国在各个领域展开合作。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角色从学习者转变为引领者,提供了包括资金、经验、理念等在内的一些公共产品。随着中国实力地位的继续上升,美国再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所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当前的特殊情势下,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运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成为促进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视信息传播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视信息传播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传播下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1.2.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1.2.3 信息传播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
2.2 信息传播 |
2.2.1 信息传播概念 |
2.2.2 信息传播要素及过程 |
2.2.3 信息传播模式 |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 |
2.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要素 |
2.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模型 |
2.3.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
3.1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
3.1.1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形成 |
3.1.2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统计 |
3.1.3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分布 |
3.1.4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析 |
3.2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SWOT分析 |
3.2.1 优势分析 |
3.2.2 劣势分析 |
3.2.3 机遇分析 |
3.2.4 威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案例研究 |
4.1 表演艺术类传播模式——以左权开花调为例 |
4.1.1 左权开花调概述 |
4.1.2 左权开花调传播热点分析 |
4.1.3 左权开花调传播模式 |
4.2 工艺技术类传播模式——以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为例 |
4.2.1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概述 |
4.2.2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播热点分析 |
4.2.3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播模式 |
4.3 民俗类传播模式——大槐树祭祖习俗为例 |
4.3.1 大槐树祭祖习俗概述 |
4.3.2 大槐树祭祖习俗传播热点分析 |
4.3.3 大槐树祭祖习俗传播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结论 |
5.1.2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分析结论 |
5.1.3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SWOT分析结论 |
5.1.4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模式结论 |
5.2 建议 |
5.2.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 |
5.2.2 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能力 |
5.2.3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工作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附录2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度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 |
二、素养与素质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
四、教育支持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
一、媒介素养 |
二、数据素养 |
三、网络素养 |
四、信息素养 |
五、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路线 |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
三、调查对象概况 |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
二、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信息疫情背景下媒介素养的新发展:海外经验与中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疫情溯源 |
二、国外应对信息疫情的经验检视 |
(一)国际组织和地区性组织在国际层面发挥作用 |
1. 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在应对信息疫情中的引领作用 |
2. 欧盟从培养公民数字能力出发,积极应对信息疫情 |
(二)各国应对信息疫情提升民众媒介素养的具体做法 |
1. 英国以系统性策略应对信息疫情 |
2. 美国媒介素养策略关注信息疫情下的信任危机 |
(三)国外媒体机构和信息平台公司积极参与提升民众媒介素养项目 |
(四)开展全球范围的媒介素养研究,探索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的途径 |
三、信息疫情背景下的中国策略 |
(一)参与和实施全球性媒介素养计划 |
(二)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 |
(三)积极拓展媒介素养相关学术研究 |
(四)吸纳媒体机构和社交平台公司参与媒介素养活动 |
(五)呼吁全社会参与公众媒介素养提升 |
(5)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研究 ——以侗族大歌等三类贵州非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非遗传播的特点 |
(二)非遗传播的现状 |
(三)非遗传播的方式 |
(四)应用传播/传媒的非遗保护策略 |
四、研究方法 |
(一)实地调查 |
(二)文献研究 |
(三)个案研究 |
五、研究对象 |
(一)总体对象 |
(二)个案的选择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的价值和挑战 |
一、“非遗”和“非遗传播” |
(一)“非遗” |
(二)“非遗传播” |
二、贵州非遗传播的历史和现状 |
(一)贵州非遗概况 |
(二)贵州非遗传播的历史 |
(三)贵州非遗传播的现状 |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的价值和挑战 |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的价值 |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的挑战 |
第二章 贵州非遗传播的模式 |
一、传播模式及非遗传播模式 |
(一)传播模式 |
(二)非遗传播模式 |
二、贵州非遗的传播及传播模式 |
(一)贵州非遗的传播状况分析 |
(二)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类型 |
三、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的特点 |
(一)非遗传播模式与非遗自身特点与类型匹配 |
(二)贵州非遗仍以内向传播为主导 |
(三)贵州非遗传播呈现媒体融合趋势 |
第三章 贵州非遗传播模式个案分析 |
一、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品牌传播 |
(一)侗族大歌:从民间“嘎老”走向文化品牌 |
(二)以品牌为导向建构传播话语 |
(三)广场、舞台、屏幕:球土化传播策略 |
二、以安顺地戏为代表的仪式传播 |
(一)安顺地戏:屯军故土文化与土着文化的结合 |
(二)安顺地戏中的仪式 |
(三)仪式、符号、象征:在地化传播建构 |
三、以苗族姊妹节为代表的节庆传播 |
(一)苗族姊妹节:从古老“浓嘎良”走向群体文娱盛会 |
(二)节庆传播的要素与路径 |
(三)市场、旅游、产业:节庆商业化传播走向 |
第四章 媒体融合环境下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的问题及其传播力提升的对策 |
一、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的问题 |
(一)将模式变成了模式化 |
(二)传播模式中的商业“植入” |
(三)传播模式引发文化折扣 |
(四)新媒体手段理解和应用不足 |
二、媒体融合环境下贵州非遗传播力提升的对策 |
(一)适当培育非遗品牌 |
(二)重视非遗文化本真性 |
(三)善用融媒体手段 |
结语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泛在学习:万物互联时代的学习样态 |
第一节 泛在学习概念与发展溯源 |
一、概念溯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泛在计算 |
二、发展溯源:始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技术 |
第二节 泛在学习样态特征 |
一、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 |
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 |
三、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 |
第三节 新学习样态催生对学校教育的新需求 |
一、对知识教学质量的需求 |
二、对人际交往体验的需求 |
三、对个性化成长服务的需求 |
四、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需求 |
第四节 新教育需求为学校教育供给带来的挑战 |
一、泛在化知识对学校知识教学的冲击 |
二、虚拟化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冲击 |
三、个性化需求对标准学校模式的冲击 |
四、数字化学习对学校存在方式的冲击 |
第二章 学校教育供给: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推动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四次浪潮 |
一、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与学校教育变革 |
二、变革性技术、社会形态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 |
第二节 符号与文字初创使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从口耳相传到符号与文字的产生 |
二、以满足物质生活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
三、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三节 造纸印刷技术发明应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造纸与印刷技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
二、以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
三、工业生产催生统一化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四节 视听技术发展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视听技术发展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
二、多样化专业化的劳动者需求 |
三、视听教学为新形式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五节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普及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快速迭代与丰富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
二、面向信息社会活动的新型劳动者需求 |
三、融合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三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传承与优势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传承的珍贵财富 |
一、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 |
二、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 |
三、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 |
一、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的优势 |
二、学习者非认知因素培育的优势 |
三、学校现实环境创设的优势 |
四、学校教师育人功能的优势 |
第三节 泛在学习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基于访谈的结论 |
一、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
二、高校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
三、高校学生的观点 |
四、学生家长的观点 |
五、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的观点 |
第四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上)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价值指向 |
一、以学习者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
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求知精神 |
三、培育合作能力与领导力 |
四、培养科学精神与创造力 |
五、培育全球化时代人文精神 |
六、培育数字时代信息素养 |
第二节 学校课程资源的变革 |
一、重设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
二、强化隐性课程育人价值 |
三、丰富教辅机构教学资源 |
第三节 学校校园空间的变革 |
一、调整室内学习空间 |
二、丰富室外活动空间 |
第五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下) |
第一节 学习者培养方式的变革 |
一、育人模式的循证化 |
二、教师身份的大众化 |
三、教学手段的智能化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供给主体的拓展 |
一、学校与社会的功能联结 |
二、学校与家庭的责任联结 |
三、学校与自然的环境联结 |
第三节 学习者学习评价的变革 |
一、从重知识到重素养:评价内容的变革 |
二、从纸笔化到智能化:评价手段的变革 |
三、从封闭式到开放式:评价方式的变革 |
四、从多元化到多维化:评价主体的变革 |
结语 |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及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国际组织的政治化 ——以美国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国际组织的政治化 |
第一节 政治化的含义 |
一、修辞性政治化 |
二、实质性政治化 |
第二节 政治化对国际组织的影响 |
第二章 美国退出国际组织 |
第一节 加入与退出 |
第二节 美国“退出”的概况 |
第三节 政治化与退出 |
第三章 美国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第一次退出教科文组织 |
一、背景 |
二、原因分析 |
三、政策评价 |
第三节 第二次退出教科文组织 |
一、背景 |
二、原因分析 |
三、政策评价 |
第四章 政治化与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实质性政治化 |
一、内生性 |
二、普遍性 |
第二节 政治化指控的背后 |
一、修辞性政治化 |
二、国内利益集团 |
三、美国多边外交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节庆活动对曲阜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 ——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孔子文化节及其传播的城市形象 |
第一节 孔子文化节的由来 |
一、孔子文化节的初定 |
二、政府公祭以来的孔子文化节 |
第二节 孔子文化节的活动特色 |
一、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
二、丰富的节庆文化内容 |
第三节 孔子文化节传播的曲阜城市形象 |
一、历史文化名城:凸显传统文化价值 |
二、文明礼仪之邦:弘扬儒家优秀文化 |
三、文化旅游胜地:回归休闲文化本位 |
第二章 孔子文化节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分析 |
第一节 传播者现状分析 |
一、政府:传播活动的主导者 |
二、传统媒体:传播活动的建构者 |
三、社会组织及公众: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
第二节 传播内容分析 |
一、历史文化内容 |
二、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 |
三、科学教育资源 |
四、人文素养与城市风貌 |
第三节 传播媒介分析 |
一、示现的媒介系统 |
二、再现的媒介系统 |
三、机器媒介系统 |
第四节 受众分析 |
一、受众的年龄结构 |
二、受众的文化程度 |
三、受访者建议 |
第五节 传播效果分析 |
一、认知层面效果 |
二、心理态度层面效果 |
三、行为层面效果 |
第三章 孔子文化节传播城市形象的意义与困境 |
第一节 孔子文化节传播城市形象的意义与价值 |
一、助力旅游经济发展 |
二、唤起集体记忆和社会共识 |
三、改善城市旅游环境 |
四、提升举办城市的国际名气 |
第二节 孔子文化节传播城市形象的困境 |
一、传播内容重复,受众参与有限 |
二、传播主体重宣传、轻传播 |
三、新媒体平台传播滞后,运营效率低下 |
第四章 孔子文化节传播城市形象的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提升节庆活动本身的塑造作用 |
一、保护当地文化资源,结合文化特色整合内容 |
二、改善节庆活动服务质量,增强服务体验 |
三、创新系列活动内容,增强互动性 |
第二节 实现多元传播主体的协同发展 |
一、充分发挥政府“把关人”的主导作用 |
二、建立节庆活动的新闻信息传播中心 |
三、发挥群众基础性的传播力量 |
第三节 促进节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
一、实现节庆活动品牌化 |
二、实现节庆活动系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核心素养提升 ——基于语文学科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教学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核心素养概说 |
第一节 非连续性文本读写概说 |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特征、分类 |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写作 |
第二节 核心素养概说 |
一、素养与核心素养 |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核心素养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
第一节 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核心素养提升 |
一、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文化基础 |
二、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自主发展 |
三、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社会参与 |
第二节 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
一、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语言建构运用 |
二、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思维发展提升 |
三、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审美鉴赏创造 |
四、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文化传承理解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 |
第一节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目标建构 |
一、目标体系 |
二、建构依据 |
第二节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内容 |
一、运用语文教材内容 |
二、整合其他学科资源 |
三、链接、利用生活资源 |
第三节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与实施 |
一、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
二、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写作教学 |
第一节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写作教学目标建构 |
一、目标体系 |
二、建构依据 |
第二节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写作教学内容 |
一、运用语文教材内容 |
二、整合其他学科资源 |
三、链接、利用生活资源 |
第三节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写作教学策略与实施 |
一、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写作教学策略 |
二、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写作教学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非连续性文本读写的特征与实践 |
第一节 核心素养视域下非连续性文本读写活动的特征揭示 |
一、基础性 |
二、融合性 |
三、实践性 |
第二节 核心素养视域下非连续性文本读写的实践探索 |
一、策略研究 |
二、教学示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从学习者到引领者(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学理内涵 |
二、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基本历程 |
1.作为受援者与学习者的阶段 |
2.作为资助者与引领者的阶段 |
三、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重点领域 |
1.促进全球教育公平 |
2.推动国际科技合作 |
3.加强跨文化交流 |
4.非洲和“一带一路”沿线是重点区域 |
四、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经典案例 |
1.《信使》:从受援者到资助者 |
2.世界遗产项目:从学习者到引领者 |
五、结论与建议 |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视信息传播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传播下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 古永洁.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3]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信息疫情背景下媒介素养的新发展:海外经验与中国策略[J]. 耿益群. 新闻与写作, 2020(08)
- [5]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研究 ——以侗族大歌等三类贵州非遗为例[D]. 石丽娟.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6]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D]. 孟志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7]国际组织的政治化 ——以美国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D]. 陈修文. 南京大学, 2020(07)
- [8]节庆活动对曲阜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 ——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为例[D]. 孔子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非连续性文本读写与核心素养提升 ——基于语文学科的探索[D]. 胡阳语. 扬州大学, 2020(02)
- [10]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从学习者到引领者[J]. 刘铁娃. 社会科学, 2020(04)
标签:信息素养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贵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