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北流市城乡中学食堂餐具消毒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赵育[1](2021)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中小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经过多年的整治,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然而在校园周边地区却依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危及中小学生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这些隐患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在学校周边探索实行学生安全区域制度。以此为背景,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河南省校园周边环境对中小学生安全产生的影响,认真剖析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及成因,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路径的角度出发,研究适合河南省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构建,以期能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为政府、学校、社会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小学生安全保驾护航。本研究主要围绕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总述,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重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主要阐述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明确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的概念界定;并以非传统安全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点作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调查研究,也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基本内容展开论述。首先,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调研方法,辅以案例分析法分析了中小学校园周边的安全形势,详细论述交通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问题,探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其次,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的成因,包括社会因素带来困扰与挑战,学校安全管理缺失,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未成年人自保能力不足,家庭安全管理不当几个方面;最后,对前文进行分析整合,探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路径,提出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竞争、公共参与四位一体的建立路径,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治理,才能使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取得切实的成效。第四部分是结语,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建立进行总结,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未来的展望。
陈璨[2](2020)在《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和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小学校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新规范的贯彻落实对未来小学校园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不够全面,对于指导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小学校园实践项目尚有一定欠缺。鉴于此背景,以重庆市中华路小学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归纳总结关于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可行性策略。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实际案例调研和多学科综合等方式,对于小学校园的总平面规划、平面功能布局、空间的竖向组织、立面造型设计和绿建技术运用这几个方面的可行性策略进行了系统地探究和归纳:针对总平面规划,主要从建筑布局形式、交通流线梳理和室外环境塑造这三个方面展开;针对平面功能布局,主要从教学用房、办公用房、体育设施和生活用房这四个方面展开;针对空间的竖向组织,主要从剖面层高指标、房间的竖向排布、集约化的竖向布置策略和应对复杂地形的处理方法这几个角度展开;针对立面造型设计,主要从建筑形象、建筑色彩和建筑材质这三个方面展开;针对常见的绿建技术,主要从节能和节材两个方面展开。最后将上述策略落实到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项目中来,分析实际项目中的设计重点和难点,将策略与工程项目结合,灵活运用设计策略来满足设计要求并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全文约9万字,图179张,表18幅
胡小京[3](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司文晶[4](2019)在《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市民化始终是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内含议题。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深入历史,找寻历史制度经验,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学人对当前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同样揭示出以史为鉴的重要性。然而,已有的中国近代市民化研究或缺乏系统性,或缺少制度层面的反思,亟待重新梳理与阐述。对当代农民工市民化和就地就近城市化问题的分析同样需要深入历史脉络,从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中汲取制度经验。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近代天津女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出发,运用民国档案、着作、报刊杂志、地方志、旅游手册、调查汇编等材料,探究行动者与市民化相关制度之间的互构型塑过程。由于近代市民化的核心动力源于工业化,因此移民工人市民化是核心提议。本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国近代城市化过程中,劳工,尤其是女工是如何与市民化相关制度实现互构的?具体言之,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和制约近代女工的市民化发展,女工又如何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再生产出相应的市民化制度?论文首先尝试勾勒天津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经济条件,回应天津何以在近代中国发展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商埠和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城市定位或城市性质又如何决定城市后续发展轨迹。发达的水系、沿海港口的优越地理位置,临近北京的政治地缘环境,以及洋务运动等一系列改革运动奠定了天津工业资本主义中的官商合作模式。天津和上海两地在近代市民化上的时间差异同样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原因。其次,论文阐述近代女工进入工厂前后所需要的职业、社会网络和知识技能支持。对于初入城市并进入现代化大生产中的移民工人而言,要想适应工厂的工作和生活,满足国家和工厂对个体的现代化角色要求,就需要工厂提供相应的薪资和福利保障,工人围绕工厂空间构筑新的社会网络关系,获得技能和知识培训。再次,城市和工厂生活影响女工的角色和观念变化。近代国家和社会不断赋予女性新的角色和身份,要求她们按照既定标准自我规训成为合格的“都市女”、“新女性”、“新国民”。女工的观念变迁最鲜明地体现在时间观与权利观上。工厂作为集体化生产方式,与国家权力一同参与到对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余时间的建构之中,但规制受到外部环境与工人群体本身的牵制与解构,使观念革新发生历史反复。工人的权利诉求通过日常的越轨与罢工展现,但随着时间变化,宏观环境和制度条件发生相应变化,越轨行为的意义诠释和罢工的动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结论部分首先对市民化历史进程中的诸多议题进行制度分析与总结,进而提出“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理想型,用以指称依托工厂而形成的移民工人市民化过程。工厂为工人提供薪酬和福利,成为培育现代公民的场所,与政府协同推动近代市民化。“工厂依附型市民化”是建国后单位制实践的另一历史源头,对推动当前以人为本市民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薛文龙[5](2016)在《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前后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单位共同体一直是我国城市基本的“社会——空间”单元,整个城市社会围绕着单位共同体形成了一整套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刚性社会治理结构。对于这一高度组织化的共同体如何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大变革中成为可能,综合以往相关研究的成果,基本可将其划分为苏联模式影响、根据地制度起源、民国制度改革起源、工人抗争遗产、制度叠加形成等五种理论解释。不过,相关研究不仅数量较少,且由于视角和观点的差异使得将已有研究体系化的努力不多。单位共同体既是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复杂制度建构的结果,亦是不断的社会空间实践的产物。为此,本研究以单位共同体起源的制度与空间研究为视角,以1946年~1960年的哈市为研究时空界限,基于最原始的记录资料系统的考察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实践建构过程及其逻辑。本研究首先考察了 1946年后建构单位共同体相关制度政策的实践场域——国营企业在哈市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会重构实践中,国营企业成为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城市载体,哈市在这一建设方针下完成了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型,国营企业中的工人阶级亦成为城市中的核心人群。围绕着促进生产、保障工人生活等重要治理命题,国营企业成为城市治理实践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单位共同体类型。在单位共同体内部权力安排和互动模式的制度化展开过程中,以中苏合办的中长铁路公司诸工厂为媒介,哈市在国营企业的治理实践中系统的学习了苏联相关经验,包括厂长负责制、经济核算制八级工资制、劳动竞赛制度等都成为国营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对于“厂长负责制”的取代,中国共产党在国营企业中建立了一直延伸到车间班组的稳固健全的基层党组织,这成为国营企业由“生产功能体”走向“生活共同体”的转折点。由于党政系统中的“职责同构”现象,党政一体模式的确立促使原本应有国家承担的社会服务和保障职能越来越多的下沉到国营企业身上,“企业办社会”的模式拥有了制度化的推动机制。国营企业中的职工福利制度是单位共同体的最典型、最核心的制度形态,本研究以1953年为界,将其制度化演进脉络分阶段加以梳理。哈市解放前作为一座殖民城市,在其社会结构中广泛存在着近代机器大工业与传统农业经济并存、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组织和前资本主义的家庭作坊经营并行、机器生产和传统手工生产并举的“二元区隔”现象。这种“区隔”现象使得这类大工业企业所需的人才、工人、材料等都无法在社会上实现普遍良性的流动,普遍性的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既缺乏体制推动力也缺乏社会基础,导致在解放前哈市的大型企业中就存在着针对职工的企业保障制度。在哈市解放后,运动式的工人“分红制”很快被放弃,通过学习苏联的劳动保险制度,哈市最早开始了制定劳动保险法案来保障工人生活的尝试。哈市的《战时暂行劳动法(草案)》/《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成为随后制定的《东北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制度起点,哈市在最初劳动保险法律条例制定的尝试,为后续的东北乃至全国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参考。由于这一制度中将劳动保险事业的执行主体落实到基层生产单位,最重要的基础生产单位——国营企业开始按照自身体量举办各种与职工生活相关的事业,从而使劳动保险制度在执行中开始向“单位职工福利”转化,职工的生活保障越来越依赖其所属工作单位。而订立集体合同的政策和职工福利事业投资体制的形成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单位福利的体系化发展。社会性的劳动保险事业由此开始向“单位化”的职工福利模式转变。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是单位共同体制度化程度快速提升的开始。以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为契机,单位共同体在空间实践和体制化形塑全面展开。依托大型国营企业建构的单位共同体,其空间扩张更为规范化和标准化,在组织建设、基本设施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更为完善。不仅如此,这类国营企业还成为“社会重构模版”。在城市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公私合营后的中小企业和各类合作社等不断合并重组,以建立类似的“生产和生活合一”的基层单位。尽管缺乏标志性事件,但到1960年,各种不同的实践、制度、政策的叠加已在单位共同体中形成了稳定而成熟的制度结构,单位共同体已经覆盖到城市各基层单位,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城市中的标准“空间——社会”单元。追溯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过程,供给制与“小公经济”同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遗产,虽然对于建国后的城市治理策略仍有影响,但其作为一种制度事实上都已被取消。苏联因素对于国营企业体制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但在后续的发展中均被弱化、替换或消解,尤其是党委制的确立和劳动保险制度向职工福利制度的转型,开启国营企业由“工作单位”向“生活共同体”转变的进程。早期共产党人受“工读互助主义”和“新村主义”影响而形成的思想模型亦在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实践中发挥了作用。此外,单位共同体的形成还存在着中国近代社会精英的宏观现代性方案与地域性实践互动的维度,建国后党政系统中的“职责同构”现象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人阶级治理实践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建构。
吴春雷[6](2016)在《北京市延庆区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各种小长假的出台,促进了京郊游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使民俗户迅猛发展。为解决游客食宿问题,民俗户作为新形势下的服务机构应运而生。民俗户主要位于旅游风景区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其经营场所以自家为主,食品加区域也主要为自家厨房,有的经营者进行了扩建改造。但其设备设施,也仅能满足食品加工制作的基本要求。经营场所固定,但加工场地狭小,设备设施简陋,环境卫生脏,食品加工工艺简单,餐饮具、食品加工工用具未清洗消毒,食品交叉污染现象普遍。经营条件达不到普通小餐馆的许可要求。且民俗户向游客提供冷荤凉菜制品,其加工无专用加工间,虽设有专用工具,但也不严格使用。民俗户的从业人员多为农村务农剩余劳动力,其文化水平低,无食品安全加工意识,大多未经过餐饮业食品安全知识的专业培训。食品加工工艺简单,食品安全加工意识淡薄,存在严重的民俗户食品安全隐患。我国现阶段对民俗户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主要为预防性审批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由于监督员数量少,民俗户多在山区经营,除审批许可外,日常监督缺位,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而使对民俗户的监管经常置于真空状态。因此探索适合延庆区民俗户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是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北京市延庆区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查找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力图对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民俗户监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王芳[7](2014)在《山东省平阴县义务教育资源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成效的逐渐显现以及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适龄儿童数量不断减少,城镇和乡镇适龄儿童不断增多,这“一多一少”的变化加之不断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资源整合是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现实路径和首要选择。国家提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这一系列政策促使“教育资源整合”成为近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教育资源整合”是在特殊的教育背景下,为了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实施的重要措施。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对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无疑是个好政策。但是由于在对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过于追求速度,在规避旧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许多的新问题,使农村家长的经济负担与学生的安全风险增加,大量的教育资源浪费。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县级政府科学制定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本文是在这一背景进行研究的。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和梳理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实证分析了平阴县义务教育资源整合的基本做法和效果,即通过调整教育资源布局、盘活教师资源、实施“城乡教育联盟”、“联体配餐”以及配置校车等,从而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师素质得到提升等。第三,分析了平阴县资源整合中的问题及其成因。问题主要从教师、家庭、政府以及学校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历史原因、城乡财政投入不足、师资建设机制不健全等。第四,总结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共同经验是:更加注重教育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经费投入上的政府主体和社会参与,优先关注农村和支持处境不利人群。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城乡教师统筹发展,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以及加大对贫困家庭补偿转移成本等。
蒋然子[8](2013)在《中小学校供水与学生卫生知识的现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中小学校供水情况、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知识水平和行为的现状,为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干预计划或政策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陕西省、广西省、湖南省、安徽省和重庆市的10个县的100所学校为调查现场,完成机构基线调查与学生卫生知识调查。调查数据用EpiData3.1进行录入,同时进行逻辑纠错,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机构调查的数据作统计描述以及学校类型和学校所在地之间的比较;对学生问卷的抽样调查分析涉及统计描述以及学校类型、学校所在地、性别、调查方式和年龄组间的统计推断;对学生问卷的卫生知识和行为部分采用赋值法(正确=1,不正确=0)求得总分,并把总分作为因变量和其他相关的协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学校中影响其卫生知识和行为评分的主要因素。统计描述时,对于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用均值(x)反映其集中趋势,用标准差(S)反映其离散趋势;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中位数(M)反映其集中趋势,用四分位数间距(QL-QL)反映其离散趋势。统计推断对于率的资料采用x2检验,必要时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统计分析结果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假设检验水准定为α=0.05。结果:1)学校卫生管理情况:学校大部分的卫生管理工作实施率在80%以上,但是学校学生卫生自我评价的开展率较低,为48.9%。仅有不到一半的学校(42.9%)聘请健康教育老师,12%的学校配置专职的校医(或保健教师)。学校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较高,为95%,但是卫生习惯的形成率却较低。非寄宿学校的大部分卫生管理工作差于寄宿学校,乡村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差于县城学校。2)学校供水情况:学校对“饮水监督管理”方面的政策熟悉的较多,而对“二次供水卫生规范”和“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熟悉较少。但是在学校类型和学校所在地的比较中未发生学校对供水卫生政策的了解有统计学差异。集中式供水的覆盖率较低,为50.0%,非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多采用集中的自来水,而寄宿学校和乡村学校多采用自备水源。学校自备水源周边的防护率为90.9%,但是水源和蓄水池的消毒率均较低,不到一半的学校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在这些学校中仅30.4%的学校有完备的消毒记录。37所学校有二次供水设施,一半以上均无消毒设备,仅有32.4%的学校开展一年二次的水质检测。学校中供学生使用的水龙头总数虽然能达到,但分布在男女厕所的水龙头数较少。调查的学校中有一半的学校的供水设施能得到很好的维护,运行良好。学校管理者认为供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主要是系统老化和系统设计不当。3)学生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有87%的学生认为学习成绩与卫生知识同样重要;多数学生对卫生知识感兴趣。学生对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特别是对预防腹泻途径的正确认识率只有17.4%,对通过洗手能预防的疾病的正确认识率仅有11%,对“直接喝哪种水不生病”的正确认识率只有36%。在卫生知识的知晓方面县城学生知晓率(%)普遍高于乡村学生知晓率(%,P<0.05),女生的知晓率(%)普遍高于男生知晓率(%,P<0.05)。对于女生来说,约有57.6%的学生不知道女生的生理期,寄宿学校的女生对生理期的知晓率高于非寄宿学校的女生(P<0.05)。县城的女生对女生生理期的知晓率高于乡村的女生(P<0.05)。结论:1)大多数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实施率在80%以上,卫生管理制度比较全,城市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好于农村学校;2)95%学校开始了健康教育,但50%以上学校缺乏专门健康教育教师;3)大多数学校供水来源为自来水和自备水源,不同学校水源存在差异,大多数学校供水设施老化,管理人员不熟悉二次供水的知识和规范标准;4)学生的卫生知识水平不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健康教育课、学校环境卫生、厕所卫生等。学校应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卫生行为的指导工作。
李南[9](2011)在《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近代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3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回顾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后分析比较了避暑地形成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阐明了避暑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近代避暑地相关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视角。其次,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按时序梳理为大致平行的4条线索展开论述,从而对四避暑地的发展进程形成整体性与比较性的架构。论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多次赴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和建筑测绘,多次访问相关部门和个人,全方位获取充足的基础研究资料,取得了相当数量的一手考察资料和建筑测绘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及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比较研究,完成了近代避暑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论文从影响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西方教会、特定历史人物、人文历史事件等因素出发,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各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化影响,其中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形成发展的支撑促进要素;西方教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早期开辟及建筑活动发展的主导性动力;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规划建设的推动性因素;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阶段划分的关键性依据。进而,论文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理清了各发展阶段避暑地建筑活动的主要概况;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主线梳理为前后交叠与交替的“西方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与“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并论述了两条发展主线中后者所具备的差异性特征,即以北戴河、鸡公山为代表的“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和以庐山、莫干山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后置’”。再次,论文阐述了近代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的观点;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避暑地近代建材及建筑符号,得出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以及各避暑地间互异的“地方性知识”的结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张洪华[10](2011)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其内在逻辑,并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既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在农村中小学布局发展演变的历程中,充满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分歧与对立。本研究选择特定区域,以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分析学校布局调整背后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有助于发现农村中小学发展演变的规律,为进一步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遗留问题,推动农村教育顺利转型提供参考与借鉴。具体而言,论文框架共计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苏镇及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经济状况和教育传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点明了其为中国一般农村典型的特点。接下来分析了自新式学堂产生以来,在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村人口结构与学校生源的发展变化,加之国家政策不断地摇摆于公平和效率之间,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数量、规模与布局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体利益与地方利益从属于国家利益,缺乏自我表达的意识与空间,农村中小学布局受国家政策和人口因素影响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主体逐步分化且日益成熟,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依据各自实力,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表达方式和行动策略,使学校布局向着有利于自己所在群体的方向发展。第二部分是实地调研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章节,分别介绍了苏镇学校布局调整的三种类型。第四章选取了苏镇较早建立的几处小学为个案,以他们的发展和命运为主线,分析不同时期政府和村民办学、就学积极性的变化,以及学校的发展、增减与合并。第五章选取了位于苏镇最北端的一处中学为例,通过该校屡次被撤并仍能存在的事实,分析了农村初中学校撤并过程中各种力量的对抗。第六章以第四中学被撤并,私立学校嵌入为开端,介绍了万隆学校在本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变化,以及给当地教育教学、生源流动和学校规模等造成的影响。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深化与结论部分,也是论文的难点所在。第七章分析了中央、地方和农民等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待教育的目标取向及行动逻辑,阐明了由此导致的各个时期学校布局的特点。在第八章,首先以实证调研为基础,分析比较了苏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各种可能。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对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各种争议进行了反思。最后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让农村孩子看到成长与发展的希望,让农村学校成为儿童成长的乐园,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构建城乡和谐的学校生态体系。
二、2000年北流市城乡中学食堂餐具消毒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北流市城乡中学食堂餐具消毒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生安全区域制度 |
二、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非传统安全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点 |
第三章 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 |
第一节 校园周边安全形势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校园周边安全形势调查结果 |
一、校园周边安全环境 |
二、校园周边安全法律法规关注与实施 |
三、校园周边安全治理主体 |
第三节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问题分析 |
一、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
二、治安安全问题分析 |
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分析 |
四、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
第四章 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的成因 |
第一节 社会因素带来困扰与挑战 |
一、城镇化的影响 |
二、市场化的影响 |
三、网络化的影响 |
四、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二节 学校安全管理缺失 |
一、安全教育观念滞后 |
二、安全教育专业教师匮乏 |
三、承担安全压力过重 |
四、安全管理权力具有局限性 |
第三节 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 |
一、校园周边法治保障不充分 |
二、校园周边安全治理缺乏长效性 |
三、治理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 |
四、普通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未成年人自保能力不足 |
一、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
二、中小学生防范技能匮乏 |
三、青春期叛逆心理波动 |
第五节 家庭安全管理不当 |
一、忽视家庭安全教育 |
二、过度呵护未成年人 |
三、监护职责履行不到位 |
第五章 建立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路径 |
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行政路径 |
一、构建中小学生安全区域治理部门联动机制 |
二、构建中小学生安全区域治理监管机制 |
三、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区域法律保障 |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主体路径 |
一、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
二、做好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
三、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
第三节 企业竞争的市场路径 |
一、推进市场化安保运行机制 |
二、积极鼓励市场筹集资金 |
三、转变学校周边企业经营理念 |
第四节 公共参与的社会路径 |
一、增强社区责任意识 |
二、促进家庭积极参与 |
三、发挥媒体正面效应 |
四、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其中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治理调查问卷 |
附录 B |
附录 C 河南省3市7所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问题观察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事业的发展 |
1.1.2 城市化建设的推进 |
1.1.3 工程实践的契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小学建筑发展历程 |
1.3.1 相关概念释义 |
1.3.2 国外小学建筑发展历程 |
1.3.3 国内小学建筑发展历程 |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4.3 相关研究问题总结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案例分析 |
2.1 案例选取 |
2.1.1 用地条件的针对性 |
2.1.2 案例个体的代表性 |
2.2 案例分析 |
2.2.1 重庆市约克郡人民小学 |
2.2.2 南京市力行小学 |
2.2.3 大连市风景小学 |
2.2.4 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
2.2.5 案例分析与总结 |
2.3 小学校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 |
3.1 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原则 |
3.1.1 安全性原则 |
3.1.2 趣味性原则 |
3.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小学校园总平面规划策略 |
3.2.1 小学校园功能用房分类 |
3.2.2 小学校园建筑布局形式 |
3.2.3 小学校园交通流线组织 |
3.2.4 小学校园室外环境塑造 |
3.3 小学建筑平面功能布局策略 |
3.3.1 教学用房设计 |
3.3.2 办公用房设计 |
3.3.3 体育设施设计 |
3.3.4 生活用房设计 |
3.4 小学建筑空间的竖向组织策略 |
3.4.1 剖面层高指标 |
3.4.2 功能房间的竖向排布 |
3.4.3 集约化的小学竖向空间布置策略 |
3.4.4 应对复杂地形的处理方法 |
3.5 小学建筑立面造型设计策略 |
3.5.1 建筑形象 |
3.5.2 建筑色彩 |
3.5.3 建筑材质 |
3.6 小学建筑常用的绿建技术 |
3.6.1 节能技术 |
3.6.2 节材技术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实践——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 |
4.1 项目概述 |
4.1.1 项目背景 |
4.1.2 区位分析 |
4.1.3 周边环境分析 |
4.1.4 场地现状分析 |
4.1.5 设计目标 |
4.1.6 设计要求和难点 |
4.2 前期方案构思 |
4.2.1 前期梳理 |
4.2.2 构思方案分析 |
4.2.3 方案比较与选取 |
4.3 总平面设计 |
4.3.1 建筑布局形式 |
4.3.2 交通流线组织 |
4.3.3 室外环境组织 |
4.4 平面功能布局 |
4.4.1 教学用房设计 |
4.4.2 办公用房设计 |
4.4.3 体育设施设计 |
4.4.4 生活用房设计 |
4.4.5 地下车库设计 |
4.4.6 安全疏散设计 |
4.5 空间的竖向组织 |
4.5.1 对地形的处理方式 |
4.5.2 功能房间的竖向排布 |
4.5.3 剖面层高设计 |
4.6 建筑形象设计 |
4.6.1 立面主体风格设计 |
4.6.2 地方特色元素的体现 |
4.7 绿建技术应用 |
4.8 无障碍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4.9.1 项目特色 |
4.9.2 应对设计难点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课题总结 |
5.1.2 项目总结 |
5.1.3 创新点 |
5.2 反思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华路小学项目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
(三) 《女铎》杂志研究 |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
四、概念的界定 |
(一) 《女铎》 |
(二) 女性角色 |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理论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女铎》杂志 |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
(一) 依托宗教平台 |
(二) 借助上海地势 |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
(一) 主编 |
(二) 撰写人员 |
(三) 读者 |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
(一) 编辑要旨 |
(二) 栏目内容 |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
(一) 布道征文 |
(二) 编读互动 |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
(一) 夫妻关系 |
(二) 亲子关系 |
(三) 婆媳关系 |
(四) 主仆关系 |
(五) 新式社交 |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概念与文献综述 |
一、概念丛:市民和市民化 |
二、“结构-行动”视角下的市民化研究 |
三、“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市民化研究 |
第三节 理论框架 |
一、历史制度主义核心议题 |
二、走向综合的历史制度主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近代天津工商业发展与都市扩张 |
第一节 天津的地理、历史与政治环境 |
一、天津的地理与历史环境 |
二、近代天津的政治与经济变迁 |
第二节 天津纺织业发展及其庇护网络 |
一、艰难求生:近代天津纺织业发展 |
二、政商学庇护:跨界网络关系建构 |
第三节 纺织女工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一、历史谱系:女性的生命历程与技术分工 |
二、滞后发展:纺织女工发展的地域差异 |
三、城乡背离:华北地区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女工的薪酬与福利供给 |
第一节 收入鸿沟:工人薪资及其性别差异 |
一、薪资结构:工资、奖金与分红 |
二、双重歧视:收入上的性别差异 |
第二节 名实分离:福利制度沿革与实施 |
一、制度沿革:国家和工厂的福利措施 |
二、女工福利:哺乳室与托儿所 |
三、“发现”童工:劳动年龄与童工保护 |
四、城市扩张:就地城镇化与工人居住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作中的社会网络与技能获得 |
第一节 信任纽带:保人制与工头制 |
一、进入工厂:保人制 |
二、工厂管理:工头制 |
第二节 纵横交错:工厂中的社会网络重建 |
一、内部整合:工作的地域等级化 |
二、社会嵌入:选择性庇护与组织忠诚 |
第三节 劳动力再生产:技能与知识的传递 |
一、技能获得:代工与师徒制 |
二、知识获得:工人补习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都市生活与女工的社会角色转变 |
第一节 都市女:男性目光中的女性与女工 |
一、标签与污名:危险的都市生活 |
二、区隔与认同:女性的身体整饰 |
第二节 新女性:婚姻家庭中的女性 |
一、从抚育到情感:婚姻家庭的现代转型 |
二、从旧式到新式:中国近代婚俗之变 |
第三节 新国民:治理术与女性身份再造 |
一、政策漂移:权力博弈下的新运走向 |
二、双重目标:《方舟》中的女性与家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间与权利观念变迁 |
第一节 时间观念:工作、家务与休闲 |
一、工作时间:三八制改革的成与败 |
二、时间配置:难以逃离的家务 |
三、工余时间:娱乐生活的组织化 |
第二节 权利观念:越轨与罢工中的主体性表达 |
一、越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喧嚣与抵抗 |
二、罢工:外部动员与内在驱动的合流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市民化制度反思 |
第二节 工厂依附型市民化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单位共同体起源的制度与空间视角 |
1.2 选题意义 |
1.2.1 现实意义:单位共同体遗产的继承与思考 |
1.2.2 理论意义:单位共同体形成的制度“实践中介” |
1.3 概念梳理 |
1.3.1 “单位”概念梳理 |
1.3.2 单位制及其衍生概念梳理 |
1.3.3 单位共同体 |
1.4 国内外已有研究及评述 |
1.4.1 苏联模式影响 |
1.4.2 根据地制度起源 |
1.4.3 民国制度改革起源 |
1.4.4 工人抗争遗产 |
1.4.5 制度实践叠加 |
1.5 时空界限 |
1.6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
第二章 单位共同体的背景及发轫 |
2.1 1898年——1946年哈市企业的早期发展 |
2.2 1898年—1946年哈市企业的治理传统 |
2.3 解放后至“南厂北迁”时期的哈市国营企业 |
2.4 “一五”时期哈市国营企业的发展 |
2.5 国营企业: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城市载体 |
第三章 单位共同体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 |
3.1 中长铁路与国营企业领导体制 |
3.2 “单位之核”:企业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3.3 “企业化”管理:从战时供给制到经济核算制 |
3.4 企业民主化:从工厂管理委员会到职工代表大会 |
3.5 企业薪资制度演变:从分红制到工薪制 |
3.6 劳资关系:集体合同与终身就业制度的形成 |
3.7 国营企业中的政治动员与道德激励机制 |
第四章 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化演进(1946~1953) |
4.1 哈市劳动保险和福利制度的早期背景 |
4.2 哈市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4.3 公共服务事业向职工福利事业的转型 |
4.4 国营公营企业的职工福利体系的发展 |
4.5 集体合同对国营企业职工福利事业的形塑 |
4.6 职工福利事业投资体制的初步形成 |
第五章 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化定型(1953~1960) |
5.1 哈市单位共同体的空间实践 |
5.1.1 哈尔滨锅炉厂 |
5.1.2 哈尔滨电机厂 |
5.1.3 哈尔滨汽轮机厂 |
5.1.4 哈尔滨轴承厂 |
5.1.5 哈尔滨亚麻纺织厂: |
5.2 哈市单位共同体空间实践的相关讨论 |
5.2.1 单位共同体的“差序格局” |
5.2.2 苏联因素的作用 |
5.2.3 生产与生活合一的社会空间模式 |
5.2.4 大跃进时期单位共同体扩张加速 |
5.2.5 “单位——国家”的同构效应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6.1 结论分析 |
6.1.1 由“农村革命”向“城市管理”的实践策略转换 |
6.1.2 “苏联经验”移植与转型的实践模板 |
6.1.3 典型单位共同体的空间治理实践 |
6.2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6)北京市延庆区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二、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状况 |
(一)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理论研究 |
(二)民俗户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状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延庆区民俗户发展状况及量化分级管理情况 |
一、延庆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
二、延庆区民俗户的状况及其特点 |
(一)民俗户的发展状况 |
(二)民俗户的特点 |
(三)民俗户的发展在乡村旅游中发挥的作用 |
(四)民俗户的二级管理 |
(五)民俗户监管面临的形势 |
三、延庆区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的探索 |
(一)探索背景:卫生状况堪忧且监管成本高 |
(二)全国首创:制定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分表 |
(三)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的内容 |
(四)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的意义 |
四、延庆区开展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 |
(一)民俗户占全区餐饮业比重大 |
(二)经营者投资改善经营环境意愿强 |
(三)乡级政府对级别高者进行宣传、鼓励 |
(四)财政投入支持大 |
(五)区域特色发展 |
第二章 延庆区开展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延庆区开展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取得的成果 |
(一)探索民俗户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
(二)民俗户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
(三)民俗户食品加工区域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
(四)民俗户经营者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
(五)民俗户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明显上升 |
(六)民俗户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分担 |
(七)民俗户食物中毒事件明显减少 |
二、延庆区开展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民俗户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卫生意识不高 |
(二)民俗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定结果难公示 |
(三)监督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及对评分标准掌握不一 |
(四)对不配合评比者无强制措施 |
(五)评级过程繁琐 |
(六)在量化过程中缺乏具体有效的法律依据 |
(七)监管法律法规杂而乱 |
第三章 延庆区开展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
一、民俗户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的思考 |
(一)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经营者的卫生意识是关键 |
(二)接待能力与接待量相适应 |
(三)法律保障至关重要 |
(四)政府加大投入 |
二、民俗户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的建议 |
(一)打造政府主管、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的全方位监管模式 |
(二)打造多部门的民俗户量化分级管理模式 |
(三)打造“量化为主、突击为辅”的管理方式 |
(四)打造“一处违法多处受限”的诚信管理机制 |
(五)打造“第三方评定”的公平量化机制 |
(六)打造信息全面公开的制约机制 |
(七)打造“精技术、高水准”的监督管理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民俗户食品从业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二:游客民俗户食品安全调查问卷 |
附录三:延庆区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分表 |
致谢 |
(7)山东省平阴县义务教育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原因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教育资源 |
2.1.2 县域教育资源整合 |
2.2 县域义务教育资源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教育平等思想 |
2.2.3 资源分配理论 |
第3章 平阴县义务教育资源整合的基本情况及其评价 |
3.1 平阴县义务教育发展简况 |
3.2 平阴县义务教育资源整合的主要做法 |
3.2.1 调整教育资源布局 |
3.2.2 盘活教师资源 |
3.2.3 开展“城乡教育联盟”和“片区教研”式教学模式 |
3.2.4 配备安全专用校车 |
3.2.5 实施食堂管理新办法 |
3.3 平阴县义务教育资源整合效果的评价 |
3.3.1 教师对义务教育资源整合的评价 |
3.3.2 家长对义务教育资源整合的评价 |
3.4 平阴县义务教育资源整合取得的成效 |
3.4.1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
3.4.2 改善了办学条件 |
3.4.3 开设了较为齐全的学校课程 |
3.4.4 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
3.4.5 形成了一些可以推广的做法 |
第4章 平阴县义务教育资源整合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
4.1 平阴县义务教育资源整合面临的问题 |
4.1.1 教师面临的问题 |
4.1.2 农村家庭面临的问题 |
4.1.3 政府面临的问题 |
4.1.4 学校面临的问题 |
4.2 平阴县义务教育资源整合问题的成因 |
4.2.1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历史原因 |
4.2.2 城乡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
4.2.3 师资建设机制不健全 |
4.2.4 资源整合导致家庭教育成本增加 |
第5章 国内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 |
5.1 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与实践 |
5.1.1 美国的“补偿性”教育政策 |
5.1.2 英国的“教育优先区”政策 |
5.1.3 日本保障义务教育均衡的立法行动 |
5.2 国内地区教育资源整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与做法 |
5.2.1 铜陵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 |
5.2.2 浙江义乌促进义乌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 |
5.3 国内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共同经验 |
第6章 完善义务教育资源整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
6.1 改革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6.2 着力解决城乡教师统筹发展 |
6.3 继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
6.4 政府补偿贫困家庭新增加转移的教育成本 |
结语 |
附录一 县域义务教育资源整合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用) |
附录二 县域义务教育资源整合情况调查问卷(县城居民用) |
附录三 县域义务教育资源整合情况调查问卷(非县城居民用) |
附录四 县域义务教育资源整合情况调研提纲(教体局用) |
附录五 县域义务教育资源整合情况访谈提纲(学校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中小学校供水与学生卫生知识的现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调查现场 |
2.1.2 调查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数据录入 |
2.2.3 统计分析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学校基本情况 |
3.2 学校卫生管理情况 |
3.2.1 学校卫生管理总体情况 |
3.2.2 寄宿学校与非寄宿学校卫生管理情况比较 |
3.2.3 乡村学校和县城学校学校卫生管理情况的比较 |
3.3 学校供水情况 |
3.3.1 学校对国家有关供水卫生政策的了解情况 |
3.3.2 饮用水管理人员的配备 |
3.3.3 供水方式 |
3.3.4 自备水源的类型及防护消毒情况 |
3.3.5 桶装饮用水 |
3.3.6 二次供水 |
3.3.7 水龙头配置情况 |
3.3.8 水量满足需要的情况 |
3.3.9 学生主要的饮水方式 |
3.3.10 水污染事件 |
3.3.11 供水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
3.3.12 水费运行调查结果 |
3.3.13 限水措施 |
3.4 学生卫生知识调查结果 |
3.4.1 学生看待学习与卫生知识的情况 |
3.4.2 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情况 |
3.4.3 学生对卫生知识感兴趣的情况 |
3.4.4 学生获取卫生知识的途径 |
3.4.5 学生选择能直接饮用的水的看法 |
3.4.6 学生对手不干净是否会传播疾病的看法情况 |
3.4.7 学生对预防腹泻途径看法的比较 |
3.4.8 学生对喝生水的后果的看法 |
3.4.9 学生对洗手可能预防的疾病的看法 |
3.4.10 学生洗手习惯的分布情况 |
3.4.11 学生的洗手办法分布情况 |
3.4.12 学生夏天洗澡频率分布 |
3.4.13 学生的水杯专用情况 |
3.4.14 学生吃蔬菜水果前的清洗频率分布 |
3.4.15 学生随地吐痰的频率分布 |
3.4.16 学生睡前刷牙情况比较 |
3.4.17 学生剪指甲情况比较 |
3.4.18 学生是否有专用洗脸毛巾比较 |
3.4.19 学生丢果皮纸屑的地点分布比较 |
3.4.20 女生对生理期的知晓情况比较 |
3.4.21 学生卫生知识和行为得分与其在学校中存在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4.22 学校中学生卫生知识和行为得分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学校构成情况 |
4.2 学校卫生管理情况 |
4.3 学校供水情况 |
4.3.1 学校对国家供水卫生政策的了解 |
4.3.2 供水方式及供水的管理 |
4.3.3 学校供水量与学生的饮水方式 |
4.3.4 供水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
4.4 学生卫生知识知晓情况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2 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1.2.1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
1.2.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4.1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 |
1.4.2 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 |
1.4.3 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
1.5.2 实地调研与建筑测绘 |
1.5.3 计量史学方法 |
1.5.4 历史比较研究 |
第2章 避暑地的概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
2.1 避暑地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 |
2.1.1 地理条件 |
2.1.2 气候因素 |
2.1.3 风景资源 |
2.2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 |
2.3 避暑地溯源 |
2.3.1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起源 |
2.3.2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传播 |
2.3.3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分布 |
2.3.4 避暑地与亚洲国家的殖民类型 |
2.4 避暑地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1 庐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1.1 李德立涉足牯岭及牯岭的初期建设 |
3.1.2 "牯岭交涉案"与《牯岭十二条》的签订 |
3.1.3 长冲地区的扩充与其它地区的开辟 |
3.1.4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1.5 庐山避暑地的早期规划——波赫尔规划 |
3.1.6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1.7 庐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1.8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1.9 庐山避暑地的收回 |
3.1.10 庐山避暑地的衰落 |
3.2 莫干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2.1 西方传教士初涉莫干山 |
3.2.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2.3 莫干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2.4 清末民初莫干山避暑地管理权之争 |
3.2.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2.6 莫干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与避暑地的收回 |
3.2.7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2.8 莫干山避暑地的衰落 |
3.3 鸡公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3.1 李立生、施道格初涉鸡公山 |
3.3.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3.3 鸡公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3.4 鸡公山避暑地的收回 |
3.3.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3.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3.7 鸡公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3.8 鸡公山避暑地的衰落 |
3.4 北戴河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4.1 避暑地划定前西方人最初的活动 |
3.4.2 北戴河避暑地的划定 |
3.4.3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4.4 北戴河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4.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4.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4.7 北戴河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4.8 北戴河避暑地的衰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
4.1 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 |
4.1.1 长江航线、南浔铁路对庐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2 京杭运河、沪杭甬铁路对莫干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3 芦(平)汉铁路对鸡公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4 津榆铁路对北戴河避暑地的影响 |
4.2 西方教会影响因素 |
4.2.1 西方教会的发展与避暑活动的兴盛 |
4.2.2 西方教会早期对避暑地的涉足及其发展概况 |
4.2.3 西方教会在各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
4.3 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 |
4.3.1 朱启钤对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贡献 |
4.3.2 朱启钤对北戴河避暑地规划建设的贡献 |
4.4 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 |
4.4.1 全局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同一性" |
4.4.2 地方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差异性" |
4.5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阶段与主线 |
4.5.1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
4.5.2 避暑地西方人、中国人建筑活动交叠与交替的不同发展主线 |
4.5.3 避暑地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与"后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及各类中西组织机构 |
5.1 中国传统营建体系的转变——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1 庐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2 莫干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3 鸡公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4 北戴河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2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出现 |
5.2.1 避暑地近代的西方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
5.2.2 避暑地近代的中国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
5.3 西方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西方人的自治机构 |
5.3.1 上海租界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仿效摹本的设立 |
5.3.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出现与对租界市政机构的效仿 |
5.3.3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
5.4 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中国人的组织机构 |
5.4.1 近代主流城市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发展 |
5.4.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示范效应与中国人自治机构的出现 |
5.4.3 避暑地中国人官方管理局的逐步出现及其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1 避暑地建材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1.1 墙体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1.2 屋面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 避暑地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2.1 亭式构图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2 拱券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3 过梁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4 坡屋顶、老虎窗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5 栏杆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 |
6.3.1 避暑地建材及其建构方式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
6.3.2 避暑地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
7.1.1 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 |
7.1.2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
7.1.3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不同主线 |
7.2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组织机构与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
7.2.1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
7.2.2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 |
7.2.3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 |
7.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
7.3.1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
7.3.2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各避暑地之间互异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知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内容 |
(10)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农村教育备受关注 |
(二) 个人研究取向 |
(三) 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 定量分析 |
(二) 定性分析 |
三、研究对象 |
(一) 为什么是乡镇 |
(二) 为什么是苏镇 |
四、研究方法 |
(一) 实地研究 |
(二) 文献研究 |
(三) 问卷调查 |
第二章 背景与政策 |
一、背景分析 |
(一) 现代化与城镇化 |
(二) 农村人口与学校生源 |
(三) 公平与效率之争 |
二、政策影响 |
(一) 扶持新式学堂的政策 |
(二) 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 |
(三)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 |
(四) 学校危房改造的政策 |
(五) 基于税费改革的政策 |
(六) 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 |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逻辑 |
(一) 实践的逻辑 |
(二) 政策的逻辑 |
(三) 两种逻辑的关系 |
第三章 利益与博弈 |
一、利益与利益主体 |
(一) 利益、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 |
(二) 利益主体及其分类 |
二、利益博弈与学校布局 |
(一) 利益博弈的条件基本形成 |
(二) 利益博弈在教育中的诸多表现 |
(三) 学校布局中的利益博弈: 方法论的视角 |
三、学校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
(一) 利益主体 |
(二) 利益表达 |
(三) 博弈形式 |
第四章 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
一、新与旧的利益博弈: 建国前之教育基础 |
(一) 与风沙和恶政的抗争 |
(二) 相对孱弱的私塾教育 |
(三) 早期新式学校的创立 |
二、争妍斗奇可圈点: 村办学校迅速兴起 |
(一) 办学重心下移,学校激增形式多样 |
(二) 师资力量短缺,民办教师强力撑持 |
(三) 素质教育可堪称,急功冒进遭功篑 |
三、天时不如地利:20世纪80年代的小学布局 |
(一) 普及小学教育,学校遍布各村 |
(二) 村民集资办学,节衣缩食争先 |
(三) 村办学校顶峰,资金不足衰退 |
四、地利不如人和: "普九"期间的小学布局 |
(一) 建设标准提高,多方筹资迁建 |
(二) 分级管理体制,乡财不堪重负 |
(三) 办学实力消长,少数脱颖而出 |
(四) 选择样板示范,多方利益博弈 |
五、天时愆伏亦难违: "普九"后的小学布局 |
(一) 外部环境变化,村小举步维艰 |
(二) 顺应潮流调整,村小数量骤减 |
(三) 调整遭遇瓶颈,规划陷入僵局 |
第五章 初中学校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
一、联办初中迅速兴起,利益博弈自此而生 |
(一) 常征村联中及当时的布局 |
(二) 学校迁建中的利益博弈 |
二、初次合并焕然一新,管理落后生源流失 |
(一) 办学条件得以改善,管理水平依然滞后 |
(二) 学生流失严重,常征村重办中学 |
三、再次合并难挽狂澜,县城中学发展迅猛 |
(一) 为了"普九"验收,教育资源再被整合 |
(二) 县城中学发展迅猛,苏镇中学有巢无凤 |
(三) 初中毕业只为文凭,由此死灰亦可复燃 |
四、办学地位得以巩固,未来发展反更彷徨 |
(一) 常魏之争异常激烈,魏村痛失发展契机 |
(二) 村办中学渐失优势,彷徨之中勉力前行 |
第六章 私立学校的兴起 |
一、第四中学: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一) 办学历史及招生制度 |
(二) 撤并原因及撤并程序 |
(三) 往事如烟,学子戚戚 |
二、万隆学校: 似曾相识燕归来 |
(一) 异地迁入,倾首拭目 |
(二) 生存环境,喜忧参半 |
(三) 特色办学,迅速崛起 |
三、校地关系: 鲶入鱼群起波澜 |
(一) 生源竞争更加激烈 |
(二) 师资流动日益频繁 |
(三) 学区规模明显缩水 |
(四) 公办初中压力日增 |
第七章 目标、逻辑与布局 |
一、新旧体制更替 |
(一) 目标与逻辑: 破旧立新,加强控制与乱世求生 |
(二) 学校布局:从沿海城市向内地农村逐步展开 |
二、普及小学教育 |
(一) 目标与逻辑: 立足扫盲,广设学校与读书识字 |
(二) 学校布局: 村办为主,遍地开花 |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一) 目标与逻辑: 普九验收,竞相达标与权衡择校 |
(二) 学校布局: 校际差距逐步拉大 |
四、后"普九"时代 |
(一) 目标与逻辑: 均衡发展,调整布局与质疑梦想 |
(二) 学校布局: 向城市集中与重新洗牌 |
第八章 可能、反思与抉择 |
一、苏镇学校布局的几种可能 |
(一) 苏镇学校布局: 基于实证调研的现状分析 |
(二) 苏镇小学布局的几种可能 |
(三) 苏镇初中布局的几种可能 |
二、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
(一) 村小要不要撤并 |
(二) 初中要不要进城 |
(三) 目标定位要不要"为农" |
三、抉择: 站在历史的高度 |
(一) 让农村的孩子看到希望 |
(二) 让农村的孩子热爱农村 |
(三) 构建城乡和谐的学校生态系统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相关图表 |
图9.1 夏津县小学学校分布图(1985年) |
图9.2 夏津县中等学校分布图(1985年) |
表9.1 夏津县户数、人口统计表(明初至建国前) |
表9.2 夏津县人口自然变动情况表(1949-2008年) |
表9.3 夏津县中小学教师数量变化情况(1949-1985年) |
表9.4 山东省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表(1978-2007年) |
表9.5 山东省初中教育发展情况表(1978-2007年) |
表9.6 德州地区小学概况统计表(1949-1985年) |
表9.7 德州地区普通中学概况统计表(1949-1985年) |
表9.8 德州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专职教师数(1977-1985年) |
表9.9 历年夏津县小学发展概况(1985-2007年) |
表9.10 历年夏津县初中发展概况(1985-2007年) |
表9.11 历年夏津县高中发展概况(1985-2007年) |
表9.12 苏镇各村户数、人口及土地面积(2004年)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中文期刊类 |
学位论文类 |
政策文件类 |
史志年鉴类 |
报刊类 |
电子文献类 |
外文类 |
后记 |
四、2000年北流市城乡中学食堂餐具消毒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D]. 赵育.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 陈璨. 南京工业大学, 2020(01)
- [3]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4]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D]. 司文晶. 南开大学, 2019(08)
- [5]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D]. 薛文龙. 吉林大学, 2016(01)
- [6]北京市延庆区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 吴春雷. 中国政法大学, 2016(04)
- [7]山东省平阴县义务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 王芳. 山东大学, 2014(02)
- [8]中小学校供水与学生卫生知识的现况研究[D]. 蒋然子. 中南大学, 2013(05)
- [9]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D]. 李南. 浙江大学, 2011(07)
- [10]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D]. 张洪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