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拔节水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动态模型及肥料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路平[1](2021)在《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品质以及对氮、磷、钾元素吸收特点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确定石大硬麦1号最佳追肥方式方案以及石大硬麦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自育石大硬麦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方式进行。田间试验于2020年3月-7月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于2020年10月-2021年2月在石河子大学温室大棚进行。按照三叶期100%、三叶期50%+拔节期50%、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以及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分别进行追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于石大硬麦1号成熟后调查了各追肥方式下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品质指标以及石大硬麦1号地上部分与籽粒中氮、磷、钾元素含量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基础肥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田间试验中,以按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比仅施基肥增产42.21%,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100%与三叶期50%+拔节期50%追肥方式下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3.72%和27.92%,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追肥方式下籽粒产量增长了18.28%,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下的籽粒产量。2.田间试验中,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3.65%,较仅施基肥处理增加了29.14%;较三叶期100%追肥以及三叶期50%+拔节期50%追肥方式下硬粒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4.80%和27.85%,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追肥方式下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了15.60%,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石大硬麦1号籽粒黄色素含量也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最高,为10.64 mg/kg,极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且籽粒容重,沉降值、吸水率和湿面筋含量及面团延展性也均为最高,均显着高于仅施基肥及三叶期50%+拔节期50%处理。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蛋白质和黄色素含量等品质性状最高,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下的品质指标。3.田间试验中,在总施肥量一致的情况下,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均为最高,较其余追肥方式下差异达到了极显着水平,且该追肥方式有利于提高石大硬麦1号氮肥偏生产力。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最高,较其余追肥方式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4.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尽相同。无论是在田间试验还是盆栽试验中均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0-20 cm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 H及EC值最高,且相对播前养分有较大幅度提高。因此,保证各生育期内均施肥时,提高三叶期追肥比例,能够显着提高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和品质及耕层土壤肥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石大硬麦1号田间最优追肥方式为三叶期重施、拔节期和抽穗期轻施,有利于其产量提高与品质改善。
张利[2](2021)在《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农民在玉米生产中,存在着为了追求高产而盲目施肥的情况,导致氮肥利用效率过低,并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本研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缓释氮肥替代单一施用普通尿素且减施的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在陕西省杨陵区设置2年田间试验,玉米品种选用‘郑单958’,设置5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N1(300kg/hm2)、缓释氮肥N2(300kg/hm2)、缓释氮肥N3(195kg/hm2)、缓释氮肥N4(90kg/hm2)、不施氮肥N0),其中磷肥和钾肥均按同一标准施用,以不施肥CK为对照,共设6个处理。主要研究不同缓释氮肥减施量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地上部干物累积吸收量、植株氮素累积吸收量、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及分布情况、夏玉米产量、夏玉米整个生育期耗水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关中地区夏玉米农田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常规施氮相比,缓释氮肥适当减施可以提高夏玉米的生长性状及干物质累积量。夏玉米成熟期干物质量累积最大的为N3处理,两年分别较N1处理提高11.7%和16.6%,N2处理与N3处理无显着差异。(2)缓释氮肥适当减施可以显着提高夏玉米成熟期氮素累积吸收量。夏玉米成熟期氮素累积吸收量最大的为N3处理,较N1处理提高17.72%和21.35%。缓释氮肥减施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氮素的淋失,减小对地下水的污染隐患,施加缓释肥可以显着降低夏玉米成熟期0~200cm土层的硝态氮残留量,并且可以显着提高0~40cm土层硝态氮的占比。0~4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最大的为N2处理,比N1处理提高58.58%~60.39%,N3处理比N1处理提高35.76%~36.17%。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占比最大的为N3处理,比N1处理提高102.55%~118.60%。(3)缓释氮肥适当减施可以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夏玉米产量最大的为N3处理,两年分别较N1处理提高4.61%和8.80%。夏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由大到小总体表现为N3处理、N2处理、N1处理、N4处理、N0处理、CK,其中N2处理与N3处理没有显着差异。(4)缓释氮肥适当减施可以提高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的为N3处理,N3处理比N1处理提高14.17%和12.91%。缓释氮肥减施可以提高夏玉米的氮肥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最高的为N3处理,比N1和N2处理提高23.60%~53.65,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的为N3处理,比N1处理提高84.00%和66.00%。综上所述,在既能满足较高产量又能满足较高水氮利用效率、较低氮素淋失的情况下,缓释氮肥纯氮施用量195kg/hm2且一次性基施是该地区较优的施肥方式。
郭雨浓[3](2021)在《不同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及控释肥对河套蜜瓜土壤养分和生长的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西瓜和甜瓜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因其具有栽培周期短、生产适应性强、经济效益显着等优点,成为一些主产地区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西、甜瓜生产盲目过量施肥问题突出且普遍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容易引起氮素损失,造成环境污染。缓控释肥料可以有效地控制氮素释放速率,减少氮肥因挥发、淋溶等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且一次性施用后基本可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由于不同肥料控释原理、制造工艺不同,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特性具有差异性,同时土壤性质、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不同作物养分需求特性也不相同,生产中需要依据作物养分需求规律及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进行筛选适配,为此,本文选择释放期为90~120天的4种树脂包膜控释肥及2种稳定性肥料,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缓控释肥在黑钙土、灌淤土、潮土、灰钙土、红壤中的养分释放特性,为筛选不同土壤类型上适合西甜瓜施用的缓控释肥料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内蒙河套灌区甜瓜一次性施肥、覆膜后灌水淋洗排盐传统种植模式水膜种植方式下控释肥及化肥减施对甜瓜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的效应,以期为河套甜瓜化肥减施增效以及降低农田灌溉洗盐退水带来的面源污染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地区缓控释肥料的应用提供借鉴。通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缓控释肥料在不同土壤的养分释放特性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及养分存在的形态,同一肥料在不同土壤上养分释放率均具有显着差异,不同阶段也具有显着差异性,黑钙土和灌淤土上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较慢。不同树脂包膜控释肥因生产工艺不同养分释放具有显着差异性,茂施树脂包膜尿素(RU2)和树脂包膜硝酸钾(RCP2)养分释放率高于金正大树脂包膜增效尿素(RU1)和树脂包膜硝酸钾(RCP1),且RU2和RCP2养分释放受土壤影响相对较小。不同肥料在不同土壤上养分释放率与西甜瓜养分需求特性进行匹配得出,黑钙土适宜的缓控释肥为RU2、SF1,灰钙土为RU1、RU2、RCP2、SF1,潮土为RCP2,红壤为RU1、RU2或RCP2,灌淤土为RU2。(2)内蒙河套灌区“水膜种植”方式甜瓜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各施肥处理显着增加了甜瓜干物质量、产量及养分携出量。控释肥+有机肥(RSF+OM,化肥减氮46%、减磷62%,配施有机肥15 t/hm2)处理产量显着高于常规施肥(CF)处理,优化减量施肥(RF,化肥减氮46%、减磷62%)、控释肥(RSF)及优化减量施肥+有机肥(RF+OM)与CF相比产量和品质未降低。RF、RSF氮素利用效率比CF分别提高了15.1、21.5个百分点,磷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0.4、18.8个百分点。(3)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RF+OM、RSF+OM)可以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不同施肥处理灌溉压盐排水后的甜瓜播种期常规施肥土壤矿质态氮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甜瓜收获期CF和RSF处理之间差异性不显着,二者均显着大于其他处理,控释肥(RSF)在甜瓜生育期维持较高的土壤氮素水平。化肥减施及施用控释肥对减少河套地区甜瓜农田灌溉退水中氮素汇入乌梁素海引起的面源污染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
杨乔乔[4](2021)在《滴灌水肥协同对玉米籽粒淀粉形成和产量的影响机理》文中提出
吴敏[5](2020)在《基于深松异位施肥技术的麦田施肥措施作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麦田肥料施用不合理,利用率低,土壤耕层质量差等问题,本文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的冬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前茬玉米进行免耕浅施肥精量播种和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处理后,在冬小麦季采用裂区分别设置无机配方肥+秸秆不还田(F1)、无机配方肥+秸秆还田(F2)、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F3)、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壤调理剂(F4)4个处理,研究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性状、旗叶光合生理特性、养分吸收利用、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物理性状、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等内容。探寻基于玉米季两种耕作方式下小麦季培育土壤耕层和提高小麦产量和养分效率的施肥模式,为实现小麦安全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季免耕浅施肥精量播种耕作方式下,与F2相比,施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处理分别提升0-20 cm 土层小麦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25%左右。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耕作方式下的20-40 cm 土层小麦根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分别增加13.5%、43.5%、52.3%。说明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耕作方式与小麦季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搭配可提升0-40 cm 土层小麦根系特性。2.玉米季相同耕作方式下,与F1相比,其他施肥处理的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平均提高10.2%,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平均降低7.2%。相同施肥处理比较,玉米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方式显着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降低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 7.9%。3.同一耕作方式下,各施肥处理的成熟期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积累量,籽粒产量均为F3>F2>F1,作物纯收益为F4>F3>F2>F1,其中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小麦纯效益增幅最高为15.5%;同一施肥处理两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的小麦成熟期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积累量高于免耕浅施肥精量播种,说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播技术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4.同一耕作方式下,与F1比,F2、F3、F4处理平均降低土壤容重4.1%,平均提升成熟期土壤有机质11.3%,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24.3%。同一施肥处理两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播耕作方式降低小麦季10-40 cm 土壤容重4.6%,提升小麦季成熟期土壤有机质7.1%,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56.7%。综上,前茬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20%化肥、添加土壤调理剂均可增强小麦根系,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增加小麦产量,提升纯收益,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其中两种耕作方式下的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壤调理剂处理均为较佳。综合玉米季耕作与小麦季施肥措施,确定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播配合小麦季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壤调理剂处理为推荐搭配。
樊鸿叶[6](2020)在《基于玉米冠层光谱NDVI的生长指标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大小可以较好的反映作物的生长状况。当作物遭受水分或养分胁迫时,会使作物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覆盖度等指标的变化,从而对作物群体NDVI产生影响。地上部生物量、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绿素含量(SPAD)是反映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农艺参数,且三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精确估算这些生长指标对作物长势监测、产量估算、氮营养诊断及田间管理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9年分别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州试验基地(试验1)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公主岭试验站(试验2)进行,供试材料均为先玉335(XY335)和郑单958(ZD958),小区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1用于分析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形成对施氮量的响应特征,试验2用于构建基于冠层光谱的玉米生长指标监测模型。通过获取不同处理冠层光谱数据和地面农学参数,明确不同处理下玉米冠层光谱特征的动态特征,建立玉米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营养状况的监测和诊断模型,以期为适时、快速、无损获取玉米长势状态和氮素营养状况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施氮处理下两品种间LAI的动态变化特征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于吐丝期达到最大值。施氮处理显着提升了玉米吐丝后干物质积累比例,N5处理对ZD958和XY335干物质积累比例分别提升了 10.1%和14.3%。吐丝后干物质转运对籽粒干物质贡献为0~20.2%,XY335品种N1处理的贡献率最大,高达20.2%,ZD958各施氮处理间无显着差异。各施氮处理对两品种的增产效应显着,两品种氮肥利用率在各施肥处理间无差异;两品种间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在各施氮处理间差异显着。2.在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氮处理下两品玉米冠层NDVI变化动态,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施氮处理对两玉米品种测定生育期内NDVI影响达显着水平(p<0.05),NDVI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各施氮处理NDVI与不施氮处理间差异显着。两品种施氮量为N2和N3时,从拔节期到大口期,3个种植密度间NDVI差异显着,D3>D2>D1。3.ZD958和XY335在吐丝期、乳熟期和蜡熟期冠层NDVI与LAI拟合的幂函数模型对LAI的预测效果最佳。在成熟期冠层NDVI与两品种地上部生物量拟合的幂函数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在拔节期、吐丝期、乳熟期和蜡熟期两品种NDVI与地上部生物量拟合的估算模型类型不同,但预测效果均较好。在乳熟期和蜡熟期量品种冠层NDVI与SPAD拟合的幂函数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在拔节期和成熟期两品种NDVI与SPAD拟合的模型类型不同,但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4.构建了适宜RNDVI双Logistic动态模型,种植密度为37500株/hm2时,XY335模型精度比ZD958高,郑单958模型的R2为0.632,RMSE为0.149,XY335模型的R2为0.994,RMSE为0.101;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时,ZD958模型精度高于XY335,ZD958 模型的 R2 为 0.996,RMSE 为 0.102,XY335 模型的 R2 为 0.983,RMSE 为 0.122。5.在两种植密度下两品种从拔节期到蜡熟期,N0处理氮素亏缺,种植密度为37500株/hm2,ZD958从拔节期到乳熟期,N1处理NNI均略小于1,处于稍微缺氮,N2处理吐丝期到乳熟期NNI>1,氮营养充足。XY335从吐丝期到蜡熟期NNI在N1和N2处理下NNI<1,处于氮素亏缺状态。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XY335从吐丝期到蜡熟期N1处理NNI<1,处于稍微缺氮状态,N3处理NN1>1,氮素营养过量。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施氮不仅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且显着影响玉米冠层光谱NDVI,构建了 NDVI与玉米生长指标间的最优估算模型,通过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对玉米生长指标的实时、快速、精确监测,为不同生育时期玉米生长指标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闫世程[7](2020)在《冬小麦滴灌施肥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小麦生产中仍存在水肥管理不合理、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水肥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明确灌水量和施肥量与作物生理特性-养分吸收-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通过4个生长季(2014—2018年)冬小麦控水控肥滴灌施肥试验,在冬小麦生育期设置了3个土壤水分下限灌水水平:正常灌水(W1)、适度水分亏缺(W2)和中度水分亏缺(W3),3个施肥水平(N-P2O5-K2O):F1(175-117-150kg/hm2)、F2(125-84-108 kg/hm2)和F3(75-50-65 kg/hm2),并设置正常灌水不施肥(W1NF)处理,共10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水肥供应对滴灌施肥冬小麦叶片生理特性、籽粒灌浆过程及其养分累积特点、干物质累积分配与转运、营养元素吸收利用、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冬小麦节水节肥的增产优质机理,确定了适宜的滴灌施肥制度,以期为冬小麦节水节肥栽培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揭示了冬小麦生理特性对滴灌施肥水肥供应的响应机制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叶绿素a/b随水分胁迫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与施肥量呈正相关关系,F1和F2之间无显着差异,显着高于F3和NF(P<0.05)。灌水和施肥对灌浆期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有极显着的交互作用(P<0.01)。施肥对灌浆后期的叶片湿基含水率的影响较大,增加施肥量减缓了叶片湿基含水率下降速率。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日变化呈现下降趋势,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呈相反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Pn、Tr、Gs和Ci呈现增加趋势。正常灌水下各生育期的Pn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轻度或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施肥量过高抑制光合速率,施肥量不足导致叶片早衰降低净光合速率。Tr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而下降,不同生育期Tr受水分胁迫的影响略有差异,拔节至灌浆初期影响相对较小,之后影响相对增大。(2)明确了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调控效应籽粒灌浆过程可以用确定性方程准确描述。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灌浆持续时间与施肥量呈正比,施肥显着影响最大灌浆速率的出现时间和生长终止时间,年型显着影响生长终止时间。粒重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轻度水分亏缺和适量施肥可促进籽粒灌浆,有利于穗轴和颖壳的营养物质向籽粒转运,籽粒占穗重的比例接近80%,增加了粒重。穗含水量随时间的推进呈抛物线型逐渐下降,在成熟前一周左右有明显下降趋势。籽粒占穗重比例、穗含水量与粒重呈现显着相关关系。(3)揭示了滴灌施肥不同水肥供应下籽粒营养元素动态累积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灌水和施肥影响了籽粒氮磷钾(NPK)含量和籽粒对NPK的吸收。籽粒N含量随着水分亏缺程度和施肥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平均籽粒N含量先增加后稳定。F1和F2的籽粒N含量无显着差异,显着高于F3和NF(P<0.05)。籽粒P含量大体与施肥量和灌水量呈反比。籽粒K含量在灌浆初期至中期缓慢下降,之后基本保持稳定,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蛋白质含量与籽粒N:P比主要受施肥的影响。W2F2能够获得更高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籽粒NPK吸收量。(4)探明了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累积、分配及其转运的调控效应水分亏缺提前了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其最大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与水分胁迫程度呈负相关,与施肥量呈正相关。年型影响了地上部干物质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和有效增长期。茎和籽粒占比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叶和穗轴+颖壳占比降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茎和籽粒占比降低,而叶和穗轴+颖壳占比增加,灌溉和施肥对叶和穗占比有显着的影响。花后干物质转运量(DMT)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Post DM)呈相反趋势。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DMT增加而Post DM降低。(5)阐明了滴灌施肥不同水肥供应下冬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特性和养分需求规律地上部NPK吸收量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而下降,W1与W2 NPK吸收量无显着差异。水肥供应充足时,茎、叶、穗轴+颖壳的NP占比较大,籽粒氮磷收获指数(NHI和PHI)呈现下降趋势;而水肥供应不足时,NHI和PHI有所提升,营养器官的占比较少。氮磷钾生理利用效率与施肥量呈负相关。四个生长季平均100 kg籽粒氮磷钾需求量(GNR、GPR和GKR)分别介于1.93~3.03、0.37~0.41和2.26~2.93 k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GNR和GKR增加;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GNR和GKR呈现下降趋势。(6)明确了冬小麦生长、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对滴灌施肥水肥供应的响应规律灌水和施肥调节了叶面积指数(LAI)最大增长速率和平均速率。施肥延长了LAI增长有效期,增加灌水提高了LAI平均速率,年型也对LAI增长时间和速率有一定影响。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冬小麦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和LAI下降,导致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下降;产量下降引起肥料偏生产力下降,水分亏缺越严重下降越明显,而灌溉水利用效率先增加后略微下降,在W2获得最大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株高和LAI呈现增加趋势,截获更多光能增加光合同化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也呈现增加趋势,产量增加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而在F2基础上继续增加施肥量至F1,增产不显着,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肥料偏生产力降低,其中F1偏生产力较F2降低了23.82%~30.52%。因此,W2F2处理更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能够促进营养物质向籽粒转移,进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且不显着降低产量,是本研究条件下高效优质的冬小麦水肥管理措施。
卢豪[8](2020)在《包膜磷肥制备工艺优化及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掺混施用效应》文中提出包膜磷肥的制备由于包膜核芯的颗粒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而存在许多困难。制备合格的包膜控释磷肥,并开发与之配套的施用技术是提高磷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提高磷肥利用率为出发点,从磷酸二铵颗粒优化、包膜磷酸二铵开发和产品拓展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针对包膜磷肥核芯颗粒不规则的问题,以聚烯烃蜡和水为改性介质,探讨了两种改性手段对包膜核芯颗粒休止角、比表面积、表面光滑度等的影响,并以蓖麻油基聚氨酯、环氧树脂、液化小麦秸秆基聚氨酯、改性液化秸秆基聚氨酯等膜材料对不同颗粒进行包膜,研究不同膜材料对包膜磷肥控释特征及制备成本等的影响,探讨不同膜材料在包膜磷肥制备中的适用性,为包膜磷肥的精细化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针对当前包膜磷肥缺乏科学施用指导的现状,通过一年两季的小麦、玉米盆栽试验及4年的定位大田试验,研究了包膜磷酸二铵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磷素利用率、土壤养分状况和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包膜磷肥的科学施用提供技术支撑。再者,为探究控释氮肥与磷肥配施对小麦玉米的增产效应,以连续3年的定位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氮磷肥配施对小麦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应等的影响,并通过拟合计算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氮磷肥施用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聚烯烃蜡为改性介质,在包膜前与磷酸二铵肥料加热共混,使其均匀的包覆在磷酸二铵颗粒表面,以达到填补颗粒表面坑洞的效果,改性后采用蓖麻油基聚氨酯、环氧树脂、液化小麦秸秆基聚氨酯、改性液化秸秆基聚氨酯等膜材料进行包膜。结果表明:蜡基改性显着降低了磷酸二铵颗粒的休止角和比表面积,二者降幅分别为18.45%19.47%、10.47%17.11%,改性后颗粒与包膜后颗粒的硬度分别显着提高了34.62%、13.61%。由于聚烯烃蜡的润滑作用,使肥料颗粒在包膜过程中能够在转鼓中更充分的流化和转动,从而使膜材料包覆更均匀。另外,在磷酸二铵颗粒表面包覆聚烯烃蜡后,提高了颗粒的保温性能,减少了能量损失,这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能显着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本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颗粒制备的蓖麻油基聚氨酯包膜磷酸二铵控释性能显着改善,与未改性的磷酸二铵颗粒制备的包膜磷酸二铵相比,在4%包膜量时,初期释放率由3.63%降到了0.22%,释放期由60.41天延长至93.45天。但其他三种膜材料制备的包膜磷酸二铵其控释性能未表现出显着改善。以水为抛光介质,在肥料颗粒的转动过程中加入水,能够软化颗粒表面,并打磨颗粒表面的棱角,使肥料颗粒形状更规则,表面更光滑。与蜡基改性相比,以更廉价、易得的水为改性介质,进一步降低了材料成本。抛光后的颗粒休止角和比表面积分别比原始颗粒降低了2.48%10.57%、39.78%48.76%,颗粒圆度和硬度分别提高了0.11%1.53%、10.66%12.09%,抛光后颗粒制备的蓖麻油基聚氨酯包膜磷酸二铵控释性得到显着改善,与未加水抛光处理磷酸二铵颗粒制备的包膜磷酸二铵相比,在4%包膜量时,初期释放率由5.84%降到了1.14%,释放期由60.40延长至108.53天。与蜡基改性的结果相似,其他三种膜材料制备的包膜磷酸二铵控释性能未得到显着改善。(2)控释掺混磷肥的释放特性能够更好的与小麦、玉米的磷素吸收曲线吻合。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磷肥处理相比,施用控释掺混磷肥处理的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显着增加6.12%29.47%、5.11%23.58%,土壤有效磷含量在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显着提高了6.26%35.41%、19.44%28.39%,在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显着提高了45.95%57.77%、29.79%49.64%。玉米植株的叶片SPAD值、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氮素和磷素代谢相关酶活性均显着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提高了18.67%90.54%,植株根系磷酸酶活性提高了6.38%49.64%。在大田试验中,小麦穗数和玉米行粒数显着增加,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显着增加了7.49%14.52%、5.95%19.69%。连续4年施用控释掺混磷肥较施用普通磷肥显着减少了磷素在土壤中的固定,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并使土壤pH保持在较稳定水平,确保了磷素及其他养分的有效性。(3)连续三年的氮磷配施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季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34.41138.03kg?hm-2,最佳磷肥施用量为108.80112.34kg?hm-2;玉米季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72.42209.25kg?hm-2,最佳磷肥施用量为44.9055.44kg?hm-2,显着低于当地农民的习惯施肥量,尤其是在玉米季磷肥的施用上。此外,随着试验的进行,玉米季氮肥的最佳施用量逐年增加,而磷肥的最佳施用量则呈下降趋势。
张皓禹[9](2019)在《新疆滴灌玉米磷肥优化施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磷是作物营养的三要素之一,充足而不过量的磷素营养对提高作物产量及高效施磷非常重要。新疆是中国的玉米高产地区之一,与中国很多地区一样,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磷肥施用过量、施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试验通过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不同磷肥品种,磷肥基追比,氮磷比及磷肥施用量对新疆干旱地区滴灌玉米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及对产量影响的研究,为新疆北部滴灌玉米生产中磷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17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小区试验,2018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站进行大面积示范性试验。2017年开展了磷肥不同基追比例(100%基肥;50%基肥+50%追肥;25%基肥+75%追肥;100%追肥)、不同磷肥品种(MAP:磷酸一铵;UP:磷酸脲;APP:水溶性低聚磷酸铵)、不同氮磷比例(1:0.2;1:0.4;1:0.6)试验,玉米品种为SC 704(Zea Mays L.SC704)。2018年根据2017年小区探索试验确定最优磷肥基追比例及氮磷比例进行综合示范,并对玉米临界磷浓度曲线模型及磷素营养指数进行了研究,玉米品种为和育187。【结果】(1)磷肥投入量相同条件下,以基肥25%+追肥75%增产作用最佳,较磷肥全部基施增产18.05%,磷肥利用率增加23.90%。滴灌玉米N和P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育后期(吐丝期至灌浆期),对K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育前期(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2)参试磷肥均显着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10-15 cm土层中以水溶性低聚磷酸铵处理有效磷含量最高。滴灌条件下,3种磷肥均存在一定的土壤酸化效果,UP酸化作用最强烈。田间试验中,深层土壤中有效磷分布较高的是APP处理,UP处理土壤pH最低。水溶性低聚磷酸铵对根系发育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玉米组织磷含量和磷吸收量最大,产量最高(14.40 t/hm2)。(3)在N用量300 kg/hm2下,氮磷比例1:0.4对玉米产量影响最佳,经济效益也最大。(4)临界磷浓度适合采用分段二次抛物线拟合。当生物量<11.91 t/hm2时,磷浓度曲线为=0.0024*(2-0.0282*(2+0.4662;当生物量≥11.91 t/hm2时,磷浓度曲线为=0.0005*(2-0.0382*(2+1.0128(R2=0.980,RMSE=0.071 g/kg,n-RMSE=15.3%)。Pc是玉米叶片的磷浓度,DW是地上部干物质产量。该模型可用于评价滴灌玉米磷素丰缺情况。(5)与常规施肥相比,减少8%氮施肥量和24%磷施肥量,集成各个单项技术并使用启动肥代替常规用作基肥的磷酸二铵的磷肥优化施肥技术具有显着的增产效果,产量达23.3 t/hm2(14%籽粒含水率),较常规施肥增产率可达32.1%-36.8%,化肥总体边际生产力可提高13.7%-14.6%,经济效益表现明显。【结论】滴灌条件下,磷肥基肥25%+追肥75%的处理和氮磷比例1:0.4有利于新疆地区滴灌玉米干物质积累、生育后期对磷素的吸收及产量的形成;玉米体内磷浓度随着生育期推进存在明显的单峰曲线,适合采用分段二次抛物线拟合干物质积累量与玉米叶片中磷浓度建立玉米磷营曲线和磷素营养指数。水溶性低聚磷酸铵(APP)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玉米根系发育及产量促进作用最显着,是适用于滴灌玉米的磷肥品种。通过各单项施磷优化施肥技术集成,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降低17%的化肥投入量下(降低N 8%和P2O5 24%),仍能使玉米产量增加30%以上,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
符鲜[10](2019)在《盐渍化间作农田氮素转化运移与土壤微生物互馈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河套灌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氮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的现象,但肥料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氮肥的施用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还影响微生物环境。土壤微生物不仅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而且驱动着氮素的转化运移。寻求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为制定合理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氮素损失、保证农田微生物环境良好发展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针对如何优化氮肥施用量及微生物如何在氮素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等问题,开展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小麦玉米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以试验研究为基础揭示了产量及水肥利用率机理、土壤肥力响应机理、作物-土壤中氮素转化运移机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反馈机理及微生物驱动氮素转化机理;在机理揭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模型模拟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农田氮素的转化运移,建立了土壤微生物与氮素转化的互馈模型;最终提出了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量阈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间作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达到最高,且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37.76%、27.08%和33.90%、28.55%。氮肥利用效率各指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施氮量分别为90kg·hm-2和135kg·hm-2时达到最大,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的下降幅度最小。(2)间作小麦玉米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施氮量分别为180kg·hm-2和270kg·hm-2时土壤水盐含量最低,养分含量最高。(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间作小麦玉米收获后的吸氮量呈上升趋势;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呈增加趋势,氮素表观损失量及氮盈余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均在施氮量分别为270 kg·hm-2和405 kg·hm-2时达到峰值。参数率定与检验后的Vensim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小麦玉米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75.00 kg·hm-2、231.00 kg·hm-2。(4)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0~180kg·hm-2、玉米0~270 kg·hm-2),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这一范围时,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之降低。适宜的施氮量(小麦180 kg·hm-2、玉米270 kg·hm-2)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能源,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增加,刺激了上壤酶活性的增强。(5)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越小、微生物酶活性越低对氮素转化的负效应越小,说明适宜的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能显着加快氮素的转化。由小麦带、玉米带建立的微生物与氮素转化互馈预测经验公式确定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85.87 kg·hm-2、261.67 kg·hm-2。(6)小麦玉米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和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阈值分别为175.00~185.87 kg·hm-2和231.00~261.67 kg·hm-2。与当地习惯施氮量相比,分别减少 17.39~22.23%(小麦)和 29.28~37.57%(玉米)。
二、拔节水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动态模型及肥料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拔节水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动态模型及肥料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 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 号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缓释氮肥减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缓释氮肥减施对作物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1.3.3 缓释氮肥减施对作物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1.3.4 缓释氮肥减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5 缓释氮肥减施对作物耗水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1.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生长指标 |
2.3.2 地上部干物质量 |
2.3.3 产量 |
2.3.4 植株全氮 |
2.3.5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 |
2.3.6 土壤水分 |
2.4 相关指标计算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
3.1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各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1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株高的影响 |
3.1.2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茎粗的影响 |
3.1.3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干物质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
3.2.1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2.2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4.1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 |
4.2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中后期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 |
4.2.1 吐丝期土壤硝态氮分布 |
4.2.2 灌浆期土壤硝态氮分布 |
4.2.3 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分布 |
4.2.4 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量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5.2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1 水分利用效率 |
5.2.2 氮肥利用效率和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率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不同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及控释肥对河套蜜瓜土壤养分和生长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缓控释肥料的分类 |
1.2.2 缓控释肥料施用对作物产量、品质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
1.2.3 缓控释肥料施用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1.3 西瓜、甜瓜养分吸收特性 |
1.3.1 西瓜养分吸收特性 |
1.3.2 甜瓜养分吸收特性 |
1.4 论文研究依据与思路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缓控释肥在不同瓜田土壤的养分释放特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肥料养分释放率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施入不同肥料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变化 |
2.3.2 不同肥料在不同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率 |
2.4 讨论 |
2.4.1 土壤性质对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的影响及不同肥料差异性 |
2.4.2 不同土壤适宜西、甜瓜的缓控释肥 |
2.5 小结 |
第三章 控释肥和减量施肥对内蒙河套灌区甜瓜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用施肥处理甜瓜产量 |
3.3.2 不同施肥对甜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瓜品质的影响 |
3.3.4 不同施肥处理甜瓜养分利用效率 |
3.4 讨论 |
3.4.1 施用控释肥对甜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3.4.2 施用控释肥对甜瓜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控释肥和减量施肥对内蒙河套灌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2 对甜瓜不同生育期0~40 cm土层矿质氮含量的影响 |
4.3.3 播种期不同施肥处理0~100 cm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
4.3.4 收获期CF与 RSF处理0~100 cm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
4.3.5 对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基于深松异位施肥技术的麦田施肥措施作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耕层培育技术及其作用机理和效果研究 |
1.2.2 冬小麦生长发育特征和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
1.2.3 小麦光合特性和根系特性研究 |
1.2.4 小麦肥料利用现状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
2.1.1 供试土壤 |
2.1.2 供试作物 |
2.1.3 供试肥料 |
2.1.4 供试农机 |
2.1.5 试验期间的气温和降水动态变化 |
2.2 试验处理及方法 |
2.3 田间采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植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4 其他相关指标 |
2.4.1 与养分效率相关的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
2.4.2 经济效益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前茬玉米深松两肥异位分层精量播种的主要作用效应研究 |
3.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生长特性研究 |
3.2.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长度垂直分布研究 |
3.2.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长度及其比例 |
3.2.3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表面积 |
3.2.4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体积 |
3.3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3.3.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一季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3.3.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二季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3.4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 |
3.4.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一季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 |
3.4.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二季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 |
3.4.3 不同耕作方式下的两季小麦的干物质积累研究 |
3.5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
3.5.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一季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
3.5.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二季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
3.5.3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籽粒产量比较研究 |
3.5.4 不同耕作方式下两季小麦籽粒产量比较研究 |
3.6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养分动态吸收积累和利用研究 |
3.6.1 小麦体内氮素养分浓度和累积吸收量 |
3.6.2 小麦体内磷素养分浓度和累积吸收量 |
3.6.3 小麦体内钾素养分浓度和累积吸收量 |
3.6.4 小麦季各种养分效率 |
3.7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经济效益分析 |
3.8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土壤性状变化分析 |
3.8.1 土壤容重变化 |
3.8.2 土壤化学性状 |
3.8.3 土壤生物学性状 |
4 讨论 |
4.1 调理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
4.2 调理措施对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 调理措施对麦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致谢 |
(6)基于玉米冠层光谱NDVI的生长指标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作物长势监测及氮营养诊断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长势监测研究进展 |
1.2.2 传统作物氮营养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基于多光谱的作物氮营养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1.2.4 基于叶绿素仪的作物氮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
1.2.5 作物适宜指标研究进展 |
1.2.6 基于氮营养指数的作物氮素诊断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1 叶片SPAD值测定 |
2.3.2 叶面积指数测定 |
2.3.3 地上部生物量获取与分析 |
2.3.4 叶片氮含量测算 |
2.3.5 产量测算 |
2.3.6 氮肥利用效率 |
2.3.7 计算光谱指标 |
2.3.8 计算累积生长度日 |
2.3.9 玉米氮营养指数模型 |
2.4 无人机多光谱图像获取及处理 |
2.5 模型精度评价指标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品种和施氮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不同施氮处理下玉米LAI变化特征 |
3.1.2 不同施氮处理下地上部干物质、吐丝后积累和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 |
3.1.3 不同施氮处理下SPAD变化特征 |
3.1.4 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 玉米冠层光谱对施氮量、种植密度和品种的响应特征 |
3.2.1 不同氮素处理下玉米冠层光谱响应特征 |
3.2.2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冠层光谱响应特征 |
3.2.3 氮密互作对玉米冠层NDVI的影响研究 |
3.3 玉米冠层NDVI与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
3.3.1 玉米冠层NDVI与LAI、地上部生物量和SPAD的相关性 |
3.3.2 玉米冠层NDVI与产量间的相关性 |
3.3.3 玉米冠层光谱NDVI与叶片氮含量的相关性 |
3.4 基于冠层NDVI与生长指标的动态监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
3.4.1 基于冠层光谱NDVI的玉米LAI动态监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
3.4.2 基于冠层光谱NDVI的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动态监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
3.4.3 基于冠层光谱NDVI的玉米SPAD动态监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
3.5 玉米适宜光谱指标NDVI动态模型的构建 |
3.5.1 适宜NDVI动态模型构建 |
3.5.2 基于氮营养指数NNI的玉米氮素诊断 |
4 讨论 |
4.1 不同处理玉米冠层光谱变化特征 |
4.2 基于NDVI的玉米生长指标监测 |
4.3 适宜NDVI动态模型研究 |
4.4 基于氮营养指数的玉米氮素诊断 |
5 结论 |
5.1 施氮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
5.2 施氮显着影响了玉米冠层NDVI |
5.3 确立了不同生育时期NDVI与生长指标间的最优估算模型 |
5.4 确立了两种植密度下最适相对NDVI动态模型 |
5.5 初步确定了基于NDVI-NNI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指标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7)冬小麦滴灌施肥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滴灌施肥技术 |
1.2.2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作物生理的影响 |
1.2.4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作物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1.2.5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材料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灌水量计算和灌溉水利用效率 |
2.4.2 生长指标测定 |
2.4.3 生理指标测定 |
2.4.4 籽粒灌浆过程测定与分析 |
2.4.5 植株养分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5.1 Logistic方程 |
2.5.2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 叶片叶绿素特性 |
3.2 叶片湿基含水率 |
3.3 日光合特性 |
3.4 生育期净光合速率 |
3.5 生育期蒸腾速率 |
3.6 生育期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
3.7 讨论与小结 |
3.7.1 水肥供应对叶绿素特性和叶片湿基含水量的影响 |
3.7.2 水肥供应对光合特性日变化和生育变化的影响 |
3.7.3 小结 |
第四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 |
4.1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
4.1.1 籽粒粒重变化过程 |
4.1.2 籽粒灌浆持续时间和速率 |
4.1.3 籽粒灌浆特性参数与千粒重的相关性 |
4.2 籽粒占穗重比例的动态过程 |
4.3 穗水分含量动态过程 |
4.4 籽粒重、穗含水量和籽粒占穗重比例之间相关性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水分胁迫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
4.5.2 施肥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
4.5.3 水肥供应对籽粒占穗重比例及其穗水分的影响 |
4.5.4 小结 |
第五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籽粒养分累积过程的影响 |
5.1 籽粒NPK浓度的动态变化与累积 |
5.1.1 籽粒氮含量及其积累 |
5.1.2 籽粒磷含量及其积累 |
5.1.3 籽粒钾含量及其积累 |
5.2 成熟期籽粒NPK浓度 |
5.3 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籽粒NPK吸收 |
5.4 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吸收量及N:P比之间的相关性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不同水肥供应对籽粒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5.5.2 不同水肥供应对籽粒NPK吸收和N:P的影响 |
5.5.3 小结 |
第六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累积与转运的影响 |
6.1 干物质累积 |
6.2 干物质分配 |
6.3 干物质转运及其效率 |
6.4 讨论与小结 |
6.4.1 水肥供应对地上部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6.4.2 水肥供应对干物质分配及转运效率的影响 |
6.4.3 小结 |
第七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1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营养元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
7.1.1 N吸收与分配 |
7.1.2 P吸收与分配 |
7.1.3 K吸收与分配 |
7.2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营养元素生理利用效率和需求量的影响 |
7.2.1 N生理利用效率与100kg籽粒需氮量 |
7.2.2 P生理利用效率与100kg籽粒需磷量 |
7.2.3 K生理利用效率与100kg籽粒需钾量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不同水肥供应对NPK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7.3.2 不同水肥供应对NPK生理利用效率与100 kg籽粒需NPK量的影响 |
7.3.3 小结 |
第八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 |
8.1 株高 |
8.2 叶面积指数 |
8.3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8.4 水分利用效率 |
8.5 肥料偏生产力 |
8.6 讨论与小结 |
8.6.1 灌溉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其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8.6.2 施肥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其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8.6.3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包膜磷肥制备工艺优化及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掺混施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磷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
1.2 土壤磷素有效性及作物磷素利用率 |
1.3 磷肥的发展与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
1.4 基于表面改性的磷酸二铵包膜工艺研究 |
1.5 控释氮肥与磷肥配施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的应用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包膜磷肥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养分释放特性 |
2.1.1 供试材料和仪器 |
2.1.2 试验设计 |
2.1.2.1 以聚烯烃蜡为表面改性介质对包膜磷肥的优化 |
2.1.2.2 以水为表面改性介质对包膜磷肥的优化 |
2.1.2.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2 包膜磷酸二铵的盆栽肥效研究 |
2.2.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2.2.2 试验设计 |
2.2.2.1 包膜磷酸二铵在盆栽小麦中的应用 |
2.2.2.2 包膜磷酸二铵在盆栽玉米中的应用 |
2.2.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3 包膜磷酸二铵的大田肥效研究 |
2.3.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2.3.2 试验设计 |
2.3.2.1 包膜磷酸二铵在大田小麦中的应用 |
2.3.2.2 包膜磷酸二铵在大田玉米中的应用 |
2.3.2.3 长期施用包膜磷酸二铵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4 控释氮肥与普通磷肥的交互效应 |
2.4.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2.4.2 试验设计 |
2.4.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包膜磷酸二铵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养分释放特性 |
3.1.1 基于聚烯烃蜡的表面改性对包膜磷酸二铵的影响 |
3.1.1.1 蜡基改性对磷酸二铵颗粒表面的影响 |
3.1.1.2 蜡基改性对磷酸二铵颗粒流化性的影响 |
3.1.1.3 蜡基改性对磷酸二铵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 |
3.1.1.4 蜡基改性对磷酸二铵颗粒比表面积的影响 |
3.1.1.5 蜡基改性对磷酸二铵颗粒温度变化速率的影响 |
3.1.1.6 蜡基改性对包膜磷酸二铵颗粒成膜的影响 |
3.1.1.7 蜡基改性对磷酸二铵颗粒及包膜后颗粒硬度的影响 |
3.1.1.8 蜡基改性对包膜磷酸二铵颗粒释放率的影响 |
3.1.1.9 蜡基改性对包膜成本的影响 |
3.1.1.10 环氧树脂、LWS和改性LWS作为包膜材料的CDAP的初始释放速率和释放期 |
3.1.1.11 不同膜壳的FTIR分析 |
3.1.2 水基抛光对包膜磷酸二铵的影响 |
3.1.2.1 水基抛光对磷酸二铵颗粒表面的影响 |
3.1.2.2 水基抛光对磷酸二铵颗粒流化性的影响 |
3.1.2.3 水基抛光对磷酸二铵颗粒表面的影响 |
3.1.2.4 水基抛光对包膜磷酸二铵颗粒膜形态的影响 |
3.1.2.5 水基抛光对磷酸二铵颗粒强度的影响 |
3.1.2.6 水基抛光对包膜磷酸二铵释放率的影响 |
3.2 包膜磷酸二铵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应用 |
3.2.1 包膜磷酸二铵与普通磷酸二铵掺混施用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应用-盆栽试验 |
3.2.1.1 施用控释掺混磷肥对小麦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1.2 施用控释掺混磷肥对小麦玉米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1.3 施用控释掺混磷肥对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1.4 施用控释掺混磷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有效磷含量和作物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3.2.2 控释掺混磷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应用-大田试验 |
3.2.2.1 施用控释掺混磷肥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2.2 施用控释掺混磷肥对小麦及玉米季经济效益影响 |
3.2.2.3 施用控释掺混磷肥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
3.2.2.4 长期施用包膜磷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 控释氮肥与磷肥配施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
3.3.1 小麦与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3.3.2 氮肥和磷肥的交互作用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氮磷配比下的肥料利用率 |
3.3.4 控释氮肥与磷肥配施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包膜磷肥制备工艺的改进 |
4.2 包膜磷酸二铵施用及其增产效果 |
4.3 控释氮肥与磷肥配施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应用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新疆滴灌玉米磷肥优化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1 玉米的需肥规律 |
1.2.2 施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
1.2.3 不同施磷策略及施磷量对玉米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1.2.4 水肥一体化配合施用磷肥的优势 |
1.2.5 不同磷肥品种肥效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滴灌玉米磷肥施肥技术优化研究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栽培管理 |
2.1.3 试验设计 |
2.1.3.1 滴灌条件下磷肥不同基追比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1.3.2 滴灌条件下不同磷肥品种对土壤磷有效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
2.1.3.3 滴灌条件下不同氮磷比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2.2 磷肥优化施肥技术集成及磷营养指数研究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栽培管理 |
2.2.3 试验设计 |
2.2.3.1 临界磷浓度曲线模型的验证及磷素营养指数的应用 |
2.2.3.2 减磷增效单项技术集成示范 |
2.3 测试指标 |
2.4 相关计算公式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滴灌条件下磷肥不同基追比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1 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3.2 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 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玉米养分积累的影响 |
3.4 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5 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玉米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结论 |
第四章 滴灌条件下不同磷肥品种对土壤磷有效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
4.1 不同磷肥对土壤磷移动性和pH动态的影响 |
4.2 不同磷肥对玉米各时期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4.3 不同磷肥品种对土壤p H的影响 |
4.4 不同磷肥品种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4.5 不同磷肥对玉米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磷素吸收积累动态的影响 |
4.6 不同磷肥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4.7 不同磷肥品种磷素利用效率 |
4.8 讨论 |
4.9 结论 |
第五章 滴灌条件下不同氮磷比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5.1 不同氮磷比例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2 不同氮磷比例对玉米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 |
5.3 不同氮磷比例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5.4 不同氮磷比例对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结论 |
第六章 临界磷浓度曲线模型的建立及磷素营养指数的应用 |
6.1 玉米地上部干物质及叶片干物质数据筛选 |
6.2 方法1:基于叶片磷浓度与玉米全株干物质的临界磷浓度曲线 |
6.3 方法2:基于叶片磷浓度与玉米叶片干物质的临界磷浓度曲线 |
6.4 方法3:基于玉米全株磷浓度与玉米全株干物质的临界磷浓度曲线 |
6.5 临界磷浓度模型优选依据与评价 |
6.6 玉米叶片磷营养指数(PNI)及磷营养状态判读 |
6.7 不同施磷水平对玉米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6.8 讨论 |
6.9 结论 |
第七章 减磷增效单项技术集成示范 |
7.1 减磷增效单项技术集成玉米的产量分析 |
7.2 减磷增效单项技术集成玉米肥料效率 |
7.3 减磷增效单项技术集成玉米经济效益分析 |
7.4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盐渍化间作农田氮素转化运移与土壤微生物互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肥对作物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
1.2.2 氮肥与土壤肥力的响应关系研究 |
1.2.3 氮素的转化运移研究 |
1.2.4 氮素转化运移的模型研究 |
1.2.5 氮肥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研究 |
1.2.6 土壤微生物与氮素转化过程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 |
1.4.1 施氮量对作物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
1.4.2 土壤肥力对施氮量的响应机理研究 |
1.4.3 氮素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转化运移研究 |
1.4.4 基于Vensim模型的氮素转化运移研究 |
1.4.5 施氮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理研究 |
1.4.6 土壤微生物对氮素转化运移的驱动机理研究 |
1.5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基本情况 |
2.1.2 气象资料 |
2.1.3 土壤质地 |
2.1.4 作物生育期划分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案 |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 施氮对间作小麦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
3.1 间作小麦玉米产量效应分析 |
3.2 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
3.3 肥料利用效率研究 |
3.3.1 间作小麦玉米偏氮生产力分析 |
3.3.2 间作小麦玉米农学效率分析 |
3.3.3 间作小麦玉米肥料利用率分析 |
3.4 施氮量与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 |
3.5 讨论与结论 |
3.5.1 施氮量对作物产量效应的影响 |
3.5.2 施氮量对作物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6 小结 |
4 土壤肥力对施氮量的响应机理研究 |
4.1 土壤水分对施氮量的响应研究 |
4.2 土壤盐分对施氮量的响应研究 |
4.3 土壤养分对施氮量的响应研究 |
4.3.1 土壤中有机质的响应研究 |
4.3.2 土壤中碱解氮的响应研究 |
4.3.3 土壤中速效磷的响应研究 |
4.4 土壤肥力对施氮量的响应关系研究 |
4.4.1 小麦拔节期土壤肥力与施氮量的响应关系研究 |
4.4.2 小麦抽穗期土壤肥力与施氮量的响应关系研究 |
4.4.3 小麦成熟期土壤肥力与施氮量的响应关系研究 |
4.4.4 间作小麦玉米共生期土壤肥力与施氮量的响应关系研究 |
4.5 讨论与结论 |
4.5.1 施氮量对间作小麦玉米土壤水盐的影响研究 |
4.5.2 施氮量对间作小麦玉米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
4.6 小结 |
5 土壤-作物系统氮素的转化运移研究 |
5.1 间作小麦玉米地上部植株氮素的转化运移研究 |
5.1.1 地上部植株收获后植株吸氮总量研究 |
5.1.2 地上部植株氮素转运研究 |
5.2 间作小麦玉米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运移研究 |
5.2.1 作物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硝态氮研究 |
5.2.2 作物收获后土壤中残留铵态氮研究 |
5.2.3 不同施氮量下硝态氮的淋溶损失研究 |
5.3 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小麦玉米氮素平衡研究 |
5.4 施氮量与作物-土壤中含氮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5 讨论与结论 |
5.5.1 施氮量对间作小麦玉米氮素吸收、平衡的影响研究 |
5.5.2 施氮量对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运移研究 |
5.6 小结 |
6 基于Vensim模型的氮素转化运移研究 |
6.1 Vensim软件简介 |
6.2 构建氮素转化运移模型 |
6.3 模拟间作小麦玉米氮素的转化运移 |
6.3.1 模型参数的率定 |
6.3.2 模型参数的误差检验分析 |
6.3.3 Vensim模型的验证结果分析 |
6.4 基于氮素转化运移模型的的施氮量阈值研究 |
6.5 讨论与结论 |
6.6 小结 |
7 施氮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理研究 |
7.1 施氮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 |
7.1.1 细菌数量 |
7.1.2 真菌数量 |
7.1.3 放线菌数量 |
7.2 施氮量对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
7.2.1 微生物量碳 |
7.2.2 微生物量氮 |
7.3 施氮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7.3.1 土壤脲酶活性 |
7.3.2 土壤蔗糖酶活性 |
7.3.3 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 |
7.3.4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
7.4 土壤微生物与施氮量的关系研究 |
7.4.1 施氮量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7.4.2 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7.5 讨论与结论 |
7.5.1 施氮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 |
7.5.2 施氮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
7.5.3 施氮最对上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7.6 小结 |
8 土壤微生物对氮素转化的驱动机理研究 |
8.1 土壤微生物数量对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 |
8.1.1 细菌数量 |
8.1.2 真菌数量 |
8.1.3 放线菌数量 |
8.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 |
8.2.1 土壤微生物量碳 |
8.2.2 土壤微生物量氮 |
8.3 土壤酶活性对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 |
8.3.1 土壤脲酶活性 |
8.3.2 土壤蔗糖酶活性 |
8.3.3 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 |
8.3.4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
8.4 驱动氮素转化的影响因子研究 |
8.4.1 小麦带驱动氮素转化的关键微生物因子研究 |
8.4.2 玉米带驱动氮素转化的关键微生物因子研究 |
8.5 基于氮素转化运移模型和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量阈值研究 |
8.6 讨论与结论 |
8.7 小结 |
9 结论与不足 |
9.1 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拔节水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动态模型及肥料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侯路平.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 张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不同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及控释肥对河套蜜瓜土壤养分和生长的效应[D]. 郭雨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滴灌水肥协同对玉米籽粒淀粉形成和产量的影响机理[D]. 杨乔乔. 宁夏大学, 2021
- [5]基于深松异位施肥技术的麦田施肥措施作用效应研究[D]. 吴敏. 河北农业大学, 2020
- [6]基于玉米冠层光谱NDVI的生长指标监测研究[D]. 樊鸿叶.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7]冬小麦滴灌施肥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D]. 闫世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包膜磷肥制备工艺优化及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掺混施用效应[D]. 卢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9]新疆滴灌玉米磷肥优化施肥技术研究[D]. 张皓禹.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10]盐渍化间作农田氮素转化运移与土壤微生物互馈机理研究[D]. 符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