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异构网络无缝切换控制方案及其仿真分析

无线异构网络无缝切换控制方案及其仿真分析

一、一种无线异构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案及其仿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宋航宇[1](2019)在《卫星异构网络多业务切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通信行业的发展,终端用户的业务量需求日益增大,业务种类也越来越多,同时出现了各种高动态终端,这些都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全球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通信发展至今,单层的LEO、MEO或GEO卫星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复杂的通信需求,融合各层卫星的卫星异构网络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卫星和移动终端之间相对高速运动,终端用户需要在卫星之间不断切换以获得不间断的通信服务,切换算法的性能将直接影响用户的通话质量。本文在GEO/LEO卫星异构网络场景下,分析总结现有的卫星切换技术,对卫星网络中的切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设计了不同的切换算法。本文针对非时延敏感业务的服务质量难以保障以及LEO卫星星间负载不均衡问题,在GEO/LEO卫星异构网络中,采用信干噪比作为切换触发指标,并综合考虑带宽、传输代价、卫星负载状况等多种网络属性,提出了基于负载均衡和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的切换判决算法。该算法兼顾全球的业务量分布,设置区域业务量动态映射因子,有效调整卫星负载状况在切换决策中的占比,提升卫星资源利用率。为了对本文的算法性能进行仿真,搭建了分时隙的卫星异构网络无线资源管理仿真平台,并与基于信号强度的切换判决算法以及多属性切换判决算法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吞吐量、切换阻塞率以及网络负载均衡度等性能。本文针对移动终端高速运动引起的时延敏感业务切换失败率高的问题,通过分析终端运动特性构建终端运动模型并结合卫星星历信息,提出了速度感知的基于时间演进图(Time Evolving Graph,TEG)的切换预测算法。根据卫星对终端覆盖情况生成有向图,将星间切换建模为有向图最短路径问题,针对不同的切换策略可以设置不同的权重,并根据卫星负载情况和终端的位置坐标更新子图。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可以适用于各种运动速度的终端,可以更好地适应网络负载的变化,并且对于高速运动终端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王晶[2](2019)在《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业务分级和条件感知的垂直切换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具有不同特性的无线接入技术,共同融合为异构无线网络,以满足用户多样化业务需求。垂直切换能够保证用户在各网络间的无缝漫游,是异构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异构无线网络中,当用户数量较多时,容易产生阻塞,导致网络性能下降。另一方面,车辆终端等高速用户快速移动时会产生频繁切换,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在异构无线网络中,如何设计有效的垂直切换算法,以便终端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异构无线网络中用户密集地区和用户高速移动这两个通信场景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针对人流量密集地区,大量用户可能同时切换到同一网络,导致网络阻塞和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业务分级的垂直切换算法。该算法主要包含以下两个部分:首先,根据用户的业务类型将用户分级,并动态调整优先级,每次选取高优先级的用户切换;然后,在切换判决阶段,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对服务质量参数的不同需求,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构造不同的判决矩阵,采用效用函数决策选网。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降低了阻塞率和掉话率,提高了网络总吞吐量,并能根据用户的业务类型合理地选择网络。上述算法虽然提高了网络性能,但是忽略了车辆终端高速移动产生频繁切换和终端用户对网络选择偏好不同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条件感知的垂直切换算法。该算法分为切换触发和切换判决两个阶段。首先,在切换触发阶段,设计了一个触发管理器,根据接收信号强度,终端运动趋势和数据传输速率分两步判断是否触发切换;然后,在切换判决阶段,针对上述两种不同触发机制分别设计不同的切换判决算法,设计成一个条件感知切换判决算法。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减少了平均切换次数,降低了切换失败率和阻塞率,提高了总吞吐量,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邸敬,曹振国,李煜[3](2018)在《无线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机制与切换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垂直切换是无线异构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垂直切换的性能会直接影响网络的无缝覆盖程度及用户Qo S的保证和跨越异构网络在动态中会话的连续性。本文在已有的垂直切换机制的基础上,考虑了不同网络参数对垂直切换机制性能的影响,设计出了低能耗的可用网络发现机制。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WLAN和UMTS的递阶层次结构,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判决函数进行了判决,通过计算出的判决函数值,确定切换的目标网络。最后,通过设定的网络参数对研究的垂直切换机制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机制能够降低垂直切换的频率,而且能够确保垂直切换过程中用户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卞卡[4](2016)在《异构网络垂直切换决策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将是基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融合共存的异构无线网络。现有网络或者因为覆盖范围不够,或者所能提供的带宽不高,或者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保障不够好等因素,使得单一网络不能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为了保证终端用户能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选择合适的网络以获得性价比更好的服务,就需要通过垂直切换技术来实现网络间的无缝切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提供可靠有效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论文对垂直切换决策算法进行了研究。本文先介绍垂直切换的过程,重点总结现有垂直切换决策算法,并指出算法中对切换执行时机和网络选择考虑存在的问题。然后本文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自适应垂直切换决策算法(Adaptive Vertical Handoff Decision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Logic,AVHO-FL)。该算法把切换决策所使用到的上下文信息划分为网络、终端、用户、业务四类。接着分析了如何确定切换执行时机,并引入了切换趋势度概念。然后利用模糊逻辑解决了参数模糊性问题,提出了新的网络选择算法,该算法根据网络状态、终端功耗、用户偏好、业务类型得出用户对网络的喜爱值,用网络喜爱值(Network Like Value,NLV)最大的网络作为能够满足网络、终端、用户、业务四者综合需求的切换目标网络。同时设计了异构网络环境下垂直切换过程架构来满足所提出的切换决策算法。再次,对所提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AVHO-FL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适应网络、终端、用户和业务变化需求,且具有良好的性能。

成哲[5](2016)在《多业务环境下异构无线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一类型的网络统治市场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融合多种技术背景和运营商的异构性网络已经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将是多种类型的无线网络互补合作共同提供无线通信环境,为日益强大的移动终端设备提供多样化的业务服务。无线通信网络致力于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一种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任何业务类型的通信,而这种融合性网络由于其网络性能、覆盖范围、接入技术存在诸多区别,而且移动终端设备发展至今,可以发起的业务也逐步增多,在这种环境下的网络切换变得日益复杂,因此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切换技术成为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一种高效无缝的能够保证移动终端畅通无阻进行各种业务通信的切换判决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总结分析了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切换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了异构无线网络的切换机制以及不同切换判决算法,结合现实中移动终端和网络业务服务现状,提出两种改进的基于移动性的垂直切换算法,具体而言,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针对无线异构网络的多业务服务及移动终端的移动性,提出一种多业务环境下基于移动性的垂直切换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终端多业务的差异性和各种影响属性,分析终端移动对切换网络过程的影响,使得切换算法更加符合现实应用场景。仿真结果表明,多业务环境下基于移动性的垂直切换算法在减少乒乓效应和降低切换阻塞率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进。2.由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和系统日益智能,逐渐出现一些预测性垂直切换策略。通过结合终端多业务的QoS,提出一种基于业务QoS的预测性垂直切换算法。算法详细分析了已有的一种通过终端速度预测切换门限的判决策略的特点和不足,引入未曾考虑的候选网络和终端业务的多样性,将算法改进成一种更加符合网络融合性和业务多样性的垂直切换判决策略。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基于业务QoS的预测性垂直切换算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切换时延,也优化了异构无线网络的负载情况。研究工作表明,针对无线异构网络的网络业务服务及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研究异构网络间垂直切换算法,可以为进一步提升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吴昌宇[6](2014)在《终端设备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的需求与日俱增,移动通讯系统数据流量快速增长,规模更加巨大,网络构成更加复杂,覆盖范围更广泛,用户对网络的要求将变得多样化。现有网络模式将阻碍网络的未来发展。因此实现网络融合是一种共同趋势,融合现有不同的无线网络,发挥其各自优势,为不同业务需求的用户提供最好的网络接入服务,从而让用户感受到快捷、便利、可靠的网络通讯服务。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网络融合体系架构、移动性管理协议、网络切换技术等。网络切换技术是实现网络融合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切换算法是保证网络无缝切换的关键。目前接入选择技术研究中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是缺乏高效可行的切换决策算法;二是缺乏合理有效的机制来保证无缝的切换性能。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选择功能架构,提出网络垂直切换决策算法。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接入选择的功能架构,在接入选择功能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多接入选择通用模型进行设计,为切换判决算法提供了一个实现的框架载体。2.针对用户对业务应用场合的需求不同、决策算法中决策属性单一或者片面的问题,并结合决策算法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以层次分析法和二维代价函数加权法为基础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算法复杂度不高,对移动终端设备开销小,同时决策算法具有准确性可靠性,适应于各种业务需求的用户。3.针对TOPSIS算法应用在多属性网络切换判决过程中,网络实际采集参数与判决矩阵之间一致性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型TOPSIS算法,解决了网络各属性的实际参数与判决矩阵构建的桥梁,优化了正负理想解,简化了算法,同时保证了准确性。本文主要对缺乏高效可行垂直切换算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网络接入选择影响属性及业务类型进行分析,针对异构网络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两个决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可行性,同时保证了算法的低复杂度,能有效保证切换决策结果、降低终端设备的开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周然[7](2013)在《异构无线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蜂窝通信网、WLAN和WiMAX等无线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这些无线通信技术相互共存、相互补充形成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异构业务网络融合和业务平台开放,学术界和标准化组织已经较好解决,但如何解决异构无线融合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特别是跨网络的垂直切换问题,已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是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不仅需要考虑切换目标网络的信号强度,带宽,延时,网络吞吐量等网络QoS因素,还需要考虑网络移动终端移动速度,位置,能耗,用户偏好等信息。论文改进了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垂直切换策略,使移动终端能实时自适应地快速选择目标切换网络。该策略首先以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候选网络信号强度作为切换触发先决条件,根据终端移动速度和剩余电量判断是否继续切换,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决策模型,对传输带宽、时延、丢包率等决策因素利用直线型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决策因子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和乘法指数法结合的方法作为评价函数计算网络综合评分,最后对每个候选网络的分值进行排序,最终切换到分值最大的网络。论文中还对该策略的决策机制进行了研究和对切换流程进行了优化,基于机器学习的切换决策系统利用切换成功的案例不断的学习,完善知识库中的知识,最终目的是实现完全基于机器学习系统的切换决策。最后用网络仿真软件OPNET设置仿真场景,对该策略和其他策略的切换命中率和乒乓次数的性能做出评估,通过对比验证该策略的优越性能。

周晶[8](2013)在《异构网中垂直切换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一代无线通信网(4G)将会是由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组成的异构网络。而垂直切换技术作为异构网络融合中的关键技术,对于异构网络切换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景。因此,本文中以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和无线局域网WLAN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无线网络的融合为例,针对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算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对UMTS网络和WLAN网络特点、UMTS和WLAN融合结构及垂直切换的基本概念、切换机制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现有的垂直切换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析模型,用于从理论上估算各种垂直切换算法的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切换次数、融合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以及实时应用中的一些QOS参数。通过对两个常用垂直切换算法ALIVE-HO和LIVE-HO的性能进行仿真,并与分析模型所获得的理论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理论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并说明了不同算法对网络资源利用率和用户服务质量的影响。最后,本文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差值门限模糊逻辑算法NNDTFH(Neural Networkbased Difference Threshold Fuzzy Handoff)。NNDTFH算法首先通过预判决减少需要进行后续处理的抽样点数,降低系统负载;接着由BP神经网络预测下一刻信号强度,预知网络状况,提前做出判决;然后通过模糊逻辑处理阶段对接入网络的当前状态进行综合考虑,得到网络综合性能值;最后根据差值门限进行切换判决。文中采用MATLAB软件对NNDTFH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常用的HVH和DTVH算法进行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乒乓效应的发生次数、延长MN利用WLAN网络资源的时间,提高系统性能。

赵峰,朱文强,陈宏滨[9](2012)在《基于TEASE管道技术的异构网络垂直切换安全认证算法》文中研究指明基于WLAN和UMTS构建的异构网络模型,提出一种适合该模型的垂直切换安全认证算法,用临时管道密钥(TTK)对数据进行加密,在接收端再用TTK进行数据解密。用平均切换次数、传输时延和丢包率三个指标评价所提出算法的性能。与已有垂直切换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其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减少切换次数,消除乒乓效应,减少传输时延和丢包率,可为实时业务所需的无缝切换提供有力保障。

朱琳[10](2012)在《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算法之MEW算法》文中认为多种不同特性的无线网络长期共存,无线环境也被认为是能够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以便支持多种变化范围内的高速率多媒体业务。这样的环境下的主要问题就是提供一个无缝的垂直切换技术,这种技术是允许移动用户能够透明的从一种接入技术切换到另一种接入技术。为此文章引入了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技术,并深入论述了其中的关键细节——网络发现、切换判决和切换信息交互流程等。本论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切换方案,该方案是采用分布式方式下的乘数指数加权法(MEW)得到的。本论文详细阐述了该算法的种类和基本原理,并给出算法仿真和结果分析,以便对异构无线网络的垂直切换的算法,特别是采用多属性判决方法的乘数指数加权法(MEW)有一定的了解。

二、一种无线异构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案及其仿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无线异构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案及其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卫星异构网络多业务切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卫星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1.2.2 卫星通信系统切换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1.3.1 论文主要工作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卫星异构网络构型及业务类型
    2.1 引言
    2.2 卫星异构网络结构
        2.2.1 星座构型
        2.2.2 卫星星座特性分析
    2.3 卫星网络多业务分类及QoS要求
        2.3.1 卫星网络中业务类型
        2.3.2 不同业务类型的QoS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负载均衡和QoS保证的卫星异构网络切换判决算法
    3.1 引言
    3.2 GEO/LEO卫星异构网络切换场景模型
        3.2.1 系统模型
        3.2.2 卫星异构网络切换过程
    3.3 参数自适应的基于SINR的切换判决算法
        3.3.1 GEO/LEO卫星异构网络多属性切换判决模型
        3.3.2 卫星网络属性集构建
        3.3.3 参数自适应的切换判决函数
        3.3.4 算法流程
    3.4 仿真平台设计及仿真结果分析
        3.4.1 仿真平台设计
        3.4.2 仿真参数设置
        3.4.3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速度感知的基于时间演进图的LEO星间切换预测算法
    4.1 引言
    4.2 LEO星间切换研究场景及终端运动模型
        4.2.1 LEO卫星通信场景
        4.2.2 终端运动模型
    4.3 速度感知的基于时间演进图的切换预测算法
        4.3.1 LEO卫星对运动终端覆盖时长计算
        4.3.2 基于时间演进图的星间切换预测建模
        4.3.3 连接弧权重及更新时长
        4.3.4 基于时间演进图的切换算法流程及实现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1 仿真参数设置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目录

(2)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业务分级和条件感知的垂直切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异构无线网络的垂直切换技术
    2.1 异构无线网络关键技术
        2.1.1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架构
        2.1.2 异构无线网络QoS管理
        2.1.3 异构无线网络无线资源管理
        2.1.4 异构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
    2.2 垂直切换技术
        2.2.1 切换的概念
        2.2.2 垂直切换过程
    2.3 现有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
        2.3.1 基于阈值的垂直切换算法
        2.3.2 基于效用函数的垂直切换算法
        2.3.3 基于模糊逻辑的垂直切换算法
        2.3.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业务分级的垂直切换算法
    3.1 引言
    3.2 动态优先级排队切换
        3.2.1 初始优先级设置
        3.2.2 动态更新优先级
    3.3 采用效用函数的垂直切换算法
        3.3.1 判决参数归一化
        3.3.2 权重计算
        3.3.3 构造效用函数
    3.4 算法流程图
    3.5 仿真和分析
        3.5.1 仿真参数设置
        3.5.2 阻塞率与掉话率分析
        3.5.3 网络选择结果分析
        3.5.4 网络总吞吐量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条件感知的垂直切换算法
    4.1 引言
    4.2 触发管理器设计
        4.2.1 阈值触发
        4.2.2 多属性触发
    4.3 条件感知切换判决算法
        4.3.1 选网策略
        4.3.2 算法实现
    4.4 算法流程图
    4.5 仿真和分析
        4.5.1 仿真参数设置
        4.5.2 平均切换次数分析
        4.5.3 不必要切换次数分析
        4.5.4 总吞吐量分析
        4.5.5 切换失败率分析
        4.5.6 阻塞率分析
        4.5.7 平均用户满意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3)无线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机制与切换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技术与切换算法
    1.1 垂直切换
    1.2 垂直切换的网络发现方法
    1.3 层次分析法
    1.4 灰色关联分析法
2 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算法
    2.1 低能耗的可用网络发现机制
    2.2 网络参数的相对权重分析与计算
3 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算法的仿真
    3.1 垂直切换机制的仿真
    3.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4 结论

(4)异构网络垂直切换决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垂直切换机制研究
    2.1 现有垂直切换决策算法研究
        2.1.1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或信干比(SINR)的单指标算法
        2.1.2 基于代价函数算法
        2.1.3 基于多属性决策算法
        2.1.4 人工智能算法
        2.1.5 基于博弈理论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
    2.2 多属性决策算法
        2.2.1 简单加权法
        2.2.2 接近理想方案的序数偏好方法
        2.2.3 灰色关联分析法
        2.2.4 层次分析法
    2.3 模糊逻辑决策算法
        2.3.1 Mamdani模糊推理模型
        2.3.2 Sugeno模糊推理模型
    2.4 垂直切换决策算法的比较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糊逻辑的自适应垂直切换决策算法
    3.1 上下文信息的分类
    3.2 AVHO-FL算法切换执行时机的确定分析
        3.2.1 确定切换执行时机的模糊逻辑控制模块设计研究
        3.2.2 确定切换执行时机的流程描述
    3.3 AVHO-FL算法网络选择分析
        3.3.1 相关概念
        3.3.2 网络选择流程描述
        3.3.3 候选网络过滤阶段分析
        3.3.4 资费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的设计与研究
        3.3.5 基于业务的网络性能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的设计与研究
        3.3.6 基于业务的终端性能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的设计与研究
        3.3.7 网络喜爱值NLV的计算
        3.3.8 用户偏好配置文件的设计
    3.4 基于AVHO-FL算法的垂直切换过程架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与实验
    4.1 仿真平台介绍
    4.2 仿真平台搭建
        4.2.1 异构网络初始模块
        4.2.2 用户业务生成模块
        4.2.3 用户信息记录模块
        4.2.4 仿真信息统计模块
        4.2.5 仿真控制模块
    4.3 仿真模型与仿真参数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1 单个用户情况下决策算法的切换目标网络对比实验
        4.4.2 多个用户情况下多种算法切换性能对比实验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5)多业务环境下异构无线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组织架构
第2章 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切换技术
    2.1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切换
        2.1.1 切换的概念
        2.1.2 切换的分类
        2.1.3 垂直切换过程
        2.1.4 垂直切换的性能指标
    2.2 移动互联网多业务分类
    2.3 现有垂直切换算法研究
        2.3.1 基于信号强度RSS的切换算法
        2.3.2 基于代价函数的切换算法
        2.3.3 基于网络多属性的切换算法
        2.3.4 基于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切换算法
        2.3.5 基于预测性的切换算法
        2.3.6 各类切换算法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业务环境下基于移动性的垂直切换算法
    3.1 概述
    3.2 相关研究
    3.3 多业务环境下移动性切换算法
        3.3.1 初步筛选
        3.3.2 二次筛选
    3.4 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业务QoS的预测性垂直切换算法
    4.1 概述
    4.2 相关研究
    4.3 基于业务QoS的预测性垂直切换算法
        4.3.1 移动终端的速度预测
        4.3.2 计算终端的网络信号质量
        4.3.3 相关网络参数归一化处理
        4.3.4 计算代价函数
        4.3.5 计算切换时机
    4.4 仿真实验与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6)终端设备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异构无线网络研究现状
        1.2.2 异构无线网络切换判决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概述
    2.1 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技术
        2.1.1 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
        2.1.2 垂直切换过程
        2.1.3 垂直切换要求
    2.2 垂直切换的关键技术
        2.2.1 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
        2.2.2 网络融合互联互通模型
        2.2.3 垂直切换算法介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构网络接入选择架构设计
    3.1 网络控制接入方式
    3.2 接入选择架构与模型
        3.2.1 接入选择功能架构
        3.2.2 模型功能分析
        3.2.3 多接入选择通用模型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构网络中多属性决策垂直切换算法
    4.1 相关工作
        4.1.1 网络属性描述
        4.1.2 垂直切换中多属性决策算法
    4.2 一种多属性决策选择算法
        4.2.1 多属性选择算法的提出
        4.2.2 异构网络多属性选择算法的决策步骤
    4.3 模拟仿真场景及参数设置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1 仿真结果
        4.4.2 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进型TOPSIS多属性决策算法
    5.1 相关工作
        5.1.1 TOPSIS算法研究现状
        5.1.2 TOPSIS算法描述
        5.1.3 问题的提出
    5.2 改进的TOPSIS算法
    5.3 仿真与分析
        5.3.1 仿真结果
        5.3.2 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异构无线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组织结构安排
第2章 无线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
    2.1 异构无线网络简介
    2.2 无线异构网络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2.3 垂直切换的基本概念
    2.4 垂直切换的原因
    2.5 垂直切换的三个阶段
    2.6 切换性能评价
第3章 典型垂直切换算法
    3.1 基于 RSS 的垂直切换算法
    3.2 基于 AHP 的垂直切换算法
        3.2.1 层次分析法介绍
        3.2.2 建立网络的综合效用评价体系
        3.2.3 参数的归一化处理
        3.2.4 综合效用评分函数
    3.3 基于代价函数的垂直切换算法
第4章 基于环境感知的垂直切换算法
    4.1 无线异构网络中的环境信息
    4.2 基于环境感知的垂直切换的构架
    4.3 垂直切换决策流程
    4.4 基于机器学习的直接切换决策系统
        4.4.1 机器学习简介
        4.4.2 机器学习应用到垂直切换决策
    4.5 基于 AHP 综合效用评价
第5章 算法性能仿真
    5.1 OPNET 简介
    5.2 仿真环境设置及评价指标
    5.3 仿真与结果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异构网中垂直切换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UMTS/WLAN 异构无线网络技术
    2.1 UMTS 技术概述
        2.1.1 UMTS 网络结构
        2.1.2 系统网络接口
    2.2 WLAN 技术概述
        2.2.1 无线局域网协议
        2.2.2 WLAN 组网方式
    2.3 UMTS/WLAN 网络融合
        2.3.1 UMTS 与 WLAN 网络的异同
        2.3.2 UMTS/WLAN 网络融合
第三章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中切换技术的比较和总结
    3.1 异构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
        3.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3.1.2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
        3.1.3 异构无线网络共存与融合
        3.1.4 未来异构无线网络的特征
    3.2 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切换技术
        3.2.1 切换技术的分类
        3.2.2 切换的控制方式
    3.3 垂直切换技术研究和总结
        3.3.1 垂直切换的过程
        3.3.2 垂直切换判决算法的总结
        3.3.3 垂直切换算法的比较和分析
第四章 一种对垂直切换算法进行性能评估的理论模型
    4.1 模型的提出
    4.2 性能评估指标
    4.3 性能评估的理论模型
        4.3.1 系统模型
        4.3.2 性能评估分析
    4.4 仿真和分析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差值门限模糊逻辑算法
    5.1 NNDTFH 算法描述
    5.2 预判决过程
    5.3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 RSS 预测
        5.3.1 神经网络结构
        5.3.2 基于 BP 网络的 RSS 预测模型
        5.3.3 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5.4 模糊逻辑处理阶段
        5.4.1 模糊逻辑系统
        5.4.2 参数模糊化
        5.4.3 模糊逻辑规则
        5.4.4 去模糊
    5.5 切换判决阶段
    5.6 仿真及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10)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算法之MEW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异构网络垂直切换算法概述
        1.2.1 异构网络的定义
        1.2.2 切换管理技术
        1.2.3 垂直切换算法
    1.3 异构网络垂直切换算法的发展和现状
        1.3.1 垂直切换技术的发展
        1.3.2 垂直切换算法的发展和现状
    1.4 异构网络垂直切换算法的前景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垂直切换算法的基本原理
    2.1 引言
    2.2 垂直切换算法基本原理
        2.2.1 垂直切换过程
        2.2.2 垂直切换算法分析
    2.3 MADM算法原理
        2.3.1 简单加权法
        2.3.2 MEW算法
第三章 MEW算法研究内容及仿真
    3.1 引言
    3.2 MEW算法研究的相关工作
    3.3 切换判决方案
    3.4 MEW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一种无线异构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案及其仿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卫星异构网络多业务切换技术研究[D]. 宋航宇.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2]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业务分级和条件感知的垂直切换技术研究[D]. 王晶.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3]无线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机制与切换算法的研究[J]. 邸敬,曹振国,李煜.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8(07)
  • [4]异构网络垂直切换决策算法研究[D]. 卞卡.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5]多业务环境下异构无线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D]. 成哲. 重庆邮电大学, 2016(03)
  • [6]终端设备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算法研究[D]. 吴昌宇. 广东工业大学, 2014(10)
  • [7]异构无线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D]. 周然. 湖北工业大学, 2013(S1)
  • [8]异构网中垂直切换算法的研究[D]. 周晶.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
  • [9]基于TEASE管道技术的异构网络垂直切换安全认证算法[J]. 赵峰,朱文强,陈宏滨.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06)
  • [10]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算法之MEW算法[D]. 朱琳.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