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供水生命线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郑茂[1](2021)在《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瞬时性、破坏性,地震灾害不仅会造成直接损害,同时易引发次生灾害。四川省地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且东经104度以西地区包含龙门山等多条地震带,所以致使四川省成为全国地震多发省份之一,同时从中暴露出四川省在监测预警、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使得四川省在首次面对大型地震灾害时的防灾减灾能力稍显被动,因此,文章以四川省面对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为切入点,探究四川省自汶川地震后至今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针对未来面对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并据此提出相关提升能力的策略。论文共包含3个部分,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研究进展做出了归纳总结,对现有研究方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次,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文章结合现状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合理性分析,运用专家咨询法和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了因子的信度检验,最终确定出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数据处理运用熵权-TOPSIS法,依据计算结果对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利用灵敏度分析结果设定五种仿真方案。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DSS对系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预测和方案优选,从而分析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发展模式。最后,结合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和不同方案的影响因素,根据仿真结果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从评价角度来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发展最迅速的为监测预警能力,最缓慢的为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2)敏感性分析中最为敏感的状态变量为监测预警能力,符合评价现状,其中最敏感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3)根据敏感性因素设置的五大方案,经仿真预测分析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四川省地震灾害数据进行评价分析,从研究结论可知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次通过软件构建模型并设定研究方案,从研究结论可知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研究结果为推动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龙立[2](2021)在《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供水管网系统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维系社会生产生活和城市正常运行的命脉,地震发生后,更是承担着保障灾区医疗用水、消防用水及灾民生活用水的艰巨任务。近年来,随着城市抗震韧性评估进程的不断推进,针对供水管网系统震害风险预测与可靠性评估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供水管网震害预测与抗震可靠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及软件平台。本文从管道“单元”层面及管网“系统”层面对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研发了抗震可靠性分析插件系统,为供水管网系统震害预测与抗震可靠性分析奠定理论及技术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土体弹性应变阈值理论,建立了考虑应变区间折减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运用本文方法对各类场地进行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比了与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差异,解决了传统方法在高频段频响放大倍率比实际偏低的问题;进而研发了集成本文方法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系统,实现了场地地震反应的高效、准确分析;运用研发的系统对西安地区开展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建立了该地区综合考虑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的场地效应预测模型;最后,进行了考虑场地效应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震害吻合。(2)提出了综合考虑管道属性、场地条件、腐蚀环境、退化性能、埋深的管道分类方法;基于解析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建立典型球墨铸铁管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概率抗震能力模型,分析得到不同埋深下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而结合管道震害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不同管径与不同埋深下典型管道的地震易损性曲线。采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管理系统,实现了地震易损性曲线的高效录入、存储、对比及可视化展示,最终建立了管道单元地震易损性曲线数据库。(3)基于管道单元地震易损性曲线,提出了管线三态破坏概率计算方法;针对管网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中蒙特卡罗方法误差收敛较慢的特点,提出了以Sobol低偏差序列抽样的连通可靠性评估的拟蒙特卡洛方法;进而结合GPU技术,提出了基于CUDA的连通可靠性并行算法,显着提高了分析效率及精度。(4)建立了综合考虑管线渗漏、爆管及节点低压供水状态的震损管网水力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拟蒙特卡洛方法的震损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及抗震功能可靠性分析方法,准确模拟与评估了震损管网水力状态;建立了供水管网水力服务满意度指标和震损管线水力重要度指标,提出了震损管网两阶段修复策略;进而建立了渗漏管网抢修队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实现模型最优解搜索,合理地给出管线最优修复顺序及抢修队伍最优调度方案。(5)基于软件分层架构思想及插件开发思想,搭建了插件框架平台,进而采用多语言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插件式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并对系统开发关键技术、概要设计、框架平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采用插件系统对西安市主城区供水管网开展了初步应用研究,评估结果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管网加固优化设计、抗震性能化设计、管网韧性评估及抢修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于天洋[3](2021)在《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区域广、地震强度大,发震频率高,大地震对包括城市供水系统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将造成严重影响,急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抵御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但是,目前缺乏有效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来识别风险程度并控制风险。所以,研究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和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迫切性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本文以我国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基础数据和震害资料为基础,将研究对象分为具有宏观数据的区域供水系统和具有精细化数据的城市供水系统,按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建模思路,围绕供水系统抗震能力评估模型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我国720个城市的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多源化基础资料数据库和震害资料数据库,分析了BP神经网络场地分类方法确定场地类别的可行性,利用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和地震烈度发生概率,绘制了每个城市的地震危险性曲线。(2)针对区域供水管网管材的占比差异性,分析了管网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基于管网、设防烈度、场地类别、人口、GDP等多源化的宏观数据,提出并建立了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模型和评估体系。基于突变级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的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因子、自身抗震能力因子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建立了区域综合抗震能力模型和指数等级划分标准,利用ArcGIS计算并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分类图。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与四川典型城市的实际地震震害进行对比,验证了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模型的合理性,突破了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差异难以评估的技术瓶颈。(3)分析了基于熵值法进行区域供水管网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指出了原有风险熵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区域供水管网风险熵评估模型和综合风险熵指数等级划分标准,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供水管网的风险熵指数,利用ArcGIS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指数分类图。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与四川和陕西典型城市的实际地震震害进行对比,验证了风险熵评估模型的合理性。解决了区域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为地震灾害风险图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4)研究了各类供水系统设施的地震易损性,基于震害资料给出了不同供水系统设施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提出了基于损失率期望指数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供水管网的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建立了分级评估标准,并与风险熵指数和评估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供水管网地震损失率期望和地震灾害风险熵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评估单元的风险级别基本一致,利用ArcGIS分别计算并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系统和供水管网不同时间尺度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分类图。根据地震危险性曲线,提出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损失超越概率模型,以德阳市为例计算了汶川地震时地震灾害损失,通过与实际地震损失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5)针对供水管网精细化数据和水力分析需要,提出了改进的全局收敛算法对供水管网进行低压水力模拟,解决了牛顿迭代在管网渗漏分析中收敛性差的问题,使管网节点水压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可靠。提出了基于水力分析的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及评估分级标准,以意大利Apulian供水管网为例,编制Monte Carlo流分析程序,对给定不同烈度的供水管网进行仿真模拟,给出了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并通过供水管网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验证了评估模型和分级标准的合理性。(6)针对城市供水系统精细化数据和各子系统组成特点,进行了供水系统风险传播路径分析,提出了供水系统风险传播模型,以克拉玛依市供水系统为例,对该市供水系统进行总体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并将本文提出的各种风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风险熵模型、损失率期望模型、损失超越概率模型适合区域和城市风险评估,精细化的城市管网数据支持水力分析模型、风险传播模型和经济损失预测模型,适合城市风险评估,且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对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多元化需求。
王丹[4](2020)在《地震波作用下跨场地埋地管道动力响应研究》文中提出管线工程在现代化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输送水、油、燃气等的管道均为当今时代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石。如果埋地管道遭受地震破坏,除了会破裂或泄漏,还很有可能引起爆炸、中毒等其他事故,给社会和经济带来重大灾害,对于震后恢复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我国领土面积大,地形地貌情况颇为复杂,不同地区内的土壤性质差别较大,而且构造运动较为剧烈,存在大量地震带,所以常有强地震灾难发生。地下管线穿越地区广,往往途经不同的省、市、县,具有地理跨度大、历经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的特点,跨越两种土体是一种常见的场地情况。因此研究地震波作用下跨场地埋地管道的动力响应规律,开展相关震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改善地下管线的运行状态,使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基于目前的理论研究现状,以离心试验和数值模拟并重,对地震波作用下跨场地埋地管道的动力响应规律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对埋地管道的理论解析方法和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之后以埋地管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符合真实情况的离心试验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设计了埋地管道的动态离心模型方案,利用离心试验相似关系进行了模型的制作,运用离心机、离心机内双向独立振动台配置完成了多个地震烈度下的离心模型试验,得出了处于跨场地条件下管道的地震响应特征;同时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将埋地管道简化为弹性地基梁,选择beam188梁单元和Combin40弹簧单元建立了跨场地埋地管道的有限元模型,设置合理的网格精度,通过改变数值模型参数,对比研究了管道所处场地条件、地震波峰值加速度对埋地管道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据此建立了埋地管道轴向应力峰值的一元及多元回归模型,达到简化工程分析过程的目的。最后根据试验与有限元分析所获结果,将研究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抗震举措,确保在设计以及施工中有效防护管道,尽可能减少甚至完全避免管道震害,给埋地管道的正常运行以及管线系统的整体安全带来更充分完善的防护保障。
李倩[5](2020)在《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追本溯源,韧性(Resilience)是物理学领域材料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首次将韧性概念与自然灾害联系起来。21世纪初期,韧性城市这一概念首次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被提出,随后,对国家韧性、社区韧性、工程系统韧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兴起并发展至今。201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等机构编撰系列丛书,详细阐述灾害韧弹性概念。目前对工程系统地震韧性的研究范畴包括建筑结构、交通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等,但研究成果普遍较少,且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供水系统地震韧性展开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完成工作及取得成果:完成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相关研究。给出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的定义,提出以本地区应采取的抗震设防烈度水平的地震作用作为输入基准;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建立单体元件损伤指数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重要性系数,建立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进行比较;从供水系统基础参数和抗震应急措施中总结可以提升地震安全性的方法。完成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相关研究。给出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的定义,提出以本地区人力资源储备为输入基准对供水系统进行维护或维修;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建立单体元件功能指数模型,为了模拟震后恢复过程建立了本地区人力资源评估模型,根据单体元件的恢复时间及所需人力资源计算供水系统恢复时间,根据单体元件的损失比计算供水系统恢复费用,建立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进行比较;从供水系统基础参数和震后恢复措施及过程中总结可以提升震后可恢复性的方法。完成了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相关研究。根据灾害韧性的核心内涵,建立了基于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震后可恢复性评价的地震韧性评价体系,将供水系统地震韧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针对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这一指标进行研究,建立了震害率与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估算地震韧性4个等级下的供水服务功能正常的用户比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且可以得到相应设防烈度水平的地震作用下,震后及恢复期间供水服务功能正常的用户比例。
徐文静[6](2020)在《基于物元可拓法的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地震作为突发性、难以预测性的重大自然灾害遍及世界各地,频发的地震造成最为惨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地处亚欧与太平洋板块交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单一建筑工程抗震减灾措施已远不能有效防控潜在地震灾害风险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构建以地震安全社区为抗震减灾单元,综合考量工程结构和管理运营等因素对社区地震安全应急的影响,科学构建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评价体系以实现系统科学的防灾目标。本文立足于探究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问题,分析国内外社区防灾建设理念和发展趋势,梳理我国地震安全社区建设与安全应急相关理论,明确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在防灾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针对地震安全社区构成特点及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按照地震安全社区在灾前应急准备、灾时应急响应、灾后应急恢复阶段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进行指标提取。并分层次建立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设定评价体系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创新性地将组合赋权法和物元可拓数学理论运用于构建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评价体系。通过既有相关研究、专家意见和实际调查制定指标评价标准,选取组合优化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设计应急管理评价流程,并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灾害应急管理评价结果。最后通过选取我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案例,进行震后社区应急指标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运用所建立的评价体系进行社区应急管理现状评价分析,得到该地震安全社区评价等级。由实例评价结果与社区实际状况的相符程度,验证所构建的评价体系适用性及正确性,对地震安全社区向安全智慧化社区建设与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刘倩[7](2020)在《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地震灾害的严重性、突发性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防震减灾工作的必要性是不容忽略的。为了使防震减灾工作真正的做到“预防为主”的原则,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显示及空间分析的功能可以对城市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从而建立一个科学的、通用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城市抗震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建筑物抗震能力、生命线抗震能力(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应急避难场所能力五大类。首先对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震带等情况进行危险性分析,根据其计算分析结果找出研究区域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地点及震级,在设定地震震级及地震动影响场的范围后,分别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城市抗震能力分析。建立SQL Server2008和Personal Geodatabase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连接,对城市抗震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储存。并绘制各类信息专题图,便于系统直接调用数据库内信息,并将系统计算结果进行储存。以Arc GIS10.2为开发平台,使用C#与AE技术建立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数据的管理分析、城市基础信息管理、危险性分析、建筑物、生命线等抗震能力分析、规划文件管理等功能。将各模块抗震能力分析方法进行整理、编写代码嵌入数据库,在系统进行计算时调用,得出抗震能力评价结果。并以实例进行系统演示,最后得出研究区综合抗震能力等级,系统根据计算结果找出城市抗震的薄弱地带,为防震减灾部门的防灾工作提供参考。图62幅;表30个;参59篇。
时忠超[8](2019)在《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地震灾害是八类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性最大的。历史上发生的大多数地震都会影响到城市,有些甚至会摧毁城市。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截至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旦较大规模地震发生在城市或者城市附近,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甚至会在短时间内摧毁整个城市。我国幅员辽阔,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城市防震减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震害预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部分,当地震发生后以避免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大连位于郯庐构造边缘,瓦房店全市和普兰店区十九个街道位于郯庐地震带上,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传统的信息系统技术基础之上融合了地理空间的概念,是一种具有强大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的信息技术,因此构建震害预测系统将采用GIS技术。本论文设计实现了大连市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震灾信息管理、震灾预测和损失评估等功能。本文采用软件工程设计开发过程,对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地图工具、地震动影响场模拟、震害分析、震害损失评估和防御辅助对策等模块。本系统采用B/S架构实现,使用ArcGIS构建地理信息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Oracle数据库,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本论文的创新点包括(1)将震害预测的方法结合GIS技术,设计实现了震害预测管理系统。(2)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的地图工具及影响场模拟。(3)系统实现了震害评估,以及防御辅助对策模块。综上,目前该系统已经实际应用,提高了防震减灾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孙晨雨[9](2019)在《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改进算法》文中研究说明生命线工程是对城镇和区域经济,社会功能进行维系的基础设施和工程系统的总称。生命线工程的抗震和震后处理、维修工作,在应对地震灾害的工作中尤为重要。通过对其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和研究,可以从经济层面上直观地了解到目标工程在本次(或者预测)地震中受到的影响。其评估结果将作为地震后救援,修复工作的基础数据,有时也作为地震预案的基础数据使用。本文针对部分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传统计算方法中存在的缺乏区分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插值的改进方法,并对不同算例工程进行了计算和比对。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国内外对于生命线工程地震损失评估和其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研究结果进行了阐述,总结了现有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计算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对传统方法加以改进的思路。2)对部分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破坏评估方法进行了具体的介绍。评估方法总体基于现有的国家标准,包括经验统计法,半经验半理论法,理论分析法等。3)对部分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分析的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基于线性插值方法,针对介绍的每一类工程,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方法。4)对不同算例工程按照传统方法和改进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对比了两种方法的结果,得出了改进方法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方法的问题,使得评估结果更为合理的结论,证明了改进方法的科学性。
胡寒冰[10](2019)在《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频发的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在不断增加。高效有序的地震现场工作可以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维护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和切实保障人民根本利益。2017年,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微信小程序正式发布。因其跨平台、开发便捷、易用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开发人员采用。本文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微信小程序平台,完成了“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并初步实现了其功能。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介绍了各国地震现场工作的基本内容、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发展体系。对比国内外地震现场的工作模式和已有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工作辅助软件,引出了“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2)设计了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和运行环境。设计了数据库的格式规范,采用MySQL数据库,以满足多来源多类型数据,实现数据的合理储存和快速提取,以及Android,iOS和BlackBerry等跨平台应用。(3)系统设计了五大功能模块,包括:信息共享、烈度评定、房屋安全鉴定、生命线工程调查、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系统实现了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包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以及信息可视化和信息采集多样化,系统功能全面,使用方便。(4)详细说明了系统的界面布局,在地震应急期间对小程序进行了测试,初步实现了系统各项功能,并对小程序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总结,为系统改进提供依据。该系统在松原5.7级地震中得到初步应用,基本达到灾害调查人员现场使用需求。该系统可以实现迅速上传和获取急需的灾情信息;评定各调查点地震烈度,同时在地图上生成调查点烈度分布,辅助地震烈度评定工作;开展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等功能。通过该系统科学有效的辅助地震现场工作人员开展灾害调查工作,同时在救灾工作中尽可能将地震现场资料进行信息化存储,为灾后恢复重建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二、城市供水生命线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供水生命线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及仿真研究方法选择分析 |
2.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方法选择分析 |
2.1.1 TOPSIS法 |
2.1.2 熵值法 |
2.1.3 熵权—TOPSIS模型的分析原理 |
2.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法选择分析 |
2.2.1 系统动力学定义和特征 |
2.2.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2.2.3 系统动力学软件简介 |
2.3 本章小结 |
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四川省地震灾害现状及造成的影响 |
3.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 |
3.3 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的目的 |
3.4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依据 |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1 指标体系的维度设置 |
3.5.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5.3 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选择 |
3.5.4 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分析 |
4.3.1 地震监测预警能力评价分析 |
4.3.2 灾害管理能力能力评价分析 |
4.3.3 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评价分析 |
4.3.4 救援能力评价分析 |
4.3.5 震后重建物资与资金能力评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系统仿真模拟 |
5.1 模型构建原则与系统分析 |
5.1.1 模型构建原则 |
5.1.2 系统分析 |
5.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SD仿真模型的建立 |
5.2.1 确定系统边界 |
5.2.2 绘制系统结构图 |
5.2.3 建立系统模型 |
5.3 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 |
5.3.1 系统动力学方程分类 |
5.3.2 确定系统中主要参数 |
5.3.3 系统方程的构建 |
5.3.4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赋值及确定函数关系式 |
5.4 模型的检验 |
5.4.1 模型的极端情况测试 |
5.4.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4.3 模型的灵敏性分析 |
5.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及提升策略研究 |
5.5.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案的设定 |
5.5.2 仿真方案的对比分析 |
5.5.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 B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 C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仿真参数调查问卷 |
附录 D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原始数据 |
附录 E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详细步骤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供水管网震害风险评估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 |
1.2.2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
1.3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及修复决策分析 |
1.3.1 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研究 |
1.3.2 供水管网功能可靠性分析研究 |
1.3.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决策分析研究 |
1.4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研究 |
2.1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
2.2 考虑频率相关性的等效线性法 |
2.2.1 一维土层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方法 |
2.2.2 考虑应变区间折减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 |
2.2.3 基于竖向台站地震动记录的可靠性分析 |
2.2.4 考虑频率相关性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系统研发 |
2.3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
2.3.1 工程场地 |
2.3.2 场地模型地震反应分析 |
2.3.3 考虑多因素的场地效应模型 |
2.3.4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
3.1 地下管道震害分析及管道分类 |
3.1.1 地下管道破坏的主要类型 |
3.1.2 影响管道破坏的主要因素 |
3.1.3 地下供水管道分类 |
3.2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
3.2.1 解析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3.2.2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3.2.3 概率抗震能力分析 |
3.2.4 地震易损线曲线 |
3.3 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管理系统研发 |
3.3.1 需求分析 |
3.3.2 功能架构设计 |
3.3.3 系统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CUDA的供水管网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 |
4.1 供水管网系统可靠性分析基础 |
4.1.1 供水管网简化模型 |
4.1.2 管线破坏概率的确定 |
4.1.3 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方法 |
4.2 图论模型 |
4.2.1 图论基本定义 |
4.2.2 图的存储形式 |
4.2.3 图的连通性判别算法 |
4.3 QMC方法在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中的应用 |
4.3.1 QMC方法原理及误差 |
4.3.2 低偏差Sobol序列 |
4.3.3 QMC方法用于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 |
4.4 基于CUDA的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并行算法 |
4.4.1 CUDA编程原理 |
4.4.2 并行方案设计 |
4.4.3 算法的CUDA实现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供水管网抗震功能可靠性分析及修复决策分析 |
5.1 常态下供水管网水力分析 |
5.1.1 供水管网基本水力方程 |
5.1.2 供水管网水力分析方法 |
5.2 震后供水管网功能可靠性分析 |
5.2.1 供水管线渗漏模型 |
5.2.2 供水管线爆管模型 |
5.2.3 用户节点出流模型 |
5.2.4 基于QMC法的震损管网水力分析方法 |
5.2.5 供水管网抗震功能可靠性计算模型及程序 |
5.2.6 算例分析 |
5.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决策分析 |
5.3.1 供水管网水力满意度指标的建立 |
5.3.2 震损管线水力重要度指标的建立 |
5.3.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策略 |
5.3.4 抢修队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
5.3.5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算法实现 |
5.3.6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评估系统开发与初步示范应用 |
6.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
6.1.1 系统设计目标 |
6.1.2 系统设计原则 |
6.2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
6.2.1 插件技术 |
6.2.2 Sharp Develop插件系统 |
6.2.3 .NET Framework |
6.2.4 Arc GIS Engine |
6.2.5 多语言混合编程技术 |
6.3 系统概要设计 |
6.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6.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6.3.3 数据库设计 |
6.3.4 系统开发环境 |
6.4 框架平台设计 |
6.4.1 插件契约 |
6.4.2 插件引擎 |
6.4.3 插件管理器 |
6.4.4 框架基础 |
6.5 管网可靠性评估系统实现 |
6.5.1 插件实现过程 |
6.5.2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实现 |
6.6 系统初步应用 |
6.6.1 西安市供水管网系统概况 |
6.6.2 西安市供水管网可靠性分析 |
6.7 本章小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二:出版专着情况 |
附录三:授权发明专利 |
附录四:登记软件着作权 |
附录五: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六:获奖情况 |
(3)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灾害系统 |
1.3 灾害风险评估相关概念 |
1.3.1 风险与灾害风险 |
1.3.2 灾害风险评估 |
1.4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类与研究进展 |
1.4.1 评估模型分类 |
1.4.2 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
1.5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亟待解决的问题 |
1.6 本文技术思路和研究内容 |
1.6.1 技术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础数据和地震危险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础数据 |
2.2.1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 |
2.2.2 供水系统震害资料数据库 |
2.2.3 有关时间和空间尺度的说明 |
2.3 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确定场地类别的可行性分析 |
2.4 地震危险性分析 |
2.4.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 |
2.4.2 地震烈度发生概率 |
2.4.3 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
3.1 引言 |
3.2 突变级数法应用于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估的可行性 |
3.3 供水管网脆弱性分析 |
3.3.1 脆弱性及影响因素 |
3.3.2 管道材质区域差异性 |
3.4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
3.4.1 供水管网自身抗震能力评价因子 |
3.4.2 城市基础抗震能力评价因子 |
3.4.3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指数 |
3.4.4 评估指标体系 |
3.5 突变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3.5.1 突变理论 |
3.5.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3.6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模型 |
3.7 抗震能力分级分类标准 |
3.7.1 基础抗震能力分级标准 |
3.7.2 综合抗震能力分类等级标准 |
3.8 模型验证和区域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 |
3.8.1 模型验证 |
3.8.2 区域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1 引言 |
4.2 熵值法应用于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
4.3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评估模型 |
4.3.1 熵的基本理论模型 |
4.3.2 地震灾害风险熵评估模型 |
4.3.3 供水管网严重性程度指标 |
4.3.4 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的特性 |
4.3.5 与原有供水管网风险熵模型的比较 |
4.3.6 区域供水管网风险熵计算步骤 |
4.4 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等级分类标准 |
4.5 模型验证和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4.5.1 模型验证 |
4.5.2 区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损失率期望的区域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5.1 引言 |
5.2 基于损失率期望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5.2.1 地震灾害损失(率)期望评估模型 |
5.2.2 地震灾害损失超越概率模型 |
5.3 基于损失率期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分级标准 |
5.4 供水设施地震易损性分析 |
5.4.1 供水系统设施和地震易损性分类 |
5.4.2 震害矩阵模拟 |
5.4.3 地震易损性函数模型 |
5.5 供水系统暴露性分析 |
5.5.1 供水系统设施固定资产构成 |
5.5.2 区域供水系统设施固定资产分布 |
5.6 地震灾害风险的时空区段特征分析 |
5.7 算例 |
5.7.1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风险分布 |
5.7.2 地震损失(率)期望和风险熵比较分析 |
5.7.3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预测和超越概率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水力分析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6.1 引言 |
6.2 水力分析参数用于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
6.3 供水管网震后水力分析 |
6.3.1 管线震害率模型的选取 |
6.3.2 管道漏点形式与漏点确定 |
6.3.3 供水管网震后水力分析 |
6.3.4 震后水力分析模拟算法 |
6.3.5 改进的震后水力分析模拟算法 |
6.4 基于供水管网水力分析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6.4.1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 |
6.4.2 震后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 |
6.4.3 供水管网地震暴露性分析 |
6.4.4 供水管网地震致灾因子和脆弱性分析 |
6.4.5 震后供水管网评估等级标准 |
6.5 算例 |
6.5.1 震后管网供水率风险评估分析结果 |
6.5.2 震后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考虑风险传播的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实例研究 |
7.1 引言 |
7.2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 |
7.2.1 供水系统组成分析 |
7.2.2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路径 |
7.2.3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基本模式和数学模型 |
7.3 供水子系统抗震能力评估指标 |
7.4 基于震害率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 |
7.5 实例研究 |
7.5.1 克拉玛依市供水系统概况 |
7.5.2 各子系统脆弱性评估结果 |
7.5.3 各子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
7.5.4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 |
7.5.5 基于震害率和易损性地震损失评估模型比较 |
7.5.6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率)超越概率评估结果 |
7.5.7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总体风险评估 |
7.6 各种风险评估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7.6.1 区域风险评估 |
7.6.2 城市风险评估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地震波作用下跨场地埋地管道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震对埋地管道的破坏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埋地管道的动力影响因素 |
1.3.1 地震因素 |
1.3.2 场地因素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埋地管道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2.1 埋地管道抗震的理论解析方法 |
2.1.1 基本规律和假定 |
2.1.2 拟静力分析法 |
2.1.3 反应位移法 |
2.1.4 规范法 |
2.2 埋地管道抗震的数值分析方法 |
2.2.1 弹性地基梁模型 |
2.2.2 壳体-等效弹簧模型 |
2.2.3 实体非线性接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场地埋地管道离心试验研究 |
3.1 试验设备 |
3.1.1 离心振动台 |
3.1.2 模型箱 |
3.1.3 数据监测系统 |
3.2 离心试验基本原理 |
3.3 总体试验设计 |
3.4 模型设计与制作 |
3.4.1 管道模型选取 |
3.4.2 土体模型制作 |
3.5 传感器布置 |
3.6 试验箱体装置 |
3.7 地震波加载方案 |
3.8 试验结果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场地埋地管道数值模拟研究 |
4.1 管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建模背景 |
4.1.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1.3 土弹簧刚度的选取 |
4.2 地震波的选取和输入方法 |
4.2.1 地震波的选取 |
4.2.2 地震波的输入 |
4.3 各因素影响分析 |
4.3.1 跨场地埋地管道的地震响应 |
4.3.2 场地跨越幅度和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影响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埋地管道的抗震措施 |
5.1 场地环境评估 |
5.2 管道线路的合理布局 |
5.3 场地土的处理 |
5.4 合理选取管材 |
5.5 加强管道监护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韧性含义的演变过程 |
1.2.2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 |
1.2.3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 |
1.2.4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基础及关键问题 |
2.1 引言 |
2.2 供水系统简介 |
2.3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研究基础 |
2.3.1 供水管网震害预测 |
2.3.2 水池震害预测 |
2.3.3 水池的地震易损性矩阵 |
2.4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研究基础 |
2.4.1 供水管网功能失效分析方法 |
2.4.2 供水系统地震破坏损失比 |
2.4.3 供水系统震后恢复统计分析 |
2.5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关键问题 |
2.5.1 明确供水系统地震韧性概念 |
2.5.2 评价模型的输入基准 |
2.5.3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指标 |
2.5.4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 |
2.6 小结 |
第三章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
3.1 引言 |
3.2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定义 |
3.3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等级划分 |
3.4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模型 |
3.4.1 评价指标 |
3.4.2 重要性系数 |
3.4.3 地震安全性指数 |
3.4.4 评价流程 |
3.5 汶川地震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
3.5.1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基础数据与实际震害 |
3.5.2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
3.5.3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分析 |
3.5.4 四川省2017年供水管网地震安全性评价 |
3.6 小结 |
第四章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定义 |
4.3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等级划分 |
4.4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模型 |
4.4.1 评价指标 |
4.4.2 人力资源评估模型 |
4.4.3 恢复时间与恢复费用计算 |
4.4.4 震后可恢复性指数 |
4.4.5 评价流程 |
4.5 汶川地震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
4.5.1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基础数据与实际恢复情况 |
4.5.2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
4.5.3 四川省2017年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 |
5.2.1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
5.2.2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等级划分 |
5.3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 |
5.3.1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概念 |
5.3.2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计算步骤 |
5.3.3 震害率-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计算 |
5.3.4 震害率-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关系曲线 |
5.4 四川省2017年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2017年供水行业统计年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6)基于物元可拓法的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地震安全社区相关概述 |
2.1.1 地震与地震工程 |
2.1.2 地震安全社区 |
2.2 应急管理评价相关概述 |
2.2.1 应急管理概念 |
2.2.2 社区应急管理 |
2.2.3 社会资本论 |
2.2.4 综合评价概念 |
2.3 本章小节 |
3 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
3.3 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影响因素识别 |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3.3.3 评价指标内涵说明 |
3.4 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评价方法的选取 |
3.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2 综合评价模型的选取 |
3.5 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3.6 本章小节 |
4 实例验证与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2 项目应急管理评价 |
4.2.1 权重计算 |
4.2.2 综合评价计算 |
4.3 评价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指标评分调查问卷 |
附录2 判断矩阵专家打分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7)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震灾害的严峻性 |
1.1.2 抗震防灾的重要性 |
1.1.3 GIS与城市抗震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 |
1.2.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城市抗震能力分析模型 |
2.1 建筑物抗震能力分析模型 |
2.1.1 震害因子的确定 |
2.1.2 震害指数计算 |
2.2 地震危险性分析 |
2.2.1 潜在震源区划分 |
2.2.2 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 |
2.2.3 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
2.3 生命线系统抗震能力分析 |
2.3.1 供水、供气系统抗震能力分析 |
2.3.2 供电系统抗震能力 |
2.3.3 交通系统抗震能力 |
第3章 预警及救援能力 |
3.1 监测预警能力分析 |
3.2 应急救援能力分析 |
3.3 应急避难场所抗震能力分析 |
3.4 综合评价 |
第4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 |
4.1 基于Arc GIS Engine的二次开发 |
4.1.1 Arc GIS软件 |
4.1.2 Arc GIS Engine组件说明 |
4.1.3 编程语言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功能 |
4.2.2 系统结构框架 |
4.3 系统数据库 |
4.3.1 数据库的总体设计 |
4.3.2 数据录入储存 |
4.4 系统详细设计 |
4.4.1 文件管理 |
4.4.2 数据编辑 |
4.4.3 地震信息管理 |
4.4.4 城市基本信息 |
4.4.5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 |
4.4.6 地震管理条例 |
4.4.7 系统管理 |
4.4.8 帮助 |
第5章 系统演示 |
5.1 概述 |
5.2 数据库建立 |
5.3 功能演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避难场所信息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震灾害预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2 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地震震害预测相关理论 |
2.1.1 地震震害预测的概念 |
2.1.2 地震震害分析的内容 |
2.1.3 地震震害分析的方法 |
2.2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
2.2.1 Visual Studio 2012介绍 |
2.2.2 ArcGIS技术介绍 |
2.2.3 B/S构架 |
2.2.4 C#技术介绍 |
2.2.5 Oracle数据库技术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3 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业务需求 |
3.2 系统功能需求 |
3.2.1 地图工具需求 |
3.2.2 影响场模拟需求 |
3.2.3 地震灾害评估需求 |
3.2.4 防御辅助对策 |
3.2.5 地震灾害预测报告 |
3.2.6 系统管理 |
3.3 本章小结 |
4 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总体框架 |
4.3 系统流程 |
4.4 系统详细设计 |
4.4.1 地图工具模块设计 |
4.4.2 地震影响场模拟模块设计 |
4.4.3 地震震害损失评估模块 |
4.4.4 地震灾害防御辅助对策模块设计 |
4.4.5 地震灾害预测报告模块设计 |
4.4.6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5.2 数据库实体属性设计 |
4.5.3 数据库实体联系设计 |
4.5.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5 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主体页面 |
5.2 地图工具 |
5.2.1 坐标获取 |
5.2.2 坐标定位 |
5.2.3 新增书签 |
5.2.4 书签列表 |
5.2.5 水平距离 |
5.2.6 面积测量 |
5.3 影响场模拟 |
5.4 震害评估 |
5.4.1 失去住所 |
5.4.2 烈度与伤亡 |
5.5 防御辅助对策 |
5.5.1 项目启动 |
5.5.2 项目列表 |
5.5.3 动态标绘 |
5.6 震害预测报告 |
5.7 资料管理 |
5.8 专业信息服务 |
5.9 系统设置 |
5.9.1 部门管理 |
5.9.2 用户管理 |
5.9.3 角色管理 |
5.9.4 权限配置 |
6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 |
6.2 测试流程及方法 |
6.3 系统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改进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地震破坏评估方法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地震破坏评估方法研究概况 |
1.2.3 国外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方法研究概况 |
1.2.4 国内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方法研究概况 |
1.3 传统方法的缺陷和改进方法的基本要求 |
1.4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生命线工程地震破坏评估方法简述 |
引言 |
2.1 水池地震破坏评估方法 |
2.1.1 第一层次评估模型:经验统计模型 |
2.1.2 第二层次评估模型:震害综合评估模型 |
2.2 桥梁地震破坏评估方法 |
2.2.1 第二层次评估模型: |
2.3 隧道地震破坏评估方法 |
2.4 道路地震破坏评估方法 |
2.5 供水管网地震破坏评估方法 |
2.5.1 第一层次评估模型:经验统计模型 |
2.5.2 第二层次评估模型:经验统计回归模型 |
2.5.3 第二层次评估模型:半经验半理论模型 |
2.6 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破坏评估方法共性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方法修正 |
引言 |
3.1 水池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计算方法 |
3.2 桥梁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计算方法 |
3.3 隧道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计算方法 |
3.4 道路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计算方法 |
3.5 供水管网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计算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算例分析 |
引言 |
4.1 样本水池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分析 |
4.1.1 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 |
4.1.2 结果比对和分析 |
4.2 晋江市主要桥梁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分析 |
4.2.1 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 |
4.2.2 结果比对和分析 |
4.3 自贡市隧道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分析 |
4.3.1 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 |
4.3.2 结果比对和分析 |
4.4 惠州市部分城区主干道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分析 |
4.4.1 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 |
4.4.2 结果比对和分析 |
4.5 大庆市东风新村主干供水管网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分析 |
4.5.1 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 |
4.5.2 结果比对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地震现场工作现状 |
1.2.2 国外地震现场工作现状 |
1.2.3 国内地震现场灾害调查系统 |
1.2.4 国外地震现场灾害调查系统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功能设计 |
2.1.1 需求分析及前端设计 |
2.1.2 后端后台处理系统 |
2.2 系统开发及技术路线 |
2.2.1 小程序文本结构简要介绍 |
2.2.2 小程序架构设置 |
2.2.3 小程序开发中的重要组件 |
2.2.4 小程序发布 |
2.2.5 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 |
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2.3.1 数据库选择 |
2.3.2 数据库分类及对应表单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功能设计和核心报表 |
3.1 地震烈度调查 |
3.1.1 地震烈度调查基本概念 |
3.1.2 地震烈度调查基本方法 |
3.1.3 设计思路及内容 |
3.2 生命线工程震害调查 |
3.2.1 生命线工程震害调查基本概念 |
3.2.2 生命线工程震害调查基本方法 |
3.2.3 生命线工程震害调查设计和基本内容 |
3.3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 |
3.3.1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概念 |
3.3.2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方法 |
3.3.3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设计及基本内容 |
3.4 地图功能 |
3.4.1 盲估地震烈度图实现 |
3.4.2 调查结果地图显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实现及应用 |
4.1 系统功能实现 |
4.2 系统功能测试 |
4.2.1 系统性能测试 |
4.2.2 系统应用测试 |
4.2.3 调查问卷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城市供水生命线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郑茂. 西华大学, 2021(02)
- [2]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D]. 龙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于天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4]地震波作用下跨场地埋地管道动力响应研究[D]. 王丹.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5]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D]. 李倩.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6]基于物元可拓法的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评价研究[D]. 徐文静.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7]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D]. 刘倩.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时忠超.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9]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改进算法[D]. 孙晨雨.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10]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D]. 胡寒冰.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