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养鹅业发展前景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周贝贝[1](2020)在《冬闲地种草养鹅模式下适宜鹅品种的选择》文中指出如今,生态循环养殖已深入人心,这不仅满足人们对肉产品越来越高的品质要求,还因其循环高效的利用农田,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使得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现在生态养鹅方法主要有林下养鹅、果园生态养鹅、玉米地养鹅等方式,冬闲地种草养鹅是指利用冬天稻田空置期种植牧草,以达到鹅食草,鹅粪育田的循环生态的养殖模式。目前推广冬闲地种草养鹅模式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品种的选择,不同品种其生理特性不同,并不是所有品种鹅在种草养鹅模式都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品种选择,则成了现在推广冬闲田种草养鹅模式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选择四川白鹅、浙东白鹅、扬州鹅和霍尔多巴吉鹅为试验材料,首先进行圈养模拟试验(四个品种鹅统一育雏,29日龄出雏分组,分为补饲组:饲草+精料饲喂;对照组:全程饲喂精料。每个品种两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比较不同饲养模式下这四个品种鹅采食量与生长发育的不同;其次进行冬闲田种草放牧养鹅试验(四个品种鹅统一育雏,29日龄出雏分组,放入田间放牧饲养,晚间补饲碎米,每组10只,并设置三个重复),通过比较冬闲田种草养鹅下不同品种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肠道发育及盲肠肠道微生物等指标,选出冬闲田种草养鹅模式下的最适宜鹅品种,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圈养模拟试验中不同品种鹅的采食量及生长发育结果表明,不同鹅品种对黑麦草的采食量存在较大差异,浙东白鹅对牧草采食量最大,而四川白鹅采食量最少。与全程饲喂精料组相比,四个品种鹅饲喂黑麦草可减少精料采食。采食黑麦草后,四川白鹅、浙东白鹅和扬州鹅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且浙东白鹅和扬州鹅差异显着(P<0.05)。饲喂黑麦草还可降低各品种鹅的料重比,其中扬州鹅对草的利用效率最高。2.冬闲地种草养鹅模式下不同品种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结果表明,在整个放牧生长发育期间,四个品种鹅在生长发育前期增重较大,后期趋于缓慢。在生长发育前期(28-49日龄),扬州鹅的周增重高于四川白鹅和浙东白鹅,但差异不显着(P>0.05),但在36-42日龄时扬州鹅的体增重显着低于霍尔多巴吉鹅的体增重(P<0.05);在生长发育后期(50-70日龄),扬州鹅的体增重均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冬闲田种草养鹅模式下,四个品种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差异不显着(P>0.05);扬州鹅的腹脂率为1.39%,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品种鹅(P<0.05)。比较四个品种鹅的肉品质指标可知,扬州鹅胸肌和腿肌肉中水分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品种(P<0.05);浙东白鹅的胸肌中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P<0.05),这四个品种鹅的腿肌脂肪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扬州鹅的胸肌肉中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P<0.05),腿肌中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扬州鹅胸肌中胶原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P<0.05),浙东白鹅和扬州鹅的腿肌中胶原含量显着高于四川白鹅和霍尔多巴吉鹅(P<0.05)。3.冬闲地种草养鹅模式下不同品种鹅的肠道发育和肠道微生物结果表明,冬闲地种草养鹅模式下,扬州鹅的表观形态发育和肠道组织形态发育显着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P<0.05)。门水平上四个品种鹅的优势菌属相同,都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Alpha多样性比较,霍尔多巴吉鹅的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都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P<0.05)。根据Venn图筛选各品种鹅的盲肠特有菌,从门水平比较,霍尔多巴吉鹅的盲肠内微生物物种最丰富,其次是浙东白鹅,第三是扬州鹅最后是四川白鹅,分析特有菌功能可发现,四川白鹅盲肠特有菌仅具有分解消化纤维功能;浙东白鹅和霍尔多巴吉鹅盲肠特有菌中除去分解纤维菌外还分别含有两种和三种致病菌,而扬州鹅的盲肠特有菌中含有最多种类的分解纤维菌。圈养模拟试验中,扬州鹅对草的利用效率最高。冬闲田种草养鹅模式下,扬州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产肉性能最好,肠道表观形态及组织形态都发育的最好,盲肠中分解消化粗纤维的菌群最多,且无致病菌。综上,扬州鹅可作为种草养鹅的理想品种,研究结果为发展集约化种草养鹅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心田[2](2013)在《完善产业链条,提升鹅业发展水平——“第三届中国鹅业产学研恳谈会暨第四届江苏省种鹅产业联谊会”在扬州召开》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入探讨和有效解决养鹅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共同探索我国鹅产业化发展之路,2013年10月1213日,由《中国禽业导刊》、《中国家禽》、中国家禽业信息网和扬州双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鹅业产学研恳谈会暨第四届江苏省种鹅产业联谊会"在江苏扬州成功召开。扬州大学陈国宏副校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邹剑敏所长、邢进才书记、江苏省畜牧总站朱满兴副站长、扬州大学赵万里教授、王永坤教
任继武,刘源,樊瑞泉,员世宇[3](2011)在《如何利用我国鹅的遗传资源发展山西鹅产业》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鹅业的迅猛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宝贵的鹅遗传资源,发展山西鹅业并提高产业化水平,是当前值得山西养鹅工作者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综述了我国鹅的丰富遗传资源的形成原因、保护与利用现状,提出了发展山西鹅业并提高产业化水平的途径。
王来有[4](2011)在《台湾鹅业发展历程和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文中指出台湾地区雨量充沛、温暖多湿,水塘、溪流密布,全年没有结冰期,是鹅等水禽的天堂。可以说,台湾是中国养鹅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解读台湾养鹅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会给我国养鹅产业化发展以很好的启示。
杜洁茹[5](2010)在《“养鹅业的第二个春天真的到了”——千名养鹅人齐聚鄢陵 共商中国鹅业发展大计》文中研究说明秋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9~11日,中国鹅业发展大会在河南鄢陵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养鹅专家、学者及养鹅场负责人等共计千余人会聚一堂。参会嘉宾就中国鹅业如何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表了独到的见解。青岛农业大学王宝维教授提出"中国鹅业的发展出路在于加工企业,加工企业越多,鹅的发展形势就会越好。";浙江省绍兴县天鸿鹅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水指出"目前鹅的市场北养南销、南养南销暂时还不会改变,但是不久的将来大部分的鹅会养在长江沿岸,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到2015年中国的鹅业将走向一个巅峰。";等等,这些观点无疑给养鹅人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出路。据悉,我国养鹅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朝杜甫的笔下,就留下了"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的诗句。本次会议由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鹅业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西北养鹅基地、河南天亿林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大会宣告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鹅业专业委员会。
朱士仁[6](2010)在《对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养鹅业的战略思考》文中研究指明
朱士仁[7](2009)在《对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养鹅业的战略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通过30年养鹅知识的学习和鹅业工作的调研与实践,笔者对鹅有了较深的认知,鹅,朴实高雅,姿态轩昂,素食自律,食草节粮,全身是宝,无私奉
窦新红[8](2009)在《从风浪中寻觅最佳节点 在市场变化中赢得商机——2009·河南·商城第三届全国鹅业发展大会侧记》文中提出我国的养鹅业具有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诸多特点,特别是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底,养鹅业回报率较高,产业整体效益提升,出现18个月的高利润时段。然而进入2008年,在养鹅农户高价购进鹅苗、饲料价格上涨、经济发展趋缓等多种不利因素下,全国养鹅业出现多年未遇的市场疲软,产品价格低迷、销路不畅,养鹅业在前景迷茫、充满变数的情况下步履艰难地步入2009年。中国的养鹅业如何从风浪中寻觅最佳节点、在市场变化中赢得商机?这是每个从业者关心的问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河南商城全国鹅业发展大会在上月底召开,与会者就行业发展的主题进行了热烈交流,以下略记之。
王中山,武一[9](2009)在《把白鹅产业做大做强——河南省新蔡县发展现代鹅业纪实》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农业大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却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一直进行不懈地探索:他们引导广大农户养过牛,养过波尔山羊,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发展壮大。如今,他们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又在倾力打造"中国白鹅之乡"。这项重大决策是如何出台的,能否真正成为本县的支柱产业、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新蔡县进行探访
李文增,卢建,杨海明[10](2008)在《我国养鹅业产业化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从育种、营养、管理、防疫、产品加工及市场信息等方面,对目前我国养鹅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对养鹅业产业化的前景作了探索。
二、中国养鹅业发展前景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养鹅业发展前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冬闲地种草养鹅模式下适宜鹅品种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鹅业的发展 |
1.2 主要鹅品种及其特征 |
1.3 鹅的养殖模式 |
1.3.1 集约化养殖 |
1.3.2 生态养殖 |
1.4 不同品种间比较所用的常用指标 |
1.4.1 生长性能 |
1.4.2 屠宰性能 |
1.4.3 肉品质性能 |
1.4.4 肠道微生物区系 |
1.5 鹅肠道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本研究内容 |
第2章 圈养模拟试验下对不同品种鹅采食量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设计与分组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圈养模拟种草养鹅模式下对不同鹅品种采食量的影响 |
2.2.2 圈养模拟种草养鹅模式下对不同鹅品种体重的影响 |
2.2.3 圈养模拟种草养鹅模式下对不同鹅品种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
2.3 讨论与结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冬闲地种草养鹅模式下对不同品种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及试验方案 |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种草养鹅模式下各品种鹅的生长性能比较分析 |
3.2.2 种草养鹅模式下各品种鹅的屠宰性能比较分析 |
3.2.3 种草养鹅模式下各品种鹅的肉品质比较分析 |
3.3 讨论 |
3.3.1 种草养鹅模式对各品种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种草养鹅模式对各品种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
3.3.3 种草养鹅模式对各品种鹅肉品质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冬闲地种草养鹅模式下对不同品种鹅的肠道发育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及试验方案 |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4 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草养鹅模式下不同品种鹅的肠道发育的影响 |
4.2.2 种草养鹅模式下不同品种鹅的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4.2.3 种草养鹅模式下对不同品种鹅盲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种草养鹅模式下对不同品种鹅的肠道发育的影响 |
4.3.2 种草养鹅模式下对不同品种鹅的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4.3.3 种草养鹅模式下对不同品种鹅的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3.4 种草养鹅模式下对不同品种鹅的盲肠特有菌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完善产业链条,提升鹅业发展水平——“第三届中国鹅业产学研恳谈会暨第四届江苏省种鹅产业联谊会”在扬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鹅业优势明显 |
2 鹅产业升级面临众多制约因素 |
2.1 资金短缺制约企业发展 |
2.2 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缓解企业人才慌 |
2.3 提高企业保种意识, 加大育种投入 |
2.4 创新养殖模式, 减轻环境污染 |
2.5 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
2.6 研发产品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
3 结语 |
(3)如何利用我国鹅的遗传资源发展山西鹅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鹅的遗传资源形成原因 |
1.1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条件复杂多样是鹅遗传资源形成的基础 |
1.2 养鹅、爱鹅、吃鹅的历史传统是我国鹅的遗传资源形成的前提 |
1.3 鹅自身的优越条件是形成我国鹅的遗传资源的动力 |
1.4 饲料资源丰富、饲养环境得天独厚是形成我国鹅遗传资源的保证 |
2 我国鹅的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
3 如何利用我国鹅的遗传资源, 发展山西鹅业并提高产业化水平 |
3.1 山西省应积极做好资源引入、保护工作 |
3.2 选择性利用鹅的遗传资源, 培育更多、更好的鹅新品种或杂交配套系 |
3.3 因地制宜改变饲养模式, 提倡集约化养殖、生态养殖模式 |
3.4 利用我国传统的鹅深加工优势, 促进山西鹅业发展 |
3.5 加强科学研究, 提高鹅的遗传资源利用价值, 增强鹅业发展后劲 |
4 今后工作中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
4.1 应用生物技术等手段, 探索鹅品种选育的新途径 |
4.2 对鹅生长性能、生理机制、生产性能等规律的研究 |
4.3 养鹅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 |
4.4 鹅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
(4)台湾鹅业发展历程和经验给我们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台湾养鹅业发展历程 |
2 台湾养鹅产业的现况 |
3 台湾养鹅协会的成立与作用 |
4 台湾反季节养鹅的成功经验 |
4.1 环控种鹅舍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
4.2 环控种鹅舍对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的影响 |
4.3 传统种鹅舍与环控种鹅舍产期与产能比较 |
4.4 种鹅产期调节的经济效益 |
5 台湾养鹅业发展和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
5.1 当前应是内地发展养鹅的良好契机 |
5.2 鹅产品质量标准需要统一 |
5.3 要建立养鹅利益链接机制 |
5.4 国家要做好鹅品种资源保护工作 |
5.5 探索种鹅反季节繁殖技术 |
5.6 正确看待鹅肥肝产业 |
(5)“养鹅业的第二个春天真的到了”——千名养鹅人齐聚鄢陵 共商中国鹅业发展大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养鹅业:问题不少, 行情趋好 |
一、中国鹅业之现状 |
1散户多、规模化企业少 |
2肉鹅饲养方式与饲料配制技术落后 |
3市场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
4至今未有鹅饲养标准 |
5加工龙头企业分布不均匀产品深加工水平亟待提高 |
6高效完整的肉鹅产业链亟待形成 |
7育种工作滞后 |
8疾病使肉鹅产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
二、中国鹅业发展之出路 |
1加工业———中国鹅业发展的出路 |
2育种———鹅业要想发展必须绕过去的坎儿 |
3规模化养殖之路———中国鹅业发展必走之路 |
4制定中国肉鹅饲养标准———势在必行 |
5建立兽医卫生防疫体系———确保鹅业发展 |
6产业化———中国鹅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
7建设全国性鹅业信息系统 |
三、明年, 行情普遍趋好 |
第二部分:十问中国养鹅业 |
一、中国养鹅业的发展轨迹给予我们什么启迪 |
二、我国养鹅业有哪些特点、特色和特殊性 |
三、如何看待近几年来我国养鹅业出现的“反常”现象 |
四、外行老板加盟养鹅业成功的机率有多大 |
五、扩大鹅产品内需消费的出路何在 |
六、如何处理好养鹅企业与养鹅农户的关系 |
七、农户养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八、国外的鹅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可怕否? |
九、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集群化养鹅模式离我们还有多远 |
十、什么是中国养鹅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三部分:中国目前适合养殖的鹅品种 |
第四部分:中国鹅产品加工前景展望 |
第五部分:养鹅实用新技术选登 |
1放牧养鹅 |
2种草养鹅 |
3反季节养鹅 |
4直线育肥法 |
5玉米地饲养肉鹅 (高级兽医师, 许英民) |
6林下养鹅 (边江) |
7秸秆生物饲料养鹅技术 (洪学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业信息服务站) |
(7)对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养鹅业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鹅业是中国的骄傲 |
2 发展养鹅业意义重大 |
2.1 适合国情, 富强“三农”我国基本的国情是: |
2.2 有利于粮食安全和科学发展 |
2.3 符合时代需要、增进人体健康 |
2.4 鹅全身是宝, 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 |
2.5 自由自在的产业, 可以省心地发展 |
3 中国养鹅的现状 |
3.1 规模养鹅遍布全国, 数量迅速发展, 质量逐步提高 |
3.2 良种鹅受到重视, 种质改善, 效益提高 |
3.3 养鹅讲营养 |
3.4 现代养鹅设施推进了现代养鹅业发展 |
3.5 现代化鹅产业较快发展 |
4 存在的问题 |
4.1 缺乏良种繁育体系通过养鹅知识的学习和 |
4.2 组织化程度低 |
4.3 鹅肉产品消费市场开拓乏力 |
4.4 缺少政府支持 |
5 走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养鹅业之路 |
(9)把白鹅产业做大做强——河南省新蔡县发展现代鹅业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探索篇 |
发展篇 |
未来篇 |
(10)我国养鹅业产业化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我国养鹅业面临的问题 |
1.1 品种选育工作落后, 鹅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
1.2 缺乏鹅营养需要标准, 饲料安全存在隐患 |
1.3 人工授精技术不过关, 鹅的生产季节性明显 |
1.4 饲养管理方式落后, 防疫体系不规范 |
1.5 市场信息不畅通, 政府引导和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
1.6 鹅产品深加工能力亟待提高 |
2 我国养鹅业产业化的对策 |
2.1 科学地品种选育和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
2.2 建立饲养标准和饲料安全评价体系 |
2.3 应用人工授精技术, 减弱或消除鹅生产季节性 |
2.4 加强饲养管理 |
2.5 建立科学的防疫体系 |
2.6 健全市场信息体系 |
2.7 重视和加强鹅产品的深加工 |
3 小结 |
四、中国养鹅业发展前景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冬闲地种草养鹅模式下适宜鹅品种的选择[D]. 周贝贝. 扬州大学, 2020(05)
- [2]完善产业链条,提升鹅业发展水平——“第三届中国鹅业产学研恳谈会暨第四届江苏省种鹅产业联谊会”在扬州召开[J]. 心田. 中国家禽, 2013(20)
- [3]如何利用我国鹅的遗传资源发展山西鹅产业[J]. 任继武,刘源,樊瑞泉,员世宇. 山西农业科学, 2011(12)
- [4]台湾鹅业发展历程和经验给我们的启示[J]. 王来有. 当代畜牧, 2011(06)
- [5]“养鹅业的第二个春天真的到了”——千名养鹅人齐聚鄢陵 共商中国鹅业发展大计[J]. 杜洁茹. 北方牧业, 2010(20)
- [6]对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养鹅业的战略思考[J]. 朱士仁.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 [7]对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养鹅业的战略思考[J]. 朱士仁. 水禽世界, 2009(06)
- [8]从风浪中寻觅最佳节点 在市场变化中赢得商机——2009·河南·商城第三届全国鹅业发展大会侧记[J]. 窦新红. 中国禽业导刊, 2009(08)
- [9]把白鹅产业做大做强——河南省新蔡县发展现代鹅业纪实[J]. 王中山,武一.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02)
- [10]我国养鹅业产业化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 李文增,卢建,杨海明. 家禽科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