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与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陶亚玲[1](2021)在《青藏高原东缘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隆升剥露及其对高原扩展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在向东扩展过程中,受扬子板块板块阻挡,发生强烈的变形缩短变形,发育了龙门山–雅砻江逆冲带。雅砻江逆冲带作为龙门山逆冲带的南段,是青藏高原东部重要的构造地貌及地球物理特性过渡带,该带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的过渡带上,断裂带空间展布较宽,地形梯度变化并不如龙门山地区显着。因此,其在高原扩展中的作用也往往被低估甚至忽视,其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历史并未得到很好的约束。尽管国内外学者对青藏高原东部新生代以来的抬升历史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依旧存在很大争议。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晚中新世以来高原东部进入了快速剥露阶段,长期以来这也被当做是高原东部地区地表抬升的证据。然而,近些年来,来自于高原东部逆冲带上盘的研究报道了新生代早–中期的构造变形事件,揭示出了多期次的构造隆升与剥露过程。尽管来自于雅砻江上盘的研究也报道了其早期的变形过程,但该带变形的时空特征依旧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系统研究。本论文采用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对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以来的剥露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跨其腹地断裂玉农希断裂和逆冲前缘锦屏山–木里断裂采集4个高程剖面样品,进行磷灰石和锆石(U–Th)/He、磷灰石裂变径迹(FT)测试,利用QTQt软件进行了热史反演分析,精确约束了雅砻江逆冲带剥露过程的时空演化历史。另外,本论文系统收集整理了青藏高原周边关键带包括天山、高原东北部及东部地区已有的大量低温热年代学数据,以及整个青藏高原范围内的河流阶地年龄以及流域尺度10Be侵蚀速率,分析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剥蚀速率。在探讨雅砻江逆冲带演化历史的基础上,讨论了整个青藏高原东部以及整个高原范围的新生代剥蚀历史及其机制。本论文新的测年结果及热史模拟表明,雅砻江逆冲带腹地的玉农希断裂上下盘记在40–30 Ma发生的同期不同步带变形标志着该断裂的启动。与龙门山逆冲带准同步变形过程表明此时高原的东部边界开始形成。逆冲带前缘锦屏山地区在渐新世(30–24 Ma)和中中新世(17–14 Ma)经历了两期快速的隆升剥露过程,比腹地断裂晚近15–10 Ma,这可能揭示了断块间变形的差异以及高原东边界向外扩展的过程。基于新生代以来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的剥露速率时空特征显示,在时间上,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北部在晚始新世–渐新世进入加速隆升与剥露阶段,而天山地区相对较晚(中新世);最普遍的剥露过程均发生在晚中新世以来。在空间上,剥露最快的区域与构造活跃区一致。另外,河流下切速率以及流域尺度10Be的侵蚀速率也显示了显着的空间差异性剥蚀过程,揭示了构造(断裂)活动对地表剥蚀过程长期的重要控制作用。结合Rohrmann等(2012年)提出的高原边界扩展模型,本论文认为青藏高原最东边界在~30 Ma延伸至锦屏山–龙门山及西秦岭一带,最东北部边界在柴达木南缘东昆仑一带。这一新生代早期的高原加速向外扩展变形是对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远程响应过程。而晚新生代在整个高原范围的广泛的快速剥蚀和变形阶段可能是由高原中部岩石圈拆沉作用驱动,或是由于下地壳物质向东–东南部和东北部的流动驱动。
刘方斌[2](2021)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作为青藏高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期间经历了显着的构造隆升、断裂活动、气候变化和河流系统的重组,这些过程均伴随着岩石的快速剥露,是当今地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然而,目前关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剥露过程及驱动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重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冷却历史、研究其快速冷却的驱动机制对理解该地区的形成机制以及地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花岗岩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借助磷灰石和锆石(U-Th)/He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种低温热年代学定年手段,并结合二维(QTQt)和三维(Pecube)热历史模拟方法,研究了临沧花岗岩地区新生代期间的剥露过程。其次,结合构造资料以及古气候数据分析,探讨了临沧花岗岩岩体快速变冷的驱动机制。最后结合已发表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采用数学统计及数值模拟(Glide)的方法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快速剥露期次以及剥露速率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新生代期间,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花岗岩地区主要经历了三次快速冷却事件,分别发生在晚始新世、渐新世以及中中新世。(2)通过综合分析区域气候及地质数据,认为晚始新世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是由于地壳缩短所致,而渐新世的快速冷却则是由于地壳缩短以及侧向挤出共同作用引起,该两次事件的发生与印度板块的斜向俯冲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把中中新世时期快速剥蚀归因为亚洲夏季风增强所导致的加速河流下切作用,河流的下切侵蚀进一步加速了该区域的地貌演化。(3)基于三维热-动力学数值模拟(Pecube)的方法分别采用稳定地形、高原-稳定地形以及高原-动态地形3种模型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地区的地貌演化过程。反演结果揭示了在早新生代(晚始新世)时期,只有高原-稳定地形模拟的结果能够精确的约束研究区冷却剥露的时空演化历史,并论证了在该时期经历了快速的构造抬升事件,从而达到现今海拔高度。该模型结果意味着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新生代早期就开始快速隆升。(4)基于前人发表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KDE)统计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快速剥露事件及期次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整个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此期间至少发生了6次快速剥露事件,分别为~61-58 Ma,38-35 Ma,32-23 Ma,18-13 Ma,11-6 Ma以及4-3 Ma。(5)通过区域数值模拟方法(Glide)计算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速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剥露速率在时空上存在显着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由于区域构造和(或)气候变化作用所导致。
朱良玉[3](2020)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青藏高原与华南地块,巽他地块和印度地块的交汇部位,有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红河断裂,实皆断裂等大型走滑断层系统,是印-亚碰撞,高原扩展,缅甸微板块俯冲,菲律宾板块俯冲,苏门答腊板块俯冲等多种构造作用共同交汇的部位。中生代以来随特提斯洋的开合演化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变形历史。复杂的继承性构造交织于现今多种动力学过程,使人们对该研究区的现今地壳变形模式至今未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从整体上理解和认识该区域现今地壳变形机理。本论文首先利用现今长期三维地壳变形资料(GPS水平和精密水准垂直运动速度场),总结该区域的应变分配特征。然后,采用不同参考框架的GPS形变场估算了各自的旋转中心。依据估计的旋转中心和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模型各边界对现今地壳变形的贡献。然后,对局部区域典型地壳变形特征(川西贡嘎山隆升,滇中相对于川西与滇南的下沉以及滇南近东西方向拉张),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其变形机理。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和本文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地壳变形的联合模型。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项研究内容:1.利用已公开发表的长期水平与垂直变形场,分析总结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长期变形主要特征,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确定现今长期地壳变形特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可能的形成机制。2.根据公开发表的不同参考框架的速度场,估算青藏高原东南缘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旋转的旋转中心,并评估旋转效应对观测速度场的贡献。3.采用研究区公开发表的高分辨率地震波速度结构,计算研究区重力势能(GPE),并估算重力势能所产生的应变率,讨论重力作用在该区域地壳变形中的影响。4.以川西贡嘎山快速隆升为例,利用斜向挤压数值模型分析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大型走滑断层系统,断层走向转折处高地形的隆升机制,讨论河流下切,中下地壳流对造山过程的影响。5.结合深部成像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确定滇中地区峨眉山地幔柱改造所产生岩石圈内高速体的位置和物理参数,利用三维热力学数值模拟技术讨论壳内高速体、岩石圈内高速体对地形演化,地表断层演化,重力场演化和深部流场的影响。6.利用深部成像资料和二维热力学数值技术,模拟缅甸板片自发俯冲过程所产生岩石圈受力状态与深部地幔回旋流,分析滇南地区现今地壳水平伸展过程的控制机制,讨论SKS波观测结果与深部地幔回旋流和岩石圈变形的关系。7.结合研究区震源机制解分布特征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缅甸板块俯冲的现今状态及其动力学表现,并探讨其对滇西南地区地壳变形的影响。8.利用数值模拟结果与地质相关资料讨论了巽他地块双向俯冲过程与现今滇南地区地壳变形之间的关系。并推测红河断裂中新世极性翻转的可能机制。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获得的结论与认识可归纳如下:1.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层的大型右旋剪切带与旋转变形——实皆断裂与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系统通过对现今水平应变场的分析和本文的相关数值模拟工作,发现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应变场主要受控于南部的实皆断裂与北部的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层系统。分属南北的两个大型走滑断层系统在东西长600km南北宽700km的范围内,与该区域复杂的先存构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应变特征。主要依据如下:(1)从区域主应变率的方向来看,整个区域的主张应变率以红河断裂西北尾端为核心做顺时针旋转,而主挤压应变率与剪切应变率主要集中于两大走滑断层系统附近及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区域。这一特征意味着该区域的运动学模式应该是以主干断层的边界运动为主,而各活动地块则承受来自南侧与北侧大型走滑断层运动在宽度达600km范围内所产生的巨大力矩而旋转变形。这一认识与在南汀河断裂——程海断裂——理塘断裂围陷的区域内发育的正断层和拉张型震源机制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从断层滑动速率来讲,研究区域内虽然存在红河断裂,丽江-小金河断裂,金沙江断裂和澜沧江断裂等古老的缝合带,但他们现今的滑动速率都在5mm/a以下。这不仅难以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相比,更难以与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和实皆断层相比。因此,在现今的构造作用力驱动下,该区域的主控断层应该是东西两大型走滑断层系统。从地质滑动速率来看,在这些地区百万年尺度的滑动速率也同样不超过5mm/a。(3)从长期垂直变形场和地形分布上看,快速隆升区域主要集中于走滑断层转折区域。如位于鲜水河与安宁河断裂交汇部位的贡嘎山地区,安宁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交汇的螺髻山以及则木河断裂与小江断裂交汇的轿子山。整个川西地区承受着来自青藏高原的挤出作用,具有较高的隆升速率。但是隆升速率从川西块体北侧的鲜水河断裂向南则隆升速率逐渐降低,而在滇西南的程海断裂则转换为以下沉为主。而滇中地块,正处于两大断层系统的直接交汇部位,其相对于滇南与川西则处于下沉区域。这一现象也被整个区域广泛分布的新近纪-第四系盆地沉积证实。(4)从块体旋转的角度来看,利用相对于华南地块的GPS速度场能够获得与地质旋转结果一致的旋转中心,旋转中心位于(96.10°E,27.4°N)附近。依据旋转中心获得的角速度分布来看,研究区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旋转角速度在2度/百万年,且内圈快于外圈。这一认识与利用古地磁和地质方法获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5)旋转数值模拟测试结果表明,来自内圈的边界条件对整个区域地壳变形的贡献可达50%,其中切向旋转贡献占比40%而径向边界作用占比10%,总的来看旋转分量占比达70%。在两条大型走滑断层系统之间,主要以非均匀旋转的方式吸收两者的差异运动。(6)通过对贡嘎山地区隆升机理的数值测试发现:挤压隆升与三维非均匀剥蚀是近9Ma以来,贡嘎山快速隆升的原动力。而南部的螺髻山与轿子山由于存在西南方向的拉张作用而无法快速累积地形。现今残留的高地形可能与该地区非均匀剥蚀对残余地形的改造所致。这意味着,在龙门山-锦屏山以北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挤出作用依然是最主要的控制作用,贡嘎的快速隆升就是最好的证据。(7)从峨眉山玄武岩区域壳内高速体的数值模拟结果来看:峨眉山玄武岩改造后产生的高速异常体,对现今地壳变形动力学来讲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现今观测的近似圆形的壳内高速体直接证实了滇中地块在新生代并没有承受巨大的挤压,拉伸等大规模内部变形。如果发生大规模变形其岩石圈内的环形异常体则很难留存。但如果只是发生整体旋转变形和挤压变形,将能很好解释快速滑动的边界断层和深部近似圆形的高速体,以及相对于较慢的隆升。2.重力驱动的浅层地形流动除远场的俯冲作用外,也有学者认为现今观测的GPS变形可以通过地形所产生的重力梯度来解释。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计算了本研究区内重力势能梯度所产生差应力,结合区域粘性结构,估计了重力势能所产生的应变率。研究结果表明重力驱动作用在丽江-小金河断裂附近具有较大的影响,且其所产生的差应力方向与观测的拉张应变率方向一致。从1500米地形等高线与莫霍面40公里等深线的弯曲程度,可以看出,青藏高原深部物质并没有大规模溢出青藏高原,而地形则如流水般受到重力作用而从高原向四周扩展。这一重力驱动过程是否有中下地壳流参与,本论文的模型中并不确定。3.缅甸自发俯冲过程与岩石圈拉张作用从俯冲的角度来讲,上覆板片是产生高山(南美安第斯俯冲带)还是产生弧后盆地(日本海),最直接的原因是上覆板片所承受是挤压还是拉张,而最关键的控制因素是海沟前进还是后撤。而对于缅甸弧,从东向西弯曲了近150km,这充分说明缅甸板片的俯冲过程持续存在并产生海沟后撤现象,这必然在上覆板片的滇南地区产生拉伸作用。通过本文的数值工作,不难发现,如果俯冲板片与浅部发生断裂,则无法产生现今观测的震源机制解方向与地壳应变状态。基于已公开发表的缅甸微板块深部板片形态,可以推测整个滇南地区,即实皆断裂尾端,北纬26.5度以南地区,缅甸弧后撤而对该地区的岩石产生东西方向的拉伸作用。而北纬26.5度以北地区,由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向北推挤,其产生的是“海沟”前进状态,会对以北的岩石圈产生挤压作用。这种对上覆岩石圈的挤压与拉张过程的转换与印度-缅甸俯冲板片的撕裂有关。4.深部地幔中的回旋流与地幔各向异性自发俯冲板片由于自重而向地幔深部运动时,必然对地幔产生扰动。前人研究表明,俯冲板片边缘会产生回旋流,回旋流的大小与形态与板片的分布形态直接相关,海沟后撤有利于产生平行于海沟方向的地幔各向异性,而海沟前进会产生垂直于海沟方向的地幔各向异性。但对于缅甸俯冲来讲,由于其缺乏主动俯冲所需的推挤作用,并不能算传统意义上的海沟前进与后撤。基于本文的数值模拟结果,虽然海沟发生后撤,但依然能够在板片前端产生垂直于海沟方向的回旋流。这一回旋流与该区域大量存在的地幔各向异性—SKS波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北纬26.5度以北的区域,地幔各向异性变为南北方向,而这与该区域主动俯冲产生海沟前进的效果类似,产生垂直于碰撞缝合带的地幔各向异性。5.来自远场的驱动作用——巽他地块的双向俯冲过程与红河断裂除青藏高原的挤压作用、印度板片的北推作用以及缅甸板片的俯冲作用外,该区域是否受到苏门答腊俯冲,菲律宾俯冲的影响?本论文也对此进行了探讨。通过公开发表的深部速度结构发现,在1000km深部内,苏门答腊板片只在海沟附近存在,大部分板片已经快速穿透660km相变面,沉入更深的地幔中。其所产生的海沟后撤已经导致安达曼海,南中国海形成。但从现今的GPS速度结果上看,苏门答腊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的是挤压作用。本文依据从缅甸到菲律宾的P波速度结构剖面建立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今缅甸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拉张而菲律宾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挤压,两侧相向而产生向西的运动。但菲律宾俯冲减弱后,对巽他地块也产生拉张作用,巽他地块则无法产生西向运动。这说明巽他地块的运动方式与两侧的双向俯冲过程密切相关。基于此,可以推测红河断裂现今运动减弱与巽他地块所承受的挤压边界作用相关。对比缅甸俯冲与菲律宾俯冲带的开始时间,可以发现在西侧的缅甸俯冲更为古老,在27-28Ma以来基本以自发俯冲为主,而东侧菲律宾俯冲在40-20Ma间先以原南海俯冲为主俯冲了近700km,20Ma以后以现今南海俯冲近700km,总共发生了近1400公里的位移。而在35-17Ma,红河断裂发生了大规模左旋走滑,滑动量级在500-1000km之间,这与目前平卧于菲律宾俯冲带下方的板片长度基本吻合。因此,红河断裂35-17Ma的大规模左旋走滑位移可能被原南海的快速俯冲而吸收,而主要控制作用来自于巽他地块两侧的俯冲过程。安达曼—苏门答腊俯冲过程所产生的海沟后撤主要在11Ma开始活动,其活动时间小于红河断裂发生大规模运动的时间。因此,控制中新世红河断裂大规模滑动、极性变化的主要力源可能来自于菲律宾俯冲过程的翻转。6.普遍存在的壳幔解耦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区地壳层受控于实皆断裂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统的大型右旋剪切带。地表层受控于重力所产生的地形流动。岩石圈层受控于俯冲板片所产生的挤压与拉张作用以及远场的俯冲过程。深部的地幔层则受控于深部板片所产生的回旋流。从浅部到深部,其所承受的作用力并不相同。地表GPS观测与深部SKS,PMS等观测无论方向是否一致,其所承受的作用力不同必然导致地壳和地幔处于不同的应变状态。因此,基于本文的分析认为,本研究区从浅部到深部由于作用力的巨大差异,壳幔解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梁霄[4](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李冰[5](2020)在《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文中指出祁连造山带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特提斯构造域最北部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在华北克拉通与柴达木地块之间经历了早古生代的俯冲和碰撞的多阶段造山过程,并于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的影响形成了现今的祁连山逆冲断裂带。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变形在后期的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和新生代的陆内挤压造山作用过程中被相当程度的活化或改造。为了更好地约束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综合地质填图,岩浆岩和碎屑沉积岩的锆石U-Pb测年,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低温年代学,构造物理模拟等方法来试图剖析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造山作用和新生代陆内变形与扩展过程,以及早期构造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过程的控制与制约。综合本文及前人在祁连造山带内开展的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获得了祁连造山带内新元古界至白垩系沉积地层碎屑锆石的5个峰值年龄区间:2550-2350 Ma,1850-1750 Ma,1050-950 Ma,500-435 Ma和320-240 Ma,以及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3次主要的影响沉积过程的物源转变与古水系变迁。基于祁连造山带的地质概况、岩浆侵入序列和前人的地球物理资料所显示的深部结构,本文提出了祁连造山带前新生代的综合演化模型,其中包括1)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裂谷作用导致祁连洋沿着塔里木洋闭合的古缝合带开启;2)寒武纪—奥陶纪的俯冲引发了祁连洋在柴达木地块与华北克拉通之间的洋壳背向双重俯冲作用,并导致了与洋壳俯冲相关的早期岩浆作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3)祁连洋的最终封闭和大陆碰撞发生在440 Ma左右,并开启了由地壳熔融导致的同碰撞和后碰撞的岩浆活动和陆陆碰撞导致的志留纪复理石沉积的中低温度(400-500°C)韧性变形过程并千枚岩化,以及沉积物物源的变化和造山带内部古水系的重构;4)泥盆纪中晚期的伸展坍塌,形成了典型的磨拉石沉积,重构了造山带内部古水系并导致沉积物源的从早古生代沉积物转变为元古代的基底;5)中生代伸展导致了侏罗—白垩纪陆内伸展盆地的广泛发育。海原断层中段增压弯曲构造部位,中祁连地块和北祁连造山带中段和柴达木盆地东段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果表明,祁连山逆冲断裂带经历了多期的冷却历史,主要包括:1)受构造事件远程效应影响的侏罗纪至白垩纪晚期的早期冷却过程;2)沿祁连山逆冲断裂西段和柴北缘逆冲断裂带发生的始新世—渐新世与逆冲断层活动相关的冷却过程,以及祁连山逆冲断裂带东段从白垩纪晚期到中新世的长期构造静止状态;3)中新世中晚期准同期的构造活动与快速冷却使岩石样品最终隆升至地表,并导致早期逆冲断层的活化和海原断裂在15-10 Ma间走滑活动的启动。基于本文的构造物理模拟和前人的数值模拟结果,本文认为祁连山逆冲断裂带自新生代早期以来就成为了整个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北部边界,并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不久后始新世便开始以无序变形的方法发育一系列逆冲断层,伴随着山脉的隆起和盆地的沉积。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过程是受到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残存构造的影响,其作为低摩擦系数的脱离层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陆内变形过程中对上地壳变形的模式,应变分布和变形时序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马字发[6](2020)在《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流域晩新生代隆升历史:河流纵剖面模拟的约束及启示》文中认为印度-欧亚板块不断的汇聚、碰撞,推动了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区域的构造变形和持续隆升。形成了青藏高原内部平坦,边缘陡峻且发育大量深切峡谷的地貌特征。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逆冲带与相邻的四川盆地存在超过4 km的地形差。目前的研究表明,这种短水平距离上的巨大地形高差的形成,可能是区域上地壳逆冲,脆性缩短,使地壳增厚造成的。然而,无论是新生代地层记录,还是现今GPS速度场,证实青藏高原东缘水平缩短速率很低,不足以构建现代地形。因此,有研究者提出粘性的中下地壳流使区域地壳增厚。下地壳流开始于约20 Ma,并且在10-15 Ma区域加速隆升。尽管这一推论得到了越来越多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的支持,但由热年代学剖面确定的剥蚀/隆升速率通常是自某个时间段以来的平均值。因此,很难量化构造隆升的过程,即隆升是均匀的还是随时间变化的。发育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大渡河,其河流系统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的区域构造活动信息。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从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中提取了大渡河流域河道,对河道高程剖面分析,并通过流域面积-坡度对数图法,识别出三组slope-break型裂点。另外,本研究还基于河流水力侵蚀模型线性瞬态方程的解析解,模拟了高原东缘的隆升历史。最终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1)在大渡河流域的10条河流,识别出了三组典型的构造裂点,三组裂点的高程范围分别为3600-4200 m、2800-3200 m和约2000 m。(2)反演出大渡河流域30 Ma以来的隆升历史;中中新世之前,大渡河流域经历了相对缓慢的隆升,其速率<0.1 mm/a;15 Ma以来加速隆升,速率逐渐增大到0.33±0.03 mm/a。
王桥[7](2020)在《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文中指出川滇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南向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高原隆升模式和生长变形过程的重要窗口。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北支为丽江-小金河断裂、南支为金河-箐河断裂以及程海断裂)斜切川滇地块,前人研究认为该构造带对青藏高原的东南向扩展具有屏蔽和吸收作用,但其深部驱动机制及动力学过程并不清楚,同时研究区一带地震频发,其孕震背景还有待进一步梳理。本文重点围绕“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及孕震背景”等科学问题,主要完成了二条宽频大地电磁(MT)剖面和一条宽频+长周期大地电磁(MT+LMT)剖面观测,进行了大地电磁三维壳幔电性结构建模;利用地震和重磁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并配合开展了地表变形数据的联合分析;辅以完成了三个地质构造控制点以及一个遥感解译点的调查研究等工作,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结构和动力学解释模型。首先,通过大地电磁资料的精细处理与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深部结构定性的认识并明确了数据的反演方案;通过开展精细化的二维三维反演,建立了川滇地块中部壳幔电性结构模型;然后,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对各剖面电性结构模型开展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分析,进一步划分了浅表的地层构造单元,推测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深部延展情况;同时,结合前人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探讨了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的成因机制及构造作用;其次,针对深部电性结构模型特点以及深浅动力学关系的分析需要,开展了地表地质调查研究,基本厘清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浅表构造变形样式,认为川滇地块中部不均衡的地壳运动,不仅体现在地表构造性质的分段性差异,而且也体现在深部电性结构上的分块性差异,这似乎表明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之间存在某种耦合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研究区的构造活动时限及运动学特征,论述了动力学过程,构建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晚新生代以来分三个阶段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通过对历史地震震源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构造特点及区域运动学特征,进一步总结了研究区的孕震背景特征。总体上,本文主要获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川滇地块中部的壳幔电性结构具有分块性特征。木里-攀枝花(南北向)、永胜-冕宁(东西向)一带深部呈现高阻结构(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体)并发育少量的高导层,该高阻结构外围发育大套的高导层。这些高导层存在显着的各向异性,不仅在分布的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电阻率值也存在一定差别,其对于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具有重要作用。(2)川滇地块中部存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呈现”三高(高电阻率、高速度、高密度)”地球物理特征,该“三高”异常可能具有同源性,推测是二叠纪晚期古地幔柱构造作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岩石力学性质,可能是稳定且不易变形的刚性地质体,其构成了对晚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的东南向扩展被动阻挡的深部动力学背景。(3)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浅表构造具有分段性特征。构造带北东段: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与金河-箐河断裂为现今弱活动或不活动断裂,构造性质以逆冲为主要特征,金河-箐河断裂的规模和变形程度显着大于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构造带南西段:丽江-小金河断裂(西南段)为左旋走滑断裂兼具一定的逆冲分量,程海断裂为正断左旋走滑断裂。(4)晚新生代以来,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分三阶段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及对青藏高原东南向扩展的调节作用:中-中新世,在壳(内)幔高导层作用下,青藏高原的地壳介质往东向扩展,受到了古地幔柱成因的刚性壳幔高阻地质体阻挡,导致了上地壳介质的抬升,复合形成了以逆冲为主要性质的小金河-箐河构造带,作为重要调节分量协调了高原的东向扩展;中新世中晚期,鲜水河断裂割裂了青藏高原东缘,开始了左旋走滑运动,随着高原东缘持续的东南向扩展,进一步加强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逆冲作用,导致了构造带北东段的就位,进一步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上新世,随着多期次的构造“改造”作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可能已经被割裂了,呈现出不如早期那样强的刚性了,特别是西北部;小江断裂开始左行滑移,鲜水河断裂的滑移分量更多的分配给小江断裂等一系列的南北向断裂系来协调川滇地块东部的构造变形,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及金河-箐河断裂停止了大规模的变形,可能不再作为重要调节分量参与协调作用;与此同时,红河断裂开始了右行滑移,受尾部拉张效应的影响,丽江-小金河断裂(西南段)及程海断裂开始了左行滑移运动,继续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5)川滇地块中部孕震背景。全新世的活动构造是地震发生的基本构造背景,多个断裂复合的“拐角”地带是大地震频发的背景之一。高电阻率-低电阻率陡变带是研究区地震发生的最佳电性结构组合。青藏高原的东向扩展是川滇地块中部大地震发生的基本动力学条件。未来一段时间内,小金河-箐河构造西南段可能会有大地震灾害发生的危险。
王少凯[8](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张天宇[9](2020)在《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文中指出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扩展导致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原东北缘是现今高原最新的和正在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造变形与地貌演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西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块及秦岭造山带三者交汇的部位,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缘,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两大构造边界断裂——海原—六盘山—宝鸡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此交接并控制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在地理位置上,鄂尔多斯西南缘自西北向东南由强烈挤压缩短变形的六盘山冲断带转变为断陷拉张的渭河盆地,是挤压逆冲与走滑拉张应力体制交接转换的部位。因此,鄂尔多斯西南缘是正确认识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时间、机制、过程及区域构造变形交接转换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区域。然而,研究区第四系覆盖严重,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这些问题限制了对青藏高原横向扩展及周缘影响等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本文针对盆地沉积充填过程、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序列及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等科学问题系统研究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以期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提供帮助。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论文通过地层序列对比、沉积充填特征、沉积—构造演化、第四纪地貌面过程等综合研究,建立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年代格架,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千河盆地地貌面发育序列,确定了其形成年代,恢复了地貌面发育演化历史;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历史,探讨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新构造活动以来的盆地演化的其动力学机制。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结论:(1)研究区渭河盆地主要发育灞河组(N1b)、蓝田组(N2l)、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千河盆地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发育甘肃群(N1-2G)、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根据凤翔标准钻孔古地磁年代学结果,蓝田组红粘土年龄为8.26~2.5Ma,三门组(N2-Q1s)下部湖相沉积年龄为4.5~3.6Ma,上部河流相与风积相交替沉积地层年龄为3.6~2.5Ma,第四系黄土地层最早沉积年龄为2.5Ma;千河盆地内甘肃群(N1-2G)年龄为8.26~3.6Ma,三门组湖相沉积(N2-Q1s1)年龄为4.5~3.6Ma,三门组砾石层(N2-Q1s2)发育的年代介于3.6~2.0Ma之间,第四纪黄土最底层年龄为2.0Ma。(2)8.26~4.5Ma之间,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远程效应的影响,研究区总体构造隆升,千河盆地甘肃群与渭河盆地西端蓝田组主要发育风成红粘土,处于“红土高原”演化阶段。4.5Ma左右,受鄂尔多斯逆时针旋转产生的局部NE-SW向拉张应力影响,鄂尔多斯西南缘沿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发生断陷,开始发育“古三门湖”,形成湖相沉积。(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千河盆地内发育两个重要的沉积—构造界面,代表盆地演化过程中两次重要的构造事件。一是甘肃群顶部夷平面,约形成于3.6Ma,代表研究区响应青藏运动A幕,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地貌强烈分异,千河盆地沿千阳断裂发生断陷,千阳隆起快速隆升,千河盆地与渭河盆地西端分割;二是2.0Ma发育的山麓剥蚀面,代表研究区对青藏运动C幕的响应,整体进一步抬升,开始接受黄土堆积,并开始向现代水系发育阶段发展。(4)第四纪期间受青藏高原幕式隆升和气候旋回的影响,千河两岸发育不对称河流阶地,北岸发育五级河流阶地,南岸发育四级河流阶地。千河北岸五级阶地分别形成于1.176Ma、0.778Ma、0.504Ma、0.131Ma和0.039Ma,南岸四级阶地分别形成于0.778Ma、0.375Ma、0.131Ma和0.039Ma。(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过程总体可划分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红土高原发育,早上新世盆地初始裂陷,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差异性升降运动,早更新世台塬地貌及现代水系雏形形成以及早更新世中期以来阶段性隆升及河流阶地发育五个阶段。该演化过程反映青藏高原东北向扩展是其形成发展的动力背景。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以秦岭造山带向东挤出和陇西地块向东推挤作为其扩展的主要途径,并且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逐步向北东向扩展的特征,这种特征并不支持青藏高原刚性扩展的“大陆逃逸”非连续变形模型,更倾向于“连续变形”模型。
施云云[10](2020)在《大渡河泸定段海子坪昔格达组的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及地貌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昔格达组为我国西南地区着名晚新生代地层,主要由灰绿色、灰黄色河湖相粘土、粉砂、粉砂质粘土组成,以互层结构为显着特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大江大河的干支流河谷中,大致呈南北向带状断续分布。该套地层最初由常隆庆先生在西昌一带地质考察时发现,并将其命名为“混旦层”。后因该地层在昔格达盆地更为典型,故将其名称改为昔格达组。昔格达组的研究是解决青藏高原东南缘水系格局发育的关键,对于该区域的隆升过程亦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因此,其形成年代及成因机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缺少古生物化石、地层出露欠系统以及定年手段的制约,不同地点昔格达组地层获得的沉积年代差异颇大,从4.2 Ma到0.2 Ma不等;即使对同一地点的昔格达组,采用不同的测年方法所得的年代数据也常相去甚远。另外,昔格达组的成因机制亦存在不同观点,主要有冰湖成因、断陷盆地成因及堰塞湖成因。昔格达组沉积年代及成因机制的不确定致使其内涵指示越来越不明确,不同学者对其地质地貌意义的解释众说纷纭。本论文以大渡河泸定段海子坪昔格达组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对海子坪昔格达组顶部砾石层及底部砂砾层定年,从而约束海子坪昔格达组沉积的起止年代;其次,通过海子坪昔格达组剖面沉积特征、物源及大型滑坡堰塞事件背景分析判别其成因机制;最后,基于年代数据及成因机制的研究,分析泸定海子坪昔格达组的地貌意义。获如下主要结论:(1)海子坪昔格达组底部小海子砂砾层的埋藏年代为1.04±0.15 Ma,顶部干海子砾石层的埋藏年代为0.53±0.07 Ma,据此可将海子坪昔格达组的沉积年代限定在1.04-0.53 Ma的范围内。基于本论文埋藏测年数据,对前人海子坪昔格达组古地磁的实测极性柱进行重新解释,实测极性柱的下部与松山时顶部的加拉米洛正极性亚时对应,实测极性柱的顶部与布容时下部对应。(2)昔格达组底部小海子砂砾层为大型河流堆积,据此可认为此昔格达组沉积之前古大渡河已存在;昔格达组底部湾湾头角砾层磨圆度、分选性差,岩石组分单一,物源为附近基岩,应为附近的滑坡堆积;海子坪昔格达组剖面的沉积特征不符合断陷盆地的沉积特点,而是与堰塞湖的沉积特征更为相近。结合研究区断裂分布以及历史时期的地震、滑坡堰塞事件,本文认为海子坪昔格达组为堰塞湖沉积。(3)基于样品宇生核素埋藏测年数据及拔河高程,计算得到大渡河泸定段1 Ma以来的长期下切速率约为480 m/Ma,将0.53 Ma以来的下切速率约束在小于940 m/Ma范围内。将其与青藏高原东南缘河流比较,显示该区域百万年来河流下切速率基本保持一致,高原东南缘构造抬升具整体性特征。并利用本论文所得1 Ma以来的下切速率推算大渡河泸定段主夷平面的形成时间不晚于6.7 Ma,剥蚀面的形成时间不晚于4.6 Ma。(4)基于海子坪昔格达组及七级阶地的研究,重新构建大渡河泸定段的沉积及地貌演化过程,可大致将其分为下切、滑坡堰塞、昔格达组沉积、以昔格达组为基座的阶地发育和以基岩为基座的阶地发育五个阶段。大渡河泸定海子坪巨厚昔格达组的形成指示下游有较高的堰塞坝体长期存在,这种堰塞体阻碍了河流的溯源侵蚀,成为上游湖泊的局部侵蚀基准面,减缓了河流上游的下切侵蚀。
二、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与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与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缘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隆升剥露及其对高原扩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青藏高原东缘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
1.1.1 青藏高原扩展动力学模型的争论 |
1.1.2 青藏高原东缘扩展与演化机制的争议 |
1.1.3 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剥露历史 |
1.1.4 雅砻江逆冲带研究的科学问题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地貌概况 |
2.1 高原东南缘宏观地貌特征 |
2.2 主要构造单元与地层分布 |
2.3 主要断裂与地层分布 |
2.4 深部构造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低温热年代学 |
3.1.1 (U-Th)/He法 |
3.1.2 裂变径迹法(FT) |
3.1.3 数值模拟 |
3.2 地貌特征分析 |
3.3 河流阶地及下切侵蚀速率 |
第四章 玉农希断裂带晚白垩-新生代剥露的时空特征 |
4.1 玉农希断裂地质背景及现状 |
4.2 玉农希断裂带活动的热年代学证据 |
4.2.1 剖面设计及样品采集 |
4.2.2 样品结果及分析 |
4.3 热历史反演模拟及结果 |
4.3.1 模型参数 |
4.3.2 热历史反演结果 |
4.4 讨论 |
4.4.1 青藏高原东部晚白垩纪剥露 |
4.4.2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快速剥露及意义 |
4.4.3 玉农希断裂活动历史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雅砻江逆冲前缘带及邻区晚新生代隆升剥露的时空特征 |
5.1 锦屏山地区地质背景及研究现状 |
5.1.1 地质地貌特征 |
5.1.2 雅砻江逆冲前缘带及邻区构造活动历史研究 |
5.2 雅砻江逆冲带晚新生代以来的热年代学记录 |
5.2.1 剖面设计与样品采集 |
5.2.2 磷灰石和锆石(U-Th)/He测试分析及结果 |
5.3 热历史反演模拟及结果 |
5.4 讨论 |
5.4.1 青藏高原东缘渐新世构造变形与地表剥露 |
5.4.2 中中新世以来构造变形与地表剥露 |
5.4.3 雅砻江逆冲前缘带的隆升剥露对区域变形的指示 |
5.4.4 雅砻江逆冲带活动特点与历史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剥蚀与扩展讨论 |
6.1 低温热年代学研究(Myr)证据 |
6.1.1 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隆升剥露与断裂活动 |
6.1.2 青藏高原东北缘、天山地区新生代隆升剥露与断裂活动 |
6.2 河流阶地证据(Myr-Kyr) |
6.2.1 河流阶地成因分析 |
6.2.2 基于河流阶地约束的侵蚀速率 |
6.3 流域尺度~(10)Be剥蚀速率(Kyr) |
6.4 讨论 |
6.4.1 青藏高原向东扩展过程及机制 |
6.4.2 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剥蚀与向外扩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现状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工作量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
2.1 青藏高原东南缘 |
2.1.1 构造学特征 |
2.1.2 地貌学特征 |
2.1.3 运动学特征 |
2.2 临沧花岗岩带 |
第三章 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简介 |
3.1 (U-Th)/He测年 |
3.1.1 基本原理 |
3.1.2 ~4He扩散行为 |
3.1.3 封闭温度与部分保存带 |
3.1.4 α离子射出效应 |
3.1.5 F_T校正 |
3.1.6 辐射损伤 |
3.2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测年 |
3.2.1 基本原理 |
3.2.2 AFT年龄计算 |
3.2.3 AFT退火特性 |
第四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流程 |
4.1 样品采集 |
4.2 实验流程 |
4.2.1 样品预处理 |
4.2.2 (U-Th)/He测试 |
4.2.3 AFT测试 |
第五章 临沧花岗岩带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
5.1 低温热年代学实验结果 |
5.1.1 磷灰石和锆石(U-Th)/He结果 |
5.1.2 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
5.1.3 锆石(U-Th)/He离散性分析 |
5.2 低温热年代学年龄-海拔关系 |
5.2.1 磷灰石和锆石(U-Th)/He年龄-海拔关系 |
5.2.2 磷灰石AFT年龄-海拔关系 |
5.2.3 伪海拔(Pseudo-elevation)-年龄关系 |
5.3 QTQt热历史反演模型 |
5.4 讨论 |
5.4.1 晚始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
5.4.2 渐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
5.4.3 中中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三维数值模拟检验 |
6.1 基本原理 |
6.2 参数设置 |
6.3 模拟结果 |
6.3.1 晚始新世阶段 |
6.3.2 中中新世阶段 |
6.4 小结 |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探究 |
7.1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快速剥露事件时间及期次 |
7.2 新生代期间剥露速率时空演化特征 |
7.2.1 方法及参数选择 |
7.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2.2.1 古新世(64-56 Ma) |
7.2.2.2 早始新世(56-44 Ma) |
7.2.2.3 中始新世-早渐新世(44-32 Ma) |
7.2.2.4 渐新世(32-24 Ma) |
7.2.2.5 中新世(24-8 Ma) |
7.2.2.6 上新世-至今(8-0 Ma)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晚始新世三维数值模拟 |
附录二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集 |
附录三 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剖面剥露速率一览表 |
附录四 基于Glide模拟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 |
附录五 图索引 |
附录六 表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
第2章 区域现今三维地壳运动 |
2.1 长期水平速度场与应变分析 |
2.2 长期垂直速度场与分析 |
2.3 三维长期变形场特征 |
第3章 东构造结旋转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变形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旋转中心与旋转特征 |
3.3 旋转数值模拟 |
3.4 小结 |
第4章 重力作用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变形的影响 |
4.1 研究背景 |
4.2 重力位能的估算 |
4.3 三维粘度结构与重力所产生的应变率 |
4.4 小结 |
第5章 川西贡嘎山异常隆升机理 |
5.1 研究背景 |
5.2 斜向挤压中的地形与断层演化 |
5.2.1 模型采用的方法 |
5.2.2 模拟结果 |
5.2.3 小结与讨论 |
5.3 走向转折中的地形与断层演化 |
5.3.1 模型设计 |
5.3.2 模拟结果 |
5.3.3 小结与讨论 |
5.4 中下地壳流的影响 |
5.5 河流下切作用对岩石圈变形的影响 |
5.6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峨眉山玄武岩对滇中地壳变形的影响 |
6.1 研究背景 |
6.1.1 滇中地区的构造演化 |
6.1.2 峨眉山玄武岩位置与深部结构 |
6.2 研究方法 |
6.3 模拟结果 |
6.3.1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三维流场的影响 |
6.3.2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形及深部界面的影响 |
6.3.3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表断层演化的影响 |
6.3.4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表重力观测的影响 |
6.4 认识与讨论 |
6.4.1 峨眉山玄武岩与现今重力长期变化 |
6.4.2 峨眉山玄武岩对现今地壳变形的影响 |
第7章 滇南地壳水平运动机理数值模拟 |
7.1 滇南地区地壳运动特征与SKS分裂结果 |
7.2 缅甸俯冲板片残留所产生的拖拽作用数值模拟 |
7.2.1 研究现状 |
7.2.2 数值模型 |
7.2.3 模拟结果 |
7.3 缅甸俯冲现今是否活动数值模拟 |
7.4 双向俯冲作用及红河断裂性质翻转 |
7.5 讨论与结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
2.1.1 前寒武纪 |
2.1.2 寒武纪-志留纪 |
2.1.3 泥盆纪-石炭纪 |
2.1.4 二叠纪 |
2.1.5 三叠纪 |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
3.3.2 断裂系统特征 |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大地构造 |
2.1.2 区域地层 |
2.1.3 断裂构造的几何图像和基本格架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对断裂分布的反映 |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2.2 区域磁异常特征 |
第三章 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造山过程及其构造演化 |
3.1 工作方法与实验流程 |
3.1.1 锆石U-Pb年代学 |
3.1.2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
3.2 岩浆岩样品采集与锆石U-Pb测试结果 |
3.2.1 岩浆岩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
3.2.2 岩浆岩样品锆石U-Pb测试结果 |
3.3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
3.3.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 |
3.3.2 碎屑锆石U-Pb定年测试结果 |
3.3.3 碎屑锆石年龄解释 |
3.3.4 沉积物物源及构造环境分析 |
3.4 电子背散射衍射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
3.4.1 电子背散射衍射测试结果 |
3.4.2 石英动态重结晶的地质意义 |
3.5 祁连造山带造山过程及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
第四章 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与低温热年代学 |
4.1 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验流程 |
4.1.1 基本原理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热历史模拟原理及方法 |
4.2 新生代主要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
4.2.1 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 |
4.2.2 新生代中晚期构造变形 |
4.3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
4.3.1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 |
4.3.2 中-北祁连造山带中段 |
4.3.3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 |
4.4 裂变径迹数据分析与地质意义 |
4.4.1 祁连逆冲断裂带的隆升过程 |
4.4.2 海原断裂中段走滑活动起始时间 |
4.4.3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断裂带多期活动 |
4.5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样式与扩展方式 |
第五章 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构造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
5.1 基本原理与实验装备 |
5.1.1 基本原理 |
5.1.2 实验装备与材料 |
5.2 研究思路与实验方案 |
5.2.1 构造模型建立 |
5.2.2 边界条件分析 |
5.2.3 实验参数设置 |
5.3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分析 |
5.4 祁连造山带早期先存构造与新生代变形与扩展的制约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流域晩新生代隆升历史:河流纵剖面模拟的约束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的争论对高原东缘隆升的启示 |
1.1.1 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 |
1.1.2 青藏高原隆升的动力学机制 |
1.1.3 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动力学机制对高原东缘隆升的启示 |
1.2 青藏高原东缘的热年代学以及地貌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 热年代学方面的研究 |
1.2.2 地貌方面的研究 |
1.3 本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2章 青藏高原东缘区域地质地貌背景 |
2.1 青藏高原东缘地质背景 |
2.2 青藏高原东缘地貌背景 |
第3章 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 方法 |
3.1.1 河流水力侵蚀模型 |
3.1.2 线性反演方法 |
3.1.3 凹度(m/n)的约束 |
3.2 数据来源 |
第4章 结果 |
4.1 河流纵剖面的提取及裂点识别与分布特征 |
4.2 侵蚀系数K值 |
4.3 构造隆升历史的反演 |
第5章 讨论 |
5.1 裂点成因分析 |
5.1.1 岩性 |
5.1.2 降雨 |
5.1.3 滑坡 |
5.2 隆升历史反演的不确定性 |
5.2.1 线性反演假设 |
5.2.2 侵蚀系数(K) |
5.2.3 反演时间间隔 |
5.3 河流袭夺 |
5.4 高原东缘晚中新世隆升的启示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结果 |
(7)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研究 |
1.2.2 壳幔速度结构研究 |
1.2.3 壳幔电性结构研究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采集与处理分析 |
2.1 大地电磁剖面位置 |
2.2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与处理 |
2.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2.2.2 宽频与长周期数据拼接 |
2.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分析 |
2.3.1 典型测点测深曲线分析 |
2.3.2 维性分析 |
2.3.3 电性主轴方位分析 |
2.4 二三维反演 |
2.4.1 反演方法简介 |
2.4.2 三维反演方案与结果分析 |
2.4.3 二维反演方案与结果分析 |
2.4.4 二三维结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川滇地块中部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
3.1 L1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
3.1.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
3.1.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
3.2 L2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
3.2.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
3.2.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
3.3 L3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
3.3.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
3.3.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北东段浅表构造变形特征 |
4.1 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构造特征 |
4.1.1 木里构造控制点 |
4.1.2 母猪达遥感解译点 |
4.2 金河-箐河断裂构造特征 |
4.2.1 箐河乡构造控制点 |
4.2.2 金河乡构造控制点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深浅构造耦合模式及孕震环境探讨 |
5.1 川滇地块中部的深部构造背景 |
5.1.1 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及其成因机制 |
5.1.2 壳(内)幔高导体及其构造作用 |
5.2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浅表构造属性 |
5.2.1 构造带北东段浅表变形样式 |
5.2.2 构造带南西段浅表变形样式 |
5.2.3 构造带活动时限 |
5.3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深浅构造耦合模式 |
5.4 川滇地块中部孕震环境探讨 |
5.4.1 历史地震震源电性结构特征 |
5.4.2 地震深部孕震环境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
2.3.1 宏观界面成因 |
2.3.2 宏观界面类型 |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
2.6 黄土构造节理 |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
3.1.1 时间分布状态 |
3.1.2 空间分布状态 |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
3.2.1 地质构造分区 |
3.2.2 地震分区 |
3.2.3 粒度分区 |
3.2.4 降雨分区 |
3.2.5 地貌分区 |
3.2.6 人类活动分区 |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
3.3.5 陇东群发区 |
3.3.6 陕北群发区 |
3.3.7 吕梁群发区 |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5 实例分析 |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
3.6.1 城镇建设 |
3.6.2 交通建设 |
3.6.3 能源开发 |
3.6.4 水利建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
4.2.1 边界条件 |
4.2.2 建立模型 |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
4.3.3 地应力场分析 |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
5.4.1 典型滑坡群 |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认识及存在问题 |
1.2.2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1.2.3 晚新生代层状地貌面研究及存在问题 |
1.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区域地形地貌 |
2.1.2 区域气候植被特征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2.2 区域主要断裂 |
2.2.3 区域地层序列与岩浆岩 |
2.2.4 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重力场特征 |
2.3.2 磁场特征 |
2.3.3 综合物探反演 |
2.4 区域构造地貌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3.1 区域新构造演化 |
3.1.1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晚中新世的构造隆升 |
3.1.2 六盘山地区新构造演化 |
3.1.3 陇西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
3.1.4 鄂尔多斯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
3.1.5 秦岭新构造运动演化 |
3.2 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新构造演化 |
3.2.1 海原断裂的构造演化 |
3.2.2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构造演化 |
3.3 区域新构造演化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 |
4.1 区域地层划分及存在问题 |
4.1.1 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 |
4.1.2 研究区以往地层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
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
4.2.1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
4.3 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
4.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3.2 沉积体系分析 |
4.4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分析 |
4.4.1 研究区可参考的晚新生代标准地层年代剖面 |
4.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5.1 新生代沉积底部不整合 |
5.2 千河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
5.2.1 千河盆地甘肃群(N_(1-2)G)沉积充填特征 |
5.2.2 千河盆地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
5.2.3 千河盆地内甘肃群及三门组顶部夷平面 |
5.3 渭河盆地西端晚中新世—上新世沉积充填特征 |
5.3.1 渭河盆地西端灞河组(N_1b)、蓝田组(N_2l)沉积充填特征 |
5.3.2 渭河盆地西端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
5.4 鄂尔多斯西南缘“古三门湖”消退及其新构造意义 |
5.4.1 三门组湖相沉积物特征 |
5.4.2 三门组湖相沉积期气候环境演化 |
5.4.3 古湖泊消退及新构造意义 |
5.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四纪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演化 |
6.1 千河盆地层状地貌面序列 |
6.1.1 千河盆地貌面的识别 |
6.1.2 千河盆地地貌面空间分布特征 |
6.1.3 千河盆地地貌面结构特征 |
6.2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
6.2.1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
6.2.2 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年代 |
6.3 千河河流阶地的成因 |
6.3.1 河流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3.2 河流发育对构造的响应 |
6.4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
6.4.1 千河盆地山麓剥蚀面的发育与解体 |
6.4.2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
6.5 渭河水系形成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红土高原”发育的地质背景 |
7.2 上新世初期“红土高原”的解体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响应 |
7.3 晚上新世千河盆地断陷、夷平面解体及新构造意义 |
7.4 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演化及构造意义 |
7.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
结论与存在问题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大渡河泸定段海子坪昔格达组的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及地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昔格达组年代学研究现状 |
1.2.2 昔格达组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
1.2.3 昔格达组地貌意义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气候、水系特征 |
2.2 地貌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地质构造特征 |
2.4.1 地质构造单元 |
2.4.2 断裂带 |
第三章 大渡河泸定段地貌与海子坪昔格达组沉积地层 |
3.1 海子坪河谷地貌发育 |
3.2 泸定海子坪昔格达组剖面沉积地层 |
3.3 采样点 |
3.3.1 干海子采样点 |
3.3.2 小海子采样点 |
第四章 原地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 |
4.1 10Be和26Al的生成及测年矿物的选择 |
4.1.1 10Be和26Al的生成 |
4.1.2 测年矿物的选择 |
4.1.3 石英中核素生成速率 |
4.2 测年基本原理 |
4.2.1 简单埋藏测年 |
4.2.2 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法的优势与应用 |
4.2.3 等时线埋藏测年基本原理 |
4.3 实验流程 |
4.4 测年结果 |
4.5 年代结果讨论 |
4.5.1 测年误差分析 |
4.5.2 等时线拟合质量评价 |
4.5.3 实测极性柱的重新解释 |
第五章 泸定海子坪昔格达组成因机制探析 |
5.1 物源分析 |
5.2 沉积特征分析 |
5.3 大型滑坡堰塞事件的背景分析 |
5.3.1 水系发育背景 |
5.3.2 地震及构造活动背景 |
5.3.3 邻区堵江事件统计 |
第六章 泸定海子坪昔格达组地貌意义 |
6.1 下切速率 |
6.2 层状地貌形成年代的估算 |
6.3 大渡河泸定段堰塞湖对河流地貌演化的影响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讨论 |
7.1.1 昔格达组年代讨论 |
7.1.2 昔格达组成因机制讨论 |
7.2 结论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与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缘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隆升剥露及其对高原扩展的启示[D]. 陶亚玲.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2]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D]. 刘方斌. 兰州大学, 2021
- [3]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 朱良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4]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D]. 李冰.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6]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流域晩新生代隆升历史:河流纵剖面模拟的约束及启示[D]. 马字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7]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D]. 王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9]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D]. 张天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大渡河泸定段海子坪昔格达组的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及地貌意义[D]. 施云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