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畸牵引圈在颌间牵引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由伟,王福光,鞠再双,王喆,周东,孙丽娟,王若雨[1](2020)在《循环肿瘤细胞及纤维蛋白原在评估头颈部肿瘤预后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头颈部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关系,以及对判断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确诊的79例Ⅰ~Ⅳ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分析CTCs及FIB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病理类型,T、N分期,部位,TNM分期,是否手术,辅助治疗方式的关系;分析CTCs及FIB表达对患者预后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分析CTCs及FIB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79例患者中CTCs阳性24例,阳性率30.37%。CTCs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病理类型,T、N分期,部位,TNM分期,是否手术无关(P>0.05),与辅助治疗方式有关(P<0.05);FIB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部位、病理类型、是否手术、辅助治疗、肿瘤分期无关(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放疗及FIB水平是影响头颈部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术后64例头颈肿瘤患者中CTCs阴性组DFS(31±2.8)个月,CTCs阳性组DFS(27±4.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FIB组DFS(35±2.4)个月,高FIB组DFS(28±4.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例Ⅰ~Ⅱ期患者中,CTCs阴性组DFS(34±2.7)个月,CTCs阳性组(31±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FIB组DFS(39±2.7)个月,高FIB组DFS(19±6.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例Ⅲ~Ⅳ期患者中,CTCs阳性组DFS(32±4.3)个月,CTCs阴性组DFS(30±3.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FIB组DFS(30±4.7)个月,低FIB组DFS(29±3.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患者行术后辅助治疗患者中,CTCs阳性组DFS(32±4.3)个月,CTCs阴性组DFS(31±3.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FIB组DFS(34±3.0)个月,高FIB组DFS(27±4.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s计数与FIB水平无相关性(r=-0.145,P>0.05)。结论放疗及FIB水平是影响头颈部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CTCs在评估头颈部肿瘤患者预后价值方面仍需大样本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探索。
黄萌,高忠杰,房雪,徐璐璐[2](2020)在《青少年前牙反■的临床矫治方法综述》文中指出安氏Ⅲ类错■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患者常表现凹面型,伴有上颌发育不足或下颌生长过度,或二者同时存在。根据Moyers分类,可将安氏Ⅲ类错■畸形分为牙性、功能性和骨性。长期未纠正的前牙反■会造成颌面部畸形,同时对发音、面部美观产生影响,甚至引起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目前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前牙反■,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矫治阶段和前牙反■的几种类型采用上颌■垫双曲舌簧活动式矫治器、FR-Ⅲ功能矫治器、"2×4"矫治技术、前方牵引器、MRC矫治器以及成年后行正颌手术等措施。本文就近年来安氏Ⅲ类错■畸形矫治的临床矫治方法进行综述。
刘人彰[3](2020)在《突发性开合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探讨一组不明原因突发性开合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突发性开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开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将就诊患者行常规口腔颌面部临床检查,口腔科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扫描、双侧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及制取上下颌牙列研究模型。通过病史分析结合以上检查排除以下患者:(1)因先天发育不良所致的发育性开合;(2)因髁突骨折等外伤引起的开合;(3)因佝偻病引起的开合;(4)因后段磨牙位置异常引起的开合;(5)因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开合;(6)颞下颌关节区器质性破坏及引起的关节源性开合患者;(7)通过牙列模型排除无稳定牙尖交错合的患者。通过以上筛选将剩余无其他异常且原因不明的开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3例。其中,前牙区开合11例,后牙开合2例。将纳入本研究患者上下牙列固定牙弓夹板,于双侧磨牙区放置预制的硅橡胶合垫引导恢复牙间交错合,使用橡皮圈弹性颌间牵引3周。3周后取下橡皮圈,检查开口度并让患者反复咬合,观察取下橡皮圈后合与合位关系及咬合的稳定性。当观察1-2小时患者的咬合稳定无开合倾向时,指导患者进行口颌系统功能锻炼。口颌系统功能锻炼2周复查,咬合关系无异常即可撤除上下颌带钩牙弓夹板,继续长期口颌系统功能锻炼,一年后随访记录治疗效果。通过患者治疗前(T1),拆除牙弓夹板时(T2)及拆除牙弓夹板后一年随访时(T3)的覆合关系测量值、覆盖关系测量值、咬合接触点数量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调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前后及患者复诊时临床指标显示,所有患者均解除了不明原因开合,恢复正常的牙列覆合覆盖关系,实现广泛紧密的牙尖交错合。在T1、T2及T3时,覆合测量值分别为-2.9±1.5mm、2.3±0.9mm、2.4±0.8。T2与T1相比,患者覆合关系测量值产生了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T3与T2相比,患者覆合关系测量值未产生统计学差异(p>0.05)。在T1、T2及T3时,覆盖测量值分别为3.3±1.2mm、2.5±0.8mm、2.4±0.7。T2与T1相比,患者覆盖关系测量值产生了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T3与T2相比,患者覆盖关系测量值未产生统计学差异(p>0.05)。在T1、T2及T3时,咬合接触点数分别为23.5±15.6个、33.8±9.8个、34.3±8.5个。T2与T1相比,患者咬合接触点数产生了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T3与T2相比,患者咬合接触点数未产生统计学差异(p>0.05)。一年随访时(T3),13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均较高(VAS的分值范围为710,VAS均值为8.36±0.91)。结论:1、针对上述突发性开合患者采用弹性颌间牵引及口颌系统功能锻炼的方法有效且在一年随访时效果稳定。2、针对上述开合患者的首要病因可能为口腔颌面部肌功能紊乱进而导致突发性的牙间交错合丢失,即突发性开合,其具体机制仍有待研究。3、对于突发性开合的病因,作者发现新的可能的原因,即肌源性开合,由口腔颌面部肌功能紊乱而引发的开合。4、对于上述突发性开合的患者作者暂时将其归类为颞下颌紊乱病中咀嚼肌紊乱疾病类,其具体分类仍有待探讨。
程鑫燚[4](2020)在《微种植钉刚性连接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效果的CBCT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CBCT三维测量方法,评价微种植钉与支抗牙刚性连接构建间接支抗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支抗控制效果,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支抗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的成人患者11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7.6岁)作为研究对象。磨牙远移时,于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颊侧根间植入微种植钉,利用微种植钉刚性连接上颌第二前磨牙使其成为支抗牙,以加强前牙支抗辅助远移磨牙;直至第一磨牙远移到位后,转移微种植钉至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颊侧根间,利用微种植钉刚性连接上颌第一磨牙使其成为支抗牙,以加强后牙支抗排齐和内收前牙。于患者治疗前(T0期)、上颌第一磨牙远移到位时(T1期)和按临床设计前牙排齐内收到位时(T2期)拍摄CBCT。将CBCT文件导入Mimics2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经头位校正后,在多平面重组视图下确定各个参考点,选取双侧耳点、右侧眶下缘点、鼻根点和前鼻棘点为参考点构建三维空间坐标系,对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中切牙位置进行三维测量。使用SPSS 22.0软件对所测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T0-T1期、T1-T2期和T0-T2期,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及上颌中切牙在三维方向上变化如下:1、T0-T1期:上颌第一磨牙在矢状向发生明显远中移动,牙冠远中移动3.57±0.95mm,牙根远中移动2.57±0.73mm,在垂直向上,发生龈向压低1.28±0.7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在横向上无明显位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二前磨牙和上颌中切牙在三维方向位置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1-T2期:上颌第一磨牙在三维方向位置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二前磨牙在矢状向发生明显远中移动,牙冠远中移动2.50±1.06mm,牙根远中移动1.67±1.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二前磨牙在横向上和在垂直向上位置均无明显位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中切牙在矢状向发生舌向内收,牙冠舌向内收1.20±1.33mm,牙根舌向内收1.07±0.8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中切牙在垂直向上位置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0-T2期:上颌第一磨牙在矢状向发生明显远中移动,牙冠远中移动3.46±0.88mm,牙根远中移动2.06±1.86mm,在垂直向上,发生龈向压低1.03±0.8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横向上,无明显位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二前磨牙在矢状向发生明显远中移动,牙冠远中移动2.65±1.06mm,牙根远中移动2.33±2.0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横向上和垂直向上均无明显位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中切牙在矢状向发生舌向内收,牙冠舌向内收1.10±1.29mm,牙根舌向内收1.05±1.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垂直向上,上颌中切牙发生轻微的HE向伸长0.40±1.60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种植钉与支抗牙刚性连接作为间接支抗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可以有效增强支抗牙支抗作用,是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较为理想的增强支抗手段。
马跃[5](2020)在《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拔牙病例排齐阶段支抗需求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在治疗成人拔牙病例在排齐整平阶段的支抗需求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拔除四个前磨牙的上颌或双颌前突患者44例(男18例,女26例,平均年龄22.58±2.42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组一为直丝弓组(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22.04±2.12岁),组二为Invisalign组(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23.12±2.69岁),分别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Invisalign矫治技术对符合条件的成人患者进行矫治,收集患者排齐整平前后的石膏模型,应用iTero扫描仪扫描排齐整平前后的石膏模型并且导入Rapidform 2006软件(INUS Technology,Seoul,Korea)逆向工程软件重建三维数字化模型,通过三维数字化模型重叠测量上颌中切牙,上颌尖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在三维方向,牙冠的近远中倾斜度及颊舌向转矩的变化,对比分析两种矫治技术在排齐整平阶段对支抗的需求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分析各组内排齐整平前后各项测量项目的变化,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变化差异。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22.0软件来实现。结果1 直丝弓组测量结果直丝弓组排齐整平前后上颌中切牙远中移动量为1.75±1.32mm,颊向移动量为0.96±0.77mm,冠舌向转矩8.53±3.56°,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伴0.36±0.56mm伸长。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1.94±1.87mm,颊向移动0.98±1.32mm,冠远中倾斜4.57±0.22°,以上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伴轻度伸长0.33±0.72mm,冠颊向倾斜2.33±1.46°。上颌第二前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为1.93±1.53mm,伴轻度伸长,且牙冠向舌侧移动0.81±0.57mm,牙冠向近中倾斜3.18±2.08°,舌侧倾斜6.58±4.25°,以上测量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1.68±1.33mm且冠舌向倾斜7.15±2.76°,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伴轻度伸长0.24±0.68mm,舌向移动1.02±0.48mm,牙冠近中倾斜3.50±2.89°。2 Invisalign组测量结果Invisalign组排齐整平阶段上颌中切牙远中移动1.24±1.68mm,伴轻度伸长量为0.22±0.69mm,颊向移动量为0.14±0.07mm,冠舌向转矩3.88±3.23°。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量为2.64±1.85mm且舌向移动量为1.29±0.40mm,具有统计学意义,伸长量为0.68±0.57mm,冠远中倾斜0.07±0.12°,冠舌向转矩2.09±1.51°。上颌第二前磨牙向近中移动量为0.85±0.48mm,压低量为1.08±0.51mm且冠唇向转矩6.27±3.81°,以上测量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颊向移动为0.23±0.43mm,冠近中倾斜为1.70±2.51°。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0.70±0.45mm且压低量为1.07±0.62mm,以上具有统计学意义,颊向移动0.19±0.36mm,冠近中倾斜9.42±3.12°,冠唇向转矩 3.47±2.89°。3 直丝弓组与Invisalign组测量结果对比直丝弓组和Invisalign组的上颌中切牙均向远中及舌侧倾斜移动,Invisalign组的冠舌向转矩和远中移动距离均小于直丝弓组,以上两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颌尖牙均向远中移动,且伴轻度伸长及远中倾斜移动,远中倾斜程度直丝弓组大于Invisalign组,远中移动距离及伸长量直丝弓组小于Invisalign组。以上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Invisalign组上颌尖牙冠舌向倾斜移动,而直丝弓组冠颊向倾斜移动。两组上颌第二前磨牙两组均向近中移动,但直丝弓近中移动距离大于Invisalign组。直丝弓组伴少量伸长且向舌向倾斜移动,Invisalign组伴少量压低及向颊向倾斜移动,以上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颌第一磨牙均为近中倾斜移动,直丝弓组近中倾斜程度小于Invisalign组,近中远移量大于Invisalign组,直丝弓组第一磨牙伴轻度伸长及舌向倾斜移动,Invisalign组伴少量压低及颊向倾斜移动,以上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在排齐整平阶段磨牙都向近中倾斜移动,上颌中切牙及尖牙在远中移动同时均伴轻度伸长。2.直丝弓矫治器在排齐整平阶段配合尖牙向后结扎及末端回弯,减少了前牙的唇倾,但前牙转矩及磨牙支抗控制欠佳。3.Invisalign矫治器在排齐整平阶段前牙转矩控制强于直丝弓组,后牙轻度压低及颊向移动,有益于高角患者及牙弓轻度狭窄患者。
王盼[6](2019)在《正畸乳胶牵引圈体内24小时弹性力值衰减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口内戴入挂有正畸乳胶牵引圈的个性化透明压膜保持器,模拟临床正畸乳胶牵引圈在口内环境状态,分析正畸乳胶牵引圈在口内24小时弹性力值衰减的过程,从而为临床正畸医师使用正畸乳胶牵引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畸临床常用的六种规格正畸乳胶牵引圈,弹力参数为3.5oz和2oz,圈内径参数为1/4英寸、5/16英寸、3/8英寸,设定初始弹力值及拉伸距离,制作个性化的透明压膜保持器,将不同规格的正畸乳胶牵引圈按各自设定的拉伸距离固定于个性化透明压膜保持器上,戴入口内,测量各正畸乳胶牵引圈在口内0、0.5、1、1.5、2、3、4、6、10、16、24小时共十一个时间节点的剩余弹力值大小,通过分析比较各正畸乳胶牵引圈的剩余弹力值大小,统计各组正畸乳胶牵引圈之间的变化趋势。结果正畸乳胶牵引圈在口内带入的最初0-1.5小时内弹力衰减最快,此后衰减速度减慢,24小时后弹力衰减量在15.6%-18.8%。正畸乳胶牵引圈在相同时间点,同一圈内径下,3.5oz组的正畸乳胶牵引圈弹力衰减量比2oz组小。在相同时间点,同一设定弹力值下,圈内径越大的正畸乳胶牵引圈弹力衰减量越小,衰减速度越慢(3/8英寸<5/16英寸<1/4英寸)(p<0.05)。结论正畸乳胶牵引圈在体内24小时弹力衰减过程中,最初0-1.5小时弹性力值衰减最快,1.5小时后,弹力衰减量趋于稳定。正畸乳胶牵引圈内径越大,弹力参数越大,弹力值衰减越慢。建议正畸临床医师嘱咐患者每天更换正畸乳胶牵引圈。
冯凯悦[7](2019)在《单侧Ⅱ类牵引对骨质疏松大鼠TMJ关节盘及滑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大鼠进行单侧Ⅱ类牵引,探讨单侧Ⅱ类牵引对骨质疏松大鼠颞下颌关节盘与滑膜的影响,从而为临床骨质疏松患者进行Ⅱ类牵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1选取6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127只,体重为200g±25g,随机选取84只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从中随机选取18只进行检测,并从剩余43只大鼠中随机选取18只作为对照,只切除卵巢周围等量脂肪组织,分别于术前、术后4周、术后8周和术后12周,测量两组大鼠的全身骨密度(BMD)与体质量;于术后4周、术后8周和术后12周测量两组大鼠的血清雌二醇(E2)含量,建立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2将已造模成功的75只大鼠,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25只,A组为NiTi拉簧加力120g组,B组为NiTi拉簧加力40g组,C组为骨质疏松空白组。再选取25只正常大鼠作为D组(正常组)。再将每组按照1天、3天、7天、14天和拆除后14天,平均分为5组,每组5只。对A、B组按分组建立不同力值的单侧Ⅱ类牵引模型。每组按照时间(第1、3、7、14、28天)处死大鼠,取牵引侧的关节盘与滑膜组织,固定后进行CBCT和扫描电镜观察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变化,对滑膜组织进行HE染色和ADAMTS-4与ADAMTS-5免疫组化染色,用Image-Pro Plus6.0软件测量ADAMTS-4与ADAMTS-5的阳性表达光密度值(MOD值),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1对术后动物的大体观察,术后3周左右骨质疏松组大鼠进食进水量明显增加,相对假手术组较安静活动量减少;其骨密度(BMD)和大鼠体质量的测量结果均显示术前与4周时,假手术组与骨质疏松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与12周时,假手术组与骨质疏松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清雌二醇(E2)的测量结果,在4周、8周、12周时骨质疏松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表现为骨质疏松组<假手术组。2 CBCT观察结果显示A组在7天时髁突顶端可见有骨吸收形成的平面,关节腔明显增大,但髁突位置依旧位于关节腔的正中,14天时髁突位置发生改变,处于关节腔的右前方,B组的髁突形态未见改变,关节腔较正常组有所增大,拆除后14天时,A组的髁突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髁突的顶端依旧呈扁平状,未见明显的好转,关节腔大小较正常组要大,B组髁突形态正常,髁突位置位于关节腔的正中,关节腔有所缩小;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A组在3天时纤维排列增粗紊乱,有散在纤维剥离,7天可见深层破坏并伴有修复迹象,拆除后14天关节盘表面厚薄不一,可见明显的纤维增粗,深层破坏消失,B组7天时局部有表浅的纤维束剥离,拆除后14天关节盘表面依旧粗糙不光滑,表浅的游离絮状物消失;HE染色对滑膜组织部位进行病例分级结果显示,在1-14天之间A组的颞下颌关节滑膜的炎症在逐渐加重,在拆除牵引装置后14天,其炎症与14天时的炎症等级几乎相同,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消退。而B组在拆除牵引装置后14天,其颞下颌关节滑膜的炎症几乎可以完全消退,其炎症状态可以到达未挂牵引时的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组、D组在1天、3天、7天、14天和拆除后14天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时间推移,滑膜中ADAMTS-4和ADAMTS-5的表达逐渐加深,各组间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表现为A组>B组>C组>D组,A组和B组在14天时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最高,而A组在拆除后14天ADAMTS-4和ADAMTS-5的表达未见明显的降低,B组则有明显降低,其表达与C组相似。结论1轻力和重力的单侧Ⅱ类牵引均会对骨质疏松大鼠的颞下颌关节盘和滑膜造成一定的病理性改变。2过大的单侧Ⅱ类牵引力会对骨质疏松大鼠的颞下颌关节盘和滑膜造成不可逆的破坏。3轻力的单侧Ⅱ类牵引对骨质疏松大鼠的颞下颌关节盘和滑膜造成的病理性改变是可逆的。4 ADAMTS-4和ADAMTS-5能在骨质疏松大鼠的颞下颌关节盘和滑膜早期炎症中检测出来。图35幅,表7个,参95篇。
李慧玲[8](2019)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对牙根吸收影响的CBCT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分析在无托槽隐形矫治和固定矫治两种不同的矫治技术下,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CBCT)技术,测量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牙根长度,继而计算出牙根吸收量,分析两种技术造成的牙根吸收量的差异,以此对临床正畸治疗及正畸医生选择恰当的矫治方式提供一定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的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共60例,分为隐形组和固定组,分别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和直丝弓矫治技术,入选病例均为非拔牙病例,均无正畸治疗史,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完成并没有牙根吸收,其中隐形组30例,骨性I类、骨性II类、骨性III类各1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24.5岁,平均治疗时间2.4年;固定组30例,骨性I类、骨性II类、骨性III类各1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22.5岁,平均治疗时间1.8年。纳入研究的患者知情同意后,在矫治前后均拍摄CBCT,研究者将DICOM文件导入InvivoDental 5软件中,先在Section模块中利用Reorientation功能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通过调整患者轴向、矢状及冠状截面而找到被测量牙齿的牙根最长的图像,然后对牙根长度进行测量,继而计算出牙根吸收量,将结果输入Microsoft Excel软件中进行整理,导入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患者治疗前后牙根长度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标准为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骨性I类患者上颌牙根吸收情况:隐形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量为0.50士0.08mm,固定组为0.97士0.39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上颌侧切牙牙根吸收量为0.51士0.20mm,固定组为0.77士0.26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上颌尖牙牙根吸收量为0.35士0.25mm,固定组为0.57士0.14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性I类患者下颌牙根吸收情况:隐形组下颌中切牙牙根吸收量为0.60士0.19mm,固定组为0.89士0.14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下颌侧切牙牙根吸收量为0.51士0.11mm,固定组为0.72士0.17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下颌尖牙牙根吸收量为0.42士0.11mm,固定组为0.52士0.10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骨性II类患者上颌牙根吸收情况:隐形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量为1.40士0.60mm,固定组为1.02士0.13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上颌侧切牙牙根吸收量为1.16士0.23mm,固定组为1.07±0.22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上颌尖牙牙根吸收量为0.94士0.20mm,固定组为0.63士0.16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骨性II类患者下颌牙根吸收情况:隐形组下颌中切牙牙根吸收量为1.00士0.24mm,固定组为0.91士0.28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下颌侧切牙牙根吸收量为1.04士0.26mm,固定组为1.01士0.20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下颌尖牙牙根吸收量为0.57士0.14mm,固定组为0.72士0.20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骨性III类患者上颌牙根吸收情况: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量为1.22士0.28mm,固定组为0.83士0.38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上颌侧切牙牙根吸收量为1.21士0.29mm,固定组为0.90士0.17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上颌尖牙牙根吸收量为0.89士0.15mm,固定组为0.72士0.11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骨性III类患者下颌牙根吸收情况:隐形组下颌中切牙牙根吸收量为1.16士0.16mm,固定组为0.82士0.21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下颌侧切牙牙根吸收量为1.07士0.16mm,固定组为0.87士0.23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下颌尖牙牙根吸收量为0.98士0.17mm,固定组为0.79士0.13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固定自锁矫治器正畸治疗后,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2.在骨性I类患者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出现的上下颌前牙牙根吸收量均小于固定矫治器。3.在骨性II类患者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出现的上颌前牙牙根吸收量大于固定矫治器。4.在骨性III类患者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出现的上下颌前牙牙根吸收量均大于固定矫治器。5.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固定自锁矫治器矫治后,骨性II类患者牙根吸收量大于骨性III类患者,骨性III类患者大于骨性I类患者。
付欣[9](2018)在《颌间牵引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及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建立完整的包含颞下颌关节-上下颌骨-牙列-MBT直丝弓矫治器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中Ⅱ类颌间牵引、Ⅲ类颌间牵引的实际应用方向,分别加载6种不同的牵引力值,对组成的12种工况下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进行分析,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颌间牵引力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一名健康的成年女性志愿者作为样本,进行CBCT扫描,获得原始的dicom建模数据,导入MIMICS17.0中,通过定义方位、编辑二维蒙版、三维重建等处理进行牙齿、上下颌骨及关节的三维重建,并导入Geomagic Stutio12.0中进行逆向处理,使用Siemens NX8.5建立矫治器和弓丝模型,并装配到牙齿上,进行相应的布尔运算,得到完整的三维模型,然后导入Ansys Workbench16.1中,赋予牙齿、颌骨、关节、矫治器及弓丝的材料属性,施加边界条件,载荷50g、100g、150g、200g、250g、300g力值,求解计算并处理,得出髁突及关节盘的应力分布情况及位移变化趋势。结果1、建立了完整的包含颞下颌关节-上下颌骨-牙列-MBT直丝弓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结构完整,网格划分合理,具有较高的力学相似性,可以根据需要,提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于颌间牵引过程中引起的颞下颌关节内部的生物力学改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Ⅱ类颌间牵引时,应力方面,髁突前斜面所受第一主应力为压应力,后斜面主要受拉应力,髁突前斜面近髁突颈部的外侧面为应力集中区域;关节盘的前缘偏外侧由于受到髁突的挤压,产生应力集中;位移方面,髁突向前向下移动,最大位移处位于髁突后斜面的内侧;关节盘的位移趋势与髁突一致;Ⅲ类颌间牵引时,髁突前斜面主要受拉应力,后斜面的第一主应力为压应力,最大等效应力位于髁突前斜面与髁突颈部交界处的外侧区;髁突向后向上移动,关节盘与髁突的移动方向一致。结论Ⅱ类、Ⅲ类颌间牵引时,在50g300g载荷力范围内,加载力值越大,髁突和关节盘所受的应力和位移也越大。
黄恺丽[10](2017)在《表现为骨性下颌前突的乳牙列Ⅲ类错畸形的治疗-通过Ⅲ类颌间牵引联合上颌螺旋扩大器式矫正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Ⅲ类颌间牵引联合上颌螺旋扩大器式矫正器对表现为骨性下颌前突的乳牙列安氏Ⅲ类错(?)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2012-2016年间治疗的表现为骨性下颌前突的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患者共24名(男13名,女11名,平均年龄5.7岁)。治疗时,通过上颌螺旋扩大器式矫正器改变患儿上颌前牙及上颌骨位置,同时通过颌间Ⅲ类牵引限制下颌骨发育、对上下颌骨及牙列的位置进行交互调整。若患儿同时伴上颌后缩,则增加上颌快速扩弓伴前方牵引前牵上颌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侧位片进行头影分析对比,使用WinCeph9.0头影分析软件,建立相应测量体系,选取17项能反映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形态的标志点进行测量分析,评价治疗前后的下颌骨发育、侧貌差异及上下前牙轴向变化,获得的数据以SPSS软件用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有显着性差异。记治疗结束后前牙反(?)解除的患者为治疗成功患者,治疗后六个月复诊评估治疗的稳定性。结果:1.治疗后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相交的下内角(U1-SN)显着增大(p<0.001),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相交的上内角(L1-MP)保持稳定(p>0.05);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交角(U1-NA)显着增大(p<0.05),下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连线交角(L1-NB)治疗前后保持稳定(p>0.05)。2.上颌骨测量项目∠SNA,颌凸角(NA-PA)有显着性增大(p<0.05);上颌长(ANS-Ptm)与下颌体长(Go-Gn)正畸前后无显着性增长(p>0.05),下颌骨综合长度(Co-Gn)显着增大(p<0.05)。下颌骨测量项目∠SNB,面角(NP-FH),下颌平面角(MP-FH)在正畸前后保持恒定(p>0.05);Y轴角显着性增大(p<0.05);3.上下颌间关系常用测量项目Wits值,∠ANB在治疗前后显着性增大(p<0.001);4.治疗后所有患儿口内反解除,17名患者在治疗后六个月时复诊咬合稳定无复发。其中6名患者其6个月后侧位片与治疗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Ⅲ类颌间牵引联合上颌螺旋扩大器式矫正器对骨性下颌前突的乳牙期安氏Ⅲ类错(?)患儿矫治效果明显,上下前牙的位置异常得到改善。所有患者治疗后前牙反(?)解除,矫治后六个月追踪疗效稳定。治疗后上下颌间位置关系变化显着,上颌突度增大,下颌生长抑制明显。
二、正畸牵引圈在颌间牵引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畸牵引圈在颌间牵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循环肿瘤细胞及纤维蛋白原在评估头颈部肿瘤预后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入组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2.1 CTCs检测 |
1.2.2 FIB检测 |
1.2.3 患者随访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CTCs水平与头颈部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 |
2.2 FIB表达与头颈部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 |
2.3 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术后患者CTCs、FIB不同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
2.5 术后患者不同分期CTCs、FIB不同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
2.5.1 术后Ⅰ~Ⅱ期患者CTCs、FIB不同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
2.5.2 术后Ⅲ~Ⅳ期患者CTCs、FIB不同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
2.6 术后行辅助治疗患者CTCs、FIB不同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
2.7 头颈部肿瘤患者CTCs与FIB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
3 讨论 |
(2)青少年前牙反■的临床矫治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牙性反临床矫治方法 |
1.1 4 ~ 12岁阶段矫治 |
1.1.1 上颌垫双曲舌簧活动式矫治器 |
1.1.2 “2×4”矫治技术 |
1.2 12 ~ 18岁阶段矫治 |
2 功能性反临床矫治方法 |
2.1 4 ~ 12岁阶段矫治 |
2.1.1 FR-Ⅲ功能矫治器 |
2.1.2 MRC肌功能矫治器 |
2.2 12 ~ 18岁阶段矫治 |
3 骨性反临床矫治方法 |
3.1 4 ~ 12岁阶段矫治 |
3.2 12 ~ 18岁阶段矫治 |
4 结语 |
(3)突发性开合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设备 |
2 研究对象 |
3 临床检查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临床治疗 |
7 随访 |
8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 |
9 统计学分析 |
10 典型病例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微种植钉刚性连接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效果的CBCT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样本采集 |
2.2 设备仪器和软件 |
2.3 研究方法 |
2.3.1 矫治方案设计与矫治器安置 |
2.3.2 CBCT影像的采集 |
2.3.3 CBCT三维测量方法 |
2.3.4 测量方式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的临床一般情况 |
3.2 各牙齿不同时期三维方向位置变化 |
3.2.1 各牙齿不同时期矢状向位置变化 |
3.2.2 各牙齿不同时期垂直向位置变化 |
3.2.3 各牙齿不同时期横向位置变化 |
第4章 讨论 |
4.1 研究方法的讨论 |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1.2 微种植钉支抗的使用 |
4.1.3 测量方法的选择 |
4.2 种植钉刚性连接支抗牙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支抗效果 |
4.2.1 种植钉刚性连接支抗牙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矢状向控制 |
4.2.2 种植钉刚性连接支抗牙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垂直向控制 |
4.2.3 种植钉刚性连接支抗牙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横向控制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实验结论 |
5.2 实验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1 |
病例报告2 |
病例报告3 |
病例报告4 |
病例报告5 |
(5)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拔牙病例排齐阶段支抗需求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正畸治疗技术的发展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正畸乳胶牵引圈体内24小时弹性力值衰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对象 |
(二)实验材料及设备 |
(三)实验方法 |
1.初始弹力值及拉伸距离的设定 |
2.个性化透明压膜保持器的制作 |
3.正畸乳胶牵引圈剩余弹力值测量的实验操作步骤 |
4.统计学分析 |
二、结果 |
(一)正畸乳胶牵引圈体内24小时弹力衰减变化趋势 |
(二)相同圈内径、不同设定力值正畸乳胶牵引圈的弹力值衰减比较 |
(三)相同设定力值、不同圈内径正畸乳胶牵引圈的弹力值衰减比较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弹性材料的基本特征 |
(二)正畸乳胶牵引圈弹力衰减机制 |
(三)体内实验中个性化透明压膜保持器的应用 |
(四)初始弹力值设定依据及测量时间节点的选择 |
(五)各规格正畸乳胶牵引圈体内24小时弹性力值衰减规律 |
(六)不足与展望 |
1.颌内牵引和颌间牵引的区别 |
2.个体差异的影响 |
3.口内实验和口外实验的差异及分析 |
4.后期实验计划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正畸弹性牵引装置及其力值衰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单侧Ⅱ类牵引对骨质疏松大鼠TMJ关节盘及滑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与器械 |
1.1.2 实验方法 |
1.1.3 取材与检测 |
1.2 实验结果 |
1.2.1 术后动物的大体观察 |
1.2.2 大鼠骨密度的测量结果 |
1.2.3 大鼠体质量的测量结果 |
1.2.4 大鼠血清雌二醇(E2)的测量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单侧Ⅱ类牵引对骨质疏松大鼠TMJ关节盘及滑膜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器械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取材与检测 |
2.2 实验结果 |
2.2.1 CBCT观察结果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
2.2.3 HE染色结果 |
2.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2.3 讨论 |
2.3.1 实验的选择 |
2.3.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3.3 颞下颌关节盘的变化 |
2.3.4 颞下颌关节滑膜的变化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综述 颌间牵引与骨质疏松症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
3.1 1.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
3.2 2.骨质疏松症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
3.3 3.颌间牵引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对牙根吸收影响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来源及纳入标准 |
2.研究方法 |
3.牙根吸的评价及测量方法 |
4.测量指标 |
5.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颌间牵引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及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缩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图 |
(10)表现为骨性下颌前突的乳牙列Ⅲ类错畸形的治疗-通过Ⅲ类颌间牵引联合上颌螺旋扩大器式矫正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病例展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正畸牵引圈在颌间牵引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循环肿瘤细胞及纤维蛋白原在评估头颈部肿瘤预后中的作用[J]. 由伟,王福光,鞠再双,王喆,周东,孙丽娟,王若雨.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0(05)
- [2]青少年前牙反■的临床矫治方法综述[J]. 黄萌,高忠杰,房雪,徐璐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0(07)
- [3]突发性开合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D]. 刘人彰. 青岛大学, 2020(01)
- [4]微种植钉刚性连接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效果的CBCT评价[D]. 程鑫燚. 南昌大学, 2020(08)
- [5]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拔牙病例排齐阶段支抗需求的疗效分析[D]. 马跃. 郑州大学, 2020(02)
- [6]正畸乳胶牵引圈体内24小时弹性力值衰减的研究[D]. 王盼.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9)
- [7]单侧Ⅱ类牵引对骨质疏松大鼠TMJ关节盘及滑膜的影响[D]. 冯凯悦.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8]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对牙根吸收影响的CBCT研究[D]. 李慧玲.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9]颌间牵引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及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 付欣. 佳木斯大学, 2018(05)
- [10]表现为骨性下颌前突的乳牙列Ⅲ类错畸形的治疗-通过Ⅲ类颌间牵引联合上颌螺旋扩大器式矫正器[D]. 黄恺丽. 浙江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