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乡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异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孟晓平[1](2021)在《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魏德琦[2](2021)在《“体育强国”背景下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之中,对综合性、全方位的人才需求愈发增加。但我国大学生“好身材、差体质”矛盾愈发明显,“外强中干”问题暴露,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关注。2019年9月2日,国务院颁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到2035年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着提升。大学生是今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参与者、领导者和受益者,大学生体育素养状况将直接关系到《体育强国纲要》的有效实施。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成为目前体育改革建设中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体育素养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溯,较为系统地界定了体育素养的概念。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确定了大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并对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基于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的具体措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体育素养界定是一种关于体质水平、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体育道德、体育技能、体育个性等与体育活动息息相关的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它是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环境和体育教育的影响下产生的综合实践产物,暗含着终身体育的体育理念与体育行为。2.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包括体质水平、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等7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3.通过对太原市6所普通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身体素质整体偏低;体育意识淡薄、终身体育意识模糊;缺乏体育锻炼知识和体育保健知识;体育道德较好,仍需加强;体育活动参与度较低;学习技能途径单一、掌握项目程度较浅;体育个性不太明显。4.提升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具体对策如下:加强各项服务与管理,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体教结合,丰富大学生体育知识的储备;文体结合,提升大学生的体育道德;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多举措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关注个体差异,塑造多样化的体育个性。
乔慧[3](2021)在《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场舞因其种类丰富,入队的随意性强,在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同时,对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价值。《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纲要中第14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提高人们科学健身的意识与素养。”广场舞组织者在广场舞的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提高广场舞组织者的体育素养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不断增长的科学健身的需求,更好地推动广场舞的健康、高质量发展。广场舞组织者的获得感是自身素养的提高与自我实现的有机统一,对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的研究是获得感在大众体育领域的拓展与延伸,可以有效的提升广场舞组织者的获得感、深入了解并稳定广场舞组织者队伍、保障与推动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广场舞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广场舞本身的价值、利弊及广场舞的发展历程,本研究以广场舞活动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枣庄市296名广场舞组织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体育素养与获得感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获得感在人口特征上的差异,初步探究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广场舞组织者以女性为主、年龄多在41-60岁之间,文化程度多以高中或中专为主,收入状况较为乐观,职业呈现多样化,组织锻炼年限在5年以上的居多,年限相对较长;锻炼情况符合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绝大多数广场舞组织者没有接受过广场舞指导且都是志愿服务性的。2.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的体育知识素养、体育能力素养、体育行为素养、体质水平素养较好,体育心理素养高于一般水平。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组织锻炼年限的广场舞组织者的体育素养存在显着差异:男性组织者高于女性,51-60岁的组织者高于其他年龄段,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均高于其他群体,收入在3000元以上/月的群体均高于1000元以下/月的群体,组织锻炼年限在6-9年、10年以上的群体体育素养最高。3.枣庄市不同性别、年龄、收入、组织锻炼年限的广场舞组织者的获得感存在显着差异。男性广场舞组织者高于女性,51-60岁的群体高于其他,6-9年的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最高。4.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和获得感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心理)五个维度与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客观获得感、主观获得感、整体获得感)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5.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能够正向预测其获得感,且获得感会随着体育素养的增加而增加。体育素养维度中的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心理与客观获得感之间呈显着正向预测,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行为、体育心理与主观获得感、整体获得感也呈正向预测。
盘劲呈[4](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张玉超,董养社[5](2020)在《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回顾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素养概念、测评体系、培育路径等研究成果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体育素养概念研究过程分为概念形成期、认识混沌期、多元探讨期和国际接轨期四个时期;国际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备成熟的不同年龄段的体育素养测评体系,国内体育素养测评仍处于探索阶段;体育素养培育路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学龄段的体育课程培养方案制定和不同运动项目素养培养方面。我国体育素养研究仍存在缺乏共同哲学基础、研究范围狭窄、测评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确立体育素养概念研究共识,加强不同学段和群体研究,建立多维一体动态的测评体系,开发多种培育模式,探究体育素养学科化落地路径,重视个体素养培养具体化目标等后续研究展望。
支梦璇[6](2020)在《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认知及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审美教育是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教育,它渗透于德育、智育、体育之中,可以以美辅德,陶冶情操,以美启真,开发智识。学校体育美育已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话题。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审美教育是贯通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促进学校体育美育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蕴含丰富的审美教育价值和体育教育内涵,在健全人格,培固身心,提升学生体育审美素养方面也发挥着积极而重要作用。研究以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的认知、需求和影响因素等问题为主要内容,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山东省学校体育审美教育开展情况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为推进山东省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山东省高中生体育美育认知和审美倾向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生因体育审美倾向和身体差异,男生体育审美认知倾向于力量类、目的类运动项目,女生体育审美认知则倾向于欣赏类、审美类运动项目。2.不同年龄段高中生体育课审美感知与判断能力略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育课普遍能够感受到运动美和团队合作美。但随着年龄年级增加,学生体育课审美感知与判断能力出现不同。其中17岁学生的体育审美感知与判断能力最强,15岁和18岁最低。这可能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体育审美教育需求。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如青岛、烟台等)的学生体育审美教育需求最高,其次为鲁南、鲁北和鲁中地区。这可能与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较高有关。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学生的体育审美认知和体育审美教育需求普遍较高,学生大都认为体育审美教育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体育课、公共体育活动和自主体育美育学习是体育审美教育需求得以实现的主要路径。4.学校重视、媒体宣传和社会关注是影响体育审美教育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学校重视、媒体宣传、社会关注、教育部门推广、教师和朋辈体育美育知识储备等外部环境因素是影响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的主因。其中,学校重视、媒体宣传和体育教师美育知识储备是外因,学生个人空闲时间、家庭经济情况和学习压力是内因。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开设差异化体育选修课将体育美育融入其中。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的学生所带来的体育兴趣及体育审美倾向差异,开设差异化的体育项目选修课,并将体育美育知识融入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和上课积极性。2.加强学生体育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减轻学生学业压力。高中生学业压力沉重,审美教育相对缺乏。在国家大力倡导体育美育、构建贯通大中小幼审美教育体系背景下,加强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可有效对接国家教育战略,提升学生体育能力和审美素养,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3.因地制宜、选择合适体育项目进行体育美育特色课程教学。由研究可知,经济较发达地区,学生体育审美教育需求较为强烈,学生体育审美素养普遍较好,因此,可因地制宜筛选合适体育项目进行体育美育课程教学,率先在国内开设体育美育特色课程。4.增强体育教师体育审美知识储备,完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的引导者和体育知识的传播者。但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育课能够感受到的体育教师体态、仪态、教学的综合美却最低,而体育课是学生体育审美教育需求得以实现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加强体育教师体育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培养,倡导体育美育融入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刻不容缓。5.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体育审美教育重视与关注度。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学校教育的最关键环节是审美教育。因此,普及体育审美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建立三方协调机制,通过差异化体育审美教育,切实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意识。
蒋慧宇[7](2019)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及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深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树德育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合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宏观层面上讲核心素养培养落实为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且急需落实到各个具体的学科当中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养成的起步阶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运动技能、树立终身运动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系统的整合国内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关的基本理论,构建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义务教育阶段1-3年级学生问卷和义务教育阶段4-9年级学生问卷,以及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和培养问卷,完成问卷调查。以太原市为例完成调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完成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培养状况的调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期望能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培养提供思路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出了体育学科赋予学生的独特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在本研究中,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中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分为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两个大方面,同时体育意识又包括体育认知、体育态度和体育情感三个方面,体育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安全保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三个方面。2、通过对太原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意识、体育认知、体育态度、体育情感、体育能力、运动能力、安全保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发现绝大部分要素之间是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的,义务教育1-3年级学生在运动能力上男学生优于女学生,体育认知和日常安全能力维度上义务教育阶段1-3年级学生城区学生优于非城区学生;义务教育阶段4-9年级学生在体育运动情感和日常安全能力上男学生要优于女学生。3、通过采用教师问卷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认知和培养的调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学历的体育教师在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没有显着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区域上存在差异,城市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优于农村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
田晓琳[8](2019)在《玉溪市八年级学生体育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在玉溪市体育发展政策支持下,玉溪体育事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时期,体育素养在体育事业发展和提高民生水平方面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玉溪市八年级学生的体育素养状况进行调查,然后将学校和家庭态度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影响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玉溪市八年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旨在为玉溪市初中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提供理论借鉴。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玉溪市八年级学生体育素养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质水平不理想;体育知识储备不够;受现实条件影响,体育教育发展不平衡,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认识狭隘;学生所能接触的体育项目不够丰富;体育技能水平有待提高,诸多因素影响学生体育个性发展,现实运动条件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的个性化需求。(2)学校会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产生影响。除了经济和环境因素外,师资力量和学校体育硬件的作用不容忽视,市区县区学校每年都会从城乡接合部中学和乡镇中学选调优秀的教师,长期以来,优秀的师资都集中于市县区学校,城乡接合部中学和乡镇中学师资力量一直处于弱势,造成教育资源失衡,影响了城乡接合部中学和乡镇中学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3)家庭态度与学生体育素养水平有显着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家庭态度越偏向于支持学生的体育运动,学生整体体育素养水平越高。家庭态度不仅包括父母的态度,还包括家庭的氛围、经济的支持。转变家长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与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息息相关。
万宇[9](2015)在《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质不强,谈何栋梁”。当下社会对身心健康人才的需求与现阶段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矛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体质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体育素质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培育学生体育素质才能实现“健身育人”的目标。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学校体育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评价标准实施不力及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自身的问题。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以构建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目的,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教育评价理论、标准化理论基础上,以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测量法、数理统计分析法、逻辑分析等方法,着重研究了以下内容:1.对体育素质、体育素质评价的内涵结构进行理论分析;2.对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现状展开实证调查;3.对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拟定、优化,并构建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4.对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的评量工具进行研制与整理。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体育素质是人在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体育学习形成的从事体育活动所具有的各种体育能力的总和。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学生体育素质评价进行预测或评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将学生的体育素质按照其本质属性和特征逐一分解成为具有行为化、可操作化的指标结构体系,结构体系中每一构成元素(即指标)都赋有相应合理的权重。它规定着体育素质评价评什么和不评什么,由抽象到具体,是对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活动客观认识的产物。2.上海市体育教师和初中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都有较深的认知与理解,并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初中学生在相关体育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上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体育教师与中学生都认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功能未能充分展现,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完善。体育教师与中学生都迫切希望对体质健康体育素质评价摘要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改革,认为“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质+运动经历”是最理想的体育素质评价内容结构。3.依据指标体系构建理论,构建了科学、可操作、多元化、多层次的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以体质、运动技能、体育知识、运动经历4个维度为一级指标,体现出体育素质评价的全面性;以①身体形态、②身体机能、③身体素质、④本体性知识、⑤操作性知识、⑥基本技术、⑦技术组合、⑧体育学习经历、⑨运动竞赛参与经历为二级指标体现了体育素质评价的多元化;在此基础上为便于可操作、易量化细分出25个三级指标。并对以上指标进行了科学的权重分配。4.按量表编制的科学方法,对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知识维度进行量表编制,通过检验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实现了体育知识由质性评价到量化评价的转变。创编了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的上海市初中生运动经历量表,作为评价上海市初中生体育学习经历水平的测量工具。同时建议若要对运动经历测评,可在测评体育学习经历的基础上将运动竞赛参与经历作为加分项进行量化。5.对上海市初中生运动技能评价进行了改革,从基本技术、技术组合两个维度出发,以三大球(足、篮、排)为考核项目,整合了运动技能评价的量化手段,建立了上海市初中生常模标准,对上海市初中生运动技能评价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6.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对体质指标进行了重组,加大了身体素质量化的比重。对上海市中学生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提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7.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对推进学校体育整体改革、评价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刘华荣[10](2012)在《独立学院课外实施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能力影响的研究 ——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其存在许多的弊端:传统的体育教育一直以来就是把教师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个性发展和体育意识。传统体育课程结构比较单一,选修课少,必修课多,课程在设置上又受到场地、设备和器材的极大制约。往往学生不能够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程,而且教师在教学评价则上重视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几乎不重视。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原有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课外开设了体育俱乐部,其优点也渐渐凸显出来:体育俱乐部教学是非常重视学生主体的选择性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选择多种体育课的需要,而且还从宏观上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了条件。教师和学生能做到优势互补,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较大的选择范围和自由空间。能够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每个不同的起点上,显着的提高自己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质,而且身心素质也得到了全面发展。近几年来在刚兴起的独立学院当中也有许多学校开设了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符合独立学院体育改革的趋势,有利于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独立学院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对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首先把传统体育教学与俱乐部教学效果进行对比,从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分析,课外体育俱乐部相对传统体育教学是否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最后结果表明:经过一学年的体育学习,我们能够看到实验班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与对照班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异:男生立定跳远、50m、1000m和仰卧起坐这四项素质有着显着性的差异,女生50m、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也有显着性差异,而女生800m没有显着性差异。采用课外俱乐部活动形式的班级,学生的大部分身体素质都明显优于传统课外活动形式的对照班学生。随机抽取的实验对象中,采取三个学期测试某些基本身体素质指标的方法,对俱乐部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连续监控。结果表明连续3个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实验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后的身体素质对男女生50m、立定跳远、1000m和800米跟踪测试的数据基本显示上升的趋势。本文还对影响大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体育俱乐部的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进行研究。体育俱乐部的物质文化要素主要由体育设施、体育空间等要素组成。体育俱乐部的精神文化要素,是由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因素构成的。包括学校体育体育俱乐部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学校班级中所形成的体育文化,教师素质与教学作风、教学行为、学校领导对体育俱乐部的态度等。为了进一步研究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能力有关文献的归纳总结,并结合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得出体育能力的5个方面,即体育认知能力:是指对体育知识和体育现象的主观反映的本领,它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首要能力,是构成体育能力的前提;自我锻炼能力: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充分发挥自身已掌握的运动能力,有规律地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和本领;体育运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体能、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前提下,学习和从事各种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它是构成体育能力的基础。既不是一种竞技体育的能力,也不是掌握某种专项能力;体育组织能力:体育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利用所学过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能根据实际环境和客观条件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和体育游戏以及有关的体育活动;运动保健能力:运动保健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运动保健的内容和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预防和处理运动中出现的各种生理损伤和心理障碍,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的能力,高校大学生掌握了运动保健的能力,就能有效地运用体育保健手段来促进人体健康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通过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的体育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探究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能力5个方面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外实施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热情与体育俱乐部的实施有显着相关,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城乡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异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乡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异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体育强国”背景下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颁布,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
1.1.2 社会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出新要求,大学生体育素养问题日渐凸显 |
1.1.3 提高体育素养是大学生健康促进的需求,是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有力抓手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相关研究 |
1.4.2 关于体育素养概念的相关研究 |
1.4.3 关于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 |
1.4.4 关于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的相关研究 |
1.4.5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下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
3.1.1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对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总要求 |
3.1.2 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
3.2.1 体质水平现状分析 |
3.2.2 体育意识现状分析 |
3.2.3 体育知识现状分析 |
3.2.4 体育道德现状分析 |
3.2.5 体育行为现状分析 |
3.2.6 体育技能现状分析 |
3.2.7 体育个性现状分析 |
3.3 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问题 |
3.3.1 身体素质整体偏低 |
3.3.2 体育意识淡薄、终身体育意识模糊 |
3.3.3 缺乏体育锻炼知识和体育保健知识 |
3.3.4 体育道德较好,仍需加强 |
3.3.5 体育活动参与度较低 |
3.3.6 学习技能途径单一、掌握项目程度较浅 |
3.3.7 体育个性不太明显 |
4 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对策 |
4.1 加强各项服务与管理,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
4.2 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 |
4.3 体教结合,丰富大学生体育知识的储备 |
4.4 文体结合,提升大学生的体育道德 |
4.5 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 |
4.6 多举措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 |
4.7 关注个体差异,塑造多样化的体育个性 |
5 结论与建议 |
附录1《太原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广场舞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 |
1.1.2 广场舞组织者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骨干力量 |
1.1.3 提升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满足人们科学健身的需求 |
1.1.4 获得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
1.1.5 广场舞对创建健康文明枣庄具有重要的意义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广场舞 |
2.1.2 广场舞组织者 |
2.1.3 体育素养 |
2.1.4 获得感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1 广场舞的相关研究 |
2.2.2 体育素养的研究 |
2.2.3 获得感的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地调研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
4.1.1 个人基本情况 |
4.1.2 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 |
4.1.3 其他相关情况的调查分析 |
4.2 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情况的分析 |
4.2.1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的构成要素 |
4.2.2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的各维度分析 |
4.2.3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人口特征的差异分析 |
4.3 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情况分析 |
4.3.1 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构成要素 |
4.3.2 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的各维度分析 |
4.3.3 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人口特征的差异分析 |
4.4 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关系 |
4.4.1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相关性 |
4.4.2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客观获得感的回归分析 |
4.4.3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主观获得感的回归分析 |
4.4.4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整体获得感的回归分析 |
4.5 枣庄市广场舞舞队组织者访谈调查案例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政府方面 |
5.2.2 社会方面 |
5.2.3 个人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
2.4.1 乡村社区 |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
2.4.3 体育旅游减贫 |
2.4.4 旅游减贫感知 |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
2.5.2 中心地理论 |
2.5.3 社会交换论 |
2.5.4 公民参与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素养的概念 |
1.1 概念形成期(2000年以前) |
1.2 认识混沌期(2000—2005) |
1.3 多元探讨期(2005—2015) |
1.4 国际接轨期(2015年以后) |
2 体育素养的评价及培养 |
2.1 体育素养评价研究 |
2.1.1 国内体育素养评价研究 |
2.1.2 国际体育素养评价的借鉴 |
2.2 体育素养培养研究 |
2.2.1 体育素养培养要素 |
2.2.2 体育素养培养路径 |
3 我国体育素养研究不足 |
3.1 缺乏共同哲学基础 |
3.2 研究范围狭窄 |
3.3 测评体系不健全 |
3.4 可操作性不强 |
4 我国体育素养未来研究展望 |
4.1 确立体育素养概念研究共识 |
4.2 重视不同学段和群体研究 |
4.3 建立多维一体动态的测评体系 |
4.4 开发多种培育模式 |
4.5 探索体育素养学科化落地路径 |
4.6 重视个体素养培养具体化目标 |
(6)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认知及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文献综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体育审美教育价值研究 |
3.3 体育美育与艺术关系研究 |
3.4 体育审美教育理论研究 |
3.5 体育审美教育实践探索 |
3.5.1 中小学体育审美教育实践探索 |
3.5.2 高校体育审美教育实践探索 |
3.6 体育项目的审美教育研究 |
3.7 小结 |
4.结果与分析 |
4.1 受访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4.1.1 性别与年龄情况 |
4.1.2 家庭经济情况 |
4.1.3 主动体育锻炼情况 |
4.2 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认知分析 |
4.2.1 体育爱好与审美倾向 |
4.2.2 体育课审美感知与判断 |
4.2.3 体育审美教育能力认知 |
4.3 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需求分析 |
4.3.1 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需求 |
4.3.2 体育美育知识需求与学习意愿 |
4.3.3 体育审美教育需求路径 |
4.4 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
5.分析与讨论 |
5.1 性别对体育审美教育认知的影响 |
5.2 年龄对体育审美感知与判断的影响 |
5.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审美教育需求的影响 |
5.4 其他体育审美教育影响因素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及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1.1 核心素养的概念研究 |
2.1.2 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研究 |
2.1.3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
2.1.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研究 |
2.1.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述研究 |
2.1.6 小结 |
2.2 概念界定 |
2.2.1 核心素养 |
2.2.2 学科核心素养 |
2.2.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层次分析法 |
3.2.3 特尔非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统计分析法 |
4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选取的原则 |
4.3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筛选 |
4.3.1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前期筛查 |
4.3.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初步确立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5.2 太原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 |
5.2.1 1 -3 年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 |
5.2.2 义务教育4-9 年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情况 |
5.2.3 义务教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与原因分析 |
5.3 太原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认知与培养境况 |
5.3.1 教师问卷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5.3.2 性别差异性分析 |
5.3.3 学校归属地差异性分析 |
5.3.4 教龄差异性分析 |
5.3.5 学历差异性分析 |
5.3.6 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认知、培养现状与原因分析 |
6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结论与培养策略 |
6.1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结论 |
6.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玉溪市八年级学生体育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体育素养的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体育素养概念及内涵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体育素养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体育素养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玉溪市八年级学生体育素养状况分析 |
4.1.1 调查对象分析 |
4.1.2 玉溪市八年级学生体育素养状况 |
4.2 体育素养状况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
4.2.1 学校地理位置与体育素养状况的分析 |
4.2.2 家庭态度与体育素养的分析 |
4.2.3 社会环境与体育素养的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
一、时代对身心健康人才的呼唤 |
二、社会发展对青少年健康提出新要求 |
三、体育素质评价是青少年健康促进的需求 |
四、体育素质评价体系是落实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有力抓手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研究思路 |
一、论文结构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体育素质评价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国内体育素质评价的相关研究 |
一、体育素质的研究 |
二、体育素质相关的研究 |
第二节 国外体育素质评价的相关研究 |
一、美国对青少年体质测试的研究 |
二、日本对青少年体质测试的研究 |
三、欧洲各国对青少年体质测试的研究 |
四、国内外体育素质评价的思考 |
第三章 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体育素质 |
二、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体育素质与相关概念的厘清 |
一、体育素质与体育素养 |
二、体育素质与健康素质 |
三、体育素质与体质 |
四、体育素质与体适能 |
五、体育素质与素质结构 |
第三节 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基础 |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终身教育理论 |
三、教育评价理论 |
四、标准化理论 |
第四章 上海市初中生体质健康评价实施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现行体质健康评价方案的效力—初中生视角 |
一、现行体质健康评价方案的效果 |
二、初中生对现行体质健康评价方案的态度和意见 |
第二节 现行体质健康评价方案的执行—体育教师视角 |
一、现行体质健康评价方案的组织实施 |
二、体育教师对现行体质健康评价方案态度和意见 |
第三节 体育教师与初中生对体质健康评价改革的期许 |
一、初中生对体质健康评价改革的期许 |
二、体育教师对体质健康评价改革的期许 |
第四节 基于现行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改革反思 |
一、兼顾学生体质发展水平的共性与个性 |
二、协同运动技能练习与体质发展 |
三、重视体育知识与运动经历评价 |
四、强调内容的多元性与测试的规范性 |
第五章 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第一节 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 |
一、构建指标体系的定位与指导思想 |
二、构建指标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
三、构建指标体系的框架 |
四、构建指标体系的步骤 |
五、构建指标体系的运用的方法 |
第二节 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旳构建 |
一、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
二、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 |
三、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第三节 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体系各指标含义解析 |
一、体育知识类指标 |
二、运动经历类指标 |
三、体质类指标 |
四、运动技能类指标 |
第四节 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一、初中生体育素质指标体系层次分析理论 |
二、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
三、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
四、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权重构成 |
第六章 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量工具研究 |
第一节 体育知识量表编制 |
一、体育知识量表编制目的与假设 |
二、体育知识预测问卷的编制 |
三、体育知识预测问卷条目筛选 |
四、体育知识量表的确认及结果 |
第二节 运动经历量表编制 |
一、运动经历量表编制目的与假设 |
二、运动经历预测问卷的编制 |
三、运动经历预测问卷条目筛选 |
四、运动经历量表的确认及结果 |
第三节 运动技能评价标准创建 |
一、运动技能建标理论概括 |
二、上海市初中生运动技能(足球、篮球、排球)指标百分位常模 |
第四节 学生体质评价标准整理 |
一、BMI |
二、肺活量 |
三、坐位体前屈 |
四、引体向上 |
五、仰卧起坐 |
六、立定跳远 |
七、掷实心球 |
八、800 米或1000米跑 |
九、50 米跑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上海市初中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实施效果问卷(学生) |
附录二:上海市初中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实施效果问卷(教师) |
附录三:初中生体育知识水平量表(预试) |
附录四:初中生运动经历量表(预试) |
附录五:初中生体育知识水平量表(第二次预试) |
附录六:初中生运动经历量表(第二次预试) |
附录七:校标量表(选自《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 |
附录八: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评估表) |
附录九: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评估表) |
附录十: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权重问卷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独立学院课外实施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能力影响的研究 ——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学生对体育俱乐部的认知分析 |
3.2 体育俱乐部教学实验效果的对比研究 |
3.3 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介 |
四、城乡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异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研究[D]. 孟晓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体育强国”背景下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 魏德琦. 中北大学, 2021(01)
- [3]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D]. 乔慧.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回顾及展望[J]. 张玉超,董养社.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0(05)
- [6]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认知及需求研究[D]. 支梦璇.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及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D]. 蒋慧宇.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8]玉溪市八年级学生体育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田晓琳.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9]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万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7)
- [10]独立学院课外实施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能力影响的研究 ——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D]. 刘华荣. 长江大学, 2012(01)
标签: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论文; 核心素养论文; 体育旅游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