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颌间牵引治疗髁颈骨折

切开复位颌间牵引治疗髁颈骨折

一、切开复位颌间牵引术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林晨阳,罗艳荣,许志亮,曾宾华,陈玉琳[1](2022)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面部粉碎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联合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术治疗,联合组给予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恢复指标,手术前后牙周情况[菌斑指数(PI)、软垢指数(DI)和牙龈指数(GI)]以及面部美学,并评估两组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手术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张口度恢复时间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PI、DI和G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上述指标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外观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术联合坚强内固定术应用于面部粉碎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同时可减轻对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减少并发症,较好地满足患者面部美学需求。

李莉[2](2020)在《全数字化正颌外科初步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深入研究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正颌外科手术设计及实施,探索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全数字化正颌外科诊治流程。方法: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正颌外科三维重建测量、术前诊断、手术模拟设计、导板和牙合板的3D设计与制作、导航验证和效果评估。选取25例先天性牙颌面畸形患者,术前常规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检查、颅面CT扫描、头颅正、侧位片、口腔曲面断层片、上下颌牙列模型及二、三维面相。将采集的颅面CT数据导入Mimics 20.0软件进行处理并建立数字化颅面原始模型,导入上下颌牙模数据、三维面相数据,建立数字化设计模型。在数字化设计模型上根据硬组织标志点建立三维重建测量平面并进行测量、分析,得出数字化诊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方案设计,确定数字化终末模型,同时进行导板和牙合板的3D设计与制作。术中采用数字化导航系统进行上颌骨设计位置的确认、固位验证和骨打磨精确导引。采集患者术后1周颅面CT扫描,将术后实际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与术前设计数字化终末模型按颅脑未行手术部位进行拟合配准,于同一三维重建测量平面10组骨性标志点的三维坐标(X、Y、Z)进行术后实际与术前设计的术后对比验证,其标志点分别为:ANS(前鼻棘点)、A(上牙槽座点)、Incisive foramen(切牙孔后缘点)、Pyriform aperture-R(右侧截骨线梨状孔外缘点)、Pyriform aperture-L(左侧截骨线梨状孔外缘点)、B(下牙槽座点)、Pg(颏前点)、Me(颏下点)、Foramen-R(右侧颏孔点)、Foramen-L(左侧颏孔点)。采用SPSS24.0软件包对10组标志点术前设计(X1、Y1、Z1)与术后实际(X2、Y2、Z2)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3-matic模块进行骨组织融合后的对比差异色谱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按照数字化正颌外科流程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诊断、模拟手术设计、截骨导板和牙合板的3D设计与制作、数字化导航引导下实施手术、术后资料采集与效果评估,患者术后随访结果达到了术前设计方案的要求。术后实际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与术前设计数字化终末模型相比10组骨性标志点分别在X、Y、Z三维方向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设计与术后实际的头颅模型进行融合配准后,进行对比差异色谱分析,上、下颌骨行手术区域无显着性差异,手术效果符合预期设计要求。结论: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正颌外科诊断、手术设计和手术实施具有精准、微创的优越性。术中数字化导航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更精准的保障实现手术设计方案。

罗丹[3](2019)在《热疗联合沉默Id-1基因逆转舌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热疗(Hyperthermia,HT)较常规外科手术和放、化疗不仅具有保护正常组织结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优势,还能通过逆转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从而降低恶性肿瘤的术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然而,单独使用热疗治疗肿瘤的效果不佳,临床上通常将热疗与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相结合而增强其疗效,其中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近年来成为肿瘤综合疗法的研究热点。研究目的:本课题尝试以分子靶向治疗的方式抑制促癌基因DNA结合分化抑制因子-1(Id-1)的表达,再与热疗进行联合配伍,探索两者联用于舌鳞癌治疗的可能性,特别是观察研究热疗及沉默Id-1基因作用于舌鳞癌细胞后,能否逆转细胞的EMT过程,并初步探讨两者联用作用于舌鳞癌细胞EMT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选取适宜本课题的舌鳞癌细胞株。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SCC4、SCC9、SCC25和CAL-27 4株舌鳞癌细胞中Id-1 mRNA的表达水平,选取其中Id-1 mRNA表达量最高的细胞株作为本课题的研究细胞。2.验证siRNA沉默Id-1基因表达的能力。将所选细胞系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ormal)、阴性对照组(NC)、小干扰RNA组(Id-1-siRNA),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siRNA转染舌鳞癌细胞36h后Id-1 mRNA的表达水平。3.观察舌鳞癌细胞形态的改变。siRNA转染舌鳞癌细胞36h后,置于42.5℃5%CO2细胞培养箱内孵育40min,放回37℃5%CO2细胞培养箱常规孵育12h,放于倒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细胞实验前后的形态变化。4.将培养的舌鳞癌细胞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normal):常规培养细胞;(2)沉默Id-1组(Id-1-siRNA):siRNA基因转染法抑制舌鳞癌CAL-27细胞株中Id-1基因的表达,RT-PCR法检测其Id-1 mRNA的表达变化;(3)热疗组(HT):细胞置于42.5℃恒温培养箱内40min;(4)联合组(HT+Id-1-siRNA):siRNA基因转染法抑制CAL-27细胞株内Id-1的表达后对细胞进行42.5℃40min的热疗处理。(1)当联合组细胞经热疗处理完24h后,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4组舌鳞癌细胞的Id-1、TGF-β1、E-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表达情况。(2)当联合组细胞经热疗处理完12h、24h和36h后,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4组舌鳞癌细胞的Id-1、TGF-β1、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变化。(3)当联合组细胞经热疗处理完12h、24h和36h后,划痕修复实验检测4组舌鳞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4)当联合组细胞经热疗处理完6h、12h和24h后,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4组舌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1.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CAL-27细胞中Id-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SCC4细胞、SCC9细胞以及SCC25细胞,故选择舌鳞癌CAL-27细胞系用于本课题的研究细胞。2.沉默Id-1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Id-1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83.29%;沉默Id-1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Id-1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70.39%。3.RNA干扰Id-1联合热疗作用于CAL-27细胞后,细胞形态由纺锤体样变成鹅卵石样,细胞排列由疏松杂乱变得紧密有序。4.舌鳞癌细胞对热疗及沉默Id-1基因表达均呈现出较好的敏感性,然而与单独使用两种方法相比,热疗及沉默Id-1基因联用可以使舌鳞癌的迁移性及侵袭性下降更明显(P<0.01),并且能够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活化E-cadherin基因、抑制Vimentin基因。结论:沉默Id-1基因可以有效增强热疗逆转舌鳞癌细胞EMT过程,在体外实验中体现了较好的抗癌效应;同时热疗与沉默Id-1的协同作用可能是通过共同下调TGF-β1的表达得以实现。本研究提示我们:热疗与沉默Id-1的联合配伍可能成为舌鳞癌治疗领域的新策略。

陈强[4](2015)在《37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调查下颌骨髁颈部骨折发生的发病原因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2.评价下颌骨髁颈部骨折术后愈合疗效,观察并分析经腮腺入路手术治疗髁颈部骨折的并发症的症状及原因。3.探讨下颌骨髁颈部骨折的手术、非手术治疗方式,为下颌骨髁颈部骨折选择最佳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与材料:1.材料来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于2010年01月至2014年09月期间收治的下颌骨髁颈部骨折37例住院患者,统计性别、年龄、受伤原因、髁部骨折具体部位、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术后是否存在面神经损伤及其愈后、张口度、张口型下颌运动以及影响治疗预后因素等信息。2.此37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a.术前后均X线、CT颌平扫或上、下颌骨三维CT检查;b.术后六个月门诊或电话回访;c病例资料记载完整。3、随诊时间和方法随访信息来源于电话随访及门诊复查资料,随访内容主要为术后咬合关系以及面神经症状恢复情况。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不少于6个月。4.随访张口度确定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二横指,约22.5cm。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l2cm。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完全性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结果:37例下颌骨髁颈部骨折的患者中,男性居多,占75.68%,多为青壮年,交通事故为最主要致伤因素占54.05%。最多见的合并伤为上颌骨骨折及颧骨颧弓复合体的骨折,分别占27.03%,21.62%。髁状突骨折中囊内骨折、囊外骨折分别占70%,30%。总计23处骨折采用坚强内固定,手术方式采取耳屏前切口经腮腺入路,14例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方式以口内切口最为常见占59.02%,23例手术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腮腺瘘、面瘫、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全部病例6个月后失访病例3例。5例面神经损伤者主要因术中牵拉所致暂时性面神经损伤,其中3例出现额纹变浅现象,2例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经对症处理后逐渐恢复正常;7例咬合关系欠佳者及2例开口受限者,术后配合术后牙弓夹板固定颌间牵引及张口训练、24周后逐渐恢复,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基本良好,张口不受限,张口度正常,疗效满意。结论:1.交通事故是导致下颌骨髁颈部骨折的主要因素;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发病主要人群为20-40岁青壮年男性;合并伤中以上颌骨骨折及颧骨颧弓复合体的骨折最为常见,提示我国东北地区交通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交通伤至颌面部骨折比例较高。2.耳屏前经腮腺切口入路可以进行髁颈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手术切口隐蔽,操作简便,显露最为直接、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欧阳东,刘继雄,顾晓明[5](2015)在《手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20例》文中提出下颌骨位于颜面下1/3部位,因其位置较突出,易发生骨折,是颌面部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下颌骨髁突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下颌骨骨折的1/3,髁突骨折如手术处理不当会诱发关节强直[1]。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于1999-09至2014-02手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20例,疗效满意。

陈明福,谢旺祥,姚青春,丰章坤,高亮[6](2012)在《颏部粉碎性骨折17例临床总结》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的应急处理、诊断和治疗。方法:颏部粉碎性骨折患者急诊时以单颌牙弓夹板结扎固定,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下颌骨运动时出血。术前行颌骨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检查,然后全麻下行颌骨坚强内固定术,必要时辅以颌间牵引术。结果:17例颏部粉碎性骨折患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获得了理想的复位和良好的咬合关系,无窒息、下颌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下颌牙齿,早期对颏部粉碎性骨折行单颌牙弓夹板结扎固定,是及时有效的手段,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是目前诊断和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最佳辅助检查手段,坚强内固定术辅加颌间牵引术是治疗颏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式。

谭繁胜,赵建江,谭海波[7](2012)在《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利用颌间牵引钉结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注意事项及临床适应症的掌握。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68例颌骨骨折病例应用颌间牵引钉牵引复位结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总结分析临床疗效及操作注意事项,评判其优缺点。结果 68例患者术后创口Ⅰ期愈合折线,其中61例达到解剖复位标准,7例基本复位,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颌间牵引钉适合于多种类型颌骨骨折,操作时间短,仅局部有轻微损伤,可进行多方向调整,术后患者舒适,拆除方便,但患者经济负担加大。结论颌间牵引钉结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手术快捷、安全、效果良好,为颌骨骨折治疗提供了新的颌间牵引方法,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

樊丽萍,王丽娜,西玉立,林娜[8](2012)在《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固定术40例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下颌骨骨折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最为常见,其按Killey分类法分为下颌角骨折、颏部正中骨折、髁状突骨折和颏孔区骨折。颌骨牵引是下颌骨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为在上、下颌牙唇侧各固定一带有挂钩的牙弓夹板,上、下颌正常的咬合关系通过在挂钩挂上橡皮圈以作牵引,其方向按骨折段需复位的方向挂。近年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行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固定术40例,经精心护理,患者对恢复后的结果满意。现介绍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固定术护理的一些体会。

杨国海,李金源,刘江,李冉[9](2012)在《颌面部骨折的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口腔颌面部位于身体暴露部位,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年代都是损伤的好发部位。目前交通伤已成为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根据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和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统计显示:交通事故造成颌面部损伤已达到60%。在口腔[1]

林建业,邱着文,郑德春,吴丽琴,李振全[10](2011)在《0.4mm不锈钢丝牙间连续结扎加颌间弹性牵引颌骨骨折复位固定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0.4mm不锈钢丝牙间连续结扎加颌间弹性牵引治疗颌骨骨折。方法用0.4mm不锈钢丝行牙间连续结扎,并在牙间制作出牵引钩,用小橡皮环套在制定的牵引钩上行弹性牵引,逐渐使上、下颌牙齿恢复至正常咬合关系,从而复位并固定骨折的颌骨。结果患者运用该方法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及面貌恢复良好。结论该方法可较好地复位并固定颌骨骨折,术后治疗效果好,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治疗效果确切可靠,无需住院,费用低,病人易接受,便于各级医院推广。

二、切开复位颌间牵引术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切开复位颌间牵引术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2.2 两组恢复指标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情况比较: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5 两组外观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2)全数字化正颌外科初步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材料
    1.3 全数字化正颌外科诊治方法和流程
        1.3.1 基本信息与临床检查
        1.3.2 数据采集、处理
        1.3.3 数字化诊断
        1.3.4 数字化模拟手术设计
        1.3.5 截骨导板、牙合板的3D设计与制作
        1.3.6 手术实施与导航验证
        1.3.7 术后数据采集、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术前设计与术后实际10对标志点的差异分析
        2.1.1 术前设计与术后实际10对标志点分别到X轴的差异分析
        2.1.2 术前设计与术后实际10对标志点分别到Y轴的差异分析
        2.1.3 术前设计与术后实际10对标志点分别到Z轴的差异分析
    2.2 术前设计与术后实际骨组织对比色谱分析
3 讨论
    3.1 数字化三维颅面重建测量系统的建立
    3.2 数字化诊断
    3.3 数字化牙列数据的采集与配准
    3.4 术中实时导航
    3.5 术后效果评价
    3.6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20例临床病例汇报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热疗联合沉默Id-1基因逆转舌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4 株舌鳞癌细胞中Id-1 mRNA的表达水平
    2 siRNA转染CAL-27 细胞后Id-1 的表达水平
    3 热疗联合siRNA沉默Id-1 基因的表达对CAL-27 细胞形态的影响
    4 实时定量PCR检测CAL-27 细胞中Id-1、TGF-β1、E-cadherin和 Vimentin的mRNA表达变化
    5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CAL-27 细胞Id-1、TGF-β1、E-cadherin和 Vimentin蛋白的表达变化
    6 划痕修复实验检测CAL-27 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
    7 Transwell实验检测CAL-27 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病例
病例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37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一般材料
    2.2 下颌骨髁颈部骨折的鉴别诊断
    2.3 手术的适应症及复位标准
    2.4 材料与器械
    2.5 术前检查
    2.6 治疗方法
    2.7 术后
    2.8 并发症
        2.8.1 感染
        2.8.2 咬合关系不良
        2.8.3 面瘫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效果评价标准
    3.2 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5)手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讨论

(6)颏部粉碎性骨折17例临床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应急处理
        1.2.2 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7)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9)颌面部骨折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颌面骨骨折非手术治疗
    1.1 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术
    1.2 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术
2 颌面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
    2.1 小型和微型接骨板
    2.2 重建接骨板
    2.3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
3 颌面部骨折治疗展望
    3.1 板-钉锁结接骨板与限制接触式接骨板
    3.2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
    3.3 颌面骨骨折的微创外科治疗

(10)0.4mm不锈钢丝牙间连续结扎加颌间弹性牵引颌骨骨折复位固定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操作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切开复位颌间牵引术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疗效研究[J]. 林晨阳,罗艳荣,许志亮,曾宾华,陈玉琳. 中国美容医学, 2022(01)
  • [2]全数字化正颌外科初步临床应用研究[D]. 李莉. 青岛大学, 2020(01)
  • [3]热疗联合沉默Id-1基因逆转舌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D]. 罗丹. 青岛大学, 2019(02)
  • [4]37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回顾性研究[D]. 陈强. 吉林大学, 2015(08)
  • [5]手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20例[J]. 欧阳东,刘继雄,顾晓明. 武警医学, 2015(03)
  • [6]颏部粉碎性骨折17例临床总结[J]. 陈明福,谢旺祥,姚青春,丰章坤,高亮.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06)
  • [7]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 谭繁胜,赵建江,谭海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2(06)
  • [8]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固定术40例护理体会[J]. 樊丽萍,王丽娜,西玉立,林娜.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2(04)
  • [9]颌面部骨折的治疗进展[J]. 杨国海,李金源,刘江,李冉.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4)
  • [10]0.4mm不锈钢丝牙间连续结扎加颌间弹性牵引颌骨骨折复位固定临床应用研究[J]. 林建业,邱着文,郑德春,吴丽琴,李振全. 中外医疗, 2011(3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