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音频广播向我们走来(论文文献综述)
陈亮[1](2020)在《数字经济核算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数字经济的概念首次由OECD(经济合作组织)提出以来,日新月异的数字经济所具备的特征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数字经济尚未形成一个普遍接受、通用、统一的基本概念,研究机构和学者分别从数字经济的核心定义、狭义定义和广义定义对数字经济进行测度,由于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造成测度范围存在差异,可能无法准确测算数字经济产出价值,这也成为测度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影响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研究机构和学者在数字经济核算的研究领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针对数字经济的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总体上来看研究成果较为单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尤其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官方分类标准。对数字经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设计数字经济分类体系以及构建数字经卫星账户,将为解决数字经济的测度研究提供重要途径:一是提供适应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数字经济分类体系;二是提供数字经济领域分析的有力工具;三是提供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和政策制定的数据支持。因而,本文立足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数字经济核算有待深入研究的现状,紧紧围绕中国数字经济测度的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相关研究。全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实践。其内在逻辑为:第一层次是本文的研究起点和研究基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和国外先进经验;第二层次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核算体系及数字经济卫星账户体系。第三层次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数字经济核算账户开展研究。各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了阐述。本部分首先阐述数字经济的背景,以及数字经济核算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对国际、国内数字经济核算及卫星账户架构进行文献述评;其次阐述数字经济核算及卫星账户架构的重要性,综述国内外数字经济核算的发展历程及基本情况;然后述评国内外数字经济核算的核算分类、核算范围、核查方法与卫星账户架构的现状;最后分析目前数字经济核算实践中已具有的基础和尚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数字经济内涵。数字经济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分享经济等相关概念密切相关,数字经济尤其与信息经济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数字经济在概念和核算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信息经济相互代替。从测度的角度看,核心定义为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即ICT部门,这也是数字经济测度的基础;狭义定义虽然存在一些争议,但广义定义的数字经济包含这一部分,广义定义的数字经济除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外,还包括被数字化的产业和领域。由于核心定义与狭义定义不能反映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融合状况,而广义定义核算覆盖范围更为广泛和全面,并具有广泛的实践经验,更能有效反映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因此,数字经济在概念和核算上必须作为一种特有的经济现象进行衡量,即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这是本文数字经济核算的主要依据。第三章,数字经济核算规则。本部分重点讨论数字经济核算体系涉及到的基本问题,以及数字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依据,这共同构成了数字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根据文中对数字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定义可知,数字经济核算主体不仅应包括生产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机构部门,还应包括使用数字产品辅助生产或通过数字化技术传输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机构部门。数字经济的核算范围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分别为测度完全数字产业经济活动以及数字产品和服务随其他完整的产品和服务而存在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核算原则应遵循权责发生制的时间记录原则、市场价格的价格记录原则、复式记账法的记账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科学性原则。第四章,数字经济分类研究。本部分研究数字经济分类体系,首先对信息经济的分类体系展开研究,文中梳理了马克卢普、波拉特、联合国统计委员会、OECD等权威学者以及机构对信息产业的分类研究以及我国的信息产业分类,进而对已有的数字经济产业分类研究进行对比研究(美国商务部数字产业分类标准、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字产品和服务范围、澳大利亚统计局数字经济分类体系、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以及部分学者的研究)。针对数字经济分类还没有形成一个广泛认同标准的现状,本部分在充分借鉴国际上关于数字经济分类研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民经济产业分类的实际情况,构建中国数字经济分类体系。第五章,数字经济测度方法的选择。本部分选择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作为测度数字经济规模的主要方法,在构建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时,考虑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原则,以数字经济的性质为标志,将数字产业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数字技术部门(数字技术生产资料部门),即向市场提供生产、处理、传递和储存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的部门。第二数字技术部门(数字技术服务业部门),即向市场直接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或者数字技术服务的部门。第三数字技术部门(数字经济融合部门),即企事业单位内部为了提高生产数量和提升生产效率而运用的数字技术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其产品并没有直接向市场出售,只是作为中间产品提供给企事业单位自身的消费。经测算,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 21.4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6.09%,比2012年提高4.8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加。第六章,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构建。本部分在借鉴教育、旅游等卫星账户的经验和参考已有卫星账户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合组织、美国经济分析局等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国内有关学者关于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研究的基础上,并在保证核算范围与核算规则与中心框架相同的原则下,将数字经济这一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数字经济核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结合中国目前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尝试构建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以期完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达到全面准确统计数字经济的目的,从而更加准确地揭示数字经济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第七章,对策建议。本部分将对本文研究数字经济核算的结论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下一阶段数字经济核算工作的研究方向。总体来看,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立足一个现状—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数字经济核算有待深入研究的现状;确立一个体系——在确定数字经济定义和核算范围的基础上,确立数字经济分类指标体系;构建两个框架——构建数字经济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及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理论框架;实现两个目标——测度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分析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应。与现有的数字经济核算相比,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数字经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设计数字经济分类体系框架,丰富了目前数字经济核算理论的研究;二是全面系统设计了数字经济统计核算方法体系,包括数字经济统计核算分类依据、核算内容、核算指标体系、核算规则,为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和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编制提供了可行性路径;三是本文根据数字经济生产和消费的特点,结合中国实际及数字经济的特点构建了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和数字经济卫星账户,将投入产出方法用于数字经济测度,以投入产出法为工具,构建数字经济测度框架,对数字经济测算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现实经济问题分析提供科学指导。
宋红岩[2](2020)在《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媒介是当下最具影响力和颠覆性的媒介形式,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智能化,同时也使人们更依赖媒介,它全方位重构着人们的生活,并将人类的生存方式带入到数字化生存的新阶段。今天身处微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切身感受着微媒介强大影响力的我们,不能不以理性的姿态,去探究微媒介对我们的生存方式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我们只有直面所身处时代的媒介变革及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才能更好的透视社会、反观自身,同时看清微媒介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并带给我们哪些利与弊。本论文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展开探讨,试图从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微媒介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话语权方式、感知方式、审美方式等角度深入分析微媒介的变革力量和颠覆性的影响。第一章从媒介的演变历程和微媒介的崛起入手,主要介绍了媒介的变革历史及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不同影响。继而对微媒介的界定、形态、产生的逻辑背景以及本文探讨的微媒介对人的生存方式重构的几个维度进行界定和概述。第二章主要围绕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进行分析,探讨了微媒介如何重塑电子媒介人,分别从哲学主体性构建、传播学的主体延伸、文化学的文化身份等层面的主体“自我”实现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微媒介在重构主体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对主体的“非我”异化和对主体人格重塑的过程。第三章主要着眼于微媒介对生产方式的重构展开,微媒介时代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论文从微媒介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当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生产时代,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集成化和柔性化。微媒介同样对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使得当代的文化生产方式迥异于传统的文化生产,产生参与性、互动性、生产与消费一体化、草根性、共享性等特点,同时大数据的产生使得文化生产的个性化、定制化成为可能。第四章主要从微媒介对人的消费方式的颠覆与变革入手,着眼于当前消费主义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重点论述电子经济、电商平台与网络购物等新消费方式的出现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颠覆性影响,探讨数字化经济在给人们带来全新消费方式的同时,也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同时让人们陷入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之中。第五章从微媒介对话语权力的重构入手,分析微媒介的出现对话语权力变迁的影响。微媒介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使得“微”政治应运而生,同时新型的社会控制方式也随之产生,权力和非权力在博弈之间寻求着微妙的平衡。微媒介的兴起,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声音,媒介的赋权作用在微媒介时代更加明显,同时微媒介的独特性也使得大众在某种程度上复归“沉默的螺旋”。第六章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方式的重构展开论述。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不同感知方式,也会对人的审美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微媒介使人的感知方式产生媒介化、他者化、去时空化、感知偏向视觉化等特点;同时微媒介也使审美方式产生交互性、虚拟化、奇观化等特点,也出现审美泛化、审美体验浅表化和审美认知错位等审美困境。
闫潇[3](2020)在《听觉回归 ——移动音频的听觉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普及率的提高,移动音频行业成为了当下一个新的热点发展领域,并且移动音频的用户数量也呈现出每年稳步增长的态势。移动音频的影响已经慢慢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听觉的感官作用也渐渐被人们重新认知且加以重视。在“视像化”风靡的当今社会,移动音频的出现正潜移默化的打破这种视觉霸权,在感官平衡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发展。从古至今,听觉一直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进行信息交流及意义传达的重要媒介感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听觉符号逐渐沉溺,“主观性”的视觉符号逐渐成为首要的信息媒介,占据了霸权地位。长期的视觉主宰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生存方式,窄化了人们认识世界和实践的维度。19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认识到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并提出“声觉空间回归”的概念。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听觉转向”的研究中,倡导感官的平衡发展。本文基于此大背景,探讨移动音频在听觉回归环境下的听觉传播意义。本文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听觉回归的起源及其回归的可能性,并通过概述当前关于移动音频和听觉文化的研究状况展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视觉文化和听觉转向,通过对麦克卢汉听觉回归观点的深入探究,探讨当今环境下听觉回归的发生语境。第二章对移动音频进行了界定,并将其放置于文化环境下,展示听觉文化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探讨了社会环境下的移动音频,通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移动音频的互动,体现了移动音频对于听觉回归的现实意义。第四章提出了对移动音频之于听觉回归的意义以及关于听觉的几点反思。此选题研究通过对当下移动音频的分析,扩大了听觉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延伸,也加强印证了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听觉回归理念,听觉的感官作用正渐渐复苏,感官平衡的时代正朝我们走来。
徐文臣[4](2019)在《Link-11数据链信号分析与实现》文中认为当今战术数据链已成为军事通信领域一种标准的通信方式,Link系列战术数据链就是典型的代表。其中Link-11采用网状通信技术和标准信息格式,通过半双工的工作方式实时保密的完成数据传输。它是应用范围最广泛、服役时间最长的数据链之一,同时也是后续Link-16和Link-22研发的基础。因此它一直都是军事通信对抗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信号的仿真、参数估计和类型识别上。然而关于成体系判别破译Link-11的研究却不多。本文主要考虑设计一种快速准确的Link-11数据链信号辨识解码方案。首先,详细介绍了Link-11数据链的四大部分组成部分和五种工作模式。介绍了Link-11数据链的两种波形体制和不同波形体制对应使用的不同数据传输结构以及编码调制方式。其次,介绍了Link-11数据链路的识别方法。为了能够提升识别系统的反应时间,本文对待识别的信号采用欠采样的方式将高频信号搬移到基带进行处理,消除了无用的高频载波对辨识时间的影响。针对SLEW信号特征单一的特点,使用同步序列波形匹配的方法进行快速辨识。该方法将同步序列这一SLEW独有的传输结构单元作为波形匹配的模板,通过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波形匹配来验证接收信号的类型。对于有多个特征量的CLEW信号,采取混合辨识的方法。首先利用CLEW信号的带宽特征和频谱特征,采用模糊识别的方式排除掉非CLEW信号,而后利用CLEW信号都有的前导码作为波形匹配的模板,与待识别信号进行波形匹配,以此来确定待识别信号是否为CLEW信号。最后,根据Link-11信号的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对Link-11信号进行了解调解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使用的识别方式可以实时的识别出Link-11信号的数据类型和参数特征,对于Link-11信号的解调也能够很好的完成。
埃里克·海瑟尔,郑梦雅[5](2017)在《降临》文中指出渐入:1内景湖边小屋日落时分繁星密密匝匝,天空一片烁烁。路易丝(旁白):记忆是个奇异的东西。2外景湖边小屋日落时分岸边立着一栋现代风格的房子,搭有一个宽阔的露台。湖水是一面朦胧的照镜。路易丝·班克斯在露台上倚着扶手,仰头望向天空。手里握着一只盛着梅洛干红的酒杯。路易丝散发着一种干净的、身处时间之外的感觉;是那种可以优雅老去的女人。短发。
蒋平[6](2016)在《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自20世纪末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当时是受到了网络市场利润的驱使,还是信息技术力量的推动,又或是面临传统课程发展的制度瓶颈,但一路走来可谓是历经艰辛。直到最近几年,MOOC的兴起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推向一个全新的高潮期。学术界和舆论媒体同时以铺天盖地广告营销的方式,对网络课程引发的高等教育数字化革命进行广泛宣传,重点介绍网络课程如何激发了在线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赢得了怎样的良好社会声誉,甚至提出网络课程构筑的虚拟大学将会主宰未来大学的发展方向,传统实体大学正在走向衰亡。中美两国政府积极响应MOOC带来的影响力,不仅大规模地发展网络课程,为网络课程开发搭建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合作平台,而且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高等教育信息化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如果继续按照惯常的技术逻辑去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那么注定在研究思路上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因为技术已经成熟到网络课程的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可以无限时空,“随心所欲”。从麻省理工学院倡导“知识共享”的理念,提出“公开线上课程”计划,到M0OC平台仍然继续坚守“免费”、“开放”与“共享”原则,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主流价值取向好像不曾改变,但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却越发复杂而多元。其中,“知识转型”理论无可厚非地成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深刻动力。以知识转型为研究视角来分析比较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既源自于教育改革本身与知识转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又是由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植根于知识转型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基本特征反映了知识转型的内在要求。但是,要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比较研究寻求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有力证据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不仅要从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中系统性、分类化的概括归纳,找寻出知识转型与网络课程相互作用的初步证据,而且还要辩证地分析技术力量与知识转型哪个要素对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更大。按照“研究基础→事实呈现→理论探索”的研究思路,利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既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及技术影响进行了历史阶段划分,又对知识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和提升,建构出新的知识转型理论分析框架。从中分析得出技术逻辑用于解释和指导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具有不适合性,经过一番“理论探索”,最终寻求到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充分证据。以“事实呈现”的方式描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演变历程及概况不仅是要说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如何走向融合,成为“竞相争艳”的对手和伙伴,而且更是为后续知识转型理论的实践推进提供事实依据。那么,如何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进行具体化比较研究呢?依据“实践考察→问题反思→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从知识转型衍生的制度逻辑中考察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性和差异性。趋同性特征中出现了由计算机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知识生产数字化明显:推行“项目驱动”式发展路径,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发生着“现代知识”向“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无形学院”的团队合作十分普遍。这种趋同性特征符合知识转型内在制度的要求。差异性特征中受到知识转型外在制度的影响,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在政策导向、基本路径、运行机制和价值立场上存在显着区别。这种宏观意义上的“趋同存异”现象及其制度逻辑也同样发生在中美两国较为典型和颇具代表性的在线学习平台发展过程中。以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和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为个案,进行对比考察分析发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知识权力控制、知识形态转变、知识协议制定以及组织合作形态等方面存在“趋同性”,而在发展路径、运行机制、权力地位和角色功能上具有显着“差异性”。知识转型理论在实践推进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是新旧“知识生产模式”的交替,还是“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的转变,都一致地表明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共存现象”和“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新旧“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在转型过渡时期,同时共存于同一社会,到底选择以哪种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为标准可能难以抉择,必然引起知识世界的混乱状态。另一方面,原有“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建构的社会不可能对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逐渐确立的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表示接受和改变,更有可能遭到原有“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抵制和反抗,从而试图夺回知识控制的主导权,由此导致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中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只有当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完全取代原有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并为人们所接受时,这种知识王国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才会自然消失。为此,知识转型的“共存现象”与“相互作用”造成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必然渗入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和运营过程,以连锁反应的形式导致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面临共同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学习效果不佳,知识市场化引发学术危机,教师难以做出选择以及学分互认和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那么,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如何应对知识转型的变革引发的挑战呢?注重课程平台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实现大学与政府、市场三方利益共赢,培养知识、能力与技术相融合的数字化教师和试点推行SPOC课程平台及教学模式将是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赵津立[7](2009)在《广播媒介多元化传播的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频率专业化、类型化构成广播的第一次革命,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出现,广播开始了一次更为深刻的革命。这次革命带给广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传播形态多元化。信息时代的三大前沿技术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作用于广播,使广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三大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传播业包括信息生产、传播工具、传播方式、传播理念、运营管理都发生了巨大的擅变,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广播传播的新的特征与以及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对传统广播和受众的影响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本文将以多媒体时代为背景,以广播技术发展带来的多元化传播现状为引入点,以广播传播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分析中国广播的现状,并对我国广播在多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加拿大的传媒理论家哈罗德·伊尼斯认为:“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那么,探寻广播媒介在多媒体环境中传播的原因、影响,进而指出其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无疑会为广播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同时也将丰富我们当前广播媒介多元化问题的研究。
本刊编辑部[8](2009)在《数字广播正向我们走来》文中认为传统模拟广播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以方便快捷的特性为大众服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广播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服务内容形式单一,音质有待改善等等。因此,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型、实施数字广播是广播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传统模拟广播的单一声音业务拓展为能同时传递各种诸如图像、文字、数据、图片及活动影像等数字业务,为传统广播业务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应用空间。全球地面无线电广播正在向数字技术转型,不同地区的转型方式各不相同,比如美国正在采用HDRadio技术(高清无线电广播);加拿大、部分欧洲国家(其中包括英国和德国)、亚洲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和非洲采用的是数字音频广播(DAB);韩国采用的是数字媒体广播(DMB),另外,还有一种数字无线电广播(DRM)技术。本刊编辑部对几种主要的数字广播技术进行简要介绍、摘录技术要点,旨在提供一点借鉴。
迈克尔·克莱顿,唐克胜,曾凡海[9](2005)在《恐惧状态》文中研究指明在巴黎,一名物理学研究生为漂亮的女孩演示了一个物理实验之后神秘死亡。在马来西亚丛林,一个神秘的买主买下致命的气穴技术。英国,一家平面造型艺术商店收到一些包裹,取包裹的人惨遭同伴的暗算……亿万富翁慈善家乔治·莫顿准备给全国环境资源基金会捐助一千万美元,用于支付该基金会代表太平洋岛国——瓦努图进行的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诉讼的费用。这个只有八千人口的岛国准备起诉美国环保署,声称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改变了海洋环境,危及他们的生命。他们认为美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也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因此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在捐出这笔钱之前,莫顿却得到消息称,该基金会很可能有问题。因为科内尔博士正在跟踪的一个环保恐怖组织很可能得到过该基金会的经济支持。他言之凿凿, 莫顿只好停止这一善举,而国家环境资源基金会的主席尼古拉斯·德雷克劝莫顿不要改变初衷,进退两难的莫顿便让他的律师彼得·埃文斯秘密对该基金会和瓦努图诉讼案进行调查。在庆祝莫顿当选国家环境资源基金会“年度人物”的晚宴上,莫顿居然公开抨击该基金会的所作所为,然后像个醉汉似的摇摇晃晃地离开了。后来,人们发现他的车在峭壁边缘撞得粉碎,而莫顿却死不见尸……
许国,张金平[10](2005)在《数字电视发射机浅议》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数字电视与传统的模拟电视有着迥然不同的技术特征,能提供更多、更精彩、更个性化的互动电视节目,同时能对所有用户进行控制,因此,能对用户进行有效收费,将给广电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增值运营的机会。这就促进了近年来电视数字化进程,眼下由模拟向数字化的过度已全面展开。数字电视及高清晰度电视正迅速向我们走来,电视的数字化使节目制作、传输和接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二、卫星音频广播向我们走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星音频广播向我们走来(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经济核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数字经济核算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数字经济分类方法的研究 |
1.2.3 关于数字经济核算方法的研究 |
1.2.4 数字经济核算卫星账户研究综述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创新及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点 |
2 数字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
2.1 数字经济内涵的认识 |
2.2 数字经济核算产品和数字产业 |
2.2.1 数字产品 |
2.2.2 数字产业 |
2.3 数字经济相关概念比较 |
2.3.1 信息经济 |
2.3.2 网络经济 |
2.3.3 知识经济 |
2.3.4 分享经济 |
2.3.5 概念分析和本文对数字经济概念的内涵界定 |
2.4 数字经济的特征 |
2.4.1 数字性 |
2.4.2 便捷性 |
2.4.3 普惠性 |
2.4.4 渗透性 |
2.4.5 外部经济性 |
3 数字经济核算规则 |
3.1 数字经济核算的主体 |
3.2 数字经济核算范围 |
3.3 数字经济核算的核算原则 |
3.3.1 权责发生制的时间记录原则 |
3.3.2 市场价格的价格记录原则 |
3.3.3 复式记账法的记账原则 |
3.3.4 系统性原则 |
3.3.5 科学性原则 |
3.4 数字经济核算与卫星账户研究的理论依据 |
3.4.1 SNA核算体系 |
3.4.2 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理论基础 |
3.4.3 数字经济分类体系研究基础 |
4 数字经济分类研究 |
4.1 信息经济产业分类研究 |
4.1.1 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分类体系 |
4.1.2 波拉特关于信息产业的分类体系 |
4.1.3 北美产业分类系统(NAICS)的信息产业分类体系 |
4.1.4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体系的信息产业分类 |
4.1.5 基于中心产品分类的信息经济分类标准 |
4.1.6 国家统计局信息相关产业分类标准 |
4.1.7 部分学者对信息产业分类体系研究 |
4.2 数字经济产业分类研究 |
4.2.1 美国商务部数字产业分类标准 |
4.2.2 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字经济产品和服务范围 |
4.2.3 澳大利亚统计局数字经济分类体系 |
4.2.4 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 |
4.2.5 部分学者的研究 |
4.3 数字经济分类研究评述 |
4.3.1 数字经济分类体系和信息经济分类体系的关系 |
4.3.2 信息设备制造业是否属于数字经济 |
4.3.3 邮政基本服务和快递服务等是否属于数字经济 |
4.3.4 电视和广播是否属于数字经济 |
4.3.5 住宿和餐饮是否将部分内容纳入数字经济分类体系 |
4.3.6 电影放映是否将部分内容纳入数字经济分类体系 |
4.4 中国数字经济分类的构建 |
5 数字经济测度的方法选择及中国数字经济测度 |
5.1 数字经济相关指数评价体系 |
5.1.1 国外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
5.1.2 国内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
5.2 数字经济的测度理论 |
5.2.1 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理论 |
5.2.2 马克·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 |
5.2.3 中国信通院的测算方法 |
5.2.4 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测算方法 |
5.2.5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测算方法 |
5.3 投入产出分析法 |
5.4 数字经济核算方法比较与选择 |
5.4.1 现有数字经济核算方法比较分析 |
5.4.2 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
5.5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的测度 |
5.5.1 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中的数字经济部门的确定——基于2017年投入产出表 |
5.5.2 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中数据的确定 |
5.5.3 数字产业经济效应分析 |
6 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研究 |
6.1 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构建原则 |
6.2 关于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研究 |
6.2.1 国外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研究 |
6.2.2 国内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研究 |
6.3 构建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 |
6.3.1 基于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数字经济产品分类和产业分类 |
6.3.2 编制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供给表和使用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确定数字经济内涵是数字经济核算的基础 |
7.1.2 数字经济分类体系是数字经济核算的前提条件 |
7.1.3 投入产出方法衡量数字经济具有独特优势 |
7.1.4 数字经济卫星账户能够全面衡量数字经济 |
7.2 展望 |
7.2.1 构建全国统一的数字经济统计制度 |
7.2.2 进一步明确数字经济的内涵 |
7.2.3 采用适合数字经济的数据采集方式 |
7.2.4 进一步完善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体系 |
7.2.5 构建数字经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媒介演变的历程与微媒介的崛起 |
一、媒介演变的历程 |
(一)口传媒介 |
(二)文字印刷媒介 |
(三)电子媒介 |
(四)网络媒介 |
二、微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
(一)微媒介的界定 |
(二)微媒介的主要形态 |
(三)微媒介兴起的逻辑背景 |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
(一)生存方式内涵 |
(二)媒介演变与人的生存方式变革关系 |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
第二章 主体重构:微媒介重塑电子媒介人 |
一、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
(一)生存场域媒介化背景 |
(二)电子媒介人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三)电子媒介人的三种形态 |
二、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建构 |
(一)主体功能的延伸性与解放性 |
(二)主体交往的媒介性与虚拟性 |
(三)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与易变性 |
三、电子媒介人的主体异化图景 |
(一)电子媒介人的“非我”异化 |
(二)电子媒介人的人格重塑 |
第三章 文化生产方式重构:微媒介与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
一、文化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 |
(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 |
二、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
(一)文化生产的碎微化 |
(二)文化生产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
(三)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共生性与共享性 |
(四)大数据与文化生产的新内容革命 |
三、“微文化”时代的文化反思与批判 |
(一)“微文化”的阅读与“反阅读” |
(二)文化的平面化与去深度化 |
(三)文化的泛娱乐化与商业逻辑 |
第四章 消费方式重构:微媒介与电子消费方式构建 |
一、微媒介与消费方式转型背景 |
(一)电子商务的崛起 |
(二)消费理念的转变 |
(三)网络消费分层的出现 |
二、电商平台与“线上经济” |
(一)购物模式的变迁 |
(二)电商直播与网络购物 |
(三)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 |
三、电子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 |
(一)货币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 |
(二)电子移动支付与消费行为影响机制 |
(三)知识付费经济与文化教育消费新趋势 |
第五章 话语权力重构:微媒介与社会话语权力变迁 |
一、“微”政治的出现 |
(一)“微”政治的内涵 |
(二)微媒介与政务公开化 |
(三)微媒介与公权力透明化 |
二、无处不在的“凝视”:新型社会控制方式 |
(一)全景敞视机制 |
(二)非权力与反权力监督 |
(三)后真相时代与“无影灯效应” |
三、网络舆情与媒介赋权 |
(一)网络舆情与大众信任危机 |
(二)乌合之众与“羊群效应” |
(三)“沉默的螺旋”的回归 |
第六章 审美方式重构:微媒介与审美方式的新拓展 |
一、微媒介与人的感知方式重构 |
(一)感知方式的演变历程 |
(二)感知方式的延伸与拓展 |
二、微媒介重构人的审美方式 |
(一)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
(二)审美体验的虚拟化 |
(三)审美效果的奇观化 |
三、微媒介时代的审美困境 |
(一)审美泛化 |
(二)审美体验浅表化 |
(三)审美认知错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听觉回归 ——移动音频的听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文献综述 |
0.3.1 对移动音频的研究 |
0.3.2 对听觉文化的研究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点 |
1 视觉至上与听觉回归 |
1.1 观照世界的视觉文化 |
1.2 倡导平衡的听觉转向 |
1.2.1 国外的听觉转向 |
1.2.2 国内的听觉文化转向 |
1.3 麦克卢汉与听觉回归 |
1.4 听觉回归的发生语境 |
1.4.1 历史基奠:听觉的存在追溯 |
1.4.2 内外批判:对视觉主义的拨正 |
1.4.3 推动因素:技术进步的支持 |
1.4.4 社会认同:整体化趋势 |
2 文化环境下的移动音频 |
2.1 关于移动音频的界定 |
2.1.1 移动音频的概念 |
2.1.2 移动音频的分类 |
2.2 两种视角下移动音频的听觉文化特征 |
2.2.1 符号学下的听觉社会表征 |
2.2.2 美学下的听觉审美特征 |
3 社会环境下的移动音频 |
3.1 移动音频的时空合成 |
3.2 移动音频的情感满足 |
3.2.1 自我存在的满足 |
3.2.2 自我精神的“救赎” |
3.3 移动音频的听觉社交 |
3.3.1 “面对面”互动:人际社交 |
3.3.2 PUGC全民参与:创作社交 |
3.3.3 声音的传递:语音社交 |
3.3.4 虚拟未来:智能社交 |
4 展望与反思 |
4.1 移动音频与听觉回归 |
4.2 听觉VS视觉VS视听 |
4.2.1 听觉VS视觉 |
4.2.2 听觉VS视听 |
4.3 移动音频的真实感塑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Link-11数据链信号分析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和动机 |
1.2 Link系列数据链简介 |
1.3 Link-11 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Link-11 数据链概述 |
2.1 Link-11 系统配置 |
2.2 Link-11 组网与工作模式 |
2.3 Link-11 数据链信号特点 |
2.3.2 CLEW信号特点 |
2.3.3 SLEW信号特点 |
第三章 Link-11 数据链信号的辨识 |
3.1 SLEW信号辨识 |
3.1.1 波形模板匹配法 |
3.1.2 SLEW信号辨识流程 |
3.1.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3.2 CLEW信号辨识 |
3.2.1 模糊辨识法 |
3.2.2 CLEW波形模板匹配法 |
3.3 实验验证 |
第四章 Link-11 信号解调与译码 |
4.1 CLEW信号解调与译码 |
4.1.1 单边带解调 |
4.1.2 FM解调 |
4.1.3 π/4-DQPSK解调 |
4.1.4 汉明码译码 |
4.2 SLEW信号解调与译码 |
4.2.2 8PSK解调 |
4.2.3 SLEW信号译码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拓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降临(论文提纲范文)
1 内景湖边小屋日落时分 |
2 外景湖边小屋日落时分 |
A2内景湖边小屋继续 |
3 内景慈悲山总医院早晨 |
4 外景湖边小屋午后 |
5 内景汉娜的房间夜晚 |
6 内景湖边小屋夜晚 |
7 内景慈济山总医院早晨 |
8 外景天空白天 |
9 外景地下停车场白天 |
1 0 外景大学校园白天 |
11外景学生活动中心稍后 |
12内景大学教室白天 |
13外景大学校园稍后 |
14外景大学停车处白天 |
15外景湖边小屋夜晚 |
16内景湖边小屋正面大门夜晚 |
17内景湖边小屋继续 |
18内景客房继续 |
19内景客厅稍后 |
20内景路易丝的卧室继续 |
21内景路易丝的卧室早晨 |
22外景大学校园早晨 |
23内景大学教室早晨 |
24内景路易丝的办公室白天 |
25内景路易丝的卧室夜晚 |
26内景路易丝的卧室片刻之后 |
27外景湖边小屋黎明前 |
A27内景黑鹰直升机内黎明前 |
28外景蒙大拿直升机着陆点黎明时分 |
29内景黑鹰直升机早晨 |
30内景黑鹰直升机继续 |
31外景直升机停机坪稍后 |
32外景复杂的营帐里片刻之后 |
33内景医务营帐片刻之后 |
34内景运营营帐/军事情报间片刻之后 |
35内景科研营帐片刻之后 |
36内景“无菌室”白天 |
A36外景营地白天 |
37外景”大贝壳”片刻之后 |
38内景隧道接 |
39内景会谈室继续 |
40内景“无菌室”白天 |
41外景蒙大拿降落点夜晚 |
42外景运营部营帐/军事情报间夜晚 |
43外景“无菌室”/黄色隧道夜晚 |
44内景“无菌室” |
45外景大本营/黄色通道片刻之后 |
46内景会谈室夜晚 |
47内景“无菌室”夜晚 |
48内景科研营帐机密室夜晚 |
49内景运营部营帐/网络聊天房间夜晚 |
50内景科研营帐路易丝的桌子稍后 |
51外景湖边小屋白天(闪回) |
52内景科研营帐路易丝的案头回到原景 |
53 |
54 |
55内景营房早晨 |
56内景运营部营帐/视频聊天室片刻之后 |
57内景“无菌室”早晨 |
58内景会谈室早晨 |
A58内景医务室白天 |
B58内景会谈室白天 |
C58内景会谈室片刻之后 |
D58内景会谈室夜晚 |
E58内景科研营帐机密成员会议室白天 |
F58内景会谈室白天 |
G58内景会谈室片刻之后 |
H58内景路易丝的办公室营帐夜晚 |
158外景大本营早晨 |
59内景“无菌室”/黄色隧道早晨 |
60外景“无菌室”/黄色隧道白天 |
61内景会谈室白天 |
62内景运营部营帐/作战情报室白天 |
63内景科研营帐路易丝的写字台夜晚 |
64外景湖边小屋白天(闪回) |
65内景科研营帐路易丝的工作台回到原景 |
66内景医疗营帐凯特勒医生办公室片刻之后 |
67外景大本营俯视傍晚 |
68外景大本营旁边的小山坡黄昏 |
A68外景牧场白天(闪回) |
B68外景营地边上的山坡回到原景 |
69外景营地夜晚 |
70内景“无菌室”夜晚 |
71 |
72内景会谈室夜晚 |
73内景会谈室稍后 |
74外景大本营夜晚 |
A74 |
B74内景湖边小屋夜晚(闪回) |
C74内景湖边小屋白天(闪回) |
75外景营地返回原景 |
76内景餐厅营帐夜晚 |
A76 |
B76内景儿童医生的办公室白天(闪回) |
C76内景湖边小屋白天(闪回) |
D76内景湖边小屋夜晚(闪回) |
77外景餐厅营帐夜晚 |
A78电视新闻报道某个着陆现场夜晚 |
78内景活动房宿舍卧室夜晚 |
79内景活动房宿舍前门片刻之后 |
80内景活动房宿舍客厅区域稍后片刻 |
81外景蒙大拿着陆现场早晨 |
82外景贝壳早晨 |
83内景科研营帐伊恩的区域早晨 |
84外景活动房宿舍早晨 |
85 |
86内景运营营帐/间谍房间早晨 |
A86内景科研营帐片刻之后 |
87外景营地接前 |
88 |
89内景会谈室片刻之后 |
A89内景会谈室回到原景 |
B89内景湖边小屋汉娜的房间早晨(闪回) |
90内景医务营帐医务室白天 |
91 |
92 |
93 |
94内景科研营帐密码室彼时 |
95外景科研帐营白天 |
96外景科研营帐夜晚 |
97内景科研营帐夜晚 |
98内景湖边小屋路易丝的书房夜晚(闪回) |
99内景科研营帐路易丝的书桌白天 |
100内景运营帐营“作战情报室”白天 |
101内景,湖边小屋路易丝书房夜晚(闪回) |
102内景运营营帐“作战计划室”回到原景 |
A102内景气瓶室白天 |
B102内景运营营帐“作战情报室”返回原景 |
103 |
104外景运营营帐白天 |
A104内景“大贝壳”接前 |
B104外景运营营帐接 |
105内景通道舱内接 |
106外景着陆现场接 |
107外景着陆现场接 |
108内景“大贝壳”接 |
A109外景湖边小屋白天(闪回) |
B109外景蒙大拿着陆现场白天(闪回) |
C109内景湖边小屋路易丝的卧室夜晚(闪回) |
D109内景“贝壳回到原景 |
109外景营地白天 |
110外景湖边小屋白天(闪回) |
111外景营地返回原景 |
112内景科研营帐片刻之后 |
A112内景湖边小屋路易丝的书房白天(闪回) |
B112内景湖边小屋路易丝的书房白天(闪回) |
C112内景湖边小屋路易丝的书房白天(闪回) |
D112内景科研营帐返回原景 |
113外景营地直升机停机坪接前 |
114内景舞会厅夜晚 |
115外景蒙大拿着陆现场白天 |
116内景新运营营帐 |
A116内景门廊 |
B116内景新运营营帐 |
C116内景无菌室 |
D116内景走廊 |
E116内景无菌室 |
F116外景直升机机坪 |
G116内景无菌室 |
H116内景视频通话室 |
117外景营地片刻之后 |
118内景汉娜的房间夜晚(闪回) |
119外景营地返回原景 |
120外景湖边白天 |
A120内景黑色轿车 |
121内景湖边小屋白天 |
A121内景湖边小屋白天(闪回) |
B121内景大学课室白天(闪进) |
122 |
123内景路易丝的前厅夜晚 |
124内景湖边小屋夜晚 |
A124内景湖边小屋汉娜的房间白天(闪回) |
B124内景湖边小屋白天(闪回) |
C124外景湖边小屋白天(闪回) |
D124内景慈悲山总医院早晨 |
E124内景医院病房夜晚(闪回) |
125外景湖边小屋露台夜晚 |
(6)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在知识转型中的演变 |
第一节 开放课件运动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一、开放课件运动下美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二、开放课件运动下中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二节 MOOC时代背景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一、MOOC时代背景下美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二、MOOC时代背景下中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三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不可忽视的技术力量 |
第一节 开放课件运动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技术牵引 |
一、开放课件运动下技术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二、开放课件运动下技术对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MOOC时代背景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技术牵引 |
一、MOOC时代背景下技术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二、MOOC时代背景下技术对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知识转型理论支撑 |
第一节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两种不同模式之间的变迁 |
一、“小科学”与“大科学”之间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二、“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三、“知识生产模式1”向“知识生产模式2”的转型 |
第二节 知识转型理论界说: 时代背景抑或是思想基础 |
一、“知识型”与“知识转型”内在逻辑理路分析 |
二、“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演变历程 |
三、第三次知识转型引发现代教育领域严重危机 |
四、后现代知识性质转变对教育改革的促进功能 |
第三节 知识转型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相互关系 |
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知识转型”理论关系之辩 |
二、“知识转型”时期的到来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 |
三、“知识转型”理论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内在关系 |
第五章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存异 |
第一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性: 知识转型内在制度指引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虚拟的知识形态存在 |
二、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后现代知识观为基础 |
四、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无形学院为合作平台 |
第二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差异性: 知识转型外在制度设计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政策导向: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
二、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基本路径: 局部探索与全面实施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运行机制: 市场调节与政府主导 |
四、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价值立场: 知识霸权与本土开发 |
第三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案例比较: 知识转型的制度化存在 |
一、美国高校网络课程两大在线学习平台分析 |
二、中国高校网络课程两大在线学习平台考察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比较研究 |
第六章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
第一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面临的挑战: 知识转型引发的冲突 |
一、令人堪忧的通过率: 学习效果不佳背后的“证据” |
二、当课程成为一种商品: 知识市场化引发的学术危机 |
三、积极的参与者或懈怠的旁观者: 教师如何选择 |
四、学分互认与质量评价: 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 |
第二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迎接知识转型的变革 |
一、知识共享的新型组织化图景: 课程平台的多元化与包容性 |
二、知识市场化的矛盾化解: 三重螺旋模式中的利益共谋 |
三、数字化大学教师: 知识、能力与技术的合成者 |
四、MOOC发展中对SPOC的探索: 为提升质量的一种尝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演变在知识转型中走向融合 |
二、知识转型衍生的制度逻辑构成趋同性与差异性的存在 |
三、知识转型引发的冲突制约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广播媒介多元化传播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目的与方法 |
1.3 论文的结构 |
2 多媒体时代广播媒介的独特魅力和传播理念变化 |
2.1 多媒体时代下的广播媒介 |
2.2 广播媒介的声音属性 |
2.2.1 一种不断追逐流失意象的大众媒介 |
2.2.2 一种唤起综合感觉的大众媒介 |
2.2.3 一种适配受众多层次注意力的大众媒介 |
2.3 传播理念的变化 |
2.3.1 类别的多元化与大众化 |
2.3.2 大众媒体与小众化互动式传播 |
2.3.3 新的媒介运作机制 |
3 广播媒介多元化传播的现状和原因 |
3.1 网络广播 |
3.1.1 网络广播的定义 |
3.1.2 网络广播的发展现状 |
3.1.3 网络广播发展的特征 |
3.2 数字音频广播和数字多媒体广播 |
3.3 数字卫星音频广播(DSB) |
3.3.1 数字卫星音频广播的定义与现状 |
3.3.2 数字卫星音频广播的优势 |
3.4 手机广播 |
3.4.1 手机广播的优势 |
3.4.2 手机广播的特性 |
3.5 多元化传播的原因 |
3.5.1 新技术催生新的传播方式 |
3.5.2 传统广播面临电视冲击后的转型 |
4 广播媒介多元化传播对传统广播的影响 |
4.1 网络广播与传统广播 |
4.1.1 网络广播是对传统广播的补充 |
4.1.2 网络广播无法代替传统广播 |
4.2 数字广播与传统广播 |
4.3 手机广播与传统广播 |
4.3.1 发挥了传统广播伴随性的优势 |
4.3.2 给传统广播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 |
5 多媒体时代下的广播受众 |
5.1 对广播受众的重新界定 |
5.2 广播受众的变化 |
5.2.1 审美标准的变化 |
5.2.2 受众群体的变化 |
5.2.3 广播受众收听时段的分散 |
5.3 广播受众有扩大的趋势 |
5.4 广播听众特征 |
5.5 电视时代的广播受众 |
6 新环境下广播媒介的发展策略 |
6.1 加快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技术革新,推动广播结构的系统变革 |
6.1.1 从大城市出发,加快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的推广 |
6.1.2 推进卫星数字音频广播的应用 |
6.2 利用数字广播优势,建立广播业务新平台 |
6.3 加快媒体之间的多元合作 |
6.3.1 广播要走跨媒体协作的道路 |
6.3.2 跨行业协作 |
6.4 城市农村分层发展策略 |
6.4.1 我国城市广播发展层面 |
6.4.2 我国农村广播展层面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卫星音频广播向我们走来(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经济核算问题研究[D]. 陈亮. 东北财经大学, 2020
- [2]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D]. 宋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听觉回归 ——移动音频的听觉传播研究[D]. 闫潇. 辽宁大学, 2020(01)
- [4]Link-11数据链信号分析与实现[D]. 徐文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5]降临[J]. 埃里克·海瑟尔,郑梦雅. 世界电影, 2017(02)
- [6]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D]. 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7]广播媒介多元化传播的发展策略研究[D]. 赵津立. 重庆大学, 2009(12)
- [8]数字广播正向我们走来[J]. 本刊编辑部. 广播电视信息, 2009(02)
- [9]恐惧状态[J]. 迈克尔·克莱顿,唐克胜,曾凡海. 译林, 2005(06)
- [10]数字电视发射机浅议[J]. 许国,张金平. 有线电视技术, 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