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袋式覆土栽培草菇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从[1](2011)在《大球盖菇细胞工程育种及半野生栽培研究》文中指出大球盖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珍稀食用菌。它能够利用秸秆、树叶等农林废弃物进行生长。本文初步探索了大球盖菇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优化系统,得出:1.5%纤维素酶+1.5%蜗牛酶的混合酶(体积比为1∶1)来酶解菌丝,0.6mol/L的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最佳菌龄为3d,最适酶解温度为30℃,最适合的酶解时间为2.5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可达1.70×107个/mL。确定了再生培养基的最佳渗稳剂是甘露醇,再生率可达0.89%。同时还确定了35s为最佳诱变大球盖菇原生质体的时间,致死率是73.33%,在这个剂量下更容易筛选得到正向突变的优良再生菌株。利用原生质体与紫外诱变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在各种培养料中长速、长势及液体发酵中还原糖利用率、生物量、菌球质量、各种胞外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选育出了一株栽培及发酵性能均优的菌株Dq084,其常规栽培生物转化率可达64.43%,明显高于出发菌株。经液体发酵实验得出其生物量、利用还原糖的能力和各种胞外酶活性均高于出发菌株,能更好的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并确定这几种酶活性的高低与菌丝长速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且通过增稠剂实验得出添加0.2%的黄原胶能增加液体培养中菌球密度和菌球数量。还通过酯酶同工酶测定,得出Dq084的电泳图谱与出发菌株有显着的区别,证明Dq084发生了遗传变异,是一株各方面均较优良的再生变异菌株。采用Dq084-液体培养-麦粒基质的菌种制备新工艺研究了半野生栽培的两种栽培模式畦栽法和袋栽法,得出采用玉米秸秆基质袋栽法较适合于北方冬春季节栽培,发菌较快,周期较短,生物转化率较高,达到了70.41%(对照为60.96%);采用小麦秸秆畦栽法较适合于夏秋季节栽培,生物转化率是68.64%(对照为57.33%)。
伍国明[2](2007)在《打造珠江三角洲地区无公害生态鲜菇产业》文中研究说明提出了通过提高全民“无公害”意识,增强科技意识,从栽培场所选择、原料、菌种、工艺、菌渣处理、全程质量监控、专家咨询信息系统建设,这些对最终实现有利于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鲜菇产业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伍国明,李梅,伍国平[3](2004)在《布袋式覆土栽培草菇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报道布袋式覆土栽培草菇的试验总结。结果表明 ,选取棉质布袋或含棉混纺布袋 ,采用 18%~ 4 8%稻草混合 78%~ 4 8%的棉籽壳作培养基 ,并覆以 2~ 3cm厚塘泥土 ,生物学效率可高达 4 7% ,且转潮快 ,长成的菇体质量上乘。
伍国明,李梅,林丽超[4](2003)在《稻草拌土袋栽草菇高产新工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报道以稻草拌料土袋栽草菇的防霉高产新工艺。结果表明,利用稻草拌30%泥土布袋式栽培,结合喷施NaOH-100mg/kg溶液,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达27%,且转潮快,长成的菇体质量上乘。
二、布袋式覆土栽培草菇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袋式覆土栽培草菇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球盖菇细胞工程育种及半野生栽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引言 |
1.3 大球盖菇简介 |
1.3.1 大球盖菇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1.3.2 大球盖菇的营养价值及药理作用 |
1.3.3 大球盖菇的生活习性 |
1.4 原生质体技术 |
1.4.1 原生质体简介 |
1.4.2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 |
1.5 同工酶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1.6 我国秸秆利用现状 |
1.7 食用菌半野生栽培研究现状 |
第2章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及紫外诱变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供试菌株 |
2.2.2 培养基 |
2.2.3 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大球盖菇菌丝体制备 |
2.3.2 酶液配置 |
2.3.3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制备与纯化 |
2.3.4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的再生 |
2.3.5 酶种类及浓度的影响实验 |
2.3.6 菌龄的影响实验 |
2.3.7 酶解温度的影响实验 |
2.3.8 渗稳剂种类的影响实验 |
2.3.9 酶解时间的影响实验 |
2.3.10 渗稳剂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
2.3.11 紫外线诱变大球盖菇原生质体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的释放方式 |
2.4.2 酶种类及浓度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4.3 菌龄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4.4 酶解温度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4.5 渗稳剂种类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4.6 酶解时间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4.7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
2.4.8 渗稳剂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
2.4.9 紫外线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的诱变效应 |
2.5 小结 |
第3章 大球盖菇再生变异株栽培优良菌株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供式菌株 |
3.2.2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大球盖菇再生菌株的初筛 |
3.3.2 再生菌株的复筛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大球盖菇再生菌株的初筛 |
3.4.2 大球盖菇再生菌株的复筛 |
3.5 小结 |
第4章 大球盖菇优良变异菌株的液体发酵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供试菌株 |
4.2.2 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液体菌种的制备 |
4.3.2 二级液体培养基增稠剂及其添加量的选择 |
4.3.3 二级液体发酵过程中各参数的测定 |
4.3.4 发酵过程中相关酶学研究 |
4.3.5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应用研究 |
4.4 结果和分析 |
4.4.1 二级液体培养基增稠剂及剂量的选择实验 |
4.4.2 二级液体发酵过程中各菌株的各个参数的测定 |
4.4.3 发酵过程中相关酶学研究 |
4.4.4 液体菌种出菇实验 |
4.5 小结 |
第5章 大球盖菇再生变异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电泳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溶液配制 |
5.3.2 菌丝体制备 |
5.3.3 酶提取液制备 |
5.3.4 制胶和电泳 |
5.3.5 染色 |
5.3.6 酶谱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酯酶同工酶谱分析 |
5.4.2 酯酶同工酶谱相似系数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大球盖菇半野生栽培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供试菌株 |
6.2.2 培养基 |
6.3 实验方法 |
6.3.1 液体菌种的制备 |
6.3.2 麦粒种的制备 |
6.3.3 栽培种的制备 |
6.3.4 适宜种植林地的选择 |
6.3.5 大球盖菇半野生栽培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畦栽法出菇结果 |
6.4.2 袋栽法出菇结果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打造珠江三角洲地区无公害生态鲜菇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 打造珠三角地区无公害生态鲜菇产业的意义 |
1.1 保证鲜菇品质安全, 满足大众需求 |
1.2 鲜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2 影响无公害生态鲜菇产业的潜在不利因素 |
2.1 栽培原料农残、重金属未有效监测 |
2.2 有害添加剂、营养剂污染 |
2.3 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而忽视质量安全 |
2.4 操作人员、产品在贮存和运输及销售过程潜在污染 |
3 打造珠江三角洲地区无公害生态鲜菇产业的措施 |
3.1 加强舆论宣传, 提高全民“无公害”意识 |
3.2 增强科技意识 |
3.3 坚持生态、效能优先, 净化菌种市场, 提高菌种质量 |
3.4 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
3.5 开发生态栽培料, 使原料多样化并提高利用率 |
3.6 加强管理, 通过栽培调控和生物防治病虫杂菌 |
3.7 加强菌渣无公害化处理 |
3.8 推进无公害鲜菇生产信息化建设 |
(3)布袋式覆土栽培草菇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供试材料 |
1.2.1 栽培用袋 |
1.2.2 袋栽用培养基 |
1.2.3 覆土材料 |
1.3 试验处理 |
1.3.1 不同材质袋栽试验 |
1.3.2 不同培养基袋栽试验 |
1.3.3 不同覆土材料×覆土厚度袋栽比较试验 |
1.4 试验方法 |
1.4.1 培养料发酵处理 |
1.4.2 培养料装袋 |
1.4.3 发菌和覆土 |
1.4.4 出菇期管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材质袋栽生物学效率 |
2.2 不同培养基袋栽的生物学效率 |
2.3 不同覆土材料×覆土厚度袋栽比较试验 |
2.4 袋栽覆土出菇的各种厚度试验 |
3 结果与讨论 |
(4)稻草拌土袋栽草菇高产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处理 |
1.2 栽培管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堆草方式栽培的生物学效率 |
2.2 料草×料土不同处理袋栽的生物学效率 |
3 结论与讨论 |
四、布袋式覆土栽培草菇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球盖菇细胞工程育种及半野生栽培研究[D]. 张亚从. 河北大学, 2011(08)
- [2]打造珠江三角洲地区无公害生态鲜菇产业[J]. 伍国明. 中国食用菌, 2007(03)
- [3]布袋式覆土栽培草菇试验研究[J]. 伍国明,李梅,伍国平. 中国食用菌, 2004(01)
- [4]稻草拌土袋栽草菇高产新工艺[J]. 伍国明,李梅,林丽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