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泡剂对加工性能和效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李琛[1](2022)在《植物纤维多孔材料泡孔分布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影响植物纤维多孔材料泡孔分布的各种因素,探究泡孔结构对性能的影响,为制备泡孔均匀分布、缓冲性能良好的多孔材料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归纳总结国内外植物纤维多孔材料泡孔结构的研究进展,探讨多孔材料的发泡机理,系统地阐述成型工艺、助剂种类、助剂含量等对植物纤维多孔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为进一步完善植物纤维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案,开发泡孔分布均匀、性能稳定的植物纤维发泡材料提供依据。结论通过制定科学的实验方案,可以制备出泡孔分布均匀的多孔材料,其可作为缓冲材料,在包装领域中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马冲[2](2021)在《挤出预成型对回收塑料模压发泡板材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收塑料重复利用是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回收塑料模压发泡板材是利用回收塑料再生产的产品之一。目前,工厂内回收塑料模压发泡板材的生产工艺是:密炼机混炼→三台开炼机薄通预成型→冷却出薄片→叠片→平板模压发泡机发泡→切片。然而,用开炼机制备预成型板材的方法生产效率低、工艺复杂且费力。而用熔体挤出制备预成型板材的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克服上述方法的缺陷,但对于回收塑料制备预成型板材经过模压发泡后仍存在硬质粒子、发泡倍率低及泡孔尺寸不均匀等质量问题。可以推测熔体挤出机螺杆构型的分散混合效果差是造成上述发泡板材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因此,设计一种高分散强混合的新型螺杆对制备高质量发泡板材,提高回收塑料挤出预成型板材的制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在原有螺杆构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螺杆,将拉伸混合机理与屏障螺杆相结合,在喂料段和挤出段之间增加了带有强力拉伸流场的混合段,解决回收料中存在的高分子量级熔点较高的问题,提高填料在混合物中分散效果。(2)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OLYFLOW对两种螺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有螺杆相比,新型螺杆的拉伸剪切混合作用大,混合指数更接近于1。(3)通过设计不同回收塑料(PE)含量实验配方,对新型螺杆和原有螺杆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成型板材挤出成型过程中,新型螺杆的分散混合和熔融能力明显高于原有螺杆,板材中凝胶和填料聚集体现象明显减少;将预成型板材经过模压发泡后,新型螺杆得到的发泡板材外观、质量明显得到提高,100%回收料即可正常发泡;新型螺杆的挤出能力比原有螺杆增加的最大幅度约3.6%,新型螺杆挤出温度比原有螺杆增加的最大幅度约1.7%,新型螺杆功率消耗比原有螺杆增加的最大幅度约10%。
谈灵操[3](2020)在《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持续下降,微灌技术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在节水灌溉器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依然存在制造过程复杂、成型效率低、维护与回收再利用困难等缺陷。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团队自行研制体积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基础上,采用挤出发泡吹塑一步法,在较短热机械历程下制造出新型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基与全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基多孔微灌带,并对其微观结构与水力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偏心转子挤出机输送特性及原理,并基于体积拉伸流变主导的塑料挤出特性制备了LDPE基发泡材料,通过在LDPE2426H基体中加入纳米炭黑(Carbon black,CB)、LDPE2520D、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过氧化二异丙苯(Dicumyl peroxide,DCP)交联剂等不同材料,提高熔体强度及泡孔成核密度进行挤出发泡以改善泡孔结构,探究复合、共混与交联对聚合物泡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相多组分物料在体积拉伸流场下挤出发泡实现了良好混合分散,显着降低泡孔尺寸、提高泡孔密度与孔隙率,从而改善泡孔结构,明显提高泡沫性能。其次,利用偏心转子挤出机挤出发泡吹塑过程的双向拉伸破孔机制,构建微灌带内部的多孔多通道微观形态,制造出具有不同孔隙率与开孔率的多孔微灌带,研究了其综合性能与开孔机理。实验表明:拉伸或吹胀作用均可对泡沫进行良好地破孔,两者协同作用可实现更高的破孔效率,且开孔更为均匀,过高的拉伸比与吹胀比均会降低孔隙率与开孔率;拉伸比为2.0、吹胀比为1.2时,孔隙率与开孔率达到最高值;添加相容或不相容的第二相、交联或纳米复合可有效提高微灌带的孔隙率与开孔率,但不同材料体系在拉伸与吹胀过程中的开孔效率与机理有所差异,含有不相容硬相PS的LDPE基发泡材料开孔效率最低。接着,研究所成型的LDPE基多孔微灌带的水力性能,以及拉伸比与吹胀比、泡沫微观结构与水力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了微灌带渗流特性。结果表明:多孔微灌带的压力与流量关系符合指数关系,流态指数x介于0.9~2.0间,在很低压力下实现了微流量灌溉,具有良好的水力性能,且流量调节范围大;开孔率越高,流态指数x与渗透率K越大,渗水均匀度越高;拉伸与吹胀协同破孔可提高开孔均匀度,降低多孔微灌带的流态指数;适当的开孔率与灌溉压力可提高灌水均匀度。最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挤出发泡吹塑一步法成型工艺,制备出全生物降解的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PBS)/有机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O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多孔微灌带,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水力性能等综合性能,探究PBS与OMMT对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PBS形成原位亚微米级纤维,有利于材料的强韧化;OMMT在拉伸流场中实现了良好的分散、插层和剥离,并主要分布于PBS中和PBS/PLA界面上,其余以剥离态分布于PLA中,大幅提高了泡孔密度与孔隙率,降低了泡孔尺寸与表观密度;其水力性能与LDPE基多孔微灌带类似,压力与流量间符合指数关系,流态指数x介于0.9~1.7之间。本文所制备的多孔微灌带具有加工热历程短、成型过程简单、制造成本低、渗流特性好与流量调节范围大等优点,有望在使用过程中实现自适应的微流量节能灌溉,对推动多孔微灌带大范围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爽[4](2020)在《辐射交联硬质PVC/环氧树脂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辐射交联改性法制备的硬质交联PVC(R-PVC)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虽不如化学交联改性法,但它具有泡孔小、吸水率较低、材料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备受关注。基于现有辐射交联硬质PVC发泡材料在物理机械性能方面的不足,本论文通过含双键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类敏化剂在辐射下与PVC形成交联网络结构及通过引入第二组分双酚A型环氧树脂作为第二交联网络结构,以改善R-PVC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不仅对拓展R-PVC发泡材料的应用领域、实现节能环保生产工艺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选择的四种敏化剂中,三官能团敏化剂1制备的R-PVC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最佳。发泡剂用量为10phr条件下,当敏化剂1用量为10phr时,R-PVC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最佳,但敏化剂用量大于10phr时,R-PVC不能正常发泡;敏化剂1用量为8phr的条件下,当发泡剂用量为8phr时R-PVC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最佳,但发泡剂用量低于8phr时,R-PVC不能正常发泡。(2)采用环氧值分别为0.05和0.12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EX),并分别以双氰胺和改性二氨基二苯砜(DDS)作为固化剂,对R-PVC发泡材料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系列R-PVC/EX发泡材料。随着EX用量的增加,R-PVC/EX发泡材料的凝胶度、泡沫密度、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和马丁耐热温度均呈先增大后下降趋势。双氰胺固化体系下,EX最佳用量8phr,以环氧值为0.05的R-PVC/EX(双氰胺固化)发泡材料的性能最优。改性DDS两段固化体系下,EX最佳用量10phr,以环氧值为0.05的R-PVC/EX(DDS固化)发泡材料的性能最优且比R-PVC/EX(双氰胺固化)的好。(3)利用改性DDS固化剂的两段固化特性,以环氧值为0.05的环氧树脂(EX)与改性DDS的预固化产物EX-DDS对R-PVC进行改性制得了一系列R-PVC/EX-DDS发泡材料。随着EX-DDS用量的增加,R-PVC/EX-DDS发泡材料凝胶度、泡沫密度、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和马丁耐热温度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EX-DDS为12phr时,R-PVC/EX-DDS发泡材料性能最优且比R-PVC/EX(DDS固化)的好。(4)EX-DDS用量为12phr、发泡剂用量为10phr的条件下,当敏化剂1的用量为9phr时,R-PVC/EX-DDS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最佳且比R-PVC(不含EX)的好;EX-DDS用量为12phr、敏化剂1的用量为8phr的条件下,当发泡剂用量的为9phr时,R-PVC/EX-DDS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最佳且比R-PVC(不含EX)的好。
祝首元[5](2020)在《基于联合仿真的微发泡注塑轻量化制品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微发泡注塑技术具有在保持力学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节省材料、减少翘曲变形、降低锁模力等诸多优点,已经应用于高性能工程材料、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等领域,是塑料成型领域面向未来的新技术。这些高端领域对微孔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有严格要求,然而微孔塑料中的泡孔分布具有不均匀性,难以描述和定义,通常采用实验方法对微孔塑料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增加了微孔塑料制品的开发成本与时间。本文利用联合仿真分析方法对微孔塑料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考虑了微孔塑料中泡孔分布情况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模拟分析的准确性可达到实际的80%以上,利用该方法对加工参数与微孔塑料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终端应用汽车后视镜镜架进行了模拟和优化,建立了一套更准确评价微发泡注塑制品力学性能的仿真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在微孔塑料领域应用了考虑泡孔分布不均匀性的联合仿真方法,利用Moldex3D模拟微孔塑料的泡孔信息,使用Digimat建立微孔塑料的泡孔结构模型,将泡孔非均匀性信息耦合到Abaqus结构分析软件,通过多个软件联合仿真实现考虑微孔塑料泡孔分布情况的力学性能模拟分析。(2)对联合仿真模拟微孔塑料力学性能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对微发泡拉伸试样进行联合仿真分析,获取微发泡拉伸试样拉伸性能维持比。利用微发泡注塑拉伸性能经验预测模型计算拉伸试样拉伸性能维持比,与联合仿真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方法的准确度。(3)利用联合仿真方法,对加工参数与微孔塑料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控制其他参数不变,分别改变熔融温度、注射速度、注气量、注射量,对微发泡拉伸试样进行联合仿真,确定加工参数、泡孔结构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优化拉伸试样的拉伸性能。(4)利用联合仿真方法对汽车后视镜镜架进行了优化。通过工艺参数对制品泡孔结构进行了调控,使泡孔分布更加均匀;依据仿真结果对制品性能薄弱部位进行了结构优化,降低了后视镜镜架的应力集中。实现了轻量化低成本的汽车注塑制品方案。
曹刚赫[6](2020)在《聚碳酸酯及其复合物普通注射机中微孔成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聚合物发泡制品具有热变形温度高、冲击强度较好等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传统的间歇发泡、模压发泡、挤出发泡等发泡方法对制备条件要求较高,制约了聚碳酸酯发泡材料的广泛应用。本文使用普通注射机结合微孔注射工艺,制备PC发泡材料注射件,PC复合材料注射件及对应比例的发泡材料注射件,通过改进发泡剂的添加形式,将粉末状的发泡剂经过挤出切粒工艺,制备为和注射材料颗粒尺寸相差无几的小颗粒,以便于可根据质量比例进行共混注射发泡。考虑到现实大批量生产时可以采用的提升发泡效果的方法,通过添加和聚碳酸酯相容性较差的聚合物进行共混改性,目的在于添加其他相,促进泡孔的异相成核,并且通过添加相容剂,调节PC和PMMA,PC和PP的相容性到合理的程度,以便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发泡效果。此种方法简化了加工设备、条件、工艺,结合实际生产,验证聚碳酸酯微孔注射成型的可行性。通过注射机发泡制得的PC发泡注射件的内部泡孔直径为220μm左右,密度一般。以PC为基底材料,按比例加入PMMA后,进行微孔注射,当PC/PMMA=3:1时,泡孔密度为1.412×105个/cm3,泡孔平均直径为84μm。添加5%热塑性橡胶后,继续进行微孔注射,泡孔密度达到5.343×105个/cm3,泡孔平均直径为70μm左右,复合材料主射件内部的泡孔合并现象减少,泡孔分布更均匀,显然,以PC为基底的PC/PMMA体系的发泡效果有所提升。以PC为基底材料,按比例加入PP后,进行微孔注射,当PC/PP=3:1时,泡孔密度为1.273×105个/cm3,泡孔大小为90μm;当PC/PP=1:1时,泡孔密度为0.776×105个/cm3,泡孔大小为127.5μm。因为PC和PP的相容性较差所以发泡效果提升不是很明显,但当在PC/PP=3:1的混合体系中加入MA后的注射件的发泡效果明显变好,泡孔密度为7.113×105个/cm3,泡孔直径为88μm左右,从而说明用普通注射机制备PC发泡材料的可行性。通过DMA测试得到,随着PMMA的引入,PC/PMMA复合体系的损耗因子更接近1,在添加25%时,增加了复合体系的阻尼性能,加入热塑性橡胶后,复合体系的损耗模量增加约50MPa,说明复合体系的粘性增加,塑性增强,有助于提升体系的微孔注射发泡效果。通过转矩流变仪测试得到,添加热塑性橡胶后,PC/PMMA发泡体系的最大转矩提升了约10N/m,在PC/PMMA体系加入SBS共混后,共混体系的平衡转矩相对于纯PC发泡体系提高3N/m,粘度增加。对于PC/PP复合材料,加入相容剂MA后,平衡转矩稍有增加增量3N·m左右,增加了PC和PP的相容性,增加复合物的黏度,有助于改善发泡性能。并且塑化峰和热分解峰的距离变长,可以使PC/PP复合材料有更长的加工时间段。本文所采用的微孔注射制备聚碳酸酯注射件的方法,进一步简化了工艺流程,更便于实际生产和应用,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所有实验均符合实际生产,避免了复杂设备的使用和苛刻的加工条件,为拓宽PC的使用范围,更高效并且质量稳定的制备PC发泡材料,制备理想的注射成型微孔材料、共混改性提高聚碳酸酯发泡性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闫永思[7](2020)在《低密度聚乙烯导电发泡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低密度聚乙烯LDPE有着结晶度低、软化点低、断裂伸长率较大、透明度高、防水性能好、抗化学腐蚀、耐酸耐碱和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且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易于加工成型,因此广泛应用于绝缘电缆、绝热、阻燃等方面。LDPE发泡材料既具有LDPE优点,同时作为发泡材料有着质轻、绝热和吸收冲击能量等优点。当LDPE作为绝缘包装材料使用时,静电会导致材料吸附灰尘、甚至有可能由静电导致起火、爆炸等情况发生,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制备具有较高电导率的LDPE发泡材料可以拓宽LDPE在抗静电领域方面的应用。导电发泡LDPE可以应用在航天航空、精密仪器包装、电子传感器等等方面。使用导电发泡LDPE材料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节省LDPE用量,保护仪器不受静电损害等。为了提高LDPE的发泡材料的电导率,拓宽LDPE导电发泡材料的应用,本文使用乙炔炭黑(CB)、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石墨烯(GRA)作为填料,利用填料之间的“协同效应”,制备出发泡性能良好且电导率高的LDPE发泡材料。本文分别制备了CB/LDPE;CB/SWCNT/LDPE;CB/GRA/LDPE;CB/SWCNT/GRA/LDPE四个体系的导电发泡材料,通过制备CB/LDPE导电发泡材料,确定后文材料中CB含量为19wt%。在使用微量的SWCNT和GRA后,导电发泡材料的电导率相比纯LDPE上升了12-13个数量级,相比起CB含量为19wt%上升了3-4个数量级。经过进一步的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SWCNT或GRA出现在CB团聚后的孔洞上,以“桥梁”的方式连接着CB粒子,使整个材料中的导电网络更加完善,以此确定了CB与SWCNT和GRA之间的协同效应。SWCNT和GRA的加入提升材料电导率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材料的密度,提升发泡材料的结晶度,屈服强度和硬度。由于填料本身的机械强度远远高于LDPE,因此加入填料可以提升LDPE发泡材料的机械强度,同时填料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溶剂进行分散,NMP在发泡过程中充当物理发泡剂,在和化学发泡剂的双重作用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泡孔尺寸和降低材料的密度。综上,在以上研究的材料体系中发现,CB19wt%/SWCNT0.05wt%/LDPE导电发泡材料电导率最高,为2.88*10-5S/cm,密度为0.082g/cm3;相比纯LDPE泡沫,电导率有13个数量级的提升,而密度仅增大了0.02 g/cm3。研究中使用的第二填料含量极低,降低了导电发泡材料的制备成本,因此此项研究适用于工业生产,也极大地拓宽了导电LDPE的应用范围。
袁洪跃[8](2019)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物理发泡行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是用途广泛的通用聚合物材料,它本身的性能和以它为基体的多种增强体复合材料的性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PP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不仅依赖于增强体与PP基体自身的性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加工过程的影响。微孔聚合物以其轻质、高强度、抗疲劳、寿命长、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用、微电子、汽车零部件、建筑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材料”之一。近年围绕微孔材料制备工艺、泡孔成核与增长机理、泡孔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研究成为热点。本文把PP复合材料与物理发泡工艺相结合,基于不同增强体系的PP复合材料,以超临界CO2为物理发泡剂,利用快速卸压式固态间歇式发泡(Batch Foaming)和微孔注塑成型(Microcellular Injection Molding,MIM)工艺制备PP基微孔复合材料,探讨静态、动态两种微孔发泡工艺条件下不同增强体系PP复合材料微孔发泡行为及其性能。借助DSC、流变仪、SEM等多种表征测试设备,研究PP复合材料组分、加工条件、微观形态对其微孔发泡行为及其泡孔结构的影响。论文为多相增强体系PP复合材料的微孔发泡及其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撑。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PP/PS共混物的粘弹性行为、结晶性能、拉伸性能和间歇发泡行为。PS的加入使PP粘度和储能模量升高,粘弹性响应加快,晶体成核和生长受到抑制,共混物的结晶度随PS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共混物模量升高,断裂伸长率和屈服强度降低。在间歇发泡实验中,PS作为异相成核剂显着提高了PP的发泡密度和发泡倍率,降低了泡孔尺寸。由于超临界CO2在PP和PS中溶解度存在显着差异,PP/PS共混物多孔材料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双峰泡孔结构。2.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研究了PP/CNT复合材料的粘弹性行为、结晶性能、拉伸性能。分散于PP基体内的CNT相互作用形成三维有序结构,复合材料的粘弹性响应加快。CNT的存在促进结晶成核,但因复合材料粘度增加和大量晶核间的相互作用,晶体生长受到抑制,且相比于成核过程的促进,晶体生长的抑制占主导因素,因而最终复合材料结晶度低于纯PP的结晶度。CNT以团聚形式分散于PP基体中,说明常规的熔融共混方法不能有效的将CNT均匀地分布在PP基体中,但CNT团聚体尺寸不大。通过对PP/CNT和PP/PS/CNT间歇发泡行为的对比研究,CNT在PP/CNT复合材料中作为异相成核剂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泡孔密度,降低了泡孔尺寸。CNT的存在使PP熔体内部构建了异质熔体结构,随着高密度复合材料泡孔的持续生长,泡孔壁越来越薄,PP和CNT界面处的剥离形成开孔结构,当CNT和PS同时加入PP后,三相复合体系中呈现出兼具双峰泡孔与高开孔的新型微纳复合结构。3.基于单壁碳纳米管,在PP复合材料间歇发泡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PP/CNT连续微孔注塑发泡工艺研究。针对不同组分PP/CNT开展热、力学及流变性能分析。相比于间歇发泡工艺得到的高开孔率微纳复合多孔结构,微孔发泡注塑试样内部泡孔尺寸较大,泡孔均匀性较差,泡孔壁较厚且完全闭孔,不同微孔发泡工艺下相同填充体系的异相成核效应差别巨大。比较发泡前后试样力学性能,相同CNT含量未发泡PP/CNT试样的杨氏模量大于微孔发泡试样,不同CNT含量的PP/CNT的实体和微孔试样的杨氏模量呈非线性形式变化但变化范围不大。实体PP/CNT的断裂伸长率在120%左右,但微孔注塑后的PP/CNT的断裂伸长率在550%以上。4.基于单壁碳纳米管,在PP/CNT的基础上添加了定量的经过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璃微球(GB),制备了多种组分的CNT/GB增强体系PP复合材料。GB的加入增强了PP基体与CNT、GB间界面结合,复合材料体系黏度增大。此外加入定量GB后,相同CNT含量的PP/CNT/GB复合材料比PP/CNT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平均提高了5°C。三相PP复合材料微孔注塑试样平均泡孔尺寸35μm,较PP/CNT微孔注塑结果降低了60%,泡孔密度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说明复合填充体系能在微孔发泡过程种产生更多的异相成核点。PP/CNT/GB试样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与PP/CNT试样趋势一致,加入定量GB后的PP/CNT/GB的实体和微孔试样的杨氏模量也成非线性变化,但变化范围更小。PP/CNT/GB实体试样均大于微孔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实体PP/CNT/GB的断裂伸长率在150%左右,相比于相同CNT含量的PP/CNT实体的断裂伸长率增大了30%左右。
叶周璇[9](2019)在《热塑性聚氨酯的改性及发泡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热塑性聚氨酯(TPU),作为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具有高弹性和耐磨性等优异性能,在鞋材、航天、汽车、运动等诸多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TPU发泡材料在保持其原有优异性能基础上,能实现材料的轻量化,且赋予材料新的功能,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TPU的分子链为线性结构,结晶度较低,常温下的刚度较低,故难以获得高发泡倍率制品且发泡后收缩严重。本文首先研究了 TPU的硬段含量对发泡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物理共混、化学扩链、原位成纤等方式进一步提高TPU的粘弹性和热性能等改善其发泡性能,同时还研究物理发泡剂在TPU的溶解、扩散及发泡特性,建立了适合TPU的发泡的物理发泡剂选择和评价方法。1.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热机械性能及动态流变仪研究了硬段含量对TPU热性能、流变性能及热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间歇发泡实验,研究了硬段含量对CO2在TPU中溶解扩散性能,以及TPU发泡倍率和泡孔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PU中的硬段含量越多,粘度越高,弹性越强,但不利于发泡剂溶解扩散和发泡倍率的提高,高硬段含量的TPU发泡材料泡孔结构更好,收缩率最大只有27.3%。2.采用重量分析法,研究了二氧化碳、异丁烷、异戊烷和两种新型环保含氟发泡剂在TPU中溶解、扩散性能以及温度和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发泡剂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直接影响溶解度,发泡性能受饱和蒸气压和沸点影响,饱和蒸气压越大发泡性能好,沸点低发泡性能更好,收缩率不超过40%。3.双螺杆挤出一步挤出原位成纤的方式,在TPU的基体中引入PTFE纤维缠结网络,动态机械热分析和流变仪想结合研究了微纤引入对TPU熔体粘弹性和热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间歇发泡实验和SEM研究了微纤引入对TPU泡孔结构及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PU基体中形成了微纤网络后,熔体粘弹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其发泡材料的泡孔直径减小,泡孔密度增加了两个数量级。4.利用多官能团扩链剂,对TPU进行熔融扩链改性,引入长支链结构,并通过动态流变、DSC分析等表征改性TPU的流变性能和热性能,结合间歇发泡实验,研究了扩链改性对TPU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融扩链后,TPU分子的支化程度明显上升,粘弹性提高,发泡性能也明显提高,发泡倍率能达到1 1倍。为了进一步改善TPU发泡材料收缩性的问题,通过共混PA12,调控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加入PA12后,发泡倍率变化不大,收缩率不超过20%,扩链后的TPU与结晶型聚合物共混,收缩率明显降低,泡孔更加稳定。
江跃[10](2019)在《缓冲减振弹性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今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振动和噪音会对仪器设备的寿命、仪器测试精确度以及产品质量等造成影响,因此减少振动、降低噪音是发展现代工业的一个重大课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要求鞋材、座垫等泡沫产品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有:(1)振动筛减振用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这部分研究分为两个过程。首先,对市售样品进行了剖析,结果可知市售样品是由炭黑增强的、硫黄硫化的NR复合材料。其次结合市售样品的剖析结果,研究了填料的种类及用量对NR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还研究了NR慢速硫化体系,实现了橡胶厚制品的均匀硫化。通过研究最终制备出了综合性能接近于市售样品的NR复合材料,并且将最佳性能的配方进行了橡胶减振元件的试制,通过振动筛台架试验,发现试制的减振橡胶元件基本满足振动筛设备使用要求。(2)OBC热塑性弹性体泡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这部分研究也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国外的泡沫样品进行了剖析,结果可知,市售样品的主体材料为OBC材料,采用的是过氧化物交联体系,其泡孔约115μm,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其次,结合样品剖析结果,通过配方和工艺的研究,最终制备了的综合性能较好的OBC泡沫材料,其泡孔分布均匀,密度为0.214 g/cm3,并且具有较好的弹性、舒适性及缓冲性能,有望将其应用到鞋材以及实心自行车胎上,可以防穿刺,免充气,达到车胎免维护的目的。
二、发泡剂对加工性能和效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泡剂对加工性能和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纤维多孔材料泡孔分布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发泡原理 |
2 成型工艺对泡孔结构的影响 |
2.1 模压发泡成型 |
2.2 挤出发泡成型 |
2.3 烘焙发泡成型 |
2.4 微波发泡成型 |
3 不同助剂对泡孔结构的影响 |
3.1 发泡剂 |
3.2 成核剂 |
3.3 胶黏剂 |
4 结语 |
(2)挤出预成型对回收塑料模压发泡板材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废旧塑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再生利用 |
1.2.1 废旧塑料的国内外处理方法 |
1.2.2 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 |
1.3 再生塑料挤出和发泡的研究进展 |
1.3.1 再生塑料的挤出研究进展 |
1.3.2 再生塑料的发泡研究进展 |
1.4 泡沫塑料发泡方法 |
1.5 模压发泡现状 |
1.5.1 纯新塑料模压发泡工艺过程 |
1.5.2 100%回收料模压发泡工艺过程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单螺杆挤出机混合段混合机理 |
2.1 基本混合理论 |
2.2 典型单螺杆挤出机混合段的结构特点与机理分析 |
2.2.1 分流型螺杆混合段 |
2.2.2 屏障型螺杆混合段 |
2.2.3 变流道型螺杆混合段 |
2.2.4 小结 |
2.3 螺杆分散混合段设计准则 |
2.4 本章小结 |
3 预成型挤出机新型拉伸螺杆的设计理论 |
3.1 预成型螺杆挤出机 |
3.2 新型拉伸螺杆分散混合段构型 |
3.2.1 设计思路 |
3.2.2 构型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螺杆混合流场有限元模拟分析 |
4.1 POLYFLOW软件简介 |
4.2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4.3 数学模型 |
4.3.1 基本假设 |
4.3.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4.3.3 本构方程 |
4.4 材料物性参数与边界设置 |
4.4.1 物性参数 |
4.4.2 边界设置 |
4.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5.1 流场速度分布 |
4.5.2 流场剪切速率分布 |
4.5.3 流场混合指数分布 |
4.5.4 流场粘性生热分布 |
4.6 本章总结 |
5 实验研究 |
5.1 实验 |
5.1.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1.2 预成型挤出机控制系统 |
5.1.3 实验原料及配方 |
5.1.4 实验方案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挤出预成型板材质量 |
5.2.2 模压发泡板材质量 |
5.2.3 挤出能力 |
5.2.4 挤出温度 |
5.2.5 功率损耗 |
5.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灌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滴灌灌水器 |
1.2.2 滴灌带制造 |
1.2.3 渗灌技术 |
1.3 多孔聚合物制备方法 |
1.3.1 发泡法 |
1.3.2 其他方法 |
1.4 PE与PLA发泡研究现状 |
1.4.1 PE发泡 |
1.4.2 PLA发泡 |
1.5 现状总结与问题分析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拉伸流变主导的挤出发泡特性及实验方案 |
2.1 连续体积拉伸流场 |
2.2 拉伸流变主导的塑化输运装置 |
2.2.1 偏心转子挤出机结构与原理 |
2.2.2 体积拉伸流场下的发泡特性 |
2.3 实验方案 |
2.3.1 实验原材料 |
2.3.2 设备及仪器 |
2.3.3 样品的制备 |
2.3.4 测试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拉伸流场主导的LDPE基发泡材料结构与性能 |
3.1 LDPE发泡 |
3.1.1 泡孔结构 |
3.1.2 结晶性能 |
3.1.3 力学性能 |
3.2 LDPE/CB发泡 |
3.2.1 复合材料 |
3.2.2 泡孔结构 |
3.2.3 结晶性能 |
3.2.4 力学性能 |
3.2.5 发泡过程 |
3.3 LDPE/PS发泡 |
3.3.1 共混材料 |
3.3.2 泡孔结构 |
3.3.3 结晶性能 |
3.3.4 力学性能 |
3.3.5 LDPE/PS/CB发泡 |
3.4 LDPE/LDPE/CB发泡 |
3.4.1 泡孔结构 |
3.4.2 结晶性能 |
3.4.3 力学性能 |
3.5 LDPE/DCP/CB发泡 |
3.5.1 泡孔结构 |
3.5.2 结晶性能 |
3.5.3 力学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工工艺对LDPE基多孔微灌带结构与性能影响 |
4.1 挤出工艺的影响 |
4.1.1 转速的影响 |
4.1.2 温度的影响 |
4.2 吹塑工艺的影响 |
4.2.1 拉伸破孔 |
4.2.2 吹胀破孔 |
4.2.3 吹拉协同破孔 |
4.3 各材料体系比较 |
4.3.1 基本属性 |
4.3.2 破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DPE基多孔微灌带水力性能及渗流特性 |
5.1 压力与流量关系 |
5.2 渗水均匀度系数 |
5.3 各材料体系比较 |
5.4 渗流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拉伸流场主导的PLA基多孔微灌带结构与性能 |
6.1 PLA/PBS共混物 |
6.1.1 微观形貌 |
6.1.2 结晶性能 |
6.1.3 冲击韧性 |
6.2 PLA/PBS/OMMT复合材料 |
6.2.1 微观形貌 |
6.2.2 剥离机理 |
6.2.3 溶解实验 |
6.2.4 DSC分析 |
6.2.5 DMA分析 |
6.2.6 热稳定性分析 |
6.2.7 力学性能测试 |
6.3 PLA/PBS/OMMT发泡材料 |
6.3.1 微观结构 |
6.3.2 力学性能 |
6.4 PLA基多孔微灌带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辐射交联硬质PVC/环氧树脂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合物发泡材料概述 |
1.1.1 聚氨酯发泡材料 |
1.1.2 聚苯乙烯发泡材料 |
1.1.3 聚烯烃类发泡材料 |
1.2 聚氯乙烯发泡材料 |
1.2.1 聚氯乙烯简述 |
1.2.2 聚氯乙烯发泡材料的泡孔成型机理 |
1.2.3 聚氯乙烯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 交联PVC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化学交联PVC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2 辐射交联PVC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辐射交联硬质PVC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含氨基硅氧烷的双官能团敏化剂(BSM)的制备 |
2.2.4 辐射交联硬质PVC发泡材料的制备 |
2.2.5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含氨基硅氧烷的双官能团敏化剂(BSM)的合成与表征 |
2.3.2 敏化剂种类对R-PVC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
2.3.3 敏化剂的用量对R-PVC发泡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
2.3.4 发泡剂的用量对R-PVC发泡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氧树脂的种类和用量对辐射交联硬质PVC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R-PVC/EX发泡材料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环氧树脂固化反应过程的DSC分析 |
3.3.2 环氧树脂/双氰胺固化体系对R-PVC/EX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3 环氧树脂/改性DDS固化体系对R-PVC/EX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DS预固化环氧树脂对辐射交联硬质PVC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R-PVC/EX-DDS发泡材料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EX-DDS的用量对R-PVC/EX-DDS发泡材料性能影响 |
4.3.2 敏化剂的用量对R-PVC/EX-DDS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3 发泡剂的用量对R-PVC/EX-DDS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联合仿真的微发泡注塑轻量化制品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发泡技术概述 |
1.2.1 微发泡注塑原理 |
1.2.2 微发泡注塑设备 |
1.2.3 微发泡注塑工艺参数 |
1.3 联合仿真概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发泡注塑联合仿真平台的原理和方法 |
2.1 微发泡注塑联合仿真方法的思路 |
2.2 微发泡注塑联合仿真平台的原理 |
2.2.1 微发泡注塑过程的仿真分析 |
2.2.2 Digimat-MAP映射 |
2.2.3 Digimat-MF泡孔模型的建立 |
2.3 微发泡注塑联合仿真平台的建立 |
2.3.1 Moldex3D对微发泡制品的模流分析 |
2.3.2 Abaqus模型的建立 |
2.3.3 Digimat-MAP对泡孔信息的转换与映射 |
2.3.4 Digimat-MF对微孔塑料泡孔模型的建立 |
2.3.5 Abaqus耦合运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发泡注塑联合仿真平台的验证与评价 |
3.1 微孔塑料拉伸性能的经验模型 |
3.2 预测模型对微发泡注塑联合仿真平台的验证 |
3.2.1 预测模型对拉伸试样的正交实验验证 |
3.2.2 预测模型与联合仿真方法的对比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微发泡注塑联合仿真与Abaqus单独仿真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发泡注塑制品的泡孔结构调控与力学性能优化 |
4.1 熔体温度对泡孔结构和拉伸性能影响的联合仿真研究 |
4.1.1 以熔体温度为变量的拉伸试样联合仿真分析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注射速度对泡孔结构和拉伸性能影响的联合仿真研究 |
4.2.1 以注射速度为变量的拉伸试样联合仿真分析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3 以注射速度曲线为变量的拉伸试样联合仿真分析 |
4.2.4 结果与讨论 |
4.3 注射压力对泡孔结构和拉伸性能影响的联合仿真研究 |
4.4 注射量对泡孔结构和拉伸性能影响的联合仿真研究 |
4.4.1 以注射量为变量的拉伸试样联合仿真分析 |
4.4.2 结果与讨论 |
4.5 注气量对泡孔结构和拉伸性能影响的联合仿真研究 |
4.5.1 以注气量为变量的拉伸试样联合仿真分析 |
4.5.2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联合仿真方法对微发泡注塑制品的优化设计 |
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 初始方案的技术分析 |
5.3 微孔发泡汽车后视镜镜架的优化 |
5.3.1 微孔发泡汽车后视镜镜架的工艺参数优化 |
5.3.2 微孔发泡汽车后视镜镜架的结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6)聚碳酸酯及其复合物普通注射机中微孔成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碳酸酯微孔发泡材料 |
1.2 制备聚碳酸酯微孔发泡材料常用方法 |
1.3 普通注射机制备聚碳酸酯发泡材料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制备方法及表征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注射样条制备 |
2.4 材料表征 |
2.4.1 加工转矩测试 |
2.4.2 力学性能测试 |
2.4.3 微观结构观察 |
2.4.4 动态热机械分析 |
2.4.5 泡孔密度、泡孔尺寸计算 |
第3章 利用通用注射机制备PC微孔发泡注射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发泡剂的制备与选择 |
3.2.2 注射工艺的调整 |
3.2.3 待检测注射件的筛选 |
3.3 不同发泡剂制备的PC发泡材料注射件的动态力学性能比较 |
3.3.1 DMA测试样品的制备 |
3.3.2 两种不同发泡剂注射件的储能模量比较 |
3.3.3 两种不同发泡剂注射件的损耗因子比较 |
3.4 不同发泡剂对PC发泡材料注射件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1 SEM样品制备 |
3.4.2 PC发泡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物理共混PMMA对注射件性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加入PMMA共混对复合注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 加入PMMA共混对复合体系加工转矩的影响 |
4.2.3 加入PMMA共混对复合体系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4 PC/PMMA发泡材料注射件的微观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入SBS对PC/PMMA注射件性能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SBS对PC/PMMA复合体注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2 SBS对PC/PMMA复合体系加工转矩的影响 |
5.2.3 SBS对PC/PMMA复合体系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4 PC/PMMA/SBS发泡材料注射件的微观结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物理共混PP对注射件性能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加入PP共混对PC/PP复合注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6.2.2 加入PP共混和增溶剂对PC/PP复合材料加工转矩 |
6.2.3 PC/PP复合材料注射件微观结构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低密度聚乙烯导电发泡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泡沫塑料 |
1.1.1 泡沫塑料的定义 |
1.1.2 泡沫塑料的发泡机理 |
1.1.3 泡沫塑料的种类 |
1.1.4 泡沫塑料的成型方法 |
1.1.5 泡沫塑料的性能及应用 |
1.2 LDPE泡沫塑料 |
1.2.1 LDPE泡沫塑料发泡方法 |
1.2.2 LDPE泡沫塑料改性研究 |
1.3 导电高分子材料 |
1.3.1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
1.3.2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及导电机理 |
1.3.3 导电填料 |
1.3.4 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
1.4 导电发泡材料 |
1.5 本课题的目的及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5.2 本论文的研究难点 |
1.5.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B/LDPE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试样制备 |
2.2.4 试样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B含量对材料发泡的影响 |
2.3.2 CB含量对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B/GRA/LDPE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4 试样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RA对材料发泡的影响 |
3.3.2 GRA对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
3.3.3 GRA对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3.3.4 GRA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B/SWCNT/LDPE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2.4 试样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WCNT对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
4.3.2 SWCNT对材料发泡的影响 |
4.3.3 SWCNT对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4.3.4 SWCNT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B/SWCNT/GRA/LDPE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3 试样制备 |
5.2.4 试样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WCNT与 GRA对材料发泡的影响 |
5.3.2 SWCNT与 GRA对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
5.3.3 SWCNT与 GRA对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5.3.4 SWCNT与 GRA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物理发泡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分子复合材料 |
1.2.1 热塑性复合材料 |
1.2.2 纳米复合材料 |
1.2.3 多相复合材料 |
1.2.4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 |
1.3 微孔发泡技术 |
1.3.1 微孔发泡原理 |
1.3.2 超临界流体 |
1.3.3 泡孔成核和均相体系 |
1.3.4 微孔成核 |
1.3.5 异相成核理论 |
1.3.6 混合型成核理论 |
1.3.7 微孔注塑成型技术 |
1.3.8 间歇式发泡技术 |
1.4 聚丙烯复合材料 |
1.4.1 聚丙烯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
1.4.2 聚丙烯发泡材料 |
1.4.3 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苯乙烯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微孔间歇发泡行为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配方设计 |
2.2.4 PP/PS共混物制备 |
2.2.5 超临界CO_2间歇发泡实验 |
2.2.6 结构与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扫面电镜测试结果 |
2.3.2 流变特性 |
2.3.3 结晶性能测试 |
2.3.4 拉伸性能 |
2.3.5 分散相对PP/PS共混物微孔发泡行为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壁碳纳米管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微孔间歇发泡行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配方设计 |
3.2.4 复合材料制备 |
3.2.5 超临界CO_2间歇发泡实验 |
3.2.6 实验测试与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扫描电镜测试(SEM)结果 |
3.3.2 流变特性 |
3.3.3 结晶行为 |
3.3.4 拉伸性能 |
3.3.5 分散相对PP/CNT微孔发泡行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壁碳纳米管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微孔注塑发泡行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配方设计 |
4.2.4 试样制备 |
4.2.5 结构与性能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熔体流动性能 |
4.3.2 热稳定性 |
4.3.3 微观结构 |
4.3.4 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相增强体聚丙烯复合材料微孔注塑发泡行为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配方设计 |
5.2.4 GB表面改性处理 |
5.2.5 试样制备 |
5.2.6 结构与性能表征 |
5.3 试样结果与讨论 |
5.3.1 熔体流动性能 |
5.3.2 热稳定性 |
5.3.3 微观结构 |
5.3.4 力学性能 |
5.3.5 红外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热塑性聚氨酯的改性及发泡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塑性聚氨酯的简介 |
1.2 发泡材料简介 |
1.3 TPU的研究进展 |
1.3.1 TPU的结晶性能与相分离程度的改性 |
1.3.2 TPU流变性能改性 |
1.3.3 T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硬段含量对TPU发泡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设备及表征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所用设备 |
2.2.3 实验工艺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硬段含量与TPU的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关系 |
2.3.2 硬段含量与二氧化碳在TPU中的溶解扩散性能的关系 |
2.3.3 硬段含量与TPU的发泡性能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泡剂在TPU中的溶解扩散及发泡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原料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发泡剂在TPU中的溶解度分析 |
3.3.2 发泡剂在TPU中的解吸附系数 |
3.3.3 发泡剂种类对TPU发泡性能的影响 |
3.3.4 发泡剂种类对TPU泡孔形态的影响 |
3.3.5 HFO/TPU的发泡性能 |
3.3.6 聚酯型TPU和聚醚型TPU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PU的原位成纤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或设备 |
4.2.3 实验过程 |
4.2.4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原位成纤加工工艺条件的优化 |
4.3.2 原位微纤形貌 |
4.3.3 PTFE含量对TPU流变性能的影响 |
4.3.4 PTFE纤维含量对p-TPU的结晶能力的影响 |
4.3.5 PTFE的添加量对p-TPU发泡材料泡孔直径和泡孔密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PU的熔融扩链以及共混改性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5.2.2 改性加工工艺 |
5.2.3 TPU扩链及共混改性的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TPU的流变性能及结晶性能与ADR含量的关系 |
5.3.2 a-TPU的发泡性能 |
5.3.3 未扩链之前的TPU/PA12共混材料的流变性能 |
5.3.4 a-TPU/PA12共混材料的流变性能 |
5.3.5 TPU与PA12共混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5.3.6 a-TPU/PA12的发泡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介绍 |
附件 |
(10)缓冲减振弹性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振动筛减振用橡胶材料概述 |
1.3.1 橡胶材料的特点及优势 |
1.3.2 橡胶减振器分类及常见减振橡胶材料 |
1.3.3 天然橡胶 |
1.3.4 橡胶弹簧 |
1.3.5 减振橡胶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4 热塑性弹性材料 |
1.4.1 微孔泡沫材料制备方法及发泡工艺 |
1.4.2 发泡剂 |
1.4.3 热塑性弹性体泡沫材料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振动筛减振用橡胶复合材料研究内容 |
1.5.2 OBC热塑性弹性体泡沫材料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配方 |
2.3.1 振动筛减振用橡胶材料制备实验配方 |
2.3.2 OBC热塑性弹性体发泡实验配方 |
2.4 实验方案 |
2.5 实验工艺 |
2.5.1 振动筛减振用橡胶材料制备实验工艺 |
2.5.2 OBC热塑性弹性体泡沫材料制备实验工艺 |
2.6 性能测试 |
2.6.1 硫化特性 |
2.6.2 橡胶加工性能 |
2.6.3 邵A硬度 |
2.6.4 力学性能 |
2.6.5 压缩应力应变性能 |
2.6.6 橡胶回弹性能 |
2.6.7 动态力学性能 |
2.6.8 压缩永久变形性能 |
2.6.9 压缩屈挠生热性能 |
2.6.10 密度 |
2.6.11 邵C硬度 |
2.6.12 微孔结构表征 |
第三章 振动筛减振用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市售样品剖析 |
3.1.1 胶种的剖析 |
3.1.2 其他配合剂的剖析 |
3.1.3 市售样品的性能测试 |
3.2 增强填料对NR减振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
3.2.1 炭黑种类对天然胶的性能影响 |
3.2.2 炭黑用量对天然胶的性能影响 |
3.3 慢速硫化体系研究 |
3.3.1 硫化特性 |
3.3.2 动态力学性能 |
3.3.3 物理性能 |
3.4 硫化配方改进研究 |
3.4.1 硫化特性 |
3.4.2 动态力学性能 |
3.4.3 物理性能 |
3.5 填料配合硫化体系配方改进研究 |
3.5.1 硫化特性 |
3.5.2 动态力学性能 |
3.5.3 物理性能 |
3.5.4 压缩应力应变性能 |
3.6 高补强填料高硫黄用量配方研究 |
3.6.1 硫化特性 |
3.6.2 填料网络结构 |
3.6.3 动态力学性能 |
3.6.4 物理性能 |
3.6.5 压缩应力应变性能 |
3.7 高硫黄用量下炭黑种类对天然橡胶性能影响 |
3.7.1 硫化特性 |
3.7.2 填料网络结构 |
3.7.3 动态机械性能 |
3.7.4 物理性能 |
3.7.5 压缩应力应变性能 |
3.8 振动筛减振用橡胶元件的试制及应用性能评价 |
3.9 小结 |
第四章 OBC热塑性弹性体泡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探究 |
4.1 市售样品剖析 |
4.1.1 主体材料剖析 |
4.1.2 其他配合剂的剖析 |
4.1.3 市售样品的孔结构表征 |
4.1.4 市售样品的动态力学性能 |
4.2 OBC热塑性弹性体注射发泡研究 |
4.2.1 微球发泡剂注射温度的确定 |
4.2.2 注胶量对泡孔大小的影响 |
4.2.3 不同膨胀微球发泡剂对注射发泡界面的影响 |
4.3 OBC热塑性弹性体模压发泡研究 |
4.3.1 泡孔微观结构及孔径分布 |
4.3.2 密度和硬度 |
4.3.3 动态力学性能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发泡剂对加工性能和效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纤维多孔材料泡孔分布影响因素[J]. 王哲,李琛. 包装工程, 2022(01)
- [2]挤出预成型对回收塑料模压发泡板材质量的影响[D]. 马冲.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D]. 谈灵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辐射交联硬质PVC/环氧树脂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联合仿真的微发泡注塑轻量化制品的性能研究[D]. 祝首元.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聚碳酸酯及其复合物普通注射机中微孔成型技术研究[D]. 曹刚赫.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2)
- [7]低密度聚乙烯导电发泡材料的研究[D]. 闫永思.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8]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物理发泡行为的研究[D]. 袁洪跃. 郑州大学, 2019(02)
- [9]热塑性聚氨酯的改性及发泡性能研究[D]. 叶周璇.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10]缓冲减振弹性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江跃.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