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Group for Research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1](2022)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战略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制约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战略导向,以水为主线,研究建立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协同战略体系,对实施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评估了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流域上中下游区域协同、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协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减污降碳协同、多元政策实施协同等5个方面,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战略体系。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视角出发,研究提出了构建协调联动的政策体系、建立流域保护和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市场化治理机制、健全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实施系统性保护治理工程等措施建议。
何欣,张雪峰,谷素华[2](2021)在《黄河流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研究评述》文中指出在经济学视角下,以产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生态经济学等交叉学科分类,梳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及其与生态环境协同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脉络和路径,概述研究观点、现状、结论、经验及建议。基于既有研究基础和问题分析,拓展思路,提出面向未来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管理要点:以综合管理和协同发展为前提,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差异化管控,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升级和利用效率提升,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进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规划。
刘同凯,贾明敏,马平召[3](2021)在《强化刚性约束下的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已成为新形势下强化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黄河水资源管理形势与主要症结的基础上,针对黄河先天来水不足、水资源过度开发、超量用水、流域内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的两步走路径:通过严格取用水的动态监管,强化需求侧"约束倒逼"和供给侧"优化提升"双向发力,从使命担当、底线思维、法律制度、精准化管理、信息化等5个方面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转变,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
刘思源[4](2021)在《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北农牧交错带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农牧业交错演替,具有明显的交错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资源紧缺性。当前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治理和利用已具规模且不断扩大、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若仍保持现有无序扩张的趋势,当开发规模超过水资源支持能力,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协调研究区内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针对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明确了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作用,开展了水资源模拟预测;以水资源对沙地农业开发的支持能力为约束,建立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采用改进的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探索水资源调控下的沙地农业利用的适宜规模,为交错带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提升、经济社会稳固发展提供支持。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的动态影响,明确了水资源在沙地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选取了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中紧密相关的水资源、农业经济、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典型指标建立了多变量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定量地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水资源综合占比在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农林牧渔总产值、沙地面积及生态服务价值等指标中贡献度分别为94.44%、90.93%、58.86%、86.39%、70.93%,说明水资源在交错带农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资源的角色,是主要影响因素和资源动力。(2)基于TOPMODEL模型和WAS模型联合模拟了交错带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对未来交错带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预测。利用TOPMODEL模型开展基于DEM的径流过程模拟,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进行历史径流资料的突变点分析,确定1979年为突变点所在年份,划分1980-2000年为率定期,2001-2018为验证期,率定期和验证期模型的效率用WAS模型对交错带供水情况进行预测,得到交错带在北京气候模式BCC-CSM1.1下RCP2.6、RCP4.5、RCP8.5三种降雨情景的2025年可供水量分别为15.14亿m3、14.46亿m3 和 14.70 亿 m3,2030 年分别为 18.84 亿 m3、18.45 亿 m3 和 18.72 亿 m3。(3)构建了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设置了多元调控情景。根据沙地农业可用水量的区间量化原理,明确了用水上限,获得了 2018年和2025年交错带沙地农业可用水量分别为 19113 万 m3、17880.5 万 m3,2030 年 RCP2.6、RCP4.5、RCP8.5 降雨情景下分别为25571.6万m3、23928.8万m3、26390.8万m3。基于Markov模型对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2025、2030年沙地农业利用的可开发沙地规模分别为2992.41km2和2763.72km2。从水资源条件、节水措施及农作物种植结构三个角度设置调控情景,包括降雨情景(3种)、节水情景(3种)、种植情景(7种),共形成63种方案集。(4)采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思想和ε占优机制的oε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求解了水资源调控模型。以沙地农业利用规模最大为原则,选取了 15种推荐方案,各方案下榆阳区和神木县可开发规模占未利用沙地比例最低,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最大占比分别为(18.57%,4.08%)、(7.06%,28.6%)、(5.01%,0%);占比最高的区域为府谷县和定边县,分别为(100%,31.24%)、(100%,47.82%)、(100%,100%),交错带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可开发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24.54%、14.71%、29.99%。总体来看,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间低的状态。结果表明,在大量依靠引调水工程的前提下,交错带在各情境下水资源仍无法支撑未利用沙地的完全开发,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形势紧张。(5)利用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法研究了交错带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交错带沙地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主要分布范围是[53.07,122.14],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利用规模呈现出不匹配状态。在空间分布上,榆阳区和神木县匹配系数始终<0,呈现出地多水少、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不足现象;府谷县2018、2025、2030年指数范围分别在[1.77,1.98]、[3.36,5.84]、[-0.39,1.71],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开发规模保持在均衡范围内,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最优;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从东北部地多水少向西南部水多地少过渡,基本与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空间分布情况相印证。沙地农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县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空间差异性,节水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水土资源匹配程度,高效的农业灌溉管理措施仍是改善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有效途径。
杜佰林[5](2021)在《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明显,已逐渐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缓解这一危机,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显得尤为必要。然而,面对水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传统的配置方法往往只进行经验估计或者忽略,致使配置结果存在偏差。本文以陕西省大荔县为研究对象,在对大荔县供需水量预测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得到大荔县不同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通过搭建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软件,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解决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根据子区域划分结果,选择2018年为现状年,在分析大荔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定额法、趋势法和ARMA时间序列法预测,得到大荔县规划水平年2025和2035年的供需水量预测结果,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规划年2025和2035年,P=75%和95%情况下大荔县境内可供水量均无法满足用水户需求量,建议采用节水规划措施或增加新的供水方案以实现供需平衡。(2)通过分析研究区社会经济、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现状,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大荔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大荔县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中选取18个指标,用于分析评价大荔县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大荔县近年来水资源承载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较低,开发潜力比较小,应立即采取节水规划措施或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3)根据大荔县水资源的系统实际特点,在保障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构建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目标的综合评价函数,建立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分析确定模型各种参数和系数,采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出大荔县各子区域在不同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并从各用户配水量、缺水程度、配置目标及模型精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优化配置结果是科学合理的,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4)针对单一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限性,提出将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引入到基本粒子群算法当中,有效克服了单一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应的缺点,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极小值,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同时引入Ackley、Schwefel、Schaffer和Step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模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强,收敛精度高,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5)以MATLAB的GUI为开发工具,搭建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具体展示了系统中始入模块、数据导入模块、供需水量预测模块、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模块、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块的实现流程及界面,并采用测试实例验证了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辅助用户进行供需水量预测,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制定,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冯朝红[6](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王丹[7](2021)在《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高质量生活迫切追求,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禹门口引黄灌区是山西省最大的灌区,涉及运城和临汾地区的11个县市。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考虑到山西省引黄指标仍有剩余,故拟增加黄河干流地表水取用量,来满足灌区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本文针对禹门口灌区引黄扩建工程进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合理配置方面的研究,具体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收集整理禹门口引黄灌区涉及区域相关资料,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取水工程建设概况。(2)对研究区现状水平年(2016年)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四个用水部门用水量进行分析计算,现状年总用水量42885万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29643万m3,工业用水量10102万m3,生活用水量2840万m3,生态用水量300万m3,现状年用水存在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低、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3)根据灌区水源情况及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分析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可知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无开发潜力,需增加引黄水减缓水资源短缺问题。(4)分析各用水部门节水潜力,通过优化作物灌溉制度、种植结构、渠系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调整作物灌溉定额,提高水利用系数,农业用水可以节水33876万m3。(5)预测规划水平年(2025年)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需水量,总需水量76818万m3。其中农业灌溉需水量50179万m3,保证率75%;工业需水量17524万m3,保证率95%;生活需水量4277万m3,保证率95%;生态需水量4838万m3,保证率95%。(6)对龙门水文站径流变化进行分析,对来水频率为75%的典型年2015年的年径流来水量和需水量进行时段供需分析,全年36旬中,不满足供水需求的有12旬,旬最大缺水量为2469万m3,最大连续缺水量为9549万m3。可通过配套的20座调蓄工程供给,总调蓄能力11220.7万m3,可满足调蓄需求。(7)根据研究区的用水需求及供水情况,需引黄河水减缓水资源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遵循节约用水、合理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提出规划年各水源对不同用水部门的水量配置方案。禹门口引黄灌区规划水平年总配置水量为76818万m3,配置黄河干流地表水60255万m3(农业年引黄水39392万m3,工业年引黄水16026万m3,生态年引黄水4838万m3),配置当地地表水水量为6177万m3(全部用于农业灌溉),配置地下水量为8887万m3(生活用水4277万m3,农业用水4610万m3),再生水回用1498万m3(全部用于工业生产)。
陈洁,牟珊,杜娟[8](2021)在《促进山东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一、山东省黄河水资源利用概况黄河是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承担着沿黄大约50座大中城市、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面积和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的供水任务。山东省作为水资源占全国的1%,耕地却占全国的6%的严重缺水省份,近年来对黄河水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年均引用黄河水67亿m3,占全省总供水量的30%以上。山东黄河建有引黄涵闸63座(其中中型水闸7座),设计引水能力2423.3m3/s,河道外和河道内还设有平阴田山电灌站取水口、章丘河王提水站、王圈提水站及垦东、小李扬水站等取水口,供水范围包括菏泽、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青岛、威海、烟台等13个市100多个市(县、区),引黄灌区67处,有效灌溉面积3261.8万亩,覆盖了全省51%的土地、58%的耕地和48%的人口,为保障受水地区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黄河山东段还向河北、天津等省(直辖市)供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
邢霞[9](2021)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文中提出水资源供需矛盾是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障碍,倡导农业节水是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的有效手段。农户作为农业用水主体,其用水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节水农业的发展。但作为有限理性个体,农户的传统农业实践根植于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非环境伦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低效和不合理的用水情况。因此,充分重视微观层面的农业用水行为,探究节水行为影响机制,引导农户自觉主动参与农业节水,对于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用水效率以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农业用水主体行为对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以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域,旨在挖掘农户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水资源管理以及制定相关的节水政策提供研究经验与理论参考依据,以期提升农户的节水积极性,改变粗放灌溉方式,进而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从理论角度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特征和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首先,基于对农户环境行为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界定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概念,并根据农业节水行为表现形式和行为发生动机将农业节水行为划分为习惯型、技术型、社交型和公民型四类。然后,借助计划行为理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构建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即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实施取决于其农业节水意愿,而意愿的产生则取决于农户心理因素,同时农户行为还受到外界情境因素的引导。最后,基于外部性理论,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济学分析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为后续政策引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依托所构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通过阐述变量因素间的关系路径,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着重分析、探讨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驱动效应。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对农业节水行为的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心理因素能够显着地直接影响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和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也是影响农业节水行为的关键因素。其次,利用Amos23软件Bootstrap法,验证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和农业节水行为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节水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最后,考虑到心理因素可能对农业节水行为存在非线性的系统性特征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采用RBF神经网络进一步探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预测效应。分析表明,心理因素能够有效对农户是否参与农业节水进行预测判别,同时不同心理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存在差异。(3)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引入外部情境因素,重点分析和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分析表明,在农业节水过程中,存在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即意愿不一定能有效地转换为可实现水资源保护目的的实际节水行动,这为研究情境因素的引导效应提供了现实依据。其次,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节水行为的路径有调节作用,但不同外部情境变量对节水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进一步使用process插件程序中的Model14对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外部情境因素以及农业节水行为之间存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因素在“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的中介路径中存在调节作用。(4)在实证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基于多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借助Netlogo平台仿真模拟不同政策情形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涌现的动态引导效果。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在社会规范交互和外部政策因素的引导下会趋于稳定,激励型政策、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均能促进农业节水发生,但不同类型政策对不同类型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激励型政策对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最好;命令控制型政策对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宣传教育型政策对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政策组合效应分析表明,在不同政策组合情形下,四种类型农业节水行为涌现效果存在差异,在政策两两组合的情形下,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激励型政策和命令控制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基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动机和节水行为表现形式,从多视角开展对农户节水行为的研究,更为细致地刻画并衡量农户节水行为,从实践上扩展了农业节水行为研究内容,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第二,构建了以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为导向,心理因素为影响变量,外部情境因素为调节变量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并探析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第三,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尝试运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技术构建基于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动态模拟政策因素对农户行为的长期动态引导效果,分析政策因素在长期以及不同组合下对农业节水行为产生的影响。
蒋晚珍[10](2021)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测度及提升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资源,提升水资源绿色效率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黄河流域9省为研究对象,以2003~2017年为研究区间,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兼顾径向距离函数和非径向距离函数的超效率EBM模型静态测度及分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再利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动态测度及分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为进一步检验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探究提升机制,本文选取地区特征、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等10个变量作为影响因素,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首先,本文的测度及分解结果为:(1)静态测度结果显示,2003~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均值为0.7979,未达到完全有效状态;处于中下游地区的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的水资源绿色效率较高,且在2003~2017年有稳健的增长趋势,而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水资源绿色效率最低,在2003~2017年逐年下滑。(2)静态分解结果显示,2003~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大小受规模效率的影响较大,但2012~2017年的下降趋势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引起。(3)动态测度结果显示,GML指数大于1,说明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在2003~2017年有稳健的增长趋势。(4)动态分解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变化趋势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决定。其次,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为:(1)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污水处理能力和科技投入力度等正向影响因素能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提升。(2)调整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等负向影响因素也能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提升。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梳理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机制,并从水资源的区域差异、用水设施、水污染治理和用水技术等方面提出有助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浅析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战略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取得的成效 |
(一)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成效显着 |
(二)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
(三)水沙调控能力大幅提升 |
(四)黄河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五)黄河流域绿色发展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
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瓶颈 |
(一)流域水沙关系不协调 |
(二)生态系统本底敏感脆弱 |
(三)水污染对河湖生态功能造成危害 |
(四)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 |
(五)高质量发展协同体系尚未形成 |
四、黄河流域协同发展战略体系的构建 |
(一)区域协同战略 |
(二)“五水”治理协同战略 |
(三)生态环境治理协同战略 |
(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战略 |
(五)多元政策实施协同战略 |
五、结语 |
(2)黄河流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产业经济学视角:黄河流域产业发展与环境影响 |
1.1 流域工业发展与生态风险 |
1.2 黄河农业生产与水资源约束 |
1.3 黄河文化旅游和黄河数字发展前景 |
1.4 黄河流域产业转型和产业协同的迫切性 |
2 资源经济学视角:对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
2.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问题 |
2.2 黄河水资源的市场化管理方案:水价和水权 |
2.3 严格管理、优化配置、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 |
3 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视角:对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研究 |
3.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 |
3.2 制度禀赋对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 |
4 生态经济学视角:黄河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
4.1 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发展 |
4.2 黄河全流域生态经济学研究 |
5 面向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管理要点 |
5.1 综合管理和协同发展是前提 |
5.2 发挥比较优势和差异化管控是重点 |
5.3 强化资源高效利用及碳目标下高质量发展路径 |
(3)强化刚性约束下的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水资源管理形势与主要症结 |
(1)从资源禀赋看,水资源量先天不足。 |
(2)从产业布局看,水资源承载负荷较大。 |
(3)从开发程度看,水资源过度开发且利用较为粗放。 |
(4)从水生态环境来看,生态修复任务繁重。 |
(5)从水资源管理情况看,流域水资源管控力不强。 |
2 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的路径选择 |
2.1 总体思路 |
2.2 路径框架 |
2.2.1 现状条件下的黄河水资源需求管理 |
2.2.2 可持续条件下的黄河水资源需求管理 |
(1)摸清家底,科学划定红线。 |
(2)科学分析,合理研判需求。 |
(3)优化配置,实施分区管控。 |
(4)“两手发力”,提高保障能力。 |
3 强化黄河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对策及建议 |
3.1 靠使命担当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 |
3.2 靠底线思维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 |
(1)坚守控制红线,加快用水方式转变。 |
(2)坚守生态底线,确保生态安全。 |
(3)坚守廉洁底线,公平公正管水用水。 |
3.3 靠法律制度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 |
3.4 靠精准化管理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 |
(1)精确精准管理水资源。 |
(2)构建全面系统的水资源评价体系。 |
(3)提高水资源科学调度水平。 |
(4)合理确定用水定额刚性约束指标体系。 |
(5)建立健全水权水市场运作机制。 |
3.5 靠信息化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 |
4 结 语 |
(4)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3.2 自然系统多变量互馈关系研究进展 |
1.3.3 水资源调控的思想演变与方法进展 |
1.4 问题提出及思考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案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
2.1 陕北农牧交错带范围界定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土壤植被 |
2.2.3 自然资源 |
2.3 社会经济现状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1 水资源分布情况 |
2.4.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5 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历程 |
2.5.1 荒漠化现状及特征 |
2.5.2 荒漠化动态演进 |
2.5.3 水土流失现状 |
2.6 区位特殊性及重要意义 |
2.6.1 交错性与过渡性 |
2.6.2 水土资源紧缺性 |
2.6.3 生态环境脆弱性 |
2.6.4 区位特殊性 |
2.7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1 VAR模型介绍 |
3.2 指标选取及相关性分析 |
3.3 VAR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3.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3.3.2 Johansen协整检验 |
3.3.3 模型参数估计 |
3.3.4 模型检验 |
3.4 脉冲响应 |
3.5 方差分解 |
3.6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交错带水资源预测 |
4.1 模型基本原理 |
4.1.1 TOPMODEL模型 |
4.1.2 WAS模型 |
4.2 子流域单元划分 |
4.3 TOPMODEL模型构建及校验 |
4.3.1 下垫面参数提取 |
4.3.2 模拟效果及模型参数校验 |
4.4 WAS模型构建与模拟验证 |
4.4.1 拓扑关系 |
4.4.2 数据基础 |
4.4.3 模拟验证 |
4.5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水资源预测 |
4.5.1 规划年气候情景模式 |
4.5.2 规划年水资源量预测 |
4.6 本章小节 |
5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1 水资源调控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1 模型框架 |
5.1.2 模型原理 |
5.2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分析 |
5.2.1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 |
5.2.2 可用水量上限分析 |
5.2.3 传统行业需水预测 |
5.2.4 沙地农业可用水量潜力分析 |
5.3 可开发沙地规模预测 |
5.3.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分析 |
5.3.2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动态演变 |
5.3.3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变化分析 |
5.3.4 基于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预测 |
5.4 调控情景设置 |
5.4.1 多元情景分析 |
5.4.2 调控情景设置 |
5.5 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5.1 目标函数 |
5.5.2 约束条件 |
5.6 本章小结 |
6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及空间格局变化 |
6.1 基于正交?占优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 |
6.1.1 正交设计初始化种群 |
6.1.2 ε占优策略 |
6.1.3 NSGA-Ⅱ算法 |
6.1.4 模型求解流程 |
6.2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分析 |
6.2.1 各县区适宜规模分析 |
6.2.2 交错带适宜规模分析 |
6.3 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空间分布 |
6.4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
6.5 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2.3 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 大荔县基本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气候条件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辖区 |
2.2.2 经济发展 |
2.3 水资源状况 |
2.3.1 降雨资源 |
2.3.2 地表水资源 |
2.3.3 地下水资源 |
2.3.4 水资源总量 |
2.3.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荔县供需水量预测 |
3.1 子区划分及水源、用户组成 |
3.1.1 子区域划分 |
3.1.2 水源、用户组成 |
3.2 需水量预测 |
3.2.1 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
3.2.2 生活需水预测 |
3.2.3 工业需水预测 |
3.2.4 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
3.2.5 农业需水预测 |
3.2.6 生态需水预测 |
3.2.7 需水量预测汇总 |
3.3 供水量预测 |
3.3.1 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 |
3.3.2 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 |
3.3.3 其他水可供水量预测 |
3.3.4 可供水总量预测 |
3.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3.4.1 一次供需平衡分析 |
3.4.2 二次供需平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大荔县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4.1.2 指标的选取 |
4.2 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
4.2.1 评价方法 |
4.2.2 数据来源 |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 发展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与求解 |
5.1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
5.1.1 目标函数 |
5.1.2 约束条件 |
5.1.3 整体模型 |
5.1.4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2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的方法 |
5.2.1 模拟退火算法 |
5.2.2 粒子群算法 |
5.2.3 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 |
5.2.4 算法验证 |
5.3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 |
5.4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分析 |
5.4.1 各用户配水量分析 |
5.4.2 缺水程度分析 |
5.4.3 配置目标分析 |
5.4.4 模型适应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辅助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的开发环境及编程语言 |
6.1.1 硬件环境 |
6.1.2 开发工具 |
6.2 系统功能介绍 |
6.2.1 系统始入模块 |
6.2.2 数据导入模块 |
6.2.3 供需水量预测模块 |
6.2.4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模块 |
6.2.5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块 |
6.3 系统的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 |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植被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1.3 NDVI变化分析 |
3.1.4 NPP变化分析 |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
3.2.1 人口分布特征 |
3.2.2 GDP分布特征 |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
6.1.1 能值理论 |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水资源合理配置 |
1.3.2 供需平衡 |
1.3.3 节水潜力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禹门口引黄灌区概况 |
2.1 基本情况 |
2.2 研究区水资源量 |
2.2.1 水资源量 |
2.2.2 供水量 |
2.2.3 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
2.3 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禹门口引黄灌区现状年用水量 |
3.1 现状年农业用水量 |
3.1.1 灌区要素 |
3.1.2 灌区现状年农业用水量 |
3.2 现状年生活、工业及生态用水量 |
3.2.1 现状年生活用水量 |
3.2.2 现状年工业用水量 |
3.2.3 现状年生态用水量 |
3.3 总用水量及存在问题 |
第四章 灌区节水潜力分析和规划年需水量预测 |
4.1 灌区节水潜力分析 |
4.1.1 广义节水潜力 |
4.1.2 狭义节水潜力 |
4.1.3 生活、工业及生态节水潜力分析 |
4.2 规划年需水量预测 |
4.2.1 规划年生活需水量预测 |
4.2.2 规划年农业需水量预测 |
4.2.3 规划年工业需水量预测 |
4.2.4 规划年生态需水量预测 |
4.2.5 规划年总需水量预测 |
第五章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1 径流来水量分析 |
5.1.1 径流代表性分析 |
5.1.2 实测年径流量分析 |
5.1.3 典型年确定 |
5.2 供需平衡分析 |
5.2.1 需水量分析 |
5.2.2 供水量分析 |
5.2.3 供需平衡分析 |
第六章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 |
6.1 灌区可供水量 |
6.1.1 地表水可供给量 |
6.1.2 地下水可供给量 |
6.1.3 再生水可供给量 |
6.1.4 可供总水量 |
6.2 水资源配置 |
6.2.1 配置原则 |
6.2.2 配置过程 |
6.3 水资源配置结果及分析 |
6.3.1 农业灌溉配置水量 |
6.3.2 总配置水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和结论分析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显农业节水必要性 |
1.1.2 粮食安全隐现催生农业节水迫切性 |
1.1.3 生态文明建设反映推进农业节水必然性 |
1.1.4 农业用水行为对农业节水的重要性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节水行为模式研究 |
1.3.2 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农业节水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3 基于价值-信念-规范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4 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5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6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区域介绍 |
3.1.1 区域选择依据 |
3.1.2 研究区域自然资源禀赋 |
3.1.3 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1.4 研究区域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
3.1.5 研究区域农业节水政策的发展与实践 |
3.2 问卷设计 |
3.2.1 调研方法选择和调研过程 |
3.2.2 调研内容设计 |
3.3 研究变量的设计与测度 |
3.3.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测度 |
3.3.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测度 |
3.3.3 农户心理因素测度 |
3.3.4 外部情境因素测度 |
3.3.5 社会人口学变量测度 |
3.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统计分析 |
3.4.1 农业节水行为现状 |
3.4.2 受访户个人禀赋特征 |
3.4.3 受访户家庭禀赋特征 |
3.4.4 考察量表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实证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检验 |
4.3.1 正态性检验 |
4.3.2 信度检验 |
4.3.3 效度检验 |
4.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2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效应分析 |
4.4.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模拟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RBF神经网络模型 |
5.1.2 RBF神经网络结构 |
5.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2.1 农户节水行为识别 |
5.2.2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2.3 模型构建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2 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3 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4 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实证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6.1.1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假设 |
6.1.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假设 |
6.2 研究方法 |
6.3 量表检验 |
6.3.1 正态性检验 |
6.3.2 信度检验 |
6.3.3 效度检验 |
6.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 |
6.4.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3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仿真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介绍 |
7.1.2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流程 |
7.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设计 |
7.2.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概念模型构建 |
7.2.2 仿真模型系统设置 |
7.2.3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模拟 |
7.3 仿真结果分析 |
7.3.1 无政策引导情形与政策最优情形对比分析 |
7.3.2 单个政策情境因素引导效应分析 |
7.3.3 政策情景因素组合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引导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政策建议 |
8.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体系构建 |
8.2 基于人口学特征的行为促进策略 |
8.3 基于心理因素的行为驱动策略 |
8.4 基于外部情境因素的行为引导策略 |
8.4.1 社会规范引导策略 |
8.4.2 政策因素引导策略 |
8.5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强化策略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户农业节水行为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10)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测度及提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及结构安排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动态 |
2.1 水资源效率内涵及测度的相关研究 |
2.1.1 单要素水资源效率内涵及测度的相关研究 |
2.1.2 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内涵及测度的相关研究 |
2.1.3 水资源绿色效率内涵及测度的相关研究 |
2.2 水资源绿色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 黄河流域水资源效率的相关研究 |
2.4 相关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视角 |
第三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的理论分析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3.1.1 水资源理论 |
3.1.2 绿色发展理论 |
3.2 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2.1 自然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社会因素 |
3.2.4 环境因素 |
3.2.5 科技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
4.1 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变化分析 |
4.2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求变化及结构分析 |
4.2.1 供水变化及供水结构分析 |
4.2.2 用水变化及用水结构分析 |
4.3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4.3.1 水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4.3.2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4.4 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及治理现状分析 |
4.4.1 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
4.4.2 水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测度及分解 |
5.1 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测度及分解方法 |
5.1.1 静态测度及分解方法 |
5.1.2 动态测度及分解方法 |
5.2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
5.2.1 指标体系构建 |
5.2.2 数据来源 |
5.3 静态测度及分解结果分析 |
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静态测度及分解结果分析 |
5.3.2 流域内各省水资源绿色效率的静态测度及分解结果分析 |
5.4 动态测度及分解结果分析 |
5.4.1 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动态测度及分解结果分析 |
5.4.2 流域内各省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动态测度及分解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6.1 模型设计 |
6.2 影响因素选取和数据来源 |
6.2.1 影响因素选取 |
6.2.2 数据来源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相关检验结果分析 |
6.3.2 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提升机制及对策建议 |
7.1 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机制 |
7.1.1 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7.1.2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用水设施建设 |
7.1.3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用水结构调整 |
7.1.4 加强废水处理能力,提高水环境规制效率 |
7.1.5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7.2 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浅析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战略体系研究[J].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Group for Research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中国工程科学, 2022(01)
- [2]黄河流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研究评述[J]. 何欣,张雪峰,谷素华.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3]强化刚性约束下的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研究[J]. 刘同凯,贾明敏,马平召. 人民黄河, 2021(08)
- [4]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D]. 刘思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5]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杜佰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7]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D]. 王丹.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促进山东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A]. 陈洁,牟珊,杜娟. 适应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要求 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论文集, 2021
- [9]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D]. 邢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10]黄河流域水资源绿色效率测度及提升机制研究[D]. 蒋晚珍. 西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