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Ⅱ)与HSA或BSA在等电点结合的研究

Cu(Ⅱ)与HSA或BSA在等电点结合的研究

一、等电点时Cu(Ⅱ)与HSA或BSA结合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玉[1](2021)在《牛血清白蛋白辅助的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荧光等光学性质,在分析检测与传感、生物标记、生物成像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常用来合成金纳米材料,其中牛血清白蛋白(BSA)因其价廉易得、功能基团丰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被视为最理想的合成金纳米材料的配体之一。本论文利用BSA辅助合成了多种金纳米材料,系统地研究了BSA在合成中的作用机制,调控了金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并进一步探索了它们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分析与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首先,以BSA分子为配体,合成了高稳定的金纳米花,研究了BSA在金纳米花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通过改变BSA的浓度或还原剂的量可调控金纳米花的尺寸。包覆在金纳米花表面的BSA配体不仅赋予了它优异的抗熟化能力,而且根据BSA的等电点,还可实现对带相反电荷染料分子的选择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响应。其次,以BSA聚集体为模板,利用种子生长法合成了BSA@Au核壳粒子,通过调节生长溶液中微量银离子的浓度,金壳上金粒子的分布由稀疏到紧密,伴随着共振峰位的红移和粒子溶液颜色的变化(从红到蓝)。其中蓝色的BSA@Au粒子对谷胱甘肽分子有优异的光学响应能力,随着谷胱甘肽浓度的增加,金壳上金粒子之间的距离增大,等离子体耦合效应减弱,导致共振峰位发生蓝移,粒子溶液的颜色由蓝变红。基于此建立了对谷胱甘肽的比色检测方法,它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可应用于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另外将该反应体系扩展到BSA@Ag核壳粒子的合成,分别以柠檬酸钠或组氨酸为配体,通过调节种子的量调控了BSA@Ag粒子的光谱,所得粒子对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谷胱甘肽均具有良好的光学响应能力。再次,研究了以BSA分子为还原剂和配体合成金纳米簇(Au NCs)的反应体系,系统考查了Na OH加入时间和浓度对BSA还原能力和BSA-Au NCs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a OH加入时间和浓度的改变均影响了溶液的p H,进而影响BSA的还原能力,在一定范围内BSA-Au NCs的荧光强度随BSA还原能力的提高而增大。据此优化了该反应体系,提高了BSA-Au NCs对铜离子的荧光响应性。最后,以BSA分子为水凝胶骨架、还原剂和配体,原位制备了BSA-Au NCs荧光水凝胶,研究了Na OH和BSA浓度对水凝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纳米簇的产生可能对水凝胶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所得BSA-Au NCs水凝胶具有可塑形、自愈合的性质,在组织工程、生物标记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杨刚[2](2021)在《形态差异对重金属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金属以不同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了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形态重金属对机体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形态重金属在单独和共存条件下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了解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及毒性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采用多种光谱法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三种不同形态重金属(锑,锰,铬)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结合机制,及其对BSA二级结构和氨基酸微环境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锑(Sb)的毒性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采用多光谱方法研究了酒石酸锑钾和焦锑酸钾分别或同时与BSA作用的结合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酒石酸锑钾和焦锑酸钾对BSA的荧光猝灭都是静态猝灭,二者都会以中等强度的结合力与BSA形成1:1的复合物。在298 K,焦锑酸钾与BSA的结合力大于酒石酸锑钾与BSA的结合力。酒石酸锑钾和焦锑酸钾均会使BSA二级结构变化。酒石酸锑钾和焦锑酸钾均在BSA的位点Ⅰ结合。在三元体系中,酒石酸锑钾/焦锑酸钾与BSA的荧光猝灭机制没有改变,且酒石酸锑钾和焦锑酸钾同时存在时,它们与BSA的结合力减小,α-螺旋含量下降更多。这表明一种形态的Sb会干扰另一种形态Sb与BSA的结合。2.研究两种价态锰(Mn(Ⅱ)和Mn(Ⅲ))分别及同时与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n(Ⅱ)和Mn(Ⅲ)对BSA的荧光猝灭都是静态猝灭过程,即形成了Mn(Ⅱ)-BSA和Mn(Ⅲ)-BSA复合物。相比而言,Mn(Ⅲ)-BSA的结合常数大于Mn(Ⅱ)-BSA,Mn(Ⅲ)与BSA的复合物更稳定。疏水相互作用为Mn与BSA结合的主要作用力,Mn(Ⅱ)/Mn(Ⅲ)会引起的BSA的构象变化。与二元体系相比,三元体系的结合力均降低,结合距离略有增加,BSA的构象变化更大。这表明两种形态的Mn均会互相干扰与BSA的结合。3.研究了无机铬(Cr(Ⅲ)和Cr(Ⅵ))和有机铬(吡啶甲酸铬(Crpic))与BSA的相互作用机制。光谱分析表明,Cr(Ⅲ)和Cr(Ⅵ)对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而Crpic对BSA的荧光猝灭则是动态猝灭与静态猝灭混合的过程。在298 K,三者之间的结合力大小为Cr(Ⅵ)>Crpic>Cr(Ⅲ)。Cr(Ⅲ),Cr(Ⅵ)或Crpic都会引起BSA的构象变化,但影响程度不同,Cr(Ⅵ)对α-螺旋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Crpic和Cr(Ⅲ),并且Crpic/Cr(Ⅵ)改变了氨基酸残基周围的微环境。氢键和范德华力是Cr(Ⅵ)与BSA的主要结合力;疏水性作用是Crpic与BSA的主要结合力;静电力和范德华力是Cr(Ⅲ)与BSA主要结合力。在三元体系中,Cr(Ⅵ)和Cr(Ⅲ)与BSA的竞争降低了Cr(Ⅵ)与BSA的结合亲和力,并且Cr(Ⅲ)改变了Cr(Ⅵ)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但是Crpic和Cr(Ⅲ)与BSA的结合竞争的存在增加了Crpic与BSA的结合亲和力。且Cr(Ⅲ)的存在对Cr(Ⅵ)/Crpic-BSA的二级结构影响更大。Cr(Ⅲ)会影响Cr(Ⅵ)/Crpic与BSA的结合。

张华新[3](2021)在《蛋白质与药物及硅基材料的相互作用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分,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中约一半的蛋白质是白蛋白,其与药物分子及各种生物医用材料的相互作用是生物物理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于评价药物及材料的性能、生物相容性等至关重要。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分子及不同维度硅基材料(包括硅量子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多级孔分子筛微球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蛋白质主-客体化学在药物设计、药物传递、蛋白质分离、酶固定化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论文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概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第2章,采用多重光谱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HSA)对拉米夫定(3TC)、隐丹参酮(CTSO)、次黄嘌呤核苷(HXR)等3种不同类型药物的分子识别作用。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药物与HSA作用的平衡常数、热力学参数、结合位点数、相互作用力等;采用荧光探针技术确定了药物分子在HSA中的结合位点;利用同步发射和圆二色谱技术分析了药物对HSA二级结构造成的影响;通过分子对接模拟了药物-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第3章,由2-氨基苯并噻唑(ABT)制备了N-2-苯并噻唑基甲酰胺(MABT),并通过光谱、分子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系统地研究和比较了ABT和MABT与蛋白的作用机理、作用热力学和几何特征。通过DFT计算初步解释了ABT和MABT与蛋白之间能量转移效率的差异。揭示了氨基甲酰化对苯并噻唑衍生物蛋白亲合性的影响,为2位N原子取代的苯并噻唑类药物及农药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第4章,在不添加还原剂或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的蓝光硅量子点(Si QDs)。通过XRD,TEM,XPS,IR,UV,TG,表面电位,荧光寿命,三维荧光、圆二色谱、分子表面模拟和细胞试验等讨论了其结构特征、光学性质、蛋白结合及细胞成像性质。结果表明Si QDs与HSA通过氢键结合,蛋白结合对Si QDs的荧光寿命没有明显影响;Si QDs细胞毒性小,可用于细胞荧光成像。第5章,将内源性蛋白HSA连接到两性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MSNR)表面构建了p H敏感型药物传递系统,并测定了其在含蛋白的介质中的释放行为。两性离子有效改善了MSNR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并抑制了其对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苯甲酰亚胺键实现了释放过程的p H响应。以3TC为模型药物,利用紫外光谱及同步荧光猝灭光谱,分别测定了其在不含蛋白和含有蛋白的模拟体液中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真实体液中的蛋白质会改变载体的药物释放行为,蛋白“门控”可以有效减少药物提前释放,并改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第6章,研究了MWW纳米片层构建的多级孔分子筛微球(HSZ-Cal)及其功能化衍生物(HSZ-OH、HSZ-NH2和HSZ-CHO)与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由于纳米片表面独特的十二元杯状开口,纳米片层交错生长形成的高外比表面以及有利于大分子扩散的堆积介孔和大孔,HSZ材料比普通微孔沸石具有更高的BSA负载量,且其对BSA的组装和释放性质可通过表面官能团调节。从表面性质、作用力和热力学等角度分析了HSZ对蛋白的组装机理。最后,尝试了将HSZ-NH2应用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第7章,结论与展望。

刘丽君[4](2021)在《纯锌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及力学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锌及锌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成为新一代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测试标准,锌及锌合金的降解机理尚未达成共识。液体环境是影响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体外测试时,模拟体液中的无机盐及有机成分(如蛋白质)的差异会使材料表现出不同的腐蚀行为。因此,围绕液体成分对腐蚀的影响这一问题,利用电化学测试和浸泡实验研究了纯锌在不同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并研究了腐蚀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研究了模拟体液中Cl-、HCO3-、HPO42-、SO42-和蛋白质(牛血清白蛋白)对纯锌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会使纯锌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表面出现无机盐腐蚀产物,蛋白质则会明显降低纯锌的腐蚀速率;(2)重点研究了蛋白质浓度对纯锌腐蚀行为的影响。在磷酸盐缓冲液中,0.5 g L-1的蛋白质先是减缓纯锌的腐蚀,之后又使其加速,而2 gL-1的蛋白质会明显减少磷酸盐腐蚀产物的沉积,并在浸泡初期加速腐蚀;(3)研究了纯锌在模拟血浆(含有60g L-1蛋白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发现,纯锌的腐蚀行为与以往报道的结果有所不同。在模拟血浆中,纯锌发生均匀腐蚀,腐蚀产物为蛋白质和ZnO/Zn(OH)2的复合物,通过失重计算所得的腐蚀速率约为16.52±0.21μmy-1,接近血管支架材料的标准;(4)研究了腐蚀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模拟体液中,纯锌表面出现严重的局部腐蚀,纯锌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从59.31±1.33 MPa、89.93±0.62 MPa 降低至 46.35±2.21 MPa、79.11±1.01 MPa,尤其是延伸率从 81.33±3.51%大幅度降低至47.04±4.09%;在模拟血浆中,蛋白质减缓了纯锌的局部腐蚀,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随浸泡时间缓慢下降至49.63±5.01 MPa、85.69±0.78 MPa、57.17±2.75%。6个月后,纯锌的延伸率仍然高于对支架材料延伸率的要求。体外测试时,纯锌在不同的模拟体液中表现出不同的腐蚀行为。蛋白质促使纯锌发生均匀腐蚀,减小腐蚀速率,减少腐蚀产物沉积,还会进一步影响其力学行为。因此,建议在体外测试时,考虑蛋白质对纯锌腐蚀行为的影响,以便对材料在体内的腐蚀行为及力学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测。

郑佳[5](2019)在《果酒中蛋白质、多糖、多酚的相互作用及其澄清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果酒是一种以果汁或者水果为原料,经独特的发酵方式和工艺技术制备的一种低酒精度的饮料酒。其含有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最基本的必需营养物质: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其中醇类、脂类等营养成分不仅对果酒的风味有影响,还对人体有着一定的营养供给。本论文以明胶、果胶、单宁为代表,分别研究蛋白质与多糖、蛋白质与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试图深入探讨果酒浑浊的原因和机理;通过前人和自己的研究合成以蛋白质吸附为主具有吸附多种物质能力的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CS-GO-SA)吸附材料,采用SEM、FTIR、XRD表征方法对所合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以BSA和Cu2+为吸附对象研究其吸附效果、吸附机理和建立相关吸附模型判断该材料是否适用于实际酒样和预测其澄清效果;通过前文实验证明该材料的可行性并用于实际果酒中进行澄清优化实验,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明胶和果胶为代表,通过浊度测定、动态光散射技术、流体性质分析、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明胶/果胶复合溶液中两者比例会影响复合物的生成且溶液pH越靠近两者等电点复合溶液浊度越大,低浓度盐离子会促进明胶与果胶相互作用,高浓度盐离子则相反;明胶/果胶复合溶液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剪切变稀现象,在震荡情况下明胶/果胶复合物结构遭到破坏,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法证实明胶与果胶主要以静电相互作用为主(△H=-10.84±1.44 cal/moL<0,△S=4.15 cal/moL/deg>0),为放热过程(△G<0)。(2)以明胶和单宁为代表研究蛋白质与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明胶/单宁复合物的紫外吸收峰在280 nm和234 nm处,推测两者之间由氢键起作用;浊度测定表明明胶/单宁复合溶液在pH=5、两者比例为1:1时浊度最大(形成络合物最多),两者之间的络合反应为可逆反应受到温度影响;明胶/单宁复合溶液属于非牛顿流体,其粘度随着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震荡环境下会破坏形成的复合物结构;通过等温滴定可知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H=-6.37±1.415cal/moL<0,△S=-0.12 cal/moL/deg<0),且为放热过程(△G<0)。(3)总结前人研究和前文实验发现蛋白质为果酒浑浊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果酒中多酚、糖类等物质形成复合物且其结构在外力震荡下遭到破坏),去除蛋白质不会对果酒风味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合成以蛋白质吸附为主具有多种物质吸附能力的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吸附材料(以下简称CS-GO-SA),通过SEM、FTIR、XRD等表征方法对其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在震荡环境下以牛血清蛋白(BSA)和Cu2+为吸附对象探究其吸附机理、效果并建立吸附模型判断分析所合材料是否适用于实际酒样和预测其澄清效果,其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下BSA吸附量:740.7 mg/g;Cu2+吸附量:246.775 mg/g,两者的吸附行为都符合Lanmg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过程为放热,CS-GO-SA的吸附方式主要为单层均一吸附,受物理因素影响,这与现有果酒澄清剂的吸附方式和机理类似,说明该材料适用于果酒澄清,其良好的吸附效果和吸附多样性也让我们推测该材料对果酒有更好的澄清效果。(4)通过前文研究将CS-GO-SA材料用于实际果酒澄清,获得最佳澄清条件为:CS-GO-SA材料0.55 mg/mL、时间65 min、温度41℃、pH=4.2,果酒浊度降低为1.762 NTU;通过响应面优化发现pH和CS-GO-SA材料的用量对果酒澄清影响最大,且CS-GO-SA材料具有良好重复使用性,对果酒澄清后可以使酒体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

郭志勇[6](2018)在《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及其蛋白质吸附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具有显着的多功能性、磁响应特性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分离、催化、生物医药、光学以及药物输送和负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吸附分离方法操作简单,并可通过功能化处理降低材料的非特异性吸附,提高对目标物的吸附特异性,因此在生物样品预处理得到了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围绕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复杂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高选择性吸附分离开展了系列研究。论文第一章简要概述了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主要方法及发展趋势。另外介绍了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表面功能化方法,并对磁性纳米材料在不同领域,尤其是在样品预处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论文第二章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了高负载氧化铜功能化的磁性纳米材料用于血红蛋白的吸附分离。首先在Fe3O4磁性纳米球表面原位生长Cu(NH3)4(NO3)2尖状结晶体,然后通过煅烧使其分解并在磁性纳米球表面形成介孔氧化铜壳,从而得到介孔氧化铜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球(Fe3O4@mCuO)。该磁性纳米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表面介孔氧化铜的负载率达到25.2±1.1%。介孔氧化铜与血红蛋白中组氨酸残基之间的金属亲合作用和疏水作用使Fe3O4@mCuO磁性纳米球对血红蛋白呈现出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对血红蛋白的吸附容量高达1162.50 mg g-1。吸附在该磁性纳米球上的血红蛋白可采用0.5%(w/v)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有效回收,回收率为78%。将Fe3O4@mCuO磁性纳米球应用于人全血中血红蛋白的吸附分离,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血红蛋白样本。论文第三章采用酯化反应和自由基聚合反应在聚己内酯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球表面修饰聚1-乙烯基-3-乙酸溴代咪唑离子液体,制备得到两亲性聚合物离子液体修饰的磁性纳米球(Fe3O4@PCL-PILs)。所制备的磁性纳米球具有明显的核晕结构、紧致的聚合物离子液体层、负电性表面以及较高的磁化率。离子液体层的两亲性特性有效地提高了Fe3O4@PCL-PILs磁性纳米球对糖蛋白的吸附选择能力,避免其他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干扰。在最佳条件下Fe3O4@PCL-PILs磁性纳米球对糖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吸附容量达到949.5 mg g-1,吸附在材料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可采用0.5%的NH3-H2O进行洗脱,洗脱效率为80.5%。作为一种新型的磁性吸附材料,Fe3O4@PCL-PILs可用于复杂生物样品(人全血)中免疫球蛋白的高选择性分离纯化。论文第四章以新型两性聚合物-Zn复合物磁性纳米球(Fe3O4@PCL-CMC-Zn)为吸附媒介,设计了一种“脱铁-螯合-恢复”策略用于乳铁蛋白的高选择性分离纯化。首先采用逐步合成方法制备了两性聚合物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在Fe3O4磁性纳米球表面修饰疏水性聚己内酯层;随后通过酯化反应接枝亲水性羧甲基纤维素层,从而形成具有亲疏水性的两性聚合物材料修饰的磁性纳米球(Fe3O4@PCL-CMC)。乳铁蛋白经脱铁后形成与金属离子有较强金属螯合作用的缺铁结构域。基于Zn2+与脱铁乳铁蛋白中缺铁结构域之间的配合作用,Fe3O4@PCL-CMC-Zn磁性纳米球对脱铁乳铁蛋白表现出高吸附选择性,在pH8时对脱铁乳铁蛋白的吸附容量为565.2 mgg-1。采用氯化铁溶液为洗脱剂不仅可有效回收吸附在Fe3O4@PCL-CMC-Zn磁性纳米球表面的脱铁乳铁蛋白,并且可恢复乳铁蛋白的结构,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经氯化铁溶液回收的乳铁蛋白结构与乳铁蛋白标准无差异。Fe3O4@PCL-CMC-Zn磁性纳米球的实际应用性经分离人乳清样品中乳铁蛋白予以验证,SDS-PAGE凝胶电泳以及QTOF LC-MS结果表明可以实现复杂生物样品中乳铁蛋白的选择性分离。论文第五章总结了本论文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展望了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方向。

谢宝龙[7](2016)在《血清白蛋白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抑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临床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是AD的主要致病机理。此外,金属离子可以促进Aβ聚集,形成细胞毒性更大的聚集体。因此,开发既可以结合金属离子,又可以抑制Aβ聚集的多功能抑制剂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首先研究了酸化血清白蛋白对Aβ聚集的抑制作用。前人研究表明,血清白蛋白(BSA/HSA)既可结合金属离子,又可抑制Aβ聚集,然而其作用效果较低,不足以构成有效的抑制剂。本论文在BSA/HSA表面修饰二甘醇酐,提高其表面负电荷量,得到酸化血清白蛋白(A-BSA/A-HSA)。分析表明A-BSA可有效抑制Aβ42聚集,并降低细胞毒性。此外,A-HSA还可以减弱Zn2+对Aβ42聚集的影响,从而抑制Zn2+诱导下的Aβ42聚集过程。机理分析发现,Aβ42与A-BSA/A-HSA间存在疏水结合和静电排斥两种相反作用力。当这两种作用力趋于平衡时,Aβ42在A-BSA/A-HSA表面保持为伸展状态,这有利于抑制其聚集形成毒性聚集体。同时,A-HSA表面更多的负电荷不仅可以增加对Zn2+的亲和力,还有利于降低Aβ42与Zn2+间的结合作用。其次,本论文研究了A-HSA对弱酸性条件下Cu2+介导的Aβ42聚集和毒性的抑制作用。AD患者脑内常出现酸中毒症状,而在弱酸性条件下,Cu2+-Aβ42更容易形成毒性聚集体。因此,本研究在p H 6.6条件下,探究了A-HSA对Cu2+-Aβ42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A-HSA改变了Cu2+-Aβ42的聚集路径,形成细胞毒性较低的不定型聚集体。此外,A-HSA在偏酸性条件下,可以改变Cu2+-Aβ42的结合方式,从而降低Cu2+-Aβ42的聚集速率,有效抑制聚集。最后,本论文设计了金属螯合剂修饰的HSA。由于脑脊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浓度较高,而现有抑制剂结合金属离子的能力有限,本研究在HSA表面修饰强金属螯合剂亚氨基二乙酸(IDA),得到IDA-HSA(I-HSA)。研究表明,I-HSA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Aβ42聚集,还可以结合更多的金属离子,有效抑制高浓度金属离子对Aβ42聚集的影响,降低聚集产生的细胞毒性和活性氧水平。此外,I-HSA还可以通过螯合金属离子,重塑金属-Aβ42聚集体,降低其细胞毒性。本研究通过对血清白蛋白进行功能化修饰,提高了其在不同生理环境下对Aβ42聚集的抑制效果。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探索和开发Aβ42聚集的多功能抑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唐洁[8](2016)在《基于血清白蛋白的人工金属酶合成及硫醚不对称催化氧化的研究》文中认为具有光学活性的亚砜是重要的手性助剂,被广泛应用在很多不对称合成工业中;此外,因其具有生物活性的亚磺酰基团,亚砜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目前,制备光学纯亚砜有效的方法是选择性的催化氧化硫醚。“绿色化学”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求高效低能”且“绿色友好”的催化体系(包括催化剂)已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三十年来,一种新型的仿生催化剂——人工金属酶,因兼有均相催化剂和天然酶的共同优点而受到格外关注。人工金属酶可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水溶液中)进行催化反应。然而,无毒无污染的H2O2为氧化剂的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催化效率不高、容易产生过氧化等问题。所以,成在环境友好条件下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人工金属酶依然是当下最具挑战的课题之一。鉴于Salen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本文利用已报道的α-乙基水杨醛缩-已二胺希夫碱体(H2L1)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六个过渡金属-Sale配合物(ML1)(M=Co,Mn,V,Fe,Cu,Ni)。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质谱和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可见光谱、圆二色谱、拉曼光谱等多种光谱法研究了ML1的相互作用,考察了配合物的结合导致的SA二级结构变化。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为载体与金属配合物进行杂化构建人工酶,其中,CoL1与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SA)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人工金属酶SA-CoL1。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表征BSA/HSA-CoL1,主客体分子摩尔比为1:1;并根据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表明CoL1通过疏水作用进入了 BSA的IB域中。SA-CoL1是首例报道的Co-Salen配合物与SA合成的人工金属酶。利用BSA/HSA-CoL1催化苯基甲基硫醚(PhSMe)不对称氧化反应,对比实验表明,BSA/HSA-CoL1比SA或CoL1在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对映体选择性。相比之下,BSA-CoL1比HSA-CoL1的对映体选择性更优。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实验得到了 BSA-CoL1 催化 PhSMe 的最优反应条件:H2O2:PhSMe:BSA-CoL1的摩尔比为 150:100:1;体系浓度:1.35 mmol/L;底物预搅拌时长:5小时;反应温度:0℃;氧化剂加入方式:一次性加入;不加入有机助溶剂;反应时长:28小时。优化实验中,绝大多数反应都不存在过氧化反应,化学选择性基本为100%。反应过程中不存在动力学拆分,亚砜直接通过硫醚氧化获得。最优反应条件下进行了底物普适性实验,表现了良好的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转化率和化学选择性最高达100%,对映体选择性最高达87%。探讨了L1配体配合物催化硫醚的情况。通过对比SA、ML1和SA存在时,ML1对十种芳基烷基硫醚底物不对称氧化的效果,发现SA对ML1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有底物均能获得较高(>90%)的亚砜选择性。其中,以VL1为催化剂,TBHP为氧化剂,溶液pH值为4.7时,苯基乙烯基硫醚在HSA存在时立体选择性最好,达到了 94%ee值。研究发现,SA对ML1化活性的促进程度与SA-ML1相互作用强弱有一定关系。相互作用越强,SA对ML1催化能力的促进越大。研究了本课题组合成的其他五个人工金属酶BSA-ML2(H2L2=双2-羟基-1-萘甲醛缩3,4-二氨基苯磺酸钠希夫碱,M=Co,Mn,Cr,V,Fe)在苯基甲基硫醚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分别对各催化体系进行了氧化剂筛选,反应溶液pH值、底物/氧化剂/催化剂浓度的优化实验。BSA-CoL2/MnL2/CrL2体系在H2O2氧化剂,pH为5.1条件下活性最优,而BSA-VL2/FeL2体系在TBHP氧化剂,pH为8.0条件下活性最优。最优条件下,所有体系的化学选择性都很高(>90%)。:BSA-FeL2、BSA-VL2、BSA-CoL2催化体系分别在转化率、化学选择性、对映体选择性表现最优。与BSA-CoL1体系相比,亲水性更好Co-salen配合物的BSA-CoL2人工酶体系的催化活和对映体选择性较差,而BSA-VL2/FeL2体系催化4-甲氧基苯甲硫醚和4-溴苯基甲基硫醚分别获得了最高达94%和96%的ee值。另外,考察了 SA对多氧酸盐配合物VⅣ8 {分子结构为[V8O12(OH)4(CH30)4(DAC)4]·7 CH3OH(DAC=1,2-diaminocyclohexane)}催化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与ML1类似,SA对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有促进作用。在TBHP为氧化剂条件下,BSA和PSA分别获得了 74%ee(苯基甲基硫醚)和68%ee(对甲氧基苯基硫醚)。对于本体系。相互作用越强的体系能获得相对更高的对映体选择性。

于芳[9](2014)在《盐析萃取蛋白质分配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盐析萃取是利用物质在有机溶剂与盐构成的互不相溶的两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实现分离的方法,已用于多种蛋白质分离,如脂肪酶,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其对蛋白质结构、活性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收率及除杂效果较好。除此之外,盐析萃取特有的分相快,易操作,高效率,低毒性,易回收,低成本,易与其他分离技术偶联的优点,使其具有良好的工业大规模生产应用前景。目前,盐析萃取蛋白质的研究处于对特定蛋白的具体分离条件探索中,其规律性研究尚未开展。本文通过考察多种蛋白在不同盐析萃取条件中的分配情况,对盐析萃取分离蛋白进行了规律性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盐析萃取偶联柱层析分离人血浆蛋白的研究。首先,研究了盐与有机溶剂种类,pH, NaCl等因素对盐析萃取自然体系成相的影响。乙醇盐析萃取体系中,五种盐成相范围比较:柠檬酸钾<硫酸铵<碳酸钾<磷酸氢二钾<碳酸钠;磷酸氢二钾盐析萃取体系中,六种醇成相范围比较: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叔丁醇<仲丁醇;pH降低,盐析体系成相范围缩小;NaCl的添加显着缩减了乙醇/柠檬酸钾和乙醇/磷酸氢二钾盐析萃取体系相图的盐浓度范围。其次,研究了盐与有机溶剂种类,系线长度,pH, NaCl等因素对白蛋白在盐析萃取体系中分配行为的影响,研究了11种蛋白本身疏水性与分子量对其分配行为的影响及分相时间影响因素。随盐离子强度增加,体系的盐析作用增强,白蛋白由下相向上相分配,随有机溶剂极性减小而由上相向下相分配;各类盐析萃取体系中,系线越短,靠近临界点体系,对蛋白萃取效果较好;添加3%NaCl的乙醇/磷酸氢二钾体系显着提高白蛋白收率;蛋白质疏水性对其分配行为影响较大,疏水性越大,蛋白易于向下相分配,亲水性蛋白受有机溶剂极性影响明显。盐析萃取下相为连续相时,分相时间较短,且分相时间随蛋白含量增加而增长,有机溶剂极性减小而减小。最后,采用pH7,17.5%乙醇/20%磷酸氢二钾盐析萃取体系偶联柱层析分离血浆蛋白。盐析萃取过程中HSA与IgG的收率分别为97.7%,95.4%1疏水层析时,能够一步得到纯度为98.56%(HPLC检测)的人血清白蛋白;对于IgG与白蛋白的疏水层析的混合峰,采用HipTrap QFF离子交换层析可制备纯IgG和白蛋白,电泳分析显示单带,其中,HSA纯度大于99.28%, IgG与HSA的收率分别为92%,88%。

孙红秀[10](2013)在《泡沫分离蛋白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泡沫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在分离废水中表面活性剂等许多方面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果,具有分离过程条件温和、成本小、分离效果较好等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选择了三种蛋白质作为研究对象,BSA、HSA和大豆分离蛋白。实验中,首先研究了这三种蛋白质的泡沫分离单因素实验,研究讨论了液柱高度、初始浓度、pH值、进气速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且在溶液中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讨论有表面活性剂存在的废水溶液对蛋白质分离效果的影响。然后筛选影响显着的几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得到了泡沫分离蛋白质的最佳分离条件。最后,建立泡沫分离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数学软件求解模型,讨论富集比的模型预测值,并将实验测定值与模型预测值对比。几种蛋白质的最佳分离条件分别为:BSA的最佳分离条件:BSA的初始浓度为0.08g/L,液柱高度为35.5cm,进气速度为0.3m3/h,溶液的pH值为5,NaCl浓度为0.01mol/L,此时BSA的回收率为99.2%。HSA的最佳分离条件:HSA的初始浓度为0.14g/L,液柱高度为31.5cm,进气速度为0.3m3/h,pH值为4.5,NaCl浓度为0.005mol/L,此时HSA的回收率为89.3%。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分离条件:大豆蛋白的初始浓度为0.7g/L,液柱高度为22.5cm,pH值为5,进气速度为0.25m3/h,此时大豆蛋白的回收率为58.2%。本文中根据吸附原理建立了泡沫分离的分离模型,建立模型前为了简化模型,给出了若干假设,建立了泡沫分离过程中的几个衡算,组成一个常微分方程组,用matlab求解方程组,得出气泡半径、液膜厚度、Plateau交界横截面积、蛋白质浓度与泡沫层高度的关系图,并得出在不同的初始浓度和进气速度下,富集比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曲线图,发现二者趋势基本一致,故可以认为建立模型之初进行的假设和简化是合理的,当然正是由于这些简化和对某些参数的忽略,也给预测结果造成了一些误差。

二、等电点时Cu(Ⅱ)与HSA或BSA结合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电点时Cu(Ⅱ)与HSA或BSA结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牛血清白蛋白辅助的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牛血清白蛋白简介
        1.1.1 牛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性质
        1.1.2 血清白蛋白的应用
    1.2 金纳米粒子简介
        1.2.1 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
        1.2.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1.2.3 金纳米粒子的应用
    1.3 牛血清白蛋白介导金纳米材料合成的概况
    1.4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
第二章 BSA辅助的金纳米花合成及其SERS性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与试剂
        2.2.2 测试和表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BSA浓度对金纳米粒子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2.3.2 机制研究
        2.3.3 金纳米花的稳定性和SERS性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SA@Au核壳粒子的合成及其对谷胱甘肽的比色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测试和表征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生长溶液中微量AgNO_3的浓度对BSA@Au粒子形貌的影响
        3.3.2 BSA@Au粒子对谷胱甘肽的光学响应性质
        3.3.3 BSA@Au粒子对谷胱甘肽的比色检测
        3.3.4 反应体系的扩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SA-金纳米簇的合成机制及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测试和表征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的NaOH加入时间对BSA-Au NCs荧光性质的影响
        4.3.2 NaOH的浓度对BSA-Au NCs荧光性质的影响
        4.3.3 反应体系的优化及BSA-Au NCs对铜离子的响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SA-金纳米簇水凝胶的原位制备和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药品与试剂
        5.2.2 测试和表征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NaOH浓度对BSA-Au NCs水凝胶的形成和荧光性质的影响
        5.3.2 BSA浓度对BSA-Au NCs水凝胶的形成和荧光性质的影响
        5.3.3 BSA-Au NCs水凝胶的性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2)形态差异对重金属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重金属形态概述
        1.1.1 重金属及其形态的分类
        1.1.2 不同形态重金属的来源
        1.1.3 影响重金属形态毒性的因素
        1.1.4 重金属及其形态对环境的影响
        1.1.5 重金属形态对人体健康的毒性影响
    1.2 血清白蛋白概述
    1.3 研究方法
        1.3.1 荧光光谱法
        1.3.2 同步荧光光谱法
        1.3.3 三维荧光光谱法
        1.3.4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
        1.3.5 等温滴定量热法
        1.3.6 红外光谱法
        1.3.7 拉曼光谱法
        1.3.8 圆二色光谱法
        1.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1.3.10 分子模拟
        1.3.11 其它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2 不同形态锑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b与BSA作用的荧光光谱
        2.3.2 Sb与BSA的结合等温线分析
        2.3.3 Sb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
        2.3.4 Sb与BSA作用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2.3.5 Sb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2.3.6 Sb与BSA作用的循环伏安分析
        2.3.7 Sb与BSA作用的热力学常数及作用力类型
        2.3.8 Sb与BSA之间的能量转移
        2.3.9 Sb对BSA构象的影响
        2.3.10 Sb与BSA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
        2.3.11 Sb与BSA作用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2.3.12 Sb在BSA上的结合位点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形态锰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n与BSA作用的荧光光谱
        3.3.2 Mn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
        3.3.3 Mn与BSA作用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3.3.4 Mn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3.3.5 Mn与BSA作用的热力学常数及作用力类型
        3.3.6 Mn与BSA之间的能量转移
        3.3.7 Mn对BSA构象的影响
        3.3.8 Mn与BSA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形态铬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仪器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3.2 Cr与BSA作用的荧光光谱
        4.3.3 Cr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
        4.3.4 Cr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4.3.5 Cr与BSA结合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4.3.6 Cr与BSA之间的能量转移
        4.3.7 Cr对BSA构象的影响
        4.3.8 Cr与BSA的位点竞争
        4.3.9 Cr与BSA的分子对接
    4.4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3)蛋白质与药物及硅基材料的相互作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应用
        1.1.1 血清白蛋白(SA)的生理功能
        1.1.2 人血清白蛋白(HSA)
        1.1.3 牛血清白蛋白(BSA)
        1.1.4 白蛋白的主要应用
    1.2 硅基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2.1 硅量子点(SiQDs)
        1.2.2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
        1.2.3 分子筛晶体材料
    1.3 蛋白质与药物及硅基材料的相互作用
        1.3.1 蛋白质与药物分子的作用
        1.3.2 蛋白质与硅量子点的作用
        1.3.3 蛋白质与介孔二氧化硅的作用
        1.3.4 蛋白质与分子筛的作用及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本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血清蛋白与药物分子的结合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3 内滤光的校正
        2.2.4 荧光数据处理
        2.2.5 圆二色谱数据的处理
        2.2.6 分子对接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拉米夫定(3TC)与HSA的相互作用
        2.3.2 隐丹参酮(CTSO)与HSA的相互作用
        2.3.3 次黄嘌呤核苷(HXR)与HSA的相互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氨基甲酰化对2-氨基苯并噻唑蛋白结合性质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MABT的合成与表征
        3.2.3 实验方法
        3.2.4 荧光数据处理
        3.2.5 圆二色谱数据的处理
        3.2.6 分子对接方法
        3.2.7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发射光谱
        3.3.2 猝灭机理分析
        3.3.3 结合平衡热力学
        3.3.4 结合作用力分析
        3.3.5 蛋白质构象的变化
        3.3.6 结合部位研究
        3.3.7 分子对接模拟
        3.3.8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溶性氨基硅量子点的制备、蛋白结合及生物成像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硅量子点的合成
        4.2.3 样品制备
        4.2.4 荧光数据处理
        4.2.5 圆二色谱数据的处理
        4.2.6 细胞毒性试验
        4.2.7 分子模拟
        4.2.8 细胞成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硅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
        4.3.2 硅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4.3.3 硅量子点的发光稳定性
        4.3.4 硅量子点对HSA荧光的影响
        4.3.5 硅量子点对HSA的猝灭机理
        4.3.6 相互作用热力学
        4.3.7 表面性质模拟
        4.3.8 硅量子点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4.3.9 硅量子点的细胞毒性
        4.3.10 硅量子点的细胞成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白蛋白修饰的pH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载药系统的制备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MSNR1 的合成
        5.2.3 MSNR6 的合成
        5.2.4 MSNR8 的合成
        5.2.5 HSA溶液中的药物释放
        5.2.6 细胞毒性试验
    5.3 结果和讨论
        5.3.1 MSNR1 的合成与表征
        5.3.2 MSNR2 的表面优化
        5.3.3 MSNR载药系统的制备和表征
        5.3.4 MSNR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5.3.5 MSNR材料与HSA的作用
        5.3.6 组装模型药物3TC
        5.3.7 MSNR的药物释放
        5.3.8 MSNR材料的细胞毒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血清蛋白与多级孔分子筛微球的相互作用及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和仪器
        6.2.2 分子筛母体的合成
        6.2.3 HSZ-Cal的修饰
        6.2.4 HSZ对 BSA的组装
        6.2.5 BSA吸附等温线
        6.2.6 BSA的释放
        6.2.7 HSZ-NH_2对HRP的固定化
        6.2.8 酶催化活性的测定
    6.3 结果与讨论
        6.3.1 HSZ材料的表征
        6.3.2 HSZ材料的形貌
        6.3.3 BSA的组装
        6.3.4 材料的质地评价
        6.3.5 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
        6.3.6 BSA的释放
        6.3.7 BSA构象的变化
        6.3.8 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6.3.9 HSZ固定化酶的应用探索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纯锌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及力学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镁基生物医用材料
    2.2 铁基生物医用材料
    2.3 可降解锌金属的研究进展
        2.3.1 锌基合金的研究进展
        2.3.2 可降解锌金属及锌合金的体外实验研究进展
        2.3.3 体内实验研究进展
    2.4 蛋白质吸附对生物医用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
        2.4.1 蛋白质在医用金属材料表面的吸附机理
        2.4.2 蛋白质在医用金属材料表面吸附的影响因素
        2.4.3 蛋白质对惰性医用金属材料体外腐蚀行为的影响
        2.4.4 蛋白质对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体外腐蚀行为的影响
        2.4.5 蛋白质影响金属材料腐蚀的机理
    2.5 研究意义及内容
3 不同阴离子及蛋白质对纯锌腐蚀行为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实验
        3.2.1 材料
        3.2.2 浸泡实验
        3.2.3 电化学测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纯锌的金相组织
        3.3.2 腐蚀形貌与成分分析
        3.3.3 失重和离子浓度
        3.3.4 电化学测试
    3.4 纯锌在不同溶液中的腐蚀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浓度牛血清白蛋白对纯锌腐蚀行为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浸泡实验
        4.2.3 电化学测试
    4.3 BSA浓度对纯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4.3.1 极化曲线
        4.3.2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4.4 浸泡时间对纯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4.5 腐蚀形貌和成分分析
    4.6 讨论
        4.6.1 BSA在纯锌表面的吸附
        4.6.2 纯锌在不同浓度BSA中的腐蚀过程
    4.7 本章小结
5 纯锌在模拟血浆中的腐蚀行为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浸泡实验
        5.2.3 电化学测试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表面形貌与成分分析
        5.3.2 离子释放量和失重实验
        5.3.3 清洗腐蚀产物后的微观形貌
        5.3.4 开路电位
        5.3.5 动电位极化曲线
        5.3.6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5.4 讨论
        5.4.1 BSA对纯锌腐蚀行为的影响
        5.4.2 纯锌在模拟血浆中的腐蚀速率
        5.4.3 纯锌在模拟血浆中的腐蚀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纯锌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后的力学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制备
        6.2.2 浸泡实验
        6.2.3 力学性能测试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1 腐蚀形貌与成分分析
        6.3.2 失重与腐蚀速率
        6.3.3 硬度测试
        6.3.4 拉伸实验
        6.3.5 断口分析
        6.3.6 纯锌的腐蚀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果酒中蛋白质、多糖、多酚的相互作用及其澄清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果酒的概述
        1.1.1 果酒的起源
        1.1.2 果酒的分类
        1.1.3 果酒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效
        1.1.4 我国果酒的现状
    1.2 果酒浑浊的原因
        1.2.1 生物性原因
        1.2.2 非生物性原因
        1.2.3 蛋白质与多糖的相互作用
        1.2.4 蛋白与多糖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1.2.5 蛋白质与多酚的相互作用
        1.2.6 蛋白质与多酚相互作用的因素
    1.3 果酒的澄清
        1.3.1 微生物污染的预防
        1.3.2 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的去除
        1.3.3 果酒的澄清方式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蛋白质与多糖复合物形成机理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蛋白、多糖溶液的制备
        2.3.2 蛋白、多糖溶液的Zeta电位测定
        2.3.3 蛋白/多糖复合溶液的浊度分析
        2.3.4 蛋白/多糖复合物的粒径测量
        2.3.5 蛋白/多糖复合溶液的粘度测定
        2.3.6 蛋白/多糖复合溶液的剪切力测定
        2.3.7 蛋白/多糖复合溶液的触变性测定
        2.3.8 蛋白/多糖复合溶液的动态模量测定
        2.3.9 蛋白/多糖复合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蛋白、多糖溶液的Zeta电位结果分析
        2.4.2 蛋白/多糖复合溶液的浊度结果分析
        2.4.3 蛋白/多糖复合物平均粒径结果分析
        2.4.4 蛋白/多糖复合溶液的流变性质分析
        2.4.5 蛋白/多糖复合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明胶与单宁复合物形成机理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明胶与单宁复合溶液的制备
        3.3.2 紫外光谱吸收
        3.3.3 明胶与单宁复合溶液的浊度测定
        3.3.4 明胶/单宁复合物的粒径分析
        3.3.5 明胶/单宁复合物的Zeta电位分析
        3.3.6 明胶/单宁复合溶液的流体性质
        3.3.7 等温滴定量热分析明胶/单宁复合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紫外吸收光谱
        3.4.2 明胶/单宁复合溶液不同比例对复合物的影响
        3.4.3 pH对明胶/单宁复合溶液的影响
        3.4.4 温度对明胶/单宁复合溶液的影响
        3.4.5 pH对明胶/单宁复合物的粒径分析
        3.4.6 pH对明胶/单宁复合溶液的的粘度与动态粘弹性的影响
        3.4.7 明胶/单宁复合物形成过程的热力学分析(ITC)
    3.5 本章小结
4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对牛血清蛋白与Cu~(2+)的吸附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复合材料的制备
        4.3.2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纳米材料的表征
        4.3.3 BSA的标准曲线
        4.3.4 CS-GO-SA对 BSA的吸附研究
        4.3.5 Cu~(2+)的标准曲线
        4.3.6 CS-GO-SA对 Cu~(2+)的吸附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4.4.2 红外光谱(FTIR)
        4.4.3 X-射线衍射(XRD)
        4.4.4 BSA的标准曲线
        4.4.5 吸附时间对吸附BSA的影响
        4.4.6 BSA初始浓度的影响
        4.4.7 pH对 BSA吸附量的影响
        4.4.8 温度对BSA的吸附影响
        4.4.9 NaCl对 BSA的吸附影响
        4.4.10 BSA的吸附等温线
        4.4.11 BSA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4.4.12 BSA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4.4.13 Cu~(2+)的工作曲线图
        4.4.14 pH对 Cu~(2+)的吸附影响
        4.4.15 Cu~(2+)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4.4.16 吸附时间对吸附Cu~(2+)的影响
        4.4.17 Cu~(2+)的吸附等温线
        4.4.18 Cu~(2+)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4.4.19 Cu~(2+)的吸附热力学
    4.5 本章小结
5 CS-GO-SA对果酒的澄清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对果酒的澄清方法
        5.3.2 CS-GO-SA对果酒澄清的单因素研究
        5.3.3 CS-GO-SA材料的重复性
        5.3.4 响应面优化设计
        5.3.5 果酒澄清后的稳定性研究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果酒澄清方法的结果
        5.4.2 CS-GO-SA对果酒澄清的单因素
        5.4.3 CS-GO-SA的重复性结果
        5.4.4 响应面结果分析
        5.4.5 稳定性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及其蛋白质吸附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简介及发展趋势
        1.1.1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重要意义
        1.1.2 低丰度蛋白的分离富集
        1.1.3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学
    1.2 目前蛋白质分离纯化主要方法及技术手段
        1.2.1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
        1.2.2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主要技术手段
    1.3 纳米材料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1.4 功能性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1.4.1 磁性纳米材料
        1.4.2 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
        1.4.3 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的表面功能化
        1.4.4 Fe_3O_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
        1.4.5 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介孔氧化铜包覆的磁性纳米球及血红蛋白的选择性分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溶液
        2.2.2 Fe_3O_4@mCuO磁性纳米球的合成
        2.2.3 Fe_3O_4@mCuO磁性纳米球中铜含量检测
        2.2.4 Fe_3O_4@mCuO磁性纳米球的表征
        2.2.5 Fe_3O_4@mCuO磁性纳米球用于蛋白质的选择性吸附分离
        2.2.6 人全血中血红蛋白的分离提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e_3O_4@mCuO磁性纳米球的制备
        2.3.2 Fe_3O_4@mCuO磁性纳米球的表征
        2.3.3 蛋白质在Fe_3O_4@mCuO磁性纳米球表面的吸附性能研究
        2.3.4 蛋白质在Fe_3O_4@mCuO磁性纳米球表面的吸附洗脱
        2.3.5 圆二色光谱分析
        2.3.6 人全血中血红蛋白的选择性分离纯化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聚合离子液体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球用于免疫球蛋白吸附分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溶液
        3.2.2 实验仪器
        3.2.3 Fe_3O_4@PCL-PILs磁性纳米球的合成
        3.2.4 Fe_3O_4@PCL-PILs磁性纳米球的表征
        3.2.5 Fe_3O_4@PCL-PILs磁性纳米球用于蛋白质的选择性吸附分离
        3.2.6 人全血中免疫球蛋白的分离提取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e_3O_4@PCL-PILs磁性纳米球的制备及形成机理探究
        3.3.2 Fe_3O_4@PCL-PILs磁性纳米球的表征
        3.3.3 蛋白质在Fe_3O_4@PCL-PILs磁性纳米球表面的吸附性能研究
        3.3.4 蛋白质在Fe_3O_4@PCL-PILs磁性纳米球表面的吸附洗脱
        3.3.5 Fe_3O_4@PCL-PILs磁性纳米球的重复使用性能
        3.3.6 人全血中免疫球蛋白的选择性分离纯化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螯合Zn两性聚合物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球用于乳铁蛋白吸附分离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溶液
        4.2.2 实验仪器
        4.2.3 Fe_3O_4@PCL-CMC-Zn磁性纳米球的合成
        4.2.4 Fe_3O_4@PCL-CMC-Zn磁性纳米球的表征
        4.2.5 Fe_3O_4@PCL-CMC-Zn磁性纳米球用于蛋白质的选择性吸附分离
        4.2.6 人乳清样品预处理
        4.2.7 人乳清样品中乳铁蛋白的吸附分离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_3O_4@PCL-CMC-Zn复合物磁性纳米球的制备
        4.3.2 Fe_3O_4@PCL-CMC-Zn磁性纳米球的表征
        4.3.3 蛋白质在Fe_3O_4@PCL-CMC-Zn磁性纳米球表面的吸附性能
        4.3.4 蛋白质在Fe_3O_4@PCL-CMC-Zn磁性纳米球表面的吸附洗脱
        4.3.5 圆二色光谱分析
        4.3.6 人乳清样品中乳铁蛋白的选择性分离纯化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血清白蛋白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阿尔茨海默症(AD)
        1.2.1 AD现状
        1.2.2 AD的病理学特征
        1.2.3 AD的致病机理
        1.2.4 β-淀粉样蛋白(Aβ)
    1.3 金属离子对Aβ 的影响
        1.3.1 金属离子在AD中的影响
        1.3.2 Cu~(2+)和Zn~(2+)对Aβ 聚集的影响
        1.3.3 Cu~(2+)和Zn~(2+)与Aβ 的结合方式
    1.4 Aβ 聚集抑制剂
        1.4.1 小分子抑制剂
        1.4.2 蛋白质和纳米抑制剂
        1.4.3 血清白蛋白
    1.5 主要检测手段
        1.5.1 质谱
        1.5.2 ThT荧光实验
        1.5.3 透射电子显微镜
        1.5.4 动态光散射
        1.5.5 Stopped-flow荧光实验
        1.5.6 等温滴定量热实验
        1.5.7 细胞毒性实验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酸化牛血清白蛋白抑制Aβ42 聚集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2.2.2 酸化牛血清白蛋白(A-BSA)合成与表征
        2.2.3 Aβ42 单体溶液制备
        2.2.4 ThT荧光实验
        2.2.5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实验
        2.2.6 动态光散射实验
        2.2.7 Aβ42 纤维分析实验
        2.2.8 细胞毒性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BSA的表征
        2.3.2 A-BSA对Aβ42 聚集的抑制作用
        2.3.3 A-BSA对Aβ42 可溶聚集体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2.3.4 A-BSA对Aβ42 聚集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2.3.5 A-BSA对Aβ42 聚集体形态的影响
        2.3.6 A-BSA对Aβ42 聚集体细胞毒性的影响
        2.3.7 盐浓度对A-BSA抑制效果的影响
        2.3.8 A-BSA对Aβ42 样品浊度的影响
    2.4 A-BSA对Aβ42 聚集的作用机理解析
    2.5 小结
第三章 酸化人血清白蛋白对Zn~(2+)-Aβ42 聚集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3.2.2 酸化人血清白蛋白(A-HSA)合成与表征
        3.2.3 Aβ42 单体溶液制备
        3.2.4 ThT荧光实验
        3.2.5 动态光散射实验
        3.2.6 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
        3.2.7 细胞毒性实验
        3.2.8 等温滴定量热实验
        3.2.9 Stopped-flow停留光谱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HSA表征
        3.3.2 A-HSA对Zn~(2+)-Aβ42 聚集的影响
        3.3.3 A-HSA对Zn~(2+)-Aβ42 聚集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3.3.4 A-HSA对Zn~(2+)-Aβ42 聚集体形态的影响
        3.3.5 A-HSA对Zn~(2+)-Aβ42 聚集体毒性的影响
        3.3.6 ITC测定A-HSA和HSA对Zn~(2+)的相互作用
        3.3.7 A-HSA对Zn~(2+)-Aβ42 聚集快速动力学的影响
    3.4 A-HSA对Zn~(2+)-Aβ42 聚集抑制的作用机理解析
    3.5 小结
第四章A-HSA在酸性条件下对Cu~(2+)-Aβ42 聚集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4.2.2 活性氧实验
        4.2.3 Stopped-flow停留光谱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HSA表征
        4.3.2 酸性条件下A-HSA对Cu~(2+)-Aβ42 聚集的影响
        4.3.3 酸性条件下A-HSA对Cu~(2+)-Aβ42 聚集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4.3.4 酸性条件下A-HSA对Cu~(2+)-Aβ42 聚集体形态的影响
        4.3.5 酸性条件下A-HSA对Cu~(2+)-Aβ42 聚集体毒性的影响
        4.3.6 酸性条件下A-HSA对Cu~(2+)-Aβ42 聚集体ROS水平的影响
        4.3.7 A-HSA对Cu~(2+)-Aβ42 聚集快速动力学的影响
    4.4 酸性条件下A-HSA对Cu~(2+)-Aβ42 聚集抑制的作用机理解析
    4.5 小结
第五章 亚氨基二乙酸修饰HSA对金属离子诱导Aβ42 聚集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5.2.2 IDA修饰HSA(I-HSA)的合成与表征
        5.2.3 ThT荧光实验
        5.2.4 细胞毒性实验
        5.2.5 活性氧实验
        5.2.6 Stopped-flow停留光谱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I-HSA表征
        5.3.2 I-HSA对金属离子诱导下Aβ42 聚集的影响
        5.3.3 I-HSA对金属离子诱导下Aβ42 聚集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5.3.4 I-HSA对高浓度Zn~(2+)诱导下Aβ42 聚集的影响
        5.3.5 I-HSA对Zn~(2+)-Aβ42 聚集体的重塑作用
        5.3.6 I-HSA对Cu~(2+)-Aβ42 聚集体的重塑作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基于血清白蛋白的人工金属酶合成及硫醚不对称催化氧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手性物质、手性亚砜及其硫醚不对称氧化的意义
    1.2 硫醚不对称催化氧化体系
        1.2.1 非金属化合物催化体系
        1.2.2 生物催化体系
        1.2.3 金属配合物催化体系
        1.2.4 人工金属酶催化体系
    1.3 人工金属酶体系催化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
        1.3.1 (链酶)亲和素人工金属酶
        1.3.2 肌红蛋白人工金属酶
        1.3.3 血清白蛋白人工金属酶
        1.3.4 抗体人工金属酶
        1.3.5 其他蛋白主体的人工金属酶
        1.3.5.1 木糖聚酶
        1.3.5.2 新抑癌蛋白
        1.3.5.3 植酸酶
        1.3.5.4 转运蛋白
    1.4 立体思路
    1.5 研究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α-乙基水杨醛缩-己二胺Salen配合物、人工金属酶的合成及其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试剂配制
        2.2.4 α-乙基水杨醛缩-己二胺Salen配合物(ML_1)的合成与表征
        2.2.4.1 α-乙基水杨醛缩-己二胺Salen配体(H_2L_1)的制备
        2.2.4.2 配合物CuL_1的合成
        2.2.4.3 配合物NiL_1的合成
        2.2.4.4 配合物MnL_1的合成
        2.2.4.5 配合物VL_1的合成
        2.2.4.6 配合物FeL_1的合成
        2.2.4.7 配合物CoL_1的合成
        2.2.5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
        2.2.6 人工金属酶BSA-CoL_1的合成与表征
        2.2.6.1 BSA-CoL_1的合成
        2.2.6.2 BSA-CoL_1的表征
        2.2.7 稳态荧光猝灭光谱测定
        2.2.8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
        2.2.9 圆二色光谱测定
        2.2.10 拉曼光谱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合物CuL_1和NiL_1的晶体结构
        2.3.2 配合物MnL_1和VL_1的晶体结构
        2.3.3 配合物FeL_1的晶体结构
        2.3.4 配合物CoL_1的晶体结构
        2.3.5 BSA-CoL_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6 配合物CoL_1与BSA结合比例的确定
        2.3.7 BSA-CoL_1分子对接
        2.3.8 ML_1和SA的相互作用
        2.3.8.1 SA存在下的ML_1可见-紫外吸收光谱
        2.3.8.2 ML_1存在下的BSA可见-紫外吸收光谱
        2.3.8.3 ML_1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2.3.8.4 ML_1对BSA的荧光猝灭的机理
        2.3.8.5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的测定
        2.3.8.6 ML_1与BSA相互作用的圆二色光谱
        2.3.8.7 ML_1与BSA相互作用的拉曼光谱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α-乙基水杨醛缩-己二胺Salen配合物体系催化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试剂配制
        3.2.4 硫醚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人工金属酶(SA-ML1)催化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
        3.3.1.1 不同催化剂体系的对比
        3.3.1.2 氧化剂种类的筛选
        3.3.1.3 反应条件的优化
        3.3.1.4 底物扩展
        3.3.1.5 可能的反应机理
        3.3.2 血清白蛋白(SA)对ML1催化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的影响
        3.3.2.1 氧化剂种类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3.3.2.2 溶液pH值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3.3.2.3 不同SA/ML_1体系催化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双2-羟基-1-萘甲醛缩3,4-二氨基苯磺酸钠Salan配合物体系催化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2.3 试剂配制
        4.2.4 配合物ML_2和人工酶BSA-ML_2的合成
        4.2.5 硫醚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氧化剂种类的筛选
        4.3.2 反应条件优化
        4.3.2.1 溶液pH的影响
        4.3.2.2 底物浓度的影响
        4.3.2.3 氧化剂浓度的影响
        4.3.2.4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
        4.3.3 底物扩展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金属多氧酸盐(POMs)体系催化硫醚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2.3 V~Ⅳ_8配合物的制备
        5.2.4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
        5.2.5 试剂配制
        5.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5.2.7 硫醚不对称催化氧化
    5.3 结果与讨论
        5.3.1 V~Ⅳ_8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5.3.2 V_Ⅳ~8配合物的质谱分析
        5.3.3 SA存在下的V_Ⅳ~8可见-紫外吸收光谱
        5.3.4 血清白蛋白(SA)对V~Ⅳ_8催化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的影响
        5.3.4.1 不同催化剂体系的对比
        5.3.4.2 氧化剂种类的筛选
        5.3.4.3 反应条件优化
        5.3.4.4 不同SA/V~Ⅳ_8体系催化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

(9)盐析萃取蛋白质分配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蛋白质作用及分离纯化方法
        1.1.1 蛋白质理化性质及生理作用
        1.1.2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综述
    1.2 双水相萃取技术
        1.2.1 双水相体系发展
        1.2.2 双水相体系形成机理
        1.2.3 双水相体系相图
        1.2.4 影响物质分配平衡的因素
        1.2.5 双水相体系特点
        1.2.6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1.3 盐析萃取技术分离纯化蛋白质
        1.3.1 盐析萃取技术在蛋白质分离纯化方面的发展及应用
        1.3.2 盐析萃取技术的特点
    1.4 人血浆蛋白简介
        1.4.1 人血清白蛋白
        1.4.2 人血清免疫球蛋白
        1.4.3 血液制品市场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本课题研究内容
        1.5.2 本课题研究意义
2 盐析萃取自然体系分相能力影响因素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浊点法绘制盐析萃取体系相图
        2.3.2 探究体系pH与中性盐对盐析萃取体系成相范围影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盐种类对盐析萃取体系成相影响
        2.4.2 有机溶剂种类对盐析萃取体系成相影响
        2.4.3 pH对盐析萃取体系成相影响
        2.4.4 中性盐对盐析萃取体系成相影响
        2.4.5 温度对盐析萃取体系成相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牛血清白蛋白在盐析萃取体系中分配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乙醇/磷酸氢二钾盐析萃取体系相图与系线制作
        3.3.2 牛血清白蛋白在盐析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研究
        3.3.3 盐析萃取体系成相时间测定
        3.3.4 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分析方法标准曲线绘制
        3.4.2 乙醇/磷酸氢二钾盐析萃取体系相图及系线拟合与绘制
        3.4.3 盐种类与浓度,系线长度对BSA分配行为影响
        3.4.4 有机溶剂种类与浓度,系线长度对BSA分配行为影响
        3.4.5 pH对BSA在盐析萃取体系中分配行为影响
        3.4.6 NaCl对BSA在盐析萃取体系中分配行为影响
        3.4.7 蛋白浓度,有机溶剂极性及相比对盐析萃取体系分相时间影响
        3.4.8 有效萃取时间探究
        3.4.9 蛋白浓度对萃取效率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蛋白质理化特性对其在盐析萃取体系中分配行为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硫酸铵沉淀表征蛋白疏水性
        4.3.2 盐析萃取体系中蛋白质分配行为表征
        4.3.3 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硫酸铵沉淀表征蛋白疏水性
        4.4.2 蛋白疏水性对其分配行为的影响
        4.4.3 蛋白质分子量大小对其分配行为的影响
        4.4.4 有机溶剂极性对蛋白分配行为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盐析萃取偶联柱层析分离纯化人血浆蛋白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盐析萃取粗分离人血浆蛋白
        5.3.2 疏水层析
        5.3.3 离子交换层析
        5.3.4 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HPLC分析人血清白蛋白方法建立
        5.4.2 盐析萃取分离人血浆蛋白
        5.4.3 疏水层析
        5.4.4 离子交换层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泡沫分离蛋白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泡沫分离法的研究背景
    1.2 泡沫分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泡沫分离的实验研究
        1.2.2 泡沫分离的模型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泡沫分离法的理论基础
    2.1 泡沫分离法概述
        2.1.1 泡沫分离法的分类
        2.1.2 泡沫分离法的原理
        2.1.3 泡沫分离法的设备
        2.1.4 泡沫分离法的应用
    2.2 表面活性剂概述
        2.2.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2.2.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2.2.3 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
        2.2.4 蛋白质简介
    2.3 泡沫分离蛋白质
    2.4 影响泡沫分离的因素
        2.4.1 溶液体系的性质
        2.4.2 操作参数
        2.4.3 分离设备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3.2.1 电导法
        3.2.2 滴体积法
        3.2.3 最大气泡压力法
    3.3 泡沫分离实验
        3.3.1 实验装置
        3.3.2 泡沫分离的实验步骤
    3.4 蛋白质的浓度分析
    3.5 实验内容安排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蛋白质表面张力的测定结果
    4.2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结果
    4.3 BSA、HSA 和大豆蛋白的标准曲线
    4.4 BSA、HSA 及大豆蛋白的单因素泡沫分离实验
        4.4.1 液柱高度对 BSA、HSA 及大豆蛋白泡沫分离效果的影响
        4.4.2 初始浓度对 BSA、HSA 及大豆蛋白泡沫分离效果的影响
        4.4.3 pH 值对 BSA 及 HSA 泡沫分离效果的影响
        4.4.4 进气速度对 BSA 及 HSA 泡沫分离效果的影响
        4.4.5 离子强度对 BSA 及 HSA 泡沫分离效果的影响
        4.4.6 加入 SDS 对 BSA 及 HSA 泡沫分离效果的影响
        4.4.7 加入 CTAB 对 BSA 及 HSA 泡沫分离效果的影响
        4.4.8 加入 Tween–40 对 BSA 及 HSA 泡沫分离效果的影响
    4.5 BSA、 HSA 及大豆蛋白泡沫分离的正交实验
        4.5.1 BSA 的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4.5.2 HSA 的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4.5.3 大豆蛋白的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4.6 改变实验装置(加上回流管或阻尼板)对泡沫分离效果的影响
        4.6.1 不同 pH 值对 BSA 泡沫分离效果对比
        4.6.2 不同进气速度对 BSA 泡沫分离效果对比
        4.6.3 不同离子强度对 BSA 泡沫分离效果对比
        4.6.4 不同 pH 值对 HSA 泡沫分离效果对比
        4.6.5 不同液柱高度对 HSA 泡沫分离效果对比
第五章 泡沫分离模型的建立
    5.1 基础理论知识
        5.1.1 气泡的形成
        5.1.2 气泡的结构
        5.1.3 泡沫的结构
        5.1.4 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素
    5.2 蛋白质的吸附
    5.3 泡沫分离模型的建立
        5.3.1 泡沫中的持液量
        5.3.2 液膜中的物料衡算
        5.3.3 plateau 交界的物料衡算
        5.3.4 泡沫中表面活性剂含量的物料衡算
        5.3.5 模型的求解,边界条件
    5.4 泡沫分离蛋白质的模型求解结果
        5.4.1 分离模型预测
        5.4.2 初始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5.4.3 气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泡沫分离蛋白质的实验结论
    6.2 泡沫分离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四、等电点时Cu(Ⅱ)与HSA或BSA结合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牛血清白蛋白辅助的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张小玉. 吉林大学, 2021(01)
  • [2]形态差异对重金属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制的影响[D]. 杨刚. 渤海大学, 2021(09)
  • [3]蛋白质与药物及硅基材料的相互作用及应用研究[D]. 张华新. 湖北大学, 2021(01)
  • [4]纯锌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及力学行为的研究[D]. 刘丽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5]果酒中蛋白质、多糖、多酚的相互作用及其澄清初步研究[D]. 郑佳. 重庆大学, 2019(01)
  • [6]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及其蛋白质吸附分离研究[D]. 郭志勇. 东北大学, 2018(01)
  • [7]血清白蛋白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抑制作用[D]. 谢宝龙. 天津大学, 2016(11)
  • [8]基于血清白蛋白的人工金属酶合成及硫醚不对称催化氧化的研究[D]. 唐洁.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4)
  • [9]盐析萃取蛋白质分配行为研究[D]. 于芳.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泡沫分离蛋白质研究[D]. 孙红秀. 天津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