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综合利用

煤矸石综合利用

一、煤矸石的综合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雪佳,朱张磊,熊善新,李学振,周安宁,刘莉君,于伟,屈进州[1](2021)在《煤矸石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煤矸石是我国目前排放量最大的矿山固体废弃物之一,其排放和堆存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从煤矸石的资源特性出发,系统论述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研究现状,主要有:提取和回收煤矸石中煤炭、硅、铝、钛等有用组分;制备用于废水处理的光催化剂、吸附剂和沸石分子筛;代替黏土矿物生产混凝土、水泥、砖等建筑材料;改良土壤、制备育苗基质、肥料等;作为充填材料进行采空区回填、路基充填、煤矿塌陷区复垦等;发电以及制备纸张等。我国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刚刚起步,整体利用率未达到理想水平,因此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应该注意地域差异、分批资源化及二次污染问题。通过对当前煤矸石综合利用最新研究现状的归纳整理,有利于系统性了解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胡兆胜,张鑫[2](2022)在《煤矸石作为道路基层材料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阐述了煤矸石的定义、分类以及煤矸石在道路基层材料中应用现状。选取宁夏灵武某选煤厂煤矸石为研究对象,从其物理性质入手,进行水泥稳定煤矸石料的抗压强度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厂煤矸石可满足道路底基层的低限值要求,建议进一步加强煤矸石的分类,以利于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杨方亮[3](2022)在《“双碳”目标下资源综合利用转型路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对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内涵的梳理,通过对煤炭行业资源综合现状、利用方式和途径的细致分析,提炼总结了矿区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确定后煤炭产业、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等受到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5个路径,结合提出的问题和发展路径分析,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王红美[4](2022)在《煤矸石综合利用现存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更好的处理并利用煤矸石,基于煤矿矸石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文章指出了进行煤矸石综合利用必要性,通过对目前煤矸石治理过程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更为有效的解决对策,通过应用这些对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

刘衢州,张林林[5](2021)在《淮南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的调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率低、产品单一等问题,通过对淮南矿区煤矸石的成分分析,结合煤矸石的性质及再次利用情况,提出了针对淮南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方法对策,为今后淮南及周边地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李鹏,夏元鹏,张立魁,徐传峰,杨圣轩,杨勇[6](2021)在《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文中提出本文调查了国内外在固废(煤矸石)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历史及现状,对比了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固废(煤矸石)处理政策、固废(煤矸石)处理利用方向,分析目前国内煤矸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固废处理产业发展方向。

宋欢,汪竞争[7](2021)在《煤矸石在建材领域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煤矸石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物之一,以煤矸石为代表的煤基固废合理处置及资源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矿区生态环境。本文重点探讨了煤矸石在建材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推进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的进程。

刘国强,吴建国,王晨阳,卢悦,刘艳青[8](2021)在《煤矸石资源化技术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矸石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工业固体废弃物,排出后不做处理自然堆积成矸石山,不仅污染环境,甚至引发自燃爆炸。为推动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简单介绍了煤矸石的成分与利用原则、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从煤矸石直接利用、煤矸石再选、煤矸石中有用元素的提取再利用方面介绍了煤矸石分选与利用技术,从煤矸石制砖、煤矸石制水泥、煤矸石用于制备轻骨料方面介绍了煤矸石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从煤矸石发电、煤矸石生产沸石、煤矸石制陶瓷、煤矸石制取碱式氯化铝和水玻璃、煤矸石制取硫酸铝、煤矸石生产肥料方面介绍了煤矸石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并总结了煤矸石资源化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并进行了展望。

苏煜翔[9](2021)在《煤矸石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煤矸石是煤矿产生的废石,目前我国煤矸石存量约为70亿吨,大量煤矸石堆积形成了煤矸石山。煤矸石山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空气、破坏环境等。在当前土建用砂石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如能够将处理后的煤矸石用于工程结构中,则不仅消纳了大量的废弃煤矸石,减少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拓宽了工程用混凝土的砂石来源途径,减少了开山挖石、破坏环境的危害。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本文以陕北地区榆神府柠条塔矿区煤矸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物化特性和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分析,探究煤矸石作为混凝土粗骨料的适用性;进而对煤矸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各种强度指标进行试验分析。本文研究了煤矸石的物化特性及煤矸石用做混凝土粗骨料时的物理力学性能。对煤矸石与天然碎石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矿物组成、化学组成、热值、含碳量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试验比较与分析。对煤矸石与碎石的颗粒级配、压碎指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吸水率、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进行了试验比较与分析。得出煤矸石可以用做混凝土粗骨料。以煤矸石为混凝土粗骨料设计了24组配合比,共浇筑了180个混凝土试块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基于试验数据研究了煤矸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煤矸石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煤矸石混凝土抗折强度与配合比的关系、煤矸石混凝土抗折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基于煤矸石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整个曲线共有四个阶段,由于煤矸石材性较脆,曲线下降段存在突然破坏的现象。由试验数据回归分析了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的换算关系,同时建立了煤矸石混凝土的本构方程。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煤矸石混凝土的Bolomey公式和煤矸石取代率影响系数。随后查阅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煤矸石混凝土Bolomey公式具有普遍适用性,但煤矸石取代率影响系数存在一定的离散性。

张悦[10](2021)在《横山矿区煤矸石中异常重金属钝化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北横山矿区年产煤炭5000余万t,煤矸石年排放量高达700万t。大量的煤矸石堆积不仅占用土地,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横山矿区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高度异常,研究其中重金属元素赋存状态及其钝化修复技术,有助于解决煤矸石堆放、矿井充填和利用过程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本文以横山矿区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煤矸石基本性质和金属元素赋存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分析和BCR连续提取等方法研究了麦饭石、沸石、偏高岭土和复合型等钝化剂对煤矸石中Cd、Cr、Cu、Ni、Pb和Zn等金属元素的钝化效果。研究区煤矸石为高灰煤矸石,其形成的主要矿物有石英、高岭石、云母及碳酸盐矿物;煤矸石中Cd、Cr、Cu、Ni、Pb和Zn等微量金属元素高度异常;煤矸石中金属Cd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存在,Cr、Pb和Zn等金属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存在,Cu和Ni等金属则以可交换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根据煤矸石中赋存的金属元素化学性质差异,筛选了麦饭石、沸石、偏高岭土及其复合型钝化剂降低煤矸石中重金属的有效态。通过SEM和XRD对钝化剂和钝化后的煤矸石进行分析发现,钝化剂有效负载到煤矸石颗粒之上;用BET分析发现,从麦饭石、沸石到偏高岭土比表面积依次减小;FTIR分析显示,麦饭石、沸石到偏高岭土颗粒表面官能团(-OH和SiO等)。3种单一钝化剂中麦饭石对金属Ni、Pb和Zn的钝化效果最好,分别使其有效态降低了 28.39%、37.12%和36.33%;沸石对金属Cd和Cr的钝化效果较好,可以使其有效态下降28.99%和11.4%。以麦饭石和沸石等量配伍的复合钝化剂相较于单一钝化剂对金属Cr、Cu、Pb的钝化效果显着提高,对金属Cd、Ni和Zn的钝化效果则与单一钝化剂相仿,说明麦饭石和沸石之间存在协同效应。通过淋滤实验对比了煤矸石钝化前后淋滤液pH值随时间变化情况和淋滤液中重金属最大淋出率发现,煤矸石被麦饭石、沸石、偏高岭土和复合钝化剂钝化后淋滤液pH值升高,其原因是钝化剂中含有水溶性偏碱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被淋出所致,pH值升高的幅度正比于煤矸石的钝化效果;煤矸石中6种金属淋出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r、Cd、Pb、Zn、Ni、Cu;钝化后煤矸石中这6种金属淋出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r、Pb、Zn、Ni、Cu、Cd;复合型钝化剂钝化后的煤矸石中金属淋出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r、Zn、Pb、Ni、Cu、Cd。钝化后煤矸石中Cd、Cr、Cu、Ni、Pb和Zn的淋滤液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5)、《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的金属含量要求。

二、煤矸石的综合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矸石的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矸石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回收有用组分
    1.1 回收煤炭
    1.2 提取铝铁基原料
    1.3 制取硅系产品
    1.4 提取有价金属
    1.5 非金属矿物的回收
2 制备废水处理材料
    2.1 复合光催化剂
    2.2 煤矸石/改性煤矸石吸附剂
    2.3 煤矸石基复合吸附剂
    2.4 沸石分子筛
3 作为建筑材料
    3.1 普通混凝土骨料
    3.2 水泥
    3.3 砖
    3.4 新型墙体材料
4 用于农业生产
    4.1 改良土壤
    4.2 生产育苗基质
    4.3 制备肥料
5 回填复垦
6 其他
    6.1 发电
    6.2 造纸和造纸涂料
7 结论

(2)煤矸石作为道路基层材料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矸石的定义及分类
2 煤矸石在道路基层材料中应用现状
3 水泥稳定煤矸石料试验
4 试验结果分析
    4.1 煤矸石物理性质试验结果
    4.2 水泥稳定煤矸石试验结果
5 结 语
    5.1 结 论
    5.2 建 议

(3)“双碳”目标下资源综合利用转型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基本情况
    1.1 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内涵
    1.2 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2 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资源综合利用方式与途径分析
    2.2 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2.2.1 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面临诸多困境
        2.2.2 进一步提升矿井水综合利用规模的难度加大
        2.2.3 煤矿抽采瓦斯和乏风瓦斯综合利用规模亟待提高
3 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3.1 “双碳”目标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3.2 “双碳”目标对资源综合利用方式的影响
4 “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路径分析
    4.1 废弃物源头减量
    4.2 调整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方向
    4.3 矿井水综合利用与煤基产业链园区发展相结合
    4.4 推进井下抽采瓦斯和乏风瓦斯综合利用
    4.5 加大关闭退出矿井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
5 相关意见和建议
    (1)转变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产业转型。
    (2)强化责任意识,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3)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4)落实政策支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4)煤矸石综合利用现存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及综合利用的必要性
2 分析煤歼石综合利用现状
    2.1 进行复垦绿化矸石山
    2.2 资源化矸石
3 分析使煤矸石综合利用得到提高的方法
    3.1 处于主导地位的应是政府
    3.2 研发煤歼石利用力度的加大
结语

(5)淮南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的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淮南矿区煤矸石基本情况
2 淮南矿区煤矸石性质
    2.1 组成成分分析
    2.2 淮南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
        2.2.1 煤矸石发电
        2.2.2 煤矸石回填复垦
        2.2.3 煤矸石生产新型建材
3 淮南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总体水平不高
    3.2 未来矿区大量煤矸石难以处置消耗
4 淮南矿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规划及建议
    4.1 煤矸石用于建筑材料
    4.2 煤矸石直接用于回填矿井
    4.3 煤矸石用于发电
    4.4 制备高附加值产品
    4.5 产学研结合,促进煤矸石利用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6)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国内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
    2.1 煤矸石利用政策
    2.2 煤矸石利用方向
3 国外固废利用法律法规和利用现状
    3.1 国外固废利用法律法规
        (1) 美国
        (2) 日本
        (3)欧盟废物框架指令
        法律体系
        主要制度
    3.2 煤矸石利用行业机构管理和现状
4 国内与国外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及政策方面的差距
    4.1 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差距
    4.2 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5 陕西地区煤矸石处理现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6 煤矸石综合利用发展产业方向
    (1) 煤矸石固废处理循环利用产业应用的方向
    (2) 煤矸石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3) 政策鼓励方向
    (4) 煤矸石固废处理企业的高标准、高门槛是方向,行业准入制度、许可制度将有利于政府监管
    (5) 利用煤矸石固废处理新技术提高煤矸石循环利用的高附加值或延长产业链,将是固废处理企业未来盈利的一个方向

(7)煤矸石在建材领域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矸石相关概述
    (1)煤矸石的概念
    (2)煤矸石的特性
    (3)煤矸石综合利用状况
2.煤矸石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1)制备陶瓷材料
    (2)煤矸石制砖
    (3)煤矸石制水泥
    (4)煤矸石制备混凝土
3.煤矸石在建材领域应用展望
    (1)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2)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3)规模利用与高值利用相结合。
    (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结语

(8)煤矸石资源化技术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矸石的成分与利用原则
2 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
3 煤矸石分选与利用技术
    3.1 煤矸石直接利用
    3.2 煤矸石再选
    3.3 煤矸石中有用元素的提取再利用
4 煤矸石在建筑方面的应用
    4.1 制砖
    4.2 制水泥
    4.3 制备轻骨料
5 煤矸石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5.1 发电
    5.2 生产沸石
    5.3 制陶瓷
    5.4 煤矸石制取碱式氯化铝和水玻璃
    5.5 制取硫酸铝
    5.6 生产肥料
6 煤矸石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7 建议与展望

(9)煤矸石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2 煤矸石物化特性及其骨料物理力学性能
    2.1 煤矸石的物化特性
        2.1.1 放射性
        2.1.2 矿物组成
        2.1.3 化学组成
        2.1.4 热值与含碳量
        2.1.5 热稳定性
    2.2 煤矸石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2.2.1 颗粒级配
        2.2.2 压碎指标
        2.2.3 堆积密度
        2.2.4 表观密度
        2.2.5 吸水率
        2.2.6 含泥量
        2.2.7 针片状颗粒含量
        2.2.8 试验结果
    2.3 本章小结
3 煤矸石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设计
        3.3.1 配合比
        3.3.2 试件设计
    3.4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3.4.1 试验过程及加载步骤
        3.4.2 试验结果
        3.4.3 煤矸石混凝土早期强度公式拟合
        3.4.4 煤矸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后期强度分析
    3.5 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3.5.1 试验过程及加载步骤
        3.5.2 试验结果
    3.6 抗折强度
        3.6.1 试验设计
        3.6.2 试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4 煤矸石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分析
    4.1 引言
    4.2 试验设计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4.2.3 配合比设计
        4.2.4 试验过程及加载方案
    4.3 试验结果
        4.3.1 试验现象分析
        4.3.2 煤矸石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结果
        4.3.3 煤矸石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
    4.4 本构方程
    4.5 本章小结
5 煤矸石混凝土Bolomey公式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
        5.2.1 试验材料
        5.2.2 配合比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煤矸石混凝土Bolomey公式
        5.3.2 煤矸石取代率对煤矸石Bolomey公式的影响
    5.4 煤矸石混凝土Bolomey公式的比较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横山矿区煤矸石中异常重金属钝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煤矸石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
        1.2.1 煤矸石利用现状
    1.3 重金属钝化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
        1.3.1 钝化作用
        1.3.2 钝化剂的研究现状
        1.3.3 煤矸石中重金属淋滤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煤矸石基本性质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试剂与药品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煤矸石基本性质分析
        2.2.2 煤矸石矿物组成分析
        2.2.3 煤矸石成分分析
        2.2.4 煤矸石吸附特性分析
        2.2.5 煤矸石中重金属含量及赋存形态
    2.3 本章小结
3 煤矸石钝化实验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试剂与药品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钝化剂基本性质分析
        3.2.2 钝化时间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3.2.3 复合钝化剂对重金属的钝化效果
        3.2.4 钝化后的煤矸石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煤矸石淋滤实验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样品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试剂与药品
        4.1.4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淋滤液的pH值变化情况
        4.2.2 淋滤液中各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
        4.2.3 元素危害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煤矸石的综合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矸石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李振,雪佳,朱张磊,熊善新,李学振,周安宁,刘莉君,于伟,屈进州.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
  • [2]煤矸石作为道路基层材料的试验研究[J]. 胡兆胜,张鑫.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2(02)
  • [3]“双碳”目标下资源综合利用转型路径分析[J]. 杨方亮.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2(01)
  • [4]煤矸石综合利用现存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J]. 王红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01)
  • [5]淮南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的调研分析[J]. 刘衢州,张林林. 生物化工, 2021(06)
  • [6]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J]. 李鹏,夏元鹏,张立魁,徐传峰,杨圣轩,杨勇. 陕西地质, 2021(02)
  • [7]煤矸石在建材领域的应用进展[J]. 宋欢,汪竞争. 当代化工研究, 2021(22)
  • [8]煤矸石资源化技术现状研究[J]. 刘国强,吴建国,王晨阳,卢悦,刘艳青. 现代矿业, 2021(10)
  • [9]煤矸石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苏煜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横山矿区煤矸石中异常重金属钝化实验研究[D]. 张悦.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