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拉机非动力部分的常见故障及维修(论文文献综述)
孙晶晶[1](2021)在《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载荷谱建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载荷谱是可靠性设计的依据和结构疲劳试验的基础。国内外关于载荷谱编制的研究涉及众多领域,但关于转向架构架设计和疲劳试验的却较少。国内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种类繁多、运营工况复杂,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依据现行的国际标准,仅能在定性层次上分析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可靠性,显然已不足以保障国内运营安全。编制能够正确反映运营条件下转向架构架损伤情况的载荷谱是将现有的结构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试验评估从定性层次到定量层次的提升,也是保障国内铁路运输安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载荷进行正确解耦识别是编制可靠载荷谱的前提条件。由于一系悬挂(包括弹簧和减振器)的存在,构架承受的载荷和应变响应基本处于低频范围(小于10Hz),而构架弹性模态的第一阶固有频率通常在30Hz左右。在载荷识别的范畴中,构架的动载荷识别基本处于低频范围。本文对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的研究是基于现行国际标准,结合标定试验和线路实测,最终获得基于线路实测的随机载荷谱和动态应力谱,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可用于台架试验复现道路损伤的试验载荷谱。主要的工作重点如下:(1)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的基本载荷系分析。构架基本载荷系的完备性是载荷识别、建立随机载荷谱的研究基础。以现行国际标准所介绍的基本载荷系为基础,对构架基本载荷平衡力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抗蛇行载荷系,并通过实测载荷预测动应力与实测动应力的比较,验证了抗蛇行载荷系存在的重要意义,对于其它客运车辆(如高铁和地铁)构架载荷系的完善具有指导意义,使转向架构架的基本载荷系趋于完善,能够完整覆盖构架结构的变形特征和悬挂功能。(2)获得转向架构架在准静态下载荷-应力传递函数。在实验室内,通过构架标定试验台,对构架载荷系进行准静态标定试验,对识别方法进行多次试验以优化各载荷系解耦过程。针对构架载荷识别传递矩阵的病态特性,通过控制传递矩阵条件数,确保传递矩阵具备良好特性,进而有效控制载荷识别误差。(3)验证载荷解耦识别方法。在标定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线路实测,对各载荷系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将实测载荷预测的动应力和实测动应力进行对比,从实际应用中验证了构架载荷解耦识别方法的有效性。(4)编制试验载荷谱。通过试验载荷和试验动应力数据的统计分析,编制能够覆盖构架结构损伤情况的随机载荷谱是本文的研究核心。以随机载荷谱为基础,通过相关性研究,得到了各载荷系之间的相位关系,并提出了一种载荷系相位关系的编制方法,这是试验载荷谱编制的技术关键,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试验载荷谱。讨论了相位矩阵编制中各因素对于试验载荷谱正确反映构架实际运营工况下疲劳寿命的影响。
郭亭[2](2021)在《基于境-人-技-物四维体系的山地农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申[3](2021)在《采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国产采棉机在行走、采摘和打包作业过程中换段操作频繁,传统变速器换段顿挫,驾驶员劳动强度大,且装配的变速器和采棉机在工作或行驶过程中匹配不理想,导致整机燃油经济性不佳,行驶或作业过程中的动力性表现一般。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ydro-mechanical Contin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HMCVT)与传统车辆的无级变速器和有级变速器不同,它的动力传递分为两路,一是通过液力传递动力,另一部分是通过传统的机械传递动力,最后动力进行汇流,以实现总动力的传递。利用液压传动中均匀平稳且能过载保护特点,机械传动中可靠且传递效率高的特点,最终达到无级调速。通过在国产采棉机上装配HMCVT,提高舒适度同时也提高了国产采棉机性能。本研究通过对HMCV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HMCVT传动原理、传动特性的分析,借鉴其他学者对装配于非道路车辆上HMCVT的研究,对HMCVT速比匹配及泵马达系统匹配进行研究,并使用AMEsim软件完成HMCVT相关模型的搭建和仿真,验证新型HMCVT传动方案的可行性,完成HMCVT试验台的搭建,进行台架试验,为之后的HMCVT方案设计提供经验。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HMCVT的传动原理,通过对自走式打包采棉机的传动需求进行分析,确立团队自主设计的基于采棉机的新型HMCVT传动方案,并利用公式推导和理论分析,对HMCVT的特性进行分析,包括了HMCVT泵马达效率特性、转矩特性及速比特性;2.对基于采棉机的新型HMCVT进行速比匹配和泵马达系统的匹配研究,确立各段位排量比与速比的关系,排量比与功率分流比的关系;利用AMEsim软件建立HMCVT模型;3.根据搭建好的模型,对HMCVT完成连续性仿真试验,研究输入转速和负载转矩对HMCVT动态特性中连续性的影响;对HMCVT进行加速仿真试验,找寻合适的加速时间,在保证零部件寿命的情况下提高动力性;进行液压机械段内的单因素换段仿真试验,通过改变输入转速、负载扭矩、离合器主油路压力和溢流阀流量,研究对换段的影响;与单因素换段仿真试验做对比,做换段正交仿真试验,研究各因素对换段平顺性的影响;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新型HMCVT传动方案的可行性,为接下来试验台的搭建做好准备,也为之后的HMCVT设计提供经验与指明方向。4.通过确立的采棉机HMCVT传动方案与仿真建模结果,进行试验台的设备选型与搭建;在搭建好的试验台上对HMCVT进行验证性试验和泵马达控制试验。
赵文[4](2021)在《残膜回收与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剪叉式卸膜装置的设计》文中提出地膜覆盖技术具有改善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优点,我国农用地膜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地膜在带给人们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土地经过反复铺膜,日积月累,残留在田间的地膜对土地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着农业发展,随着残膜污染问题的逐渐重视,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残膜回收方面的机械。为节省成本减少拖拉机下地次数,秋后的残膜回收机具大多集秸秆粉碎与残膜回收于一体的联合作业机,但由于收膜是在打杆之后膜面杂物较多,膜箱容易满,加上部分田地距离较长,致使机具无法将残膜卸在地头,这给残膜后期的装运带来了麻烦。为保证机具的作业效率,减少卸膜次数,部分机具配备了大型集膜箱,但集膜箱较大又给卸膜带来了问题,加上杂质较多残膜容易卡住,不易被卸出。本文针对当前带有较大集膜箱的残膜回收机具卸膜不便的问题,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剪叉式升降设备设计了一种剪叉式的卸膜装置,并安装在残膜回收机的集膜箱内,用于实现机具的高效卸膜,提高机具作业效率。装置的卸膜是采用推卸的方式将残膜推出箱外,因此需要了解残膜所需推力的大小,根据情况制定采用理论计算的方式算出残膜所需推力,具体工作包括两项:用部分估算整体的方式算出箱内残膜满载时的质量;利用斜面摩擦的实验方法测出残膜的摩擦因数,再通过公式得出残膜所需要的推力。参考剪叉式液压升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方式对剪叉式卸膜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并依据第二章得出的残膜所需最大推力确定了零部件结构尺寸参数,对常用的液压缸安装方式进行优缺点分析并确定出适合用在卸膜的油缸安装方式,运用虚位移原理求出油缸推力,同时为便于装置卸膜设计了侧门机构,使机具的卸膜更加便捷高效。装置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建模和装配,再导入进ADAMS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装置的运动状态以及销轴处的受力,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关键受力部件剪叉臂进行强度分析,得出其强度满足工作要求。装置进行了试制并进行了田间卸膜测试,根据对装置随机抽取的10次卸膜情况来看,装置的平均卸膜率为99.85%,满足设计目标。根据实际的观察情况,对装置其它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方案,完善装置卸膜性能。
翁超[5](2020)在《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装备类车辆指装有特殊设备,用于承担特种运输任务或执行特殊作业的车辆,旨在帮助使用者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或应对危险工作环境。在“军民融合”与“新基建”政策背景下装备类车辆行业进入利好形势,但该行业面临的竞争正逐渐从功能实现转向全面设计品质的提升。目前该领域研究视角多局限于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控制技术、制造技术等方面,设计学视角的相关研究较少且介入深度有限。在长期项目实践与研究中发现,装备类车辆的设计问题天然地与其所处情境具有密切关系。对情境问题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设计品质把控、车辆人机交互提升、工程物化推进与方案决策等工作。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研究为起点,探究装备类车辆设计中的情境问题,构建理论模型并在此指导下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课题立足于装备类车辆行业的现实设计问题,用情境驱动设计研究方法,剖析装备类车辆设计中的情境要素,构建面向装备类车辆设计的情境模型。文章首先在“事理学”的研究框架下,扩展了情境设计理论的范围,结合设计管理与设计决策等问题,提出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概念。然后在事理学中“事”的基本结构下,提出了面向装备类车辆设计的PAET情境驱动模型,并从情境驱动与装备类车辆的自然联系,得到情境驱动理论指导装备类车辆设计实践的合理性。再采用案例研究、桌面调研、专家访谈与实地调研等方法,对装备类车辆企业层次与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各相关者展开系统性研究。得出装备类车辆企业的四个梯队,后经过先发散再聚焦的方式,系统梳理了产品开发过程中与设计工作相关的团队及其内在联系。从调研成果出发并在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整体框架下,构建了设计情境中的任务模型,对装备车辆产品设计开发工作中设计团队的需求做出了总结。后续从设计实现、设计管理与设计决策的具体情境中提出十二条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研究最后,以校企合作项目三一伸缩臂叉装车为例,从叉装车的实际使用情境出发,提取出典型情境结合情境驱动设计方法的理论框架,将PAET的情境分析结构对应到四类典型使用情境,分析了叉装车的产品设计需求。结合企业品牌基因构建标准与技术条件情况,完成设计定义与设计方向的提炼,并运用情境驱动设计的思维对整车内外饰设计不断做出细化与调整,然后在真实情境中通过JACK等仿真软件检查、验证了车辆设计中有关视野、硬件人机交互等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对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的设计策略进一步验证,对设计策略进行完善。
李宇龙[6](2020)在《机电产品早期故障主动消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国产机电产品早期故障频发、固有可靠性低、使用可靠性差等诸多问题,本文以提高机电产品可靠性为目的,提出了一套基于元动作单元的早期故障主动消除方法。对元动作理论和FMA(Function-Motion-Action)分解法进行了系统化扩展,提出了关键元动作的概念,并给出了具体的提取方法,研究了元动作单元的标准化建模技术;对收集到的元动作故障数据进行分析,使用BBIP(Bounded Bathtub Intensity Process)模型来描述机电产品元动作的早期故障发生机理,求出了机电产品元动作的早期故障期,并探究了元动作单元前、后次故障之间的关系;给出元动作早期故障模式、原因和机理的定义,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元动作为基础制定了故障模式的定量判据,对关键元动作单元的故障产生机制进行定量的分析;以元动作而非静态的零部件为基础对机电产品进行可靠性分配,并对分配结果进行合理的优化,进而从本质上提高了出厂产品的固有可靠性;以FRACAS(Failure Report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Action System)和元动作单元为基础探究了机电产品的早期故障“归零”消除方法,并制定了相应的故障纠错实施保障体系,降低了其早期故障出现的概率。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元动作及元动作单元建模技术研究。给出元动作及元动作单元最新、最规范的定义,根据“整机功能-部件运动-元动作”的思路详细介绍了机电产品由整机功能到元动作的分解方法,制定了详细的FMA分解准则和相应元动作单元的拆分规则;提出关键元动作的概念,并给出了一种基于PDMC(Probability,Detectivity,Maintainability and Maintenance Cost)的关键元动作单元提取方法;给出元动作单元标准化结构建模的定义和分析方法,研究了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实例对数控转台进行了FMA分解,得到了实现数控转台运动的所有元动作及其对应的元动作单元,根据提取准则获得了数控转台的关键元动作和关键元动作单元,对关键元动作单元进行分析,得到了其标准化结构模型,为后续基于元动作和元动作单元的早期故障分析打下了基础。(2)机电产品元动作早期故障建模及分析。对机电产品元动作的早期故障进行了定义,给出了元动作故障数据的来源及收集方法,利用TTT(Total Test Time)法对收集到的故障发生时刻而非故障时间间隔进行预处理,利用TTT图对故障数据的趋势进行预判,在对比分析多种备择模型的基础上,选用BBIP法对机电产品元动作的故障发生过程进行描述,探讨了BBIP模型的数学性质,给出了模型参数估计、拟合优度检验和早期故障期拐点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元动作早期故障影响分析的瞬时指标和累积指标,并建立了机电产品元动作单元前、后次早期故障之间关联性的分析模型。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适用性和正确性,求得了不同元动作单元各自的早期故障期,分析了早期故障的存在对元动作链整体可靠性产生的影响,探寻了元动作单元前、后次故障间存在的关系。(3)机电产品元动作早期故障机理研究。给出了元动作早期故障模式、早期故障原因和早期故障机理的定义,分析了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元动作的故障模式只与动作有关,元动作的故障原因只与元动作单元的结构有关,以元动作和元动作单元为对象的机电产品早期故障机理分析解决了传统故障分析法中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定义混乱和分析困难的问题;以动能定理为基础给出了元动作故障模式的定量判断依据,提高了故障模式归类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元动作的故障模式种类比传统分析方法的故障模式种类大大减少,减少了故障分析的难度和工作量;利用FEM(Finite Element Method)、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提出了一种面向机电产品元动作早期故障的故障机理分析方法;以前文求得的关键元动作单元为对象,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其故障机理分析模型,利用Newmark算法对该故障模型进行了求解,定量分析了该元动作单元故障模式的产生机理。(4)面向早期故障主动消除的元动作可靠性分配技术研究。以前文求得的元动作链MAC342为可靠性的分配对象,在大量企业调研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将元动作重要度、危害度、发生度、复杂度、维修度、维修费用和成熟度等作为影响可靠性分配的考虑因素,将产品制造企业所关心的时间、成本和效益作为可靠性分配的优化目标,在考虑可靠性分配影响因子和优化目标因子时引入各自的权重系数,并在建立其各自的模糊判断矩阵和模糊决策矩阵时引入了一种新的专家权重系数计算方法,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客观。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元动作的机电产品可靠性多目标优化分配方法,对比分析了常用可靠性分配方法与本文所提方法的优劣,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5)机电产品元动作单元早期故障主动消除体系研究。根据“闭环回路,故障归零”的FRACAS思想,以元动作单元的早期故障为分析对象,制定出一套涵盖机电产品设计、加工、装配和试验等各个阶段的元动作早期故障主动消除体系。为保障该体系在企业内的实施,建立了一套早期故障主动消除保障机制,并明确了产品生产企业内各个部门的任务和职责,为缩短机电产品的早期故障期和减少早期故障的发生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将所提方法应用到相关的机床制造企业中,验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骆光炬[7](2019)在《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拖拉机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最重要的动力机械,目前面临着化石能源短缺和污染排放两大问题。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研发迫在眉睫,不仅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和减小对环境的破坏,更有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外已经研制出串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而我国对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研发还处在试验台架的研究阶段,对混合动力拖拉机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对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 SOC功率跟随式和模糊推理式能量管理策略,并分析在犁耕工况下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燃油经济性。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台架试验和软件联合仿真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归纳如下:(1)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总体设计和作业阻力分析。通过对现有混合动力拖拉机驱动系统的结构分析,选择串联式结构进行研究,确定以轮边电机加减速器的后轮独立驱动方案,并进行驱动系统各部件的选型和参数匹配;同时选择江苏地区中等土壤下的旱耕作业方式,参照拖拉机设计手册设置作业速度,并对拖拉机犁耕作业时受到的工作阻力进行分析。(2)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的设计和试验分析。通过对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架的结构分析,完成试验台的整体设计,包括整体布置和加载系统的设计;经过对试验台测控系统的需求功能分析,使用Lab VIEW软件进行了测控系统的设计;在搭建的试验台架上对驱动系统主要部件进行性能测试和效率测试,绘制了驱动系统各部件的特性曲线和效率曲线,为能量管理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3)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能量管理策略制定和建模。对混合动力拖拉机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绘制了能量流动路线图,为能量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借鉴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在传统定点式和功率跟随式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 SOC功率跟随式和模糊推理式能量管理策略,并进行了分析和策略的制定;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仿真模型,将制定好的的三种能量管理策略嵌入仿真模型,为能量管理策略的联合仿真打下了基础。(4)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CRUISE建模和联合仿真分析。在CRUISE软件中建立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物理模型,添加犁耕装置;将修改后的UDC-CVT工况导入循环工况仿真设置模块,并设置循环次数为20,作业时间为1h;将能量管理策略仿真模型进行编译,然后导入CRUISE软件中进行联合仿真。根据联合仿真结果可以得出,在定点式能量管理策略下,电池组的SOC变化为0.65-0.5876,拖拉机的油耗为 6.47 L/100km,电耗为 40.03 kWh/100km,综合油耗为 19.813 L/100km;在 SOC功率跟随式能量管理策略下,电池组的SOC变化为0.65-0.5880,拖拉机的油耗为5.93 L/100km,电耗为39.81 kWh/100km,综合油耗为19.200 L/100km;在模糊推理式能量管理策略下,电池组的初始SOC变化为0.65-0.6036,拖拉机的油耗为5.26 L/100km,电耗为29.77 kWh/100km,综合油耗为15.183 L/100km;经过计算,模糊推理式能量管理策略下的整机燃油经济性比SOC功率跟随式提高了 20.92%,比定点式提高了23.37%,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后轮轮边独立驱动的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进行了犁耕工况下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为以后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燃油经济性研究提供了参考,对混合动力拖拉机整机控制器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陈奕婷[8](2019)在《一种耕走分离式微耕机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耕机是广泛用于山区、水田、茶园、果园及大棚等农业耕作的小型农业机械,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微耕机在减轻人力劳动、提高农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小型农机的发展,设计研究一种经济环保、操作性强、劳动负担小的电动微耕机具有重大意义。一种耕走分离式微耕机既有微耕机灵活轻便的优点,同时采用电机驱动,达到经济环保的目的,远程控制可减轻劳动负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1)提出了一种耕走分离式微耕机的结构和传动方案。对其主要传动机构曲柄滑块机构进行运动和受力分析,以及对微耕机进行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观察微耕机的运动情况,验证了其结构和传动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犁耕刀具的受力情况和功耗情况;与传统微耕机进行仿真对比,耕走分离式微耕机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可获得更大的耕力。(2)运用SPH算法的基本理论,结合ANSYS中MATFHWASOIL材料,使用LS-DYNA和LS-PREPOST软件进行了土壤切削数值模拟,观察土壤切削仿真过程,根据SPH土壤粒子运动情况,以及刀具受力情况,对比理论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并且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土壤切削数值模拟,观察一定工况条件下犁耕刀的受力、受扭矩,系统功耗等情况,为微耕机的电机匹配提供了一定依据。(3)设计、装配了耕走分离式微耕机模型机。根据数值模拟的相关数据,估算出模型机所需电机的功率,匹配了电池、电源、减速器等硬件设备;同时对模型机进行整机布局,对非标准件进行二维零件图绘制及加工,完成了模型机的零部件的购买、加工和装配制作。(4)对模型机进行试验和分析。根据地方微耕机作业质量标准,选取了平均耕深、耕深变异系数以及碎土率作为模型机的实验项目,试验表明,耕走分离式微耕机模型机符合作业质量标准。在与现有两款微耕机进行对比时,发现模型机使用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王明林,马士杰[9](2018)在《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测》文中研究表明对液压悬挂系统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做了概括性分析,重点讲述了整体式液压悬挂系统不拆卸检测方法,以提高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故障排除效率。
吴昊[10](2018)在《固体有机肥抛撒车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农田大量使用化肥,这样虽然可以短时间提高土壤肥力,但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土壤盐碱化、耕层变浅、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实行“粮改饲”,畜牧业得以快速发展,而畜禽产生大量粪便,因无法处理已经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所以为解决农业上的这种问题,有机肥抛撒车便随之被设计研究出来。本文在查阅研究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固体有机肥抛撒工艺流程后,认真仔细研究目前国内外抛撒设备上各个机构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当前农业发展趋势,为解放生产力,提高农业施肥效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固体有机肥抛撒车,该抛撒车充分考虑到结构的易维护性以及工作效率的经济性,将输肥装置由传统的机械传动结构更改为双液压推进装置,这种机构具有有机肥输送量均匀稳定等优点。同时,详细的对固体有机肥抛撒车的结构,进行了工程上的优化设计,简化传统动力系统的复杂结构,优化抛撒装置的结构布局方式,增加安全预警装置等系统,以及对关键部分的建模和力学性能分析,从而验证了新型固体有机肥抛撒车的可行性条件。固体有机肥抛撒车整体使用SOLIDWORKS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对全车每个部件都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同时进行了虚拟样机的装配工作,展示了整车的结构布局。运用ABAQUS Frequency应用软件对设计的固体有机肥抛撒车抛撒辊装置进行了模态分析,通过对抛撒辊装置的前6阶模态分析,得到了前6阶固有频率,以及抛撒辊装置整体的经典振型。还利用ABAQUS Explicit应用软件进行显式动力分析,对安全预警装置工作状态下抛撒辊装置受力进行了建模,对推肥板工作且安全装置工作时,抛撒辊装置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
二、拖拉机非动力部分的常见故障及维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拖拉机非动力部分的常见故障及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载荷谱建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动载荷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动载荷识别技术 |
1.2.2 动载荷识别技术在轨道车辆领域的应用 |
1.3 载荷谱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载荷谱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载荷谱研究现状 |
1.3.3 国内铁路领域载荷谱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基本载荷系构建 |
2.1 现有标准中转向架构架结构载荷描述 |
2.1.1 欧洲标准中转向架构架设计和试验工况 |
2.1.2 日本标准中转向架构架加载工况 |
2.2 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基本载荷 |
2.2.1 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结构形式和载荷描述 |
2.2.2 构架结构准静态基本载荷系 |
2.3 本章小结 |
3 结构准静态解耦载荷识别方法 |
3.1 基本原理 |
3.1.1 准静态法 |
3.1.2 解耦识别原理 |
3.1.3 条件数和传递矩阵病态特性 |
3.1.4 应变片的特性 |
3.1.5 电桥原理与载荷识别应用 |
3.2 构架结构载荷识别方案的确定 |
3.2.1 国际标准中载荷计算 |
3.2.2 转向架构架有限元分析 |
3.2.3 构架识别测点的选择 |
3.3 转向架构架标定试验 |
3.3.1 载荷系识别标定试验 |
3.3.2 动应力测点标定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结构载荷识别方法试验验证 |
4.1 基本理论 |
4.1.1 相关分析 |
4.1.2 等效应力 |
4.2 线路试验 |
4.2.1 试验线路 |
4.2.2 数据处理方法 |
4.3 209P转向架构架修正载荷系 |
4.3.1 载荷系与其平衡反力 |
4.3.2 摇头和抗蛇行载荷系 |
4.3.3 载荷系修正 |
4.4 预测精度评估 |
4.5 各载荷系对构架疲劳损伤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载荷谱编制方法研究 |
5.1 随机载荷谱的编制 |
5.1.1 随机数据平稳性检验 |
5.1.2 随机数据门槛值 |
5.1.3 数据载荷循环统计方法 |
5.1.4 总体分布估计及检验 |
5.1.5 载荷谱的编制 |
5.2 疲劳试验载荷谱 |
5.2.1 现行试验载荷谱编制方法 |
5.2.2 基于相关性的试验载荷谱编制方法 |
5.3 本章小节 |
6 疲劳试验载荷谱的编制 |
6.1 相位矩阵排列顺序的影响 |
6.2 相关性简化的影响 |
6.2.1 不相关和正相关 |
6.2.2 瞬时相关性分析 |
6.2.3 全局相关性分析 |
6.2.4 相关性关系构建相位关系 |
6.3 基准载荷系的影响 |
6.3.1 试验载荷谱的等效 |
6.3.2 以浮沉载荷系为等效基准载荷系 |
6.3.3 以侧滚载荷系为等效基准载荷系 |
6.4 本章小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采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HMCVT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目标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HMCVT传动原理及特性分析 |
2.1 HMCVT的传动原理 |
2.2 基于采棉机的新型HMCVT |
2.2.1 采棉机传动需求 |
2.2.2 传动方案 |
2.3 HMCVT特性分析 |
2.3.1 速比特性 |
2.3.2 转矩特性 |
2.3.3 效率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MCVT传动系统的匹配及建模 |
3.1 速比匹配 |
3.2 泵-马达系统的匹配 |
3.3 HMCVT传动系统的建模 |
3.3.1 AMEsim简介 |
3.3.2 发动机模型 |
3.3.3 HMCVT模型 |
3.3.4 负载模型 |
3.3.5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MCVT的仿真 |
4.1 连续性试验 |
4.1.1 定负载变发动机转速 |
4.1.2 定发动机转速变负载 |
4.2 加速试验 |
4.3 换段试验 |
4.3.1 变输入转速的换段 |
4.3.2 变负载转矩的换段 |
4.3.3 变离合器主油路压力的换段 |
4.3.4 变溢流阀流量的换段 |
4.3.5 换段仿真试验分析 |
4.3.6 正交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MCVT试验台的搭建及试验 |
5.1 试验台总体方案 |
5.1.1 试验台功能分析 |
5.1.2 试验台总体方案的确立 |
5.2 设备选型 |
5.3 LabVIEW软件人机交互界面 |
5.4 台架试验 |
5.4.1 验证性试验 |
5.4.2 泵马达控制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残膜回收与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剪叉式卸膜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残膜物理特性的测定 |
2.1 残膜质量的测定 |
2.1.1 测定目的与材料 |
2.1.2 测定方法 |
2.1.3 结果分析 |
2.2 残膜摩擦系数的测定实验 |
2.2.1 实验目的与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剪叉式卸膜装置整体结构与关键零部件的设计 |
3.1 残膜回收与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简述 |
3.2 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简介 |
3.2.1 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概述 |
3.2.2 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结构特点 |
3.2.3 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与剪叉式卸膜装置 |
3.3 剪叉式卸膜装置整体方案设计 |
3.3.1 设计目标与要求 |
3.3.2 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3.3.3 剪叉臂使用组数的选择 |
3.4 液压系统的设计 |
3.4.1 液压缸的位置布置设计 |
3.4.2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
3.4.3 卸膜油缸的最大推力计算 |
3.4.4 卸膜油缸的选型与稳定性分析 |
3.5 剪叉机构的设计 |
3.5.1 剪叉臂的结构设计 |
3.5.2 剪叉臂铰点力的计算 |
3.5.3 推膜板的结构设计 |
3.6 侧挡门的设计 |
3.6.1 侧门的主要结构 |
3.6.2 转动支臂的设计 |
3.6.3 侧门油缸的选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剪叉式卸膜装置动力学仿真及剪叉臂的有限元强度分析 |
4.1 剪叉式卸膜装置的动力学仿真 |
4.1.1 虚拟样机技术 |
4.1.2 模型的建立与导入 |
4.1.3 约束与载荷的施加 |
4.1.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2 剪叉臂的有限元强度分析 |
4.2.1 有限元法与基本步骤 |
4.2.2 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置的试制与性能测试 |
5.1 装置的试制 |
5.2 田间卸膜测试 |
5.2.1 测试目的与方法 |
5.2.2 测试结果 |
5.3 零部件的改进 |
5.3.1 问题分析 |
5.3.2 改进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装备类车辆市场发展态势 |
1.1.2 装备类车辆设计策略新探讨 |
1.1.3 用户体验带来产品价值点的转变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情境的设计研究现状 |
1.2.2 装备类车辆研究现状 |
1.2.3 设计程序与方法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装备类车辆情境驱动概念 |
2.1 情境驱动概念 |
2.1.1 设计范畴内情境相关理论研究 |
2.1.2 设计中的情境驱动 |
2.1.3 情境驱动特征 |
2.1.4 情境的组成要素 |
2.1.5 情境驱动的价值及应用 |
2.2 装备类车辆现状 |
2.2.1 装备类车辆定义与分类 |
2.2.2 装备类车辆特点 |
2.2.3 装备类车辆发展阻力与前景 |
2.3 情境驱动介入装备类车辆设计 |
2.3.1 情境驱动与装备类车辆的自然联系 |
2.3.2 “事理学”方法论对情境驱动设计的启发 |
2.3.3 设计求“是”,面向“物”的设计 |
2.3.4 设计求“事”,面向“管理”的设计 |
2.3.5 设计求“真”,面向“决策”的设计 |
2.4 PAET情境驱动理论模型构建 |
2.4.1 PAET情境驱动理论模型 |
2.4.2 情境驱动设计过程 |
2.4.3 人与物驱动 |
2.4.4 行为与目的驱动 |
2.4.5 时间与空间驱动 |
2.4.6 技术与标准驱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方法与框架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 |
3.1.3 调研方法 |
3.2 设计系统相关者与企业结构调研 |
3.2.1 系统相关者构成 |
3.2.2 系统相关者地图 |
3.2.3 装备类车辆企业层次 |
3.3 设计实践中的情境驱动案例 |
3.3.1 大型国企主导的设计 |
3.3.2 大型民营企业主导的设计 |
3.3.3 中小民营企业参与的设计 |
3.4 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 |
3.4.1 专家深度访谈设计 |
3.4.2 专家深度访谈实施 |
3.4.3 调研总结与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策略 |
4.1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特点 |
4.1.1 情境分析前置 |
4.1.2 多重情境要素同步驱动 |
4.1.3 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与非首要性特征 |
4.1.4 设计工作的提前性 |
4.2 装备类车辆设计需求导入 |
4.2.1 人物模型构建 |
4.2.2 设计需求归纳 |
4.2.3 情境驱动下的设计路径 |
4.3 情境驱动下的设计实践策略 |
4.3.1 系统化梳理设备使用情境 |
4.3.2 构建符合多情境分类的车辆总布置 |
4.3.3 优化以使用情境为主导的人机问题 |
4.3.4 搭建以操作情境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系统 |
4.3.5 促进形成以企业主导的用户交流平台 |
4.4 合作情境中的项目管理策略 |
4.4.1 工作交互导向下的技术协议共建 |
4.4.2 责任意识下实行沟通书面化 |
4.4.3 设计主动导向下合作默契共建 |
4.4.4 风险识别与控制工作前置 |
4.5 基于情境需求的产品设计决策 |
4.5.1 引导真实情境下的项目评审 |
4.5.2 尊重企业特点与决策机制 |
4.5.3 收益平衡导向下合作分歧决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ANY伸缩臂叉装车设计开发 |
5.1 伸缩臂叉装车系统设计情境 |
5.1.1 叉装车项目情况介绍 |
5.1.2 叉装车的情境问题研究 |
5.1.3 叉装车设计定义 |
5.2 “STH1256A”伸缩臂叉装车综合设计 |
5.2.1 基本设计概念 |
5.2.2 整车外造型概念方案 |
5.2.3 车辆内饰与人机交互设计 |
5.2.4 基于JACK软件仿真的驾驶室设计验证 |
5.3 设计流程与设计管理 |
5.3.1 设计周期与设计流程 |
5.3.2 项目关键变化与风险控制 |
5.3.3 项目合作中的默契共建 |
5.4 项目成果与反思拓展 |
5.4.1 落地:创意设计与工程优化的合力 |
5.4.2 对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反思与拓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专家访谈记录 |
附录二: 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与项目成果 |
(6)机电产品早期故障主动消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电产品分解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机电产品故障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
1.2.3 机电产品故障机理研究进展 |
1.2.4 面向机电产品早期故障消除的可靠性分配技术研究进展 |
1.2.5 机电产品可靠性及故障消除技术研究进展 |
1.2.6 存在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框架 |
2 元动作及元动作单元建模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元动作及其结构化分解技术 |
2.2.1 元动作及元动作单元的概念 |
2.2.2 元动作分解技术 |
2.3 关键元动作及其提取技术 |
2.3.1 关键元动作 |
2.3.2 关键元动作提取 |
2.4 元动作单元的标准化结构建模 |
2.5 应用 |
2.5.1 元动作结构化分解实例 |
2.5.2 关键元动作提取实例 |
2.5.3 元动作单元标准化结构建模实例 |
2.6 本章小结 |
3 机电产品元动作早期故障建模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早期故障建模 |
3.2.1 元动作早期故障定义 |
3.2.2 元动作早期故障模型建立 |
3.2.3 整机早期故障建模 |
3.3 早期故障分析 |
3.3.1 早期故障影响分析 |
3.3.2 早期故障相关性分析 |
3.4 应用 |
3.4.1 早期故障建模实例 |
3.4.2 早期故障影响分析实例 |
3.4.3 早期故障关联性分析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4 机电产品元动作早期故障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机电产品元动作早期故障机理的分析流程 |
4.3 元动作早期故障机理分析 |
4.3.1 元动作早期故障模式 |
4.3.2 元动作早期故障原因 |
4.3.3 元动作早期故障机理 |
4.3.4 元动作早期故障机理建模 |
4.4 应用 |
4.4.1 元动作单元理想建模实例 |
4.4.2 元动作单元故障建模实例 |
4.4.3 模型求解 |
4.4.4 仿真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面向早期故障主动消除的元动作可靠性分配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元动作可靠性分配技术 |
5.2.1 分配原则 |
5.2.2 可靠性分配影响因子及优化目标因子 |
5.2.3 影响因子和目标因子权重 |
5.2.4 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 |
5.2.5 可靠度分配规则 |
5.3 应用 |
5.3.1 元动作可靠性分配 |
5.3.2 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机电产品元动作单元早期故障主动消除体系研究 |
6.1 引言 |
6.2 早期故障主动消除体系 |
6.2.1 FRACAS简介 |
6.2.2 基于元动作的早期故障主动消除体系的建立 |
6.3 早期故障主动消除保障机制 |
6.4 应用 |
6.4.1 历史故障数据分析 |
6.4.2 早期故障消除及保障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研究背景 |
1.1.2 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研究意义 |
1.2 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1.3.1 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1.3.2 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总体设计和犁耕作业阻力分析 |
2.1 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总体结构设计 |
2.2 混合动力拖拉机的参数匹配设计 |
2.2.1 轮边电机的选型与参数匹配 |
2.2.2 电池组的选型与参数匹配 |
2.2.3 辅助动力单元APU的选型与参数匹配 |
2.2.4 减速器的选型与参数匹配 |
2.2.5 整机参数匹配设计 |
2.3 犁耕作业阻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的设计和试验分析 |
3.1 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的整体设计 |
3.1.1 试验台的整体布置 |
3.1.2 试验台的加载系统设计 |
3.2 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的测控系统构建 |
3.2.1 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的测控方案设计 |
3.2.2 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的测控系统设计 |
3.3 驱动系统的性能试验 |
3.3.1 轮边电机的外特性试验 |
3.3.2 发动机的外特性试验 |
3.3.3 电池组的充放电特性试验 |
3.4 驱动系统的效率试验 |
3.4.1 轮边电机的效率试验 |
3.4.2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试验 |
3.4.3 整流器的效率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能量管理策略分析与制定 |
4.1 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工作模式分析 |
4.2 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能量管理策略分析 |
4.2.1 定点式能量管理策略分析 |
4.2.2 SOC功率跟随式能量管理策略分析 |
4.2.3 模糊推理式能量管理策略分析 |
4.3 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能量管理策略设计 |
4.3.1 定点式能量管理策略设计 |
4.3.2 SOC功率跟随式能量管理策略设计 |
4.3.3 模糊推理式能量管理策略设计 |
4.4 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能量管理策略建模 |
4.4.1 能量管理策略整体模型 |
4.4.2 模式判断模块 |
4.4.3 驱动功能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CRUISE建模和联合仿真分析 |
5.1 混合动力拖拉机CRUISE模型的建立 |
5.1.1 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系统的建模 |
5.1.2 混合动力拖拉机犁体的建模 |
5.1.3 混合动力拖拉机的常用模块设置 |
5.1.4 混合动力拖拉机仿真工况设置 |
5.2 混合动力拖拉机CRUSIE和Simulink模型的联合仿真 |
5.3 能量管理策略的仿真结果分析 |
5.3.1 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分析 |
5.3.2 电池组的工作特性分析 |
5.3.3 燃油消耗量和电耗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
(8)一种耕走分离式微耕机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历程 |
1.2.2 国内发展历程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耕走分离式微耕机的设计研究及三维建模仿真 |
2.1 耕走分离式微耕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 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规律 |
2.2.1 工作行程分析 |
2.2.2 传动角分析 |
2.2.3 运动学分析 |
2.2.4 动力学分析 |
2.2.5 耕走分离式微耕机功耗模型 |
2.3 微耕机运动与动力仿真 |
2.3.1 耕走分离式微耕机的运动与动力学仿真 |
2.3.2 耕走分离式微耕机与传统牵引式微耕机仿真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 刀具切削土壤数值模拟 |
3.1 SPH算法简介 |
3.1.1 核函数近似 |
3.1.2 粒子近似 |
3.2 土壤有限元材料 |
3.2.1 弹性本构性能 |
3.2.2 屈服面特性 |
3.2.3 应变硬化和软化特性 |
3.3 土壤有限元材料参数研究 |
3.3.1 体积模量K、剪切模量G和泊松比? |
3.3.2 土壤密度RO、土壤中的水分密度RHOWAT、土粒比重SPGRAV |
3.3.3 内聚力COH和内摩擦角PHIMAX |
3.3.4 含水量MCONT |
3.4 土壤切削仿真流程 |
3.4.1 犁耕刀模型的建立 |
3.4.2 土壤模型的建立 |
3.4.3 边界条件的确定及输出的设置 |
3.5 本章小结 |
4 仿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4.1 犁耕刀-土壤切削仿真过程分析 |
4.1.1 SPH土壤粒子运动情况 |
4.1.2 犁耕刀切削土壤过程受力分析 |
4.1.3 犁耕刀切削土壤过程能耗分析 |
4.2 不同工况下的犁耕刀切削土壤仿真分析 |
4.2.1 不同耕宽、耕深下的犁耕刀切削土壤仿真分析 |
4.2.2 不同犁耕速度下的犁耕刀切削土壤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模型机制作及试验 |
5.1 整机电力驱动系统设计及整体结构形式确定 |
5.2 耕走分离式微耕机硬件选取及匹配 |
5.2.1 电机选取 |
5.2.2 蓄电池 |
5.2.3 逆变器和电源 |
5.2.4 电机驱动器 |
5.2.5 单片机 |
5.3 耕走分离式微耕机总体布置及模型机制造 |
5.4耕走分离式微耕机模型机性能实验 |
5.4.1 模型机运行试验 |
5.4.2 平均耕深与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 |
5.4.3 碎土率 |
5.4.4 耕作效率和单位耗电量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液压悬挂系统常见故障 |
2 液压悬挂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 |
2.1 系统工作压力及流量的检测 |
2.2 油泵工作能力的检测 |
2.3 油缸密封性的检测 |
3 结语 |
(10)固体有机肥抛撒车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固体有机肥抛撒车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固体有机肥抛撒车现状 |
1.2.2 国内固体有机肥抛撒车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 总体设计 |
1.5 工作过程及原理 |
第2章 输肥系统的研究 |
2.1 工作过程及原理 |
2.1.1 推肥阶段 |
2.1.2 回程阶段 |
2.2 大液压缸设计及计算 |
2.2.1 大液压缸内径D |
2.2.2 大液压缸活塞杆直径d |
2.2.3 大液压缸缸筒长度L |
2.2.4 大油缸壁厚δ |
2.3 小液压缸设计及计算 |
2.3.1 小液压缸内径D |
2.3.2 小液压缸活塞杆直径d |
2.3.3 小液压缸缸筒长度L |
2.3.4 小油缸壁厚δ |
2.4 施肥量调节机构 |
2.4.1 施肥量调节机构的设计 |
2.4.2 撒施量与拖拉机行驶速度函数的计算 |
2.5 快进推肥机构的设计 |
2.6 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动行走系统的研究 |
3.1 工作过程及原理 |
3.2 链传动设计及计算 |
3.2.1 齿数Z |
3.2.2 节距p |
3.2.3 链长节数pL及中心距a |
3.3 行走系统的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抛撒系统的设计 |
4.1 工作过程及原理 |
4.2 抛撒辊叶片设计 |
4.2.1 上抛撒辊叶片设计 |
4.2.2 下抛撒辊叶片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键部分的有限元力学分析 |
5.1 有限元法及ABAQUS简介 |
5.1.1 有限元理论及其发展经历 |
5.1.2 有限元法分析技术路线 |
5.1.3 ABAQUS简介 |
5.2 抛撒辊重要部分的模态分析 |
5.2.1 抛撒辊的工作状态 |
5.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材料属性的建立 |
5.2.4 网格划分 |
5.2.5 接触与边界条件 |
5.2.6 模态振型与结果 |
5.2.7 模态分析与结论 |
5.3 抛撒装置极限位置的冲击分析 |
5.3.1 抛撒装置极限位置的建模 |
5.3.2 确定材料属性及划分网格 |
5.3.3 确定边界条件及模型分析 |
5.3.4 模型作业加载情况 |
5.3.5 分析模型作业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拖拉机非动力部分的常见故障及维修(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载荷谱建立方法研究[D]. 孙晶晶.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境-人-技-物四维体系的山地农机设计研究[D]. 郭亭. 西华大学, 2021
- [3]采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试验研究[D]. 李申.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残膜回收与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剪叉式卸膜装置的设计[D]. 赵文.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5]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D]. 翁超. 江南大学, 2020(01)
- [6]机电产品早期故障主动消除技术研究[D]. 李宇龙. 重庆大学, 2020
- [7]串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 骆光炬.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一种耕走分离式微耕机的设计研究[D]. 陈奕婷. 重庆理工大学, 2019(08)
- [9]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测[J]. 王明林,马士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08)
- [10]固体有机肥抛撒车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D]. 吴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