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锡地区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然[1](2021)在《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更新的加快,既有建筑的数量也持续增加。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旧工业建筑,对其改造与再利用成为最常见的更新做法,更新模式也随着功能类型增多而体现的更为丰富。但是很多改造后的项目出现了再次闲置的情况,剖析其原因,主要问题在于:前期对改造再利用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的需求、旧工业建筑自身具备的条件均缺乏系统分析和论证;同时相关理论研究更多关注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和方法,而对于改造后的跟踪评价研究较匮乏,导致很多改造项目出现“虎头蛇尾”的状态,因此探讨适宜的改造模式,尤其是集城市发展、区域需求、单体优势于一体的适宜改造模式显得更为迫切。基于以上的背景分析,本研究将旧工业建筑适宜更新模式的分析作为再生实践的切入点。首先通过案例统计与文献研究,筛选出实践频率较多的五类更新模式:博览功能模式、居住功能模式、工业遗产公园模式、办公模式、创意产业园模式。对这几类模式特点进行阐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分析各类模式与旧工业建筑本身之间的相适性,总结出适宜的改造手法,发现目前旧工业建筑改造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对不同模式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案例中各类模式现存的优点与缺点,并通过不同案例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影响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选取的三个层面,即城市层面、区域层面、单体层面。之后以更新模式为研究主体,从这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选择的策略。最后以保定恒天纤维厂改造项目的实践出发,根据前文所得出的策略,对其进行多层面分析,最终对纤维厂更新模式进行整体策划。当前对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的选取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则通过对于现有的改造案例与文献等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影响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的三个方面,并提出了选取更新模式的策略,丰富了关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力图为今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的选取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玉燕[2](2021)在《典型城市住宅居室PM2.5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住宅微环境与健康关系密切。住宅室内健康危害因素众多,我国住宅居室空气PM2.5污染总体状况不清。目的:了解我国城市住宅室内空气PM2.5污染分布特征,探索住宅室内PM2.5可能的影响因素,探讨住宅室内PM2.5水平、个体PM2.5日均暴露剂量(Average Daily Dose,ADD)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既往患病情况和主诉症状之间的关联,为降低住宅PM2.5暴露浓度及改善儿童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设计,以我国12个典型城市的二年级小学生及其家庭住宅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居室内空气PM2.5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及其与儿童呼吸系统患病史及其他主诉症状之间的统计学关联性。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针对家庭居室内日常生活典型场景(持续关窗12小时,过夜),实施室内空气现场采样检测并收集附近的大气国控监测站点数据,分别获取住宅室内及室外PM2.5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住宅基本特征、居民健康相关行为、儿童行为活动模式及健康状况等相关数据。使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对PM2.5对数转换后再进行统计推断,主要包括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等。从季节差异、室内采样点、城市上下风向区、室外地理分区等多个方面描述居室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从室内外PM2.5比值I/O探究室内外PM2.5的关联。从住宅基本特征、烹饪相关行为、居家生活习惯、居家防护措施四个方面探究居室PM2.5潜在影响因素;从居室PM2.5浓度、个体PM2.5暴露日均剂量两个方面探究PM2.5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和主诉症状之间的统计学关联。结果:本研究共获取12个典型城市612户家庭住宅室内PM2.5的现场检测数据,其中完成612户家庭的住宅基本特征及居民健康行为调查,完成540名儿童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所有调查家庭的住宅室内PM2.5浓度范围为0.6~1046.0μg/m3,几何均数为54.0μg/m3。54.1%的住宅家庭室内PM2.5浓度超过50μg/m3。住宅PM2.5的分布特征:①依据检测季节比较:冷季与暖季室内PM2.5浓度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冷季PM2.5浓度几何均数为77.1μg/m3,暖季PM2.5浓度几何均数为39.5μg/m3。②依据室内采样点分类比较:客厅和卧室PM2.5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客厅的PM2.5浓度几何均数为56.7μg/m3,卧室的PM2.5浓度几何均数为54.1μg/m3;分季节后的室内采样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依据家庭所在城市上下风向区比较:上风向与下风向居室内PM2.5浓度水平差异不显着,上风向PM2.5几何均数为54.4μg/m3,下风向PM2.5几何均数为54.1μg/m3。④依据城市位置比较:各城市间PM2.5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冷季最高前三城市依次为兰州(200.8μg/m3)、南宁(173.6μg/m3)和无锡(81.8μg/m3);暖季PM2.5浓度的几何均数最高前三城市分别为青岛(90.0μg/m3),南宁(60.1μg/m3)和洛阳(56.8μg/m3)。⑤依据室外地理位置比较:暖季,北方城市的居室PM2.5浓度高于南方;冷季,南北方城市的居室PM2.5浓度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室内外PM2.5的关联:住宅室内PM2.5与室外PM2.5的浓度具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0.317。I/O值P50(P25,P75)为1.38(0.80,2.51)。冷暖季节内的客厅和卧室I/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宅PM2.5的潜在影响因素:近五年内装修、使用中央空调是居室内PM2.5浓度升高的危险因素,使用空气净化器是居室内PM2.5浓度升高的保护因素。近五年内装修过的居室的PM2.5浓度相对于未装修家庭更高;使用中央空调的居室的PM2.5浓度相对于不使用的居室更高。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居室的PM2.5浓度相对于不使用的居室更低。住宅PM2.5浓度与儿童呼吸系统危害的关联:室内PM2.5是儿童患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室内PM2.5浓度每增加10 μg/m3,儿童患支气管炎的风险增加3.9%(95%CI:1.3%,6.5%);儿童居室内PM2.5的日均暴露量ADD每增加1μg/(kg·d),儿童患支气管炎的风险增加 1.2%(95%CI:0.4%,2.1%)。结论:(1)我国12个典型城市调查家庭居室PM2.5总体几何均数约为54.0μg/m3,波动范围较广,51.4%的居室PM2.5超过50μg/m3。(2)居室PM2.5的季节性差异和地理分布均呈现明显差异。冷季最高前三城市为兰州、南宁和无锡;暖季最高前三城市分别为青岛,南宁和洛阳。(3)近五年内装修、使用中央空调可能是居室内PM2.5浓度升高的危险因素,使用空气净化器可能是居室内PM2.5浓度升高的保护因素。(4)初步发现住宅室内PM2.5浓度是儿童患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朱玉婷[3](2021)在《无锡市老旧社区住宅厨卫空间适老化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涵[4](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居住形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边雨[5](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认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宋夷白[6](2021)在《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旧社区住宅空间优化研究 ——以无锡70-80年代住宅小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远超经济发展速度,导致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在城市老旧社区中则表现为社区养老问题的亟待解决。在物质空间层面,由于社区建筑环境老化及适老化改造严重滞后,导致社区中的大部分设施无法供老年人使用,在人口结构层面,社区空巢老人增多,老老照护现象显着,使得老年人与外界沟通难度增大,接触变少,很难适应社会变化,进一步形成社区隔离。在老旧社区养老问题的解决上,发达国家率先进行了一些探索,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便是其成果之一。全龄化社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社区,突破只关注老年人这一单一群体的局限,在坚持积极老龄化的基础上,不仅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同时更多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相比普通社区,全龄化社区面向所有年龄人群,更加注重代际融合,使老年人原居安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区持续的活力。本研究以无锡现有70-80年代老旧社区为例,在对其住宅居住空间和住宅公共空间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归纳比较和行为分析等方法梳理其住户结构和使用现状,并针对各年龄阶段的住户需求,结合国内外盛行的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总结出以老年群体需求为优化基准、儿童群体为互动纽带、吸引中间代人群为互动条件的全年龄阶段空间优化原则及策略,以期提高老旧社区的养老舒适度,为同质社区住宅空间的全龄化优化研究提供一定支持。文章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第一章和第二章,通过分析老旧社区养老问题背景,借助全龄化社区相关理论,结合老年友好社区、全龄化社区、跨代设计及包容性设计的手法,结合新建社区为载体的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构建方式,探讨研究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下老旧社区住宅空间的全龄化实现途径。第二部分,内容为第三章,主要对无锡70-80年代住宅小区物质空间要素和人群使用现状进行梳理,将住宅空间分为住宅居住空间和住宅公共空间,分别从建成特征、住户改造特征、人群使用特征三个方面总结无锡这一时期住宅小区住宅的空间及使用特征,为后期全龄化优化提供探究方向。第三部分,内容为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老旧社区住宅居住空间和住宅公共空间提出全龄化优化策略,一方面在住宅居住空间营造全龄居住模式,另一方面在住宅公共空间构建代际交往空间体系,从而将住宅空间的内部及外围实现全龄化。住宅内部形成全体家庭成员参与互动的状态,住宅外围形成社区高活力的代际交往状态,兼顾社区中间代人群和儿童群体的居住环境,促进全龄宜居社区的建设。
孔德维[7](2021)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既有住宅室内品质提升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宅存量时代背景下,我国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既有住宅量大面广,主体结构保存较好且区位条件优良,但此类住宅修建年代早、技术条件不够成熟,逐渐无法满足人民的居住需求,如何充分发掘既有住宅的价值是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另外,当前政府大力推行多样化、多方参与的改造策略,鼓励住户参与设计,但二维图纸不能很好地把住户的意见融入设计当中,而且理解的偏差经常会造成改造满意度的降低。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多元化调研手段,对80-90年代的住宅的现状、改造需求等重点问题进行挖掘,归纳出典型家庭和户型进行分类研究。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手段,根据住户的交互行为在VR室内模型中进行交互点设置,通过VR交互实验中参与者对交互点的选取和反馈信息,优化室内品质提升方法,探索VR介入的可行性及优势。首先在结合国内外住宅室内改造和VR技术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住宅平面布局和居住模式的演变。利用大连市典型居住区的图纸调研、实态调研、问卷调研的手段,对80--90年代户内的使用现状、改造需求、改造费用等信息进行量化统计,并归纳出典型家庭和户型进行分类研究。基于调研统计,归纳住户的居住情况和普遍性问题,根据层级化思想共总结出结构、设备管线和家具部品三大要点。由于住户的户内现状、资金预算和改造深度的不同,因此提出阶段式品质提升策略。层级化思想的户内要素和交互行为有对应关系,将交互行为设置为交互点,供后期VR交互实验中住户对交互点的改造进行自主选择。基于以上内容完成VR模型及实验流程的构建,本文以大连市典型楼栋为例,搭建三种典型户型的VR室内模型,邀请三种不同家庭进行交互点选择,此方法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完成公众参与虚拟室内空间的体验以及改造交互点的选取,帮助优化室内改造设计方法,第二是探索VR技术的介入下,住户如何参与到室内品质提升设计流程中。最后根据VR交互实验交互点的选择结果,形成“3×3矩阵”多样化品质提升模式,提出了典型户型和家庭的品质提升设计方法,依次分析了不同部位的设计施工、操作方法及其实现效果。也证实了利用VR技术进行室内品质提升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为今后室内品质提升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杜海龙[8](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郑媛[9](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范东叶[10](2020)在《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及室内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大量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PM2.5污染环境中,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伤害,其相关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室外PM2.5质量浓度短期内难以达到WHO指导值要求,而室内PM2.5具有易控、人员暴露时间长、健康效应显着等特点,开展建筑室内PM2.5污染防控是降低由PM2.5诱发疾病风险的重要途径。因此,课题对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展开调研,并对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及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国家监测的大数据对全国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室外PM2.5污染分布具有显着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室外PM2.5污染具有较强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华北地区、新疆西部、西南地区等地域大部分城市具有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城市、长江中下游平原、汾渭平原、新疆的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等污染较为严重,是应重点关注和治理的区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典型城市室外PM2.5质量浓度演变趋势以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室外PM2.5三年滑动平均浓度变化规律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值表明,典型城市室外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与PM2.5污染存在明显相关性;且四个季节中,冬季室外相对湿度、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对不同时间段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传输过程以及室内外源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采样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过渡季节和非疫情供暖季节的室外颗粒物平均质量浓度峰值位于2.5~5.0μm之间,疫情供暖季节室外颗粒物平均质量浓度峰值位于0.5~1.0μm之间;打扫卫生等人员活动对室内大粒径颗粒物影响较为显着。基于分形理论研究了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特征,供暖季节室内外颗粒物的分形维数均大于过渡季节,该季节室外小粒径颗粒物含量更高。此外,结合PM2.5源强度和PM2.5源贡献率估算方法,定量获得典型住宅室内PM2.5源排放强度与PM2.5室外源贡献率。74个城市中部分城市近6年历年室外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不保证5天的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第95百分位数存在反弹现象。综合考虑PM2.5室外计算浓度值、未来1年实际不保证的时间、超出设计不保证时间的城市数量等因素,协调暖通设计规范,PM2.5室外计算参数宜采用近3年“历年不保证5天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平均值”的统计方法确定,并给出了该统计方法下74个城市的PM2.5室外计算参数。室外PM2.5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时变性和区域性等特点,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现,不同城市2014~2019年历年室外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存在“拐点”,不同年代、不同城市室外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拐点”分布存在差异,其中2014~2019年平均有35个城市的“拐点”位于18~20天之间。并给出了“近4年历年不保证18天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平均值”统计方法下74个城市的PM2.5室外计算参数。结合PM2.5室外计算参数、室内计算参数、穿透系数、换气次数等关键设计参数,给出了集中式、半集中式、分散式三种不同系统的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同时,针对不同地域PM2.5污染特点,分别给出了新风机组用空气过滤器和住宅用空气净化器配置选型方法,并结合PM2.5室内源强度估算值给出了不同档位的空气净化器选型方案。本文结合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相关成果可为室外PM2.5污染的联防联控及暴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及源特征、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及设备选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撑,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二、无锡地区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锡地区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阐述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 |
2.1 国内外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
2.1.1 国内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
2.1.2 国外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
2.2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 |
2.2.1 单一功能模式 |
2.2.2 复合功能模式 |
2.3 旧工业建筑改造存在的问题 |
2.3.1 更新模式不满足城市需求 |
2.3.2 地理位置与功能模式需求不符 |
2.3.3 内部空间与功能不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调研与分析 |
3.1 单一功能模式案例调研 |
3.1.1 朝阳规划艺术馆 |
3.1.2 广州天河创想公社——泊寓 |
3.1.3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
3.1.4 上海滨江道办公楼 |
3.2 复合功能模式案例调研 |
3.2.1 天津意库创意产业园 |
3.2.2 上海M50 创意产业园 |
3.3 对比分析 |
3.3.1 城市对比 |
3.3.2 区域对比 |
3.3.3 单体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适宜模式研究 |
4.1 基于城市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
4.1.1 顺应城市发展需求 |
4.1.2 结合地域人文影响 |
4.1.3 明确开发主体 |
4.1.4 城市层面小结 |
4.2 基于区域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
4.2.1 满足区域需求 |
4.2.2 发挥交通优势 |
4.2.3 区域层面小结 |
4.3 基于单体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
4.3.1 建筑空间的优化 |
4.3.2 建筑结构的适配 |
4.3.3 单体层面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定市恒天纤维厂改造更新为例 |
5.1 保定市恒天纤维片区改造更新概述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建设现状条件 |
5.2 城市层面——分析总体规划 |
5.2.1 城市概况 |
5.2.2 城市发展定位 |
5.2.3 纤维厂总体规划方向 |
5.3 区域层面——所选片区更新 |
5.3.1 区域需求 |
5.3.2 交通便利程度 |
5.3.3 片区的更新 |
5.4 单体层面——单体改造设计 |
5.4.1 基地建筑分析 |
5.4.2 建筑单体设计 |
5.4.3 景观元素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方案图纸展示 |
(2)典型城市住宅居室PM2.5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PM_(2.5)概述 |
1.1.2 室内PM_(2.5)暴露情景分析 |
1.2 国内外住宅PM_(2.5)研究现状 |
1.2.1 全球住宅PM_(2.5)污染现状 |
1.2.2 我国住宅PM_(2.5)污染现状 |
1.2.3 住宅PM_(2.5)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PM_(2.5)暴露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 |
1.4 室内外PM_(2.5)污染的防控措施现状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设计 |
2.3 样本量估算 |
2.4 调查对象 |
2.4.1 调查城市 |
2.4.2 调查家庭 |
2.4.3 调查人员 |
2.5 研究方法 |
2.5.1 住宅室内污染检测 |
2.5.2 室外大气污染数据 |
2.5.3 问卷调查 |
2.5.4 伦理审查 |
2.6 质量控制 |
2.6.1 现场检测质量控制 |
2.6.2 问卷调查质量控制 |
2.7 统计分析 |
2.7.1 数据清洗 |
2.7.2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1 调查家庭基本状况 |
3.1.2 调查住宅基本状况 |
3.1.3 调查儿童基本状况 |
3.2 住宅PM_(2.5)污染现状 |
3.2.1 总体特征 |
3.2.2 季节差异 |
3.2.3 室内采样点差异 |
3.2.4 上下风向区域差异 |
3.2.5 城市差异 |
3.2.6 区域差异 |
3.3 住宅室内外PM_(2.5)的关联性探究 |
3.3.1 住宅室内外PM_(2.5)的相关性分析 |
3.3.2 住宅室内外PM_(2.5)浓度比值I/O的分布 |
3.4 住宅PM_(2.5)的影响因素探究 |
3.4.1 住宅建筑特征的影响 |
3.4.2 居家烹饪行为的影响 |
3.4.3 居家生活习惯的影响 |
3.4.4 居家健康防护措施的影响 |
3.4.5 住宅环境多种因素与PM_(2.5)浓度的相关分析 |
3.4.6 住宅环境多种因素与PM_(2.5)浓度的多因素线性回归 |
3.5 住宅PM_(2.5)对儿童呼吸系统症状及主诉症状的影响探究 |
3.5.1 居室PM_(2.5)儿童日均暴露剂量ADD分布情况 |
3.5.2 居室PM_(2.5)与儿童呼吸系统部分疾病既往患病情况 |
3.5.3 居室PM_(2.5)与儿童既往患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 |
3.5.4 居室PM_(2.5)与儿童主诉症状情况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住宅居室PM_(2.5)污染现状及特征 |
4.2 住宅室内外PM_(2.5)的关联分析 |
4.3 居室PM_(2.5)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居室PM_(2.5)的健康影响分析 |
4.5 研究的创新性和不足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家庭住宅环境调查问卷及填写说明 |
附件2 儿童健康水平调查问卷及填写说明 |
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旧社区住宅空间优化研究 ——以无锡70-80年代住宅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及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
1.1.2 城市老旧社区住宅建筑及人口双重老化 |
1.1.3 城市老旧社区养老模式亟待更新 |
1.1.4 我国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已成为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现状总结 |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
1.4.1 养老模式 |
1.4.2 全龄化社区 |
1.4.3 无锡70-80 年代住宅小区 |
1.4.4 住宅空间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收集 |
1.5.2 理论分析 |
1.5.3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研究 |
2.1 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的相关理论建构 |
2.1.1 老年友好社区 |
2.1.2 全龄化社区 |
2.1.3 跨代设计 |
2.1.4 包容性设计 |
2.2 国内外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 |
2.2.1 德国合作居住模式 |
2.2.2 新加坡“多代组屋”计划 |
2.2.3 日本多世代居住模式 |
2.2.4 我国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 |
2.3 老旧社区全龄化优化的可行性及应用途径 |
2.3.1 老旧社区具备全龄化的首要条件 |
2.3.2 老旧社区拥有丰富的城市设施资源 |
2.3.3 全龄化社区理论在社区住宅空间层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
2.3.4 老旧社区中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的应用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锡70-80 年代住宅小区住宅空间及使用特征 |
3.1 无锡70-80 年代住宅小区基本特征 |
3.1.1 建设背景 |
3.1.2 留存现状 |
3.1.3 社区住宅样本特征分析 |
3.2 社区住户结构及需求 |
3.2.1 社区住户年龄结构 |
3.2.2 社区住户居住结构 |
3.2.3 各年龄段住户空间需求分析 |
3.3 住宅居住空间建成特点及使用现状 |
3.3.1 住宅基础户型分析 |
3.3.2 住宅居住空间使用演变 |
3.3.3 不同家庭模式住宅居住空间使用特征 |
3.3.4 住宅居住空间现状问题及对策 |
3.4 住宅公共空间建成特点及使用现状 |
3.4.1 住宅公共空间基本类型分析 |
3.4.2 住宅公共空间非正规性改造 |
3.4.3 不同年龄阶层住户住宅公共空间活动特征 |
3.4.4 住宅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及对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住宅居住空间优化——营造全龄居住模式 |
4.1 住宅居住空间全龄居住模式优化原则 |
4.1.1 多样化原则 |
4.1.2 互动性原则 |
4.1.3 可持续原则 |
4.2 全龄混居的基础套户分布模式 |
4.2.1 共居型 |
4.2.2 邻居型 |
4.2.3 近居型 |
4.3 全龄适配的户内功能模块系统 |
4.3.1 入口集散模块 |
4.3.2 家庭核心互动模块 |
4.3.3 老年生活模块 |
4.3.4 居家工作休闲模块 |
4.3.5 儿童成长模块 |
4.4 典型住宅户型全家庭发展周期优化研究 |
4.4.1 一居室空间全龄居住模式优化 |
4.4.2 两居室空间全龄居住模式优化 |
4.4.3 三居室空间全龄居住模式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住宅公共空间优化——构建代际交往空间体系 |
5.1 住宅公共空间代际交往空间体系构建原则 |
5.1.1 综合多价性 |
5.1.2 参与共享化 |
5.2 全局性立体化代际交往单元 |
5.2.1 住栋内部公共空间竖向交往单元层次化分布 |
5.2.2 住栋外围公共空间平面交往单元有效性把控 |
5.3 全方位多层次代际交往激励 |
5.3.1 多价性的日常生活场景 |
5.3.2 社区活动组织 |
5.3.3 社区与城市互动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后续研究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无锡70-80 年代住宅小区户型详情表 |
附录二:无锡70-80 年代住宅小区概况表 |
附录三: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既有住宅室内品质提升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室内品质提升理论基础 |
2.1.2 VR理论基础 |
2.2 VR技术在室内品质提升领域的应用方法 |
2.2.1 VR技术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分析 |
2.2.2 VR技术在室内品质提升领域的适用性 |
2.2.3 VR 技术的应用潜力 |
2.3 本章小结 |
3 大连市既有住区室内信息采集调研 |
3.1 图纸调研与分析 |
3.1.1 图纸概况 |
3.1.2 图纸基础信息统计 |
3.1.3 图纸调研结果 |
3.2 入户调研与分析 |
3.2.1 调研对象 |
3.2.2 调研目的 |
3.2.3 调研过程 |
3.2.4 入户调研结果 |
3.2.5 入户小结 |
3.3 问卷调研与分析 |
3.3.1 调研对象 |
3.3.2 调研目的 |
3.3.3 问卷调研过程 |
3.3.4 问卷调研分析 |
3.3.5 问卷调研结果 |
3.4 小结 |
4 既有住宅室内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
4.1 层级化思想 |
4.1.1 室内布局层次划分 |
4.1.2 室内品质提升策略归类 |
4.1.3 阶段式品质提升策略 |
4.2 室内居住空间品质提升策略及交互点设置 |
4.2.1 就寝空间品质提升策略及交互点设置 |
4.2.2 起居空间品质提升策略及交互点设置 |
4.2.3 餐厨空间品质提升策略及交互点设置 |
4.2.4 卫生空间品质提升策略及交互点设置 |
4.3 本章小结 |
5 既有住宅室内品质提升与优化方法研究 |
5.1 虚拟室内空间构建 |
5.1.1 初步设计方案 |
5.1.2 室内品质提升方法构建 |
5.1.3 方法的应用程序 |
5.1.4 室内空间VR效果展示 |
5.2 虚拟室内空间感受调查 |
5.2.1 调研问卷设计 |
5.2.2 调研流程设计 |
5.2.3 调研结果统计 |
5.2.4 调研结果特征分析 |
5.3 室内品质提升与优化方法 |
5.3.1 多样化品质提升设计方法 |
5.3.2 不同户型的品质提升设计方法 |
5.3.3 不同家庭的品质提升设计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室内调研信息表(入户用) |
附录 B 用于既有建筑空间改造的支撑构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9)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1.7.1 章节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
2.4.1 目标:动态舒适 |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
3.1 气候环境 |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
3.2 地貌环境 |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
3.4 本章小结 |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
5.1 营建的对策 |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
5.6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
6.1 地域环境解析 |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
6.2.1 筒屋式民居 |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
6.2.3 现存问题分析 |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概括与总结 |
7.2 问题与不足 |
7.3 愿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
作者简历 |
(10)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及室内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室外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研究现状 |
1.2.2 室内颗粒物污染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现状 |
1.2.3 室内颗粒物污染控制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分析及总结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典型城市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概况 |
2.1.2 数据处理方法 |
2.2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
2.2.1 室外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的污染特点及空间分布 |
2.2.2 室外PM_(2.5)季节平均质量浓度的污染特点及空间分布 |
2.2.3 室外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特定百分位数的污染特点及空间分布 |
2.2.4 室外PM_(2.5)空间聚集性 |
2.3 典型城市历年室外PM_(2.5)污染特点及演变特征 |
2.3.1 历年室外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污染特点 |
2.3.2 历年室外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趋势 |
2.3.3 历年室外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达标情况 |
2.4 北京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及气象因素的影响 |
2.4.1 不同地区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 |
2.4.2 不同气象因素条件下室外PM_(2.5)污染变化特征 |
2.4.3 室外PM_(2.5)污染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室内外颗粒物污染关联性及室内外源特征研究 |
3.1 研究对象与实测方法 |
3.1.1 建筑外窗调研 |
3.1.2 实测对象概况 |
3.1.3 实验仪器及布点 |
3.1.4 数据处理 |
3.2 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及关联性 |
3.2.1 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 |
3.2.2 室内外颗粒物粒径分形维数分布 |
3.2.3 室内外不同粒径颗粒物相关性分析 |
3.3 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源强度估算 |
3.3.1 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 |
3.3.2 室内颗粒物源强度估算方法 |
3.4 建筑室内外PM_(2.5)污染特征及源贡献率 |
3.4.1 建筑室内外PM_(2.5)污染特点 |
3.4.2 建筑室内外PM_(2.5)的I/O比变化规律 |
3.4.3 建筑室内外源对室内PM_(2.5)质量浓度的贡献率 |
3.5 小结 |
第4章 PM_(2.5)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 |
4.1 现有方法确定的依据及问题 |
4.1.1 现有方法的来源及依据 |
4.1.2 现有方法的对比分析 |
4.1.3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
4.2 不同确定方法的统计时长研究 |
4.2.1 历年不保证天数平均值的统计方法 |
4.2.2 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天数的统计方法 |
4.2.3 历年最不利年不保证天数的统计方法 |
4.2.4 三种统计方法的对比分析 |
4.3 不保证天数的确定方法研究 |
4.3.1 统计区间的确定 |
4.3.2 不保证天数的确定 |
4.3.3 室内实际不保证天数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室内PM_(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
5.1 建筑室内PM_(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 |
5.1.1 PM_(2.5)负荷计算理论 |
5.1.2 空气过滤器设计计算 |
5.1.3 空气过滤器设计选型 |
5.2 办公建筑用空气过滤器的设计与选型 |
5.2.1 工程概况 |
5.2.2 设计参数与负荷计算 |
5.2.3 设备PM_(2.5)去除能力 |
5.2.4 空气过滤器选型 |
5.3 住宅建筑用空气净化器的设计与选型 |
5.3.1 PM_(2.5)负荷计算 |
5.3.2 空气净化器选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
致谢 |
四、无锡地区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D]. 王一然.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典型城市住宅居室PM2.5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 杨玉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无锡市老旧社区住宅厨卫空间适老化改造研究[D]. 朱玉婷. 江南大学, 2021
- [4]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居住形态设计研究[D]. 张涵. 江南大学, 2021
- [5]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6]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旧社区住宅空间优化研究 ——以无锡70-80年代住宅小区为例[D]. 宋夷白. 江南大学, 2021
- [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既有住宅室内品质提升设计方法研究[D]. 孔德维.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9]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10]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及室内控制方法研究[D]. 范东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