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门氏菌产草酸盐降解酶的性质及其酶作用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陈帅,邹海燕,高方舟,吴黛灵,张敏,何良英,应光国[1](2020)在《抗生素、重金属和杀生剂抗性共选择机制》文中认为细菌抗生素抗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对公众健康的重要威胁。细菌抗性除了受到抗生素的直接选择压力,也受到其他物质如重金属和杀生剂的共同影响。研究发现,细菌可以通过外排泵系统、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作用靶标点的改变、酶修饰或降解作用、应激反应改变生理特性、金属螯合和生物转化等抗性机制对这些选择压力产生抗性,或者通过协同抗性、交叉抗性和共调控抗性的机制产生多重抗性。本文综述了细菌对抗生素、重金属和杀生剂的单一抗性机制、多重抗性机制,以及重金属和杀生剂对细菌抗生素抗性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高洁[2](2018)在《褐藻胶裂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基因的克隆表达》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生产生物能源的可再生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外研究学者将目标放在了不占用耕地、可持续供应的海洋藻类上面。虽然理论上利用褐藻进行生物乙醇发酵是可行性,但进行工业化生产还难以实现,主要因为工业微生物菌株难以有效降解褐藻胶生成其可利用的单糖,因此寻求高效降解褐藻胶的裂解酶显得非常重要。本项研究旨在为褐藻胶的生物转化提供具有高酶活和广泛底物特异性的褐藻胶裂解酶,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从腐烂海带中分离得到多株褐藻胶降解菌,通过透明圈定性及酶活力定量测定筛选出褐藻胶裂解酶酶活最高的菌株BH17,经16S rRNA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为解藻酸弧菌。对其进行生长特性和产酶条件的研究,发现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为:0.6%海藻酸钠,0.6%磷酸氢二铵,0.2%磷酸氢二钾,4%氯化钠,0.1%七水硫酸镁。最适产酶pH为6.5-7.0,温度为20-25℃,发酵时间48 h。在以上优化条件下,每OD620的酶活达到83 U/mL,优于目前已报道的多数菌株酶活。(2)采用Escherichia coli(E.coli)表达体系对褐藻胶裂解酶相关基因进行克隆表达。根据文献报道的Vibrio alginolyticus 40B基因组中可能的5个褐藻胶裂解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从BH17基因组中获得5个与褐藻胶裂解酶相关基因,并成功转化E.coli BL21,获得系列菌株(E.coli rAlgV1-rAlgV5)。对其中酶活最高的rAlgV3进行了诱导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诱导条件为:菌体OD620达到0.4时,添加IPTG终浓度60 mmol/L于25℃恒温摇床中诱导6 h,酶活达到168 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7.3倍。(3)对重组酶rAlgV3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该酶在4-70℃条件下均有活性,最适反应温度为40℃,并且在4-20℃时,酶相对稳定;该酶在pH 6.5-9.0环境下有较高的酶活,最适pH为8.0;p H稳定性好,在pH 4.5-9.5环境下可以稳定存在;适量的NaCl浓度和Fe2+、Fe3+等离子具有促进酶活的作用,SDS和Cu2+离子可明显抑制酶活力。对酶的底物偏好性研究发现,该酶不仅可以降解褐藻胶中的Poly-M片段,也能降解Poly-G片段,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是少见的双功能裂解酶;通过ESI-MS分析发现该酶降解海藻酸钠主要释放二糖和三糖,是一种内切酶。该酶对于第三代燃料乙醇的发展及褐藻寡糖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吴雪君[3](2017)在《糙皮侧耳降解利用木质纤维素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糙皮侧耳作为我国大宗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可以利用农林废弃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进行菌丝生长,进而形成以子实体为优质蛋白来源的产业。该菌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效率是提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要素。虽然国外对模式真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研究有大量报道,但是对糙皮侧耳的降解能力,底物偏好性,降解相关的酶和调控基因以及降解相关的基因家族的进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薄弱。正是这些理论研究的匮乏,使得中国食药用菌的栽培和育种产业创新性不强,出现单产低、品质差、产业链不连续或过短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开展对该菌降解利用木质纤维素的机理研究对日后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主要对糙皮侧耳的基础生理生化特性,对基质的降解偏好性及具体的降解过程,降解过程中与木质素利用相关的基因、酶以及生命途径,以及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该菌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基因家族的变化这4方面开展了研究。采用了诱导定性培养基,酶活测定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糙皮侧耳的降解能力以及降解过程进行研究;采用不同处理以及不同基质下的RNA转录表达水平对其降解利用木质纤维素的相关基因,所涉及的酶以及生命途径进行研究;采用RAxML 7.2.8建立系统发育树以及R8s、CAFE以及BadiRate软件进行分子钟以及基因的进化变异程度的分析,从而研究重要的基因家族的进化过程。糙皮侧耳的生理生化特性以及降解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较好的MnP以及GLOX分泌能力,纤维素酶分泌能力一般;该菌在降解木质纤维素时更偏向于对木本植物的利用,当降解利用杨树木屑时,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以及漆酶的活性比降解玉米秸秆时活性分别约增高17.1%、20%以及400%。且先对底物细胞壁中的酸不溶木质素进行降解,进而对纤维素展开利用,它所分泌的酶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用于晶胞纤维素,四周以后可以降低0.6%的纤维素结晶度,这与褐腐菌降解无定形纤维素的表现有很大不同;该菌子实体的生长会受到金属铜离子与芳香族化合物愈创木酚、发菌期与出菇期的时间长短、温湿度以及是否催菇的影响;不同比例的栽培料配置也会影响该菌子实体的生物转化率。不同处理以及不同基质的糙皮侧耳转录组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糙皮侧耳具有多种木质素降解的同工酶,且它们对不同的基质有不同的表达水平。其中共9个unigene会受CuCl2影响表达下调,与酶活的表达结果一致,有可能是MnP以及GLOX的控制基因,其主要影响到Mn2+的转运以及乙酰辅酶A的形成。木质素可以诱导5个编码 MnP 的基因,Cluster-3993.31508、Cluster-3993.26196、Cluster-3993.5545、Cluster-3993.5546、Cluster-3993.16055,主要调控 MnP3、MnP6 以及短段 MnP;2 个编码 Laccase 的基因,Cluster-3993.5216、Cluster-3993.9428,主要调控 laccase POXA3a以及Laccase-2;1个芳香族降解酶相关基因,Cluster-3993.22471,参与芳香族复合物的代谢反应;2个细胞色素P450相关基因,Cluster-3993.29594、Cluster-3993.16820,主要参与多环芳烃中的芳香基的转化。同时KEGG及GO富集分类结果表明:糙皮侧耳在降解利用木质纤维素时,主要涉及到利用锰过氧化物酶、漆酶以及乙二醛氧化酶的次生代谢途径,多种辅酶参与的催化反应以及细胞色素P450与芳香族复合物氧化酶参与的异生物质代谢这些生命过程。糙皮侧耳与其他39株食药用菌做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CBM1、GH6以及GH7是该菌降解纤维素的重要基因家族;AA1、AA2以及AA5是该菌降解木质素的重要基因家族;CYP53以及CYP64是该菌细胞色素P450的主要基因家族组成。经过三类家族基因不断地膨胀与收缩,糙皮侧耳P.ostreatus于9 400万年年前出现,并表现出较强的木质素降解能力。该菌作为白腐菌,在漫长的进化史中具有丰富的木质素降解酶基因家族的种类,并且在基因的数量上也占有很大优势;不同降解家族基因的种类及数量直接影响该菌日后所具有的生态习性。
公丕贤[4](2015)在《洋底1924 mbsf深煤层裂褶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煤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洋底沉积物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并在海洋、大气化学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的研究证明洋底沉积物拥有最多的原核微生物类群和数量,虽然近年来有关洋底深部沉积物真菌类群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研究深度有限(<1626mbsf,meters below seafloor),尚未涉及更深真菌类分布和其营养源及功能的研究。该研究基于大洋钻探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IODP)337航次获得的深度达1924mbsf的太平洋洋底煤层样品(C0020A-15R-5),开展了洋底沉积物可培养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煤炭能力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采用模拟原位离子浓度,适当添加营养元素的分离培养基IM,在厌氧条件下,从岩芯样品C0020A-15R-5中分离到一株白色丝状真菌,菌株编号15R-5-F01。根据菌丝形态和孢子显微观察、核糖体RNA序列分析结果,该菌株鉴定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目(Agaricales)、裂褶菌科(Schizophyllaceae)、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以陆地来源的裂褶菌CFCC 7252和海洋来源的裂褶菌MCCC 3A00233为对照,研究了裂褶菌15R-5-F01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证明该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pH为7、盐度为2.92%,更适宜在厌氧环境下生长。其生长特性与陆地来源菌株CFCC 7252接近,而与海洋来源菌株MCCC 3A00233较远。结合ITS序列分析,推测洋底沉积物裂褶菌来源于陆地,并随植物一同沉积。采用平板培养法,将煤粉直接撒在长满菌丝的纯化培养基(PM)平板上厌氧培养3天发现,褐煤煤粉液化为黑色液滴。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裂褶菌15R-5-F01菌丝对褐煤有明显的吸附作用,表明该菌有潜在降解褐煤的能力。采用摇瓶培养法培养20天,研究了裂褶菌15R-5-F01在不同条件下降解新疆褐煤的能力。发现葡萄糖和氧气对该菌降解褐煤没有显着性影响,降解率都达到15%。生物量除不加葡萄糖厌氧培养较低(0.01g),其他处理都达到0.15g。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裂褶菌15R-5-F01降解褐煤过程中褐煤表面结构的变化,发现该菌与褐煤相互接触,通过氧化作用使煤表面元素C和H含量分别下降1.68%-3.31%和0.64%-0.69%,具有芳香环结构(680-800 cm-1)的物质减少。对该菌降解褐煤中间产物的GC-MS分析,发现主要为2,3-二氢-9,10-二羟基1,4-蒽醌、n-棕榈酸、2,6-二甲基苯甲醛等。对该菌降解褐煤终产物的GC分析,发现有CH4(1.48mg/m3)的生成。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裂褶菌15R-5-F01可以完全矿化褐煤,形成甲烷。比较了在好氧与厌氧条件下裂褶菌15R-5-F01降解褐煤的差异,发现在好氧条件下,褐煤表面C元素含量降低较高(3.31%),自由羟基(3650cm-1)增多,降解中间产物较少(3种),而在厌氧条件下,C元素含量下降较少(1.68%),表面羟基(3200-3500cm-1)减少,降解中间产物较多(10种)。表明裂褶菌15R-5-F01降解褐煤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可能具有不同的降解机制。采用与降解褐煤相同的研究方法,测定了裂褶菌15R-5-F01降解高阶皖南烟煤的能力,发现该菌对烟煤也有一定的作用:葡萄糖和氧气对皖南烟煤降解率影响不显着,降解率为6.5%-9.0%,而葡萄糖对降解烟煤过程中生物量有较大影响,在不添加葡萄糖的处理组,其生物量(0.01g)显着低于添加葡萄糖处理组(0.08-0.12g)。元素分析发现,烟煤降解后C、H元素含量分别下降0.67%-1.45%和0.1 3%-0.25%;红外分析得知,烟煤羟基类结构(3200-3500cm-1)增多。通过对裂褶菌15R-5-F01降解褐煤和烟煤实验中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的测定,证明该菌降解褐煤主要依赖于MnP和Lip,煤炭可显着诱导这两种酶的酶活,而Lac酶活很低(<1U/L)。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对该菌MnP、Lip和Lac酶活没有显着影响,表明裂褶菌15R-5-F01采用非共代谢途径降解煤。创新性:(1)发现洋底1924mbsf深煤层中有真菌的分布,这也是目前报道的洋底沉积物真菌分布的最深记录。(2)发现裂褶菌分布于洋底沉积物,且其可能来源于陆地。(3)发现裂褶菌15R-5-F01具有很高的褐煤降解活性,并可降解更高阶的烟煤。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真菌是深部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洋底沉积物环境的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
张青山[5](2014)在《芘降解真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和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多环芳烃具有“三致”特性,对生物产生遗传毒性,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性。同时,该类化合物具有高度稳定性,难被降解。煤、石油工业产生的大量多环芳烃和大气及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会经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不可避免的造成水中多环芳烃污染,多环芳烃的积累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有机物。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尤其是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是较为经济有效的技术之一。本文以多环芳烃的典型化合物——芘为研究对象,筛选芘高效降解菌株,研究其对芘的降解条件及代谢特性。主要方法及结论如下:1.以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污水及大型真菌为样品,在渐次提高芘浓度的条件下初步筛选出六株菌株,而后在漆酶活性的定性检测下,复筛得到一株耐芘的产漆酶菌株H,经生理生化分析和18S rDNA序列鉴定,确定菌株H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2.以菌株H的最高生物量和漆酶活性为指标,考察了马铃薯-芘培养基和无机盐-芘培养基对菌株H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酶的影响,确定无机盐培养基为降解实验培养基。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pH值、曝气时间对菌株在无机盐培养基上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酶的影响,确定最优方案为温度30℃、pH=7,曝气时间Omin;在最佳条件下,通过对比不同芘初始浓度(30、50、80、100、150mg/L)下的生物量与漆酶活性,最终确定最佳芘初始浓度为80mg/L。3.在最佳降解条件下,研究菌株H对芘的单底物降解及分别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糖、水杨酸和琥珀酸钠的双底物降解,发现单底物降解时芘的降解率为33%,双底物降解体系整体上提高了芘的降解效果,其中以琥珀酸钠-芘质量比为1的实验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效率为51.6%;葡萄糖能够促进细胞增殖,水杨酸和琥珀酸钠能够诱导漆酶产生,但高浓度会对菌株H细胞和漆酶活性产生毒害和竞争性抑制作用。4.在最佳降解条件下,通过1stopt软件拟合,发现菌株H对芘的单底物降解符合缺乏生长基质的共代谢动力学方程Sc=80-Tcb*85.4*(1-e-0.027*t),单位生物转化的芘Tcb=0.2875。
杜金[6](2013)在《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HFP)为研究材料,采用酶降解和酸降解两种方法降解,对降解后获得寡糖进行分离分析,并对寡糖进行生理学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还原糖得率作为参考指标,分别对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进行酶降解、酸降解。其中,酶降解反应对反应料液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优选,反应的最佳工艺是料液比为1:45,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5h。选取酶法制备还原糖得率低(21.67%)、中(32.33%)、高(36.11%)三组寡糖产物分别命名为HFP-E1、HFP-E2、HFP-E3组进行进一步研究。酸降解反应的对反应时间、pH、反应温度进行优选,反应的最佳工艺是温度25℃,pH3,时间1h。选取酸法制备还原糖得率低(39.63%)、中(45.01%)、高(48.79%)三组寡糖产物分别命名为HFP-A1、HFP-A2、HFP-A3组进行进一步研究。2.采用葡聚糖凝胶层析和荧光辅助糖电泳两种方法对两种降解方法制备的6种寡糖进行分离分析,得HFP-A组分子量整体小于HFP-E组,随各组分寡糖还原糖得率增加分子量减小。3.通过体内、体外两种条件研究HFP、HFP-E组、HFP-A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体内结果基本一致,各组分寡糖均能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生长,抑制致病菌增殖,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降低肠道pH值。HFP-E组作用效果优于HFP-A组。4.通过体内、体外两种条件研究HFP、HFP-E组、HFP-A组对免疫功能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体内结果基本一致,其各组分寡糖均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使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升高,促进细胞因子IL-2、TNF-α的分泌。HFP-A组作用效果优于HFP-E组。
马永生[7](2011)在《口服微囊化噬菌体的制备及其在胃肠环境中的稳定性、释放行为和抗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噬菌体是一类细菌性病毒,其中裂解性噬菌体在感染宿主菌后能快速复制增殖,并最终破裂菌体细胞从而达到抗菌效果。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噬菌体治疗具有特异性强、自我复制增殖、安全无残留以及来源丰富等优势,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噬菌体在防治动物细菌性疾病方面卓有成效,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噬菌体缺乏合适的给药剂型,尤其是在治疗动物肠道疾病时,口服噬菌体的活性易遭胃酸、消化酶和胆汁酸盐的破坏,丧失抗菌活性。因此,开发噬菌体口服给药系统便成为噬菌体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以pH敏感性高分子为载体材料对噬菌体进行微囊化包埋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策略。本研究首先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液滴法对沙门氏菌噬菌体FelixOl进行微囊化包埋。结果显示,噬菌体在整个包埋过程中能够保持完整的生物活性,且平均包埋率达到93.3%。未包埋噬菌体Felix O1对酸极其敏感,在pH<3.7的酸性溶液中,孵育5 min活性即完全丧失。微囊化噬菌体对酸耐受性显着提高,在pH 2.4的模拟胃液中孵育1 h,效价仅降低2.58 log10PFU/g;噬菌体Felix O1在胆汁酸中不稳定,未包埋噬菌体在1%和2%的胆汁酸中孵育3h后,效价分别降低1.29和1.67log10PFU/g,而微囊化噬菌体的活性则完全保留;在模拟肠液中,微囊化噬菌体孵育6h后近乎完全释放。另外,噬菌体在湿态微球中具有很好的保存稳定性,4℃保存6个星期,活性无明显损失;对干燥微球,40℃或22℃保存6个星期后,噬菌体效价分别下降了0.90和1.20log10PFU/g,故较常温条件,微囊化噬菌体在4℃条件下保存更稳定。为增加微囊化噬菌体在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并改变其释放性能,本论文向海藻酸钙微球中分别添加了CaCO3无机微粒和乳清蛋白。结果显示海藻酸钙微球中掺合CaCO3微粒后,噬菌体的包埋率不受影响,对胃酸耐受性显着提高,在pH 2.5的模拟胃液中孵育2 h后效价仅下降0.17log10PFU/g;噬菌体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减慢,12小时后累计释放率约为68%。以海藻酸钠和乳清蛋白共混凝胶为载体微球时,噬菌体在pH 2.5的模拟胃液中孵育2 h后效价仅下降0.53 log10PFU/g;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加快,孵育3 h后噬菌体基本完全释放。释药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噬菌体为非Fickian扩散控制型释放,微球骨架溶蚀或内部凝胶网络的酶解断裂是噬菌体释放的控制因素。在对微囊化噬菌体干燥保护剂的筛选时发现蔗糖、海藻糖、麦芽糊精和脱脂奶粉均能增加噬菌体K在干燥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干燥保护效果与浓度相关。动物体内实验,以鸡和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口服微囊化噬菌体在动物消化道中的释放行为及分布规律,并比较不同载体微球间噬菌体释放行为的差异。结果显示以Chitosan-Alginate微球和Alginate/CaCO3微球为包埋载体时,微囊化噬菌体在鸡肠道中难以释放,口服后1-4 h肠道各部位释放量均低于4log10PFU/g,相比较在小鼠肠道中释放量明显增加但也不完全。而经Alginate/Whey微球包埋后,噬菌体通过鸡肌胃后的存活率显着提高,而且能够在肠道内充分释放。进一步通过对鸡的沙门氏菌攻毒保护实验证实,口服Alginate/Whey微囊化噬菌体后12h和24 h,鸡盲肠中沙门氏菌浓度分别降低了1.34和1.27log10CFU/g,减菌效果显着优于未包埋噬菌体组。采用人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体外培养模型,研究了噬菌体对胞内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裂解活性。结果表明噬菌体Felix O1对已侵入胞内的沙门氏菌无感染能力,仅能抑制细菌对宿主细胞的侵入,提示沙门氏菌的胞内侵袭性可能是影响噬菌体抗菌效果的限制因素之一。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制备出口服微囊化噬菌体,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考察了微囊化噬菌体在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释放行为及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证实微囊化包埋能保护噬菌体免受胃酸和胆汁的破坏作用,并提供足量的噬菌体进入肠道中释放,充分发挥其抗菌作用,这为噬菌体在动物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邵单炫[8](2011)在《发酵香肠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文中提出本土自然发酵香肠中存在丰富的菌种资源,从四川成都、乐山、达州、以及重庆、山东青岛、湖北武汉等20个地方采集家庭自然发酵香肠,对其进行分离筛选获得具有优良发酵性能的菌株,并鉴定到种。对其进行抑菌性机理探讨,以益生性为指标,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发酵香肠菌种筛选体系。本实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从样品中分离纯化出产生溶钙圈的45株细菌,观察形态特征,得到37株杆菌,8株球菌。根据pH下降情况,耐盐性耐硝性筛选出符合发酵香肠基本条件的菌种,得到26株菌。对筛选出的26菌株进行分子提取,ERIC-PCR进行聚类,分出4大类,代表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为香肠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弯曲乳杆菌4类菌。在每一类菌挑选一代表菌株进行生理特性研究,于培养箱中静置培养,培养时的初始pH值6.5,温度30℃。对其发酵变化曲线进行的测定结果为:发酵16-20时为最佳的收获期,此时菌体量最大,24小时pH变化曲线几乎跟生产曲线一致。进行发酵特性筛选,筛选出符合条件的13株菌,这13株菌不产粘液,不产H202,不产气,不产氨,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它们不具有蛋白酶和脂肪酶其中Cwl和Cq4具有硝酸盐还原的特性。筛选出具有抑菌性的菌株,得到对2种或2种以上指示菌有抑菌效果的12株菌,探讨其抑菌机理,13株进行抑菌试验的菌株除9株是因为产酸和其他因素抑菌外,其余4株菌株均为产细菌素抑菌,达到了31%的比例。选择出降解胆固醇20%以上降解率的菌株,Sl2、Cq3、Dzl、Cwl和Sl1共5株,其中S12降解胆固醇能力最强,降解率在72h达到了25%,最后加上具有硝酸盐还原能力的Cq4,最终得到这5株符合生产的香肠发酵剂。对发酵剂进行拮抗实验,菌株间均无拮抗反应,所以是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发酵剂。
黄丹莲[9](2011)在《堆肥微生物群落演替及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强化堆肥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堆肥技术作为一项经济有效的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备受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但传统堆肥法常因含难降解有机物木质素而堆制效果不佳,且因成品中重金属的潜在威胁而应用受限,阻碍了堆肥资源化技术的发展,故改进堆肥技术以提高堆肥效率、降低重金属毒性非常重要。由于堆肥过程中木质素等有机物的降解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群落的共同作用,了解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基本信息,是发展堆肥新方法与理论的重要基础。因此,以微生物群落演替研究为依据,针对传统堆肥法存在的木质素难降解、重金属污染需控制这两个问题,开发能同时实现高效堆肥和降低成品重金属毒性的堆肥新方法与机理,对推动堆肥技术大跨度发展,实现高效快速堆肥处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系统地研究了高效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与其胞外酶的行为机制及对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木质素降解、腐殖质形成的作用机理,并考察强化堆肥法对堆肥重金属毒性的影响,发展了新型高效的基于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复合酶的强化堆肥技术与理论。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包括以下4个部分内容:第1部分为堆肥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的相关性研究。(1)采用醌指纹法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高温阶段,Q-9(H2)、Q-10(H2)表征的真菌是半纤维素、纤维素的主要降解者,MK-7、Q-10分别表征的细菌、嗜热真菌是主要木质素降解者,而Q-9表征的黑曲霉、青霉等嗜温木质素降解真菌量少,降解作用有限。降温阶段,Q-9和长链甲基萘醌增多,其与优势醌MK-7分别表征的真菌、放线菌、细菌协同作用,促使木质素大量降解,并呈较高的纤维素降解率。(2)含MK-9(H2)的放线菌分别与MK-9、MK-9(H6)、MK-10(H6)表征的放线菌有良好共存性,含MK-5(H2)的细菌分别与MK-9、MK-9(H2)表征的放线菌友好共存,互促生长繁殖。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显示,细菌在高温期最活跃,堆肥过程细菌群落基因多样性变化小。(3)结合主成分、相关性分析等探讨了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的相关性。发现Q-9、MK-7、MK-8(H2)、MK-9、 MK-9(H2)、MK-9(H6)、MK-9(H8)和MK-10(H6)表征的嗜温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组成的特定群落是起关键作用的木质素降解群落,与木质素降解正相关,含后7种醌的微生物群落还与纤维素降解正相关。(4)证实了木质素的降解显着影响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指出堆肥过程木质素降解真菌的劣势地位限制了木质素的降解,可通过接种木质素降解真菌促进木质素降解、提高堆肥效率。第2部分着重研究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胞外酶强化堆肥技术及机理。(1)针对高效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白腐真菌特性与降解机理展开研究。发现温度和含水率是影响该菌固态发酵产酶和降解能力的最主要因素,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菌种驯化5d,接种量0.8%,吐温80添加量0.3%,温度37℃,含水率85%。证实该菌能严重破坏木质素结构,使苯环开环,难降解的大分子长键烃断裂成易降解的小分子短键烃。提出了用关联分析思想判别白腐菌产酶过程最显着影响因素,建立了GM(1,1)模型预测日产酶量,发现在最显着影响因素含水率不变时,GM(1,1)模型能快速准确地预测产酶,减少实验工作量。(2)建立了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强化堆肥法处理木质纤维素类废物。证实强化堆肥法可增加微生物活性,提高木质素降解率至43.9%,使有机物降解更彻底。(3)进一步研究强化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和腐殖质形成。发现强化堆肥法显着提高了成品腐殖化程度(54.1%)和总微生物量,但降低了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使Q-9、长链甲基萘醌分别表征的木质素降解真菌、放线菌增多,尤其木质素降解真菌成为优势菌,Q-8、MK-7分别表征的固氮细菌、木质素降解细菌增多,而其它微生物减少。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强化堆肥法明显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尤其在16~28d影响最大,大大加强了木质素降解真菌、放线菌在整个堆肥体系中的影响力,利于木质素降解。(4)制备了木质素降解功能复合酶,考察了其在稻草、米糠、蔬菜残余、土壤4种典型堆肥基质表面的传输行为与附着性能,并研究其降解天然木质素机理。发现复合酶在稻草、米糠中传输性能最佳,可传输至基质柱深层;在4种基质表面的附着都属有利吸附,利于酶与基质的有效接触。复合酶酶解木质素时,通过氧化苯甲醇单元、脱甲氧基和甲基、断裂部分碳碳双键、醚键与Ca-Cβ键并氧化Ca侧链成羧酸、芳环开环及芳环取代等一系列反应,导致木质素结构中醇羟基、亚甲基、甲氧基、甲基、醚键、碳碳双键、苯环等减少,香草酸、阿魏酸等酯型结构被分解,木质素二聚体解聚成低分子物质,羰基、取代芳环等增多。(6)研究了功能复合酶强化堆肥法对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木质素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复合酶显着增强了总有机质的降解和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能力。Biolog分析表明,复合酶主要影响了微生物群落对17种碳源的利用,大大提高了丙酮酸甲酯、a-环式糊精、D-甘露醇、D-半乳糖醛酸、衣康酸、L-天冬酰胺的利用,降低了D,L-a-磷酸甘油、L-苏氨酸、甘氨酰-L-谷氨酸、腐胺的利用。复合酶显着促进了木质素降解,可能与其既能催化木质素分解,又能增强微生物对酚类化合物、羧酸类等木质素降解中间产物的代谢有关。第3部分为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强化堆肥法处理Pb污染基质及过程机理研究。(1)探讨了Pb胁迫下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白腐菌的反应行为和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该菌通过菌丝缠绕更致密及分泌胞外物质2种反应行为来抵御Pb毒性,在含400mg L-1Pb2+的液态培养基中能较好生长。Pb污染固态基质处理中,白腐菌定殖能力与水溶交换态Pb减少率(含量高于8.2mg kg-1时)正相关;不同浓度Pb对纤维素酶活、纤维素降解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Pb使木聚糖酶、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和半纤维素、木质素降解增强。(2)系统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不同浓度Pb污染木质纤维素废物的整个过程,探讨了它对Pb的钝化机制。发现即使初始Pb浓度为400mg kg-1干基质时,该菌仍能降解43.1%的木质纤维素,并形成腐殖质,大大减少游离态Pb。初始Pb浓度为30mg kg-1时,木质纤维素、有机质降解率高达56.8%、64.0%,木质素降解选择性指数较高。经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发现,该菌对Pb的钝化可能主要通过:菌丝表面的吸附与离子交换作用,及该菌代谢物的络合作用。(3)研究了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强化堆肥法处理Pb污染垃圾及机理。发现强化堆肥法能经济有效地处理Pb污染垃圾,堆制过程中有较高的微生物量、CO2释放量,使成品中水溶交换态Pb含量为0%、毒性小。且指出水溶性有机C/N变化不宜作为重金属垃圾堆肥的腐熟度评价指标,可考虑改用木质素、粗纤维余量。(4)研究了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强化堆肥法修复Pb污染土壤及机理。发现由于微生物菌丝体对Pb离子的强吸附作用及堆肥过程中生成腐殖质的络合作用,污染土壤经强化堆肥法修复后,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碳源代谢能力增强,游离态Pb转为以残留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第4部分着重开展关键生物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演替与木质素降解的映射模型的构建。(1)构建了木质纤维素废物处理体系中酶活与木质素降解率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该模型中输入酶活值能准确预测木质素的降解。(2)构建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与木质素降解率关系的ANN模型,该模型中输入群落信息能有效预测木质素降解。ANN模型在复杂关系解析中具优越性,为定量分析关键酶、微生物群落对木质素降解的影响提供了技术支持,可高效指导有关复合酶、复合菌剂的开发和应用。本论文研究揭示了堆肥微生物群落演替及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强化堆肥机理,可为科学认识堆肥反应本质提供微生物群落信息,为微生物选育、复合生物促进剂等相关研究的合理开展提供依据;并为高效快速堆肥新方法的发展奠定基础,以克服传统堆肥法处理效率低、腐熟程度差等不足。
廖春龙[10](2010)在《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聚乳果糖(O-β-D-galactopyranosyl-(1→2)-β-D-fructofuranoside)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如低热量,难消化、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抑制致病菌产生、抗龋齿作用、调整肠道功能、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矿物质吸收功能等,发展前景巨大。在我国,低聚乳果糖的研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其产业化在国内一直未见报道,原因是在生产中酶的活力和糖的纯化制约了其在国内的发展。本课题拟研究微生物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工艺条件,确定低聚乳果糖的最佳合成方案,并对低聚乳果糖的脱色,纯化进行初步研究,为以后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数。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归纳如下:1.确定β-呋喃果糖苷酶粗酶液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蔗糖和乳糖为底物,利用β-呋喃果糖苷酶粗酶液合成低聚乳果糖,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实验,对酶法合成工艺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工艺条件如下:反应时间为22h45min,pH值为7.0,反应温度为35℃,底物浓度为20%,底物与酶的体积比为1:1(酶活为250U/mL),低聚乳果糖含量为22.70%。结论:Box-Behnken结合响应面优化果糖苷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工艺,模型可靠,方法可行。2.确定低聚乳果糖的活性炭脱色工艺。方法: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对脱色过程中的脱色率和回收率进行优化。用均匀设计的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层为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输出层为脱色率和回收率,再利用遗传算法对网络进行多目标寻优,得到Pareto最优解。结果:Pareto最优解为:活性炭用量为2.1894-2.1897%,脱色时间为64.05-64.06min,脱色温度为74.22-78.90℃。验证试验的实际测量值为脱色率94.85%,低聚乳果糖回收率为97.23%,实际值和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51%和0.12%。结论: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优化低聚乳果糖脱色工艺,模型可靠,方法可行,达到较理想脱色效果。3.对酶法合成的低聚乳果糖混合糖液进行初步纯化。方法:通过乳糖结晶和离子交换法对低聚乳果糖进行了初步纯化,对乳糖结晶的部分工艺条件和离子交换法的部分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最佳工艺条件如下:低聚乳果糖混合溶液浓缩至25%,加入乳糖晶种放置于4℃的冰箱中2天,取出,4500r/min离心20min,得上清液;再经过离子交换法纯化,纯化条件为进样量为5mL,柱温为常温,洗脱流速为2mL/min,柱长水平选择为5m。经初步纯化后,混合糖液中低聚乳果糖含量从18.26%提高到41.62%。结论:低聚乳果糖混合糖液经乳糖结晶和离子交换法初步纯化,含量从18.26%提高到41.62%。4.建立了适合中小企业低聚乳果糖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检测方法。方法:薄层分离和苯酚硫酸法相结合,正丁醇:冰乙酸:水=8:3:1,显色剂:苯胺-二苯胺-磷酸,条带点样,点样量为5μl。结果:薄层层析可将低聚乳果糖反应液中单糖至三糖各组分分开,并首次用薄层色谱证明了酶法合成的低聚乳果糖样品中果糖的存在,通过苯酚硫酸法分析低聚乳果糖,线性范围为10.8-39.6mg/mL(R2=0.9939),精密度RSD为1.5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8%,RSD为3.07%。结论:以薄层层析-苯酚硫酸法检测食品或大豆低聚糖中棉籽糖含量,测定结果与HPLC法对照,相对误差为3.22%,可用于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检测。
二、沙门氏菌产草酸盐降解酶的性质及其酶作用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门氏菌产草酸盐降解酶的性质及其酶作用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抗生素、重金属和杀生剂抗性共选择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中的选择压力及其抗性机制(Chemical selection pressure in the environment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
1.1 外排泵功能 |
1.2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
1.3 改变作用靶标点 |
1.4 酶修饰和降解作用 |
1.5 应激反应及改变生理特性 |
1.6 金属螯合与生物转化 |
2 细菌对多种选择压力的共选择机制(Resistance mechanism of bacteria to multiple selection pressures) |
2.1 协同抗性(共抗性) |
2.2 交叉抗性 |
2.3 共调控抗性 |
3 重金属和杀生剂对细菌抗生素抗性影响的研究现状(Research status of the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and biocides on bacteri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
4 研究展望(Research prospect) |
(2)褐藻胶裂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基因的克隆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褐藻简介 |
1.1.1 褐藻的特性 |
1.1.2 褐藻的主要组成成分 |
1.2 褐藻胶 |
1.2.1 褐藻胶的结构和性质 |
1.2.2 褐藻胶的降解方法 |
1.3 褐藻胶寡糖的应用与前景 |
1.4 褐藻胶裂解酶 |
1.4.1 褐藻胶裂解酶的来源与分类 |
1.4.2 褐藻胶裂解酶的结构 |
1.4.3 褐藻胶裂解酶底物特异性及与结构的关系 |
1.4.4 褐藻胶裂解酶活性检测方法 |
1.4.5 褐藻胶裂解酶的功能与应用前景 |
1.5 褐藻产生物乙醇的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2 褐藻胶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实验试剂 |
2.2.3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种来源 |
2.3.2 褐藻胶降解菌的筛选 |
2.3.3 菌种保藏 |
2.3.4 菌株鉴定与分析 |
2.3.5 产酶条件优化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褐藻胶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
2.4.2 种子培养基菌株BH17的生长曲线 |
2.4.3 培养基成分优化 |
2.4.4 发酵条件的优化 |
2.5 小结 |
3 褐藻胶裂解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菌株和质粒 |
3.2.2 培养基 |
3.2.4 试剂 |
3.2.5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引物设计及序列比对 |
3.3.2 质粒提取与E.coliDH5α感受态的制备 |
3.3.3 PCR法扩增褐藻胶降解关键酶基因 |
3.3.4 重组载体的构建及转化 |
3.3.5 重组酶的表达及检测 |
3.3.6 重组酶的酶活测定方法 |
3.3.7 诱导条件的优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褐藻胶裂解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3.4.2 五株重组菌褐藻胶裂解酶的表达 |
3.4.3 五株重组菌褐藻胶裂解酶的酶活测定 |
3.4.4 rAlgV3诱导条件的优化 |
3.4.5 BL21-AlgV3的高密度培养及诱导表达 |
3.5 小结 |
4 褐藻胶裂解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试验仪器 |
4.2.2 主要化学试剂 |
4.2.3 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重力柱纯化重组酶 |
4.3.2 重组酶rAlgV3酶活测定 |
4.3.3 WesternBloting验证 |
4.3.4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 |
4.3.5 重组酶rAlgV3的酶学性质 |
4.3.6 褐藻胶裂解酶降解产物ESI-MS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重组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4.4.2 重组酶rAlgV3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
4.4.3 重组酶rAlgV3的最适pH和pH稳定性 |
4.4.4 不同离子对重组酶rAlgV3酶活的影响 |
4.4.5 不同NaCl浓度对重组酶rAlgV3活性的影响 |
4.4.6 重组酶rAlgV3底物偏好性分析 |
4.4.7 褐藻胶裂解酶降解产物ESI-MS分析 |
4.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BH17基因序列 |
附录B VMC35240基因及蛋白序列 |
附录C rAlgV3基因及蛋白序列 |
附录D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糙皮侧耳降解利用木质纤维素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糙皮侧耳的概况 |
1.1.1. 糙皮侧耳的生物学特性 |
1.1.2. 糙皮侧耳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
1.1.3. 糙皮侧耳的工业价值 |
1.2. 木质纤维素及其相应降解酶的研究概况 |
1.2.1. 降解木质素的相关酶 |
1.2.2. 降解纤维素的相关酶 |
1.2.3. 降解半纤维素的相关酶 |
1.3.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基因家族的研究概况 |
1.3.1. CAZy家族 |
1.3.2. 氧化酶类基因家族 |
1.3.3. 糙皮侧耳基因组概述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糙皮侧耳的生理生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糙皮侧耳在平板上的定性反应 |
2.2.2. 栽培料上糙皮侧耳CCEF89的生长特性 |
2.2.3. 糙皮侧耳CCEF89子实体产出条件 |
2.2.4. 发菌期糙皮侧耳相关降解酶酶活变化 |
2.2.5. 发菌期糙皮侧耳总蛋白质含量变化 |
2.2.6. 发菌期糙皮侧耳降解酶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3. 糙皮侧耳与其他木腐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对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来源 |
3.1.2. 培养基 |
3.1.3. 愈创木酚培养基初步筛选高效白腐真菌 |
3.1.4. 羧甲基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初步筛选高效褐腐真菌 |
3.1.5. 活化菌种及制备接种液 |
3.1.6. 重量法绘生长曲线 |
3.1.7. 固体发酵 |
3.1.8. 降解酶活测定 |
3.1.9. 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测定 |
3.1.10.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构分析 |
3.1.11.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结晶度分析 |
3.1.12. 响应面优化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木腐菌的筛选 |
3.2.2. 重量法绘制菌株生长曲线 |
3.2.3. 通过固体发酵探索木腐菌降解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过程 |
3.2.4. 糙皮侧耳CCEF89栽培料的BBD响应面优化设计 |
3.3. 讨论 |
4. 糙皮侧耳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相关基因及生命途径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菌株 |
4.1.2. 试验试剂 |
4.1.3. 相关酶活测定 |
4.1.4. 转录组测试样品制备 |
4.1.5. Trizol法提取RNA及其质量检测 |
4.1.6. cDNA文库构建及HiSeq~(TM)2500高通量测序流程 |
4.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RNA样品检测 |
4.2.2. 两种处理下糙皮侧耳CCEF89的转录组表达分析 |
4.2.3. 不同基质上糙皮侧耳CCEF89的转录组分析 |
4.3. 讨论 |
5. 糙皮侧耳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基因家族进化及生态习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收集与注释 |
5.1.2. 系统发育分析 |
5.1.3. 分子钟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食药用菌的系统发育和进化分析 |
5.2.2. CAZy以及氧化还原酶基因家族多样性 |
5.2.3. 食药用菌的基因进化 |
5.2.4. 降解木质纤维素相关家族的基因进化 |
5.3. 讨论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洋底1924 mbsf深煤层裂褶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煤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洋底深部生物圈 |
1.1 大洋钻探计划 |
1.2 洋底沉积物真菌分布及多样性 |
1.3 洋底沉积物真菌环境适应性及其功能研究 |
2 微生物降解煤炭相关研究 |
2.1 煤炭的结构及形成 |
2.2 降解煤炭的微生物 |
2.3 微生物降解煤炭的机理 |
2.4 微生物降解煤炭的研究方法 |
3 裂褶菌研究现状 |
3.1 裂褶菌的生物学特性 |
3.2 裂褶菌的开发价值 |
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洋底沉积物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 |
1.1 样品 |
1.2 培养基 |
2 方法 |
2.1 真菌的分离 |
2.2 真菌的鉴定 |
2.3 裂褶菌种内进化分析 |
3 结果 |
3.1 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3.2 裂褶菌种内进化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裂褶菌15R-5-F01生长特性研究 |
1 材料 |
1.1 菌种 |
1.2 培养基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温度的影响 |
3.2 pH的影响 |
3.3 氧气的影响 |
3.4 盐度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裂褶菌15R-5-F01对褐煤的降解 |
1 材料 |
1.1 煤样 |
1.2 培养基 |
2 方法 |
2.1 煤的预处理 |
2.2 真菌对煤炭的降解 |
3 结果 |
3.1 褐煤的吸附和液化作用 |
3.2 对褐煤的降解能力 |
3.3 降解褐煤过程 |
3.4 对烟煤的降解 |
4 讨论 |
第五章 裂褶菌15R-5-F01利用煤炭的机理探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木质素降解酶筛选 |
2.2 降解煤过程木质素降解酶活力测定 |
2.3 木质素降解酶活力的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木质素降解酶酶活筛选 |
3.2 降解褐煤过程木质素降解酶活力测定 |
3.3 降解烟煤过程木质素降解酶活力测定 |
3.4 木质素降解酶活力的验证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芘降解真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和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水体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 |
2.1.1 多环芳烃结构及性质 |
2.1.2 多环芳烃的危害 |
2.1.3 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来源 |
2.2 水中多环芳烃去除方法 |
2.2.1 物理方法 |
2.2.2 化学方法 |
2.2.3 生物方法 |
2.3 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2.3.1 多环芳烃修复微生物的种类 |
2.3.2 微生物中降解多环芳烃的酶系统 |
2.3.3 影响微生物修复多环芳烃的主要因素 |
2.4 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共代谢 |
2.4.1 微生物对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共代谢 |
2.4.2 生物降解动力学 |
第三章 芘降解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样品来源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种筛选 |
3.2.2 菌株的鉴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初筛结果 |
3.3.2 复筛结果 |
3.3.3 菌株鉴定结果 |
3.4 讨论 |
3.4.1 菌株的富集与筛选 |
3.4.2 米曲霉的研究现状 |
3.4.3 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菌株H的生长条件及产漆酶条件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培养基对菌株H生长及漆酶活性的影响 |
4.2.2 环境条件对菌株H生长及漆酶活性的影响 |
4.2.3 芘初始浓度对菌株H生长及漆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培养基的选择 |
4.3.2 O_2含量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菌株H对芘代谢方式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芘的提取与测定 |
5.2.3 菌悬液的制备 |
5.2.4 生物量的测定 |
5.2.5 漆酶活性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 |
5.3.1 单基质代谢 |
5.3.2 共代谢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菌株H对芘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
6.1 动力学适用性分析 |
6.2 数据分析方法 |
6.2.1 软件简介 |
6.2.2 具体方法 |
6.2.3 参数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相关参数测定及结果 |
6.3.2 单基质代谢的动力学拟合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常见多环芳烃的细菌代谢路径 |
附录2 分子生物学鉴定步骤 |
附录3 菌株H18S RDNA所得基因序列 |
附录4 芘的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多糖降解方法的研究进展 |
1.1 物理降解法 |
1.2 化学降解法 |
1.3 生物降解法 |
第二章 寡糖分离分析研究进展 |
2.1 寡糖的分离方法 |
2.2 寡糖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三章 寡糖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
3.1 寡糖的生理功能概述 |
3.2 寡糖对机体免疫调控作用机制研究 |
3.3 寡糖对肠道生理功能的影响研究 |
第四章 小刺猴头菌多糖简介及研究概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制备及产物分析 |
试验一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制备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试验二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产物分离分析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体外生理活性研究 |
试验一 体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试验二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体内生理活性研究 |
试验一 实验动物分组及S180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
3.1 材料和方法 |
试验二 体内对S180荷瘤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试验三 体内对S180荷瘤小鼠盲肠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试验四 体内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试验五 体内对S180荷瘤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口服微囊化噬菌体的制备及其在胃肠环境中的稳定性、释放行为和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引言 |
1 噬菌体治疗及微囊化技术研究概况 |
1.1 噬菌体的研究进展 |
1.1.1 噬菌体的发现 |
1.1.2 噬菌体的分类 |
1.1.3 噬菌体生物学 |
1.1.4 噬菌体治疗早期研究概述 |
1.1.5 噬菌体治疗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研究进展 |
1.1.6 噬菌体治疗的优势 |
1.2 微囊化技术 |
1.2.1 微囊化技术概述 |
1.2.2 海藻酸盐微球研究进展 |
1.2.3 病毒微囊化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2 口服噬菌体海藻酸盐微球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菌种及噬菌体 |
2.2.2 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噬菌体的扩增纯化及效价测定 |
2.3.2 载噬菌体微球的制备 |
2.3.3 载噬菌体微球的粒径及形态分析 |
2.3.4 游离噬菌体Felix O1的pH稳定性 |
2.3.5 微囊化噬菌体在模拟胃液中的稳定性 |
2.3.6 微囊化噬菌体在胆汁酸盐中的稳定性 |
2.3.7 微囊化噬菌体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行为 |
2.3.8 微囊化噬菌体的保存稳定性研究 |
2.3.9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噬菌体的微囊化及其包埋率 |
2.4.2 载噬菌体微球的形态特征 |
2.4.3 微囊化噬菌体在模拟胃液中的稳定性 |
2.4.4 微囊化噬菌体在胆汁酸盐中的稳定性 |
2.4.5 微囊化噬菌体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行为 |
2.4.6 微囊化噬菌体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 |
2.5 讨论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海藻酸盐微球的性能改进及其对噬菌体K的微囊化包埋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菌种及噬菌体 |
3.2.2 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噬菌体的扩增纯化及效价测定 |
3.3.2 载噬菌体微球的制备 |
3.3.3 噬菌体微球的粒径分布及形态分析 |
3.3.4 微囊化噬菌体K在模拟胃肠环境中的稳定性 |
3.3.5 载噬菌体微球体外溶胀度测定 |
3.3.6 微囊化噬菌体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及模型分析 |
3.3.7 数据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微球粒径、包封率及形态分析 |
3.4.2 游离和微囊化噬菌体K在模拟胃液及胆汁中的稳定性 |
3.4.3 微球在模拟胃肠液中溶胀度及形貌变化 |
3.4.4 体外释放行为与机制 |
3.4.5 微囊化噬菌体的干燥稳定性 |
3.5 讨论 |
3.5.1 微囊化噬菌体K在模拟胃液中的稳定性 |
3.5.2 微囊化噬菌体的释放机制 |
3.5.3 保护剂对微囊化噬菌体干燥过程中稳定性的影响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载噬菌体微球的体内释放行为及抗菌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菌种及细胞株 |
4.2.2 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溶液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动物及饲养 |
4.3.2 噬菌体Felix O1的扩增及其微囊化 |
4.3.3 口服微囊化噬菌体在鸡和小鼠消化道内的释放及分布 |
4.3.4 鸡粪中噬菌体的排泄检测 |
4.3.5 鸡攻毒及噬菌体治疗试验 |
4.3.6 噬菌体对胞内沙门氏菌的裂解活性 |
4.3.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口服微囊化噬菌体在鸡消化道内的分布 |
4.4.2 口服微囊化噬菌体在小鼠消化道内的分布 |
4.4.3 口服噬菌体的排泄规律 |
4.4.4 鸡攻毒菌株的选择 |
4.4.5 噬菌体Felix O1对沙门氏菌的体外裂解及影响因素 |
4.4.6 噬菌体给药后鸡盲肠中沙门氏菌浓度的变化 |
4.4.7 噬菌体对胞内沙门氏菌的裂解活性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附录A INOTECH微囊制备仪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发酵香肠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发酵香肠的种类和特点 |
1.2.1 发酵香肠的种类 |
1.2.2 发酵香肠的特点 |
1.3 发酵香肠中的微生物 |
1.3.1 常用的有益微生物 |
1.3.2 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 |
1.4 发酵香肠的微生物发酵剂 |
1.4.1 常规方法筛选微生物发酵剂 |
1.4.2 分子手段构建微生物发酵剂 |
2 立题的目的与意义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分离样品 |
3.1.2 培养基 |
3.1.3 pH标准缓冲试剂 |
3.1.4 分子鉴定试剂 |
3.1.5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株分离纯化 |
3.2.2 乳酸菌筛选 |
3.2.3 菌株的遗传特性测定 |
3.2.4 代表菌株生理特性研究 |
3.2.5 发酵性能良好的益生性菌株筛选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
4.2 初筛 |
4.3 复筛 |
4.3.1 耐盐性 |
4.3.2 耐亚硝酸盐 |
4.4 遗传特性 |
4.4.1 ERIC-PCR聚类分型 |
4.4.2 16S rDNA鉴定 |
4.5 生理特性 |
4.5.1 24h生长曲线 |
4.5.2 24h产酸能力 |
4.5.3 不同温度菌株的生长情况 |
4.5.4 不同温度菌株的产酸能力 |
4.6 发酵性能良好的益生性菌株筛选 |
4.6.1 发酵特性 |
4.6.2 功能性特性 |
5 结论讨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讨论 |
5.2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堆肥微生物群落演替及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强化堆肥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堆肥处理技术概述 |
1.1.1 堆肥物料的来源与组成 |
1.1.2 堆肥处理技术的原理 |
1.2 堆肥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演替的研究进展 |
1.2.1 堆肥微生物的主要种类与作用 |
1.2.2 堆肥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及重金属Pb等因素的影响 |
1.2.3 微生物群落研究新方法的分类与发展 |
1.3 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及其作用机理 |
1.3.1 天然木质纤维素的复杂结构与降解 |
1.3.2 堆肥过程中木质素降解的重要性 |
1.3.3 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及其降解机理 |
1.3.4 典型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白腐菌的研究现状 |
1.4 微生物强化堆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接种微生物强化堆肥技术研究 |
1.4.2 微生物胞外酶强化堆肥技术 |
1.5 本文构想 |
1.5.1 研究依据与思路 |
1.5.2 研究目的 |
1.5.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的相关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堆肥原料准备 |
2.2.3 堆制方法与采样 |
2.2.4 分析方法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堆体温度变化 |
2.3.2 堆肥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
2.3.3 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 |
2.3.4 不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
2.3.5 细菌群落动态变化与多样性 |
2.3.6 木质纤维素降解与相应降解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效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固态发酵条件优化与降解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白腐菌固态发酵条件调控及其降解植物生物质的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微生物固态发酵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确定化的方法研究 |
3.3.1 优势分析 |
3.3.2 灰色GM(1,1)模型 |
3.3.3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对堆肥微生物群落演替及腐殖质形成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黄孢原毛平革菌应用于堆肥处理含木质素废物的初步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接种白腐菌对堆肥微生物群落演替及腐殖质形成的影响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酶的传输行为及其降解天然木质素机理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功能复合酶的制备 |
5.2.2 酶传输实验与附着性能分析 |
5.2.3 复合酶降解天然木质素反应体系 |
5.2.4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酶在4种基质表面的传输行为 |
5.3.2 复合酶在4种基质表面的附着性能 |
5.3.3 复合酶对稻草木质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
5.3.4 复合酶作用下稻草木质素结构的变化 |
5.3.5 复合酶酶解稻草木质素的产物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物酶强化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及功能多样性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堆料与功能复合酶准备 |
6.2.2 堆制方法与采样 |
6.2.3 分析方法 |
6.2.4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能力与总有机质降解 |
6.3.2 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 |
6.3.3 添加复合酶对不同碳源代谢能力的影响 |
6.3.4 受影响较大的碳源利用类别与木质素降解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重金属铅胁迫下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白腐菌的特性及降解能力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7.2.2 菌种及孢子悬液准备 |
7.2.3 不同Pb浓度的液态培养体系 |
7.2.4 不同Pb浓度的固态发酵处理体系 |
7.2.5 分析方法 |
7.2.6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液态培养下Pb对真菌生长与形态的影响 |
7.3.2 固态发酵体系中菌体定殖能力与水溶-可交换态Pb的关系 |
7.3.3 固态发酵体系中Pb对酶活的影响 |
7.3.4 固态发酵体系中Pb对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
7.3.5 不同浓度Pb影响作用的分类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处理铅污染木质纤维素废物及同步钝化铅机制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8.2.2 菌种 |
8.2.3 固态发酵实验方法 |
8.2.4 分析方法 |
8.2.5 统计分析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木质纤维素与稻草基质的降解 |
8.3.2 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
8.3.3 总有机物与微生物量的相关关系 |
8.3.4 腐殖质的变化 |
8.3.5 不同Pb浓度下固态发酵阶段的划分 |
8.3.6 不同形态Pb的转化 |
8.3.7 菌体对Pb的钝化行为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强化堆肥处理铅污染基质及机理 |
9.1 前言 |
9.2 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白腐菌强化堆肥处理含Pb垃圾机理 |
9.2.1 材料与方法 |
9.2.2 结果与讨论 |
9.3 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白腐菌强化堆肥法修复Pb污染土壤 |
9.3.1 材料与方法 |
9.3.2 结果 |
9.3.3 讨论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关键生物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演替与木质素降解的映射模型构建 |
10.1 前言 |
10.2 关键酶动态与木质素降解率的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10.2.1 材料与方法 |
10.2.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简述 |
10.2.3 酶活与木质素降解率关系的模型构建思路 |
10.2.4 结果与讨论 |
10.3 堆肥过程中关键微生物群落演替与木质素降解率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10.3.1 材料与方法 |
10.3.2 微生物群落演替与木质素降解率关系的ANN模型构建思路 |
10.3.3 结果与讨论 |
10.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着作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励及专利情况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所承担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10)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功能性低聚糖研究概述 |
1.1.1 功能性低聚糖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
1.1.2 功能性低聚糖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低聚乳果糖研究概述 |
1.2.1 低聚乳果糖的理化性质 |
1.2.2 低聚乳果糖的生理功能 |
1.2.3 低聚乳果糖的微生物酶法合成进展 |
1.2.4 低聚乳果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β-呋喃果糖苷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粗酶液制备 |
2.3.2 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 |
2.3.3 检测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低聚乳果糖的成分分析 |
2.4.2 底物浓度对低聚乳果糖合成的影响 |
2.4.3 反应时间对低聚乳果糖合成的影响 |
2.4.4 底物pH对低聚乳果糖合成的影响 |
2.4.5 酶用量对低聚乳果糖合成的影响 |
2.4.6 反应温度对低聚乳果糖合成的影响 |
2.4.7 响应面优化低聚乳果糖合成工艺 |
2.4.8 结果 |
2.4.9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聚乳果糖脱色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脱色方法 |
3.3.2 脱色优化方法 |
3.3.3 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样品的制备 |
3.3.4 低聚乳果糖混合溶液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3.3.5 低聚乳果糖混合溶液的活性炭脱色 |
3.3.6 低聚乳果糖混合溶液脱色效果评定指标 |
3.3.7 低聚乳果糖含量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低聚乳果糖混合溶液最大吸收波长 |
3.4.2 均匀实验结果 |
3.4.3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3.4.4 遗传算法结合神经网络模型对多目标进行优化 |
3.4.5 验证实验 |
3.4.6 结果 |
3.4.7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聚乳果糖的初步纯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乳糖结晶 |
4.3.2 树脂预处理 |
4.3.3 离子交换柱的制备 |
4.3.4 树脂筛选 |
4.3.5 离子交换柱操作 |
4.3.6 分析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乳糖结晶效果 |
4.4.2 动态吸附筛选树脂 |
4.4.3 温度对柱分离效果的影响 |
4.4.4 洗脱速度对柱分离效果的影响 |
4.4.5 进样量对柱分离效果的影响 |
4.4.6 柱长对柱分离效果的影响 |
4.4.7 低聚乳果糖洗脱曲线 |
4.4.8 柱分离前后的色谱图比较 |
4.4.9 结果 |
4.4.10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薄层层析-苯酚硫酸法测定低聚乳果糖含量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主要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样品的制备 |
5.3.2 显色剂以及苯酚溶液的配制 |
5.3.3 样品分离与收集 |
5.3.4 样品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展开剂的确定 |
5.4.2 点样方式的确定 |
5.4.3 比色液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5.4.4 标准曲线的制作 |
5.4.5 稳定性实验 |
5.4.6 重现性实验 |
5.4.7 精密度实验 |
5.4.8 加样回收率实验 |
5.4.9 与HPLC-ELSD法的比较 |
5.4.10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沙门氏菌产草酸盐降解酶的性质及其酶作用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生素、重金属和杀生剂抗性共选择机制[J]. 陈帅,邹海燕,高方舟,吴黛灵,张敏,何良英,应光国. 生态毒理学报, 2020(02)
- [2]褐藻胶裂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基因的克隆表达[D]. 高洁.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3]糙皮侧耳降解利用木质纤维素的机理研究[D]. 吴雪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洋底1924 mbsf深煤层裂褶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煤炭的研究[D]. 公丕贤. 南京大学, 2015(05)
- [5]芘降解真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和动力学研究[D]. 张青山.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4)
- [6]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D]. 杜金.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
- [7]口服微囊化噬菌体的制备及其在胃肠环境中的稳定性、释放行为和抗菌活性研究[D]. 马永生.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6)
- [8]发酵香肠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D]. 邵单炫.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4)
- [9]堆肥微生物群落演替及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强化堆肥机理研究[D]. 黄丹莲. 湖南大学, 2011(03)
- [10]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工艺研究[D]. 廖春龙. 南昌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