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高效矿山建设的三大法宝

高产高效矿山建设的三大法宝

一、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三大法宝(论文文献综述)

苗慧敏[1](2020)在《太行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1)。太行精神是我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文化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英勇的太行军民在根据地创造的灿烂文化,是太行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太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太行精神在形成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生成机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是太行精神生发的决定因素;太行根据地的革命实践是太行精神形成的现实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太行精神形成的思想来源;太行根据地的自然环境是太行精神形成的独特条件。正是在综上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太行精神才能够从产生到发展经久不衰,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整理、总结,以及对太行革命老区的遗迹、纪念馆和老人的实地调查走访,在原有基础上对太行精神的时代内涵进行了梳理总结。太行精神是在国家生死存亡时刻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为向前发展而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是在内外交困的革命环境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在残酷对敌斗争中不怕牺牲、善于斗争的精神。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从理论层面来看,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丰富中国革命文化体系、有助于充实我国育人文化体系。从实践层面来看,太行精神有助于推动我党自我革命,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有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加快老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有助于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促进山西转型发展。

杨婧[2](2010)在《神东煤炭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文化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员工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企业信奉、倡导并付诸于实践的行为方式、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等。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旨在承认和尊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置,有助于企业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企业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有力的措施,浓厚的氛围,精细的运作,自觉的行为,以人为本,协调推进,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精神财富的巨大动力。神东集团在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培育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培育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务实、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建成了以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神东模式,为神东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赵峰[3](2004)在《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研究创新体系理论和指标体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国有煤矿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将国有煤矿的发展同创新指标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为深入地了解国有煤矿创新系统作用的内涵和本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量化分解。因此,本论文试图给出一套评价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能力的方法,建立一套评价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能力的指标体系。这既是对我们提出的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理论的补充和佐证,也是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部分完善。评价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能力是建设高产、高效的国有煤矿创新系统和有的放矢地制定国有煤矿创新战略的先决条件。 通过对国有煤矿创新能力的科学定量评估,可以使国有煤矿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的优势、劣势一目了然,为国有煤矿的决策层实施创新提供决策依据;可以检测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运行情况,为下一步创新系统的建设指引方向;可以进行不同国有煤矿创新水平比较,系统、综合、直观地评价某个国有煤矿的创新能力。比较结果既是制定知识经济下国有煤矿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同时又确定了该国有煤矿的相对地位和相对差异,为进一步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李国英[4](2003)在《国有煤矿创新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研究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国有煤矿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将国有煤矿的发展同创新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国有煤矿创新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 为深入地了解国有煤矿创新系统作用的内涵和本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量化分解。因此,本论文试图给出一套评价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能力的方法,建立一套评价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能力的指标体系。这既是对我们提出的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理论的补充和佐证,也是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部分完善。评价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能力是建设高产、高效的国有煤矿创新系统和有的放矢地制定国有煤矿创新战略的先决条件。通过对国有煤矿创新能力的科学定量评估,可以使国有煤矿创新的优势、劣势一目了然,为国有煤矿的决策层实施创新提供决策依据;可以检测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运行情况,为下一步创新系统的建设指引方向;可以进行不同国有煤矿创新水平比较,系统、综合、直观地评价某个国有煤矿的创新能力。比较结果既是制定知识经济下国有煤矿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同时又确定了该国有煤矿的相对地位和相对差异,为进一步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杨晓艳[5](2003)在《复杂科学与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回顾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对该理论的由来、内涵及构成要素、与现代经济学的关系做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煤矿的现状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因素。鉴于国有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复杂巨系统工程,引入了复杂科学这一理论,从这一新视角研究国有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文中着重论述了复杂科学对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及积极作用,并据此构建了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型,阐明了此系统结构模型所应包含的几大要素,进一步指出该系统的技术内容、所要进行的系统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在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制度保障下,广泛发动各界公众的参与,运用科学技术这一根本手段,以创新为灵魂对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调控。 文中还建立了评价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方法,并以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为例进行了论证。 文章最后提出了国有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几项有效措施,以促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高效、优质、洁净的能源。

张建起[6](2003)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三大法宝》文中指出 阳泉煤业集团一矿,投产于1956年,是被原煤炭部最早命名的现代化矿井,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之一,1994年,北丈八井跨入全国“高产高效”矿井行列,并连续8年保持高产高效。特别是2001年年产达到2021888吨,回采工作面效率达到60吨/工以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马智利[7](2002)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文中指出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部分人民的整体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社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对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有重要的影响。提高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社会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发展较慢,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已经是个老问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人已经习惯了这个事实。但是,老问题正在变得尖锐起来。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急需向非农业转移;迈向经济均质化和向一元化经济过渡的步履维艰;乡镇企业发展滞后,且产业在低水平上运行;经济效益提高缓慢;与东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并呈难以逆转的趋势。选择什么样的战略和策略来加速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在当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本文基于我国西南内陆诸省的利用现有优势,探索在国家扶持下走一条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实现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本文分析了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基本状况,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人口状况、农业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状况、城镇化水平直行了详细的分析。 本文认为对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具有重大意义: 1.加快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2.加快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利益所在 3.加快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将有助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 4.加快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将有助于全国经济的良行运行 本文认为影响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贫困恶性循环,传统农业模式难以为继 2.农业基础十分脆弱,粮食问题严重 3.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第二、三产业很不发达 4.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转移难度大 5.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基本条件不充分,限制了农村交换关系和分工分业的发展 6.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生态恶化进一步加剧 本文进而认为造成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1.没有找准农村发展的基点 2.改革滞后和体制落差 3.观念的守旧或保守 本文认为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观念上的误区是: 1.环境决定论 2.依托资源发展论 3.投资产决定论 在对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坚持邓小平关于民族工作的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 党的十五在精神,正确把握和分析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区际环境,从本地区农村经济 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矛盾出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 展”的原则,以稳定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把国家给予的特、宽、优政策和各省市的支 援同自身的努力相结合,把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同内地的人才、资金、技术、物资和管理等 优势相结合,遵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产业化与农村 工业化、城市化相结合;超前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实现农村经济超常发展,迅速改变贫困面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 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西南民族地区的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加快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非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包括经济结构 和社会结构调整,这既是西南民族地区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西南民族地区开发的一个重 要措施。 一个地区结构的优化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经济结构的优化。我们认为西南民族地区经 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二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在 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以资源导向为主,通过对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优先发展 资源品的初级加工业。首先,西南民族地区大多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以资源综合开发为基 础发展资源品的初级加工业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由于收 人弹性低及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限制,是保护性产业不能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紧密相联,但西南民族地区目前还没有达到追求生活质量的发展阶段, 因此第三产业也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其次,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的资源初级加工业具有较 高的产业关联度。以农产品加工为例,由于以农产品为原料,它可以带动当地种植业乃至 整个农业的发展。同时,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集中,为农产品加工业服务的商业、运 输业、饮食业、娱乐业等也会得?

二、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三大法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三大法宝(论文提纲范文)

(1)太行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太行精神的生成机理
    2.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太行精神生发的决定因素
        2.1.1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是太行精神形成的基本前提
        2.1.2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是太行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
        2.1.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凝聚太行精神形成的主体力量
    2.2 太行精神生发的其他必要因素
        2.2.1 太行根据地的革命实践是现实依据
        2.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思想来源
        2.2.3 太行根据地的自然环境是独特条件
第三章 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
    3.1 爱国主义是太行精神的基本特征
        3.1.1 爱国主义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产生
        3.1.1.1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1.1.2 太行地区丰富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是其产生的重要来源
        3.1.1.3 太行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其产生的重要推动力
        3.1.2 爱国主义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主要表现
        3.1.2.1 革命党人的爱国运动——积极开展反帝斗争
        3.1.2.2 开明人士的爱国行为——多渠道支援战争
        3.1.2.3 人民大众的爱国情感——拥军优属
        3.1.3 爱国主义精神在山西的创造性运用
    3.2 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是太行精神与时俱进的法宝
        3.2.1 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产生
        3.2.1.1 独特的战略位置为开拓创新提供领导力量
        3.2.1.2 顽固的封建势力激发太行人民的奋发有为精神
        3.2.2 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主要表现
        3.2.2.1 太行根据地是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探索者
        3.2.2.2 太行根据地是土地改革运动的先行者
        3.2.3 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精神在山西的创造性运用
    3.3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贯穿太行精神始终的本色要求
        3.3.1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产生于内外交困的太行根据地
        3.3.1.1 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摧残太行根据地生存环境
        3.3.1.2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摩擦加剧太行根据地外部困难
        3.3.1.3 自然灾害严重破坏太行根据地内部生产
        3.3.2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主要表现
        3.3.2.1 中国共产党人以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领导根据地发展
        3.3.2.2 太行人民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改善根据地环境
        3.3.3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在山西的创造性运用
    3.4 不怕牺牲、善于斗争是太行精神的鲜明特点
        3.4.1 不怕牺牲、善于斗争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产生
        3.4.1.1 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导战争奠定现实基础
        3.4.1.2 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奠定思想基础
        3.4.1.3 探寻太行地区光荣的斗争传统奠定历史基础
        3.4.2 不怕牺牲、善于斗争在太行根据地的主要表现
        3.4.2.1 广泛采取群众游击战的灵活作战形式
        3.4.2.2 践行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战斗意志
        3.4.3 不怕牺牲、善于斗争精神在山西的创造性运用
第四章 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
    4.1 太行精神的理论价值
        4.1.1 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4.1.2 有助于丰富中国革命文化体系
        4.1.3 有助于充实高校文化育人体系
    4.2 太行精神的实践价值
        4.2.1 有助于推动我党自我革命,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
        4.2.2 有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4.2.3 有助于加快老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4.2.4 有助于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促进山西转型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神东煤炭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企业文化建设理论概述
    2.1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2.2 企业文化的特征
    2.3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4 企业文化建设的条件
        2.4.1 领导重视是关键
        2.4.2 全员参与是保证
        2.4.3 创新发展是根本
    2.5 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
        2.5.1 扩大企业的辐射面,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5.2 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
        2.5.3 提高企业竞争力
        2.5.4 现代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持续发展
第三章 神东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3.1 神东集团简介
    3.2 神东集团企业文化概况
    3.3 神东集团企业文化目前的优势
        3.3.1 使命与愿景目标
        3.3.2 企业战略
        3.3.3 神东核心价值观
        3.3.4 神东精神、方针、形象
        3.3.5 神东理念
    3.4 神东集团企业文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神东集团企业文化改进研究
    4.1 改进神东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4.1.1 企业文化建设是神东集团发展的永恒主题
        4.1.2 改进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神东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4.1.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塑造“神东之魂”
        4.1.4 改进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塑造神东集团企业形象的需要
    4.2 改进神东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机制
    4.3 进一步完善神东集团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献综述
    1、问题的提出
        (1) 创新的起源
        (2) 新时代下创新的意义
        (3) 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4) 创新体系现有研究成果
        (5) 已有成果的不足或疏漏
    2、论文的观点及题目
    3、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4、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1) 本文的研究方法
        (2) 本文的研究结构
    5、本文的创新点和主攻方向
一、创新指标体系理论基础
    1、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1) 数学模型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法的比较
        (2) 指标体系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优点
    2、指标体系理论
        (1) 指标体系的概念
        (2) 指标体系的结构
        (3) 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3、企业评价体系指标设计目标及思路
    4、企业创新评价体系指标设计遵守的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2) 科学性原则
        (3) 可操作性原则
    5、企业创新指标体系的设置
        (1) 已有评价指标体系
        (2) 评价模型的方法研究
        (3) 建立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方法
二、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
    1、数据的收集
        (1) 评价对象的选取
        (2) 数据的收集
        (3) 对指标进行筛选
    2、因子分析法确定创新指标体系基本结构
        (1) 分析工具和分析软件简介
        (2) 因子分析法的功能
        (3) 因子分析法基本步骤
        (4) 结论分析
    3、创新指标体系的核关联分析
        (1) 关联系数与关联度理论基础
        (2) C-D生产函数法计算创新的贡献率
        (3) 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核关联分析
    4、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
    5、创新指标体系的和谐性分析
        (1) 和谐性分析理论基础
        (2) 创新指标体系和谐性分析模型的描述
        (3) 和谐性结构分析矩阵模型的建立
        (4) 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优化分析
    6、总结
三、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定性研究
    1、隶属度的确定
        (1) 综合评价依据的五种标准
        (2) 专家打分法(即德尔菲法)
        (3) 各项指标的隶属函数及隶属度的确定
        (4) 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隶属度
    2、指标权重的确定
        (1) 层次分析法理论基础
        (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3)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问题
        (4)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3、定性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四、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定量研究
    1、创新指标体系定量指标的选择
    2、聚类法对定量指标进行分类
        (1)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
        (2) 聚类法在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3、功效系数法确定定量指标的分值
        (1) 定量指标数据的收集
        (2) 定量指标数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3) 定量指标得分值的计算
    4、因子分析法确定定量指标的权数
        (1) 因子分析法确定定量指标的权数评价步骤
        (2) 定量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
        (3) 综合贡献率的计算
    5、定量指标的综合分析
五、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定性和定量综合研究
六、提高国有煤矿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七、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4)国有煤矿创新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本选题研究领域概况
    二、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创新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一、 创新的含义
        二、 创新的分类
        三、 几种创新之间的关系
        四、 对现有创新理论的总结
    第二节 国家创新体系
        一、 创新体系的组成及特征
        二、 国家创新体系
        三、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
        四、 对现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评述
    第三节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区域经济理论基础
        一、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二、 区域创新系统
第二章 煤炭工业企业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世界煤炭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世界煤炭状况
        二、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我国煤炭工业企业的现状
        一、 我国煤炭工业企业的行业特点
        二、 “九五”期间煤炭工业发展状况
    第三节 我国国有煤矿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 我国国有煤矿的国内发展环境
        三、 我国煤炭需求分析
        四、 我国煤炭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 我国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理论的建立
    第一节 企业创新系统
        一、 企业创新系统的概念及特性
        二、 建立企业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有煤矿建立创新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 国有煤矿建立创新系统的重要性
        二、 当前国有煤矿建立创新系统的可行性
    第三节 我国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理论框架
        一、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概念及系统构成
        二、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主子系统的确定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节 我国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运行与扩散
        一、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二、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创新扩散
        三、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 我国国有煤矿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第一节 国有煤矿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一、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二、 技术创新路径的作用机理
        三、 国有煤矿技术创新体系
    第二节 国有煤矿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 国有煤矿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二、 国有煤矿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三、 国有煤矿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第五章 我国国有煤矿制度创新能力的评价
    第一节 我国国有煤矿的制度创新
        一、 国有煤矿的现行制度剖析
        二、 国有煤矿制度创新的内容
        三、 国有煤矿制度创新方法
        四、 我国国有煤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节 国有煤矿制度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 国有煤矿制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二、 国有煤矿制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第六章 我国国有煤矿管理创新能力的评价
    第一节 国有煤矿的管理体制改革
        一、 国有煤矿内部组织的弊端及其转型的必要性
        二、 国有煤矿组织转型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我国国有煤矿的管理创新
        一、 国有煤矿的管理创新
        二、 国有煤矿管理创新的方法
    第三节 国有煤矿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 国有煤矿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二、 国有煤矿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第七章 我国国有煤矿知识创新能力的评价
    第一节 我国国有煤矿的知识创新
        一、 国有煤矿的知识管理
        二、 国有煤矿的知识创新
        三、 提高知识型员工能力的措施
        四、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煤矿中的应用
    第二节 国有煤矿知识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 国有煤矿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二、 国有煤矿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八章 我国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评价
    第一节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评价的基本思路
        一、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评价的意义
        二、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系统目标
        三、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评价的步骤
        四、 各项考察,综合评估
    第二节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二、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三、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四、 总结
    第三节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系统特性
        一、 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系统特性
        二、 发展和完善国有煤矿创新系统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结束语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5)复杂科学与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国有煤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第二节 国有煤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第二章 复杂科学与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复杂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第三节 复杂科学在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第四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模型
    第五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实施
    第六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设计
第三章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优化因素
    第一节 政府宏观调控
    第二节 以科技推动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发挥系统组元作用
    第四节 实施全面创新策略
    第五节 资源资产化管理
第四章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
    第一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
    第三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能力实例分析
第五章 国有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一节 实施项目系统工程管理
    第二节 关联多元化发展模式
    第三节 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
    第四节 开源与节流并举,提高煤炭利用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7)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 加快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 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基本状况
    (二) 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政治意义
二、 影响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 影响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 造成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三、 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观念上的几个误区
    (一) 误区之一:环境决定论
    (二) 误区之二:依托资源发展论
    (三) 误区之三:投资决定论
四、 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一) 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 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五、 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
    (一) 西南多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二) 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特色农业战略
    (三) 西南多民族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战略
参考文献
谢辞

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三大法宝(论文参考文献)

  • [1]太行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苗慧敏. 山西大学, 2020(01)
  • [2]神东煤炭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D]. 杨婧. 内蒙古大学, 2010(05)
  • [3]国有煤矿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 赵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04(04)
  • [4]国有煤矿创新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D]. 李国英. 太原理工大学, 2003(01)
  • [5]复杂科学与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D]. 杨晓艳. 太原理工大学, 2003(04)
  • [6]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三大法宝[J]. 张建起. 煤炭企业管理, 2003(01)
  • [7]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西南多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D]. 马智利. 西南师范大学, 2002(0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