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洞国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黄德海[1](2021)在《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克木,一代学人,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学贯东西,知兼古今,以小学学历而卓然成家,和季羡林、张中行、邓中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本文按年谱体例分上、中、下三编,以学习时代、为师时代、神游时代为界,细致梳理先生近九十年的传奇人生,得窥先生读书与治学的独到之处。青年学者黄德海以至诚之心、文学之笔,沿途追索,处处志之,甚而独出新裁,引领读者跟随先生足迹,去读书"偷学问",开阔视野。如此,经由两代学人之循循善诱,令人得悟先生自学之方法及自强之信念。这一部编年录,演化成并非虚构的成长小说,对于喜欢读书之人,甚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都有诸多启迪意义,亦给后生晚辈留下一份珍贵的生命记录。
祝勇[2](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提出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曾少芮[3](2019)在《近代上海“世界社”相关艺术资源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近代中国经济、文化重镇的上海。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不少有识之士聚集于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为推动上海乃至中国的近代化、启迪民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世界社便是其中之一。初创于法国巴黎,随后扎根在中国的世界社(经过多次搬迁,最后选址于现武康路393号)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庞杂的社会组织,涵盖了经济、文化、研究、对外交流、教育、出版、医疗等各方面,上海世界社在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一个重要的集文化、教育、科研、经济于一体的社会组织,成为了中国近代美术展览传播平台、公共知识服务平台以及国际交流的平台。对上海近代历程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可谓是近代化历程中的一个“缩影”。以世界社代表,爬梳世界社与艺术范畴内的展览、活动、教育等等内容,通过人文历史研究的方法,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复位重大历史事件。或许能还原出一个包括艺术在内的,更加全面且立体的世界社,对于我们了解上海美术的近代历程提供一条线索。现已作为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和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的世界社“旧址”,如何将过去的历史与当下发生互动,将会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带来某些启示。对于近代以来上海地区所遗留下来的艺术资源,在当下如何挖掘、保护、整理、利用与转化,如何服务于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公共服务资源,如何与城市更新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和关注点。
段顺林[4](2017)在《毛泽东解放战争中的“和平方式”研究》文中提出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平方式”策略,是主张采取积极的政治攻势解决战争问题的灵活斗争策略。其在解放战争中的运用主要是在军事强压的态势下,通过灵活的政治攻势使得国民党军队采取包括起义、投诚、和平改编等多种形式的和平方式退出战斗,站到中共和人民的立场上来。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属于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斗争策略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思想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以及毛泽东对其在解放战争前关于“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主张的认识发展。他在解放战争中对“和平方式”策略的认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重庆谈判期间,对“和平建国”的渴望;解放战争初期,“以战促和”争取和平;解放战争中后期,力求实现“局部和平”。从中可见,其“和平方式”策略是在战争环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最后以“北平方式”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成熟。“和平方式”策略的具体发展和实践过程,根据时期特点主要分为重庆谈判和战略防御阶段(1945.8-1947.6)、战略反攻阶段(1947.7-1948.8)、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阶段(1948.9-1949.5)、向全国进军阶段(1949.6-1949.12)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均有毛泽东“和平方式”策略运用于解决战争问题的典型事例,也有其在认识方面的发展过程,其思想策略在解放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置疑。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主要特点,包括军事压迫与政治引导相结合;分化瓦解敌方势力与区别对待敌方阵营相结合;必须接受和平条件与宽大处置相结合。该思想策略在加速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减少战争破坏,从而为社会恢复与建设提供条件;同时,也为后来解决国内军事、政治分歧提供了蓝本,例如在此思想策略的引导下促成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后来,在吸收毛泽东“和平方式”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影响至今。
孙士庆[5](2017)在《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指明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面对中国向何处去,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作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重庆谈判、军事调处和中间势力的斡旋未能改变各自的政治立场,最终导致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在国共政争的过程中,两党在军事战场的较量之外还进行着激烈的宣传战较量,并对战后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舆论宣传是国共两党对外宣示本党理念、方针和政策,打击对手和争取民心的重要手段。善用舆论宣传能争取民心,增加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和推动军事斗争的进程。否则,便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在战后国共舆论斗争中,中共主动调整宣传体制,始终坚持党对舆论宣传的领导,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宣传内容和策略。中共正是通过灵活的宣传战术和对国民党舆论的反击,一方面赢得了民心,获得广大民众的一致支持,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的开展,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分化了国民党的军心和民心,使其最终不敌中共的政治和军事攻势,输掉了战争和大陆政权。反观国民党,面对中共凌厉的宣传攻势,国民党党营新闻体系无法做出有力的反击。“以党治报”的新闻统制政策和国民党高层的过多干预,使舆论宣传呆板保守,严重影响到宣传的效果;对中共的诋毁和军事上的虚假宣传,使国民党丧失公信力;未能有效地动员和发动群众,又失去民众的支持。国民党就在政治、军事和舆论宣传都难以与中共抗衡的情况下,颓势无力挽回,最终丢掉大陆政权。而以“中立”自居,幻想走“中间道路”的中间势力,战后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但随着国民党执意发动全面内战,在国统区实施恐怖统治,特别是变本加厉地对其实施政治迫害后,中间势力审时度势,最终集体转向共产党,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舆论宣传对战后国共政争的影响只是间接被动的,中共最后取代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主要还是“枪杆子”起的作用。同样,国民党的舆论宣传在其大陆败亡的过程中也并不起决定作用,军事上的失败才是最主要原因,舆论宣传的失利只是反映、并加速了这个败亡的进程而已。
赵静[6](2016)在《周令钊:20世纪艺术与设计史中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周令钊是中国着名艺术家、着名设计师,是新中国一系列国家形象设计项目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美术史研究中,周令钊是进入正史的艺术家。在设计艺术研究中,周令钊的装饰风格成为了时代经典。周令钊在艺术与设计之间游刃有余地“两栖作战”,在各种艺术史料中却没有得到充分完整的呈现,公众舆论及人们对他的认知,往往只还原了某个片面。在各种媒体报道中,周令钊是位勤奋多产的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周令钊是个单纯乐观的老人,只知道把画画好,国家交给什么任务,就认认真真把它完成。他不爱空谈政治,但在关键时刻坚定不移地选择紧紧跟随共产党。他坚定而笃信进步的理想,抗战时期为民族发声,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出力。周令钊每个时代的转向,既有共产党的引导和召唤,又是他自身修养和艺术情怀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论文试图串联各种“碎片”化局部的周令钊形象,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同时,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尽力梳理周令钊与时代、共产党与艺术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周令钊个人经验融于时代、政治的路径与可能性,以及艺术家的理想与时代需要之间的契合。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二、三、四章。第二章阐述周令钊在抗战时期的节点与创作。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他毅然放弃个人的安逸生活,投身于抗战宣传工作,这种自觉性带领他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商业广告设计师到抗战宣传艺术家的身份转变。在商业利益和民族需要形成尖锐对抗中,周令钊选择了艺术追求与民族需要的统一。此时期周令钊留存的作品并不多,此章重点梳理其进步思想的来龙去脉、辗转节点和其中共产党人的作用。第三章以周令钊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视觉设计为文本,阐述他笔下的民族传统样式如何转变为一种现代民族国家的自我表征,即代表了传统,又表明了新意。周令钊作品中的民族传统样式,是国家需要和艺术家们创作热情的匹配。其中形式的选择,多是艺术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对新中国的理解的主动选择。第四章以新中国成立后周令钊的其他创作为文本,阐述周令钊对新生活由衷的赞美和想象如何通过艺术美的表现方式投射到创作之中。新中国成立为艺术家提供了稳定的生活和创作环境,此时周令钊进入了一个创作的高产期,艺术日臻成熟。通过周令钊的个案分析,表明艺术家的个人兴趣和国家需要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
陈峥[7](2014)在《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文中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拯救民族危亡,青年学生踊跃入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人主要关注于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发动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而关于地方实力派组建学生军的成果则不多。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新阶段,日本在对正面战场发动有限军事进攻的同时,还采取政治诱降的方针,以引诱中国军队和政府投降,役使中国民众为其侵略服务。鉴于形势的变化,国民政府认为中国已经进入“第二期抗战”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抗战初期的片面抗战路线进行了修正,由单纯的军事抗战转为对政治、民众、精神、运动战及游击战等的重视。对新桂系来说,广州失陷后,广西已经直接面临日军的武力威胁。因留守广西的部队势单力薄,无法对抗日军入侵,为动员民众投身抗日救亡,配合正规军作战,新桂系于1938年11月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以下简称学生军)。学生军成立后,经短暂的军政训练后,奉命挺进桂南、桂东南等地,负责动员民众、推行政府政令等工作。桂南会战期间,学生军采取多种方式配合军队作战,保障了会战的进行。会战结束后,学生军配合军队和政府完成了善后工作。1941年8月,学生军被解散。中共对学生军的成立也十分重视,通过种种方式与新桂系对学生军进行争夺。围绕以上两条线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学生军的组建原因。学生军的成立,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时代背景。抗战进入新阶段后,新桂系无论是民众动员还是部队的政训工作,都急需大量人员,为防备蒋介石势力对广西的扩张和中共对广西青年的争夺,鉴于军校学生在国内战争的优异表现和第一、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成功经验,广西当局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第二章对学生军的组建与训练进行了考察。主要研究了广西当局的宣传动员、考核方式、组建部队、创设领导机构、军政训练等内容。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学生军在桂南会战前后的活动。桂南会战前,学生军主要配合政府进行了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宣传等方面开展了社会动员;会战爆发后,学生军配合正规军,协助基层政府,动员民众破坏日军后勤补给,打击汉奸势力,建立军民合作站,保证部队后勤供给,为部队提供情报和向导,进行战地宣传等;会战结束后,学生军协助政府恢复基层政权,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收容救济难民,完成了收复区的善后工作。中共与新桂系对学生军的争夺是本文的重要内容,论文第四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中共对学生军的成立十分重视,为争夺这批青年,在学生军成立之初,就派遣了大批党员加入。学生军成立后,中共通过派将领和学者在学生军中演讲,为学生军培养宣传骨干,派党员掌握学生军创办的报刊,反击托派分子破坏,反三青团和军官控制,加强上层渗透,组织学生学习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手段,基本掌握了学生军的文化领导权和基层领导权,使很多学生发展成为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学生军解散的原因及解散后学生的去向问题。因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日军从桂南的撤退,在善后工作完成后,新桂系以学生军“赤化”的名义将其解散,随后对学生的去向进行了安排。学生军解散后,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继续活动,发展和壮大中共力量,“豫湘桂战役”爆发后,学生军党员领导民众开展游击战争,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在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他们继续坚持游击斗争,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游击根据地,配合解放军解放广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西的胜利和其他地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纵观学生军三年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内部官生兵夫平等,工作方式以分散行动为主,与民众关系密切;在大后方青年中起到了楷模作用;中共则通过在学生军中的活动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和干部,对中共在广西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军的人数尽管只相当于正规军的一个师,但这些人员都是接受过一定教育、有较强组织和动员能力的学生,其在宣传和民众动员等工作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远非正规军一个师所能比。其他地方如山西虽然也组建了新的武装,但属于战斗部队。可以说,大规模组建以宣传和动员民众等任务为主的学生武装团体,广西是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中绝无仅有的。综上所述,在抗战初期的广西,面临日本、蒋介石、中共等多种势力的威胁,为确保自己的地盘,新桂系认识到了单凭已有军队难以应付复杂的局面,而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而不得不成立学生军以动员民众来增强自身实力。囿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关协议,中共只能采取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当局新成立的学生军加以控制和影响。从上述的论述也看出,中共的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田钰琳[8](2014)在《2000年以来(2000-2011年)人民日报对“民国图像”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大众媒介作为如今人们获取历史记忆之主要渠道,它如何建构历史,以影响人们的社会集体记忆是该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与目的所在。以集体记忆理论为基础,结合框架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人民日报之于民国时期报道的具体研究,对媒介如何建构历史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解答。文章主要分析了人民日报中民国历史报道的呈现形式,报道方式,民国记忆的主要类型及特征以及媒介建构策略这四个方面。第一从呈现形式看,归纳了5个方面:栏目化,符号编码多样化,以人物报道为主,纪实性体裁为主,完整性与独立性强。其中栏目化是较为突出的特点,它反映了人民日报对民国历史的使用方式是以纪念性的新闻为主。第二从报道方式看,归纳了5个报道方式:唤起记忆类型、历史反思类型、个人追忆类型、挖掘新闻类型。由此分析人民日报进行历史报道的动因与社会根源在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历史的集体认同。而集体认同是统治阶级能够提取相关记忆的前提和基础。第三从人民日报呈现的民国记忆内容来看,民国记忆是一副以革命记忆为主要内容,以共产党为核心记忆主体的记忆景观。同时归纳了12个记忆类型并得出民国记忆具有对立性和象征性的特征。第四从媒介建构策略看,总结了“聚焦与重复”“污名化与神性化”“压制与规避”三个策略。并进一步探析了官方媒体的宣传手法:“控诉与攻击”“宣誓立场”“表彰与赞扬”“陈述事实”“抒发情感”“反省与忏悔”。通过媒介策略的分析和对官方媒体的宣传本质的探析,进一步揭露了大陆官方媒体是政治权力的实践场域,它是依附于统治阶级的“侍从报纸”。最后得出结论:媒介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不仅受到现在的影响,影响来自政治权力的压制,也受到过去的影响,即历史惯性的制约。官方媒介由于其本身的宣传性质对集体记忆的建构是建立在意识形态对记忆结构的侵占上。大众媒介加速了历史从叙事性走向象征性的进程。
罗晓果[9](2013)在《发挥优势 全力推进祖统工作》文中提出湖南是抗战的主战场,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民革湖南省委会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台交流中开展有湖南特色的品牌活动,在海峡两岸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品牌效应。 一、举办纪念常德会战70周年系列活动 11月13日,来自海峡两岸的各界人?
徐兵[10](2009)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孕育了近代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由此世界政治文明中出现了政党和政党制度。鸦片战争中,帝国主义的炮舰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也随之而入,对古老的中华帝国产生重要影响。先进的中国人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繁荣富强”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梦想,“救亡图存”与“发展求富”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基本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先知先觉者”在斗争中,目睹了西方的船坚炮利,既而倾向西方政治文明,掀起了“立党救国”的浪潮。一时间,中国政坛党派林立,政见各异,虽称得上完整意义上政党者,寥寥无几,但毕竟在这个封建帝国开始了“立政党”、“开议院”的尝试,开创了在中国探索政党制度的先河。尽管“政党治国”的善良愿望很快被封建统治者扼杀,但思想闸门业已打开,引来的是追求民主政治的滚滚洪流。几经博弈,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建立的中国国民党,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逐步发展壮大,并夺取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孙逝世后,蒋介石窃取革命果实,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压制其他政党,抛弃多党制,实行其一党独裁统治。但事与愿违,就在蒋氏冒天下之大不韪,倒行逆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中间党派,一些中间党派成为后来的民主党派。同时,勇敢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掩埋了战友的尸体,擦干身上的鲜血”,拿起武器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彰显了先进性和战斗力,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赢得民主党派的支持,在战斗中和民主党派建立了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主联合政府”主张成为和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政治基础。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经过周密筹备,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正式确立。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的发展经历了一些波折,经过整合,还有8个民主党派,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致公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56年,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口号,成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指导方针,开始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的新起点。同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一起创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运行方式,各党派自身的运行方式也呈现出新特点,逐步向执政党和参政党转变。文章按照上述历史逻辑,设计了框架:绪论、主体四个部分和结语。绪论阐明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介绍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从宏观上说明文章主要内容。第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世界上资本主义政党、社会主义政党的产生和政党政治的出现。接着,说明清末,中国政党的建立、政党政治、议会民主的兴起与破产,以及孙中山倡导的政党制度的失败。这部分还介绍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一些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分化组合。第二部分,开始说明确立政党制度的准备工作,以及政党制度怎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文章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民主党派代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如何在险恶的环境中顺利到达解放区,以及怎样筹备新政协。作者认为新政协的召开,仅在国家体制层面上建立了政党制度,而全国范围内政党制度的建立是随着各级民主政权的建立而建立。这部分还介绍中国共产党制定具体政策帮助民主党派发展,说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提出的过程及历史意义。第三部分,用社会生态一般理论说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多党合作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一制度对社会生态的影响。围绕经济发展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密切合作、共同奋斗,保证了国民经济的较快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接着说明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上,民主党派实现了自身的两次转变。另外,这部分还详细论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立的相互关系。第四部分,前两节说明政党制度的运行方式,即在政权系统内的运行和执政一参政合作的几种具体形式。接着文章分析了政党制度主体(执政党和参政党)自系统的组织活动方式。结语分析这一时期政党制度的主要价值和存在的不足。并对长期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做了分析,就如何加强和改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二、郑洞国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洞国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学习时代 |
明末清初 |
道光年间 |
1861年 |
1894年 |
1906年 |
1907年 |
1911年 |
1912年 1岁(6) |
1913年 2岁 |
1914年 3岁 |
1915年 4岁 |
1916年 5岁 |
1917年 6岁 |
1918年 7岁 |
1919年 8岁 |
1920年 9岁 |
1921年—1925年 10—14岁(10) |
1926年 15岁 |
1927年 16岁 |
1928年 17岁 |
1929年 18岁 |
1930年 19岁 |
1931年 20岁 |
1932年 21岁 |
1933年 22岁 |
1934年 23岁 |
1935年 24岁 |
1936年 25岁 |
1937年 26岁 |
1938年 27岁 |
1939年 28岁 |
1940年 29岁 |
1941年 30岁 |
1942年 31岁 |
1943年 32岁 |
1944年 33岁 |
1945年 34岁 |
中编 为师时代 |
1946年 35岁 |
1947年 36岁 |
1948年 37岁 |
1949年 38岁 |
1950年 39岁 |
1951年 40岁 |
1952年 41岁 |
1953年 42岁 |
1954年 43岁 |
1955年 44岁 |
1956年 45岁 |
1957年 46岁 |
1958年 47岁 |
1959年 48岁 |
1960年 49岁 |
1961年 50岁 |
1962年 51岁 |
1963年 52岁 |
1964年 53岁 |
1965年 54岁 |
1966年 55岁 |
1967年 56岁 |
1968年 57岁 |
1969年 58岁 |
1970年 59岁 |
1971年 60岁 |
1972年 61岁 |
1973年 62岁 |
1974年 63岁 |
1975年 64岁 |
1976年 65岁 |
1977年 66岁 |
1978年 67岁 |
1979年 68岁 |
1980年 69岁 |
1981年 70岁 |
下编 神游时代 |
1982年 71岁 |
1983年 72岁 |
1984年 73岁 |
1985年 74岁 |
1986年 75岁 |
1987年 76岁 |
1988年 77岁 |
1989年 78岁 |
1990年 79岁 |
1991年 80岁 |
1992年 81岁 |
1993年 82岁 |
1994年 83岁 |
1995年 84岁 |
1996年 85岁 |
1997年 86岁 |
1998年 87岁 |
1999年 88岁 |
2000年 89岁 |
2001年 |
2002年 |
2011年 |
(2)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
三、宜宾也不安全 |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
(3)近代上海“世界社”相关艺术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三、前期相关研究 |
四、选用材料及研究方法 |
五、研究目的及意义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世界社的发展历程 |
1.1 从巴黎到东方的“世界” |
1.2 上海的“世界效应” |
1.2.1 试验期(1907-1912) |
1.2.2 鼎盛期(1912-1937) |
1.2.3 复兴期(1937-1949) |
第二章 近代美术展览传播 |
2.1 展陈近代美术的先锋成果 |
2.2 文艺科学救国之梦的助推者 |
第三章 国际文化交流 |
3.1 引进优秀西方文化 |
3.2 欧游画展的艺术交流 |
第四章 公共知识服务 |
4.1 组建多项文化、教育机构 |
4.1.1 出版 |
4.1.2 座谈会 |
4.2 打造市民阅读公共空间 |
第五章 上海世界社的保护与再生 |
5.1 上海世界社相关艺术资源的保护 |
5.2 上海世界社的再生路径 |
5.2.1 注重“艺术之物”与“历史之物”的复合 |
5.2.2 将艺术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4)毛泽东解放战争中的“和平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
1、选题来源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1、思路和方法 |
2、主要内容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斗争策略的论述 |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思想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 |
(三)毛泽东“和平方式”策略的前期经验:“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 |
第二章 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形成过程 |
(一)重庆谈判,对“和平建国”的渴望 |
(二)解放战争初期,“以战止战”以战争促和平 |
(三)解放战争中后期,力求实现“局部和平” |
第三章 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实践 |
(一)重庆谈判期间及战略防御阶段(1945.8—1947.6) |
1、高树勋起义 |
(二)战略反攻阶段(1947.7—1948.8) |
1、石家庄战役 |
2、开封之战 |
(三)战略决战及渡江战役阶段(1948.9—1949.6) |
1、吴化文起义 |
2、长春起义 |
3、何基沣、张克侠起义 |
4、北平和平解放 |
5、“北平方式”的提出与“北平和谈”的破裂 |
(四)向全国进军阶段(1949.6—1949.12) |
1、湖南和平解放 |
2、绥远和平解放 |
3、新疆和平解放 |
4、云南和平解放 |
第四章 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特点 |
(一)军事压迫与政治引导相结合 |
(二)分化瓦解敌方势力与区别对待敌方阵营相结合 |
(三)必须接受和平条件与宽大处置相结合 |
(四)“和平方式”的认识与实践存在曲折性 |
第五章 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影响及意义 |
(一)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影响 |
1、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
2、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
3、减少战争破坏,为社会恢复与建设创造条件 |
4、为后来解决国内军事、政治分歧提供了蓝本 |
(二)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和平方式”策略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三、史料概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架构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
战后中国的政治与舆论环境 一、抗战胜利与国共受降之争 二、新闻接收与传媒复员 三、中共与民营传媒的发展 四、拒检运动与政治松动 五、民众心理与舆论导向 第二章 |
国共“和谈”期间的舆论 一、“重庆谈判”与国共宣传战 二、“政协会议”召开问题上的国共宣传 三、国共关于“内战责任”问题的论争 四、中间势力的活跃与反战呼吁 第三章 |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舆论 一、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反战呼声 二、李闻惨案与各方舆论 三、内战中学潮与社会舆论 四、中间势力的反战宣传 第四章 |
内战转折时期的舆论 一、“戡乱动员”与舆论反响 二、特刑庭与舆论钳制 三、中间势力的舆论转向 第五章 |
国共舆论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一、国共宣传决策与管理 二、国共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结语 一、国民党宣传失利对政权转变的影响 二、中共成功的宣传对革命胜利的影响 三、从舆论宣传角度观察国民党大陆失败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
(6)周令钊:20世纪艺术与设计史中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与问题 |
1.2 维度与方向 |
1.3 研究现状与方法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黑暗·唤起:战争时期的美术实践(1937-1949) |
2.1 周令钊的家境与其进步思想的生成 |
2.1.1 成年前的周令钊 |
2.1.2 “进步青年”周令钊 |
2.2 人生的节点及每个节点中共产党人的作用(1937-1949) |
2.2.1 全面开始的抗敌创作:长沙(1937.9-1937.12) |
2.2.2 融入圈子:广州(1937.12-1938.3) |
2.2.3 “体制”工作:武汉(1938.3-1938.11) |
2.2.4 活跃:桂林(1938.11-1942.7) |
2.2.5 战火:柳州、云缅(1942.7-1945.9) |
2.2.6 教职的开始:上海(1947.9-1948.9) |
2.3 内容与特点:周令钊的抗战宣传 |
2.3.1 大众性的共识 |
2.3.2 情感的融入 |
2.3.3 现代性的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破晓·新生:新中国视觉形象设计 |
3.1 新中国的“新风格” |
3.2 “新风格”的“新”与“旧” |
3.3 周令钊的“新风格” |
3.3.1 雏形:国徽 |
3.3.2 窗景:三大徽章与第二套人民币 |
3.3.3 更新:第三套人民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明·斑斓:新中国成立后的其他创作 |
4.1 民族之美 |
4.2 时势之美 |
4.2.1 人民欢乐 |
4.2.2 社会建设 |
4.2.3 领袖风采 |
4.3 生活之美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周令钊“美术·设计”道路的意义 |
附录一:周令钊生平简历及艺术活动和作品要目 |
附录二:周令钊谈在国统区的抗战艺术经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7)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三、资料运用与论文结构 |
四、资料来源综述 |
第一章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组建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国内外对学生军训的重视与学生军的出色表现 |
一、世界各国重视学生军训给新桂系的启发 |
二、现代战争宣传对知识青年的需要 |
三、学生军在历次国内战争中的战绩 |
第二节 多种矛盾消长沉浮的驱动 |
一、民众动员工作中基层干部的极度缺乏 |
二、军队对政工人员的需求 |
三、抵制蒋介石势力扩张 |
四、与中共争夺知识青年 |
第三节 “寓将于学”政策推行的结果 |
一、“寓将于学”政策的产物 |
二、第一届广西学生军在“六一”事件中的出色表现 |
三、第二届广西学生军在省外的突出成就 |
第二章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的组建与训练 |
第一节 征召与选拔 |
一、宣传动员 |
二、考核方式 |
三、第二次招考 |
第二节 队伍组建 |
一、临时组队 |
二、组建部队 |
三、创设领导机构 |
第三节 军政训练 |
一、自我教育 |
二、集中训练 |
三、工作过程中的训练 |
第三章 桂南会战前后的第三届广西学生军 |
第一节 战前社会动员 |
一、军事政治动员 |
二、经济动员 |
三、文化动员 |
第二节 配合桂南会战 |
一、破坏日军后勤补给 |
二、建立军民合作站 |
三、收集情报与战地宣传 |
四、实行对日作战 |
第三节 处理善后工作 |
一、恢复基层政权 |
二、处理战争遗留问题 |
三、收容救济灾民 |
第四章 中共与新桂系对学生军领导权的争夺 |
第一节 加强思想文化工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公开演讲培训 |
二、掌握报刊领导权 |
三、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二节 加强党组织建设,控制青年领导机构 |
一、中共组织在学生军中的发展历程 |
二、反击托派分子 |
三、控制三青团 |
第三节 反对军官控制,掌握基层领导权 |
一、反击中上层军官 |
二、加强上层渗透 |
三、掌握基层领导权 |
第五章 学生军解散后学生的去向 |
第一节 学生军解散的原因考察 |
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
二、担心被中共控制 |
三、学生回校复学的愿望 |
第二节 学生军解散后学生的归宿 |
一、安排继续学习 |
二、送合作训练班受训 |
三、军队留用 |
第三节 学生军中共党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西和其他地区的胜利 |
一、学生军解散前夕中共的应对 |
二、“豫湘桂战役”期间学生军党员组织和领导的游击战争 |
三、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学生军党员的斗争 |
结语 |
一、学生军的工作特点 |
二、在大后方青年中起了楷模和带头作用 |
三、为中共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和干部 |
四、特殊还是普遍:与山西新军之比较 |
主要征引文献 |
附录 |
一、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大事记 |
二、在学生军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部分中共党员简况 |
三、社会调查访谈笔录 |
后记 |
(8)2000年以来(2000-2011年)人民日报对“民国图像”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回顾 |
1.2.1 研究对象的确立 |
1.2.2 研究对象的意义 |
1.3 文献与理论基础 |
1.3.1 关于民国时期报道的媒介研究 |
1.3.2 集体记忆 |
1.3.3 框架理论 |
1.3.4 “民国图像”概念定义 |
1.4 研究路径与研究问题 |
1.4.1 研究路径 |
1.4.2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样本的确立 |
1.5.2 样本的分析方法 |
1.5.3 信度检测 |
1.6 研究架构 |
1.7 创新性 |
第2章 “民国图像”在人民日报中的呈现形式 |
2.1 文本概述 |
2.2 有关民国时期报道的呈现形式 |
2.2.1 栏目化:栏目新闻占半数多 |
2.2.2 符号编码多样化:配图表的新闻占6成多 |
2.2.3 以人物报道为主:人物报道占6成 |
2.2.4 以纪实性体裁为主:资料性稿件占6成多 |
2.2.5 报道的完整性与独立性强:独立成篇的近8成 |
2.3 小结:以纪念为目的的新闻 |
第3章 人民日报中民国历史的报道方式 |
3.1 报道方式考察 |
3.1.1 唤起记忆类型 |
3.1.2 历史反思类型 |
3.1.3 个人追忆类型 |
3.1.4 挖掘新闻类型 |
3.2 小结:统治阶级的需求与历史的集体认同 |
第4章 人民日报中的民国记忆 |
4.1 新闻主题的分布:革命+共产党 |
4.2 北洋军阀时期:辛亥+五四+建党 |
4.2.1 中国共产党是辛亥革命的理想与精神的继承者 |
4.2.2 五四运动是伟大的青年爱国主义运动 |
4.2.3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共产党的建立 |
4.3 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国民党反革命政变 |
4.3.1 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为大革命做出贡献 |
4.3.2 国民党的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最终失败 |
4.4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武装起义+长征 |
4.4.1 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 |
4.4.2 红军不怕远征难 |
4.4.3 共产党号召全民抗日 |
4.5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抗日 |
4.5.1 延安整风是党对文人艺术家的思想改造 |
4.5.2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日的中流砥柱 |
4.6 解放战争时期:独裁统治+解放中国 |
4.6.1 以蒋介石为首的独裁统治发动全面内战 |
4.6.2 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政府解放中国 |
4.7 民国记忆的特征:对立性,象征性 |
4.7.1 对立性 |
4.7.2 象征性 |
4.8 民国记忆中的创伤与结构性健忘 |
4.8.1 创伤与革命记忆 |
4.8.2 结构性健忘与官方记忆 |
4.9 小结:共产党记忆的凸显与国民党记忆的健忘 |
第5章 “民国图像”的媒介建构策略 |
5.1 聚焦与重复 |
5.2 污名化与神性化 |
5.3 压制与规避 |
5.4 官方媒体的宣传手法考察 |
5.4.1 控诉与攻击 |
5.4.2 宣誓立场 |
5.4.3 表彰与赞扬 |
5.4.4 陈述事实 |
5.4.5 抒发情感/反省与忏悔 |
5.5 小结:官方媒体的“侍从”地位 |
第6章 结论与探讨 |
6.1 结论 |
6.2 探讨 |
6.3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KAPPA信度检测详表 |
附录二:样本列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况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介绍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章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现代政党的起源及中国政党的产生 |
一.世界上两种类型政党及政党制度的出现 |
二.近代中国政党的萌芽与理论准备 |
三.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政党政治的演变 |
第二节 国共两党的产生及其关系的破裂 |
一.国民党的形成和分裂 |
二.中国共产党创立和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
第三节 民主党派的产生 |
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民主党派的产生 |
三.无党派人士 |
第四节 民主革命中新型政党关系的逐步形成 |
一.解放战争前中国共产党同中间党派关系的演变 |
二.解放战争时期党派关系的重组 |
三.新型政党关系的初步形成 |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确立 |
一.各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到达解放区 |
二.协商建国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国家制度层面的确立 |
三.民主建政与全国范围内政党制度的建立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
一.进一步深化合作思想 |
二.协助民主党派发展 |
三.帮助各党派解决实际困难 |
第三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新起点 |
一.政党制度指导方针的酝酿和提出 |
二.中国共产党主动践行"八字方针" |
三.各民主党派学习贯彻"八字方针" |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运行的社会生态 |
第一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经济环境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提出和发展 |
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
三.经济转变中的民主党派 |
第二节 政党制度与政治基础 |
一.民主联合政府构想的提出与实现 |
二.民主党派的两次转变 |
第三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 |
一.中共积极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二.各民主党派主动进行学习改造 |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
第四节 政党制度与对外关系 |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确立中的苏东因素 |
二.中苏关系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巩固 |
三.中美关系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合法性的提升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政党制度系统的运行 |
第一节 在国家制度体系中运行 |
一.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合作 |
二.参加各级国家政权机关 |
三.在人民政协中协商 |
第二节 执政—参政合作的几种具体形式 |
一.最高国务会议 |
二.双周座谈会 |
三.协商座谈会 |
第三节 执政党自系统的运行 |
一.健全组织机构 |
二.改进组织活动方式 |
三.探索领导国家政权方式 |
四.执政党自身建设 |
第四节 转型中的参政党 |
一.清理和发展党员 |
二.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
三.参政党自身建设 |
结语 对建国初期政党制度再认识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郑洞国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J]. 黄德海. 江南, 2021(05)
- [2]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3]近代上海“世界社”相关艺术资源研究[D]. 曾少芮. 上海大学, 2019(03)
- [4]毛泽东解放战争中的“和平方式”研究[D]. 段顺林. 湘潭大学, 2017(02)
- [5]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D]. 孙士庆. 上海大学, 2017(02)
- [6]周令钊:20世纪艺术与设计史中的个案研究[D]. 赵静.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7]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D]. 陈峥. 复旦大学, 2014(12)
- [8]2000年以来(2000-2011年)人民日报对“民国图像”的建构[D]. 田钰琳.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9]发挥优势 全力推进祖统工作[N]. 罗晓果. 团结报, 2013
- [10]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D]. 徐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