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山[1](2021)在《排水采气智能柱塞系统设计及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气井生产的中后期,气井积液逐渐增多,将导致气井产量下降,最终气井会因积液过多而停产。柱塞排水采气工艺是生产现场常采用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之一。然而现阶段使用的传统柱塞下行速度慢,井下卡定装置固定,无法根据积液情况调整柱塞投放深度,同时,无法监测井下数据。针对这些不足,参考现有柱塞的结构优点,本文设计了排水采气智能柱塞工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调研国内、国外排水采气柱塞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最新进展,归纳总结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2)针对传统柱塞需要安装井下卡定装置,无法根据积液情况调整柱塞投放深度问题,提出排水采气智能柱塞的设计方案,运用Solid Works软件对智能柱塞中的关键部件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所设计的智能柱塞包括打捞头、扶正器、电池模块、主控系统、传感器模块、电机及传动模块、密封胶筒、出水阀和上下堵头等结构,总长1210mm,智能柱塞扶正器弹簧片半径长120mm,智能柱塞中电机选用28BYJ-48步进电机,密封胶筒材料选用氟橡胶,长170mm,厚度8mm,内腔锥度为1:10。(3)对智能柱塞性能进行仿真研究。使用ANSYS软件分析了智能柱塞下行过程的流体速度规律,验证智能柱塞可以实现快速下行。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智能柱塞密封胶筒内腔锥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4)智能柱塞控制系统设计。在单片机硬件、电机驱动、接口知识的基础上,运用STC89C52单片机,28BYJ-48步进电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和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设计开发了智能柱塞控制系统。
韦士腾[2](2021)在《大功率LED的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LED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的简称,属于低碳节能的新型光源。相对于传统的白炽灯,LED的耗电量更低,也更环保。因此,LED被广泛用于家用照明、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各种照明工程,成为了照明工程的主流光源。随着LED芯片集成度的增加,其产生的热量也在急剧增大。然而,过高的结温必然会影响LED灯的寿命。因此,LED热源的散热设计非常关键。本文基于大功率LED器件热系统结构,提出一种仿剑麻形流道冷板。在常温25℃下,冷却液在冷板中间接口通水后,迅速向冷板四周流动,快速带走热量,使150W的大功率LED结温最高不超过65℃。同时,开发了一款上位机界面显示软件,用于对大功率LED工况进行实时监控,并设计了小型化的LED热管理系统。对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和一定的市场应用价值。本文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以传热学、流体力学及LED器件热系统结构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种仿剑麻形流道结构冷板。该冷板结构借鉴了自然界中一些植物具有优良的传质传热特性。通过比较仿剑麻形流道、仿蛛网形流道、方形直流道三种结构冷板的散热效果,发现仿剑麻形结构的均温性最好,压降最小,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2)仿剑麻形流道热仿真边界条件及其冷板结构优化研究。在边界条件优化方面分别从流体工质、冷板材料进行优化,并改变入口温度、入口流量和热流密度等边界条件参数,对仿剑麻形冷板进行热仿真分析。在冷板结构优化方面,针对出口数量及进出口方向进行优化研究。搭建LED液冷散热实验平台,将实验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并进行误差分析。(3)设计了基于多种传感器的采集电路。相对于仅通过采集热源温度来改变风扇转速而实现散热的传统温控电路,该电路不仅采集热源温度,还能采集冷板的进出口温度、进出口压力、流量及液位,为LED液冷系统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4)开发出一种小型化、智能化的LED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实时显示所有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方便用户了解LED工况,进行人机交互。系统整体尺寸小巧,但是散热效率并没有降低。系统还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当LED出现温度过高的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地通知用户。此外,采用一种可调节水泵和风扇转速的分段控制模式,能够有效地将LED温度降低至稳定状态。最后,测试了LED热管理系统,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具备稳定性和安全性。
吴昊[3](2020)在《基于STM32的东海岛站主变冷却控制器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过多的热量,导致温度大幅上升,影响变压器的作业特性,降低变压器性能,甚至严重损坏变压器而发生安全事故。于是,检查变压器温度情况,适当使用降温方法,可显着提升变压器运行安全性,避免出现事故。本文以东海岛500KV变电站的变压器的冷却控制系统为研究改造对象,对于500k V电力变压器风冷装置的配置情况为两组,每组风冷装置所包括的风机组为四台,根据变压器负荷电流、绕组温度以及油温的情况对两组风机进行动态控制。控制系统以STM32f103为核心,结合相应的检测处理电路对负荷电流、风机电流、绕组温度以及风机缺相情况的检测和显示,并根据检测情况对两组风机进行动态控制,实现变电站温度的高可靠控制,将相应的状态信息通过RS-485总线发送到中控室,通过上位软件进行监控。同时,本系统设置为两种模式,分别为自动模式与手动模式。基于STM32设计系统硬件电路,该硬件有数据采集回路、单片机最小系统、LCD显示电路、继电器驱动回路、通信电路等。在软件方面,选取的开发环境为keil,使用C语言设计系统应用程序,按照系统功能设计了包括主程序、LCD显示、电流采集、温度采集以及四种工况下的自动控制等多个子程序进行了分析设计。最后,进行仿真和实物的功能测试,结果显示符合最初设计理念,表明系统可以正常运行。该冷却控制系统的设计对能大幅度改善东海岛500KV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系统的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卢熠昌[4](2020)在《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一直牢牢支撑和保障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煤炭产量大,但是由于一直以来传统选煤行业存在的弊端,诸如传统分选技术工艺复杂繁琐,智能化程度低,分选效果不尽如人意,造成有效产能低下,因而急需一种新型的选煤设备。故针对新的选煤需求及井下开采作业的特殊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能X射线扫描的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并主要针对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针对传统分选设备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对新型分选设备的系统结构的分析,完成了对新型分选设备的主控制系统、信号处理系统、进料控制系统及喷阀驱动分选控制系统的设计。主控制系统对整个设备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并通过操控台的通信连接与分选设备实现人机交互。主控制系统使用PIC18F4520单片机作为控制器,CPLD XC95144实现逻辑电路的扩展,设计了外部存储电路、电压监测电路、开关信号电路;并完成对PIC18F4520与操控台及各子系统的通信连接电路。进料控制系统采用电磁振动进料方式,利用电磁振动进料控制原理,建立了进料器的调节参数与供电参数的关系,并据此设计了电磁振动进料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交流电过零检测、晶闸管触发及通信电路的设计。信号处理系统包含光学系统,采用双能X射线透射被检测物;喷阀驱动分选控制系统采用高速电磁阀及阵列喷嘴等器件完成喷阀剔除装置机构设计,并据此设计了喷阀驱动分选控制的动作电路。整个设备的运作过程是利用双能X射线透射得到的被检测物的光谱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系统对光谱信号进行处理并传送至主控制系统,最后主控制系统通过得到的电信号控制喷阀驱动分选控制系统进行动作,完成被检测物的分选。通过对整个设备系统的仿真模拟调试,完成对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并结合搭建的实验样机,经过反复调试,各系统设备取得良好成效,并且其识别的分选精度高,处理粒极宽。图60表7参73
王鹏钧[5](2020)在《适于集成的低噪声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晶体振荡器利用晶体的压电效应,可以产生机械振动,同时物理特性好,稳定度高,常作为脉冲信号和频率源,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产业、通信雷达、国防军事等重点领域,成为电子领域的重要器件。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出现,各行业都向智能化、小型化转型,现如今晶体振荡器也朝着智能化、高稳定性、低功耗等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晶体自身固有的属性,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影响振荡器频率的输出,导致与标称频率出现偏差。为了改善振荡器的频率温度特性,很早就出现了关于温度补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无论是模拟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还是数字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其中变容二极管的电压包含振荡器的交流电压,会使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指标恶化。本文设计了一种适于集成的新型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其负载可变电容采用温度系数电容,同时与晶体振荡器串联形成补偿电路,这样就避免了变容二极管的使用。该方案把晶体振荡器的温度频率曲线近似看成几条直线段相连,由于单个电容只能在某段温度区间内进行补偿,因此设计了模拟开关电路,能够根据当前的温度来选择各直线段对应的温度系数电容,实现自动分段温度补偿。本文首先介绍了晶体谐振器的组成结构和相关主要的参数,简单分析了相位噪声,介绍了温度补偿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补偿方法,接着对方案中的各个硬件电路设计以及各元器件的选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软件部分的编程思想也进行了概述,完成了上述工作后,进行了软件模拟仿真调试,检测电路的运行情况,确保补偿方案的可行。在电路原理图的基础上进行PCB电路图的绘制,并完成实物焊接的工作,对焊接好的实物电路进行测试检测,保证实际过程中能达到设计要求。最后进行温箱实验,对温箱的数据处理后得到补偿后的温度频率曲线,观察补偿结果以及相位噪声等情况。在-20℃+70℃的实验温度范围内,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稳定度达到了±2ppm,在偏离载波1KHz处相位噪声指标为-129dBc/Hz。该设计方案可行,但由于对频率温度曲线采用近似的方法,补偿精度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李德媛[6](2020)在《基于ARM的煤矿智能传感及监控分站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长期以来,煤矿的安全技术及监控管理系统的落后导致了矿难频发,因此如何预防煤矿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煤矿业监管部门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煤矿生产作业区域的规模不断扩大,现场的电磁和自然环境的情况更加复杂,因此对煤矿安全监控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目前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和系统已经应用较广,但仍然普遍存在着通信协议不规范、设备互不兼容、通信的速率太慢、监控设备和分站的人机交互界面差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研究与开发一款新型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该论文通过对国内外井下煤矿安全监控分站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以A公司现有的KJ2000X_F1型煤矿安全监控分站所存在的问题为基础,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升级,完成了新型分站功能的研究与开发。该论文的主要技术研究内容如下:(1)监控分站的关键技术创新和总体设计。根据井下煤矿设计规范对KJ2000X_F1型监控分站提出技术创新的关键点、总体设计要求和设计参数,并规划制定总体的设计升级方案。(2)监控分站的硬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整体结构和设计思路,对CPU及其外围控制电路、电源控制电路、RS485/CAN/工业以太网通讯模块等进行设计。(3)监控分站的软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井下监控分站的主程序、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程序、控制处理程序、通讯处理协议、图形界面处理程序等的软件设计,并对井下监控分站软件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和设计。(4)监控分站的调试。对分站的相关硬件和软件进行调试。实验结果表明:升级后的监控分站具有更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抗干扰能力更强,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等优点,可以对井下生产工作环境的监控及时提供准确的环境参数和安全生产依据,能够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最后对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后续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地方。该论文有图44幅,表4个,参考文献56篇。
汪炼[7](2020)在《微型海洋浮标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几十年,全球海洋观测的趋势已经从原本的不连续的船基或岸基考察的方式转变成现在的持续的定点实时观测的方式。发达国家现在正通过开发先进技术和装备,并且使用多手段融合的方式对海洋进行观测。海洋浮标是新发展的一种新监测技术,逐渐被许多沿海国家看重并大力发展,是离岸获取海洋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对海洋开发有重要作用。由于在近浅海区域距离海岸线100m水域内,环境情况较为复杂,大型船只无法作业,所以需要设计一款微型浮标作为替代设备。本文设计了一款采用活塞式机械结构的高性价比的微型浮标,能够长时间的连续无间断地工作,可作为开发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本文首先介绍了海洋浮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然后根据需求给出了浮标的整体的设计方案,包括浮标的结构设计、远程遥控功能的实现、单片机的选型以及供电方案的设计,浮标使用的通信模块是lora模块,具备组网功能,可与无人船等海上设备构建监测网。之后分别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对系统使用的STM32系列处理器进行了介绍,还对各种硬件部分的电路和接口进行介绍。另外对系统的软件开发进行介绍,将软件系统按照应用层、实时操作系统和驱动层进行划分,进行模块化开发,然后对各个模块的驱动程序进行介绍,重点是使用双闭环PID控制算法控制电机。最后对浮标的预期目标进行实验测试,给出了测试结果,经过分析测试结果,可以验证本设计达到预期目标。
吴杰[8](2020)在《核酸自动提取与快速扩增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生命医学的发展和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国民对自身健康状况越发关注,各类新型疾病诊断技术与方法不断涌现。核酸诊断技术作为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体外诊断技术,正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筛查等领域。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对核酸诊断技术应用的关注力度。特别在2020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高效快速的核酸诊断技术成为全球抗击新型冠状疫情的关键手段。核酸诊断过程分为核酸提取和核酸扩增检测,传统核酸诊断往往需要涉及多个检测设备及大量的手工操作,耗时长,效率低,只能在特定的场所得到应用。现场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依靠便携式的检测仪器来实现便捷、快速、即时的疾病诊断,正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将POCT技术与核酸诊断技术相结合,基于新型核酸检测方法,研究POCT核酸快速检测技术,有助于提升核酸检测的整体性能。立足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独到优势,借助芯片内部集成的微通道、微阀、微泵、微反应器等多种功能单元,实现完整的微流体控制,按照既定顺序完成多步生化反应,实现检测过程自动化。同时,借助微流控芯片的自身特点,有利于实现核酸检测系统的微型化与便携化,乃至在减小反应试剂体积的情况下,实现高通量核酸检测,为提升核酸检测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研究了一种核酸自动提取与快速扩增检测方法及系统。首先,研究了双水相核酸提取方法,设计了一种核酸提取装置,该装置能够连续完成双水相核酸提取所需的多个操作步骤,通过自主设计的装置内部集成加热模块、试剂混合模块、离心模块和配套器件,结合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通过分布式控制模式来控制多个功能模块间协同工作,依次完成细胞裂解、萃取和提纯过程,最终提取到核酸模板。借助本论文研究的一台便携式核酸提取设备,而不是多个分离设备,实现了核酸提取过程的自动化、快速化与一体化。其次,基于嵌入式系统,通过恒温加热来提供核酸扩增的反应温度,通过集成光电检测模块来实现实时荧光采集。研究设计了基于安卓系统的上位机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及数据分析与处理。将核酸自动提取装置和核酸快速扩增检测系统相互配合,能够实现从样品处理到核酸扩增检测的一体化核酸诊断。前期测试结果表明,核酸自动提取装置、核酸快速扩增检测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均达到了预期要求,理论上,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快速、一体化核酸检测,为进一步提升核酸诊断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章恒[9](2020)在《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海冰明显减少,然而关于极地海冰的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仍需要大量可靠的现场实测数据。在传统的极地海冰探测中,由于缺乏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监测设备,极地科考工作人员需要在极端恶劣的极地环境中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来获取现场数据,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极地环境观测/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2016YFC1400300)”子课题“北极无人冰站”项目的资助下,设计并研发了一款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机器人可搭载图像视觉传感器、声纳传感器、温度链传感器等开展对极地海冰冰面或冰下的环境实时检测。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可以在水中、水面游动或在冰上下面爬行,并完成探测任务。为了实现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所有功能,课题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和技术开发:(1)冰下探测机器人整体设计整个机器人包含自主巡航模块、遥控模块、温度场监测模块、图像监测模块、电源模块等。由于需要在极地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所以整套系统的器件选型和设计需要满足耐低温、低功耗、稳定可靠的特点。冰下探测机器人需要把所有模块集成到一起并且需要在水下工作,进一步解决了主控板接口扩展、防水以及浮力舱设计等问题。(2)温度场监测模块的研制为了提高极地低温环境下温度测量的精度,研制了一款新型的高精度多点低功耗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多点温度传感器的核心是各个测温点,测温点主要由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24位高精度ADC芯片ADS1232、MAX1483和铂电阻构成,故而每个温度点可以编有自己的程序进行单独的校准,以及具有自己的地址可以实现多个温度点共用一条RS485总线。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各温度点进行温度曲线标定后温度大于0℃时拟合最大误差为0.00134℃。室内低温实验和现场试验表明,该温度链在多点同时测温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于在极地环境下对冰水气的温度场检测。(3)极地海冰图像监测模块研制基于IRIDIUM9523的超低功耗极地图像监控子系统实现了极地图像的拍摄与传输,其组成有:供电部分、获取图像部分、温度控制部分、数据传输部分。图像采集选用了串口摄像头进行拍摄,温度控制部分可以保证在低温状况下摄像头仍能采集图像,IRIDIUM9523模块实现了大容量极地数据的快速传输。低温实验与极地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在-40℃环境下工作。极地图像监控子系统已经多次在极地科考中进行了安装应用(第8、9次北极科考,第36次南极科考),在极地低温恶劣环境中运行稳定可靠,成功的对极地设备进行了图像监控。(4)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的自主巡航和遥控控制自主巡航模式使用了优化的PID算法,由于仅仅通过调节运行方向偏移目标点角度PID算法不能很好的实现轨迹控制,进而增加了偏移轨迹PID调节算法,在设计的双重PID算法下,直线段控制精度偏差不超过0.8m。通过海湾实验发现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的自主巡航和遥控模式均可稳定可靠的在海水中运行。课题还针对控制器接口不足问题,开发了RS485-RS232串口扩展模块,实现了在一个RS485接口上可以扩展上百个RS232传感器、或者数字量模拟量传感器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单片机或者工控机的外接设备扩展能力。水声通讯解决了常规无线电磁波通讯在水下通讯距离极短的问题。
刘文纲[10](2020)在《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近年来集装箱货物吞吐量的不断增加,化学品等货物运输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受到重视,急需建立与我国原料和产品进出口和消耗大国相匹配的物流监控体系,现有的监管和保障设备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我国作为化工原料的消耗大国现有的监管体系与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为了确保运输途中的安全性,综合采用传感器技术、GPS定位技术、单片机技术等多种手段来设计一种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实现货物运输途中的全程状态信息采集与监控预警,同时完成与远程监控平台的信息交互功能,实时传送货物信息并接收远程监管人员的下发指令以及完成事件备份,方便监管人员回溯信息,主要工作如下:(1)完成了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整体框架设计,分析了其监控需求和监控流程,通过对比多种通信方式确定了信息传输方式。通过采用分层设计的思路,明确了系统功能,确定了各子系统的设计思路。分别开发了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采集层)、智能集装箱监控子系统(现场监控层)以及利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信息传输层)完成信息交换、远端监控。(2)设计了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子系统,根据待测参量设计了各个传感器模块来采集集装箱内部信息,包括温湿度传感模块、压力传感模块、光照传感模块等。确定了采样频率以及双频通信模块设计,在信息采集完成以后将数据进行A/D转换并通过无线传感网络传送给监控系统。设计了信息采集系统硬件电路以及软件流程,完成了集装箱内部状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传输。(3)设计了智能集装箱监控子系统。根据模块化设计的思路,完成了各个子模块的电路设计以及软件流程。在信息传输层的设计上,修订和规范了用户层通信协议。实现了实时监控预警和信息显示,并可采用触摸屏进行操作以方便管理,同时数据还会被传送给Web远程平台并接收操作人员下发的指令信息。(4)完成了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封装测试,进行了多次测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具有可靠性,能满足现实应用中对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的监控需求。
二、一种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排水采气智能柱塞系统设计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柱塞气举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柱塞气举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柱塞气举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柱塞气举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智能柱塞设计及举升工艺研究 |
2.1 智能柱塞基本设计要求 |
2.2 排水采气柱塞工作原理 |
2.2.1 现有排水采气柱塞的不足 |
2.3 新型智能柱塞结构设计 |
2.3.1 智能柱塞密封形式设计 |
2.3.2 智能柱塞主要技术参数 |
2.3.3 智能柱塞进口捕捉器设计 |
2.3.4 智能柱塞工作原理 |
2.3.5 智能柱塞优点 |
2.4 智能柱塞举升工艺过程 |
2.4.1 智能柱塞气举装置 |
2.4.2 智能柱塞运动规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柱塞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
3.1 扶正器结构设计 |
3.1.1 扶正器简介 |
3.1.2 扶正器种类 |
3.1.3 智能柱塞扶正器设计 |
3.2 智能柱塞密封结构设计 |
3.2.1 密封胶筒设计 |
3.2.2 胶筒材料选型 |
3.3 传动机构设计及电机计算选型 |
3.3.1 传动机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
3.3.2 出水阀及传动机构受力分析 |
3.3.3 步进电机选型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柱塞性能分析研究 |
4.1 下行阶段运动分析 |
4.1.1 计算流体动力学基础 |
4.1.2 创建几何模型 |
4.1.3 网格划分 |
4.1.4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设置 |
4.1.5 数值模拟及分析 |
4.2 上行阶段柱塞胶筒密封性能分析 |
4.2.1 非线性理论基础 |
4.2.2 超弹性材料计算模型及其理论研究 |
4.2.3 有限元分析求解 |
4.2.4 胶筒内腔锥度对橡胶筒所受应力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柱塞控制系统设计 |
5.1 智能柱塞控制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
5.1.1 智能柱塞控制器 |
5.2 STC89C52 单片机简介 |
5.2.1 复位电路 |
5.2.2 时钟电路 |
5.2.3 主程序设计 |
5.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5.3.1 温度信号采集 |
5.3.2 压力信号采集 |
5.3.3 加速度信号采集 |
5.3.4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5.4 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
5.4.1 脉冲分配芯片选择 |
5.4.2 驱动芯片选择 |
5.4.3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
5.5 数据存储与数据传输 |
5.5.1 数据存储 |
5.5.2 数据传输 |
5.5.3 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大功率LED的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LED散热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ED发展概述 |
1.2.2 微通道冷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LED散热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液冷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功率LED热设计与分析 |
2.1 传热学与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 |
2.1.1 传热学的基本理论 |
2.1.2 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 |
2.2 LED散热冷板模型的建立 |
2.2.1 LED光源选型 |
2.2.2 LED热阻网络分析 |
2.2.3 仿剑麻形热控冷板结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板的散热仿真与实验 |
3.1 仿剑麻形冷板热仿真分析过程 |
3.2 仿剑麻形冷板的散热因素分析 |
3.2.1 入口温度对冷板散热影响分析 |
3.2.2 流体工质对冷板散热影响分析 |
3.2.3 冷板材料对冷板散热影响分析 |
3.2.4 入口流量及热流密度对冷板散热影响分析 |
3.2.5 出水口数量对冷板散热效果影响分析 |
3.2.6 进出水口方向的改变对冷板散热影响分析 |
3.3 其他拓扑结构冷板的散热仿真分析 |
3.3.1 蛛网形结构冷板设计 |
3.3.2 蛛网形结构冷板散热仿真分析 |
3.3.3 方形直流道结构冷板设计 |
3.3.4 方形直流道结构冷板散热仿真分析 |
3.3.5 三种不同流道结构冷板散热仿真对比 |
3.4 仿剑麻形冷板的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3.4.1 仿剑麻形结构冷板加工 |
3.4.2 液冷散热实验的系统设计 |
3.4.3 液冷散热的实验过程 |
3.4.4 液冷散热实验的结果分析 |
3.4.5 实验与仿真的数据对比及其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功率LED热管理系统 |
4.1 LED热管理系统需求 |
4.2 系统硬件的选型 |
4.3 硬件电路及结构设计 |
4.3.1 核心单元电路 |
4.3.2 触摸屏电路 |
4.3.3 温度检测 |
4.3.4 压力采集 |
4.3.5 报警电路 |
4.3.6 驱动模块电路 |
4.3.7 流量采集 |
4.3.8 液位采集 |
4.3.9 其他电路 |
4.3.10 储液箱结构设计 |
4.4 上位机显示界面设计 |
4.5 触摸屏GUI界面设计 |
4.6 软件的主程序设计流程 |
4.7 子功能的模块设计 |
4.7.1 压力及流量采集流程 |
4.7.2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流程 |
4.7.3 液位采集模块设计流程 |
4.8 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模式介绍 |
4.9 大功率LED热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 |
4.10 热管理系统基本功能测试 |
4.10.1 硬件电路测试 |
4.10.2 软件系统测试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
(3)基于STM32的东海岛站主变冷却控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主变冷却控制系统技术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冷却系统现状 |
1.2.2 温度控制策略现状 |
1.2.3 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主变冷却控制系统方案设计过程研究 |
2.1 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 |
2.2 方案设计与器件选型 |
2.2.1 功能需求分析 |
2.2.2 系统架构设计 |
2.2.3 关键器件选型 |
2.2.4 显示模块选型 |
2.3 风冷控制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2.4 变压器冷却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 |
2.4.1 油温变化实现自动控制 |
2.4.2 绕组温度变化实现自动控制 |
2.4.3 风冷装置实现综合投切控制 |
第3章 主变冷却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STM32最小系统设计 |
3.1.1 STM32芯片特性分析 |
3.1.2 芯片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
3.1.3 晶振与复位电路设计 |
3.1.4 JTAG电路设计 |
3.2 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
3.2.1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2.2 风扇电机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3.2.3 主变负荷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3.3 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
3.4 按键与LED电路的设计 |
3.5 LCD显示控制电路设计 |
3.6 RS485通信电路设计 |
3.7 电源电路设计 |
3.8 印制电路板及电磁兼容设计 |
第4章 主变冷却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主程序设计 |
4.2 温度采样子程序设计 |
4.3 电流采样子程序设计 |
4.4 控制子程序设计 |
4.5 LCD显示子程序设计 |
4.6 通信子程序设计 |
4.7 上位机程序设计 |
第5章 主变冷却控制器仿真与实验结果 |
5.1 仿真结果分析 |
5.1.1 仿真模型搭建 |
5.1.2 仿真功能测试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实物焊接与调试 |
5.2.2 实物功能测试 |
5.3 仿真与实验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后续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国内煤炭行业的发展 |
1.2.2 煤矸分选的必要性 |
1.3 煤矸分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人工选煤 |
1.3.2 重介质法选煤 |
1.3.3 跳汰选煤 |
1.3.4 基于机器视觉选煤 |
1.3.5 光电分选机选煤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的系统设计 |
2.1 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的工作过程 |
2.2 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的硬件结构设计 |
2.3 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的通信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主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主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2 主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3.3 主控制系统的核心单片机 |
3.4 主控制系统的存储电路设计 |
3.4.1 存储电路的设计 |
3.4.2 存储空间的分配 |
3.5 主控制系统的温度监测电路设计 |
3.5.1 温度监测电路的设计 |
3.5.2 监测温度的采集 |
3.6 主控制系统的电压监测电路设计 |
3.6.1 电压监测电路的设计 |
3.6.2 对监测电压的采集 |
3.7 主控制系统的开关信号电路设计 |
3.8 主控制系统的CPLD XC95144部件 |
3.9 本章小结 |
4 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 |
4.1 双能X射源透射系统模块 |
4.1.1 X射线的基础理论 |
4.1.2 X射线的透射原理 |
4.1.3 双能X射线的透射原理 |
4.1.4 双能X射源透射系统的组成 |
4.2 信号采集系统模块 |
4.2.1 信号放大电路 |
4.2.2 信号检出电路 |
4.3 通信连接模块 |
4.3.1 Modbus协议及传输模式 |
4.3.2 CRC校验方式 |
4.3.3 通信帧格式 |
4.3.4 与MT5000的通信硬件设计 |
4.3.5 与MT5000的通信软件设计 |
4.4 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
4.5 信号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电磁进料控制系统的设计 |
5.1 电磁振动给料机的工作原理 |
5.2 电磁进料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 |
5.3 电磁进料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 |
5.3.1 过零检测电路 |
5.3.2 晶闸管触发电路 |
5.4 本章小结 |
6 喷阀驱动分选控制系统的设计 |
6.1 分选控制系统的三大核心模块 |
6.1.1 喷阀控制模块 |
6.1.2 喷阀剔除装置 |
6.1.3 分选动作电路 |
6.1.4 喷阀控制模块系统设计 |
6.2 分选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6.3 分选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分选机系统的抗干扰性研究及调试 |
7.1 系统的干扰来源 |
7.2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7.3 分选系统的调试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5)适于集成的低噪声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晶体振荡器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晶体振荡器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1 晶体振荡器的国内外发展历史 |
1.2.2 晶体振荡器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振荡器概述 |
2.1 石英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
2.2 晶体振荡器 |
2.2.1 石英晶体谐振器介绍 |
2.2.2 振荡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2.2.3 相位噪声分析 |
2.3 振荡电路分析 |
2.4 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 |
2.4.1 温度补偿原理 |
2.4.2 模拟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 |
2.4.3 数字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 |
2.4.4 本文温度补偿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 |
3.1 硬件电路设计 |
3.1.1 振荡电路 |
3.1.2 测温电路 |
3.1.3 模拟开关电路 |
3.1.4 通信接口电路 |
3.1.5 电源电路 |
3.2 软件编程设计 |
3.3 电路板绘制及实物焊接工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路仿真及测试 |
4.1 电路软件仿真 |
4.2 测温电路模块仿真及整体调试 |
4.3 电路测试 |
4.3.1 电源电路测试 |
4.3.2 振荡电路测试 |
4.3.3 测温电路测试 |
4.3.4 控制电路及串口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1 实验平台搭建与温箱实验 |
5.1.1 实验平台搭建 |
5.1.2 温箱实验 |
5.2 相位噪声测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期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ARM的煤矿智能传感及监控分站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监控分站概述 |
1.4 监控分站存在的技术问题 |
2 监控分站的升级改造方案 |
2.1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和研究任务 |
2.2 监控分站技术升级主要内容 |
2.3 关键设计 |
3 监控分站的硬件设计 |
3.1 分站硬件电路基本组成 |
3.2 分站硬件电路主控模块 |
3.3 KJJ660(A)交换机 |
3.4 矿用电源及备用电源 |
3.5 传感器 |
3.6 远程断电器 |
3.7 PCB的设计 |
4 监控分站的软件设计 |
4.1 主控板卡软件设计 |
4.2 采集程序 |
4.3 通讯协议 |
4.4 软件抗干扰设计 |
5 调试与实现 |
5.1 硬件调试 |
5.2 软件调试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微型海洋浮标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内容结构安排 |
2 浮标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预期目标 |
2.2 系统设计方案 |
2.2.1 浮标结构设计 |
2.2.2 远程遥控功能 |
2.2.3 单片机选型 |
2.2.4 系统供电方案 |
2.3 系统设计重点 |
2.4 系统功能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控制系统硬件开发 |
3.1 STM32 系列高性能处理器介绍 |
3.2 减速电机简介 |
3.3 AS32-TTL-100 简介 |
3.4 传感器模块 |
3.4.1 MS5837-30BA传感器 |
3.4.2 MPU6050 传感器 |
3.5 浮标电源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STM32 单片机开发简介 |
4.2 电机软件设计 |
4.2.1 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
4.2.2 电机测速和位置测量 |
4.2.3 “速度环和位置环”双闭环PID电机位置控制 |
4.3 AS32-TTL-100 模块驱动软件设计 |
4.4 MS5837-30BA模块驱动软件设计 |
4.5 MPU6050 模块驱动软件设计 |
4.6 浮标控制器程序流程图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调试 |
5.1 结构部分调试 |
5.2 软件部分调试 |
5.3 实验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所获奖励 |
致谢 |
(8)核酸自动提取与快速扩增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酸诊断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核酸诊断应用与价值 |
1.1.2 传统核酸诊断方法简介 |
1.1.3 POCT快速诊断技术简介 |
1.2 核酸提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苯酚抽提法 |
1.2.2 磁珠提取法 |
1.2.3 双水相提取法 |
1.3 核酸提取装置研究现状 |
1.3.1 传统核酸提取装置 |
1.3.2 POCT核酸快速提取装置 |
1.4 核酸扩增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4.1 PCR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
1.4.2 RPA等温扩增检测技术 |
1.5 微流控芯片核酸扩增检测研究现状 |
1.6 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核酸自动提取方法及装置研究 |
2.1 双水相核酸提取法 |
2.1.1 双水相核酸提取法基本原理 |
2.1.2 核酸提取流程 |
2.1.3 核酸提取主要功能模块 |
2.2 核酸提取装置系统研究与实现 |
2.2.1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2.3 离心模块研究与实现 |
2.3.1 离心电机驱动单元 |
2.3.2 信号接口单元 |
2.4 试剂混合模块研究与实现 |
2.4.1 试剂混合方法研究与实现 |
2.4.2 试管固定单元设计 |
2.5 温度控制模块研究与实现 |
2.5.1 加温温控单元设计 |
2.5.2 反应散热单元设计 |
2.6 系统模块集成设计实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酸自动提取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嵌入式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
3.1.1 系统硬件电路结构框图 |
3.1.2 主控系统单片机控制电路 |
3.1.3 辅助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电路 |
3.1.4 主控系统与辅控系统板间通讯 |
3.1.5 步进电机控制模块 |
3.1.6 温度测量与控制模块 |
3.1.7 电源模块 |
3.2 嵌入式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3.2.1 系统控制程序软件框架设计 |
3.2.2 系统软件流程图 |
3.2.3 温度控制算法研究与实现 |
3.2.4 PID参数整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酸扩增检测微流控芯片及装置设计与实现 |
4.1 核酸扩增检测微流控芯片研究与实现 |
4.1.1 等温扩增微流控芯片 |
4.1.2 等温扩增微流控芯片制作 |
4.1.3 RPA等温扩增原理与扩增试剂 |
4.2 核酸扩增检测微流控装置研究与实现 |
4.2.1 系统整体功能与框架设计 |
4.2.2 系统结构设计 |
4.2.3 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
4.2.4 光电检测设计与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性能验证 |
5.1 核酸自动提取装置测试与性能验证 |
5.1.1 核酸提取反应试剂和耗材 |
5.1.2 装置的颠倒混合模式对核酸提取效率的影响 |
5.1.3 装置的离心速率对核酸提取效率的影响 |
5.1.4 核酸自动化提取整体性能 |
5.2 核酸扩增检测装置测试与性能验证 |
5.2.1 微流控芯片加热测试 |
5.2.2 RPA等温扩增芯片测试与性能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附件 |
(9)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总体设计 |
2.1 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电气结构 |
2.1.1 设计原则 |
2.1.2 电气结构 |
2.2 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机械结构 |
2.2.1 整体机械结构设计 |
2.2.2 浮力舱机械结构设计 |
2.2.3 防水电机设计 |
2.3 传感器及其他设备的选型 |
2.3.1 基础传感器 |
2.3.2 扩展传感器 |
2.3.3 电机选型 |
2.3.4 遥控器 |
2.4 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通讯系统 |
2.4.1 线缆通讯 |
2.4.2 铱星通讯 |
2.4.3 水声通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控制器硬件设计 |
3.1 主控制器硬件结构设计 |
3.1.1 主控单元电路设计 |
3.1.2 DC-DC直流电压电路设计 |
3.1.3 串口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
3.1.4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3.1.5 储存数据电路设计 |
3.1.6 电源开关电路设计 |
3.2 通讯接口扩展板RS485-RS232设计 |
3.3 PWM转换板设计 |
3.4 水声通讯电路板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软件设计 |
4.1 主控板主程序设计 |
4.1.1 遥控控制模式程序 |
4.1.2 自主巡航模式程序 |
4.2 遥控软件上位机程序设计 |
4.2.1 QT简介 |
4.2.2 上位机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精度铂电阻温度链 |
5.1 铂电阻温度链测温原理及结构 |
5.2 温度链构建方案 |
5.2.1 硬件方案 |
5.2.2 从机电路设计 |
5.2.3 最小二乘法拟合法修正温度 |
5.2.4 主机电路设计 |
5.2.5 温度链内部通讯协议 |
5.3 温度链性能评估分析 |
5.3.1 温度链功耗测试 |
5.3.2 温度链应用与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极地图像监控子系统 |
6.1 极地图像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6.2 极地图像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6.2.1 极地图像监控系统控制板 |
6.2.2 铱星9523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
6.3 极地图像监控系统程序设计 |
6.3.1 极地图像监控系统主程序设计 |
6.3.2 极地图像监控系统远程控制程序设计 |
6.4 极地图像监控系统实验 |
6.3.1 功耗测试 |
6.3.2 低温测试 |
6.3.3 室外稳定性测试 |
6.3.4 极地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系统测试 |
7.1 探测机器人各模块测试 |
7.2 实验室测试 |
7.3 海湾测试 |
7.3.1 联调测试 |
7.3.2 码头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课题技术路线 |
1.3.2 课题研究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架构 |
2.1 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2.1.1 智能集装箱危险品运输监控需求分析 |
2.1.2 智能集装箱状态信息采集参数分析 |
2.2 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2.2.1 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监控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2.2.2 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与监控子系统设计 |
2.3 本章总结 |
第3章 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子系统设计 |
3.1 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子系统设计概述 |
3.2 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
3.2.1 主控模块设计 |
3.2.2 传感器模块设计 |
3.2.3 无线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
3.2.4 能量供应模块电路设计 |
3.3 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子系统软件设计 |
3.3.1 传感器模块软件设计 |
3.3.2 主程序及中断程序设计 |
3.3.3 无线网络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3.4 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系统PCB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集装箱监控子系统设计 |
4.1 智能集装箱监控子系统设计思路与整体框架 |
4.2 智能集装箱监控子系统硬件设计 |
4.2.1 主控模块设计 |
4.2.2 GPS/GPRS模块设计 |
4.2.3 状态显示模块设计 |
4.3 智能集装箱监控系统PCB设计 |
4.4 智能集装箱监控子系统软件设计 |
4.4.1 主控模块程序设计 |
4.4.2 GPS/GPRS模块程序设计 |
4.4.3 状态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
4.5 系统通信协议设计 |
4.5.1 标准数据采集协议 |
4.5.2 标准modbus协议 |
4.5.3 智能监控终端与上位机的接口协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的集成与功能测试 |
5.1 系统总体集成与封装 |
5.1.1 智能集装箱监控系统封装 |
5.1.2 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系统封装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现场状态信息采集监控测试 |
5.2.2 远程监控系统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 |
1.参与课题 |
四、一种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排水采气智能柱塞系统设计及仿真[D]. 李亚山.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大功率LED的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韦士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STM32的东海岛站主变冷却控制器的设计[D]. 吴昊. 吉林大学, 2020(03)
- [4]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卢熠昌.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5]适于集成的低噪声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的设计[D]. 王鹏钧.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6]基于ARM的煤矿智能传感及监控分站的研究与开发[D]. 李德媛.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2)
- [7]微型海洋浮标的设计与实现[D]. 汪炼. 海南大学, 2020(07)
- [8]核酸自动提取与快速扩增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 吴杰.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小型极地冰下探测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 章恒.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10]智能集装箱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设计[D]. 刘文纲.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标签: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电路仿真论文; 智能监控论文; 数字控制论文; 控制测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