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北仑经济发展定位与目标思路

“十一五”期间北仑经济发展定位与目标思路

一、“十五”期间北仑经济发展定位及目标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玲燕[1](2020)在《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空间重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工业用地布局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利用程度是否高效集约,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对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水平进行综合研究,为工业用地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针对发展转型时期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快,传统调查评价时效性不高、客观性可靠性难保障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杭绍甬经济带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图兴趣点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并探索2005-2018年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然后从宏观尺度上分析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并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综合绩效水平,同时进一步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绩效水平的差异性。通过建立全面客观调查评价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方法,在研究区加以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遥感监测建设用地时空变化与POI动态反映利用类型信息的优势,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POI为主要数据源,提取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与退出的变化信息。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法,通过中文分词、词向量化和TF-IDF特征提取,充分挖掘公司名称信息,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文本分类模型,筛选出表现最优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模型用于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产业结构的预测与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2.8%,实现了不同类型工业用地的有效识别。同时,借助住宅小区、宾馆酒店、行政机构和公园广场等多种类型的POI,对工业用地退出后的更新类型进行追踪。研究初步建立了适合城市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体系,能够满足快速高效的工业用地调查与评价研究。(2)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扩张和产业结构分类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的格局:(1)工业用地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控制扩张阶段,2005-2009、2009-2014年分别新增工业用地16051.1公顷、26770.1公顷,2014-2018年下降至仅7040.4公顷。(2)2005-2018年,工业用地呈现显着的集聚发展,78.2%的新增工业用地落实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2162.7公顷,居所有工业集聚区的首位。各省级工业集聚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差异较大,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余姚经济开发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位居前列。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的数量多、规模小,扩张规模较大的主要分布在萧山区、北仑区、镇海区和慈溪市等。(3)工业用地出让的产业结构方向在逐步改变,食品轻纺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比例下降,现代制造业的比例上升。高新技术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普遍较高,是各城市的重点发展领域。(3)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类型识别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的格局:(1)工业用地退出持续推进,退出面积由2005-2009年的685.6公顷增加至2014-2018年的2851.9公顷。早期工业用地退出主要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主城区,如杭州的江干区、下城区、拱墅区和上城区,宁波的三江口沿岸,以及绍兴的越城区和柯桥区,随着“腾龙换鸟”措施和“三改一拆”行动在浙江省的推进,工业用地退出逐渐蔓延至下辖县(市)区的老城区。(2)2005-2018年,住宅用地凭借其短期收益高、资金回笼快等优势,成为工业用地退出后最主要的更新路径,比例达36.4%;其次转换为交通运输用地和商服用地,比例分别为12.8%和12.1%。公园与绿地及林地、河流等生态用地的比例较小,分别仅为3.6%和6.3%。(4)结合2005-2018年工业用地信息提取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宏观尺度探究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建设用地“节流减量”供应计划的实施和存量建设用地挖潜行动的开展,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得到了有力控制,杭州、宁波的工业用地比例在2014-2018年呈下降态势。(2)经济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杭绍甬经济带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在2005-2014年显着增加,但在2014-2018年有所下降,其中绍兴在这一时期的下降幅度达32%,这是由于绍兴大力推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削减污染物、淘汰落后产能、搬迁集聚等整治提升措施,降低了产能、减少了产出。2005-2018年,杭州滨江区、上城区和江干区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增加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近年来杭州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视频安防等电子信息产业,这些行业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污染少、土地利用强度低,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3)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地区万元工业总产值用电量呈下降趋势,节能降耗成效良好。(5)构建工业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用地结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水平,并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的绩效水平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工业用地利用状况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2018年,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参差不齐,一级综合绩效的工业用地比例较小,仅为13.3%,二级综合绩效水平的工业用地占28.5%,工业用地的绩效水平有待提高。(2)典型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发现,在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而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低。在省级工业集聚区中,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前进工业园、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和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最低。(3)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发现,电子信息业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表明这些行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和用地结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造纸印刷业的绩效水平最低。(6)对比国际大都市,杭绍甬经济带的工业用地总量大、占比偏高,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多、小、散,工业用地绩效偏低、差异大,分行业绩效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实施工业用地减量化、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三个方面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廖橙[2](2020)在《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现代社会变迁与空间》文中研究指明从1885年至今,中国与越南的边境地区发生了三次重要的战争及随之而来的三次社会转型。首先是中法战争之后,法国成为北圻(越南北部)的保护国,条约化中越边境。其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在边境推行集体农业与工业生产。最后是中越边境战争后,两国在边境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商贸。在此过程中,边境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城镇原型:“边境双子城”。边境双子城在国境线两侧毗邻共生,随着中国与越南社会、城镇与建筑的现代化而发生变化,并产生了相互之间的影响。论文以在中国与越南边境两侧毗邻的双子城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社会阶段为背景,以双子城的空间结构与空间语义为切入点,分析双子城如何兴起、发展与嬗变。文章希望通过历史研究阐释中越边境双子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连续的历史视野和社会语境下认识边境城镇空间的特点。文章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明确论文的研究问题与意义,并说明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中越边境的在近代以前的历史地理背景。第三章梳理了中越边境双子城从形成、发展至今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勾勒出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社会-空间整体图景。第四章与第五章是一个整体,分别以中国河口-越南老街与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两对典型的案例说明“边境性”,即“内向性”与“中心性”、“双向性”与“单向性”。第六章是基于第三章至第五章的进一步分析,从空间结构与空间语义理解研究对象,以现代社会的三个特征,即“理性化”、“个人行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为角度。第七章是本研究的结语,总结本文研究对象的空间特点,包括制度理性空间的“镜像性”、代表个人交往空间的“交织性”,以及身份认同的“双重性”,以及对双子城未来发展的一些展望。基于上述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自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发生了三次战争,并随即发生了相应的政治与社会变革。在这个背景下,多元的文明碰撞与文化交融产生了边境双子城及其复杂的文化状态和混杂的空间现象。边境双子城受到不同时期社会环境、不同地缘环境的影响而体现出多维度的“边境性”:双子城内部的互动状态可以分为“双向性”和“单向性”,双子城作为一个整体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则可分为“内向性”与“中心性”。不同状态的双子城不断以追求“现代化”为发展目标,在空间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在空间结构上,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理性与效率理性塑造了一种“镜像结构”,这种结构是双子城的制度空间与核心,在双子城从“内向性”过渡到“中心性”的过程中,镜像结构不断增加。其次,个人行为在双子城内形成了一种“交互网络”,即个体交往谋生的行为如同一张自由编织的网,网的节点是承载交往行为的空间,交往网络使双子城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建立在“双向性”的基础上。最后,在空间所传达的语义上,现代民族国家认同被不断被强化,与此同时,在社会和空间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边境认同,两种认同构成了社会与空间上的双重性。虽然边境认同并不与国家认同向矛盾,但是因为符号的滥用可能对后者产生负面作用。由此,在不同社会阶段和不同边境性的基础上,论文总结出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空间特点,即“镜像性”、“交织性”与“双重性”。

陆健滨[3](2020)在《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特色小镇是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对产业转型升级、缓解大城市压力和促进创业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特色小镇的快速发展,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缺乏特色、忽视景观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倾向房地产等。要促进特色小镇良性发展,需要从更多的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的建设机制。研究以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京族海洋小镇为实践,以景观规划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进行综合研究,探索特色小镇发展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特色小镇的研究动态,探讨不同发展阶段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特点。目前特色小镇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色小镇个体的规划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景观评价和建设体系的构建以及不同研究视角下景观建设的探讨。其次,探究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适合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系统。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初步提取出京族海洋小镇复杂适应系统景观建设的基本维度,即基础设施、文化、生态和产业4个维度,结合京族海洋小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京族海洋小镇复杂适应系统景观建设的目标体系,即交通、护岸、服务设施、广场、建筑、服饰、捕鱼、民俗、园林植物、动物(迁徙鸟类)、旅游业、海洋产品加工业12个具体目标,构建了京族海洋小镇景观建设的基本架构。再次,对京族海洋小镇的基础设施、文化、生态和产业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得出,京族海洋小镇基本满足特色小镇景观建设需要。即基础设施: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基础设施齐全,游客管理欠缺,广场面积广阔,有待规划整理。文化:京族文化浓厚,有京族特色的仿古建筑15座,其规模、制式、装饰具有京族文化特征;服饰、捕鱼、民俗等文化活动丰富,能满足游客和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生态:小镇公共绿地的园林植物有60科117属152种,南亚热带园林景观特征明显,古树数量达262株,其中古树名木一株(膝柄木Bhesa robusta),古树群一处(巫头村),古树文化积淀深厚;2018年冬季及2019年春季观测到迁徙鸟类总数4260只,隶属于7科23属,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野生鸟类丰富;产业:边境旅游增温,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海洋产品加工业投资增加,经济占比提高明显。调查和分析为研究江平镇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确立了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和发展方向,为同类型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最后,基于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以京族海洋小镇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实践研究。研究将调查结果应用于规划设计中,对京族海洋小镇现有景观进行改造提升,探索适合少数民族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路径,验证所提结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京族海洋小镇紧抓国家和自治区特色小镇推进建设契机,紧密承接防城港边境旅游发展新战略,统筹海、渔、田、农、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与京族文化资源,在“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文化为魂、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统领下,京族海洋小镇的景观将形成“一带、三区、十景”的总体规划布局,优化重点区域景观环境,将文化体验、生态建设、滨海度假、舒适宜居、产业发展等要素有机融合,打造民族文化浓厚、景观环境优美、产业特征鲜明的京族海洋特色小镇。

谢安民[4](2020)在《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文中提出本世纪以来,农村文化礼堂的兴起是乡村社会公共生活的最为显眼的变化。它起初是浙江北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发行为,十八大前后被浙江、河南、湖北等省在属地农村推广,2019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一项乡村治理国家政策。在此过程中,礼堂建设主体事实上一直是新乡贤。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可,文化礼堂乃是当下最重要的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但是,就其形成机制而言,已有研究往往与政府宣传策略一致强调普通村民的行为意义,而无视或者低估了乡村精英的参与作用。它们也未看到乡村精英内部互动关系对礼堂公共空间的直接影响,也即后者产生于既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下。基于浙江省新乡贤参与礼堂建设案例,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本世纪以来的乡村精英角色、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如何影响了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构建,是乡村治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多数学者使用广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抽象的人。有关研究因为过于空泛,不太具有现实分析力。少数学者使用了狭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各种乡村行动者。但是,这些研究对于乡村精英作为公共领域行动者的动机及意义分析都不太明确。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乡村公共空间总是直接形成于一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中。在大多数研究中,本世纪乡村治理格局总体上仍被归为改革后的乡政村治模式。其结果是,忽略了乡村两级多种治理主体之间的交错关系。有少数学者试图避免这种简化倾向,转而认为近二十年时期形成了新双轨政治模式。然而,实际上仍未根本摆脱乡政村治论的影响。当然,这些文献包含的乡村精英角色分析,正是探讨乡村治理格局之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关系的核心内容。乡村精英研究一般存在三种视角:国家附属论、国家与社会中介论和地方精英能动论。对于新乡贤这一新兴乡村精英研究的主流视角相当于中介论。实际上,能动论更为符合近年来新乡贤的去国家化的命名及其实际的治理主导者形象。本研究运用“地方精英能动论”、“双轨治理”和“交往型公共领域”框架,分析本世纪以来新乡贤动员地方文化和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确认其在乡村治理格局中的公共权威,主导构建新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在乡村礼堂建设过程中,新乡贤总体上相对于基层政府官员属于交往行动者,但是相对于普通村民较多扮演了策略行动者的角色。在新乡贤群体内部,村两委干部相当于策略行动者,乡村文化人、老党员、老干部和经济能人等相当于交往行动者,他们之间是一种策略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对于乡村治理格局,进而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起承转落有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资料为浙江政府官方评选的省市两级、两届“最美文化礼堂人”共126人的事迹介绍材料,他们包括村干部、乡村文化人、退休或在职教师、退休干部、经济能人、志愿者等。本研究还使用了笔者在浙江文化礼堂发源地A县的4个村庄的田野调研资料,以及二手收集的浙东南H县的6个村庄资料。本研究认为,新乡贤乃是与传统士绅相似的非正式的能动性的乡村精英,他们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复合双轨”中的公共权威。在政府规划乡村礼堂建设机遇下,新乡贤主要出于个人自身文化需求、村庄治理诉求和宗族吸引等,全面参与了乡村礼堂的规划、筹资和设计的各个过程,并将其构建为自身群体的文化交往的公共空间,为其文化权威的建树奠定了物质性和组织性基础。这种公共空间具有泛文化的特征,可称之为“新乡贤交往空间”。它是指处于基层政府与普通村民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其中,新乡贤占据了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并从基层政府和普通村民两边获取象征性或实质性的文化认同。这种公共空间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和村民的中介领域,但是在根本上仅代表新乡贤自身。目前,“新乡贤交往空间”发展还不充分,它既受基层政府外部支持,又受其控制,更主要的是,它为新乡贤群体内部权力关系所限制。然而,它有可能丰富未来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治理制度。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是阐明了“新乡贤交往空间”兴起的社会本质,论证了其赖以形成的“双轨治理”的直接条件和“精英能动”的根本条件,为在乡村社会中调适经典公共领域理论提供了个案。本文的“新乡贤交往空间”明显不同于国内农村研究中的以普通村民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而与海外中国研究中的“文化网络”、“士绅社会”有所相似。不过,新乡贤交往空间并不拥有“士绅社会”的特权功能,而更多地是文化性公共空间,它是当代乡村“文化网络”的组成部分,存在一定的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潜力。“新乡贤交往空间”有别于西方社会实际存在的“宰制型公共领域”,也不是规范意义上的“自由型公共领域”,而是“教化型公共领域”。这些发现,使得本研究同时具有为实现乡村治理振兴提供借鉴的现实意义。

徐天琦[5](2020)在《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研究 ——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村老龄化趋势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关注与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质量不仅涉及我国老年人生存与权益的保护,而且关乎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农村社区是农村最基层的治理单位,其养老服务能力提升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和社区治理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当前我国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中可以看到,农村社区起到的依托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以宁波北仑农村社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养老服务切入,探讨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并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到当地养老服务能力方面取得的成效。在进一步研究分析后将北仑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归为组织管理能力、服务管理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等方面。同时,发现当前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还存在组织构建不完善、服务管理不到位、资源整合欠优化等问题,认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有不断提升和优化的空间。根据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提高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应从能力构建、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四方面入手,调动农村社区力量。通过明确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职责,加强支持与监管力度,提高农村社区管理创新与组织建设,结合内外部资源,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与高效率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形成便捷、普惠、优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集合体,为加快当前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胡长慧[6](2019)在《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及演变过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认为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目前,我国城乡建设的空间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曾出现过于密集或过于分散的两种极差倾向,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鉴于此,迫切需要在全面系统认知国土空间集聚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组织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利于国家和地区对国土开发的空间布局按客观规律进行必要的合理调控。论文首先阐明了研究的选题、目的意义以及基本思路,通过对国内外国土空间集聚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在对国土空间集聚的概念、影响机制、测度依据、空间组织特征以及演变规律进行全面系统认知的基础上,从全域、区域和局部三个视角,构建了基于程度、格局与过程三位一体的国土空间集聚分析框架。基于此框架,以宁波市为例,首先,从时间维度对国土空间集聚程度进行综合测算,从全域视角揭示国土空间集聚的整体水平。其次,基于兴趣点大数据,综合运用点格局空间分析法从空间分布特征、集聚方向、集聚尺度效应、空间组织四个方面对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类型的国土空间集聚格局进行空间识别,从区域视角刻画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然后,选取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两个指标,借助栅格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人口和经济空间演变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从局部视角探寻国土空间集聚格局演变的内在规律。针对转型期对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客观需求以及新时期国土空间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及其配套政策。研究结论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其一,从全域视角来看,宁波市国土空间集聚程度呈阶段性变化特征,整体集聚水平趋于提高;在长三角城市群梯度范围内处于中等集聚水平,属于支点型城市,集聚能力还可进一步提升。其二,宁波市国土空间分布形态整体呈“中密周疏”特征,分布趋势沿“西北-东南”方向,具有显着的方向性。各等级集聚区分布以三江口为核心向外围蔓延,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空间组织特征具有“向江性”、“向海性”,属于一核多心型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其中,市区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呈一核多心型,各等级集聚区分布呈大集聚的空间组织特征,以三江口核心地带为中心,并沿主要交通干道呈放射状向外围扩展,表现为明显的向江性;外围县市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呈单中心型,各等级集聚区分布呈大集聚小分散的特征,且主要分布在建成区,市域北部组团与宁波中心城区互动较为明显且已形成一条轴状集聚带,而市域南部组团则相对独立。各功能类型空间分布均呈现集聚的态势,其标准差椭圆分布趋势沿西北-东南方向,而不同功能类型空间的集聚峰值和空间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商服空间集聚尺度最小,工业空间集聚尺度最大,客观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规律。居住空间和商服空间的集聚区分布与宁波市国土空间整体分布格局较为一致,具有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特征;工业空间的集聚区主要在三江口外围呈集中连片式分布,余姚和慈溪两市与中心城区间形成两条带状集聚带;公服空间和开敞空间的集聚区总体分布呈“大集聚”格局,以三江口为焦点成片状集聚,并在各县市区呈零星散点分布。其三,从局部视角来看,三个时期,宁波市街道(乡镇)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布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人口空间和经济空间集聚格局演变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跳跃特征,其中,人口密度的高高集聚区除市区中心、余姚和慈溪的部分地区在20年时间里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外,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发生跃迁;而经济密度的高高集聚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梯度扩展,继而又向中心城区回缩。整体而言,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格局的演变趋势由不一致逐渐转变为一致;两个空间均呈高高集聚态势,且高高集聚区分布的范围也较吻合,其中,三江口、镇海-北仑片区以及余姚和慈溪两市均是空间集聚的主要区域。其四,根据宁波市国土空间单中心的锁定作用仍显着高于多中心疏散“磁力”的集聚现状,提出重点培育外围副中心/组团、差异化发展市域南北部业态、构建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提升各级集聚区内部活力等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来提升国土空间集聚发展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多方法综合分析能够较好地刻画国土空间利用的空间属性,不仅论证了国土空间集聚与城市土地价值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联系,而且较为客观、全面地展现了宁波市国土空间集聚的组织特征及模式,可为该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及其相关政策和指标落地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陈飞[7](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马盟雨[8](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王燕[9](2019)在《基于多规合一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宁波市白峰街道上阳片区为例》文中指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地域的规划发展一直缺乏明确规定,乡村规划存在盲目复制城镇规划的现象,突出体现在乡村的生产、生态、生活空间管控问题失调。自21世纪以来,“多规合一”在统筹城乡空间、互通规划信息等方面的作用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以其理念管控建设空间成为规划的共识。因此,本文参考市县层面的“多规合一”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针对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选择宁波市白峰街道上阳片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梳理了与美丽乡村规划相关的不同政策导向下的乡村规划内容,对比分析整理出“多规”导向下美丽乡村规划的16个内容要素,并明确“多规合一”的美丽乡村规划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2)以解决美丽乡村规划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目标,依照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对美丽乡村规划的框架进行优化,并明确其规划框架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成果标准,具体包括3个部分:(1)确定以乡镇“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来指导美丽乡村规划,规划需遵循分类指导、城乡统筹发展、强化生态管控、提高村民共建共享的原则。(2)在明确“多规合一”的美丽乡村规划的理论基础后,构建了“区域研判-多规协调-体系构建-实施规划”的技术路线,并对4个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3)依据规划体系的架构,分别详细论述了上位规划、空间管制规划、产业规划、建设规划和实施层面的规划内容。3)以宁波市白峰街道上阳片区为具体实证范围,按照规划体系进行“多规合一”的美丽乡村规划编制,阐述其具体内容。因此,“多规合一”的规划设计是解决现阶段美丽乡村规划的最佳途径,通过美丽乡村体系的框架优化,认为研究结果对于将“多规合一”理念落实到实践规划过程中提供理论探索和案例参考。综上所述,乡村地区多规合一的本质在于整合协调现阶段各类村庄规划的内容,合理安排各规划要素,在上位规划的框架体系内有效衔接美丽乡村规划内容,可促使美丽乡村规划体系内容的完善和提高规划效率,避免规划遗漏和重复;美丽乡村规划需扎根于乡村地域系统,按照分区分类统筹推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及规划路径,突出地方特色,以多规合一为导向的美丽乡村规划具有前瞻性、综合性、统筹性与乡村性。

侯叶[10](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二、“十五”期间北仑经济发展定位及目标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五”期间北仑经济发展定位及目标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研究
        1.3.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1.3.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框架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工业集聚区概况
    2.2 基础数据介绍
        2.2.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
        2.2.2 地图兴趣点数据
        2.2.3 工业普查数据
        2.2.4 其他数据
3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研究
    3.1 工业用地扩张及其产业结构识别
        3.1.1 工业用地扩张监测
        3.1.2 工业用地产业结构识别
    3.2 工业用地退出及其更新类型识别
        3.2.1 工业用地退出监测
        3.2.2 工业用地更新类型识别
    3.3 讨论与小结
4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4.1 工业用地扩张格局
        4.1.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4.1.2 扩张规模特征
        4.1.3 工业集聚区视角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产业结构特征
    4.2 工业用地退出及更新格局
        4.2.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4.2.2 退出规模特征
        4.2.3 空间分布特征
        4.2.4 更新路径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4.3.1 工业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4.3.2 工业用地扩张结构特征
        4.3.3 工业用地退出时空特征
        4.3.4 工业用地退出后更新路径
5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5.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概述
    5.2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
        5.2.1 评价思路与数据介绍
        5.2.2 四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3 指标现状值测算与理想值确定
        5.2.4 数据标准化
        5.2.5 指标权重确定
        5.2.6 绩效评价模型确定
        5.2.7 工业集聚区的绩效比较
        5.2.8 分行业的绩效比较
    5.3 四维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5.3.1 经济指标测算结果
        5.3.2 用地结构指标测算结果
        5.3.3 社会指标测算结果
        5.3.4 生态指标测算结果
    5.4 地块尺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4.1 单一绩效结果分析
        5.4.2 综合绩效结果分析
    5.5 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
        5.5.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5.5.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5.6 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
        5.6.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5.6.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5.7 讨论与小结
        5.7.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
        5.7.2 地块尺度工业用地绩效现状
        5.7.3 研究进展与不足
6 提升对策与建议
    6.1 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6.1.1 工业用地总量大
        6.1.2 工业集聚区多、散、小
        6.1.3 工业用地亩均产出绩效偏低
        6.1.4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差异大
        6.1.5 分行业绩效不平衡
    6.2 提升对策与建议
        6.2.1 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
        6.2.2 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
        6.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6.3 讨论与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
        7.1.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
        7.1.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
        7.1.4 提升对策与建议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2)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现代社会变迁与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选题说明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相关概念说明与辨析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中越边境双子城
        1.3.2 关于城镇空间的现代性与现代化
        1.3.3 文献综述总结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2 中越边境的历史地理背景
    2.1 山、河流与海湾
        2.1.1 山
        2.1.2 河流与海湾
    2.2 统一的气候条件
    2.3 “浑涵”的边界与混居的聚居地
    2.4 本章小结
3 中越边境双子城的三次社会变迁与空间变化
    3.1 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引入与边界的法定化(1885-1949)
        3.1.1 政治制度的物质表现:关口空间
        3.1.2 经济秩序的物质表现:口岸区
        3.1.3 社会等级的物质表现:街区
    3.2 共享的双子城与共存的意识形态(1949-1989)
        3.2.1 “消解”的边界与共享的双子城
        3.2.2 共存的意识形态:“苏联社会主义”建筑与“越南现代主义”建筑
    3.3 开放合作的时代与双子城的扩张(1989年至今)
        3.3.1 复杂化的口岸综合体
        3.3.2 细分化的商贸空间
        3.3.3 差异化的国家形象
    3.4 本章小结
4 “内向性”与“中心性”:中国河口-越南老街的边境性
    4.1 本章引论
    4.2 河口-老街概况
    4.3 滇越铁路与双子城的“内向性”
        4.3.1 滇越铁路的项目定位
        4.3.2 铁路施工中的河口-老街
        4.3.3 边境枢纽的空间要素
    4.4 跨国公路与双子城的“中心性”
        4.4.1 贸易量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4.4.2 多中心的双子城
    4.5 本章小结
5 “双向性”与“单向性”:中国东兴-越南芒街的边境性
    5.1 东兴-芒街概况
    5.2 差异的理念与共同的发展:双子城的“双向性”
        5.2.1 差异的理念:法属印度支那的军事建城与晚清的边贸固边
        5.2.2 生意往来与商业空间
        5.2.3 “边境一日游”塑造的国门景区
    5.3 象征“友谊”的空间与双子城的“单向性”
        5.3.1 北仑河友谊大桥与新国门
        5.3.2 “友谊街”的工厂
    5.4 本章小结
6 中越边境双子城空间的机制研究
    6.1 镜像结构:理性化的社会行动空间
        6.1.1 作为边境双子城基础的镜像结构
        6.1.2 空间的理性化及趋势
    6.2 交互网络:个人行动与交往空间
        6.2.1 依赖于双向性的交互网络
        6.2.2 节点空间的正统性与非正统性
    6.3 双重语义: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与边境认同
        6.3.1 固有的内向性:空间塑造与现代民族国家认同
        6.3.2 边境的想象、建构与体验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进入“现代”
    7.2 边境性的多重释义
    7.3 边境双子城的空间特点
    7.4 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3)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特色小镇时代背景
        1.1.2 特色小镇政策背景
        1.1.3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1.1.4 广西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特色小镇基本概念
    2.2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
        2.2.1 传统城镇与区
        2.2.2 特色小镇建设误区
    2.3 特色小镇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国外文献综述
        2.3.2 国内文献综述
    2.4 特色小镇的基础理论研究
        2.4.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4.2 地域文化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色小镇案例研究
    3.1 国外特色小镇
        3.1.1 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
        3.1.2 基亚瓦合岛滨海小镇
        3.1.3 国外案例借鉴
    3.2 国内特色小镇
        3.2.1 龙泉驿洛带音乐小镇
        3.2.2 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小镇
        3.2.3 国内案例借鉴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色小镇研究理论(CAS)的适用性及调查方案的设计
    4.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适用性
        4.1.1 特色小镇具备CAS基本特征
        4.1.2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建设维度的确定
    4.2 现状调查方案
        4.2.1 小镇基础设施
        4.2.2 小镇文化
        4.2.3 小镇生态
        4.2.4 小镇产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建设维度调查与分析
    5.1 京族海洋小镇基础设施
        5.1.1 交通
        5.1.2 护岸
        5.1.3 服务设施
        5.1.4 广场
    5.2 京族海洋小镇文化
        5.2.1 建筑
        5.2.2 京族服饰、捕鱼、民俗文化
    5.3 京族海洋小镇生态
        5.3.1 园林植物
        5.3.2 动物(迁徙鸟类)
    5.4 京族海洋小镇产业
        5.4.1 旅游业
        5.4.2 海洋产品加工业
    5.5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使用情况调查
        5.5.1 受访者特征分析
        5.5.2 京族海洋小镇使用情况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6.1 规划背景
        6.1.1 总体情况
        6.1.2 国家政策
        6.1.3 区域政策
        6.1.4 区位条件
    6.2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6.3 规划定位
    6.4 总体规划
        6.4.1 空间结构规划
        6.4.2 功能分区规划
    6.5 主要区域规划
        6.5.1 万尾村
        6.5.2 金滩海岸
        6.5.3 海洋产业区域
        6.5.4 金滩广场
    6.6 园林植物规划
    6.7 总体布局
    6.8 相关技术指标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分析框架
    1.4 资料方法
    1.5 本文观点
2.精英的转换
    2.1 传统士绅
    2.2 民国新乡绅
    2.3 集体农村干部
    2.4 改革后新乡贤
3.“双轨”的重建
    3.1 平衡双轨
    3.2 长单轨
    3.3 强单轨
    3.4 复合双轨
4.礼堂的复兴
    4.1 传统礼堂
    4.2 近代礼堂
    4.3 农村礼堂
    4.4 文化礼堂
5.新乡贤的参与
    5.1 规划选址
    5.2 规模设计
    5.3 建设筹资
    5.4 布局展陈
6.内在的动力
    6.1 村民的文化需要
    6.2 新乡贤的文化兴趣
    6.3 村庄的治理诉求
    6.4 宗族的吸引
    6.5 女性新乡贤的作用
7.自我的限制
    7.1 村庄领导的竞争
    7.2 村两委成员的冲突
    7.3 乡村文化人的工具化
    7.4 乡村文化人的行政化
8.基层政府的策略
    8.1 行政动员
    8.2 业务指导
    8.3 被动支持
    8.4 特意排斥
9.乡村交往的重构
    9.1 “礼治”交往
    9.2 文化交往
    9.3 再组织化
    9.4 村域外交往
10.结论
    10.1 新乡贤交往空间的历史形成
    10.2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文化网络
    10.3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士绅社会
    10.4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5)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研究 ——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社区
        2.1.2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
        2.1.3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2.2 相应理论基础
        2.2.1 增能理论
        2.2.2 供需均衡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仑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的调研与分析
    3.1 研究区域信息
        3.1.1 北仑农村社区老龄化状况
        3.1.2 北仑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情况
    3.2 调查研究情况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回收
        3.2.3 调查结果描述
    3.3 北仑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调研情况
        3.3.1 能力测量方式
        3.3.2 能力指标设定
        3.3.3 指标数据分析
        3.3.4 能力析出命名
        3.3.5 能力相关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仑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北仑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的主要问题
        4.1.1 养老服务内容不完善
        4.1.2 养老服务组织不到位
        4.1.3 养老服务资源欠优化
    4.2 北仑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服务管理能力偏弱
        4.2.2 服务人员内生动力不足
        4.2.3 资源利用能力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养老服务能力先进经验的启示及借鉴
    5.1 国内农村养老服务能力特色案例
        5.1.1 上海青村镇打颐养组合拳,提升养老服务层次与质量
        5.1.2 安徽裕安区敬老院转型升级,规范养老服务制度与管理
    5.2 国外农村养老服务能力特色案例
        5.2.1 美国农村社区开辟养老村庄,丰富养老服务形式与内容
        5.2.2 英国农村社区政府出面引导,提供不同需求的养老方案
    5.3 经验启示与借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仑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对策
    6.1 赋权增能,健全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建构
        6.1.1 明确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职能责任
        6.1.2 强化基层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6.1.3 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
    6.2 统筹协调,提高农村社区服务管理能力
        6.2.1 推进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创新
        6.2.2 加快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建设
        6.2.3 拓宽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问题反馈渠道
    6.3 扶持带动,提升农村社区服务组织能力
        6.3.1 重视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培养
        6.3.2 引导农村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团队建设
        6.3.3 着力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大环境建设
    6.4 优化整合,促推农村社区资源利用能力提升
        6.4.1 加大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城乡融合的步伐
        6.4.2 助力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普惠共享
        6.4.3 完善农村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及演变过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章节安排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2.1 文献梳理思路
    2.2 城市空间理论回顾
        2.2.1 研究脉络
        2.2.2 思想渊源
    2.3 国外研究进展
        2.3.1 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
        2.3.2 空间集聚的定量测度研究
        2.3.3 空间集聚的格局研究
        2.3.4 空间集聚的演变过程研究
    2.4 国内研究进展
        2.4.1 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
        2.4.2 空间集聚的定量测度研究
        2.4.3 空间集聚的格局研究
        2.4.4 空间集聚的演变过程研究
    2.5 研究述评
        2.5.1 研究总体评述
        2.5.2 本研究的切入点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3.1 国土空间集聚的概念与内涵
        3.1.1 基本概念辨析
        3.1.2 国土空间集聚的概念界定
        3.1.3 国土空间集聚的内涵解读
    3.2 国土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
        3.2.1 理论基础
        3.2.2 影响因素分析
    3.3 国土空间集聚的测度依据
        3.3.1 国土空间集聚目标与测度标准
        3.3.2 定量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4 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规律
        3.4.1 国土空间集聚格局的空间组织
        3.4.2 国土空间集聚过程的演变规律
    3.5 分析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国土空间集聚水平的综合测度
    4.1 案例区选取与数据基础
        4.1.1 案例区选取依据
        4.1.2 研究尺度选择
        4.1.3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4.2 研究区概况
        4.2.1 自然资源概况
        4.2.2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研判
        4.2.3 城市功能定位
        4.2.4 城市规划及未来发展战略
    4.3 综合测算方法
        4.3.1 指标标准化
        4.3.2 指标权重系数计算
        4.3.3 集聚指数综合测算
    4.4 国土空间集聚水平的总体评价
        4.4.1 测算结果
        4.4.2 国土空间集聚水平的时序变化
        4.4.3 与类比城市的相对集聚情况
    4.6 本章小结
5 国土空间集聚格局的空间刻画
    5.1 空间刻画方法
        5.1.1 最近邻指数
        5.1.2 标准差椭圆
        5.1.3 Ripley’s K函数
        5.1.4 核密度估计法
    5.2 不同区域国土空间集聚格局
        5.2.1 空间分布类型
        5.2.2 集聚方向
        5.2.3 集聚尺度效应
        5.2.4 空间组织模式
    5.3 不同功能类型国土空间集聚格局
        5.3.1 空间分布类型
        5.3.2 集聚方向
        5.3.3 集聚尺度效应
        5.3.4 空间组织模式
    5.4 本章小结
6 国土空间集聚过程的演变特征
    6.1 集聚过程辨识方法
        6.1.1 空间权重矩阵
        6.1.2 全局Moran’s I统计
        6.1.3 局部Moran’s I统计
    6.2 全局自相关分析
        6.2.1 空间关联程度演变
        6.2.2 空间集聚的一致性
    6.3 局部自相关分析
        6.3.1 人口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
        6.3.2 经济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
        6.3.3 空间集聚格局演变的一致性
    6.4 本章小结
7 国土空间集聚发展的优化策略
    7.1 转型期对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客观需求
        7.1.1 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的需求
        7.1.2 空间治理能力提升的需求
        7.1.3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需求
        7.1.4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7.2 新时期国土空间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7.2.1 推进国土空间增长转型
        7.2.2 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7.2.3 实现空间绩效最大化
        7.2.4 构建高质量人居环境
        7.2.5 建立城乡融合空间格局
    7.3 宁波市国土空间集聚格局优化的具体措施
        7.3.1 重点培育外围副中心/组团
        7.3.2 差异化发展市域南北部业态
        7.3.3 构建区域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7.3.4 加强土地混合开发利用
    7.4 配套政策保障
        7.4.1 规划政策
        7.4.2 人口政策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1.2.2 相关概念辨析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2.2.2 码头布置
        2.2.3 港口发展
        2.2.4 海港物流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3.1 日本
        3.1.1 发展历程
        3.1.2 斐然成绩
        3.1.3 案例甄选
    3.2 韩国
        3.2.1 发展历程
        3.2.2 典型案例
        3.2.3 案例甄选
    3.3 新加坡
        3.3.1 发展历程
        3.3.2 空间演进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3.5.1 产业发展战略
        3.5.2 海洋开发政策
        3.5.3 航运发展支撑
        3.5.4 财政政策支撑
    3.6 本章小结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4.1 日本模式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4.2 韩国模式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4.3 新加坡模式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4.5.1 造陆模式比较
        4.5.2 临海效率分析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4.6.1 公司城模式
        4.6.2 政企共建模式
        4.6.3 国家开发模式
    4.7 本章小结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5.1.1 发展历程
        5.1.2 早期实践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5.3.1 时空分布
        5.3.2 地域差异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5.6 本章小结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1 用地布局模式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2.1 用地布局模式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3.1 用地布局模式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4.1 用地布局模式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5.1 用地布局模式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6.7 本章小结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7.1 总体发展思路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4 规划提升策略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多规合一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宁波市白峰街道上阳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多规”在空间管控中存在明显矛盾和冲突,亟待协调统一
        1.1.2 国家政策引导“多规合一”发展,空间规划领域达成广泛共识
        1.1.3 乡村规划地位逐步提升,多规合一开拓美丽乡村规划新思路
        1.1.4 实证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本概念
        2.1.1 “多规合一”的相关概念
        2.1.2 美丽乡村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博弈理论
        2.2.2 反规划理论
        2.2.3 情景规划理论
    2.3 国内外有关“多规合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2.3.1 国外规划体系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3.2 国内“多规合一”发展及规划实践研究
        2.3.3 评述小结
    2.4 国内外美丽乡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2.4.1 国外乡村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2.4.2 国内美丽乡村规划发展理论及规划实践研究
        2.4.3 评述小结
    2.5 本章小结
3 “多规”导向下美丽乡村规划内容与存在问题分析
    3.1 我国不同政策条例导向下的乡村规划内容解析
        3.1.1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指导下规划分析
        3.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下的乡村规划分析
        3.1.3 村庄整治指标导向下的乡村规划分析
        3.1.4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向下的乡村规划分析
        3.1.5 现行法规条例下的乡村规划分析
    3.2 多种政策法规导向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内容对比分析
    3.3 “多规”导向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解析
        3.3.1 缺乏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规划法定支持力薄弱
        3.3.2 缺乏统一用地分类标准,阻碍城乡统筹发展
        3.3.3 规划自有体系缺少衔接,加剧部门事权冲突
        3.3.4 美丽乡村认知存在偏差,规划内容有待加强
        3.3.5 规划实施管理不易,利益相关者各有所难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多规合一”的美丽乡村规划体系框架研究
    4.1 “多规合一”导向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理念与原则
        4.1.1 规划理念
        4.1.2 规划原则
    4.2 “多规合一”导向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法
        4.2.1 展开部门调研,整理基础资料
        4.2.2 多规差异对比与处理
        4.2.3 构建美丽乡村规划体系
        4.2.4 制定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4.3 基于多规合一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规划内容
        4.3.1 美丽乡村规划的相关上位规划内容
        4.3.2 美丽乡村村域空间管制规划内容
        4.3.3 美丽乡村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4.3.4 美丽乡村空间建设规划的内容
    4.4 美丽乡村实施管理规划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多规合一”的白峰街道上阳片区美丽乡村规划实证研究
    5.1 上阳片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5.1.1 区位概况
        5.1.2 自然地理条件与资源现状分析
        5.1.3 产业现状分析
        5.1.4 片区设施现状分析
        5.1.5 村民意愿调研
        5.1.6 规划部门调研分析
    5.2 上位规划分析
        5.2.1 宁波市相关规划解析
        5.2.2 北仑区相关规划解析
        5.2.3 白峰街道相关规划解析
        5.2.4 “两规”差异对比分析
        5.2.5 上位规划解析与建议
    5.3 发展目标和定位
        5.3.1 总体目标
        5.3.2 功能定位
    5.4 空间管制规划
        5.4.1 控制线规划
        5.4.2 空间布局规划
        5.4.3 保护规划
    5.5 产业战略规划
    5.6 空间建设规划
        5.6.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6.2 交通道路规划
        5.6.3 乡村风貌整治规划
    5.7 实施管理规划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十五”期间北仑经济发展定位及目标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D]. 黄玲燕. 浙江大学, 2020(01)
  • [2]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现代社会变迁与空间[D]. 廖橙.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3]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陆健滨. 广西大学, 2020(02)
  • [4]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D]. 谢安民. 浙江大学, 2020(01)
  • [5]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研究 ——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D]. 徐天琦. 南华大学, 2020(01)
  • [6]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及演变过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胡长慧. 浙江大学, 2019(02)
  • [7]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8]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基于多规合一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宁波市白峰街道上阳片区为例[D]. 王燕.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2)
  • [10]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