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巷过斜巷方法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覃思妙[1](2019)在《地采金属矿山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疏散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矿山资源大国之一,而广西铅锌矿资源储量在全国范围内所占比例较大。矿山开采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并且发生事故概率较为频繁,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惨重及财产损失严重的后果,因此对矿井火灾危险性进行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火灾场模拟软件FDS建立下巴矿某工作面模型,对进风火源、中段火源、回风火源分别在风速为1m/s、1.5m/s、2m/s条件下进行模拟,分析矿井火灾温度场、CO浓度及可视度的分布规律,得到主要结果如下:进风火源风速越大节流效应越明显,火灾危害程度加重;中段火源风速越小旁侧倾斜巷道越容易受火风压影响发生风流逆转;回风火源出现烟气逆流,风速越大逆流现象越不明显;模拟时间内CO浓度不对人体构成伤害,应重点考虑温度及可视度的危害性。根据模拟结果,本文还得到各测点位置可使用撤离时间;通过温度及可视度分布规律,分析得出井下工作人员疏散路径;并从预防与应急两个方面提出地下矿山火灾的防范措施,对该矿井工作面的生产安全及灾后逃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吉伟[2](2018)在《煤矿轨道运输系统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风险因素众多、人机环相互作用、不健全的管理制度、未成体系的预防措施是煤矿轨道运输系统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预防煤矿轨道运输事故的发生必须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原理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因此,本文针对煤矿轨道运输系统建立事故模型,对其中的关键事故致因节点进行风险分析,并构建出事故预防体系,以提高其整体的安全性。首先,收集煤矿轨道运输系统事故案例,将其按照设备类型、事故原因及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分类,构建出各基本事件。并运用事故树分析计算其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并按照结构重要度将各基本事件进行排序;对轨道运输系统事故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研究。其次,根据Delphi法的特点,并结合确立的轨道运输事故树的各基本事件及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构建出一种新的且适用于本论文研究方法的事故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最终确定出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19个二级评价指标。再次,综合决策实验室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作为轨道运输系统事故模型的建立方法。运用MATLAB软件对模型建立过程中的各矩阵进行计算,定性分析系统各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确定层级关系;并再次将各风险因素归类为模型的本质、过渡及近邻致因三个层次,从而找出其中容易被忽略的关键风险因素。运用Arena仿真软件将事故系统模型转化为计算机模型,通过改变模型中风险涌现速率,本质致因层中节点的免疫力与风险处置速率,并观察其对系统风险熵与残余风险熵变化的影响,找出对关键风险因素的控制方法。最后,依据事故系统模型及风险分析,结合各风险指标的关联关系,建立了一种“四层级六阶段”的新型煤矿轨道运输系统事故预防体系。其中“六阶段”包括决策制定、指标建立、风险分析、具体实施、构建体系阶段及确立反馈阶段。而“四层级”预防方案包括:设计采购子系统、安全管理子系统、技术措施子系统、安全反馈及完善子系统和安全宏观调控子系统,并分别对各子系统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并选取山东某矿作为试点对该事故预防体系的适用性及可拓展性进行分析及验证。
罗永豪[3](2015)在《巷道断面风速分布与煤矿通风系统实时诊断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矿井下气流场的分布及运移规律对矿井生产和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其承载着供应井下工作人员所需新鲜空气和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任务。针对煤矿井下气流场的研究目前只停留在对于整个通风系统的网络解算和特殊用风地点风速分布的研究上,尚没有对整个煤矿井下气流场的数值计算和对普通巷道断面风速分布规律的研究。本文对井下巷道断面内的风流速度分布进行了现场实测和实验室实验,得出了断面风流速度分布的规律,然后以断面压强为变量进行了整个煤矿井下气流场的数值模拟,最终形成了一套煤矿通风系统实时诊断方法,得到如下结论:1)采用现场测量的方法对锚网锚杆、锚喷、工字钢和平整壁面4种支护方式矩形断面巷道的风速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巷道壁面越粗糙,低风速区域越大。现场实测的四个不同支护巷道断面中,锚网锚杆支护巷道(两帮壁面粗糙度最大)的巷道壁面附近低风速区域最大,其沿着分析线a(反映两帮风速分布)从边界到中心达到最高风速80%时的距离百分比高达61%;平整壁面支护巷道(两帮壁面粗糙度最小)低风速区域最小,其沿着分析线a(反映两帮风速分布)从边界到中心达到最高风速80%时的距离百分比仅为17%。②针对煤矿井下巷道断面风速分布进行研究可以为准确计算巷道风量及平均风速提供参考。通过现场实测及分析可知锚杆锚网、锚喷、工字钢和平整壁面巷道风速传感器分别沿d线(反映顶板风速分布)悬挂在距顶板0.231、1.290、0.202和0.217m处可测得这些巷道断面的平均风速。假如风速传感器悬挂于巷道中间距顶板0.2m的位置,则锚杆锚网、锚喷、工字钢和平整壁面支护巷道测量值需乘的修正系数分别为1.05、1.45、1.03和1.02。得到的平均风速与巷道等效截面积的乘积即为巷道风量。2)在地下工程模拟风洞进行的断面风速测量实验结果显示,模拟巷道内的低风速区域厚度随着断面平均风速增大而减小,随着壁面粗糙度增大而增大。该规律可用于减小巷道低风速区域,防止该区域引起事故。3)进行井下巷道断面风速分布现场与实验室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可为后续的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这些基础数据包括巷道断面特征系数、巷道断面面积、等效截面积、支护形式、断面形状、等效粗糙度、断面平均风速和断面风量。4)通过对工字钢、锚喷与平整壁面支护巷道的壁面风流速度边界层和边界层低速区的现场实测和实验室风洞相似模拟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现场实测工字钢、锚喷和平整壁面支护巷道边界层内风速与距离的拟合结果显示,风速随距边界距离的增长呈对数规律增长,其拟合相关系数均大于0.96,拟合优度均大于0.93。其得到的函数基本形式为y=kln(x)+b型,其中k和b为常数。②通过地下空间模拟风洞实验得出,随着巷道中心点风速的增加,边界层低速区的厚度明显减小;并且巷道壁面粗糙度越高的巷道,其边界层低速区厚度越大。通过实验室测量工字钢、锚喷和平整壁面支护巷道边界层内风速与距离的拟合结果显示,风速随距边界距离的增长呈对数规律增长,将巷道中心点风速考虑进去后得到了上述三种支护风洞模拟巷道拟合函数统一的基本形式。③边界层低速区的厚度不仅受到巷道中心点风速与壁面粗糙度的影响,还受到巷道整体尺寸的影响,随着巷道壁面粗糙度的降低,巷道的断面几何尺寸对边界层低速区厚度的影响逐渐降低。几何相似比为1:4的地下空间模拟风洞实验与现场巷道实测实验其巷道中心点风速相同时所测的边界层低速区厚度并不等于1:4,而且随着巷道壁面粗糙度的减小,即工字钢、锚喷与平整壁面支护巷道现场实测边界层低速区厚度值分别从风洞模拟值的2.00、1.85减小到1.49倍。5)提出了井下通风系统模拟的数学模型和模拟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得到如下结论。①井下通风系统数值模拟将整个矿井通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处理,对形成的模拟方法编写fortran程序进行数值计算。该数值模拟可将单元(小于10m的巷道微段)上的风速及风量全部给出,其结果能够对应到三维坐标上,其通风状态改变的标志是断面特征系数和边界条件的改变,断面特征系数能够定义在单元(小于10m的巷道微段)上。②通过对正常、调节风门异常、通风机负压减小、巷道冒顶和有矿车停留五种状态下的通风状况进行的数值模拟表明该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稳定快速的计算出不同状态下的井下巷道风流及风量分布。与传统的通风网络解算算法相比,本文通风系统风流流动的数值模拟具有计算结果精度高、结果可利用性好和模拟适应性广等优点。6)提出了通风系统故障和事故实时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得到如下结论。①通风系统风流故障实时诊断方法以井下通风系统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其基本的设计思路为将有限个监测点得到的风量值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得到其总体误差值;然后通过预定的寻优方法不断调整每个区域代表单元的断面特征系数来降低总体误差值,比较每个区域降低误差的效果,最终给出将误差降到最低的最优解,该解所对应的区域就是故障所在区域;最后对得到的事故区域进一步精确计算,给出发生事故后整个井下通风系统巷道风速及风量的分布。②通过在调节风门异常、通风机负压减小、巷道冒顶和有矿车停留四种状态下的井下通风系统的故障实时诊断,证明了该故障实时诊断方法能够准确找到事故所在的区域,并且能够精确给出发生事故后整个井下通风系统巷道风速及风量的分布,可为迅速排除通风事故提供指导。
唐小洪[4](2014)在《土台铁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井通风系统是金属地下矿山主要的生产系统之一,通风系统的优劣对全矿的生产安全具有全局性影响,也直接影响整体经济效益。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经济运行是矿山通风管理的目标。金属地下矿山的开采初期,矿井通风系统简单,运行可靠经济,通风管理容易;当受矿山生产布局、自然条件的变化及生产能力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通风系统复杂、管理难度大、通风效果差、效率低、功耗大等问题突出并严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时,系统优化就成为矿井通风工作者广泛关注和重视的课题;因此,开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论文以土台铁矿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测定,全面掌握该矿通风系统的现状;根据测定结果,利用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对该通风系统作定量评价,并运用矿井通风理论综合分析,明确现有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开展通风系统网路和通风网络中风流调节的优化研究,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①针对土台铁矿通风系统布局存在的问题,对矿井西翼风巷、东翼风巷和东翼上部总回风巷提出的7个通风布置方案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优选出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管理及适应生产变化的通风系统优化方案。②结合该矿通风网络布置,提出了调整采掘布局和优化风网调节的方法,对采面爆破风量进行实时调节,达到缩短排炮烟时间的目的。③针对前期开采形成的沿走向不规则的长条形矿体,提出采用房柱法回采布置的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工作面排烟除尘效果差、新鲜风流风速低、新鲜风送达不到位的问题。④基于土台铁矿矿井通风网络、需风量、风巷断面及其摩擦阻力数据,根据通风网络理论,采用风丸软件Avmine解算了通风网络阻力,为主扇优选奠定基础。⑤根据优化研究确定的通风网络特性,重新校核了现有主扇通风性能;计算表明,现有主扇的性能可满足通风网络要求,且风机处于稳定高效的运转区域。
孙研博[5](2014)在《最优路径选择在煤矿避灾路线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灾害事故发生时快速合理的选择出一条逃生路线,不仅能尽可能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能有效的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逃生路线的选择隶属于路径规划问题中的最优路径选择问题,近几年,它的重要性愈加凸出,在众多领域中被视为一个探究热点进行重点研究。在煤矿安全领域,最优路径的正确选择能够使井下工作人员,在灾害事故发生时在最快的时间内逃生到安全区域。本论文针对时间依赖网络(路径信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最优路径选择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动态路网的最优路径选择算法。现有路径规划问题所依附的背景网络大都是静态路网,且相对应的路径选择算法基本是针对结点数量少的路网,而对于复杂的、远距离的动态路网,还缺乏相应的解决措施。目前,对动态路网的路径选择,大都是基于传统静态路网下的路径选择方法,其核心的算法有传统的Dijkstra算法、A*算法以及最近几年刚兴起的生物仿生算法等。本论文提出的算法结合了以上算法的优点,且在进行路径选择之前先对路网做预先的处理,从而使得路径的选择更加贴合实际。本论文提出的最优路径选择策略共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对动态路网进行初步筛选,由于动态路网的路径随时间的流逝处于变化当中,一些路径有可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影响了正常的通行,因此,在进行最优路径选择之前,没有必要把这些路径加入到计算路径当中,应事先进行排除掉;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计算出一条从逃生人员所在位置到距离最近安全区域的一条或几条最优路径。论文最后以某煤矿的具体井下巷道的真实布局为背景网络,对以上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实验仿真,在实验当中通过与其它算法的比较,表明了改进后的算法不仅极大的缩小了搜索空间,而且算法的执行效率有了明显的改进。
王劲[6](2012)在《揭开矿冶考古的新篇章——铜绿山矿冶考古调查发掘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历史博物馆,收到铜绿山矿工程人员邮给的一件古矿井中出土的大铜斧,向文物考古界传递了铜绿山矿发现古采矿遗址的重要信息。湖北省大冶县境内的铜绿山矿,是一处现代机
殷玮璋,周百灵[7](2012)在《铜绿山古铜矿采矿技术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在湖北大冶发现的铜绿山古铜矿,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古矿冶遗址。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中的一个空白,也把古代工匠如何从铜矿中开采矿石、进行冶炼等问题摆到人们的面前。许多研究者对这一发现十分关注,他们从不同视角对它的采掘工艺、冶炼技术和地质构造等方面做了不少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各种说法。
周晓军,王进[8](2011)在《泸州长江输气管道隧道的设计与快速施工技术》文中指出根据纳溪至成都天然气输送管道工程泸州长江隧道穿越泥岩和砂质泥岩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输气管道隧道断面小、斜巷坡度大、风险高和建设工期紧的特点,着重开展了小断面水底输气管道隧道的设计与快速施工技术研究。针对泸州长江隧道的结构设计特点和围岩地质状况,研究和采用了"明暗结合,超前探水,控制爆破,喷锚衬砌"的施工总原则。通过工程实践不仅保障了长江隧道的安全施工,同时也解决了因隧道断面狭小而影响施工进度的技术难题,所获得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小断面越江输气管道隧道的设计与快速施工提供借鉴。
乔大良[9](2010)在《近水平多煤层开拓模式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煤矿煤层倾角小于12°的开采储量占45%左右,在近几年的投产过程中这个比例将更高。因此,研究近水平多煤层的开拓模式对采矿界非常重要。该论文在大量搜集关于煤层开拓方面资料前提下,回顾了当今国内国外近水平多煤层开拓的现状,总结出了四种开拓模式并依据各自的开拓方式分别赋予名字。具体介绍了每种开拓模式的巷道布置方式,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为重点叙述模式四打下理论基础。前三种开拓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和模式四相比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很大浪费,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四克服了这些缺陷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该课题从经济上和技术上进行四种模式的综合对比,从理论上证明模式四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本论文主要的部分是对模式四详述后进行了优化。依据各自巷道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VC编程完成了一套优化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输入合理参数的前提下对四种模式从综合、倾角、煤层三个方面对比,输出不同的结果直观明了的看出模式四的优越性。论文最后结合郑煤集团米村煤矿的具体特点把模式四运用到实践中,结果证明该模式为米村煤矿降低了大量的开采成本并且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浪费,创下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也从实践上确立了模式四的优势地位。该论文丰富了煤炭开拓模式的现存内容,把现存零散的几种近水平多煤层开拓模式加以归纳整理,使之成为一套系统的开拓理论。希望该理论能在我国煤炭行业中做出一定的贡献。
黄桂芝[10](2009)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原有的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理论的前提,是断层两盘产状不发生变化。但实际上,断层两盘产状经常发生变化。此时,根据原理论无法准确确定断失盘矿层位置。本文提出打破现有的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理论的假设前提,在断层两盘矿层产状发生变化或伴有显着牵引褶曲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对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理论进行深化研究;并提出首先进行复杂地质条件下新地层断距及相关新断距的概念深化及数学模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层平巷、斜巷及伪倾斜巷道中,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的数学模型研究和巷道优化布置研究。
二、平巷过斜巷方法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巷过斜巷方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地采金属矿山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疏散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灾影响因素模拟研究 |
1.2.2 火灾人员疏散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件介绍与模型构建 |
2.1 模拟软件的介绍 |
2.2 模型的建立与基本假设 |
2.3 计算网格MESH的设置 |
2.4 火源位置及测点位置设置 |
2.5 模拟时间及风速设置 |
第三章 模拟结果分析 |
3.1 矿山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3.1.2 通风系统 |
3.2 矿井工作面巷道内烟气分析 |
3.3 温度场分析 |
3.3.1 进风火源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3.3.2 中段火源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3.3.3 回风火源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3.4 CO浓度分析 |
3.4.1 进风火源对CO体积分数影响分析 |
3.4.2 中段火源对CO体积分数影响分析 |
3.4.3 回风火源对CO体积分数影响分析 |
3.5 可视度分析 |
3.5.1 进风火源对可视度影响分析 |
3.5.2 中段火源对可视度影响分析 |
3.5.3 回风火源对可视度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矿山火灾防范措施与疏散路径 |
4.1 地下矿山火灾预防措施 |
4.2 地下矿山火灾应急措施 |
4.2.1 人员避灾演练培训 |
4.2.2 应急组织结构及职责 |
4.3 针对性应急措施 |
4.4 人员疏散路径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煤矿轨道运输系统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煤矿轨道运输系统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
2.1 平巷轨道运输事故统计分析 |
2.2 斜巷轨道运输事故统计分析 |
2.3 其他轨道运输事故统计分析 |
2.4 煤矿轨道运输系统的事故树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矿轨道运输系统事故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特点 |
3.2 基于Delphi法的研究、咨询过程 |
3.3 咨询结果分析与煤矿轨道运输事故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轨道运输系统事故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4.1 集成DEMATEL-ISM结构化方法的理论基础 |
4.2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 煤矿轨道运输系统事故因素级间划分 |
4.4 层级划分的合理性研究 |
4.5 基于人机工程的煤矿轨道运输系统事故模型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5 煤矿轨道运输系统风险传递的Arena仿真 |
5.1 Arena仿真及模块介绍 |
5.2 模型逻辑分析 |
5.3 初始风险涌现规律的影响分析 |
5.4 节点参数设置对系统风险处置能力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人机工程的煤矿轨道运输系统事故预防体系 |
6.1 构建煤矿轨道运输系统事故预防体系的必要性 |
6.2 建立煤矿轨道运输系统事故预防体系 |
6.3 事故预防体系中各子系统的具体研究 |
6.4 事故预防体系的应用与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Ⅰ |
附录Ⅱ |
(3)巷道断面风速分布与煤矿通风系统实时诊断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巷道内风速分布的研究现状 |
1.2.2 矿井通风风量计算的研究现状 |
1.2.3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矿井通风的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矿井巷道断面风速分布井下实测研究 |
2.1 余吾煤矿简介 |
2.1.1 余吾煤矿概况 |
2.1.2 余吾煤矿通风状况分析 |
2.1.3 余吾煤矿风速及有害气体监控系统 |
2.1.4 余吾煤矿常用的巷道支护方式 |
2.2 余吾煤矿巷道断面风速分布的现场实测简介 |
2.2.1 现场实测仪器 |
2.2.2 巷道风流速度分布的现场实测方法 |
2.3 锚杆锚网支护巷道断面风速实测及结果分析 |
2.4 锚喷支护巷道断面风速实测及结果分析 |
2.5 工字钢支护巷道断面风速实测及结果分析 |
2.6 平整壁面巷道断面风速实测及结果分析 |
2.7 煤矿井下断面风速分布现场测量结果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下巷道断面风速分布的风洞实验研究 |
3.1 地下工程模拟风洞简介 |
3.2 风洞风速测试系统 |
3.2.1 实验采用的传感器简介 |
3.2.2 计算机全程实时采集系统简介 |
3.3 实验方法 |
3.3.1 模拟巷道的边界层风速测量 |
3.3.2 实验室模拟巷道断面风速分布的测量 |
3.4 工字钢支护巷道断面风速风洞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 锚喷支护巷道断面风速风洞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6 平整壁面支护巷道断面风速风洞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7 井下巷道断面风速分布现场与实验室测量的对比分析 |
3.7.1 现场与实验室的测量巷道及测量方法对比分析 |
3.7.2 现场与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 |
3.8 井下巷道断面风速分布测量与后续数值模拟的联系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矿井下巷道风流速度边界层的研究 |
4.1 井下巷道风流速度边界层简介 |
4.2 余吾煤矿巷道风速边界层的现场实测结果及分析 |
4.2.1 工字钢支护巷道的现场实测 |
4.2.2 锚喷支护巷道的现场实测 |
4.2.3 平整壁面支护巷道的现场实测 |
4.3 井下巷道风速边界层的地下工程模拟风洞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1 工字钢支护巷道的实验室研究 |
4.3.2 锚喷支护巷道的实验室研究 |
4.3.3 平整壁面支护巷道的实验室研究 |
4.4 井下巷道风速边界层的地下工程模拟风洞实验数据分析及讨论 |
4.4.1 工字钢支护风洞模拟巷道边界层低速区分析 |
4.4.2 锚喷支护风洞模拟巷道边界层低速区分析 |
4.4.3 平整壁面支护风洞模拟巷道边界层低速区分析 |
4.5 风洞模拟巷道风流速度边界层的函数拟合研究 |
4.5.1 工字钢支护风洞模拟巷道风流速度边界层的函数拟合 |
4.5.2 锚喷支护风洞模拟巷道风流速度边界层的函数拟合 |
4.5.3 平整壁面支护风洞模拟巷道风流速度边界层的函数拟合 |
4.6 关于风速边界层的现场实验与实验室模拟实验的对比讨论 |
4.6.1 工字钢支护现场实测与实验室模拟结果对比 |
4.6.2 锚喷支护现场实测与实验室模拟结果对比 |
4.6.3 平整壁面支护现场实测与实验室模拟结果对比 |
4.7 井下巷道风速边界层与其它领域风速边界层的对比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井下通风系统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 |
5.1 井下通风系统研究现状概述 |
5.2 通风系统风流流动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 |
5.2.1 通风系统风流流动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2 通风系统风流流动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5.3 通风系统风流流动数值模拟 |
5.3.1 通风系统风流数值模拟方法与程序设计 |
5.3.2 工程实例简介 |
5.3.3 物理与计算模型 |
5.4 通风系统风流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1 正常状态下数值模拟结果 |
5.4.2 调节风门异常状态下数值模拟结果 |
5.4.3 通风机负压减小状态下数值模拟结果 |
5.4.4 巷道冒顶状态下数值模拟结果 |
5.4.5 有矿车停留状态下数值模拟结果 |
5.4.6 数值模拟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井下通风系统故障实时诊断理论与方法 |
6.1 故障实时诊断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
6.2 故障实时诊断的程序设计 |
6.3 调节风门异常状态下的实时诊断 |
6.4 通风机负压减小状态下的实时诊断 |
6.5 巷道冒顶状态下的实时诊断 |
6.6 有矿车停留状态下的实时诊断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4)土台铁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矿井通风网络基本理论 |
2.1 通风网络基本术语 |
2.2 通风网络的基本规律 |
2.2.1 风量平衡定律 |
2.2.2 风压平衡定律 |
2.2.3 阻力定律 |
2.3 通风网络的数学表示 |
2.3.1 网络的集合表示 |
2.3.2 节点邻接矩阵 |
2.3.3 基本关联矩阵 |
2.3.4 独立回路矩阵 |
2.4 矿井通风网解算 |
2.5 通风网络优化调节 |
2.6 本章小结 |
3 矿井通风系统调查与测评分析 |
3.1 通风系统调查 |
3.2 矿井概况 |
3.2.1 矿山位置及气候 |
3.2.2 矿井开拓开采情况 |
3.2.3 矿井通风系统现状 |
3.3 通风系统测定 |
3.3.1 测定内容及测点布置 |
3.3.2 测定仪器 |
3.3.3 测定方法及计算公式 |
3.3.4 测定结果 |
3.4 通风系统评价 |
3.4.1 基本指标 |
3.4.2 综合指标 |
3.5 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研究 |
4.1 通风系统网路优化方案研究 |
4.1.1 网路优化方案拟定的原则 |
4.1.2 方案拟定 |
4.1.3 方案综合分析及优选 |
4.2 通风网络调节优化方案研究 |
4.2.1 采掘布局调整 |
4.2.2 采面调整 |
4.2.3 矿井需风风量 |
4.2.4 风量调节 |
4.3 通风网络解算 |
4.3.1 Avmine 软件简介 |
4.3.2 模型建立 |
4.3.3 标准解析 |
4.4 主扇优选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最优路径选择在煤矿避灾路线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价值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2 路径选择相关算法 |
2.1 Dijkstra 算法 |
2.2 A*算法 |
2.3 生物仿生算法 |
2.4 其它改进算分析 |
2.5 算法数据存储结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变化中路径的预筛选 |
3.1 基本概念引入 |
3.2 动态路径筛选的基本思想 |
3.3 动态路径筛选之时间序列确定 |
3.4 算法复杂性分析 |
3.5 算法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4 最优路径选择算法研究 |
4.1 最优结点的确定 |
4.2 基于最优结点的路径选择算法设计 |
4.3 算法复杂性分析 |
4.4 算法仿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揭开矿冶考古的新篇章——铜绿山矿冶考古调查发掘记(论文提纲范文)
古矿冶遗址的初步调查 |
开辟矿冶考古的新领域 |
东周时期采矿遗址 |
战国至西汉时期采矿遗址 |
一、Ⅰ号矿体采矿遗址的井、巷支护结构 |
(一) 发掘面上揭出竖井5个, 编号ⅠJ1~ⅠJ5。 |
(二) 清理揭出巷道11条, 编号ⅠX1~ⅠX11。 |
二、出土遗物 |
(一) 生产工具有铁、木、竹、藤等制品。 |
1. 铁制采掘工具14件 (均发现于巷道) 。 |
2. 木制生产工具29件。 |
3. 竹、藤器30余件 (多出土于巷道) 。 |
4. 其它: |
(二) 生活用器 (出自斜巷) 。 |
三、年代推断 |
四、开采对象与停止采掘的原因。 |
铜绿山古矿中不同类型的采矿遗存 |
1.地面露天采矿遗址。 |
2.木支护结构的古矿井采矿遗址。 |
3.无木支护古矿井采矿遗址。 |
我国地下的一部古矿井采矿技术发展史 |
谁是铜绿山古矿的矿业主 |
(7)铜绿山古铜矿采矿技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1. 人们选择在破碎带中采掘矿石, 是那里 |
2. 在坑下从事采矿的人曾总结出一条经验: |
3. 当时采用井口高低形成的气压差调节坑道空气。 |
4. 巷道中所用的木质框架支护的材质之单薄, 也不允许实施“上行开采”的开采方法。 |
5. 按“下层棚子顶梁即是上层棚子的底梁”的说法, 一个好处是可以节约一些木材。 |
二 |
三 |
(8)泸州长江输气管道隧道的设计与快速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3 隧道结构设计 |
4 隧道施工技术 |
4.1 洞口段明挖施工 |
4.2 隧道暗挖段施工 |
4.2.1 超前探水和地质预报 |
4.2.2 光面爆破技术 |
4.2.3 出渣运输技术 |
4.2.4 隧道通风技术 |
4.2.5 隧道衬砌技术 |
5 结论 |
(9)近水平多煤层开拓模式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近水平多煤层开采方法及现状 |
1.3 新的开拓模式提出的必要性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2 论文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2.1 矿井两翼的均衡生产 |
2.2 煤矿矿井项目评价期 |
2.3 近水平多煤层矿井井筒形式的选择 |
2.4 关于带区的概念 |
2.5 近水平多煤层立井开拓方式简述 |
3 国内近水平多煤层开采的普通采煤系统 |
3.1 单一薄及中厚煤层的采煤系统 |
3.2 近水平多煤层群联合布置采煤系统 |
3.3 区域带区式布置采煤系统 |
4 国内近水平煤层的几种开拓模式 |
4.1 模式一(煤层群单层开拓) |
4.1.1 模式一开采系统详述 |
4.1.2 模式一的优缺点 |
4.2 模式二(煤层群分组开拓) |
4.2.1 模式二的开采系统详述 |
4.2.2 模式二的优缺点 |
4.3 模式三(煤层群首层开拓) |
4.3.1 模式三的开拓系统简述 |
4.3.2 模式三的优缺点 |
4.4 模式四的提出和设计(煤层群大联合开拓) |
4.4.1 模式四提出的必要性 |
4.4.2 模式四的设计 |
4.4.3 模式四的核心部分 |
4.4.4 模式四的优缺点 |
5 四种开拓模式的综合对比 |
5.1 地质模型及先决条件 |
5.2 各种模式的简介 |
5.3 四种开拓模式巷道长度数学模型 |
5.3.1 模式一巷道长度数学模型 |
5.3.2 模式二巷道长度数学模型 |
5.3.3 模式三巷道长度数学模型 |
5.3.4 模式四巷道长度数学模型 |
5.4 四种模式之间的技术对比 |
5.5 四种模式之间的经济对比 |
6 模式四的优化研究 |
6.1 井巷断面的优化过程 |
6.1.1 确定井巷最优断面的准则和约束条件 |
6.1.2 根据开拓方案和井型确定主、副井断面 |
6.1.3 计算全矿井风量及各条巷道的风量Qi |
6.1.4 最优断面Fi的确定 |
6.2 井巷各种费用的计算 |
6.2.1 巷道总掘进费 |
6.2.2 巷道总维护费 |
6.2.3 巷道总运输费 |
6.2.4 巷道通风费 |
6.3 建设费用与生产经营费用的累计折现值计算 |
7 优化系统的设计开发 |
7.1 优化系统的设计目标 |
7.2 优化系统设计的结构分析 |
7.3 优化系统设计思路分析 |
7.4 优化系统的程序模块及介绍 |
7.5 实例研究 |
7.5.1 郑煤集团米村煤矿简介 |
7.5.2 优化系统在米村矿的运用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模式四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复杂地质条件下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理论研究 |
2 过断层寻找断失矿层理论深化的应用研究 |
2.1 断层两盘产状变化条件下, 在矿层平巷和斜巷中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的数学模型研究 |
2.2 断层两盘产状变化条件下在矿层平巷、斜巷及伪倾斜巷道中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的巷道优化布置研究 |
3 结论 |
四、平巷过斜巷方法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采金属矿山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疏散路径研究[D]. 覃思妙. 广西大学, 2019(06)
- [2]煤矿轨道运输系统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D]. 刘吉伟.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3]巷道断面风速分布与煤矿通风系统实时诊断理论研究[D]. 罗永豪.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6)
- [4]土台铁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D]. 唐小洪. 重庆大学, 2014(12)
- [5]最优路径选择在煤矿避灾路线中的应用研究[D]. 孙研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 [6]揭开矿冶考古的新篇章——铜绿山矿冶考古调查发掘记[J]. 王劲. 南方文物, 2012(04)
- [7]铜绿山古铜矿采矿技术的思考[J]. 殷玮璋,周百灵. 江汉考古, 2012(04)
- [8]泸州长江输气管道隧道的设计与快速施工技术[J]. 周晓军,王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01)
- [9]近水平多煤层开拓模式的优化研究[D]. 乔大良.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0(03)
- [10]复杂地质条件下过断层寻找断失盘矿层理论研究[J]. 黄桂芝. 中国矿业,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