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走向问题探讨——二论建立有民族优良“道器”文脉的“有机设计”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苏佳媛[2](2021)在《基于“舍得”观下视觉域界的设计批评》文中研究表明
孟冬冬[3](2020)在《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文化立场研究 ——以深圳平面设计现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世界全球一体化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设计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全球化潮流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国设计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不同地区的文化碰撞、冲突与融合促进了世界设计文化共同发展。虽然中国现代设计通过不断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设计文化与理念,在设计教育、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同时也呈现出一些创意抄袭、过度设计、滥用传统元素等设计现象,从本质上来说,设计文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设计的发展。在全球化大趋势下,面对当今设计现状,秉持怎样的文化立场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文章着眼于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通过梳理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文脉,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平面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当代平面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缘由,并强调设计文化立场的重要性。设计从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也多与文化有关,通过梳理中国设计文化的特征,借用文化结构层次理论,分别从精神层、物质层、制度层来分析设计文化之结构,探寻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根源。精神层属于设计文化的内核,从根本上引导着设计行为,最终左右着设计文化的发展方向;物质层作为视觉层面,从图形、色彩、版式等设计要素彰显文化特征;制度层包含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一系列组织制度,规范着设计活动,并协调着设计文化系统各要素之前的关系。最后以深圳平面设计文化现象为例,提出通过设计语言、设计制度、设计理念三个层面来重塑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文化立场的有效路径。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汪瑞霞[5](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森文[6](2017)在《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计是一种既古老又年青的文化,把设计追溯到人类历史的“童年”,可以看到设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文化推动、技术进化的角色,把设计学科定义在现代化阶段,可以发现设计对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建设与破坏的双重作用,同时设计学和设计教育处在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处在“文化自觉”与“转型”的成长阶段,使设计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旧与新、本土设计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关系成为一个文化生态命题。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要求设计必须为文化生态问题的解决做出实际的贡献。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切入,对设计的文化属性、文化责任、文化功能进行思考,对设计文化系统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设计文化生态理论的构建与本土设计的研究,提出设计创新与设计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案例研究与验证,探讨本土设计为地域性文化生态服务的方法与设计生态系统建设的可能性。文化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对设计的文化本质和系统关系研究具有启示性,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文化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分析,提炼出“文化生态观”作为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经过对文化生态观的研究视野、批评理论、结构与功能理论的探讨,以及“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生态村”等实践行动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有益的经验与方法,揭示文化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和建设重点,同时树立基于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观点和立场,拓宽了设计文化研究的视野。作为文化生态理论向设计学理论的转化,本文提出设计文化生态学概念,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构建,既是把生态学的方法引入设计学的理论创新,也是把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运用于设计研究的学科创新,有助于对设计文化的系统性和生态性理解,对设计学较多集中于本体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技术论倾向具有补充的作用,有利于设计学研究视野的扩大和理论的丰富。设计文化系统结构、生态位特征及生态规律的研究表明,设计的文化生态属性使其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为“创造生活”服务,而且更加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文化使命,同时设计文化的自觉与自律,给设计提出了文化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建设的要求,体现为设计向文化生态观的转向。设计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本土设计,是对地域文化生态的重视,是文化系统论和生态观的体现,把本土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结合,既是设计知识创新的目标,也是社会服务作用的发挥。设计服务与消费是一个交互关系系统,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构成一种基于文化交互的生态关系结构,二者的交汇点是地方性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同构,因此,本土设计不应停留在对文化元素与符号的视觉表现层面,而应是通过文化场域体验获取综合性知识,对文化信息与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可以发挥更多层面的文化生态作用,本土设计的本质是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基于这一思想的本土设计,将是一种来源于文化又符合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服务行为,使设计在地域环境中具有存在的价值,具有自身发展的空间,同时又具有对地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播的价值。由此,本文通过对本土设计方法和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文化生态研究和“场域体验”的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设计文化系统和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规律、功能,发展出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路与框架模型,作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设计生态系统构建体现为把设计文化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是一种系统策略,其作用是以设计的文化生态效应为地域文化发展服务,其特征是本土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双向转换,及地区资源与设计资源的双向利用,通过对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寻找设计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策略的选择是基于地域生态的,在尊重本土文化价值的情况下与地区社会需求进行结合,对社会的服务是指向地域性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包括为文化、经济、社会、自然各个子系统的服务,而且要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发展与生态责任等方面的关系。根据这一思想,作者运用设计生态系统方法,把“政产学研用”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构成协同创新设计系统,搭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与服务平台,组织设计实践与研究团队,把设计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开展了多个地区的设计合作实践活动,探索本土设计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结合的方法,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指导,再把实践案例作为理论的实证,验证设计生态系统的生态运行模式,讨论其作用和价值。设计实验和综合应用实践的研究表明,设计与地区的合作是系统性的服务,由本土设计体系构建的设计生态系统是设计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生态转化,通过系统效应与生态效应发挥对地区的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其特征有三,一是需求的多层级性,即兼顾从政府到企业、民众各个层面的需求,使设计作用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二是行动的规模性与广泛性,通过多学科团队构成设计系统,从环境、产品、传播等方面进行较大规模的设计创新,统一于社会创新发展目标;三是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兼容性,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运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既为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服务,也通过设计创新与传播建立社会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设计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和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相结合,为解决地区需求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由此而建构的理论为设计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野、新方法,既是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和丰富,也是设计学科理论的一项补充,把设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系统进行研究,吸收了跨领域、交叉性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二是以文化生态观为立场和基础的设计研究,发展了本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是对设计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文化生态属性的深入理解,对中国设计的转型发展和自身系统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三是本土设计运用于地域性文化生态建设得到了方法论指导,贯穿在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工作实践当中,使大规模的长期行动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并且可以持续发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应;四是验证了一种可实践、可推广的本土设计创新模式,包括设计与地区合作的系统模式、设计创新与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文化保护模式,也包含着地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云南模式”,体现了一种本土设计与文化生态系统建设相统一的设计文化走向。
周颖[7](2017)在《现代设计中有机设计的重要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设计,来源于对自然界的启发,原指造型上展示的曲线或生物形态,而衍生至今,已超出它原有的定义范围。结合当今社会中的现象,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人与自然怎样达到和谐共生。本文先从现代设计面临的危机入手,现代设计之所以深陷困境,是因为现代社会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又由于设计兼具技术与经济的属性,致使设计始终与商业经济挂钩,产生了错误的消费观、自私的人本观、对设计责任的缺失等文化现象,基于种种问题的出现,需要一个具有大生态观的设计理念进行引导及设计方法的约束。有机设计作为一个活态性质的理念,其内容不单单存在重视自然本身具有的节奏和形态规律对设计的影响,还兼顾人的外在需求与心理诉求,倡导一种人内心的淳朴与净化。基于对有机设计进行全面的历史与发展的追述,并总结出有机设计的内涵与特征及设计方法与表现形式,便于为下文有机设计在现代设计中实践的探索做理论依据,使其更具说服力。再由前面的研究成果,提出缓解现代设计多重属性的处境与社会生态伦理问题,需要我们对伦理文化生态、伦理经济生态、伦理政治生态的发展体系进行思考与重建。还叙述了对未来中国设计的设计责任、态度、立场以及发展期望。最后结合自身对于有机设计的理解与感触,以品牌形象与产品设计为载体,亲身实践来体会有机设计的美学理想与物质追求。为有机设计的活态发展尽一份力。
何阳[8](2017)在《全球化时代设计教育的人文向度》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面貌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本文从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出发,指出要实现教育的转型必须从本土传统文化和外来现代文化中吸取良性因子,通过对人本精神、传统造物思想、设计伦理思想的综合融创,确立属于自己的人文向度。
张明[9](2016)在《从“中国样式”到“中国方式” ——可全球解读的中国现代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文化的发展走过五千年的历史,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心。“中国方式”正在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设计主题之一,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重新成为社会主流意识,能够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文化产品设计在各大展览和学术研究中频频出现。一方面国际文化领域开始逐渐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国度——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人自己也感觉到了文化复兴的力量。但近年来,由于西方观念的强烈冲击,西方设计理论思潮此起披伏,我国高速成长的设计产业却稀缺对中国方式设计的深入探索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方法,产生诸多问题,中国方式的设计陷入了迷茫。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方式的研究着重落实到具体的产品实例,对目前具有相当市场前景的中国现代文化产品提出思考与再设计。开篇解读“中国方式”的相关文化概念,从东西方传统造物观的比较入手,探讨生活方式与设计风格之间的关系,从审美与抒情方式、伦理方式、材料方式、使用方式、社会生活方式五个方面提炼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特征,理清中国方式在设计思维层面上的理念、框架、思维视角,最终以本人09年以来的中国方式设计研究的实践为基础,总结中国方式运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艺术语言与方法,致力于找到一套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行之有效的中国式造物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到现代的转译通道。
姚丹[10](2016)在《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先秦艺术设计实践、手工业商业概况、礼乐文化以及哲学思想为背景,分别从设计美学本体论、功能论、形式论、思维论这四个方面来解读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进而分析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先秦时期,青铜器、玉器、服饰、建筑、车等高度繁荣的造物设计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设计美学思想,也推动了理论层面的探讨,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论述工艺造物的专着《考工记》。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是先秦设计美学思想产生的重要经济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工商食官”的裂变,民间手工业迅速兴起,我国古代条件下的商品交换高速发展,这使得社会上弃农经商,追逐财富,成为一时的风气,造成农业人口的流失,威胁到作为立国之本的农业的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先秦诸子大多主张“重农抑商”,由此引发了先秦诸子对于手工业及其产品的价值、本质、功用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先秦设计美学的发展同先秦礼乐文化的发展分不开,而对礼乐文化的看法又同先秦哲学思潮分不开。这就使得先秦哲学成为先秦设计美学的思想基础,两者是联为一体的。先秦哲学所探讨的道器、器用、文质、象意等问题,已经从艺术设计的本体、功能、形式、思维等各方面触及到了设计美学的核心,这对于深入分析先秦设计美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先秦哲学关于“道”与“器”的关系的探讨,深刻涉及了设计美学的本体论问题。在先秦哲学看来,道器一体,“道”是“器”的本体、内容,“器”是“道”的显现、形式。虽然这里所说的“器”指的是一切有形可感的万物,并不仅指人们使用的器物,但无疑又包含了人们使用的各种器物,这就使“道”与“器”的关系的讨论和人们使用的各种器物的设计问题联系起来了。因此,一方面,器显天道,器物设计与制作必须遵循天道,如天时、地气所决定的生态和材质,制器不能脱离天道的生发、演化,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设计观;另一方面,器显人道,器物的设计不仅重视实用,也注重其内在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如尊卑有序的等级观,比德修身的德行观,器物引导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培养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修养,符合社会的人伦法则,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统一,总之,以“道器”论为本的设计美学最终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其次,先秦哲学中“器”与“用”的关系也与设计美学密切相关,直接涉及了设计的实用功能问题。伍举、墨子、韩非子均从国计民生的角度出发,强调器物制作应该满足广大百姓的日常需要,由此认为器物的实用功能是首要的,即“有用之用”,这与西方现代设计中强调功能以及设计为大众服务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道家站在道生万物的立场,认为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其本性,因此也各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虽然没有世俗所说的功用却有全生保性的大用,即所谓“无用之用”。这种说法包含着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的某种超功利思考,其价值取向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某种相通之处,对解决当今设计困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参照意义。从“器用”观出发,先秦设计美学形成了“以人为本”、“物尽其用”的设计原则。再次,先秦哲学所讨论的“文”与“质”的关系问题与设计美学有密切关系。先秦文质论主要表现为两种思想倾向:一是以儒家为代表,主张文质统一,即既要有“文”,又要有“质”,以“文质彬彬”为最高理想;一是以老庄、墨子、韩非子为代表,主张重质轻文。老庄的重质,是重质本有的天然之美,墨子、韩非子的重“质”虽然也不处处绝对排斥美,但始终把“质”的有用性放在首要地位。虽然先秦“文质”论不是专门针对造物设计而言,但文质观念却融入到了当时的造物设计中,对先秦乃至后世的造物设计的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的文质统一的设计美学内涵主要表现为形式与伦理功能、审美功能的统一,老庄的重质轻文则对后世设计崇尚素朴、追求自然的审美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墨子、韩非子的重质轻文则继续发展了重视实用功能的思想。最后, 《周易》一书所提出的“观物取象”和“制器尚象”思想也与先秦设计美学有着重要关系,它说明了器物设计构思的完整过程:“观物——取象——制器”,体现了整体性思维、悟性思维、类比思维、简化思维以及模仿思维。“立象以尽意”的象征思维虽然是针对卦象而言,但是其中“象”与“意”的关系问题与设计传达也是相通的。“立象以尽意”的象征思维在设计中表现为“象形寓意”的设计传达手法,即通过器物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等表达更深次的意。总之,先秦设计美学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强调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不仅注重器物的物质实用功能,而且重视器物的人文精神的表达,这些都与现代设计美学所提倡的生态设计、人性化设计、生活方式设计理念有着相通之处,对于解决当下设计所存在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先秦设计美学表明中华民族很早就把器物设计提到了哲学美学的高度,并进行了多层面的深入思考,这是世界其它民族的古代设计美学所不能及的。
二、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走向问题探讨——二论建立有民族优良“道器”文脉的“有机设计”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走向问题探讨——二论建立有民族优良“道器”文脉的“有机设计”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文化立场研究 ——以深圳平面设计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 |
2.国外相关文献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一、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现状 |
(一)中国近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
1.屡禁不止的创意抄袭 |
2.普遍存在的过度设计 |
3.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误用与滥用 |
4.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缺失 |
(三)中国当代平面设计问题分析 |
1.设计是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 |
2.设计是一种文化表达 |
3.文化立场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重要性 |
二、中国设计文化立场与文化结构分析 |
(一)何谓设计文化立场 |
1.文化的由来和定义 |
2.文化立场的内涵 |
3.中国古代设计的文化立场概述 |
(二)中国设计文化特征 |
1.多元融合的设计文化 |
2.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
3.内敛含蓄的设计表达 |
(三)基于文化层次理论的设计文化结构分析 |
1.文化层次理论概述 |
2.设计文化的结构层次分析 |
3.设计文化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 |
三、重塑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文化立场的途径——以深圳平面设计现象为例 |
(一)深圳平面设计的发展概况 |
1.地理优势 |
2.政策优势 |
3.人才优势 |
(二)深圳平面设计文化之结构层次剖析 |
1.精神层——设计理念 |
2.物质层——设计语言 |
3.制度层——设计制度 |
(三)重塑设计文化立场的路径 |
1.在设计理念上做到“和而不同” |
2.在设计语言上做到“推陈出新” |
3.在设计制度上做到“规圆矩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问题意识 |
1.1.3 从文化生态学入手的研究思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设计文化生态学对文化学科的丰富 |
1.2.2 对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
1.2.3 设计生态系统与地域文化发展的研究 |
1.2.4 案例分析与理论总结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化生态学理论 |
1.3.2 设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观点 |
1.3.3 设计与协同创新资源 |
1.3.4 文献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3 研究路线与论文架构 |
1.5 研究难点 |
1.6 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概念约定 |
第2章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辨析与方法论 |
2.1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演进与学术价值 |
2.1.1 文化生态与文化生态观 |
2.1.2 文化生态研究的演进与扩展 |
2.2 文化生态观的思想特征与学术价值 |
2.2.1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全观” |
2.2.2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远观” |
2.2.3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功能观” |
2.2.4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批评观” |
2.3 文化生态观的方法论 |
2.3.1 系统结构论 |
2.3.2 生态功能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生态理论构架 |
3.1 设计的生态系统 |
3.1.1 设计的领域与范畴 |
3.1.2 设计与文化生态 |
3.1.3 设计文化系统 |
3.2 设计的文化系统论 |
3.2.1 基于传统文化哲理的设计文化系统 |
3.2.2 基于“需求理论”的设计文化系统 |
3.2.3 设计文化系统批评理论 |
3.3 设计的文化“生态位” |
3.3.1 文化生态位的意义 |
3.3.2 设计生态位 |
3.3.3 设计生态位的历史演进 |
3.4 设计生态位的回归与成熟 |
3.4.1 回归真实 |
3.4.2 回归人文 |
3.4.3 回归生态 |
3.4.4 回归历史 |
3.4.5 回归大地 |
3.5 设计生态位法则与策略 |
3.5.1 竞争增值策略 |
3.5.2 跨域拓展策略 |
3.5.3 上位“争权”策略 |
3.6 小结:设计的文化生态责任 |
第4章 本土设计模式与设计生态系统构建 |
4.1 本土设计模式与方法的比较研究 |
4.1.1 本土设计方法的研究 |
4.1.2 本土设计模式的研究 |
4.1.3 比较与借鉴:本土设计的价值取向 |
4.1.4 启示与思考:本土设计模式的文化生态性 |
4.2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模式 |
4.2.1 文化生态观对本土设计的定义 |
4.2.2 本土设计与设计教育的共同目标 |
4.2.3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框架 |
4.3 设计生态系统的可借鉴案例:文化生态系统建设行动 |
4.3.1 生态博物馆实践 |
4.3.2 文化生态保护区案例 |
4.3.3 民族文化生态村案例 |
4.3.4 实践案例的启示——保护与开发的双轨思路 |
4.4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建 |
4.4.1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成模型 |
4.4.2 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目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生态系统实践与案例研究 |
5.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创新方法实践 |
5.1.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本土设计实验 |
5.1.2 跨专业的综合设计实践:傣族传统乡村的文化振兴项目 |
5.1.3 实验研究小结 |
5.2 地域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研究 |
5.2.1 地区项目研究过程概述 |
5.2.2 地区案例的工作方法分析 |
5.2.3 个案分析:产业转型城市的设计生态系统实践模式 |
5.2.4 综合性实践项目分析 |
5.2.5 案例思考 |
5.3 小结:案例的学术意义与实际价值 |
5.3.1 对地方文化生态建设的意义 |
5.3.2 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
5.3.3 本土设计生态的建设意义 |
5.3.4 设计文化生态的建设模式启发 |
结论 |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承担并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
(7)现代设计中有机设计的重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课题的创新性 |
第一章 生态危机下的现代设计 |
第一节 现代设计遭遇的危机 |
第二节 现代设计的技术、经济与文化属性 |
第三节 现代设计遭遇的诟病 |
一、伪人文设计 |
二、反伦理消费 |
三、设计责任的缺失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设计新视野中的有机设计 |
第一节 有机设计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有机设计的发展与现状 |
第三节 有机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
一、设计伦理与设计 |
二、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设计 |
三、设计责任与人道设计 |
第四节 有机设计的设计方法与表现形式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设计中有机设计的探索 |
第一节 纯净的初心--以“无印良品”为例 |
一、关于无印良品 |
二、无印良品的运作体制 |
第二节 城市的洗礼—以“尘埃计划”为例 |
一、平凡人的大行动 |
二、平凡人的大力量 |
第三节 遗产的重塑—以“国立台湾文学馆”为例 |
一、古建筑的再利用 |
二、古建筑“新”起的意义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有机设计对现代设计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重塑人与社会多维度关系 |
一、对生态的敬畏 |
二、对人性的关怀 |
三、对思维的纯化 |
第二节 对于中国设计发展的启示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设计的应用设计实践 |
第一节 中期实践 |
一、设计背景与来源 |
二、品牌设计分析与呈现 |
第二节 基于“ZOE”品牌再思考--毕业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从“中国样式”到“中国方式” ——可全球解读的中国现代产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 理论意义 |
1.2 现实意义 |
二、研究的背景与现状概述 |
2.1 中国产品设计发展历程 |
2.2 中国传统方式研究现状 |
2.3 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现象与分析 |
2.3.1 图案设计 |
2.3.2 样式设计 |
2.3.3 方式设计 |
2.4 东西方本土文化的全球解读 |
2.4.1 本土化 |
2.4.2 全球化 |
2.4.3 本土文化全球解读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流程与框架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中国方式”的定义及相关文化概念 |
1.1“中国样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样式 |
1.1.2 中国样式 |
1.2 “中国方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方式与样式 |
1.2.2 中国方式 |
1.2.3 传统文化与中国方式 |
1.2.4 产品设计与中国方式 |
1.2.5 “中国方式”在本文中讨论的范畴与内涵 |
1.3 “中国方式”定义的提出与发展 |
1.3.1 中国方式产生的文化资源和本土文脉 |
1.3.2 中国方式定义的阶段性变迁 |
1.3.2.1 全球化语境催生“中国方式” |
1.3.2.2 策略性的“中国方式”推动中国产品设计走向国际的先锋角色 |
1.3.2.3 策略之后——文化自信扩展新的“中国方式” |
1.4 “中国方式”与设计思维 |
1.4.1 多元共存的全球文化观 |
1.4.2 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创新 |
1.4.3 正确把握设计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 |
第二章:从自然观到造物观——东西方造物方式的“源”与“元” |
2.1 自然条件与思维方式的形成 |
2.1.1 西方 |
2.1.1.1 “小而多”的海滨型环境 |
2.1.1.2 狩猎经济下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关系 |
2.1.1.3 自上而下的信仰意识——“天神” |
2.1.1.4 对立征服的自然观——征服进取的民族精神 |
2.1.2 东方 |
2.1.2.1 “大而一”的内陆型环境 |
2.1.2.2 农耕经济下的宗法思想和血缘关系 |
2.1.2.3 自下而上的信仰意识——“人神” |
2.1.2.4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内敛保守的民族特性 |
2.1.3 东西方传统的错位与融合 |
2.2 思维方式影响生活方式 |
2.2.1 西方 |
2.2.1.1 人生而平等的民主意识 |
2.2.1.2 科学与理性思维的抽象性 |
2.2.1.3 逻辑思维的实证性——合逻辑 |
2.2.1.4 找寻现实存在的审美——“数的和谐关系” |
2.2.2 东方 |
2.2.2.1 封建等级意识 |
2.2.2.2 艺术与灵感思维的形象性 |
2.2.2.3 直觉思维的经验性——合理 |
2.2.2.4 探讨意向关系的审美——情与理的结合 |
2.2.3 东西方思维的并存与互通 |
2.2.3.1 不写形只写意的法国印象派 |
2.2.3.2 基于模数理性思想建造的中国都城 |
2.3 生活方式指导设计方法 |
2.3.1 东西方近现代设计文化的接触 |
2.3.2 近现代的西方设计文化思潮 |
2.3.2.1 斯堪的纳维亚文化与北欧简约朴素的功能主义设计 |
2.3.2.2 德国理性严谨的民族特质与产品设计 |
2.3.2.3 风格即生活——意大利设计的浪漫主义 |
2.3.2.4 移民造就的多元文化与实用折衷的美国设计 |
2.3.3 东方设计的影响力 |
2.3.3.1 和风禅意在日本现代设计中的延伸与流动 |
2.3.3.2 顺天谋事的中国人与中国式造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审美与抒情方式 |
3.1 原始造物与美学思想的萌发 |
3.1.1 原始造物的社会环境与生存设计 |
3.1.2 原始工具——形式追随功能的萌芽 |
3.1.3 原始陶器——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
3.2 中国传统美学 |
3.2.1 精妙灵巧 |
3.2.2 气韵生动 |
3.2.3 意境之美 |
3.3 中国人的吉祥文化 |
3.3.1 吉祥文化 |
3.3.2 祈福与避凶 |
3.4 中国特有的抒情方式 |
3.4.1 文学 |
3.4.2 艺术 |
3.4.3 建筑 |
3.5 现代设计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传承和转译 |
3.5.1 对中国传统“意象”的借用 |
一、传统意向中的“拟态” |
二、传统意向中“透与不透”的关系 |
3.5.2 对中国精神气质的表达 |
一、柔美温婉 |
二、文人气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伦理与等级方式 |
4.1 中国传统造物哲学的原始等级意识形态 |
4.1.1 万物有灵上古世界的神秘力量、联想与象征 |
4.1.2 天命神权观与“礼”的出现 |
4.1.3 阴阳五行观念 |
4.1.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伦理象征 |
4.2 中国人的礼乐 |
4.2.1 传统建筑的规制与方位观 |
4.2.1.1 空间格局 |
4.2.1.2 比例尺度 |
4.2.1.3 色彩装饰与材质 |
4.2.2 中国人的座次文化 |
4.2.2.1 餐桌的座次文化 |
4.2.2.2 交通工具的座次文化 |
4.2.3 等级森严的婚丧习俗 |
4.2.4 不同等级的饮食文化 |
4.2.4.1 等级明确的饮食器具使用制度 |
4.2.4.2 庄严场合的饮食礼制 |
4.2.4.3 饮酒之礼与用物规范 |
4.2.5 中国传统服饰和色彩等级 |
4.3 不同阶层审美趣味的分离 |
4.3.1 大众流行 |
4.3.2 含蓄内敛 |
4.3.3 超群脱俗 |
4.3.4 病态畸怪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材料与构件方式 |
5.1 中国先秦造物哲学的价值观与造物设计 |
5.1.1 儒家的生态哲学观 |
5.1.2 老庄之道 |
5.1.3 《考工记》中的现代哲学思想 |
5.1.3.1 天有时 |
5.1.3.2 地有气 |
5.1.3.3 材有美 |
5.1.3.4 工有巧 |
5.2 建筑 |
5.2.1 木构砖瓦的中国传统建筑 |
5.2.2 中国传统建筑构件——斗拱与梁柱 |
5.2.3 《营造法式》与古代建筑标准 |
5.2.4 王澍建筑创作中的旧材料运用与造物观 |
5.3 家具 |
5.3.1 中国古典家具材质 |
5.3.2 明式家具的灵魂结构——榫卯 |
5.3.3 中国传统家具材料与构建的现代演绎 |
一、传统竹材与现代演绎 |
二、传统榫卯结构的现代应用 |
三、传统榫卯构件的人文化华丽转身 |
5.4 器物 |
5.4.1 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的材料及工艺 |
5.4.2 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启迪现代设计创新 |
一、剑气箫心 |
二、金昭玉粹 |
三、宁静致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生产与使用方式 |
6.1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人”与“器” |
6.1.1 宇宙、社会、人、物关系的系统化 |
6.1.2 “技”、“器”、“道”的沟通与融合 |
6.1.3 《天工开物》与手工业 |
6.2 系统化模件化 |
6.2.1 传统器物表面的装饰模件 |
6.2.2 生产制造的技术模件化 |
6.2.3 传统器具的组合使用 |
一、南京文化产品——石头盛·秦淮小吃餐具 |
二、南京文化产品——雨花台 |
6.2.4 手工业生产体系下的劳动分工 |
6.3 多用途 |
6.3.1 筷子——中国传统食器研究 |
一、筷子的形态特征 |
二、筷子的审美特征 |
三、筷子的文化特征 |
四、中国传统食具筷子的现代设计之道——以台湾文创为例 |
6.3.2 中国传统器具多用途的特征 |
6.3.3 一器多用的现代造物演绎 |
6.4 “善假于物” |
6.4.1 中国传统升水器械研究 |
6.4.2 中国传统造物“借用”的思想 |
6.4.3 “借用”思想的现代造物演绎 |
6.5 “人为物本,物因人用” |
6.5.1“重己役物”思想的提出与含义 |
6.5.2 中国传统造物“人为物本,物因人用”的思想 |
6.5.3 传统造物人性化与人情化的现代设计延续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社会活动方式 |
7.1 中国文化的深层社会结构 |
7.1.1 中国人对“人”的定义 |
7.1.2 中国人的“和合性” |
一、中国人的“烹调术” |
二、中国人的“人情味”与“界限感” |
三、中国人的“在一起”感 |
7.2 中国传统居住文化与居住建筑 |
7.2.1 中国传统居住文化 |
7.2.1.1 中国居住文化的根本——天人合一 |
7.2.1.2 社会制度对中国居住文化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二、民间村社组织的影响 |
三、血缘关系和宗法关系 |
7.2.1.3 传统住宅的风水论 |
7.2.2 中国传统居住建筑 |
7.2.2.1 传统住宅的形制 |
7.2.2.2 传统住宅的主要特征 |
7.3 中国人的典型居住形式——传统与当代 |
7.3.1 中国典型传统家庭的组成形式 |
7.3.2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 |
7.3.3 基于中国典型居住形式下的方式设计 |
7.4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特殊性 |
7.4.1 烹饪方式的特殊性 |
7.4.1.1 偏爱明火 |
7.4.1.2 模糊逻辑 |
7.4.2 饮食方式的特殊性 |
7.4.2.1 合餐制 |
7.4.2.2 喜新鲜 |
7.4.2.3 喜热食 |
7.4.2.4 小吃文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中国方式运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影响和意义 |
8.1 本土文化全球解读的原因与意义 |
8.2 中国方式承载了对传统文化记忆的内在诉求 |
8.2.1 缺乏传统内含的中国现代设计被国际边缘化 |
8.2.2 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的当代性表达 |
8.2.3 中国方式的后现代语境: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
8.2.4 建构自身的文化意义 |
8.3 中国方式的未来价值 |
结语 |
一、本文解决的问题与意义 |
(一)梳理并明晰了一些概念 |
(二)揭示了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现象背后的本质 |
(三)七年的探索和尝试 |
(四)总结了五大方法 |
二、展望未来中国方式设计的发展 |
案例汇总 |
案例汇总图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设计”(DESIGN)的概念 |
二、西方设计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
三、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的研究对象 |
第一章 先秦设计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先秦艺术设计 |
一、青铜器设计 |
二、玉器设计 |
三、服饰设计 |
四、建筑设计 |
五、车器设计 |
第二节 先秦手工业与商业 |
一、“工商食官”的裂变 |
二、“重本抑末”的提出 |
第三节 先秦礼乐文化 |
一、先秦礼乐文化的发展历程 |
二、先秦礼乐文化与设计美学 |
第四节 先秦哲学思潮 |
一、先秦礼乐文化与先秦哲学 |
二、先秦哲学与设计美学 |
第二章 道与器——先秦设计美学本体论 |
第一节 道、器释义 |
一、释“道” |
二、释“器” |
第二节 道器一体 |
一、器原于道 |
二、道显于器 |
第三节 成器之道 |
一、“天时、地气”的生态观 |
二、审曲面势的材质观 |
三、尊卑有序的等级观 |
四、修身比德的德行观 |
第四节 与道合一——道器论的审美境界 |
一、天人之和 |
二、人伦之和 |
第三章 器与用——先秦设计美学功能论 |
第一节 器用释义 |
一、释“用” |
二、器以致用 |
三、“器用”分类 |
第二节 “器用”观分殊 |
一、有用之用 |
二、无用之用 |
第三节 “器用”论的设计美学原则 |
一、以人为本 |
二、物尽其用 |
第四章 文与质——先秦设计美学形式论 |
第一节 文、质释义 |
一、释“文” |
二、释“质” |
第二节 文质之争 |
一、文质统一 |
二、重质轻文 |
第三节 文质论的设计美学意义 |
一、文质统一——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
二、重质轻文——崇尚素朴、追求自然的审美风格 |
第五章 象与意——先秦设计美学思维论 |
第一节 释“象” |
一、“象”的哲学内涵 |
二、“象”的设计意味 |
第二节 设计构思——观象制器 |
一、观物取象 |
二、制器尚象 |
第三节 设计传达——立象以尽意 |
一、“立象以尽意”——象征思维 |
二、象征思维在设计传达中的体现 |
结语: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图版目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走向问题探讨——二论建立有民族优良“道器”文脉的“有机设计”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基于“舍得”观下视觉域界的设计批评[D]. 苏佳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文化立场研究 ——以深圳平面设计现象为例[D]. 孟冬冬. 河南大学, 2020(06)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6]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D]. 森文. 湖南大学, 2017(06)
- [7]现代设计中有机设计的重要性研究[D]. 周颖. 苏州大学, 2017(04)
- [8]全球化时代设计教育的人文向度[J]. 何阳. 艺术评鉴, 2017(03)
- [9]从“中国样式”到“中国方式” ——可全球解读的中国现代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 张明. 南京艺术学院, 2016(12)
- [10]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研究[D]. 姚丹. 武汉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