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端集成稳压器的选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润[1](2021)在《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建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在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电子系统进行电磁兼容性仿真,进而需要各个器件的电磁兼容仿真模型。各大通用仿真软件的元器件模型库并未包含所有元器件的模型,或是提供的功能模型不符合电磁兼容仿真的要求。本文以三端稳压器为对象,对其开展了电磁兼容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三端稳压器工作原理分析及物理模型建立。通过对三端稳压器工作原理的分析,结合生产厂商提供的稳压器的原理图,利用通用电磁仿真软件CST自带的分立元器件库,搭建三端稳压器的物理模型。分析此种模型的建模难度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建模方式,建立其功能模型。(2)三端稳压器功能模型建立。应用PSPICE仿真软件内置的Model Editor工具,通过参数拟合得到稳压器的基本功能模型。此种模型是介于物理模型和行为模型之间的半物理模型,需要大量的外部特性参数。结合数据手册和实物测试,获取建模所需参数,通过参数拟合建立功能模型。(3)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建立。基于电磁兼容仿真的相关要求,对功能模型进行修正。首先通过修改功能模型内部参数来调整模型的最小压差和静态电流;进而通过构造新的子电路功能模块,实现调节纹波抑制比、电压调整率等电磁兼容特性的目的;最后遵循SPICE语法规则将各个功能模块组合在一起,构成最终的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4)稳压器模型的仿真验证。对建立的电磁兼容模型,参照数据手册规定的测试条件进行仿真对比。首先验证了其输出电压、最小压差和静态电流等静态特性的准确性;然后验证了电压调整率、电流调整率和纹波抑制比等电磁兼容相关动态特性;最后对三端稳压器保护功能中具有代表性的过流保护功能进行了验证。模型参数与实际器件参数误差较小,证明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裘昌利,宋暖,陈大川[2](2020)在《实用型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一款可以输出±12V、±5V、3.3V多路电压的直流稳压电源,说明了该电源的设计方法、仿真效果和制作要点,并介绍了测试方法。为制作小型的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提供参考,也可用本文的方法制作可调输出电压的稳压电源。
刘英,郭铭杰,李春林,刘照智,孙贺[3](2019)在《一体化高可靠性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及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在航天发射加注测控领域,实时获取准确的液位信号对于推进剂的精确定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电磁环境,在光电传感器&光电变换器组合的技术基础上新研制了一体化高可靠性光电传感器。该传感器吸收和借鉴了成熟可靠的设计思路,并进行了性能优化设计和适应性改进。试验结果表明:一体化高可靠性光电传感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好的电磁兼容性。
雷媛媛,胡蓉[4](2013)在《基于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介绍了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各部分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郑秀峰[5](2013)在《数字机中常用集成稳压器件的应用与应急代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面上,稳压器件种类繁多,但应用于数字机中的稳压器件并不是很多。因数字机中有的单元电路芯片对供电电压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使用稳压器件将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进一步"维稳"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在一些数字机中稳压器件是必不可少的。为便于了解、认识、应用这些稳压器件,本文将数字机中常用稳压器件归纳整理,并列举几种应急代换方法,供参考。
赵贺[6](2012)在《三端集成稳压器扩流方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LM317K进行电流扩展为例介绍了三端集成稳压器的3种扩流方法,即晶体管扩流、电阻扩流和并联扩流。通过扩流解决了三端集成稳压器输出电流由于受限而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给出了3种扩流方法的具体电路连接及原理分析。对LM317K设计的不同方案的扩流电路均使用Multisim V10软件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3种扩流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通过对3种扩流方法的分析和比较,给出了各自适用的场合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扩流的大小和使用的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型号来选择合适的扩流方法。
陈辉,陶中幸,马永杰[7](2011)在《两种工作电源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给出了直流稳压电源和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案。直流稳压电源具有两路±1 5 V,两路±1 2 V,两路±5 V和一路1.25~37V连续可调七路输出,每路输出电流最大可达1.5A;逆变电源输出功率可达250VA。经测试,这两种电源输出精确,稳定性好,是一种理想的实验室或家用电源。
白小燕,彭宏论,林东生,陈伟,李瑞宾,王桂珍,杨善潮,李斌,郭晓强[8](2010)在《商用三端稳压器的中子辐射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实验研究了两种型号(CJ79L05011和CJ7905011)的商用三端稳压器在不同负载情况下中子辐射效应,得到了输出电压随中子注量的变化曲线。借助三端稳压器的简化模型,分析认为中子辐射下晶体管放大倍数的减少是造成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变化的关键因素,并理论推导了输出电压和晶体管放大倍数的关系,利用PSPICE软件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理论曲线和实验现象是基本一致的。
王义元,陆妩,任迪远,郑玉展,高博,陈睿[9](2009)在《通用三端稳压器的总剂量效应》文中认为为研究三端稳压器在60Coγ环境中的性能变化和抗总剂量特征,对电子系统中通用的集成三端稳压器(固定正输出L7805C、负输出L7905C、可调正输出LM317、可调负输出LM337)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进行60Coγ电离辐照试验。试验结果发现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最大负载电流等都表现为敏感参数,变化较明显。但是不同器件之间的抗总剂量水平不同。因此,在设计工作在辐射环境中的电路时,要考虑到稳压器的变化特征,尽量选用固定输出的,不用可调输出的三端稳压器;且最大负载电流也要保留一定的设计余量,使其在辐照后仍能满足电路系统的需求。
王晓静[10](2009)在《三端集成稳压器及应用》文中提出三端集成稳压器因其成本低、体积小、简便可靠、稳压效果好等优点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结构特点作了简要介绍,然后从引脚名称、外形与框图、输出电压系列等到若干方面对固定式与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进行了详细地对比,最后对由其构成的常见直流稳压电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主要介绍了变压器、整流二极管的选取,正负稳压电源及从0V起调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构成原理,对常见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三端集成稳压器的选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端集成稳压器的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建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器件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2 建模软件的研究现状 |
1.2.3 稳压器模型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三端稳压器工作原理及其物理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
2.1 三端稳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三端稳压器的结构 |
2.1.2 三端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
2.2 带隙基准电压源结构原理 |
2.3 误差放大器及功率管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1 达林顿结构 |
2.3.2 镜像恒流源 |
2.3.3 误差放大器及功率管 |
2.4 三端稳压器的物理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端稳压器功能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
3.1 建模软件Model Editor介绍 |
3.2 三端稳压器建模所需参数确立 |
3.2.1 参考电压 |
3.2.2 调节引脚电流 |
3.2.3 输出阻抗 |
3.2.4 电流限制 |
3.3 建模所需参数的采集 |
3.3.1 通过数据手册获取数据 |
3.3.2 通过搭建实物测试平台获取数据 |
3.4 功能模型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
4.1 子电路模块的介绍 |
4.2 模型静态特性参数的修正方法 |
4.2.1 最小压差的修正 |
4.2.2 静态电流的修正 |
4.3 模型电磁兼容特性参数的修正方法 |
4.3.1 电压调整率的修正 |
4.3.2 电流调整率的修正 |
4.3.3 纹波抑制比修正模块 |
4.3.4 电压限制模块及其相关组件 |
4.4 模块的组装及模型文件的编写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稳压器模型的仿真验证 |
5.1 输出电压的验证 |
5.2 最小压差的验证 |
5.3 静态电流的验证 |
5.4 电压调整率的验证 |
5.5 电流调整率的验证 |
5.6 纹波抑制比的验证 |
5.7 过流保护功能的验证 |
5.8 建模方法可行性验证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实用型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路输出直流线性稳压电源基本要求 |
2 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2.1 降压电路 |
2.2 整流电路 |
2.3 滤波电路 |
2.4 稳压电路 |
2.5 保护电路 |
2.6 散热设计 |
3 调试与测试 |
4 结语 |
(3)一体化高可靠性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及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一体化高可靠性光电传感器的设计 |
1.1 工作原理 |
1.2 结构设计 |
1.3 整体电路设计 |
1.4 核心电路设计及元器件选择 |
1.4.1 恒压供电电路设计 |
1.4.2 光电器件选择 |
1.4.3 继电器选择 |
1.4.4 印制电路板设计 |
2 一体化高可靠性光电传感器的研制 |
2.1 试验项目 |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 结束语 |
(4)基于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
2.1 降压电路的设计 |
2.2 整流电路的设计 |
2.3 滤波电路的设计 |
2.4 稳压电路的设计 |
2.4.1 固定式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
2.4.2 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
2.5 指示电路的设计 |
3 小结 |
(5)数字机中常用集成稳压器件的应用与应急代换(论文提纲范文)
数字机中常用稳压器件的识别与应用 |
数字机中常用稳压器件的应急代换 |
(6)三端集成稳压器扩流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LM317K工作原理 |
2 扩流电路设计要求 |
3 扩流方法及仿真分析 |
3.1 晶体管扩流 |
3.2 电阻扩流 |
3.3 并联扩流 |
4 结论 |
(7)两种工作电源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
1.1 电路设计总体框图 |
1.2 元器件选用及参数设计 |
2 逆变电源电路设计 |
2.1 电路设计总体框图 |
2.2 元器件选用及参数设计 |
3 结语 |
(8)商用三端稳压器的中子辐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原理及测试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结果分析 |
4 结论 |
四、三端集成稳压器的选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端稳压器电磁兼容模型建立方法研究[D]. 韩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实用型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J]. 裘昌利,宋暖,陈大川. 电子测试, 2020(09)
- [3]一体化高可靠性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及研制[J]. 刘英,郭铭杰,李春林,刘照智,孙贺.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19(04)
- [4]基于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J]. 雷媛媛,胡蓉.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19)
- [5]数字机中常用集成稳压器件的应用与应急代换[J]. 郑秀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3(14)
- [6]三端集成稳压器扩流方法分析[J]. 赵贺. 电子测试, 2012(01)
- [7]两种工作电源的设计与实现[J]. 陈辉,陶中幸,马永杰.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1(04)
- [8]商用三端稳压器的中子辐射效应[J]. 白小燕,彭宏论,林东生,陈伟,李瑞宾,王桂珍,杨善潮,李斌,郭晓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0(09)
- [9]通用三端稳压器的总剂量效应[A]. 王义元,陆妩,任迪远,郑玉展,高博,陈睿.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7册), 2009
- [10]三端集成稳压器及应用[J]. 王晓静. 电子测试,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