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知识 能力 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白鲁强[1](2020)在《列宁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前进,知识分子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不断深化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是无产阶级政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要加以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早在19世纪80年代,列宁就已经开始在革命运动中关注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和作用。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由于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列宁更是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而当时,由于工农群众以及布尔什维克党内对知识分子认识的不统一,特别是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上存在较多分歧,使得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之间、知识分子和布尔什维克党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造成了彼此间紧张的关系,影响了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布尔什维克党相关领导人以及共产国际思想家的理论与苏维埃俄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剖析,并在知识分子政策中加以落实,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体系。从理论角度看,列宁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认识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是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划分的基本原则问题。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阶级理论基础上,指出在社会制度转型过程中,经济基础是划分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根本原则,而政治文化是划分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补充原则。第二是对不同阶级知识分子的特征和作用的认识。列宁认为,苏俄当时的知识分子可以分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两大类,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组成多元复杂,根据其政治文化意识等因素可具体细分为民粹派知识分子、革命派知识分子、自由派知识分子等类型。在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起着支持经济发展、巩固苏维埃政权、创新文化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发挥着指导革命、管理国家机构、指导政治、传播共产主义文化的作用。从实践角度看,列宁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首先,列宁认为布尔什维克党要在思想层面改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在经济领域支持资产阶级专家在工业、农业方面发挥技术优势,在教育领域保障国民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在科学领域为知识分子从事科研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研究场所,在生活领域提高知识分子工资标准、保障基本生活水平,同时严厉对待反苏知识分子等,使知识分子能够忠诚地为无产阶级政权服务。其次,列宁认为布尔什维克党要培育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要以增强无产阶级工农队伍的文化素质、增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阶级意识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价值取向和目标。列宁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探讨与实践,不仅扭转了布尔什维克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指导和保障了苏维埃政权建设初期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还为无产阶级政党开辟了培育本阶级知识分子的新思路。列宁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思考不仅影响了后来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也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以及对工农群众知识化的思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当代,研究列宁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依然可以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许多启示,包括处理知识分子问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科学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结合;要妥善处理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间的关系等等。
张思思[2](2020)在《战争、政治与女性:《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研究(1943-1949)》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妇女》是20世纪40年代在国统区影响较大的综合性妇女刊物,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动员妇女的优秀刊物的代表。它诞生于国统区妇女刊物最为匮乏之际,承载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对国统区妇女进行社会动员的伟大使命。该刊前后坚持长达六年,见证了中国社会从传统转向近代的众多重要时刻。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运动的方针与政策,不断宣传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不仅宣传带领妇女争取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而且以自己有力的舆论多次领导妇女参与到争取民主、反对内战及专制统治等运动中,为实现妇女自我解放以及民族解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对妇女实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是取得抗战胜利以及妇女解放的重要因素,而报刊作为重要的动员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对妇女的动员之中,研究报刊视野下的动员内容成为解开中国共产党对妇女动员全貌的关键。本文以《现代妇女》为考察中心,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统计学等方法,着重阐述抗日战争后期以及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现代妇女》对国统区妇女进行动员的内容、方式和特点,并系统总结动员效果以及客观评价整个动员工作中存在的局限性。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该刊的整体介绍,包括创刊背景、宗旨、发行情况、编作者群以及主要栏目内容。第二部分是考察该刊进行妇女社会动员内容的侧重点。笔者提炼了该刊进行妇女动员的三个关键点,分别是破旧、立新与博爱。破旧意味着动员妇女摆脱封建束缚,争取更多权利,偏向于妇女自我解放;立新则是一改妇女很少过问政治与国家大事的传统,动员妇女参与到国家救亡与政治斗争中,激发妇女的民族意识与主人翁意识;博爱是动员妇女在战乱年代,发扬女性博爱温柔的特质,积极致力于对难童、抗属、妓女群体的救济。第三部分论述该刊动员的方式及策略,通过多种灵活且科学的动员策略,向世人展示了舆论引导下动员的魅力,为开展妇女社会动员奠定了重要基础。第四部分是对该刊妇女社会动员的评价,不仅有力打击了社会对妇女就业的歧视、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而且提高了女性政治参与度。然而,梳理该刊取得的妇女动员成绩时,也不难看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舆论更多偏向国家层面、对中下层妇女及少数民族妇女动员广度与深度不够等。但无论如何,该刊都是妇女社会动员的优秀刊物,对妇女解放、民族解放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刘沛泽[3](2020)在《特朗普时期中美贸易战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在美国贸易战的历史上,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大棒不止一次地被拿出来。中美贸易战发生在经济低迷、逆全球化势力高企、中美实力对比逐渐变化的国际背景下,也受到了特朗普政府反建制主义、保护主义、对华政策特点的影响。此次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端集中于美国对于中国的指责,尤其是其发布的“特别301报告中”,并集中体现在中美两国以及企业的纠纷当中,其中围绕337调查反映了中美争端的具体方面。知识产权作为美国核心竞争力,美国不仅仅追求知识创新的领先地位,还必须维护自身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国际领导力,从而能够自如地运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维持自身在全球价值链的优势地位,获得经济优势,遏制竞争对手的技术赶超。美国在贸易战中对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指责,以及对于中国侵犯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的指控,是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重要焦点。这些争端不仅仅源自于两国的结构性矛盾,也同中美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历史的差异、战略以及制度的不同,所致使的知识产权保护认知和发展水平的不同有着密切关系。当今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地域性与全球性的现实冲突,一味强调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统一,会使得创新仅在有创新能力的国家集聚,造成知识创新的“马太效应”,加剧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的不平衡。
刘小春[4](2020)在《谈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传统行业逐渐衰落,一大批新兴行业应声而起,并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第三产业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引领着世界经济的整体走向。在此大环境下衍生出新的经济模式,即知识经济模式,它的出现也给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刘洪翔[5](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郭海燕[6](2019)在《跨职能项目团队知识领导力对知识隐藏行为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职能项目团队成员积极共享知识对于项目绩效至关重要,但由于跨职能情境下知识边界障碍以及团队成员间知识的交互与竞争,从而诱发团队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如何发挥项目管理者的积极引导作用来干预项目成员知识隐藏行为并弱化其负面影响是该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知识隐藏行为演化过程为切入点,探究跨职能项目情境下知识领导力通过亲社会化导向过程机制对项目成员知识隐藏的行为意愿、行为涌现以及行为后果的综合作用机理。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个体层面揭示知识领导力视角下亲社会化意义建构机制对项目成员知识隐藏意愿的作用机理,即探讨知识领导力如何通过团队目标承诺与知识导向亲社会化影响力作用于团队成员的知识隐藏意愿,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从问卷调查中收集的数据进行检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领导力与知识导向亲社会化影响力负向影响知识隐藏意愿,且知识导向亲社会化影响力部分中介知识领导力与知识隐藏意愿关系;团队目标承诺中介效应不显着,但与知识导向的亲社会化影响力的交互项对知识隐藏意愿具有负向作用。然后,在对个体知识隐藏意愿研究的基础上,探究知识领导力通过团队层面精熟导向动机氛围与个体层面知识隐藏动机调节机制对团队成员知识隐藏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机理。引入个体层面知识隐藏动机调节机制,即感知他人知识价值与自身知识权力提升,并通过开发量表将其操作化。通过建立分层线性模型对所提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领导力均正向影响团队精熟导向动机氛围、感知他人知识价值以及感知自身知识权力提升;感知自身知识权力提升负向影响知识隐藏行为,感知他人知识价值的作用不显着,但两者的交互项负向影响知识隐藏行为;团队精熟导向动机氛围通过感知自身知识权力提升弱化知识隐藏行为。为有效弱化知识隐藏行为涌现对团队知识协同过程和项目团队绩效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进一步探究了知识领导力调节作用下团队知识隐藏对团队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绩效的影响机理。依据动机型信息处理理论提出理论假设,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交互记忆系统完全中介团队知识隐藏与跨职能项目团队绩效的关系;知识领导力通过促进团队交互记忆系统的发展并提升该系统的功能来抑制团队知识隐藏对团队绩效的负面影响。最后,选取定性的案例研究策略进一步解释并证实知识领导力影响知识隐藏行为的亲社会化导向过程机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与文本资料等方法收集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肯定与解释了知识领导力作用下四维度的亲社会化过程机制在弱化知识隐藏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发现知识导向利益感知与任务监管与可视化在实现机制有效性中发挥关键角色,并由此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跨职能项目团队知识领导力对知识隐藏行为的亲社会化导向干预机制模型。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以知识领导力为研究视角探究了跨职能项目团队情境下转变知识隐藏意愿的亲社会化意义建构过程,延展了知识隐藏意愿的前因边界,为深化理解知识隐藏意愿的转变提供了新的研究情境和理论视角;(2)整合团队精熟导向动机氛围与个体知识隐藏动机双重调节动力的作用,探究了知识领导力对知识隐藏行为的跨层次动机控制过程机制,克服了以往研究仅考虑单一层面知识隐藏行为动机机制的局限性,为跨职能项目情境下知识领导力如何在双元层面综合部署消极知识行为管理策略以抑制知识隐藏行为涌现提供明确指导;(3)团队知识隐藏负面影响弱化机理的探究弥补了以往研究侧重个体或情境型边界条件而忽视知识领导力这一团队权变因素的不足,是知识隐藏行为领域团队层面后果研究的重要拓展,为有效弱化团队知识隐藏的负面影响提供实践指导;(4)构建了跨职能项目情境知识隐藏行为亲社会化导向干预机制模型,推动了知识领导力对知识隐藏行为多层次多维度涓滴过程机制的整合与拓展。
周嘉悦[7](2019)在《中共妇女形象建构 ——基于《现代妇女》的研究(1943-1945)》文中提出《现代妇女》是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重要的妇女工作发声平台。该刊物承继了五四以来中国妇女解放的新民主主义传统,同时注意借鉴学习一切从事反法西斯斗争的妇女的精神与行动,体现出浓厚的中国风格与国际视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很好借鉴。《现代妇女》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所建构的妇女形象具有多个面相。首先,“为自由而战”的妇女形象体现出启蒙救亡的双重色彩,力图建构与宣传“直接参加作战”、追求“真正民主政治”的妇女形象。其次,作为真正“人”的妇女形象讨论了“妻性”“母性”与“事业性”之间的关系,将“每一个女子觉醒”作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倡导识字运动与妇女生产运动结合起来,体现出“终生学习”意识和底层大众立场。最后,“职业妇女”“劳动妇女”形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要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解决的基本观点和立场。《现代妇女》的妇女形象建构,彰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多重时代议题,效法世界各国掀起的妇女解放潮流,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中国化的理想追求。总之,《现代妇女》的妇女形象建构映射着中国共产党抗战后期在大后方妇女解放的思想与实践:体现出妇女解放理想与抗战统一战线现实之间的张力,力图实现抗战救亡与民主启蒙的契合,建构出“知识”“职业”“劳动”等现代妇女形象的多维性,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妇女解放必须关照国际视野。
吴娜[8](2019)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和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原理来研究教育从而揭示教育发展规律和方向的科学,它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展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研究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数学生态课堂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同时展示了一些教学实录。聚焦核心素养,构建生态课堂,在设置问题情景和探索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能够在活动中去收获学习数学的乐趣。坚持基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真实问题而开展数学教学的引领,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析数学问题。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学会通过自我的活动和探索去构建数学的思维,能够以数学生态化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本文借助问卷调查,结构性深度访谈等方法,以本区小学作为研究内容,分析验证了数学生态课堂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学生经历数学活动与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并不平等,教师,学生,方法资源三者之间的不平衡等。基于此,本文站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充分结合丰富的生活现象,紧抓生活的数学教学实例,提出了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同时深度探索教材中教育因素的创新点,把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应用创新意识,建模思想等充分结合起来,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和活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胡引[9](2010)在《刘道玉的创造教育思想与武汉大学的改革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刘道玉被誉为武汉大学的蔡元培,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领域里一位极富成就的开拓者,是八十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人生阅历广博、教育思想深邃、办学经验丰富,不但为大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思想;还为学校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构筑了校园文化传统。解读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不仅能够指导我国今日的办学实践,还可以增强国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2009年深秋去世的钱学森在与温家宝总理的交谈中,多次发出振聋发聩的诘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杰出人才关乎国家发展的未来,理应得到重视,可处于人才培养紧要环节的高等教育却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我们认为要想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关键在于改革教育体制,进行创造教育。本文通过对刘道玉的创造教育思想与武大的改革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力图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刘道玉创造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大学教育现实问题的触发、刘道玉自身经历和社会阅历的积淀、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其次,分析了刘道玉创造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及思想的主要内容。再次,阐述了刘道玉校长如何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对武大进行改革,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实践、二是科学研究方面的改革实践。最后重点提出了刘道玉的思想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黄首晶[10](2007)在《探索教育自身知识使命及特征是教育研究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文中认为素质教育改革围绕“知识”之争对实践不产生实质性影响说明我们的教育知识观研究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知识使命观研究与哲学混乱和实际的不自觉;教育知识特征观研究的完全哲学化。教育知识观研究哲学化、非教育化倾向意味着教育改革的基础理论是不健全的,基础理论不健全必然致使教育处于十分危险之中,必然导致实践的畸形发展。应试教育长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与教育知识观研究有着极大的关系。反思教育知识观研究,探索教育自身知识使命及特征已成为教育改革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二、谈知识 能力 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知识 能力 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列宁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研究价值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列宁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现实背景 |
一、苏维埃俄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
二、苏维埃俄国的知识分子状况 |
第二节 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知识分子的认识 |
二、布尔什维克及共产国际理论家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 |
第二章 列宁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划分知识分子类型的基本原则 |
一、经济基础 |
二、政治文化 |
第二节 不同阶级知识分子内涵与特征 |
一、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涵及特征 |
二、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涵及特征 |
第三节 不同阶级知识分子的作用 |
一、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用 |
二、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用 |
第三章 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具体实践 |
第一节 改造与利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一、思想领域改造知识分子 |
二、经济领域利用知识分子 |
三、教育领域依赖知识分子 |
四、科学领域支持知识分子 |
五、生活领域保障知识分子 |
六、严厉对待反苏知识分子 |
第二节 培育与塑造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
一、提高无产阶级工农队伍的文化素质 |
二、增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阶级意识 |
三、培养苏维埃社会主义的未来接班人 |
第四章 列宁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影响及启示 |
第一节 对苏联知识分子政策的影响 |
一、扭转了布尔什维克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 |
二、指导并保障了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 |
三、开辟了知识分子培养的新思路 |
第二节 对中国知识分子政策的影响 |
一、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 |
二、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具体实施 |
三、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群众知识化的思考 |
第三节 列宁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二、坚持科学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
三、注重党和知识分子关系的调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战争、政治与女性:《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研究(194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2 研究现状 |
2.1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
2.2 关于抗战时期妇女社会动员问题的研究 |
2.3 关于《现代妇女》的研究 |
3 相关概念界定 |
4 资料使用情况 |
5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6 研究方法 |
7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现代妇女》概述 |
1.1 《现代妇女》的创刊背景 |
1.2 《现代妇女》的创刊宗旨与发行情况 |
1.2.1 创刊宗旨 |
1.2.2 发行情况 |
1.3 《现代妇女》的编辑与作者群体 |
1.3.1 主编曹孟君与《现代妇女》 |
1.3.2 《现代妇女》编委及作者群体 |
1.4 《现代妇女》的栏目内容 |
第二章 破旧、立新与博爱:《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的重点 |
2.1 破旧:做自身解放的先行者 |
2.1.1 摆脱封建束缚,争取更多权利 |
2.1.2 打破传统,做“新贤妻良母” |
2.2 立新:做国家兴亡的践行者 |
2.2.1 妇女与战争,妇女何去何从? |
2.2.2 身处政治旋窝,斗争中心的转变 |
2.3 博爱:呼吁女性对受难群体的关注与救济 |
2.3.1 难童与保育 |
2.3.2 关注与救济抗属 |
2.3.3 关注与拯救妓女 |
第三章 多元与国际化:《现代妇女》社会动员方式分析 |
3.1 积极提供诉苦平台 |
3.1.1 积极解决读者来信及困难 |
3.1.2 举办妇女座谈会 |
3.1.3 广泛征求妇女生活的稿件 |
3.2 巧用艺术作品推动女性觉醒 |
3.2.1 生动犀利的木刻与漫画 |
3.2.2 催人心弦的诗歌 |
3.2.3 饶有意义的小说 |
3.3 树立国内外妇女先进榜样 |
3.3.1 介绍及访问国内先进妇女 |
3.3.2 介绍国外妇女生活和斗争 |
3.4 采用“双向”宣传策略 |
3.4.1 正面报道解放区妇女民主生活 |
3.4.2 反向披露国统区妇女悲惨生活 |
第四章 《现代妇女》社会动员效果评价 |
4.1 《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的特点 |
4.1.1 动员方式灵活多样 |
4.1.2 将知识妇女作为动员的桥梁 |
4.1.3 妇女解放从属于民族解放 |
4.2 《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的意义 |
4.2.1 有力打击了社会对女性就业的歧视 |
4.2.2 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
4.2.3 提高了女性政治参与度 |
4.3 《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的局限性 |
4.3.1 舆论更多倾向于国家层面 |
4.3.2 对中下层及少数民族妇女动员程度不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特朗普时期中美贸易战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综述 |
二、中美贸易战研究综述 |
三、中美贸易战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综述 |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介绍与界定 |
第一节 知识产权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 |
一、知识产权的国内保护 |
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
三、小结 |
第三节 贸易战 |
第三章 中美贸易战爆发的背景 |
第一节 中美贸易战的国际背景 |
第二节 中美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 |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特点 |
第四章 中美贸易战与知识产权保护 |
第一节 中美贸易争端的发端与发展 |
第二节 美国指责中国的主要方面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此次贸易战中的角色 |
一、知识产权的领导地位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
二、知识产权保护是美国贸易战中的重要工具 |
三、知识产权问题是美遏制中国技术赶超的手段 |
第五章 中美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争端的现状及其特点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对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指责 |
第二节 2008 年以来对华337 调查分析 |
一、美国对华发起的“337调查”数量及行业分析 |
二、美国对华发起“337调查”的行业分析 |
三、美国对华发起“337调查”的案由分析 |
四、2017 年后解决的337 调查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此次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体现的特点 |
一、争端烈度更大 |
二、争端的重要性更高 |
三、争端更具复杂性 |
第六章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认知与发展水平的差异 |
第一节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差异 |
第二节 中美知识保护战略的不同 |
第三节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差异 |
第七章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其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果 |
第二节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走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4)谈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 |
1.1 知识经济的概念 |
1.2 财务管理的概念 |
2 企业管理创新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
2.1 知识经济有利于企业管理创新 |
2.2 知识经济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进程 |
2.3 知识经济的实质是基于技术、知识创新的企业管理创新 |
3 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
3.1 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
3.2 改变财务管理模式 |
3.3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
4 结语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跨职能项目团队知识领导力对知识隐藏行为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跨职能项目团队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综述 |
2.2 知识领导力内涵与作用机制研究综述 |
2.3 知识隐藏意愿转变与行为控制研究综述 |
2.3.1 知识隐藏动机调节与知识隐藏行为研究进展 |
2.3.2 群体动机氛围与知识隐藏行为研究进展 |
2.3.3 知识领导力与知识隐藏意愿和行为研究进展 |
2.4 知识隐藏行为影响机制以及负面影响弱化机理研究综述 |
2.4.1 知识隐藏行为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
2.4.2 知识隐藏行为负面影响弱化机理研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设计构思 |
3.2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3.3 研究方法 |
3.3.1 定量的问卷调研策略 |
3.3.2 定性的案例研究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亲社会化意义建构机制对知识隐藏意愿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与假设发展 |
4.2.1 知识领导力与知识隐藏意愿 |
4.2.2 知识领导力视角下亲社会化意义建构 |
4.2.3 亲社会化意义建构机制与知识隐藏意愿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
4.3.2 数据与分析工具 |
4.3.3 构念测量 |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1 测量模型检验 |
4.4.2 结构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层次动机控制机制对知识隐藏行为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5.2.1 知识领导力的跨层次作用 |
5.2.2 团队精熟导向动机氛围与知识隐藏动机调节机制 |
5.2.3 知识隐藏行为与知识隐藏动机调节机制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构念量表的选取 |
5.3.2 预调研 |
5.3.3 正式调研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偏差检验 |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5.4.2 分层线性模型与假设检验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团队知识隐藏负面影响弱化机理研究:知识领导力与交互记忆系统的联合作用 |
6.1 引言 |
6.2 理论与研究假设 |
6.2.1 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作用 |
6.2.2 知识领导力的调节作用 |
6.3 研究方法 |
6.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6.3.2 研究构念量表的选取 |
6.3.3 分析方法与数据质量 |
6.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4.1 测量模型检验 |
6.4.2 结构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案例分析的亲社会化导向过程机制对知识隐藏行为影响研究 |
7.1 引言 |
7.2 案例研究 |
7.2.1 案例选择 |
7.2.2 资料收集与分析 |
7.2.3 理论饱和度检验 |
7.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7.3.1 知识领导力与知识隐藏行为 |
7.3.2 亲社会化意义建构机制与知识隐藏行为 |
7.3.3 团队精熟导向动机氛围建设机制与知识隐藏行为 |
7.3.4 个体知识隐藏动机调节机制与知识隐藏行为 |
7.3.5 知识协同机制与知识隐藏行为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中共妇女形象建构 ——基于《现代妇女》的研究(1943-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现代妇女》概述 |
第一节 创刊背景 |
一、承继五四以来妇女解放运动之传统 |
二、学习一切从事反法西斯战争的妇女的精神与行动 |
第二节 刊物略述 |
一、办刊宗旨 |
二、编辑群体 |
三、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为自由而战”妇女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直接参加作战”的中国妇女形象 |
一、“直接参加作战”抗战妇女形象的塑造 |
二、“直接参加作战”中国妇女的任务 |
第二节 争取“真正民主政治”的中国妇女形象 |
一、我们要争取真正的民主 |
二、“宣传促进民主”是中心工作任务 |
三、妇女民主权利的争取与实现 |
第三章 妇女“人”的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在“妻性”“母性”与“事业性”之间 |
一、妇女“人”的形象的丰富化 |
二、关于战时两性问题纠纷的正确认知 |
三、现代妇女与儿童保育工作的进步和出路 |
第二节 “使每一个女子觉醒”——中国知识妇女的形象 |
一、知识能力的学习是第一位修养课题 |
二、妇女的校外教育与进修问题 |
三、识字运动要和生产运动配合起来 |
第四章 “职业妇女”“劳动妇女”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职业妇女”形象的塑造 |
一、从教育、社会维度认识“职业妇女”问题 |
二、妇女参加职业工作的困难及其解决 |
三、“待人接物”是职业妇女为人态度的重要体现 |
第二节 “劳动妇女”形象的塑造 |
一、妇女参加劳动的若干“先决问题” |
二、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的关系 |
第三节 “职业妇女”“劳动妇女”的生活改善与救济 |
一、妇女生活改善与救济问题的提出 |
二、妇女生活改善与救济的几种思路 |
第五章 《现代妇女》现代女性形象构建的特点 |
第一节 彰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多重时代议题 |
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基本底色 |
二、承继了五四以来妇女解放的启蒙色彩与底层立场 |
第二节 蕴含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中国化的价值追求 |
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 |
二、贯穿着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解放的诉求 |
第三节 效法世界各国掀起的妇女解放运动 |
一、大力宣传法英意美等世界各国的妇女解放潮流 |
二、高度颂扬苏联妇女的革命精神与解放成就 |
总结 |
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
二、抗战救亡与民主启蒙的契合 |
三、知识、职业、劳动:妇女“人”的形象的多维性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妇女的解放必须具有国际视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8)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和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提出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1.1.2 建设数学生态化课堂的要求 |
1.1.3 目前数学生态课堂在国内小学阶段的开展情况 |
1.1.4 目前国际上开展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情况 |
1.2 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什么是数学生态课堂的概念及特征综述 |
1.3.2 影响数学生态课堂的因素研究综述 |
1.3.3 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5.1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教学现状 |
1.5.2 数学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
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教育生态学 |
2.1.2 数学核心素养 |
2.1.3 儿童中心说理论 |
2.2 数学生态课堂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
3 数学生态课堂的实施现状调查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工具 |
3.1.3 调查对象及构成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3.2.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3 教师深度访谈 |
3.3 调查结论 |
3.3.1 经历数学活动与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不对等的 |
3.3.2 寻求教师,学生,环境(方法资源)三者之间的有效平衡状态 |
3.3.3 目前的数学课堂发现的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和教学策略 |
4.1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
4.1.1 理念构建 |
4.1.2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环节重构 |
4.2 数学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
4.2.1 构建和谐的数学生态课堂,创设奇妙的问题引入 |
4.2.2 构建数学生态课堂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关系的策略 |
4.2.3 构建数学生态课堂师生和环境(方法资源)关系的策略 |
4.3 构建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模式研究 |
4.3.1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操作 |
4.3.2 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引入 |
4.3.3 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行为 |
4.3.4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运用 |
4.4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1.1 数学生态课堂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面 |
5.1.2 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策略方面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刘道玉的创造教育思想与武汉大学的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和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一、刘道玉的创造教育思想的背景 |
(一) 大学教育现实问题的触发 |
(二) 刘道玉自身经历和社会阅历的积淀 |
1、自身经历与梦想的奠基 |
2、社会阅历的积淀 |
(三)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 |
二、刘道玉的创造教育思想及主要内容 |
(一) 刘道玉创造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1、生理学基础——大脑的创造状态 |
2、心理学基础——非智力因素的动力支持 |
3、哲学基础——马克思的实践人学理论 |
(二) 刘道玉创造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1、创造教育的目的 |
2、创造教育的任务 |
3、创造教育的特征 |
4、创造教育的本质 |
5、创造教育的原则 |
三、刘道玉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武汉大学的改革实践 |
(一) 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实践 |
1、人才观改革 |
2、教学制度改革 |
(二) 科学研究方面的改革实践 |
1、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
2、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
3、营造适合科研的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 |
四、刘道玉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发展的启示 |
(一) 实践人学观照下的学生观 |
(二) 尊重师生,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
(三) "通识"与"专业"教育结合,"科技"与"人文"课程并重 |
(四) 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是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探索教育自身知识使命及特征是教育研究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素质教育改革围绕“知识”尖锐之争及其困境 |
二、问题一:教育知识使命观研究与哲学的混乱和实际的不自觉 |
三、问题二:教育知识特征观研究的完全哲学化 |
四、探索教育自身的知识使命及特征:教育研究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
四、谈知识 能力 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列宁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研究[D]. 白鲁强.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2]战争、政治与女性:《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研究(1943-1949)[D]. 张思思. 河北大学, 2020(08)
- [3]特朗普时期中美贸易战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刘沛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谈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J]. 刘小春. 中国商论, 2020(06)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跨职能项目团队知识领导力对知识隐藏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 郭海燕. 天津大学, 2019(01)
- [7]中共妇女形象建构 ——基于《现代妇女》的研究(1943-1945)[D]. 周嘉悦. 厦门大学, 2019(08)
- [8]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和教学策略研究[D]. 吴娜. 宁波大学, 2019(06)
- [9]刘道玉的创造教育思想与武汉大学的改革实践[D]. 胡引.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1)
- [10]探索教育自身知识使命及特征是教育研究重大而紧迫的课题[J]. 黄首晶.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