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引进一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多波束水下测量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帅晨甫[1](2020)在《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测绘是一门研究海洋、江河、湖泊以及毗邻陆地区域各种几何、物理、人文等地理空间信息采集、处理、表示、管理和应用的学科,是测绘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切海洋军事、海洋科学研究及开发和利用活动的基础。其中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作为海洋测绘的一个分支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传统的海岛礁、河岸测绘通常采用地面RTK配合全站仪以及水下单波束测深仪进行的,该种方法受到地形地貌、环境条件等制约因素的影响通常测绘效率不高。如何高效地同时获取水上和水下地形地貌数据成为测绘学界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在实施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将船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和多波束声呐测深系统相结合,组成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系统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本文围绕船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和多波束声呐测深系统组成的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地物分类开展以下研究:(1)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船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和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原理、组成,使用秒脉冲PPS解决了多传感器的高精度时间同步问题并将多传感器进行刚性连接解决了空间配准问题,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的解决方案。(2)对船载激光雷达扫描数据和导航定位定向系统数据进行解析,联合解算生成三维点云数据,并利用检校场对船载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安置角偏差消除,经验证船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精度达到厘米级,满足1:1000精度的地图绘制。并对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粗差剔除、潮位改正、声速改正和换能器安装偏差补偿等水深数据改正处理以达到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最优状态。(3)分析了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系统噪声的来源,介绍了几种常用去噪算法,并对船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和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数据分别进行半径滤波法自动去噪处理,取代了传统人机交互的去噪方式,大大提升了效率,能够节约70%以上的内业处理时间,为高效测绘提供了技术支持。(4)本文创新地将改进的Point Net网络与目前精度较高的大场景语义分割Rand LA-Net神经网络应用于水上水下一体化点云数据进行分割,以原始点云数据和三维特征作为输入分别达到了86.57%和87.81%的总体分类精度,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普适性,可应用于大部分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场景点云数据的语义分割。本文利用了如今高效的深度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针对水上水下一体化点云数据和大部分激光雷达场景点云数据进行语义分割,实现了地物分类,为后续生成DEM和三维重建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王达,赵国隆,左汝强,孙建华,周红军,张林霞,李艺[2](2019)在《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文中认为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我国的探矿工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70年来,通过几代探矿人的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目前我国地质钻探技术水平基本与世界同步,在许多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钻探技术、装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从整个地质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维度上回顾我国探矿工程7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分别对这4个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阐明了70年来探矿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为我国成为至今世界上唯一制造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展望了在深地探测、大洋钻探、极地钻探、水合物及干热岩等新型资源勘查、环境工程等领域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钻探工程的发展前景。
戴理文[3](2019)在《基于多波束水深与回波强度融合的高精度水下底质分类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多波束测深系统是水下地形地貌数据获取的重要设备,因此,对多波束测深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数据为基础,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多波束测深数据的质量控制、ALL原始文件的数据解析和海底底质分类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如下工作:(1)对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讨论分析了多波束束控的方法、多波束底部检测方法。(2)对多波束的测深误差进行了分析以及处理改正,其中包括海洋噪声、声呐参数偏差以及声速剖面误差等导致的测量误差及其对应的改正方法,并给出了测深数据综合处理改正的流程。对多波束回波强度数据进行了解译并对多波束中的回波强度增益改正和海底入射角影响改正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3)对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常规滤波方法进行了介绍,针对传统滤波自动化程度低,多项式曲面拟合海底面不贴近,趋势项的数学模型通常无法精确表征海底地形的整体变化趋势,以及如何完整体现海底非平稳地形多波束测深数据的系统性和随机性等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多面函数抗差最小二乘配置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指数函数作为多面函数的核函数,应用改进最小二乘配置的最佳无偏线性估计来消除趋势项的同时准确估计经验协方差函数的参数值以及最终的推估结果,利用抗差最小二乘配置来剔除多波束数据中存在的粗差或异常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精确的表征海底地形的整体趋势变化,保证多波束测深数据的质量。(4)对ALL原始文件的数据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在MATLAB平台上实现了原始数据的解码,提取出相关的水深数据、回波强度数据等。通过对回波强度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地理坐标位置归算等处理生成了回波强度图像。(5)对海底底质分类的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结合海底底质探测技术的发展,研究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分类法则下的水深数据融合回波强度数据的底质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测深数据、测深导数等结合回波强度数据采用贝叶斯分类法则进行海底底质的快速分类,同时与单独使用回波强度数据进行分类的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底质分类精度结果较高,总体分类精度达到了91.7%,较单独使用回波强度数据的分类总体精度提高了8.4个百分点,Kappa系数评定结果也高于单独使用回波强度数据的评定结果,达到0.876,进一步开拓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多种数据进行海底底质分类探究的发展。
刘欣[4](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蔡文兰[5](2019)在《无人船水下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基础建设和海洋战略步伐的加快,我国近海滩涂及海底地形测绘调查、陆地水下地形测绘与监测工作的精度与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确性和快速性已成为制约水利工程建设速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水下测量通常是用人工操作船只将定位和测深分开测量,测量结果精度不高,安全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近年来无人船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本文在分析水下测量以及无人测量船的发展历程基础上,介绍无人测量船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在赣江采集数据经处理后与传统水下测量高程数据的比较,加以分析,说明无人船水下测量的合理性、可靠性及实用性。并且运用无人船测量后,水下测量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运用深圳前海鑫大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无人船对某水库进行实例数据采集,运用MATLAB拟合插值方法对两次测量的水深数据进行比对,证明测量的准确性,取两次测量平均值作为所用的值处理,将处理完成得出的水下地形数据通过CASS软件生成地形图,提高无人船测量绘制水下地形图的准确性。最后,基于鑫大周水下测量岸基软件,运用断面抽稀算法,二次开发编程,对断面进行抽稀达到简化又不丢失断面特征点效果,从而提高水下断面图绘制的效率,使得绘制图形变得简便高效。本文的创新点也就是该断面抽稀算法,其采用道格拉斯-普克抽稀算法,运用Visual Studio编程该算法,再将其嵌入岸基软件程序中。完成断面抽稀操作,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冗余点,提高断面绘制效率以及减少绘制时间。
石硕崇,库安邦,明平寿[6](2018)在《航道测绘现状及发展》文中研究表明航道测绘工程是长江航道不可缺少的基础保障。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航道测绘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其国内研究进展,根据长江航道测绘情况,指出了长江航道测绘的不足以及趋势,最后对今后长江航道测绘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范乃强[7](2018)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水下目标探测中,对声纳的成像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要获得较高的成像分辨率,可以采取提高声纳工作频率和加大基阵尺寸的方法,但提高工作频率会降低探测距离,加大基阵尺寸又受声纳载体(如AUV、拖曳体)空间的限制。合成孔径声纳(Synthetic Aperture Sonar,SAS)利用小尺寸基阵的移动,在不同位置接收目标回波信号并进行相干处理,合成得到等效的虚拟长孔径,从而获得方位向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技术使低频小孔径基阵声纳获得高分辨率水声成像成为了现实。合成孔径成像算法是SAS系统的核心。SAS成像算法可根据信号处理域的不同分为时域成像算法和频域成像算法。时域算法中常见的延时相加算法(Time Delay and Sum,TDS)可以在时域内对任意运动航迹的SAS数据进行合成处理。频域算法中较常见的有RD算法、CS算法和?K算法,为了提高算法运算效率,这些算法普遍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为了在SAS成像中同时获得高方位向分辨率和高测绘速率,在实用的SAS系统中普遍采用了多子阵技术。同时,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由于风浪及船舶操纵等原因会造成声纳平台偏离理想直线航迹,这些运动误差导致相位误差,在合成孔径过程中使SAS成像质量降低,在图像中容易出现散焦、虚假目标等现象,因此SAS在成像中必须采取运动补偿算法消除相位误差,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小尺寸基阵、宽带宽波束条件下SAS成像算法和运动补偿算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大斜视角成像模式下的改进RD算法和改进CS算法,适用于多子阵SAS成像的改进CS算法和?K算法。在SAS运动补偿中,研究了重叠相位中心算法、相位梯度估计自聚焦算法、非空变相位误差的补偿处理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条带模式的改进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如下:1.传统的RD算法主要应用于正侧视或小斜视角情况。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在较大斜视角条件下对水下目标成像,此时距离向和方位向的耦合非常严重。在研究经典RD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大斜视角条件下成像的改进RD算法。放弃了菲涅尔近似,提出了更加精确的距离双曲线模型,并对算法进行了重新推导。提出了新的二次距离压缩方法,可以更好的消除距离向和方位向的耦合。利用改进RD算法对测绘带中任意多个点目标进了成像仿真。仿真实验表明,改进RD算法具有较高的方位分辨率和适中的运算量,比传统RD算法更适合大斜视角水下目标成像。2.针对大斜视角成像模式下距离向和方位向耦合较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了改进CS算法。通过分析推导目标回波信号频谱构造及相位因子补偿,设计了更加精确的补偿因子,并在测绘带内补偿了三阶以上的相位耦合。利用改进CS算法对测绘带区域中任意多个点目标上进了成像仿真。仿真实验表明,改进CS算法能够在一定的测绘带内实现理想的成像聚焦,比传统CS算法更适合应用于大斜视角成像。3.多子阵SAS成像算法大都是基于等效相位中心近似思想,通常忽略非“停-走-停”和方位向空变对成像的影响,在宽带宽波束条件下这种假设容易导致图像散焦。提出了一种多子阵SAS非线性CS算法,算法利用泰勒展开推导了回波信号相位谱,并在高阶相位补偿中提出将调频率近似为时延差量一阶线性变化和二阶非线性变化的关系式,充分考虑了方位向的空变性对图像聚焦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多子阵SAS非线性CS算法比传统多子阵CS算法具有更好的成像聚焦质量,可以很好满足宽波束多子阵SAS成像的需求。4.在分析运动误差模型基础上,对运动补偿方法进行了总结。对经典重叠相位中心算法的估计精度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算法的局限性。针对传统运动误差补偿算法的局限性,提出了扩展的条带模式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算法将全孔径数据划分为若干个重叠的子孔径,对每个子孔径进行距离非空变相位误差估计,并对每个样本点进行高精度多普勒中心估计,同时补偿重叠孔径处的局部线性相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扩展的条带模式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补偿运动误差后的成像聚焦效果优于传统算法。5.对本文提出的多子阵SAS成像算法进行了相关水池试验验证,采用声源模拟成像目标的方法进行合成孔径成像试验。在试验中,以六个水听器组成的基阵在运动中采集水下目标信号。利用试验中采集的数据,分析了多子阵改进CS算法和多子阵?K算法的距离徙动校正性能和成像聚焦效果。仿真实验结果和水池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多子阵改进CS算法和多子阵?K算法都能够很好的校正距离徙动,可以应用于SAS成像中。
申家双,葛忠孝,陈长林[8](2018)在《我国海洋测绘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海洋测绘是获取、处理、表达、管理和应用各类海洋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从海洋测量平台、海洋探测装备、海洋测绘理论技术、标准规范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海洋测绘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与国际相关领域进行了横向对比,深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结合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总体任务需求,从理论研究宗旨和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措施建议,旨在为我国海洋测绘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鲁东[9](2015)在《浅水多波束测深声纳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多波束测深声纳是当代海底地形勘测的重要设备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浅水多波束测深声纳技术和设备也不断发展与完善,并广泛应用于海底管道检测、海底电缆铺设、海洋工程测量、海底资源勘测、海底沉物探测、水下环境调查、水库库容测量、电站大坝监测、堤防监测以及指导港口与航道疏浚、水上安全航行等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结合当前国内外浅水多波束测深声纳设备及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的实际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浅水多波束测深声纳的综合性能,本文围绕宽覆盖高分辨测深技术、多波束近场聚焦技术、Multi-Ping与横摇稳定技术和海底地形稳健检测技术等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研究基于脉冲压缩的宽覆盖高分辨多波束测深技术。一方面,引入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脉冲压缩技术后,高的旁瓣电平导致相干测深法中两个子阵信号的相干损失,为减少相干损失,提出了可变窗函数的LFM多波束回波信号脉冲压缩方法。另一方面,针对LFM信号脉冲压缩运算量较大的问题,研究了编码信号的自相关旁瓣特性,并利用编码信号脉冲压缩的低运算量特点,提出了基于低自相关旁瓣编码的高分辨多波束测深技术。为进一步降低运算量,提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编码信号快速脉冲压缩结构。分别以常规连续波(Continuous-Wave,CW)窄脉冲、LFM和低自相关旁瓣编码为探测信号进行仿真分析和湖上试验,结果表明:LFM和低自相关旁瓣编码相对CW窄脉冲在测深质量上有质的提升;可变窗函数的LFM多波束回波信号脉冲压缩方法减少了各波束的相干损失,降低了信噪比损失,提高了距离分辨力,提高了海底地形的测深质量;以低自相关旁瓣编码信号为探测信号时,脉冲压缩更容易实时运算,利于工程实现,可广泛应用在低成本声纳中。第二,研究多波束近场聚焦技术。一方面,针对浅水多波束近场测深中发射未聚焦和单焦点发射聚焦导致航迹向分辨力下降问题,提出了基于Kasami编码的浅水多波束近场多焦点发射聚焦方法。首先讨论了单焦点聚焦原理,并引入具有优越相关性的Kasami编码信号来解决多个焦点信号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其次推导了其发射和接收原理;然后对发射未聚焦、单焦点聚焦和多焦点聚焦等三种情况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多焦点聚焦方法具有更窄的发射波束宽度和更高的积分旁瓣比(Integrated Side Lobe Ratio,ISLR);最后进行了水池试验验证,表明本方法显着提高了浅水多波束近场测深的航迹向分辨力。另一方面,针对常规多波束测深声纳接收信号处理中采用远场近似模型,导致近场接收波束形成的分辨力急剧下降的问题,研究了基于FPGA的多波束实时动态聚焦波束形成(Real-Time Dynamic Focused Beam-forming,RT-DFBF)方法。首先讨论了相移聚焦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论证了利用其解决近场动态聚焦波束形成的可行性;其次深入分析了算法中各步骤运算的实时性,并在计算精度和实时性之间做合理折衷;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实时处理结构;最后通过水池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时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第三,研究Multi-Ping与横摇稳定技术。一方面,在常规多波束测深中,针对远距离目标回波信号未到达接收基阵时不能再次发射探测信号而导致测深帧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Kasami编码的浅水多波束Multi-Ping测深方法。首先讨论了频分复用Multi-Ping测深方法、基于Kasami编码的并行和串行Multi-Ping测深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仿真分析,对比了三种方法的条带间干扰和测深分辨力的性能,结果表明基于Kasami编码的串行Multi-Ping测深方法具有条带间干扰较低,且具有较高测深分辨力的特点。最后进行了水池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测深分辨力的情况下,可有效的提高测量帧率,进而提高测量效率。另一方面,横摇角度的不断变化,使单条测线中的覆盖线左右不均匀,使测线间需要较高的交叠率,从而降低了测量效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FPGA的实时横摇稳定方法。首先研究了实时横摇稳定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算法中各步骤运算的实时性。然后提出了一种FPGA实时计算结构,并将其应用到浅水宽覆盖多波束测深声纳中进行了实时性验证。最后利用松花湖现场横摇数据进行了效率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根据横摇角度的变化,实时补偿覆盖线的偏离,使覆盖线左右均匀,确保了测线的有效覆盖宽度,提高了测量效率。第四,研究海底地形稳健检测技术。一方面,针对“隧道效应”导致虚假地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有序统计恒虚警概率(Order-Statistics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OS-CFAR)的隧道效应消除技术和局部均值二分k搜索法(Local Mean Dichotomy K-FINDER,LMD-K-FINDER)。首先研究了 OS-CFAR和隧道效应的消除原理。其次研究了 k 搜索法(K-FINDER)、LMD-K-FINDER 原理和 LMD-K-FINDER 在宽松 k 条件和滑动条件下的快速计算方法。然后,通过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消除“隧道效应”,而且比同类快速方法有着更快的计算速度。最后通过湖上和海上试验数据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因“隧道效应”产生的虚假地形,同时具有较低的运算量。另一方面,在常规检测方法中,水体中各非海底目标回波会导致测深异常值的出现,进而导致虚假地形。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方向预测的帧内地形跟踪方法。首先研究了帧内地形跟踪起点的搜索技术和基于方向预测的地形跟踪技术。然后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合理利用了地形连续性、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dio,SIR)和幅度等信息,并采用了方向预测技术,使得帧内地形跟踪方法总体较为稳健。利用其跟踪轨迹设置合理时间窗,可有效减少常规WMT(Weight Mean Time)和相干测深法受水体非地形目标干扰而产生的异常值。最后通过湖上和海上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常规水体目标干扰有较好的地形跟踪能力;该方法实施过程中不需要上下门限信息,使得该方法尽可能少的依赖操作员,有一定的自动性;该方法不需要前帧的数据信息,可降低帧间测深信息的依赖度,当遭遇极端地形导致错误帧后,能迅速重新跟踪,不受前帧错误地形的影响。
程剑刚[10](2014)在《网络RTK技术联合数字测深仪在湖泊库容测量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流湖泊基本情况普查是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主要任务,作为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工作的一部分,开展城市湖泊勘测是为了准确掌握我市城市湖泊的基本情况,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现状,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了解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状况,建设北京市基础水信息平台,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为了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我院会同北京市水务局相关部门对市区内几个重点湖泊进行了勘测,对湖泊的最低点位置及高程、最大水深、湖泊现有水容积和最大库容等基础特征信息进行了勘测。按照国普标准需对常年水面面积在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的名称、位置、常年水面面积和数量进行普查工作,本次普查的六个湖泊中只有昆明湖达到国普标准。同时,根据北京市水利普查的要求,常年水面面积在0.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的名称、位置、常年水面面积和数量是市普办要求普查的对象,本次勘测的团城湖、丰产湖、柳荫公园湖、玉渊潭西湖和八一湖五个湖泊是市普标准的湖泊。首都北京由于地处北方,水资源相对匮乏,再加上技术手段和地方财力的束缚,对湖泊库容量一直未采取科学有效的探测手段。以往对城市湖泊的勘测主要用测深杆或测深尺进行人工作业,所测点位在图上描绘不够准确,外业工作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勘测的工作量大,周期长,勘测结果精度不高,对湖底淤泥淤积量也无法获得,这些使得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国外勘测湖泊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是GPS和数字测深仪联合作业的方法,在国外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次湖泊勘测是北京市乃至北方地区首次联合采用测绘和物探高新技术对城市湖泊进行勘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本项目准确勘测出六个湖泊的特征基础信息,摸清北京市的城市湖泊家底,为首都科学发展和高层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为以后城市湖泊的勘测提供先进的经验。本次勘测为城市湖泊勘测开辟了新思路,能够很好的在业内推广运用,大大提高生产效益。本次湖泊库容勘测是北京市首次联合采用测绘和物探高新技术对城市湖泊进行勘测,提出了利用网络RTK技术联合数字测深仪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并构建精细三维水下模型计算库容的新方法,相关技术的新应用如下:(1)采用网络RTK技术联合数字测深仪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快速获取高精度水下地形数据将GPS流动站天线直接安装在测深仪换能器的正上方,这样可以保证在测量的过程中,GPS测量的点位与测深仪测量的水下点位在同一铅垂线上。网络RTK可实时测量平面坐标,同时测深仪可测量换能器到水底高差值,将水平面高程减去测深仪吃水深度后再减去测深仪的测深值即可获取测量点高程,利用这一新方法可快速获取高精度水下地形数据。(2)利用高精度水下地形数据构建水下三维地形曲面,利用AutoCADCivil3D软件精确计算湖泊的现有水容积和最大库容利用Autodesk公司出品的AutoCAD Civil3D软件,直观地将所建立的曲面以三维的方式展现出来,软件能够快速地计算现有曲面和设计曲面之间的体积。在计算水容积和库容积时,利用采集到的湖底点坐标和高程建立起水下三维地形曲面,模拟出水下地形的高低起伏。高程近似相同的水面,可以理解成一个近似水平的面,这个水平面和盆状的水底面围成的区域,就是整个湖泊的水容积;如果将这个水平面提高到水岸边的最低点处,这时水平面和盆状的水底面围成的区域就形成了这个湖泊的库容积。本次联合测绘新技术和物探新技术,采用北京CORS网络系统,应用网络RTK技术和数字测深仪,高效、准确地得到六个湖泊的相关信息,总结湖泊勘测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城市湖泊特征基础信息勘测的技术流程,为以后城市湖泊勘测提供参考。本次勘测使用的技术方法使得外业数据采集工作时间大大减少,勘测精度大大提高,受自然环境影响也相应减弱,该方法可以在水利和勘测行业广泛采用。本文介绍了网络RTK技术联合数字测深仪测量湖底地形技术,通过实测的外业数据使用AutoCAD Civil3D软件计算六个湖泊的水容积、库容积、最大水深和平均水深等特征信息。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湖泊勘测技术流程和勘测方法,提出了一些常见困难的解决方法,对以后湖泊特征基础信息的获取具有指导意义。
二、江西省引进一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多波束水下测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引进一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多波束水下测量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波束测深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激光雷达扫描系统研究现状 |
1.2.3 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系统研究现状 |
1.2.4 点云分类算法研究现状 |
1.3 文章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组成及原理 |
2.1 船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
2.1.1 船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组成 |
2.1.2 扫描方式 |
2.1.3 激光测距原理 |
2.1.4 移动激光定位原理 |
2.2 多波束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
2.3 系统集成实现 |
2.3.1 高精度时间同步 |
2.3.2 高精度空间配准 |
第三章 水上水下一体化数据处理关键技术 |
3.1 激光点云数据解算与检校 |
3.1.1 激光数据解析 |
3.1.2 导航定位定向系统数据解析 |
3.1.3 三维点云数据解算 |
3.1.4 船载LiDAR安置角的偏差消除 |
3.2 多波束数据处理关键技术 |
3.2.1 粗差改正 |
3.2.2 潮位改正 |
3.2.3 多波束换能器安置角偏差改正 |
3.2.4 剖面声速改正 |
3.3 点云数据去噪关键技术 |
3.3.1 常见滤波器 |
3.3.2 滤波算法实验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分割 |
4.1 深度学习简介 |
4.2 基于改进的深度学习点云分割 |
4.2.1 Point Net概述 |
4.2.2 Rand LA-Net概述 |
4.2.3 改进的神经网络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实验条件与环境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
1.1 创建探矿工程队伍 |
1.2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
1.3 发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情报工作 |
1.3.1 科学研究工作 |
1.3.2 科技情报工作 |
1.3.2.1 创办专业杂志 |
1.3.2.2 创建学术组织 |
1.3.2.3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
1.4 在引进的基础上研发国产钻探装备 |
1.5 初步建立管理体系,建章立制 |
1.5.1 操作规程 |
1.5.2 管理办法 |
1.5.3 定额 |
1.5.4 技术标准 |
1.6 小结 |
2 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
2.1 以绳索取心为主体的多工艺钻探技术逐步完善 |
2.1.1 以金刚石钻探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起步 |
2.1.2 以绳索取心钻进为主的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成为地质岩心钻探主体 |
2.1.3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
2.1.4 受控定向钻进技术研究应用成果斐然 |
2.2 以反循环为主体的多工艺空气钻探技术体系获推广应用 |
2.3 以低密度为主体的护孔、堵漏、保矿技术体系形成 |
2.4 以坑道机械化为主体的新奥法掘进技术体系得到推广应用 |
2.5 水文水井钻探、高温地热钻井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
2.6 地质钻探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
2.7 地质勘查宏观协调和行业管理得到加强 |
2.8 科研能力及国际交流得以加强 |
2.9 小结 |
3 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 |
3.1 贯彻地矿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取得显着经济效益 |
3.2 工程勘察钻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
3.3 工程施工钻探技术与设备快速发展 |
3.3.1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
3.3.2 基坑支护与地基处理设备 |
3.3.3 非开挖管线铺设技术与设备 |
3.3.4 其他特殊工程 |
3.4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初显神威 |
3.5 坑探工程技术进步,服务领域拓宽 |
3.6 对接井施工技术解决盐岩采矿技术难题 |
3.7 建筑装修薄壁工程钻技术 |
3.8 地质钻探技术稳中求进 |
3.9 小结 |
4 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 |
4.1 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大变革 |
4.2 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深部钻探工程 |
4.3 钻探工程在地热、铀矿等新型能源资源勘探开发中一展身手 |
4.4 页岩气勘探开发依托钻井技术进步取得突破 |
4.5 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迈入世界领先水平 |
4.6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
4.6.1 前期准备工作 |
4.6.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 |
4.6.3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
4.6.4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 |
4.6.5 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 |
4.6.6 极地钻探工程 |
4.7 积极开展大洋钻探 |
4.8 积极开展绿色勘查钻探技术研究 |
4.9 探矿工程专业标准体系逐步成熟并完善 |
4.10 钻探技术在矿山救援等特种工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
5 展望 |
(3)基于多波束水深与回波强度融合的高精度水下底质分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测深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3 海底底质探测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及安排 |
2 多波束测深数据及回波强度数据的误差分析改正 |
2.1 多波束系统的组成 |
2.2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原理 |
2.2.1 波束的指向性 |
2.2.2 电子多波束工作原理 |
2.2.3 相干多波束工作原理 |
2.3 多波束测深误差分析及改正 |
2.3.1 多波束测深误差分析 |
2.3.2 多波束测深数据的综合处理方法 |
2.4 多波束回波数据误差分析及改正 |
2.4.1 多波束回波强度的声呐方程 |
2.4.2 回波强度增益改正 |
2.4.3 回波强度海底入射角影响改正 |
2.5 本章小结 |
3 多波束测深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3.1 深度数据的常规滤波方法 |
3.1.1 交互式滤波 |
3.1.2 自动滤波 |
3.2 多项式曲面拟合的趋势面滤波法 |
3.3 基于改进多面函数抗差最小二乘配置的多波束测深数据质量控制 |
3.3.1 基函数的构建 |
3.3.2 核函数的选择 |
3.3.3 改进多面函数最小二乘配置构建 |
3.3.4 基于改进多面函数抗差最小二乘配置的解算 |
3.4 实验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ALL文件原始数据的解析与回波强度图像的生成 |
4.1 ALL原始文件主要数据结构 |
4.2 ALL文件的数据提取与实现 |
4.3 基于ALL文件中回波强度数据图像的绘制 |
4.3.1 回波强度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4.3.2 地理坐标位置归算 |
4.3.3 回波强度数据图像的生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贝叶斯分类法则的多波束水深与回波强度融合的海底底质分类研究 |
5.1 概述 |
5.2 最大似然分类方法 |
5.3 水深与回波强度数据融合的海底底质分类实例 |
5.3.1 水深数据底栖建模及其导数的求取 |
5.3.2 回波强度数据的进一步处理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成果 |
参考文献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无人船水下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下测量发展现状 |
1.2.2 无人船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无人船测量技术 |
2.1 无人船系统组成 |
2.1.1 无人船硬件组成 |
2.1.2 无人船岸基软件组成 |
2.2 无人船测量原理 |
2.3 无人船测量优势及无人船测量精度比较 |
2.3.1 无人船测量优势 |
2.3.2 无人船测量精度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人船测量数据处理 |
3.1 概述 |
3.2 电子罗盘定向改正 |
3.3 水下平面坐标的数据处理方法 |
3.3.1 高斯正反算 |
3.3.2 坐标转换 |
3.4 水下高程坐标的数据处理 |
3.4.1 高程转化 |
3.4.2 三维电子罗盘水深改正 |
3.4.3 测深仪高程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人船水下测量应用研究 |
4.1 应用概述 |
4.2 水库水下地形图绘制 |
4.2.1 测区概况 |
4.2.2 数据获取 |
4.2.3 曲面拟合插值分析 |
4.2.4 地形图绘制 |
4.3 横断面图绘制 |
4.3.1 岸基软件绘制断面图 |
4.3.2 采用断面抽稀算法绘制断面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航道测绘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航道测绘发展现状 |
1.1 航道测绘现状及趋势 |
1.1.1 水下地形测绘技术 |
1.1.2 遥感和摄影测绘技术 |
1.1.3 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 |
1.1.4 无人机平台摄影测绘技术 |
1.1.5 CORS技术 |
1.1.6 泛在测绘 |
1.2 长江航道测绘研究新进展 |
1.3 国外发展现状 |
2 长江航道测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 结束语 |
(7)高分辨率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SAS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1 典型国外SAS进展 |
1.2.2 国外SAS特点 |
1.2.3 国内SAS研究进展 |
1.2.4 国内SAS特点 |
1.3 SAS系统关键技术研制进展 |
1.3.1 合成孔径成像算法 |
1.3.2 运动补偿算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原理 |
2.1 实孔径声纳与SAS成像 |
2.2 线性调频信号 |
2.3 匹配滤波器技术 |
2.4 合成孔径成像的几何关系 |
2.5 SAS成像距离等式与回波信号模型 |
2.6 SAS参数之间的关联性 |
2.6.1 PRF(脉冲重复周期)的限制条件 |
2.6.2 测绘带与多子阵的限制条件 |
2.7 点目标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D成像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
3.1 目标成像几何 |
3.2 点目标回波信号 |
3.3 RD算法的基本流程 |
3.4 RD算法的局限性分析 |
3.5 斜视模式RD算法的改进[87] |
3.5.1 斜视模式下RD算法与二次距离压缩问题 |
3.5.2 斜视模式下改进RD算法 |
3.6 仿真实验及算法性能分析[87]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成像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
4.1 点目标SAS回波信号二维频谱 |
4.2 SAS回波的相位谱与相位补偿 |
4.3 CS算法 |
4.4 改进CS算法 |
4.5 仿真实验及算法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K成像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
5.1 wK算法简介及处理流程 |
5.2 改进wK算法处理流程 |
5.3 仿真实验 |
5.4 改进wK算法与其它算法比较分析 |
5.4.1 处理功能对比 |
5.4.2 处理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成像算法 |
6.1 多子阵SAS成像几何模型 |
6.2 多子阵改进CS算法 |
6.2.1 多子阵SAS回波信号预处理 |
6.2.2 多子阵改进CS算法成像处理 |
6.2.3 仿真实验分析 |
6.3 多子阵wK算法 |
6.3.1 算法处理流程 |
6.3.2 仿真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运动补偿算法 |
7.1 运动误差模型 |
7.2 存在运动误差的SAS几何模型 |
7.3 单个强散射点目标回波数据的运动误差分析 |
7.3.1 相位误差分析 |
7.3.2 数据仿真分析 |
7.4 重叠相位中心算法 |
7.4.1 等效相位中心假设 |
7.4.2 等效相位中心的局限性 |
7.5 基于相位梯度估计的自聚焦算法 |
7.6 扩展的条带模式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 |
7.6.1 孔径划分和非空变相位误差补偿 |
7.6.2 空变相位误差估计和补偿 |
7.6.3 全孔径相位误差拼接和滤波 |
7.6.4 仿真实验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水池试验及结果分析 |
8.1 试验用消声水池及设备 |
8.2 单目标成像试验 |
8.2.1 水池试验布置 |
8.2.2 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的测试 |
8.2.3 试验参数设计 |
8.2.4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8.3 双目标成像试验 |
8.3.1 水池试验布置 |
8.3.2 试验参数设计 |
8.3.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工作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驻定相位定理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专利 |
(8)我国海洋测绘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海洋测绘近期发展现状 |
2.1 海洋测量平台与装备 |
2.1.1 海洋测量平台 |
2.1.2 海洋测量装备 |
2.2 海洋测绘理论与技术 |
2.2.1 潮位观测与海洋垂直基准建立维持 |
2.2.2 导航定位 |
2.2.3 海岸带、海岛礁地形测量 |
2.2.4 海底地形地貌测量 |
2.2.5 海洋重力与磁力测量 |
2.2.6 海图制图与海洋地理信息工程 |
2.3 海洋测绘标准与规范 |
3 国内外差距分析 |
3.1 海洋测量平台与装备 |
3.2 海洋测绘理论与技术 |
3.3 海洋测绘标准与规范 |
4 发展趋势及对策措施 |
4.1 海洋测量平台与装备 |
4.2 海洋测绘理论与技术 |
4.3 海洋测绘标准与规范 |
5 结束语 |
(9)浅水多波束测深声纳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外浅水多波束测深声纳发展现状与趋势 |
1.3 国内浅水多波束测深声纳发展现状与趋势 |
1.4 浅水多波束测深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宽覆盖高分辨多波束测深技术 |
1.4.2 多波束近场聚焦技术 |
1.4.3 Multi-Ping与横摇稳定技术 |
1.4.4 海底地形稳健检测技术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脉冲压缩的宽覆盖高分辨多波束测深技术 |
2.1 引言 |
2.2 可变窗函数的LFM多波束回波信号脉冲压缩方法 |
2.2.1 多波束相干测深原理 |
2.2.2 脉冲压缩原理 |
2.2.3 基线解相干 |
2.2.4 可变窗函数的脉冲压缩方法 |
2.2.5 时域加窗的频域滤波等效处理 |
2.2.6 可变窗函数的LFM多波束回波信号脉冲压缩方法实施步骤 |
2.3 基于低自相关旁瓣编码的高分辨多波束测深方法 |
2.3.1 低自相关旁瓣编码 |
2.3.2 基于低自相关旁瓣编码的多波束测深方法 |
2.3.3 基于FPGA的实时编码信号脉冲压缩结构 |
2.4 仿真分析 |
2.4.1 CW窄脉冲信号仿真分析 |
2.4.2 LFM信号仿真分析 |
2.4.3 低自相关旁瓣编码信号仿真分析 |
2.5 松花湖试验验证 |
2.5.1 试验平台构建 |
2.5.2 松花湖试验数据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波束近场聚焦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Kasami编码的多焦点发射聚焦方法 |
3.2.1 聚焦原理 |
3.2.2 仿真与分析 |
3.2.3 水池试验验证 |
3.3 基于FPGA的实时动态聚焦波束形成方法 |
3.3.1 动态聚焦波束形成原理 |
3.3.2 RT-DFBF |
3.3.3 仿真分析 |
3.3.4 水池试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Multi-Ping与横摇稳定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Kasami编码的Multi-Ping测深技术 |
4.2.1 Multi-Ping测深原理 |
4.2.2 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 |
4.2.3 水池试验验证 |
4.3 基于FPGA的实时横摇稳定方法 |
4.3.1 非实时横摇补偿对测量效率的影响 |
4.3.2 实时横摇稳定方法 |
4.3.3 实时性验证 |
4.3.4 湖试数据效率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底地形稳健检测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OS-CFAR的隧道效应消除技术及其快速实现研究 |
5.2.1 隧道效应消除技术原理 |
5.2.2 快速实现研究 |
5.2.3 仿真与分析 |
5.2.4 湖上与海上试验数据验证 |
5.3 帧内地形跟踪方法研究 |
5.3.1 原理 |
5.3.2 仿真与分析 |
5.3.3 湖上与海上试验数据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网络RTK技术联合数字测深仪在湖泊库容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情况 |
1.2.1 水下地形测量的发展及现状 |
1.2.2 湖泊库容计算方法 |
1.3 目标要求 |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4.1 湖泊库容测量的勘测流程 |
1.4.1.1 湖泊水上地形测绘 |
1.4.1.2 湖泊水下地形测量 |
1.4.1.3 湖泊库容计算 |
1.4.2 水下地形测量方案比选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网络 RTK 技术的理论基础 |
2.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NSS 概述及其组成 |
2.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NSS 定位基本原理与定位方法 |
2.3 RTK 定位技术及测量原理 |
2.4 CORS 定义与原理及北京 CORS 系统构成 |
2.4.1 CORS 定义与原理 |
2.4.2 北京 CORS 系统构成 |
2.5 网络 RTK 技术 |
第3章 湖泊主要特征基础数据的采集 |
3.1 湖泊水上地形测绘 |
3.1.1 湖岸地形测量 |
3.1.2 湖泊上口最低点和湖面高程测量 |
3.2 湖泊水下地形测量 |
3.2.1 数字测深仪简介 |
3.2.1.1 数字测深仪工作原理 |
3.2.1.2 数字测深仪参数信息 |
3.2.2 湖底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3.2.2.1 湖底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组成 |
3.2.2.2 湖底水下地形测量工作原理 |
3.2.3 湖底水下地形测量具体过程 |
3.2.3.1 布设网格 |
3.2.3.2 导航定位 |
3.2.3.3 湖底水下地形数据采集 |
3.2.3.4 数据处理与成图 |
3.3 湖泊地形测量的精度分析 |
3.3.1 水下地形点平面精度分析 |
3.3.2 水下地形点高程精度分析 |
3.4 湖泊水下地形测量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
3.4.1 水上勘测定位不准,航线易偏 |
3.4.2 RTK 实测数据和测深仪测深数据相匹配的困难 |
3.4.3 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
3.4.4 其他困难 |
第4章 湖泊库容计算 |
4.1 库容计算原理 |
4.1.1 传统库容计算方法 |
4.1.1.1 断面法 |
4.1.1.2 等高线容积法 |
4.1.1.3 方格网法 |
4.1.1.4 三角网格法 |
4.1.2 构建水下三维地形曲面计算库容量的新方法 |
4.2 AutoCAD Civil 3D 计算库容的原理和方法 |
4.2.1 AutoCAD Civil 3D 简介 |
4.2.2 AutoCAD Civil 3D 计算库容原理 |
4.3 AutoCAD Civil 3D 计算水容积和库容积的具体过程 |
4.3.1 数据的导入 |
4.3.2 曲面的生成 |
4.3.3 曲面边界的添加 |
4.3.4 库容计算的结果 |
4.4 库容计算精度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代表性文章 |
附录 2、工程硕士期间获奖成果证书 |
四、江西省引进一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多波束水下测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关键技术研究[D]. 帅晨甫.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2]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J]. 王达,赵国隆,左汝强,孙建华,周红军,张林霞,李艺.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09)
- [3]基于多波束水深与回波强度融合的高精度水下底质分类方法研究[D]. 戴理文.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5]无人船水下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D]. 蔡文兰. 南昌工程学院, 2019(04)
- [6]航道测绘现状及发展[J]. 石硕崇,库安邦,明平寿.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11)
- [7]高分辨率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 范乃强.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8]我国海洋测绘研究进展[J]. 申家双,葛忠孝,陈长林. 海洋测绘, 2018(04)
- [9]浅水多波束测深声纳关键技术研究[D]. 鲁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10]网络RTK技术联合数字测深仪在湖泊库容测量中的应用[D]. 程剑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