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体制改革入手 推动事业发展——访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站长何新天(论文文献综述)
何新天[1](2015)在《立足技术推广服务 做推进草牧业发展的好助手》文中指出全国畜牧(草原)站长工作会议上,于康震副部长充分肯定了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推进畜牧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强调了新形势下大力发展草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重点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李希荣站长传达了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总结近年技术推广机构在推动畜牧业发展中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加快发展草牧业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下一步重点工作。会议代表还参观了现代牧业公司
钟秋波[2](2013)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国内农业资源的约束和国际市场的巨大挑战,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实践证明,有效的农业科技进步不仅取决于科技本身的创新,更重要的取决于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作为促进农业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保证,也是我国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改革和创新。虽然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组织体系、推广内容、推广方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总体而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推广、生产三者衔接不紧密,推广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与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兼顾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典型调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与弊端,对我国超级稻推广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美国、日本、印度三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和成功经验,提出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推广组织的作用,建立高效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系统;构建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的保障机制;并对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进行试构建,研究制度框架中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与农业科技推广相关的文献和推广理论研究,包括国外主要研究动态、公共产品理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第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问题研究。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资机制、推广人员等方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我国超级稻推广的典型调查,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研究提供依据。第三,国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考察,重点介绍了美国、日本和印度推广体系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第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制研究。探索和创建了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政府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型组织紧密结合,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系统。第五,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创新研究。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法律保障体系、投入保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进行研究,力求为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坚强的后盾。第六,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试构建。以发挥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潜能为出发点,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创新。第七,我国以大学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实践与探索,分析大学农业推广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以河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典型模式为案例,分析我国大学推广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我国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成功经验。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公共产品理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和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的理论依据。农业科技推广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大学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要发挥农业高校科技推广的优势和潜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路径依赖决定并影响着推广制度变迁的轨迹,因此对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不能完全抛开既成的体制和运行机制。(2)美国、日本、印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的经验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和创新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应建立健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企业、组织与个人参与农业推广投资,形成农业科技推广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的协作,建立产学研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农民协会、涉农企业等市场组织的作用;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培训制度,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3)我国现行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存在着职能不清,管理体系不规范;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农业科研衔接不紧密;投资机制不健全;推广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迫在眉睫。(4)鉴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应明确实行分类推广,公益性推广服务主要由政府推广机构承担;经营性推广服务主要由市场型推广组织承担;中介性技术推广采取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市场型组织紧密结合,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系统。(5)提出加强政策法律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财政投资、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保障措施。(6)高校具有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的优势,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优势显着,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多年来我国大学推广模式创新实践为构建新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奠定了基础。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现代新型农业服务体系过程中大学理应当仁不让。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是我国一项可行而有益的举措。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设计必须突显农业大学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融合特征,调动科教人员、推广人员、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积极性。论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研究从推广体系和保障制度两个方面探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对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框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进行试构建,从体制创新角度进行研究论述,在研究视角方面较以往研究可能具有一定创新。(2)以四川省超级稻推广实地调研为例,从种植效益、农技人员推广积极性、政府经费和补贴政策四个方面对影响农户种植超级稻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加快超级稻的推广速度和效果必须构建一个高效、灵活、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结论,这部分的实证研究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的有力证明。(3)提出了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确立了政府型主导模式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中的主体地位,并对农业高校科技推广体制创新进行了试构建,这些创新性设计主要包括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推广模式。(4)从实践层面提出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顺利进行的保障机制,即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有效的政府扶持政策;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5)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采用案例分析法。用调研个案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东北农业大学的“农业专家在线”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体两翼”科技推广模式三个不同类型大学农业推广实践创新的案例,深化了农业推广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弥补了我国农业推广研究案例分析不足的缺陷。
张博[3](2012)在《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国畜牧站长高层研修班侧记》文中认为事件链接: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2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力求通过大联合、大协作,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全力支撑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为牢牢把握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重大机遇,更好地促进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学习领会和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国
朱世桂[4](2012)在《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王岩,陈池波[5](2012)在《畜牧业科研部门人事制度改革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论述深化我国畜牧业科研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完善我国畜牧业科研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我国畜牧业科研单位人事改革。
田双喜[6](2008)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机制创新——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开展以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站机制创新为重点的主题实践活动》文中认为全国畜牧总站(以下简称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密结合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建设实际,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主题调研实践活动。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江苏省如东县、
肖树忠[7](2006)在《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以唐山市为例》文中指出本项研究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以及对区域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确立的,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提出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案,为政府优化配置农业技术创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本项研究采用系统分析、跨学科研究、比较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技术创新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基础理论,主要进行了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对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建立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国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和运行情况的考察,总结出了可借鉴的经验;三是分析了我国宏观管理体制及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架对于地市级的影响;四是以唐山市为例对目前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五是依据上述研究,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与重点任务。 本项研究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强调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把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创新战略,进行协同建设的观点。二是认为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经济转型期政府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平稳过渡,促进行政区域型经济向经济区域型经济转变的重要途径,提出立足行政区域,着眼于经济区域,充分依据农业资源区划进行体系建设的思路。三是提出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是政府,核心任务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四是从政府作为建设主体的角度提出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益事业、协会组织、农业企业、科技示范户、政策支撑六个子体系。五是提出当前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行政管理的统一,打破行业分割,重新设置相关机构,重新划分机构职能,鼓励农民协会组织和各类农业企业发展,培植科技示范户,完善建立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激励政策,优化创新环境等。 本项研究对于促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加速行政管理及科研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地市级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保证国家创新战略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区域农业技术创新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纪绍勤[8](2005)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探寻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构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以适应未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 本研究以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以及技术经济学、组织行为科学、系统科学、制度经济学和农技推广理论为指导,在广泛收集资料和书面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历史比较、国内外现状对比分析及案例分析研究,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活动主体、相关要素以及运行机制,剖析了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构建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原则、目标、结构设计、功能定位以及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等,并提出政策建议。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1、分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与1985年以来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在背景、目标取向与成本支付上的本质区别; 2、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三种驱动模式,即政府计划驱动模式、企业市场驱动模式和综合驱动模式;指出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属于第三类,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公私不分,公共类技术创新不足,过分追求盈利性的商业化技术开发,对企业的不公平竞争,抑制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又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3、澄清了长期以来农业科技以“企业创新为主体”和“政府创新为主体”的争论,认为,在成熟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政府主要提供非盈利性的公共技术研究和服务,而企业主要提供盈利性的商业化技术研发;而在我国,由于农业企业规模较小,研发能力弱,政府既要提供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也要对企业进行支持,包括研发经费的补贴或税收优惠,彻底取消企业准入限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等私人部门投资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等; 4、通过大量数据及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激励政策,并从宏观管理体制、创新主体能力、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在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和制约因素以及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新框架(含布局结构、功能定位、构建方案)和新机制,尝试建立一个评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率的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侧重对知识配置力和系统效率的评价,具体包括创新资源与环境、运行绩效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 研究认为,要通过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从系统的角度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明确各个创新活动主体的功能定位,加强创新的政策激励,从而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注入活力,增强能力,提高效率,以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需要。
姜风涛[9](2003)在《好产品是养出来的——权威人士谈发展饲养小区和畜牧标准化建设》文中提出
温芳能,冯葆昌[10](2003)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2003年抓什么?——访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站长何新天》文中指出
二、从体制改革入手 推动事业发展——访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站长何新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体制改革入手 推动事业发展——访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站长何新天(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主要研究动态 |
2.1.1 关于农业推广作用的研究 |
2.1.2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研究 |
2.1.3 关于政府投资的研究 |
2.1.4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改革的研究 |
2.2 国内主要研究动态 |
2.2.1 关于国外农业推广体制的研究 |
2.2.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现状研究 |
2.2.3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 |
2.2.4 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 |
3.1.1 农业科技推广 |
3.1.2 农业科技推广组织 |
3.1.3 体系与体制 |
3.2 公共产品理论 |
3.2.1 公共产品 |
3.2.2 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
3.2.3 农业科技推广的经济学性质 |
3.2.4 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3.4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3.4.1 技术创新理论 |
3.4.2 农业创新的采用 |
3.4.3 农业创新的扩散规律 |
3.4.4 农业技术扩散与农业技术推广 |
3.5 制度变迁理论 |
3.5.1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
3.5.2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 |
3.5.3 路径依赖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研究 |
4.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 |
4.1.1 创建阶段(1949-1957年) |
4.1.2 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7年) |
4.1.3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年) |
4.1.4 改革创新阶段(1992年至今) |
4.2 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探析 |
4.2.1 管理体制分析 |
4.2.2 运行机制分析 |
4.2.3 投资机制分析 |
4.2.4 推广人员分析 |
4.3 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效 |
4.3.1 推广农业科技重大技术 |
4.3.2 推介作用发挥明显 |
4.3.3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
4.3.4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4.3.5 参与执法监督,促进农业安全 |
4.4 其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概述 |
4.4.1 农业教育科研型推广组织 |
4.4.2 农民专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 |
4.4.3 农业企业型推广组织 |
4.5 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超级稻推广现状的调查 |
4.5.1 调查方案设计 |
4.5.2 调研点基本情况 |
4.5.3 超级稻推广现状 |
4.5.4 影响超级稻栽培技术推广的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农业科技推广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5.1 美国“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制考察 |
5.1.1 农业推广立法 |
5.1.2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1.3 推广内容与方式 |
5.1.4 推广经费来源 |
5.1.5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
5.2 日本的协同农业普及事业考察 |
5.2.1 农业推广立法 |
5.2.2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2.3 推广的内容 |
5.2.4 推广经费来源 |
5.2.5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
5.3 印度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考察 |
5.3.1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3.2 推广经费来源 |
5.4 经验及启示 |
5.4.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5.4.2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
5.4.3 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的协作 |
5.4.4 充分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 |
5.4.5 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 |
6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制的构建 |
6.1 分类构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系统 |
6.1.1 公益性服务是政府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任务 |
6.1.2 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采取市场化机制 |
6.1.3 中介性技术推广采取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 |
6.2 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创新 |
6.2.1 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
6.2.2 投入保障机制创新 |
6.2.3 激励约束机制创新 |
6.2.4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7 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创新 |
7.1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创新设想 |
7.1.1 组织体系设计 |
7.1.2 运行机制创新 |
7.1.3 推广模式创新 |
7.2 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实践 |
7.2.1 我国农业科教体系概况 |
7.2.2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 |
7.2.3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现实瓶颈 |
7.3 我国高校推广模式创新案例 |
7.3.1 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 |
7.3.2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在线” |
7.3.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体两翼”科技推广模式 |
7.3.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2.1 科技组织体系方面 |
2.2 我国科技体制转型与改革政策方面 |
2.3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改革建议方面 |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
3.1 相关理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资料来源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五、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创时期(1897—1937) |
1.1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建的历史背景 |
1.1.1 清末中国社会政治背景 |
1.1.2 改良传统农业对科技体制化的客观需要 |
1.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萌芽 |
1.2.1 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 |
1.2.2 设农政,建机构,尝试农事试验研究 |
1.2.3 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前期探索 |
1.3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创立 |
1.3.1 组建专门学术社团,促进农学交流机制 |
1.3.2 广设农业科研机构,构建农业科技体系 |
1.3.3 研究与推广结合,探索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运行机制 |
1.3.4 设立奖励制度,培育农学人才激励科技活动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体制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
2.1 国民政府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建 |
2.1.1 变动频繁的国民政府农业管理机构 |
2.1.2 国家农业研究机构调整 |
2.1.3 农业推广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调整 |
2.1.4 大学设立的农业研究推广机构 |
2.1.5 战时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1.6 战后民国政府农业科技体制复员重建 |
2.2 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科技体制 |
2.2.1 确立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 |
2.2.2 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2.2.3 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 |
2.2.4 边区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
2.3 日伪政府农科体制概况 |
2.3.1 “满铁”名义下日伪政府农科体制由来 |
2.3.2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 |
2.2.3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2.4 日伪侵略华北地区时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活动 |
2.2.5 日伪的农业科技体制特点 |
第三章 当代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构时期(1949—1978) |
3.1 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重构阶段(1949—1957) |
3.1.1 接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 |
3.1.2 组建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 |
3.1.3 筹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
3.1.4 从上至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
3.1.5 适应计划经济的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确立 |
3.2 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 |
3.2.1 大跃进背景下农业科技机构规模扩张 |
3.2.2 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科研机构精简恢复 |
3.2.3 农业科技管理独立建制,两级农科组织体系形成 |
3.3 农业科技体制整顿变化阶段(1966-1978) |
3.3.1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精简和下放 |
3.3.2 农业科技计划的协作攻关 |
3.3.3 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立 |
3.4 解放三十年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简要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7) |
4.1 农业科技体制恢复与改革准备阶段(1978—1985) |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调整 |
4.1.2 专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健全 |
4.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 |
4.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5) |
4.2.1 启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4.2.2 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体制改革探索 |
4.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阶段(1996—2007) |
4.3.1 酝酿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体制改革 |
4.3.2 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分类改革 |
4.3.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
4.3.4 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 |
第五章 不同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
5.1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
5.1.1 分散多元的美国模式 |
5.1.2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
5.1.3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日本模式 |
5.2 日本模式对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影响 |
5.2.1 后来居上的日本农业科技 |
5.2.2 取经日本的方式——翻译、留学、考察、聘教员 |
5.2.3 农业科技体制化过程中取经日本的主要内容 |
5.3 美国模式对民国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1 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
5.3.2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3 仿效美国农业科技体制过程中的历史局限 |
5.4 苏联模式对我国当代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4.1 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 |
5.4.2 考察苏联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体制 |
5.4.3 苏联对我国当时农科体制构建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特点及动因 |
6.1 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特点 |
6.1.1 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的特点 |
6.1.2 农业科技组织体系的变化特点 |
6.1.3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变化特点 |
6.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农业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的影响 |
6.2.2 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
6.2.3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
6.2.4 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发展战略的思考 |
7.1 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状况 |
7.1.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问题 |
7.2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2.1 百年来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给我们的几点历史启示 |
7.2.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原则确定的三维视角 |
7.2.3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3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对策 |
7.3.1 科学设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7.3.2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
7.3.3 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
7.3.4 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 |
7.3.5 健全多元价值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历史文献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成果情况 |
(5)畜牧业科研部门人事制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化畜牧业科研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2 改革措施 |
2.1 继续推行按需设岗、逢进必考、全员聘用制等措施, 从源头上控制畜牧业科研单位的人员总量 |
2.2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完善干部、职工的聘用制度 |
2.3 加强畜牧业科研人才培养, 建设高素质专业人才 |
2.4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
(6)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机制创新——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开展以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站机制创新为重点的主题实践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结推广如东县机制创新的成功经验 |
1. 建立全县统筹推广机制。改革后, 全县15 |
2. 创新管理机制。用制度管人, 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范的细则, 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 |
3. 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制。 |
4. 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
5. 完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制。 |
6. 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反馈机制。 |
7. 构建多元合作推广机制。 |
8.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
二、充分肯定海安县连锁经营的有益探索 |
(7)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以唐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进展 |
1.3.1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早期探索 |
1.3.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
1.3.3 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进展 |
1.3.4 关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进展 |
1.3.5 关于农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1.4.4 研究采用的方法 |
第二章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分析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创新与技术创新 |
2.1.2 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 |
2.1.3 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 |
2.1.4 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
2.1.5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推广 |
2.2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
2.2.1 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
2.2.2 农业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观点 |
2.2.3 农业技术创新类型 |
2.2.4 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性 |
2.3 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理论 |
2.3.1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2.3.2 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理论的提出 |
2.3.3 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
2.4 行政区域经济理论 |
2.4.1 区域的划分 |
2.4.2 区域经济理论 |
2.4.3 行政区域经济理论 |
2.4.4 行政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2.5 公共物品理论 |
2.5.1 公共物品的概念 |
2.5.2 公共物品的供应机制 |
2.5.3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公共物品属性 |
2.5.4 公共物品理论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2.6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6.1 制度的内涵 |
2.6.2 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
2.6.3 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构成 |
2.6.4 新制度经济学的局限性 |
2.6.5 制度经济学对技术创新的分析 |
2.6.6 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2.7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理论 |
2.7.1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理论的基本内涵 |
2.7.2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前提 |
2.7.3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职能重点划分 |
2.7.4 关于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容 |
第三章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3.1 美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1.1 美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1.2 美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2 法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2.1 法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2.2 法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3 荷兰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3.1 荷兰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3.2 荷兰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4 日本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4.1 日本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4.2 日本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5 韩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5.1 韩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5.2 韩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6 印度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6.1 印度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6.2 印度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7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共同特点与建设经验 |
3.7.1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共同特点 |
3.7.2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经验 |
3.8 对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3.8.1 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
3.8.2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组织体系 |
3.8.3 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体系 |
第四章 我国宏观管理背景下的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4.1 国家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4.1.1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 |
4.1.2 国家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对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 |
4.2 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市级现状分析 |
4.2.1 国家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4.2.2 国家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4.2.3 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状况评价 |
4.3 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分析 |
4.3.1 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形势 |
4.3.2 行政区划改革的趋势 |
4.4 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国家战略 |
4.4.1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创新战略的组成部分 |
4.4.2 国家关于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建设的战略 |
4.4.3 国家关于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战略 |
第五章 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证分析 |
5.1 唐山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代表性分析 |
5.1.1 唐山市社会经济概况 |
5.1.2 唐山市农业资源及区划概况 |
5.1.3 唐山市农业发展概况 |
5.1.4 唐山市在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代表性 |
5.2 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现状 |
5.2.1 农业技术创新的行政管理体系 |
5.2.2 农业科研开发体系 |
5.2.3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5.2.4 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
5.2.5 农业企业创新体系 |
5.2.6 农民协会组织体系 |
5.2.7 农业资源区划与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
5.2.8 农资服务体系 |
5.2.9 农业标准化体系 |
5.2.10 农业技术创新的环境 |
5.3 唐山市农户调查分析 |
5.4 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
5.4.1 唐山市科技局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试点建设 |
5.4.2 河北省燕山科学试验站的创建模式 |
5.5 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分析 |
5.5.1 唐山市区域宏观经济形势 |
5.5.2 唐山市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
5.6 完善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点措施 |
第六章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案 |
6.1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
6.2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
6.2.1 政府为体系建设主体的原则 |
6.2.2 实用性的原则 |
6.2.3 开放合作的原则 |
6.2.4 远近结合的原则 |
6.2.5 行政区划与经济类型区相结合的原则 |
6.2.6 继承性发展的原则 |
6.2.7 因地制宜的原则 |
6.3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
6.3.1 总体框架 |
6.3.2 农业技术创新行政管理体系 |
6.3.3 农业技术创新公益事业体系 |
6.3.4 农业技术创新农民协会组织体系 |
6.3.5 农业技术创新企业体系 |
6.3.6 农业技术创新科技示范户体系 |
6.3.7 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
6.4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
6.4.1 积极推进机构改革 |
6.4.2 增强龙头企业创新能力 |
6.4.3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
6.4.4 加强农民协会组织建设 |
6.4.5 建立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
6.4.6 营造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的有利环境 |
6.5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
6.5.1 提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构筑全社会重视科技的氛围 |
6.5.2 实施城市带动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6.5.3 纳入国家创新体系,搞好统一规划 |
6.5.4 继续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 |
6.5.5 推进依法行政,切实规范政府行为 |
6.5.6 加强领导,搞好分类指导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问题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关于本项研究的讨论 |
7.3 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1.2.2 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本研究的逻辑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2 本研究的方法 |
1.5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与基本理论 |
2.1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
2.1.1 科技创新的提出 |
2.1.2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 |
2.1.3 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
2.1.4 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模式 |
2.2 农业技术诱导与制度变迁理论 |
2.2.1 农业技术诱导理论 |
2.2.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2.3 农业技术采用扩散理论 |
2.3.1 农业技术传播规律 |
2.3.2 农技推广沟通 |
2.3.3 农业踏板原理 |
2.4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理论 |
2.4.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概念 |
2.4.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理论的基本假定 |
2.4.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
2.4.4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 |
2.4.5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管理 |
2.4.6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 |
2.5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理论对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
2.5.1 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对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
2.5.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理论对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三章 国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
3.1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1.1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成 |
3.1.2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特点 |
3.2 法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2.1 法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成 |
3.2.2 法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特点 |
3.3 日本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3.1 日本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成 |
3.3.2 日本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特点 |
2.4 印度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2.4.1 印度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成 |
3.4.2 印度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特点 |
3.5 韩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5.1 韩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成 |
3.5.2 韩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特点 |
3.6 国外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比较分析及发展趋势 |
3.6.1 设置科学、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6.2 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 |
3.6.3 私营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地位不断增强 |
3.6.4 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激励农业科技创新 |
3.6.5 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民的培养 |
3.7 国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教体制改革进程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4.1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与建设 |
4.1.1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历程 |
4.1.2 我国农业科研体系取得较大发展 |
4.2 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与建设 |
4.2.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 |
4.2.2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
4.3 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改革与建设 |
4.3.1 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4.3.2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 |
4.4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
4.4.1 大型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
4.4.2 农业企业总体创新能力较弱 |
4.4.3 农业科研机构创办了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 |
4.4.4 高等农业院校校办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4.5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激励现状 |
4.5.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及其工具应用现状 |
4.5.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计划体系的运作现状 |
4.5.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法律体系的运作现状 |
4.6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
4.6.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有框架 |
4.6.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
5.1 宏观决策和管理体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
5.1.1 农业科技创新的宏观决策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
5.1.2 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由于目标不同,在农业科技创新管理中出现彼此不协调现象 |
5.1.3 促进科技创新的评价与监督体制中还有很多问题 |
5.1.4 农业科技力量布局不合理 |
5.2 创新主体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
5.2.1 政府公共研究部门创新能力不足 |
5.2.2 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还没有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主体 |
5.2.3 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力量薄弱,影响了创新要素的流动集成与创新网络整体功能的发挥 |
5.2.4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 |
5.2.5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
5.3 创新机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
5.3.1 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尚不能适应创新要求 |
5.3.2 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
5.3.3 产学研互动的机制不完善 |
5.3.4 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
5.3.5 农业科技创新计划管理机制与模式不适应发展需要 |
5.4 创新环境和条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
5.4.1 创新法制与政策环境不完善 |
5.4.2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
5.4.3 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
5.4.4 科技创新人才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
5.5 创新文化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
第六章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几种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6.1 国家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政府计划驱动创新模式案例分析 |
6.1.1 实施背景 |
6.1.2 工程目标 |
6.1.3 总体思路框架 |
6.1.4 制度设计 |
6.1.5 初步成效 |
6.2 我国抗虫棉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企业市场驱动模式案例分析 |
6.2.1 我国急需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 |
6.2.2 我国抗虫棉科技创新的体制与机制 |
6.2.3 我国抗虫棉科技创新的成效 |
6.3 农业部直属“三院”科技体制改革—综合创新模式案例分析 |
6.3.1 改革背景 |
6.3.2 改革目标 |
6.3.3 改革方案 |
6.3.4 改革激励政策 |
6.3.5 改革成效与问题 |
6.4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探索对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启示 |
6.4.1 政府的计划、组织和协调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 |
6.4.2 以需求为核心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最终动力所在 |
6.4.3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是建设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必然要求 |
第七章 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
7.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原则和目标 |
7.1.1 总体思路的确定 |
7.1.2 基本原则的确定 |
7.1.3 战略目标的确定 |
7.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定位 |
7.2.1 我国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框架 |
7.2.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各主体的功能定位及构建方案 |
7.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管理体制创新 |
7.3.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宏观管理体制 |
7.3.2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管理体制 |
7.4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创新 |
7.4.1 持续、稳定、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
7.4.2 “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
7.4.3 现代院所管理运行机制 |
7.4.4 产学研互动协作机制 |
7.4.5 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评价机制 |
第八章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评价 |
8.1 国家创新体系评价研究借鉴 |
8.2 国家创新体系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
8.2.1 国家创新体系的评价指标 |
8.2.2 OECD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研究者对知识流动的测度 |
8.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的内涵 |
8.4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方法和指标的建立 |
8.4.1 评价原则 |
8.4.2 评价方法和指标的建立 |
8.4.3 指标含义及数据采集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9.1.1 主要结论 |
9.1.2 问题与讨论 |
9.2 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 |
9.2.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设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9.2.2 建立以政府为主体,持续、稳定、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
9.2.3 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 |
9.2.4 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建设“能力强、活力足、效率高”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9.2.5 理顺农业科技宏观管理和决策体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体制保障 |
9.2.6 优化创新环境,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从体制改革入手 推动事业发展——访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站长何新天(论文参考文献)
- [1]立足技术推广服务 做推进草牧业发展的好助手[J]. 何新天. 中国畜牧业, 2015(16)
- [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 钟秋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3]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国畜牧站长高层研修班侧记[J]. 张博. 中国畜牧杂志, 2012(14)
- [4]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1)
- [5]畜牧业科研部门人事制度改革探讨[J]. 王岩,陈池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2)
- [6]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机制创新——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开展以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站机制创新为重点的主题实践活动[J]. 田双喜. 中国牧业通讯, 2008(23)
- [7]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以唐山市为例[D]. 肖树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8]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D]. 纪绍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9]好产品是养出来的——权威人士谈发展饲养小区和畜牧标准化建设[J]. 姜风涛. 中国禽业导刊, 2003(23)
- [10]全国畜牧兽医总站2003年抓什么?——访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站长何新天[J]. 温芳能,冯葆昌. 中国牧业通讯,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