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编寄语——《材料导报》要突出一个“导”字(论文文献综述)
雷天来[1](2019)在《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北川新县城为田野调查点,重点考察重建空间与北川灾后移民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分析北川人于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再生产过程以及由此形成“地方感”,从而理解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空间——地方”关系。本研究试图在经验层面增加关于中国灾后社会的研究,探索北川在灾后重建后的社会生态及变迁,并对其内在机理给予审视和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绪论”部分从交代选题缘和研究意义开始,论述灾后北川异地重建空间的特殊性,其研究的特殊意义;进而对“空间——地方”关系进行讨论,厘清“地方感”概念的来源、发展,从而论述日常生活视角于“地方”研究的重要性;再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指出本研究存在的突破和深入探讨的可能性;最后对研究方法以及田野点的选择等进行说明。第二章“北川县城的历史地理沿革和城镇空间图景”。本章分别从北川县的历史背景、行政规划、人文地理、城镇生活等方面,对北川县的区域背景和地方历史地理进行大致梳理。通过追溯北川老县城空间形成的历史,以显示地震前的北川人自在状态下的生活环境,生长于斯的北川人享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地方观念及生活方式,老县城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地方”,为当地人提供身份归属、认同和情感维系作用。而2008年的特大地震使北川老县城物理空间成为废墟的同时,也摧毁了当地人的生活空间和一处极为重要的“地方”,为北川人的生活带来阴影,并附上无数不确定性。第三章“被‘赠予’的城镇空间:新县城的规划和重建”。本章对地震后北川重建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国家权力和高规格重建标准等话语给予自身全权承担空间重建以合法性,并赋予新县城空间以“民族文化特色”、“绿色”、“科学”等“地方身份”。在此背景下,新县城之自然地理环境、区位格局、城镇面貌无处不体现出明显的“进步意义”,与老县城之空间格局、面貌产生强烈对比。此外,源于国家权力和专家系统的知识和话语也对新县城未来发展以框定,间接对城镇空间秩序和生活秩序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使空间商榷和文化调适成为北川人未来生活的重要主题,也意味着失去“地方”(家园)的北川人面临“地方”再造的问题。第四章“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占道菜场’空间的生成与演变”。本章从北川人安置社区温泉路上的一处“占道菜场”现象入手,讨论一个在中国社会常见的“违规”空间如何在新县城中成为各方角力的焦点。围绕“占道菜场”在新县城近十年的数度变迁,指出北川人对于占道经营现象态度的前后变化,这背后隐藏着特殊的社会心态和文化逻辑,即“占道菜场”并非主要由社会消费层次差异而衍生,也并非仅作为地方社会日常生活消费空间而存在,其形成因素较为复杂。一方面,“占道菜场”与地方传统生活“场”(集市)文化相关,其形成位置及其所带有的人气、热闹等特质,贴合北川人关于“场”的记忆、认知和想象;另一方面,“占道菜场”之所以于新县城超前的规划和严密的管理中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该空间作为灾后社会情感世界的依托而存在,这种特质是政府规划中的公共菜场所不具备的。在此背景下,当城镇空间治理与地方社会逐渐和解后,“占道菜场”以合理不合规的状态存在于新县城,尽管该空间之“身份”仍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新的富有情感内涵、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地方”正由此产生。第五章“抗震纪念园的空间规划、意象及使用争议”。本章呈现的是灾后公共纪念空间——抗震纪念园空间的规划过程、使用情况及意象争议,描述抗震纪念园成为与北川人日常休闲娱乐生活息息相关的过程,并对该园未能成为北川人纪念地震灾害及遇难者的空间进行解释。就规划过程而言,抗震纪念园自空间规划到实体建筑落成过程中,持续体现出一个“去灾化”的思路和导引北川人走向未来新生活的理念。就使用情况而言,地方政府、商家、居民于抗震纪念园中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该园由一个以灾后纪念为主导意象的公共空间逐渐转化为公共日常休闲空间。就意象争议而言,北川人与非北川人不同的灾害记忆、认知导致形成迥异的空间评价,显示出灾害纪念(祭祀)于北川人灾后情感中的特殊意义。抗震纪念园引发意象争议背后,存在城镇空间公共规划层面和受灾群体关于纪念(祭祀)空间价值之认知差异,传统祭祀(信仰)与现代纪念(唯物主义生死观)之思维差异,现代城镇空间管理与祭祀活动的现实矛盾,灾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灾害议题之内在冲突,更隐藏着公共死亡事件背景下社会内部结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合法性因素)对于纪念(祭祀)空间和仪式的影响,以上问题使北川人于新县城中的纪念空间与纪念(祭祀)活动难以真正融合,而开辟于城镇偏僻处的多处祭祀空间则成为地方政府与北川人相互妥协下的产物。第六章“广场空间的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的生成”。本章主要围绕萨朗舞被国家和地方政府作为标志性羌族文化符号移植入安置社区的社区广场后引发的互动过程展开论述。改革开放后,萨朗舞先是被地方精英由茂县、汶川等羌族地区引进北川老县城,经由改编、重组,并成功实现萨朗舞舞蹈形式的在地化。地震后,萨朗舞成为国家向灾后重建空间容器中注入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尤其在地方政府的持续推进下,各安置社区配有专门的社区广场以进行萨朗舞日常训练,北川人的日常生活开始与萨朗舞产生了种种关联。尽管萨朗舞舞蹈形式及其隐含的羌族族群身份的“真实性”问题长期引发北川人的质疑和争论,但在社区广场空间日复一日的舞蹈实践中,萨朗舞对于北川人的意义早已超越舞蹈本身,它转而为灾后安置社区培育起地方归属感和新的社区道德秩序,使社区广场成为新县城安置社区中新的日常生活中心和社区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空间,这在无形中增强和塑造了个体对社区、北川新县城的地方感和凝聚力,使社区真正成为人们确认自我身份归属的重要纽带。以上数章通过对北川新县城三处空间再生产过程的描述,论述北川人通过对规划空间所赋予的定义和情感,使“空间——地方”紧张关系得以改观,并由此建构新的“地方感”的过程。最后,研究试图提出北川人于新县城中的“地方感”生成的主要构成维度,并指出灾后社会“空间——地方”关系的特殊之处。
竟辉[2](2018)在《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思潮作为社会变迁的风向标、民众心理的显示器和价值观念的调适仪,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个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繁荣产生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对内思想解放程度的跃升、自由舆论平台的拓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机会的增多、融入全球市场的加速,为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和广阔空间。一时间,个体与国家、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兼而有之的社会思潮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擘画了一幅异彩纷呈的景象。然而,社会思潮并不是人们心理动向和思想观点的单纯再现,其鲜明的阶级立场、明确的价值取向、强烈的政治诉求、系统的制度安排决定着它必然会向国家政策乃至国家政权渗透抑或侵蚀。在犹如万花筒般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就是衍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并有着强烈意识形态倾向和确定政治制度意向的社会思潮。随着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程度和思想分化裂度的不断加深,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围绕国内社会现实问题展开了激烈论战。这一激烈论战在当今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既从宏观层面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担心忧虑和认识分歧,也从微观层面折射出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间复杂尖锐的利益矛盾和价值冲突。可以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之争,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关键时刻发生的一次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思想交锋。双方在体制内外、官方民间都有着一定的号召力、影响力,也都试图通过遮蔽、解构甚至颠覆主流意识形态而为中国社会发展寻找出路。但由于二者在方案设计上脱离中国发展实际,在利益关切上疏离广大人民群众,在价值理念上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因而弥漫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毋庸置疑,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较量已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客观事实。通过对中西方自由主义和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学理概述,阐释了中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流变过程,同时分析了中国新左派思潮的概念内涵、理论依据和心理基础,从而展现了中国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中国新左派思潮与西方新左派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生成环境、发展脉络、存在形式和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现实成因、嬗变历程、表现样态,能够从中发掘和总结出某些规律性特点。诚然,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演进所凸显的只是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多样化图景的冰山一角。在这个多样化图景中,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并非孤立的个体,二者同其他社会思潮存有密切联系。我们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在基本立场、现实评价、政治主张等方面相对立,但并不排斥它们在意识形态、社会变革、现代建构和问题意识等方面有融通之处。反观20余年来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其深刻的论争背景、宏大的论争主题、丰富的论争内容和嬗变的论争过程向人们呈现出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纷争乱象。总体来看,无论是在理论的完整性方面,还是在实践的操作性方面,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都包含着太多的价值变量,它们针对的虽是同样的中国问题,却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关怀。囿于各自理论逻辑的依附性、政治逻辑的排他性和思维逻辑的教条性,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既有理论主张上的误区和偏差,也有价值认知上的分野和悬殊。这主要表现在如何看待中国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模式、社会性质、改革开放、自由平等和全球化进程上。显而易见,这种内在的价值裂变向人们揭示了中国自由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新左派思潮非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为此,我们有必要再次审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应然地位和实然境遇,从比较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各自价值诉求的视角出发,整体上把握二者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离合关系,继而重点剖析和论证它们潜在的意识形态危害。然而问题在于,对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价值评价都要结合其所处的环境和所经的阶段来进行。众所周知,社会急剧转型的中国正遭受着思想分化、共识瓦解的阵痛。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论战的发生和发展,正好从某个侧面印证了这种阵痛背后所隐藏着的思想资源的短缺、匮乏。所以,面对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不仅要善于剥离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糟粕成分,努力规避它们的话语陷阱;而且还要勇于汲取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有益资源,准确把握它们的发展动向,通过不断对其价值整合,使之更好地契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但从根本上说,要跳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理论窠臼,突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意识形态藩篱,除了必要的价值批判和资源借鉴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实践层面予以超越。这就要求我们从原则遵循、方法探求和目标建构三个方面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在高擎改革开放旗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彻底化解自由主义走“改旗易帜邪路”、新左派思潮走“封闭僵化老路”的风险。
刘玲[3](2018)在《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新课导入水平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质量。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分析当前小学高段数学课堂中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深度访谈调查,结合课堂观察并作课堂实录,观察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导入方法、方式、时间、学生状态、课后效果等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笔者针对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导入策略与建议,并且将策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本文共分七章来叙述有关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的研究。第一章是有关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概念的界定。对于新课导入,已经有不少学者曾作研究,但多数是对导入问题的广泛研究,对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策略研究有针对性的比较少。第二章是笔者查阅相关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作出综述,以及对当前研究现状的分析简评。笔者阅读大量的文献,对现有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了解国内外对新课导入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现状调查分析。首先,明确调查的对象与目的,针对小学高段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调查;其次,对回收的问卷与访谈记录进行数据收集与处理;最后,从学生问卷、教师访谈中发现新课导入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第四章是对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笔者将教育实习中搜集的一线课堂教学进行仔细观察与记录,针对上一章发现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章是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及学生与教师的意见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出一些能够解决当前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第六章以案例分析为主,将上一章所提出的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且在数学四大领域中各选一节内容进行磨课,综合各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与反思。第七章是笔者对本研究的反思以及对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的展望。
杨志敏[4](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邓佳[5](2017)在《雷锋精神进长沙市高中校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雷锋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道德标杆。我们可以将雷锋精神与高中的的道德教育相结合,通过对雷锋精神进长沙高中校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雷锋精神与德育相适应的部分并进一步地融合,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雷锋精神融入高中德育体系,有利于高中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民族精神,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为了使雷锋精神教育得到有效开展,我们需要抓住它的实质并了解他的真正内涵。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的阶段,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但是他们非常容易因为外部的新事物而改变自己,不具有稳定性。大部分的高中生具有强烈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但还是存在一些意识偏差的现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雷锋式”高中生,既能让雷锋精神内化为高中生的精神,又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唤醒高中生的进取精神。研究雷锋精神进高中校园的现状,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为之后进一步推动雷锋精神教育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反思。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雷锋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背景进行介绍,阐述雷锋精神的基本内容、雷锋精神在校园中的作用以及雷锋精神进高中校园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对收集起来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雷锋精神进高中校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提出雷锋精神进高中校园的对策:强化对雷锋精神的认知,创新雷锋精神进校园的途径,加强对雷锋精神进校园的反思,同时介绍长沙市雷锋精神进高中校园的优秀案例为其他学校提供模板。
王镇[6](2017)在《译介和变形:《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游记》作为为数不多的在英美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广为知晓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它在英美的译介和变形取决于受众这一接受共同体,其在英美的接受体现了 “接受型”译介和改造成功融入目的语国文学和文化的特点,因为它历经各种译介和变形后已扎根英美文化土壤,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质又能吸纳英美本土文化而衍生艺术变体的文化符号。《西游记》英译最早始于1895年,在这百余年的时间,仅英译本就有60多个版本,20世纪下半叶以来,根据《西游记》译介改编并创作的文本和非文本作品更是琳琅满目。可以说,当《西游记》最初以译介形式进入英美世界时,它实际上已经变成经汉学家们变形后的作品,即他们在英语语境下所接受后的多样化产物,并在英美文学体系中具有广泛接受面和生成影响力。本论文首先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论证《西游记》“接受型”译介的广泛接受面和母体性存在,阐明“接受型”译介的特征及其在英美社会的接受价值和文化影响。其次,论文探讨了《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状况,包括其文本、非文本形式的变形以及受众接受视野,揭示《西游记》在英美接受的特点和发生机制。论文指出,《西游记》在英美世界的主要流传方式包括文本形式(如译本及其文学改写本)和非文本形式(如影视剧、舞台剧、动漫、音乐、网游等),它们中每个作品的产生都意味着一次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的变形,这种服务于接受能力的变形最早产生于翻译领域,接着扩散到所有文本和非文本生产,彻底改变了《西游记》在英美的属性和走向。在英美语境下,不同的接受能力造就了各异的译介和变形形式,塑造了各色受众,包括普通受众和专业受众,他们各自的接受能力总体上呈相辅相成之势并反作用于《西游记》的译介和变形,推进其在英美的流传与嬗变。论文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从接受角度研究《西游记》在英美的译介和变形就意味着其文本和非文本形式具有英美文化属性和影响,是映照英美受众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有利于人们认知不同时代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变迁等,理性审视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差异。本论文最后从最新中文版《西游记》的英译—接受价值和受众接受的特征—作用两方面,对《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型”发展空间进行阐发,提出“接受型”的“缘合”翻译准则,指出从译介源头上夯实《西游记》发展空间的基础,并结合受众接受的“文化意义通约”、“遍在性”、“生成性”、“过滤性”和“中西合流”等特点构建《西游记》在异域更广阔的接受空间,通过推演和拓宽《西游记》在英美的发展空间,让更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和文化精神在英美本土化。
杨丹[7](2016)在《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研究 ——以福州市某小学为例》文中认为教室作为小学生一天中学习时间最长的场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绝佳阵地。优美的教室物理环境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情操,还能为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乐趣,同时也能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本研究以生态学理论、教育生态学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潜课程理论为理论基础,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从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认识、设计、评价三个方面力图全面客观地反映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在认识上存在年级差异、在设计上缺乏创新、在行动上缺乏勇气、在实施上疏于管理、在结果上影响力低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即在理念上,要将教室还给学生;在管理上,要合理给足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空间;在行动上,要兼顾小学生教室生活的需求与情趣。希望本研究能引发大家对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关注,为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性意见。
姚丹铭[8](2016)在《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个案》文中指出微信,从当年作为一款应用程序而兴起,到如今成为新媒体而风靡一时,越来越多的手机族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微信,而在年轻人当中,微信更是广受喜爱。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诞生和广泛运用,微信慢慢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作用不容小觑。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政府管理的新方向,它使得公民参政议政方式更加丰富,当网络成为“官民互动交流”新平台,网络问政开始兴起并且日益多元化,近年来,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网络问政新利器。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丹阳共青团需要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上延伸手臂、跟进提升,需要结合微信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营造共青团工作新氛围,搭建共青团工作新平台。本文基于上述情况,结合新媒体时代这一背景,以丹阳共青团组织系统为例,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对收集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丹阳团市委微信公众平台相对较为成熟,而各基层团组织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运用不够广泛,整体而言,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在青年中影响力不够、团的各类品牌工作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渗透不够、共青团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全面。经过深入分析,找出了问题存在的相关原因,即丹阳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缺乏体系构建整体思路、“人的因素”发挥不充分、微信公众平台机制建设存在缺陷,最后,从打造丹阳各级团组织微信公众平台体系建设、充实平台内涵建设以及加强平台机制建设等三方面入手,为丹阳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利用微信履行基本职能、更好地构建共青团政务微信公众平台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首先建立健全丹阳团市委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基层团组织微信公众号,其次,对各级团队干部强化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意识,建设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团队,完善培训和考核机制,将微信公众平台工作纳入共青团工作管理之中,与此同时,注重平台内容创建,讲求与青少年互动沟通,不断完善粉丝培养机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机制,从而最终提升共青团工作水平。
宁静[9](2015)在《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行军队医院会计制度在成本核算内容、核算方法上产生了局限性,对医院的决策和管理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军队医院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进行修订和完善。根据我国军队医院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实践,结合军队医院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本文首先对军队医院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的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综述了目前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研究现状。然后,论文以现行军队医院会计制度为基础,以军队Y医院为例,对该医院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较为系统的归纳了军队Y医院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论认识不足、成本核算体制不顺、成本核算基础不完善、成本核算不全面、成本分摊不合理、缺乏管理与控制、会计报表不完整、信息披露不完备、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接着,从会计成本核算改革的目标、原则、保障措施、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军队Y医院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改革的构想及思路。以此为基础,对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改革进行了案例分析,从明确收入和费用、完善成本核算费用归集方法、科学进行成本费用分摊、充实成本报表、完善会计报告、强化成本管理分析与考核等角度提出系列改革措施,并对比了改革前后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变化:统一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新增医院会计成本核算内容、改进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优化会计报告结构和编报办法、建立统一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绩效考核指标、规范使用会计成本核算信息化平台。最后,对成本核算与管理改革的成效进行分析,并说明了论文结论,指出了论文不足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戚建[10](2013)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探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理论水平低下,理论品位不高,理论研究状况亟待改变这一存在于教育管理研究中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理论研究中的思维问题,是每个研究者都要面对的问题,理论思维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理论成果的好坏,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教育管理研究中的理论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论思维除了能够应对理论研究中的创新需要外,还能够为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教育管理研究中理论思维问题的研究,找到改变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状况的办法,为我国教育管理理论水平的提升做出有益的探索。总的来说,本研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提出问题,理性思考“应然”问题,提出“理论思维”的问题,并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并建构出一定的理论思维模型。第二部分,现状扫描,梳理“实然”状态,用建构的理论思维模型来反思当前教育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其原因。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建构“应然”与“实然”联系的具体路径,针对教育管理理论思维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出解决教育管理研究思维发展的新路径。本研究除导论外,分为四个章节。其中,第一章属于模型建构,第二章属于理论探讨,第三章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反思,第四章侧重问题的解决。具体内容为:第一章: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范式建构。本章主要围绕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等四个方面来建构教育管理理论思维的模型。其中,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中,认为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知识基础和价值立场构成了其重要的两个方面。知识基础方面,强调哲学知识、教育管理知识和一般的知识的作用;价值立场方面,认为在当前的教育管理研究中存在以理论取向为主和以实践取向为主两种主要价值立场。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中,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就是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对象,主张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是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中,认为从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过程是科学的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方式(方法)。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中,认为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存在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形成了非理论表达和理论表达两种形式,并从狭义的理论体系出发,强调理论表达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中的作用,构建出理论表达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由概念组成的范畴逻辑体系的理论表达,另一种是由非概念所形成的文学作品的理论表达。第二章: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理论探究。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中,知识基础方面,强调哲学知识对于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有较大的建构作用;价值立场方面,认为教育管理的研究应该坚持以理论取向为主的教育管理研究价值立场。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中,强调教育管理现象的研究,具体在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观念四个范围内展开。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中,强调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中,强调理论表达对于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重要性。第三章: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现状及反思。本章试图用建构起的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模型分别从中、外两个方面对教育管理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反思,进而找到存在的问题。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反思中,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的知识基础方面,哲学知识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作用明显;价值立场方面都有较清晰的服务实践取向。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方面,能够围绕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观念等几个范畴展开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中,能够注意从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路径。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多注重运用概念组成的范畴体系来表达理论成果,表达形式具有相对的单一性。中国当代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反思中,基础条件的知识基础方面,哲学知识较差,很多研究者没有哲学基础;价值取向方面,其价值的取向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理论的实践应用。理论思维的内容方面,理论思维的对象层次不高,只研究具体问题,而没有上升到范畴来对内容进行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中,不注意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路径。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方面,不强调理论表达的作用,影响了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表达。第四章: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对策建议。针对中西方、国内外教育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中,知识基础方面,重视哲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具体从加强教育管理知识论研究和改善教育管理知识结构两方面入手;价值立场方面,要以理论取向为主,具体要实现教育管理理论的创新和教育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范畴的概括,用范畴形成的体系来建构教育管理的理论,具体就是要对教育管理活动、体制、机制、观念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概括和总结,使得研究的内容在四个范畴之内都能得到全面的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就是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的探寻来找到背后实质内涵,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管理研究的科学进行。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就是要探索形成范畴、非范畴,概念、非概念等不同形式的理论表达新形式。
二、主编寄语——《材料导报》要突出一个“导”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编寄语——《材料导报》要突出一个“导”字(论文提纲范文)
(1)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意识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解“空间——地方”关系 |
一、“空间”与“地方”在思想脉络中的分歧与发展 |
二、日常生活研究视野下的“空间”与“地方” |
三、日常生活之上的“地方感”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田野点的选择 |
第二章 北川县城的历史地理沿革和城镇空间图景 |
第一节 北川县地理区位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川老县城日常生活空间图景 |
第三节 地震后的北川老县城空间 |
第三章 被“赠予”的城镇空间:新县城的规划和重建 |
第一节 新县城空间的重建与规划 |
一、重建:选址 |
二、重建:规划与定位 |
第二节 新北川县城空间图景 |
一、城镇空间边界 |
二、安置小区空间 |
三、城镇街道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占道菜场”空间的生成与演变 |
第一节 去“地方化”:规划空间与违规空间的“交锋” |
一、“占道菜场”:一个“违规”空间的初现 |
二、北川人:城镇空间秩序的“扞卫者” |
三、选址与协商:新的公共菜场的规划与落成 |
第二节 再“地方化”:“违规”空间的合理化进程 |
一、“违规者”群体的“道义”资源与空间诉求 |
二、空间秩序“扞卫者”诉求的变更 |
三、多方协作:违规空间的“合理化”改造 |
第三节“菜场”亦“集市”:灾后重建空间上的地方文化逻辑 |
一、地方传统集市的时空演变 |
二、集市空间于灾后地方社会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抗震纪念园的空间规划、意象及使用争议 |
第一节 北川抗震纪念园建设始末 |
一、规划设计 |
二、空间深描 |
第二节 灾害纪念空间的再生产及其现实功用 |
一、大型活动空间 |
二、日常休闲空间 |
三、商业活动空间 |
第三节 灾后重建空间何以达成“纪念”? |
一、不同主体与纪念空间感知分歧 |
二、纪念空间中个体性符号的缺失及其根源 |
三、个体化哀悼的空间困境 |
小结 |
第六章 广场空间的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的生成 |
第一节 移植来的羌族文化:萨朗舞于北川县城空间的发展图景 |
一、北川地区羌族历史与复杂的族群认同 |
二、移植来的族群文化:萨朗舞于北川县城的“在地化”过程 |
第二节 社区广场空间与萨朗舞日常实践 |
第三节 社区广场空间日常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感知的形成 |
一、社区广场空间中的舞种冲突 |
二、作为国家权力实践场域的社区广场空间 |
三、社区广场空间:“地方”认同重构的载体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日常生活与“地方感”的形成:北川新县城空间上的实践与经验 |
二、灾后社会视野下的“空间——地方”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深度访谈一览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后记 |
(2)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根本内容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拟有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西语境下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新左派思潮 |
2.1 西方自由主义的源流与意蕴 |
2.1.1 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
2.1.2 西方自由主义的历史演进 |
2.1.3 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硬核 |
2.2 中国自由主义的流变与命运 |
2.2.1 中国自由主义的百年流变 |
2.2.2 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实质 |
2.2.3 中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命运 |
2.3 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理论考察 |
2.3.1 新左派思潮由来与概念 |
2.3.2 新左派思潮的理论依据 |
2.3.3 新左派思潮的心理基础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缘起发展 |
3.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缘起发展 |
3.1.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生成环境 |
3.1.2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 |
3.1.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四重面貌 |
3.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缘起发展 |
3.2.1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现实成因 |
3.2.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嬗变历程 |
3.2.3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表现样态 |
3.3 两大社会思潮呈现的规律性特点 |
3.3.1 理论根基的依附性 |
3.3.2 实践取向的政治性 |
3.3.3 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
3.3.4 价值理念的排他性 |
3.3.5 认知方法的教条性 |
第四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现实定位 |
4.1 当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的一般图景 |
4.1.1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萌生及其特征 |
4.1.2 自由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相互关系 |
4.1.3 新左派思潮与其他社会思潮之关联 |
4.2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融通 |
4.2.1 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属性 |
4.2.2 社会变革: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论域 |
4.2.3 现代建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主旨 |
4.2.4 问题意识: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心理 |
4.3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 |
4.3.1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背景 |
4.3.2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主题 |
4.3.3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内容 |
4.3.4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过程 |
第五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价值裂变 |
5.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误区 |
5.1.1 经济领域推崇“三化政策” |
5.1.2 政治领域宣扬“宪政民主” |
5.1.3 文化领域存有“崇洋心态” |
5.1.4 意识形态领域主张多元化 |
5.1.5 民生领域倡导“福利个人化” |
5.1.6 价值观领域标榜“普世价值” |
5.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理论偏差 |
5.2.1 追求绝对平等 |
5.2.2 拒斥市场经济 |
5.2.3 钟爱全面民主 |
5.2.4 鼓吹历史虚无观 |
5.2.5 反对全球化进程 |
5.2.6 鼓吹新改革开放观 |
5.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价值分野 |
5.3.1 崇拜市场与反对市场的力量博弈 |
5.3.2 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的不同偏爱 |
5.3.3 文明趋同论和距离论的口舌之辩 |
5.3.4 自由优先或平等至上的情感纠结 |
5.3.5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间的内在张力 |
5.3.6 社会性质上姓社姓资的定性分歧 |
第六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意识形态危害 |
6.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中心任务和多重困境 |
6.1.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 |
6.1.2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心任务 |
6.1.3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困境 |
6.1.4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要求 |
6.2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同主流意识形态关系辨析 |
6.2.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 |
6.2.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 |
6.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意识形态危害的主要表现 |
6.3.1 抽离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 |
6.3.2 恶化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 |
6.3.3 消解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 |
6.3.4 弱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
6.3.5 争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网络阵地 |
第七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应然启示 |
7.1 竭力规避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话语陷阱 |
7.1.1 促进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
7.1.2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7.1.3 深化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的互动 |
7.1.4 健全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7.1.5 拓展公民合理有序政治参与渠道 |
7.1.6 以打造命运共同体扞卫国家主权 |
7.2 合理借鉴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理论资源 |
7.2.1 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
7.2.2 以人民民主为目标统摄政治实践 |
7.2.3 以思想争鸣为遵循推动文化繁荣 |
7.2.4 以共享共富为导向引领社会改革 |
7.2.5 以反腐倡廉为抓手维护党的形象 |
7.2.6 以问题回应为契机增进话语认同 |
7.3 准确把握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发展动向 |
7.3.1 场所分布的多域化 |
7.3.2 表现形式的学术化 |
7.3.3 政治诉求的公开化 |
7.3.4 传播路径的网络化 |
7.3.5 受众对象的低龄化 |
第八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实然超越 |
8.1 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始终高擎改革旗帜 |
8.1.1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
8.1.2 遵循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方法 |
8.1.3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目标 |
8.1.4 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 |
8.1.5 优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外环境 |
8.2 多元社会思潮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
8.2.1 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 |
8.2.2 创新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民主形式 |
8.2.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
8.2.4 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 |
8.2.5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
8.2.6 改善和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模式 |
8.3 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
8.3.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8.3.2 深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 |
8.3.3 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
8.3.4 强化理论学习宣传教育 |
8.3.5 培植理性平和社会心态 |
8.3.6 坚决与错误思潮作斗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3 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的现状调查分析 |
3.1 问卷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实施 |
3.1.3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 学生喜爱程度差异明显 |
3.2.2 部分学生学习状态有待提高 |
3.2.3 学生对导入的期待程度和参与度不契合 |
3.2.4 教师导入方法单一 |
3.3 访谈调查 |
3.3.1 调查对象 |
3.3.2 调查实施 |
3.4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3.4.1 忽视新课导入重要性 |
3.4.2 了解理论忽略实际应用 |
3.4.3 存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
3.4.4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4 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兴趣 |
4.2 过程流于形式,偏离教学目标 |
4.3 课堂气氛压抑,缺乏师生互动 |
5 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的优化策略 |
5.1 树立发展的导入理念 |
5.1.1 认识新课导入的重要性 |
5.1.2 尊重学生,提高参与度 |
5.2 提升导入方式的多样性 |
5.2.1 运用多种导入方法 |
5.2.2 学习改进导入语言 |
5.2.3 合理运用教育技术 |
5.3 建立个性发展的导入特色 |
5.3.1 建立合适的导入特色 |
5.3.2 坚持长期发展的特色导入 |
6 小学高段数学导入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 |
6.1 数与代数 |
6.2 空间与图形 |
6.3 统计与概率 |
6.4 实践与综合运用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4)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
第六节 现代戏 |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
第一节 宗教品格 |
第二节 民俗品格 |
第三节 乡土品格 |
第四节 艺术功用 |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
结语 |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雷锋精神进长沙市高中校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一章 雷锋精神概述 |
第一节 雷锋精神形成 |
一、思想基础和历史背景 |
二、雷锋精神形成的过程 |
第二节 雷锋精神的基本内容 |
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精神 |
二、为人民服务的自觉奉献精神 |
三、鞠躬尽瘁的爱岗敬业精神 |
四、果敢自强的创新精神 |
五、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第三节 雷锋精神的教育功能 |
一、思想导向功能 |
二、陶冶激励功能 |
三、行为规范功能 |
第四节 雷锋精神进高中校园的必要性和作用 |
一、雷锋精神进高中校园的必要性 |
二、雷锋精神教育进高中校园的作用 |
第二章 雷锋精神进长沙市高中校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数据处理 |
第二节 雷锋精神进高中校园存在的问题 |
一、应试教育比重较大,忽视精神文化 |
二、处于僵化陈旧状态,缺乏整体设计 |
三、对雷锋精神定位不高,研究较为薄弱 |
四、内容封闭单调,程序格式化流于形式 |
五、缺乏吸引力,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 |
第三节 雷锋精神进高中校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重学业成绩轻道德教育 |
二、理论灌输代替社会实践 |
三、教育者缺乏正确的认识 |
四、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知偏差 |
五、外部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冲击 |
第三章 雷锋精神进高中校园的对策 |
第一节 深入雷锋精神进校园的理论研究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
二、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
三、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
第二节 强化对雷锋精神的认知 |
一、深入研究,全面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
二、多样宣传,引起学生认知雷锋精神的兴趣 |
三、树立典型,增强高中生对雷锋精神的认知 |
第三节 创新雷锋精神进校园的途径 |
一、创建更多的实践平台 |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
三、融入高中的德育体系 |
第四节 长沙市雷锋精神进高中校园的案例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译介和变形:《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
四、论文框架和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价值和文化影响 |
第一节 《西游记》在英美的发生缘起——“接受型”译介 |
第二节 《西游记》“接受型”译介的特征和影响 |
一、《西游记》的广泛接受面 |
二、《西游记》的母体性存在 |
第二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文本接受 |
第一节 《西游记》的文本译介 |
一、《西游记》的片段选译 |
二、《西游记》的章节择译 |
三、《西游记》的原本全译 |
第二节 《西游记》的文本接受 |
一、英美普通读者的接受 |
二、英美专业读者的接受 |
第三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非文本接受 |
第一节 《西游记》的视听变形与接受 |
一、英美影视中的《西游记》 |
二、英美动漫中的《西游记》 |
三、英美舞台上的《西游记》 |
四、视听《西游记》接受的本土化和原创性 |
第二节 《西游记》的网络变形与接受 |
一、英美网络中的《西游记》 |
二、网络《西游记》接受的开放性与互动性 |
第四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型”发展空间 |
第一节 《西游记》接受中的消极误读和误译 |
一、译者的消极误读 |
二、《西游记》消极文化误读的原因 |
三、译者的误译 |
四、《西游记》文化误译的原因 |
第二节 《西游记》最新中文版本的英译价值和接受意义 |
一、《西游记》中文版本对英译的接受影响 |
二、《西游记》最新中文版之前版本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
三、《西游记》最新中文本的英译价值 |
四、《西游记》最新中文本在英译中的接受意义 |
第三节 《西游记》接受语境下的“缘合”英译 |
一、“缘合”准则的多重契合性 |
二、“缘合”准则的历史承继性 |
三、“缘合”准则的理论包容性 |
四、“缘合”准则的可操作性 |
第四节 接受特征对《西游记》发展空间的建设性作用 |
一、接受“遍在性”的积累作用 |
二、接受“文化通约意义”的调和作用 |
三、接受“生成性”的循环作用 |
四、接受“过滤性”的选择作用 |
五、接受“中西合流”的催化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研究 ——以福州市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理论基础 |
一、生态学理论 |
二、教育生态学理论 |
三、环境心理学理论 |
四、潜课程理论 |
第二章 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现状调查 |
一、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认识 |
二、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设计 |
三、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评价 |
第三章 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在认识上存在年级差异 |
二、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在设计上缺乏创新 |
三、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在行动上缺乏勇气 |
四、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在实施上疏于管理 |
五、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在效果上影响力低 |
第四章 优化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几点建议 |
一、理念上,要将教室还给学生 |
二、管理上,要合理给足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的空间 |
三、行动上,要兼顾小学生教室生活的需求与情趣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的背景 |
2、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关于“网络问政”的价值、实现路径以及“网络问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研究 |
2、关于电子政务内涵、特征以及对于政府公共管理的作用研究 |
3、对于微信本身的功能、属性以及特征的研究 |
4、对于微信公众平台、政务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研究 |
5、微信对于当前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的研究 |
6、对于微信的发展对于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共青团微信平台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系统分析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创新之处 |
(六)有关名词的解释 |
1、电子政务 |
2、网络问政 |
3、新媒体 |
4、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 |
5、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二、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工作“网络问政”新方式 |
(一)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与网络问政的价值实现 |
1、网络问政的价值 |
2、政务微信公众平台的特征 |
3、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与网络问政的价值实现 |
(二)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是政务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问政价值及其实现 |
1、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问政价值 |
2、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必要与可能 |
3、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基本准则 |
三、“网络问政”时代丹阳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 |
(一)丹阳团市委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 |
1、丹阳团市委微信公众平台基本运行情况 |
2、丹阳团市委微信公众平台维护与信息更新发布情况 |
3、丹阳团市委微信公众平台在广大团员青年中互动以及推广情况 |
(二)丹阳各基层团组织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 |
四、丹阳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丹阳青年使用微信情况问卷调查 |
1、丹阳青年使用微信的基本情况 |
2、丹阳青年关注共青团微信公众账号情况分析 |
(二)丹阳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
1、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发挥共青团职能作用不够全面 |
2、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效率不高 |
3、团的各类品牌工作项目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缺乏体现 |
4、基层团的组织开设微信公众平台不够广泛 |
(三)丹阳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存在问题的影响 |
1、对于共青团组织而言:平台作用的发挥受到阻碍 |
2、对于广大团员青年而言:关注度不够,鲜有互动积极性 |
五、丹阳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缺乏体系构建整体思路 |
1、丹阳团市委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起步晚、较单一 |
2、基层团组织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滞后 |
(二)“人的因素”发挥不充分 |
1、缺乏专业的微信平台运营团队 |
2、团队干部对于运用微信开展共青团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
(三)机制建设存在缺陷 |
1、团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缺乏有效结合 |
2、缺乏相应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培训机制 |
3、缺乏相应的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考核机制 |
六、新媒体时代完善丹阳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措施 |
(一)当前国内优秀共青团政务微信公众平台系统推进工作开展的启示 |
1、江苏镇江团市委微信公众号建设的经验 |
2、广东汕头团市委微信公众号建设的经验 |
(二)打造丹阳各级团组织微信公众平台体系 |
1、构建全市共青团微信平台体系的建设目标 |
2、形成全市共青团微信平台体系的特色内涵 |
(三)充实丹阳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内涵建设 |
1、强化团队干部新媒体意识,打造微信运营团队 |
2、内容为王,突出品牌效应 |
3、互动至上,增强青少年用户黏性 |
(四)加强丹阳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机制建设 |
1、完善传统媒体与团内新媒体的互动机制 |
2、规范粉丝培养机制 |
3、健全培训与考核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丹阳青年微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9)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军队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相关理论 |
2.1 医院成本 |
2.2 军队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 |
2.3 军队医院成本核算方法 |
2.4 军队医院成本管理的内容 |
2.5 军队医院成本管理现状 |
第3章 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军队Y医院基本情况 |
3.2 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3 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难点 |
第4章 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改革思路 |
4.1 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改革的原则 |
4.2 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改革的目标 |
4.3 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改革保障措施 |
4.4 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改革注意事项 |
第5章 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改革案例分析 |
5.1 改革总则 |
5.2 明确收入和费用 |
5.3 完善成本核算费用归集方法 |
5.4 科学进行成本费用分摊 |
5.5 充实成本报表 |
5.6 完善会计报告 |
5.7 强化成本管理分析与考核 |
5.8 改革后的主要变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成效分析 |
6.2 论文结论 |
6.3 论文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10)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的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论域及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范式建构 |
一、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 |
(一)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知识基础 |
(二)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价值立场 |
二、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 |
三、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 |
四、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 |
五、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各范畴间的逻辑关系分析 |
(一)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应然逻辑 |
(二)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实然逻辑 |
第二章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理论探究 |
一、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探究 |
(一) 哲学知识: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知识基础 |
(二) 理论取向: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价值立场 |
二、教育管理现象: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 |
(一) 教育管理活动探究 |
(二) 教育管理体制探究 |
(三) 教育管理机制探究 |
(四) 教育管理观念探究 |
三、具体-抽象-具体: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 |
四、理论表达: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 |
第三章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现状及反思 |
一、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现状及反思 |
(一) 哲学传承与“谋求改进之道”: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研究基础条件 |
(二) 范畴逻辑思维: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研究内容表征 |
(三) 具体-抽象-具体: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研究方式(方法)的科学过程 |
(四) 理论表达: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研究表达形式的发展之路 |
二、中国当代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现状及反思 |
(一) 哲学知识缺乏与价值取向迷离 |
(二) 理论研究内容的层次不高与范畴逻辑思维缺乏 |
(三) 对科学研究过程中方式(方法)缺乏足够的探讨 |
(四) 理论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亟待加强 |
(五) 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探索和反思 |
第四章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对策建议 |
一、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基础条件的对策 |
(一) 加强哲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
(二) 确立理论取向为主来自实践服务实践的价值立场 |
二、范畴逻辑思维: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内容的对策 |
(一) 加强对教育管理活动的认识 |
(二) 提高对教育管理体制的理解 |
(三) 积极探讨教育管理机制 |
(四) 正确把握教育管理观念 |
三、强化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方式(方法)的本质内涵 |
四、探索和尝试多种教育管理理论表达形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主编寄语——《材料导报》要突出一个“导”字(论文参考文献)
- [1]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D]. 雷天来.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2]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D]. 竟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12)
- [3]小学高段数学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玲.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
- [4]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5]雷锋精神进长沙市高中校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邓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7)
- [6]译介和变形:《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研究[D]. 王镇.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7]小学教室物理环境布置研究 ——以福州市某小学为例[D]. 杨丹.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个案[D]. 姚丹铭. 苏州大学, 2016(12)
- [9]军队Y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改革研究[D]. 宁静. 南华大学, 2015(03)
- [10]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探论[D]. 戚建.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