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引发的一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苏彦霏[1](2021)在《风流文化对朝鲜族舞蹈作品创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杨杨[3](2019)在《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文中提出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五种不同的课程形态,即理想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领悟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运作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课程理念、计划到课程在具体课堂上的呈现都得经过领悟课程阶段,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本科目的发展,更是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每门学科课程都具有独特的学科本质与特点,因而教师对每门学科课程的理解理念、思维方式等都各具差异。再者每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方式等都因阶段所异,其体现自然不同。基于此,本论文是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实然状况进行调查,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本研究除了对基础理论的文献分析以外,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再综合分析问卷调查收集回的资料、教师教案、课堂实录和访谈的基础上,并参与其他学者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教师课程理解进行理论概述。首先对课程理解与教师课程理解的概念进行梳理及界定,并阐述了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基础,分析出教师对课程理解的必然性,为教师对课程的应然理解提供方向。第二章: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查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的理解现状,并对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存在诸多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化与标签化、教学参考书的过分依赖、课程实施忠实化、评价方式主要体现为以知识为主的测评等。第三章: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再结合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分析。主要从课程观体现为“知识理性”为主、教师职业情感缺失、课程培训缺乏效度、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等几方面进行原因的论述。试图深层次地去探究教师对课程理解产生问题的缘由,为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提供支撑依据。第四章:基于上述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改进对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理念与能力策略方面。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文学知识底蕴、促发教师内在激励等;二是教师间协作策略方面。促进课程设计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创设良好的教师文化、构建教研共同体;三是教师外部的支持性策略方面。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培训应用性、增强语文课程标准明晰度等。
吴红云[4](2018)在《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视角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型大学具有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往往是各国创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从人才培养这一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来看,目前一些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实践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挑战,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与当下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从中国的情况看,我国的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如何扎根中国大地,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模式,也是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从现有的关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的文献来看,基于结构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教学理论、基于社会经济视角的三螺旋理论及源自生态学领域的创业生态系统等理论,均未能从根本上触及大学创业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尚不足以支撑研究型大学实现其创业教育的本然使命。本研究系统地对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问题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努力将创业教育中零散的人本主义实践上升为理论自觉。创业教育是以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发展、服务人民大众为宗旨,其实现依赖于学习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主张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来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过程有利于学习者的成长,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实现”。这一理念不仅符合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而且有助于研究型大学统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之间的关联。从长远发展来看,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能让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本质,不至于迷失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等误区。本选题的意义首先是通过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案例调研,剖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方式和途径,为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其次,本研究对创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拓展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相关成果可以为高校的创业教育和战略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第三,从学科建设层面而言,本研究得出的人本主义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可以进一步丰富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文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聚焦基于人本主义视角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主线,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选取美国的哈佛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四所研究型大学作为案例,通过访谈、文献查阅、参加会议、现场考察等方式,围绕中外四所大学创业教育中的学习者、教育目标、教育教学方法、教育资源和环境等要素和关键环节,探寻不同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异同,对他们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进行深度剖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有助于优化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模式。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创业教育模式,有助于避免创业教育的功利性,矫正创业教育“唯利是图”倾向而导致人的异化,从而实现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本然使命。二是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有利于研究型大学基本功能的充分发挥。此模式有助于促进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将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功能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有机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多重使命。三是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具有可调性、亲和性的特征,是一个灵活的、开放的系统,适应当前复杂多元的创业教育需求。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建议,可以进一步探索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大学创业教育中的实现模式,促进创新创业的官方推动与个人需求的有效协同,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创业教育,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创业教育创新发展之路,为世界贡献中国的创业教育方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雨洋[5](2017)在《延边二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而且还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学习语文的一个渠道与方法。学习现代文阅读可以多元化地增强高中生的综合语文素质。教师通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语文的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能力。新课标的理念是"全面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现代文阅读教学在遵循该理念的同时,也为学生拓宽了解科技及其他领域文化知识的渠道。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题目的分数占试卷总分数的比例较大,因此,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学生对于这类题理解的并不是很好,得分率很低。并且在2016年吉林省语文高考试卷,第一次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核心词汇。什么是语文素养?高中生通过学习现代文阅读应怎样提高语文素养,教师通过怎样的教学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本论文提出的重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是很少有人从养成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角度来思考现代文阅读教学。所以,当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并未取得新课标要求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改进教学方法,对现代文阅读的教育意义也认识不清,那么,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就很难培养。本论文一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首先就问题的提出阐明本论文的价值所在;然后介绍该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关于此选题研究的现状、研究的范围和方法以及主要概念界定。第二章简要说明高中现代文阅读和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第一节分析了延边二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现状。第三章第二节分别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论述了延边二中在现代文阅读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第四章分析延边二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时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大方面尝试提出解决对策,完善延边二中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更好地实施、发展、推进提供可行性建议。
陈碧君[6](2017)在《英语经济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汉译 ——“亚投行”专题新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期促进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许多国家欣然加入。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将亚投行视为现有多边机构的竞争对手。各国对亚投行持支持抑或反对的态度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本报告以亚投行专题英语经济新闻的翻译实践为基础,从《卫报》、《芝加哥论坛报》、《华盛顿邮报》和《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的官网上共收集了 20篇新闻报道作为翻译材料,然后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探讨转述言语的汉译。新闻语篇中多使用转述言语以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本文根据诺曼·费尔克拉夫的三维理论框架,通过新闻来源、转述内容和转述动词三个方面,举例分析了不同背景下,原作者和译者如何表达自身立场,以及译者如何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原作者在转述他人言语时传达了怎样的态度和立场:赞赏、贬低还是保持中立,而译者通过采用改译、增译、省译、词类转换等方法,希望尽可能地还原新闻话语背后的本质,帮助读者更好、更快速地把握报道的主旨和各方观点。
韩雯[7](2016)在《摇曳的舞魂 ——对四个“独立舞者”的舞蹈人类学研究》文中指出音乐人类学与舞蹈人类学从学科定位上来讲,都属于人类学的分支学科。由于舞蹈本身的特殊性,舞蹈肢体动作不像音符有乐谱那样容易记录,使得人类学家对舞蹈的关注和研究相对晚近,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树立自己的学说,舞蹈人类学作为新兴学科来到中国更是从干禧之年前后才开始。在国外已经有以该学科名称命名的英文着作出版。笔者在研究生期间尝试对英文原版进行翻译,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结合笔者对原着部分的翻译内容以及笔者在对舞蹈人类学名着和文献搜集基础上的整理与理解。这一部分一共七章,从“什么是舞蹈”开始分析舞蹈的本质和定义;再从人类学角度看待舞蹈,并定义舞蹈人类学;随后从历史沿革分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根据舞蹈人类学学科特殊性发展出来的研究方法,最后是舞蹈学科本身所带来特有的象征性意义和结构分析。本文第二部分对舞蹈人类学在中国的内地文献和理论研究进行分析;论文第三部分则基于舞蹈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国内地的“独立舞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对中国内地“独立舞者”的定义、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进行阐述,通过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对四位中国内地的“独立舞者”有全方位的了解,并从他们的学科背景、学艺环境、成长环境、创编风格、表演风格等方面中总结分析这些舞者将“独立舞者”作为职业选择背后的自由与自我和身心合一的精神趋向。
程园园[8](2016)在《《殖民美国指南》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为一篇翻译项目报告,该报告是在完成A Companion to Colonial America一书第十章Children and Parents的翻译实践后完成的。A Companion to Colonial America由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丹尼尔·维克尔斯编辑出版,全书共23篇文章,内容涵盖了殖民时期美国的政治、宗教、移民、性别、生态等多个领域,对于殖民美国的研究是重要参考资料。本书第十章Children and Parents从儿童地位、儿童教育、儿童劳力、亲子关系等方面描述了殖民时期美国儿童的生活,不仅具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对于现代儿童教育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项目报告的介绍,包括项目背景、项目来源、作者介绍、选择原因、项目意义和项目结构。该项目意义在于:第一,对想要研究殖民时期美国的学者来说是重要的参考文献,对于普通学者而言也是了解殖民时期美国的一个窗口;第二,对于现代人在儿童教育和亲子关系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第三,历史文化意义,人们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当时独特的儿童文化。第二部分是任务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管理;第三部分是质量控制,包括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的选择,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本翻译项目的难点在于对文章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长句的翻译,正式翻译前,译者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平行文本的阅读、术语表的制作以及翻译工具的选择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以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力求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达到对应效果。第四部分是译者在本次翻译实践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和仍待解决的问题。第一、表达能力的欠缺,受原文影响导致汉语表达不流畅;第二、知识储备的不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笔译还需要多阅读多积累;第三、准备工作与合作的必要性。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受到很多启发。明白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笔译,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双语转换能力,还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以及终身学习意识,以在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中提高翻译技能,取得长足进步。
戴娟[9](2016)在《齐泽克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从整体上来说,国内学界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将其理解为不符合现实的“虚假意识”,第二种是将其理解为由统治秩序所规定的合法化模式;第三种则将其和主体的生产相一致的思想或行为。但是无论如何理解,对于意识形态更多地还是注重其意识的层面而忽视了其他层面,同样尴尬的问题在于,国内学界对齐泽克思想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其独树一帜的意识形态理论,对于齐泽克的犬儒主义意识形态却鲜有人问津,即使是涉及到,也只是作为其意识形态研究的某一小个方面加以简单阐述,且阐述方式和内容往往都局限在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导言中的内容,但是,在如今的全球资本主义时代,这样的描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既低估了齐泽克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以至于无法更加深入地分析这一问题,同时也无法更加深入地理解当今社会。因为对当今全球资本主义时代来说,犬儒主义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实,而且其发挥作用的领域逐步扩大。在此现状下,有必要对齐泽克的犬儒主义意识形态重新进行梳理,并据此将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做了三种形态的划分:自在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作为“观念复合体的意识形态”;自为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意识形态”;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即犬儒主义意识形态。从犬儒主义意识形态出发,指涉意识形态的关键并不在于人们知或不知,而在于我们明明知道面具是假的,但还是依然带着面具前行。与此同时,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在吸收借鉴国内已有的理论成果基础上,认为国内研究高估了拉康在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中的地位,低估了斯洛特戴克的犬儒主义在其理论中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重新理解齐泽克的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同时以此推进国内齐泽克的理论研究。
杭翠翠[10](2014)在《济宁地区中小学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热点问题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国家颁布的三级课程管理(包括国家、地方和学校)模式,对实施地方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地方音乐资源来源于生活,其本质也反应了生活体现了生活。济宁地区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富有浓郁的地域性、草根性和开放性特点。运河文化作为济宁文化发展的根源,影响着历代济宁人民的生活。丰富的地方音乐资源是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济宁地方音乐课程资源、传承济宁地方音乐文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尽管在济宁地区一些学校穿插了地方音乐文化的教学,但是地方资源并未得到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或者说在教学过程中极少的涉及到地方音乐的教学内容,只是以零星、点缀的方式出现。因此,对该地区中小学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本土音乐课程资源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从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促进中小学发展、培养中小学生对家乡的认知感等视角阐述了研究的缘由和意义。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分析进行总结概括,确立了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第二、三部分:济宁地区音乐资源的概述。该章第一节对济宁地区现有的音乐资源进行简单的梳理济宁市霍家街小学、文昌阁小学为例,说明济宁地区音乐课程资源的实践状况以及济宁地区关于“乡间乡韵”教学课题的申报研究。对当前济宁市中小学音乐地方课程资源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以“阴阳板”为具体实例,探讨地方音乐资源是如何进行开展的以及传承阴阳板文化“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价值意义。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从学校的资源现状、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资源自身的特点4个方面来考虑资源的选择,对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进行探索,提出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策略。
二、由"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引发的一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引发的一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3)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新课程实施的现状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三)现存问题的思考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概况 |
(二)国外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概况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课堂观察法 |
第一章 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概述 |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理解 |
(三)教师课程理解 |
二、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解释学 |
(二)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三)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
三、教师课程理解的内容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内容 |
(三)课程实施 |
(四)课程评价 |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二、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调查现状及分析 |
(一)课程目标的理解 |
(二)课程内容的理解 |
(三)课程实施的理解 |
(四)课程评价的理解 |
三、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调查结论 |
(一)课程目标理解的问题表现 |
(二)课程内容理解的问题表现 |
(三)课程实施理解的问题表现 |
(四)课程评价理解的问题表现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问题表现的原因分析 |
一、课程理解的价值层面 |
(一)课程观主要表现为以知识理性为主 |
(二)教师职业情感缺失 |
(三)教师文化隔离 |
(四)教师文学知识底蕴不足 |
二、课程理解的外部支持层面 |
(一)语文课程标准不够明晰 |
(二)课程培训效果缺乏 |
(三)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 |
(四)学校课程管理以科层管理模式为导向 |
(五)教学任务繁重 |
第四章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对策 |
一、基于教师自身理念与能力方面 |
(一)增强教师课程意识 |
(二)促发教师自我激励 |
(三)践行课程反思行动 |
(四)提升文学知识底蕴 |
(五)加强文本的意义建构 |
(六)加强师生视域融合 |
二、基于教师间协作方面 |
(一)构建合作型教师文化 |
(二)促进课程设计者与教师的交流 |
(三)构建教研共同体 |
三、基于外部支持性方面 |
(一)增强语文课程标准的明晰度 |
(二)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
(三)提升课程培训的应用性 |
(四)实行民主的课程管理模式 |
(五)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视角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现状 |
1.1.2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
1.1.3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设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理论、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中国古代朴素的人本思想概述 |
2.1.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产生背景 |
2.1.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理论 |
2.1.4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创业教育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创业教育 |
2.2.2 创业教育模式 |
2.2.3 研究型大学 |
2.3 文献综述 |
2.3.1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及总体情况研究综述 |
2.3.2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综述 |
2.3.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应用研究综述 |
第3章 人本主义教育视角下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 |
3.1 人本主义与研究型大学及其创业教育 |
3.1.1 人本主义与研究型大学 |
3.1.2 人本主义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 |
3.2 人本主义教育视角下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 |
3.2.1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中的创业教育目标 |
3.2.2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中的学习者 |
3.2.3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中的课程内容与方法 |
3.2.4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中的教育资源与环境 |
第4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案例分析 |
4.1 美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背景 |
4.2 哈佛大学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案例 |
4.2.1 哈佛商学院创业教育背景 |
4.2.2 创业教育目标 |
4.2.3 创业教育学习者 |
4.2.4 创业教育课程与方法 |
4.2.5 哈佛大学创业教育资源与环境 |
4.2.6 哈佛大学案例总结 |
4.3 马里兰大学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案例 |
4.3.1 马里兰大学创业教育背景 |
4.3.2 马里兰大学创业教育目标 |
4.3.3 创业教育学习者 |
4.3.4 创业教育课程与方法 |
4.3.5 马里兰大学创业教育资源与环境 |
4.3.6 马里兰大学案例总结 |
第5章 中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案例分析 |
5.1 中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背景 |
5.2 清华大学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案例 |
5.2.1 清华大学创业教育背景 |
5.2.2 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目标 |
5.2.3 清华大学创业教育学习者 |
5.2.4 清华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与方法 |
5.2.5 清华大学创业教育资源与环境 |
5.2.6 清华大学案例总结 |
5.3 复旦大学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案例 |
5.3.1 复旦大学创业教育背景 |
5.3.2 复旦大学创业教育目标 |
5.3.3 复旦大学创业教育学习者 |
5.3.4 复旦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与方法 |
5.3.5 复旦大学创业教育资源与环境 |
5.3.6 复旦大学案例总结 |
第6章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视角的中美大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案例比较 |
6.1 中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背景比较分析 |
6.2 人本主义教育视角下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案例比较分析 |
6.2.1 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目标比较 |
6.2.2 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学习者比较 |
6.2.3 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与方法比较 |
6.2.4 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资源与环境比较 |
6.3 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差异原因分析 |
6.3.1 创业文化背景差异 |
6.3.2 创业历史生态氛围差异 |
6.3.3 中美两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差异 |
6.3.4 中美两国大学创业教育主导推动因素差异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贡献性 |
7.2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7.3 政策建议 |
7.3.1 进一步探索人本主义创业教育模式的实现途径 |
7.3.2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氛围 |
7.3.3 促进官方推动与个人需求的有效协同 |
7.3.4 扎根中国大地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创业教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学创业教育学生满意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创业教育有关文本信息词频分析 |
附录3: 马里兰大学“生活与学习”创业教育项目(Living and LearningPrograms)访谈 |
附录4: 哈佛大学、马里兰大学访谈提纲 |
附录5: 马里兰大学创业成果展示活动现场观察记录 |
附录6: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创业教育访谈提纲 |
附录7: 清华大学iCenter创客教育基金运维方案 |
附录8: 马里兰大学、哈佛大学创业教育邮件调研情况节选 |
(1) 马里兰大学调研对象的邮件回复: |
(2) 哈佛大学商学院调研对象的邮件回复: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
(5)延边二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新课标下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和语文素养的理论依据 |
2.1 新课标对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
2.2 新课标对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建议 |
2.3 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
第三章 延边二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 |
3.1 延边二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
3.1.1 延边二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情况的现状 |
3.1.2 延边二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
3.2 延边二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方法 |
3.2.1 课前渗透语文素养的方法 |
3.2.1.1 班级文化角字词积累 |
3.2.1.2 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
3.2.2 阅读教学课堂中加强语文素养的方法 |
3.2.2.1 开展诵读教学 |
3.2.2.2 培养探究能力 |
3.2.2.3 联系生活实际 |
3.2.2.4 重视课外延伸 |
3.2.2.5 关注情感发展 |
3.2.3 课后注重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教育 |
3.2.3.1 增加课后扩展阅读 |
3.2.3.2 搜集名篇佳作 |
3.2.3.3 多做读书笔记 |
第四章 延边二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存在的问题 |
4.1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青年教师缺乏经验 |
4.1.2 过分重视习题训练讲解 |
4.2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教学方法缺少多样化 |
4.2.2 教师角色定位略有偏颇 |
4.3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缺少现代文阅读时间 |
4.3.2 学生缺少生活常识积累 |
第五章 对延边二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建议 |
5.1 对学校的建议 |
5.1.1 多安排新老教师教学交流 |
5.1.2 举办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
5.2 对教师的建议 |
5.2.1 将多样化阅读教学引进课堂 |
5.2.2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
5.3 对学生的建议 |
5.3.1 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
5.3.2 关注社会体验生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6)英语经济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汉译 ——“亚投行”专题新闻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
2.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ext |
2.2 Introduction to Reported Speech in the Translation Text |
Chapter Three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3.1.1 Theoretical preparations |
3.1.2 Literature review |
3.1.3 Practical preparations |
3.2 Translation Process |
3.2.1 Making a term list |
3.2.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methods |
3.3 Proofreading Stage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of Reported Speech |
4.1 News Sources |
4.1.1 Direct sources |
4.1.2 Indirect sources and vague sources |
4.2 Reporting Contents |
4.2.1 Subsentential units of reporting contents |
4.2.2 Sentential units of reporting contents |
4.3 Reporting Verb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7)摇曳的舞魂 ——对四个“独立舞者”的舞蹈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田野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文献 |
中国内地舞蹈人类学相关文献搜集及分类 |
期刊类 |
1、舞蹈人类学学科在中国的解读 |
2、人类学视野下舞蹈文化的研究 |
3、舞蹈人类学视野下的舞蹈比较研究 |
国外舞蹈人类学文献搜集及说明 |
书籍类 |
中国内地独立舞者相关文献搜集与分类 |
书籍类 |
期刊类 |
1、中国内地独立舞者现状 |
2、中国内地现代舞创编与舞蹈小剧场 |
3、中国内地现代舞本体 |
4、现代舞身体语言 第一部分:舞蹈人类学 |
第一章 什么是舞蹈? |
第二章 用人类学的角度看待舞蹈 |
第三章 舞蹈人类学的定义 |
第四章 舞蹈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五章 舞蹈肢体动作的符号性象征 |
第六章 在文化语境中对舞蹈的结构分析 |
第七章 总结 第二部分:舞蹈人类学在中国 |
第一章 舞蹈人类学在中国的文献分析 |
第二章 舞蹈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第三部分:舞蹈人类学案例分析——中国内地的“独立舞者” |
第一章 何谓“独立舞者” |
第二章 “独立舞者”的历史源流 |
第一节 人人皆舞者 |
第二节 分化与分流 |
第三节 多数与少数 |
第三章 “独立舞者”的社会角色 |
第一节 职业定位 |
第二节 生存状态 |
第三节 社会影响力 |
第四章 “独立舞者”个案分析之——在身体与思想之间找平衡 |
第一节 那些年跳过的舞,走过的路:一个舞者成长史 |
一、协调的身体和自由的天性 |
二、保罗·泰勒的《海滨广场》、王玫的《雷和雨》与我的现代舞观 |
三、去海边的舞团跳现代舞 |
四、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一年 |
五、岔路口的抉择:去或留? |
第二节 适合自己身体的理论与技术:莫西·坎宁汉与我 |
一、回归校园,自由创作 |
二、再次回归校园,结缘坎宁汉 |
三、要一直跳下去,40岁再跳 |
第三节 案例分析——舞者的动作特点、创作风格与舞蹈观 |
第五章 “独立舞者”个案分析之二——跨界舞者的独特表述 |
第一节 心底的律动:始于兴趣的跨界与坚持 |
第二节 跳出舞团的生活与作为“独立舞者”的成长 |
第三节 将跨界进行到底 |
第四节 案例分析——舞者跨学科背景与他的创作观和理性思考 |
第六章 “独立舞者”个案分析之三——回归自己的身体语言 |
第一节 最美好的青春迷失在家庭破碎和感情失意中 |
一、“我跳舞因为我悲伤” |
二、记忆碎片:那些和亲情爱情有关的 |
三、消极的舞蹈观与自己的坚持 |
第二节 成为北漂是骨子里有的自由不羁:身体永远最诚实 |
一、第一个现代舞作品与对父母的承诺 |
二、在北京漂的日子痛并坚持着 |
三、回归舞蹈的意义:用身体去传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感知 |
第三节 案例分析——成长环境与舞者的创作表演观 |
第七章 “独立舞者”个案分析之三——流淌在身体里的童话 |
第一节 做行为艺术还是舞蹈艺术:被质疑与被接纳 |
第二节 摒弃舞蹈程式化训练给身体留下的烙印,不那么修饰的去舞蹈 |
第三节 案例分析——舞者的舞蹈创作观 |
第八章 当代中国内地“独立舞者”的精神趋向和艺术特点 |
第一节 相对自我vs绝对自由 |
第二节 身心并重的审美与文化观 参考文献 致谢 |
(8)《殖民美国指南》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来源与作者介绍 |
1.3 项目选择原因 |
1.4 项目意义 |
1.5 项目结构 |
第二章 任务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管理 |
第三章 质量控制 |
3.1 翻译重、难点问题 |
3.2 翻译理论与方法的选择与简述 |
3.3 理论方法的运用与重难点问题的解决 |
3.3.1 对专有名词的翻译 |
3.3.2 对长难句的翻译 |
3.3.3 需联系上下文进行翻译的字词 |
3.3.4 涉及特定文化背景的翻译 |
第四章 总结 |
4.1 翻译启示 |
4.2 翻译教训 |
4.3 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 |
附录二 (译文) |
致谢 |
(9)齐泽克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结构和核心观点 |
四、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概述 |
一、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思想渊源 |
1、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 |
2、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
3、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 |
二、齐泽克对意识形态的分类 |
1、自在的意识形态 |
2、自为的意识形态 |
3、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犬儒主义意识形态 |
第二章 何为犬儒主义意识形态? |
一、犬儒与犬儒主义 |
1、何为犬儒? |
2、犬儒学派的兴起 |
3、犬儒含义的发展变化 |
二、犬儒主义与当代意识形态 |
1、第欧根尼与斯洛特戴克:古今犬儒主义的流变 |
2、现代犬儒主义的兴起及其两种形式 |
3、“因为我不知道我信仰什么”:犬儒主义的实质 |
第三章 意识形态的幻象与后意识形态时代 |
一、意识形态的幻象 |
二、后意识形态时代 |
三、齐泽克犬儒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出发点:承认现有的商品关系和社会关系 |
2、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 |
3、齐泽克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济宁地区中小学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由、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一章 济宁地区地方音乐资源概述 |
第二章 济宁地区中小学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济宁地区中小学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现状调查 |
一、 以济宁市霍家街小学为例 |
二、 以济宁市文昌阁小学为例 |
第二节 案例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济宁地区中小学地方音乐资源课程开发设计------------以“阴阳板”为例 |
第一节 “阴阳板”开发实施的价值意义 |
第二节 “阴阳板”开发实施的建议 |
一、 教师的教育活动 |
二、 学生的学习活动 |
第四章 济宁地区中小学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选择 |
第二节 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
一、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
二、 发挥学生主动性,构建多元音乐课程内容 |
三、 课程开发内容由浅入深,循环渐进 |
四、 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
五、 有效的管理是课程开发推进的必要保证 |
六、 重视民间艺人在资源开发中的指导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由"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引发的一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流文化对朝鲜族舞蹈作品创作的影响研究[D]. 苏彦霏. 延边大学, 2021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D]. 杨杨. 北华大学, 2019(01)
- [4]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视角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 吴红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3)
- [5]延边二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 李雨洋. 延边大学, 2017(01)
- [6]英语经济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汉译 ——“亚投行”专题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 陈碧君.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7]摇曳的舞魂 ——对四个“独立舞者”的舞蹈人类学研究[D]. 韩雯.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殖民美国指南》翻译实践报告[D]. 程园园. 安徽大学, 2016(10)
- [9]齐泽克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 戴娟. 南京大学, 2016(05)
- [10]济宁地区中小学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杭翠翠. 曲阜师范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