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乐吗? ——《最小的媒体》《城市画报》

你快乐吗? ——《最小的媒体》《城市画报》

一、你快乐吗?——“最小资的传媒”《城市画报》(论文文献综述)

段珊[1](2021)在《《城市画报》对城市青年私生活空间的想象性建构》文中提出

文杨晓[2](2015)在《《城市画报》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中产阶层规模的扩大,国内兴起了一种以满足新阶层文化需求为目标的杂志形态,即城市生活类杂志。《城市画报》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以“反映现代都市年轻人的生活形态”为主要内容,以“新生活的引领者”为口号,旨在对城市生活和时尚趋势进行前瞻性观察,并为读者塑造及传播一种优雅精致的生活理念。《城市画报》作为一本城市生活类杂志在文本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它聚焦于城市、文艺、生活三大主题,在语言风格上呈现散文化特征,并重视情绪的表达;大篇幅的图片与色彩搭配更是尽显小清新之风。在文化内涵方面,《城市画报》体现了城市文化、小清新亚文化和消费主义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融。首先,通过拉斯韦尔5W模式对《城市画报》文化传播过程展开分析,可以总结出该杂志与其所传递的城市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共生关系,能产生双赢的价值。其次,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能帮助探究《城市画报》中小清新亚文化风格的特征及建构过程,即以正面建构的形式,从文字、摄影、服饰、音乐、电影、旅行者六个方面形成小清新亚文化的典型风格,并且在新环境下,这一风格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最后,《城市画报》的消费主义文化是通过显性消费资讯和隐形消费理念这两种方式表达出来的,尤其是通过宣扬生活方式来间接诱导消费,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在《城市画报》“引领新生活”的口号背后,也存在着价值的误导。不可否认,《城市画报》的编辑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同类杂志中独树一帜,但由于存在着内容娱乐化、选题同质化等现象,它也必须面对文化价值缺失以及新媒体冲击等问题。《城市画报》要想走出一条健康长远的发展之路,就必须思考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对策,在加强内容建设、重视选题策划之外,还要积极传播正确的生活理念,努力加强与新媒体的联动。

周宁[3](2015)在《《城市画报》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的内涵与外延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宽泛,适用的领域与行业也越来越广,就连媒体行业也纷纷变身为一个又一个的媒体品牌。可以预见,未来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必会迎来像商品一样的品牌大战,如何打造强势品牌将是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品牌”的一头是消费者,另一头是生产者,中间的桥梁就要靠“传播”来架起,将二者有机的联系起来,通过各种传播手段持续与目标受众进行交流,“品牌传播”自然就成了品牌战略和品牌经营中的重要因素。《城市画报》自1999年创刊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是一本广受城市年轻人好评的生活类杂志。《城市画报》在创刊一年后便瞄准了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因此不论是办刊,还是进行推广它都是围绕《城市画报》这个品牌进行的。可以说,《城市画报》以品牌为中心的经营和传播策略是杂志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城市画报》作为期刊杂志,本身就是媒体,代表了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使其较易产生影响和树立品牌,在品牌传播上具有先天优势。加之期刊杂志同时兼具文化属性与商业属性,可以在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基本要求时,通过多种传播策略和经营方式将品牌推广出去,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保持杂志的可持续经营。《城市画报》以精准的品牌定位,高品质的内容为品牌的塑造和影响力的形成提供保障,是品牌传播的基石。进入网络时代后,它重视新媒体在品牌传播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新媒体传播优势的充分运用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强化品牌传播力。再加上它以独具创造力的活动方式实现了与受众的良好互动,不但获得了品牌美誉度,提升了品牌价值,还体现了媒体品牌的社会责任感。《城市画报》全方位、立体化的品牌传播网络渐趋成熟,在行业内具有相对独特性,显现出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以《城市画报》作为个案,总共分为六章,研究思路依据上文对其品牌传播策略的分析进而展开,综合运用传播学、品牌学、广告学、营销学、编辑出版学等学科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进行研究,深入挖掘其品牌传播的策略,揭示其现实意义,为我国期刊杂志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周璇[4](2014)在《论《城市画报》对“新生活”的意义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媒介传播大繁荣,中产阶级崛起,城市消费能力普遍提升,消费文化广泛渗透.....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以提供城市生活类资讯,展现城市文化景观,推动城市新文化力量发展的城市生活类杂志应运而生。其中,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主办的《城市画报》杂志最具有代表性。创刊于1999年的《城市画报》将受众定位于渐渐成长为城市中坚力量的城市年轻人,尤其是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小资阶层。杂志历经三次改版,从初期的单纯提供城市生活娱乐消费资讯到发掘新的生活方式、传播新的生活理念,从“新生活的传播者”到“新生活的引领者”,我们可见《城市画报》在考量了读者物质与文化双重需求的前提之下,从消费资讯类杂志的单一定位向着多元化的发展。《城市画报》自创刊以来便致力于对“新生活”概念和意义的构建,这种“新生活”一方面描摹了城市年轻人的新生活面貌,同时也表达了其主体受众——小资阶层的价值诉求。而在2011年,《城市画报》在策划报道了一系列关于“新生活”的专题之后,全新创立了“生活美学”系列专题,杂志意义构建的重心开始向审美化的生活方式转移,杂志对“新生活”的意义增加了“生活美学”的内涵,并逐渐转向以“生活美学”为核心。《城市画报》所指向的生活美学概念并非其原创,而是对现有的生活美学的一种呼应和呈现。这种生活美学是机械时代艺术品可复制的现实与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化兴盛的结果,并反映了小资阶层的审美诉求和反抗。同时,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之下,《城市画报》所构建的生活美学意义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消费文化的特征。杂志所描述的审美化的新生活方式最终以商品或生活方式的消费呈现出来,对杂志受众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起到了诱导的作用。《城市画报》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将生活美学与消费相联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审美化生活理念、审美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多元融合,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发展,但就本质而言,这种生活美学只是消费主义文化的美丽外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以生活美学为基础的、《城市画报》所构建的“新生活”,在当下仍只是一种乌托邦的审美理想。

高翔[5](2014)在《走向“大众”的《城市画报》消费引导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画报》改版成立于1999年,是近年来国内崛起较早,发展较快的都市生活类杂志。鲜活、清新,感性等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曾一度被冠以“小资杂志”、“前卫杂志”。自创立以来,其凭借风格化明显的选题和报道角度,别具一格的文艺腔调,特别是对新生活方式和城市消费的引导,赢得了众多年轻读者的拥簇。2012年是《城市画报》成立以来的第十三年,也是改版之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着纸质媒体与新媒体间的融合,也使同类媒介内部的竞争趋于白热化。扩大读者群,从“小众”走向“大众”,寻找到一条更为合理的商业化运营道路,是纸质媒介想要立于不败之地的砝码。本文以《城市画报》为例,从平面媒体对于消费的引导这一维度入手,详细分析了其改版后内容,探究其如何将消费引导,读者需求,以及商业诉求有机结合,谋求杂志新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的把握和评价期刊杂志特别是城市生活资讯类杂志,在新媒介生态和消费观念变动的环境下,谋取自我改变和发展的未来之路。本论文共分以下章节:绪论,提出本论文的课题缘起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总结了当下学术界关于《城市画报》的研究维度;指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释了消费社会、消费文化的有关概念,并论述了媒体与消费文化的互动关系。第二章简要概述《城市画报》从成立以来,几次重大改版的历程和阶段,并着重勾勒了本次改版的过程和意义,特别是从基于“小众”走向“大众”的需求方面,分析了《城市画报》改版的驱动力。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通过定量以及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呈现了《城市画报》文本是如何引导消费的。从外部表现形式到内文主体内容,详尽分析了其对于消费的引导与呈现的特点。第四章是对于《城市画报》广告内容的分析,从表现类型、内容类型、性质类型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其广告在改版之后的对于消费的引导。结语部分归纳了《城市画报》本次改版的几点启示和反思。

杜世鑫[6](2015)在《城市美学视野下的《城市画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生活最重要的集聚地。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城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讨城市的存在和发展。《城市画报》是一份具有16年历史的城市期刊杂志,图文并茂地记录着关于城市中发生的点滴,在城市受众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城市画报》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城市画报》主要内容的图文风格和美学理念,也从中看到不同城市的变化和发展,让读者在阅读之中思考城市未来的发展。本文从城市美学角度出发,将《城市画报》中的主体内容分为建筑、人文和空间三部分进行分析。具有怀情结的建筑影像,记录了城市的历史和群体的回忆。同时,不同建筑的多元并存也塑造了一个具有和谐之美的城市,筑就居住的乌托邦。人本理念是《城市画报》中人文影像的主旋律,是通过对个体价值的张扬、自由生活理念的鼓励和多元的文化审美三个方面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主要分析《城市画报》中记录的第三空间影像,通过记录那些容易被大众忽视或遗忘的城市角落,发现城市中的缺失,带领读者看到一个全面真实的城市。在文章的最后一章分析了《城市画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从不同侧面对《城市画报》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城市画报》进行客观评价。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上升阶段,城市化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城市病”。研究《城市画报》的风格和理念对城市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性意义,特别是关于城市特色建筑的保护、城市化中个体合法利益的维护以及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构等方面都有着有益的启示。

王志娟[7](2007)在《解读《城市画报》的后现代文化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后现代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70年代即风靡整个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并于80年代迅速向世界其他地区渗透的一种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它于上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在文学、艺术、政治、教育、传媒等文化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并表现出一系列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城市画报》是国内近年来成长迅速、颇受年轻人欢迎的城市生活类杂志,它具有独特的报道视角、独特的报道选题以及感性、细小的叙事方式,加上它图重于文的视觉文化性质以及杂志中透出的消费主义文化和游戏精神,让它流露出后现代文化的特点,独具特色,一度被人冠以“新锐杂志”、“小资杂志”、“另类杂志”等称号,在时尚生活资讯类杂志中成为一支独秀。鉴于后现代文化的深刻影响力,尤其是和大众传媒结合后对大众传媒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城市画报》为个案,探究其后现代文化特征,以更客观更辩证地看待后现代文化对大众传媒的影响作用,从而探讨大众传媒特别是期刊杂志在汹涌的后现代文化冲击下如何吸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蔡骐,刘维红[8](2004)在《小资刊物:繁华背后的价值缺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中国,近十年来,有一类杂志异军突起,它们的销量之高,效益之好令其他杂志难以望其项背,《时尚》、《新周刊》及《城市画报》等便是它们的代表。由于其目标受众是新兴的“小资”阶层,因此也有不少人称之为“小资刊物”。小资刊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它们从无到有,从只现身高档社区、高级写字楼到遍布街头巷尾的大小书摊,呈现一派繁荣气象。那么,这些小资刊物得以产生与繁荣的土壤是什么?它们的传播实践有何独特之处呢?

梦远[9](2002)在《你快乐吗?——“最小资的传媒”《城市画报》》文中认为 “你快乐吗?”是《城市画报》的一句广告语,这句直接追问人心的广告语以及《城市画报》的形象代言人李艾,总是会在人们快要淡忘它的时候,占据各大传媒的一角,提醒人们注意它的存在。这本被《新周刊》评为“最小资的传媒”的半月刊,创刊于1999年10月,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它迅速地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并创造了小资的阅读情趣,让“小资”概念广为传播。《城市画报》卷首的“读者在线”栏目,曾登载过一封读者来信:“我只是需要那种感觉——光鲜的纸质和包装,看着杂志满溢的那种美丽的笑容和活色生香的物质(包括无数美眉和中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体现了它的热心读者的小资阅读方式——注重形式、消解崇高。

二、你快乐吗?——“最小资的传媒”《城市画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你快乐吗?——“最小资的传媒”《城市画报》(论文提纲范文)

(2)《城市画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城市画报》的发展历程与办刊理念
    第一节 《城市画报》的发展历程
        一、城市生活类杂志的兴起与发展
        二、《城市画报》发展的三阶段
    第二节 《城市画报》的定位与办刊理念
        一、受众定位
        二、办刊理念
第二章 《城市画报》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主题设置与行文风格
        一、主题设置:三大主题紧扣城市
        二、行文风格:重视感觉书写情绪
    第二节 图片选择与色彩搭配
        一、图片选择:讲究细节控制瞬间
        二、色彩搭配:清新明亮欢快活泼
    第三节 栏目设置与内容特色
        一、栏目设置:划分明确随需应变
        二、内容特色:系列报道长线作战
第三章 《城市画报》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城市画报》与城市文化
        一、城市杂志与城市文化
        二、《城市画报》中城市文化的传播
    第二节 《城市画报》与亚文化
        一、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
        二、《城市画报》中小清新亚文化风格的建构
        三、《城市画报》中小清新亚文化风格的解码
    第三节 《城市画报》与消费主义文化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和特征
        二、《城市画报》的消费主义特征
第四章 《城市画报》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城市画报》的现存问题
        一、内容娱乐化与选题同质化
        二、“新生活”背后的消费主义陷阱
        三、新媒体冲击下的传播困境
    第二节 《城市画报》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内容建设
        二、建构及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
        三、与新媒体建立良性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城市画报》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城市画报》的品牌发展历程
    1.1 《城市画报》杂志概况
    1.2 《城市画报》的发展分期
        1.2.1 前身《广东画报》 对外宣传窗口(1958年——1999年10月)
        1.2.2 重整旗鼓正式改版创刊(1999年10月——2000年3月)
        1.2.3 向外扩展树立品牌形象(2000年4月——2002年9月)
        1.2.4 稳固地位变身引领者(2002年10月——2012年6月)
        1.2.5 再迎挑战进入网络新时代(2012年7月——至今)
第2章 《城市画报》以精准的品牌定位贯穿品牌传播始终
    2.1 受众定位:城市年轻人
    2.2 内容定位:新生活
    2.3 个性定位:快乐
    2.4 价格定位:低价售卖
第3章 《城市画报》以独特的内容编辑奠定品牌传播基石
    3.1 具有消费特性的编辑理念紧扣品牌内容定位
        3.1.1 显性消费资讯报道
        3.1.2 隐性消费理念传达
    3.2 巧妙结合商业气息充实杂志内容
    3.3 精工细作的专题策划提升杂志内容品质
        3.3.1 专题策划的类别:城市、人物、生活
        3.3.2 专题策划的特点:选题新颖、角度全面、报道深入
    3.4 清晰的栏目设置集中展示杂志内容
    3.5 个性化的写作风格符合读者表达偏好
    3.6 独具匠心的图片选择传递杂志审美取向
第4章 《城市画报》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增强品牌传播力
    4.1 基于关系传播——微信运作模式渐趋成熟
        4.1.1 内容:注重策划 追求优质阅读
        4.1.2 营销:拍卖平台 带来新的盈利模式
        4.1.3 互动:纸质杂志的有效补充
        4.1.4 便利:服务号满足多元用户需求
    4.2 基于信息传播——微博推广更加便捷、高效
        4.2.1 持续发布新刊预告进行市场预热
        4.2.2 运用广播的特点宣传微信“午休狂拍”
        4.2.3 与粉丝、关注者的互动既活泼又亲切
        4.2.4 其他信息的扩散渠道
    4.3 基于群体传播——豆瓣网曾是线上狂欢聚集地
        4.3.1 与杂志目标受众定位吻合度高
        4.3.2 兴趣小组内容基本由用户生产
        4.3.3 联合推出年度阅读书榜
第5章 《城市画报》以出色的品牌活动丰富品牌传播网络
    5.1 iMART创意市集——年轻人的市集交流性创意平台
        5.1.1 鼓励原创精神有利于营造创新氛围
        5.1.2 活动举办常态化成为城市生活新去处
    5.2 荒岛图书馆——共建共享型民间公益图书馆
        5.2.1“有价值闲置图书”的共享平台
        5.2.2 聚拢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建设、共同经营
    5.3 荒岛音乐会——为原创独立音乐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5.4 快乐实习生——倡导以“快乐”为标准的工作体验
第6章 《城市画报》对我国期刊杂志品牌传播的启示
    6.1 明确品牌定位,为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打下基础
    6.2 深耕细作杂志内容,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
    6.3 善于运用新媒体,扩大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
    6.4 创新活动方式,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论《城市画报》对“新生活”的意义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研究起源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画报》对“新生活”的定义与意义构建
    第一节 《城市画报》对“新生活”的定义
        一、《城市画报》“新生活”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二、《城市画报》对“新生活”的定义
    第二节 《城市画报》对“新生活”的意义构建
        一、《城市画报》对“新生活”意义构建的理念变迁
        二、《城市画报》对“新生活”意义构建的具体呈现
第二章 《城市画报》对“新生活”的审美意义构建
    第一节 《城市画报》“生活美学”概念溯源
        一、生活美学: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二、生活美学的日常表现
    第二节 《城市画报》构建“新生活”审美意义的原因
        一、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受众价值诉求的驱动
    第三节 《城市画报》对“新生活”审美意义的具体构建
        一、城市之美——褪尽铅华的隐士之风
        二、生活之美——日常生活的质朴审美
        三、艺术之美——实用且美的生活设计
        四、创意之美——生活美学的商业趋势
第三章 反思《城市画报》对“新生活”的意义构建
    第一节 消费语境下《城市画报》对“新生活”意义的构建
        一、《城市画报》通过消费构建“新生活”意义
        二、《城市画报》通过消费构建“新生活”意义的具体方式
    第二节 《城市画报》“新生活”是一种乌托邦的审美理想
        一、“新生活”审美体验与品位的局限性
        二、“新生活”审美意义的主体是小资阶级
    第三节 《城市画报》对“新生活”的意义构建的现实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走向“大众”的《城市画报》消费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课题缘起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相关研究回顾
    0.3 研究方法
1 媒体文化与消费引导
    1.1 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
    1.2 媒体对消费文化的引导
2 坚守与改变:走向“大众”后的《城市画报》
    2.1 《城市画报》的第五次改版
    2.2 对消费的引领
    2.3 商业与新奇的结合
3 《城市画报》文本的消费引导分析
    3.1 《城市画报》的表现形式与消费引导
        3.1.1 封面:“商业”元素比重的上升
        3.1.2 图片:都市与自然的结合
    3.2 《城市画报》的主体版块与消费引导
        3.2.1 宏观透视:《城市画报》主体版块与消费引导
        3.2.2 微观探究:《城市画报》的封面故事与消费引导
4 《城市画报》广告的消费引导分析
    4.1 软广为王:《城市画报》广告性质与表现类型
    4.2 恋物美学:广告内容类型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城市美学视野下的《城市画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城市画报》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城市画报》概述
        一、《城市画报》历史与发展
        二、《城市画报》栏目概述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怀旧情结:《城市画报》中记录的建筑
    第一节 城市历史的记忆:《城市画报》中的历史建筑
        一、展示城市底蕴的历史建筑
        二、城市历史的记忆
    第二节 城市群体的回忆:《城市画报》中的记忆性建筑
        一、记忆性建筑
        二、承载群体回忆的记忆性建筑
    第三节 怀旧情结下形成的建筑和谐之美
        一、多样性建筑的和谐并存
        二、建筑与人的和谐相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以人为本:《城市画报》中记录的城市人文
    第一节 聚焦人物影像
    第二节 个体价值的尊重
    第三节 自由的生活理念
    第四节 多元的文化审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现城市的缺失:《城市画报》中记录的“第三空间”
    第一节第三空间:被忽视和遗忘的城市角落
    第二节 展现真实的城市
        一、被遗忘的特殊领域
        二、浮华背后的失落
    第三节 缔造小众群体的城市归属感
        一、小众群体的荒岛空间
        二、缔造小众群体的城市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画报》发展中的局限
    第一节 扁平化的叙述风格
    第二节 过高品质的生活定位
    第三节 消费理念的过度宣扬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解读《城市画报》的后现代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回顾与现状
    1.3 本文分析步骤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后现代文化概说
    2.1 关于“后现代主义”
    2.2 后现代文化概说
第三章 《城市画报》概述
    3.1 《城市画报》的发展历程
        一、《城市画报》杂志概况
        二、《城市画报》的发展素描
    3.2 《城市画报》的综合分析
        一、受众定位
        二、内容定位
        三、广告定位
        四、品牌营销策略
第四章 宏观透视——《城市画报》与后现代文化的融合
    4.1 视觉文化与大众传媒
        一、关于“视觉文化”
        二、视觉文化的后现代特征
    4.2 消费主义与大众传媒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和特征
        二、大众传媒的消费主义特征
    4.3 游戏精神与大众传媒
        一、关于“游戏精神”
        二、游戏精神的内涵诠释
第五章 微观解析——《城市画报》文本的后现代文化特征
    5.1 后现代文艺美学特征
    5.2 《城市画报》文本的后现代文化特征
        一、感性自由的叙述方式
        二、日常生活叙事
        三、审美平面化、多元化和语言被解构
        四、历史意识淡化仅着眼于当下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你快乐吗?——“最小资的传媒”《城市画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画报》对城市青年私生活空间的想象性建构[D]. 段珊.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城市画报》研究[D]. 文杨晓.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3]《城市画报》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 周宁. 河北大学, 2015(12)
  • [4]论《城市画报》对“新生活”的意义构建[D]. 周璇. 苏州大学, 2014(06)
  • [5]走向“大众”的《城市画报》消费引导研究[D]. 高翔. 辽宁大学, 2014(02)
  • [6]城市美学视野下的《城市画报》研究[D]. 杜世鑫.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7]解读《城市画报》的后现代文化特征[D]. 王志娟. 暨南大学, 2007(01)
  • [8]小资刊物:繁华背后的价值缺失[J]. 蔡骐,刘维红. 传媒观察, 2004(02)
  • [9]你快乐吗?——“最小资的传媒”《城市画报》[J]. 梦远. 出版广角, 2002(01)

标签:;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