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洋战争时期美英两国对国共斗争的态度及战后对华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袁青[1](2021)在《1941-1950年英国与国共两党关系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欢[2](2021)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幼年走向成熟、从低谷走向高峰的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长足发展,对外交往更是在这幅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彰显了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审时度势处理国际国内关系的能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直至新中国的建立,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竞争与合作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总结历史经验,阐释当代启示,会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大有裨益。论文以此为核心,首先从日本侵华导致中国外部民族矛盾激化、内部阶级矛盾尖锐的时代大背景,以及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出发,阐明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对实现抗日救亡,建立新中国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意义。继而通过梳理,明确了马列主义的外交思想是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渊源,近代西方和中国传统外交思想是文化渊源,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交往则是对外交往的实践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主旗帜,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人民革命的利益与要求。为实现争取外援,为抗日战争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这两大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认识和探索外部世界,处理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大指导原则:一是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并逐渐完善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二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中国革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需要国际力量的援助。在处理中国革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中国共产党奉行“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力更生是内因,争取外援是外因,只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才能赢得更多的外援;而更多的外援反过来又会促进自力更生。三是利用矛盾,为我所用。这项原则的提出和逐步贯彻到中共中央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教条主义束缚,走向成熟。以上对外交往的指导原则形成了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论文将其概括为三点,分别是: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反美的“中间地带[1]”战略;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2]”战略。首先,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苏联对外政策和共产国际七大策略路线的转变,契合了中国共产党转变对外政策的自身需求。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的召开,使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一直以来“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思想桎梏,决定通过联合英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来克服民族危机,解决国共问题。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构想虽已提出,实施起来却是一波三折。英美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对日绥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国共关系紧张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共产党一度抛弃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重回“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迅速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对日宣战。美国此时已成为对中国政局影响力最大的国家,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重提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国际统一战线战略的实质就是联合美国,其实施也主要是围绕对美政策所展开,但中国共产党始终视苏联为中国革命最可靠的盟友这一立场从未改变。其次,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战后人民渴望和平,苏美寻求妥协,国民党内战准备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经历了短暂的和平民主新阶段。但只要蒋介石国民党武力灭共的阶级本性不改变;美国扶蒋反共,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和附庸的对华政策的本质不改变,内战爆发就不可避免。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他指出:“美国和苏联之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非、亚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以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3]”。毛泽东认为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应是“中间地带”的国家与美帝国主义及其附庸之间的矛盾,具体到中国就是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据此,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着名论断。“中间地带”战略将斗争矛头直指美帝国主义,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战后欲突破美苏两个大国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垄断,走独立自主道路的诉求。再次,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冷战爆发并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暂时放弃“中间地带”理论,提出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表明了在美苏冷战中,中国共产党支持苏联的坚定立场。在以上对外交往原则和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进行了既合作又斗争的对外交往实践。中国共产党通过揭露和反对“远东慕尼黑”阴谋,采取坚持抗战的长期战略方针援助苏联卫国战争,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等行动践行了独立自主原则。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从美、英、苏等国寻求外援。通过利用美日、美蒋矛盾,处理“皖南事变”;利用美苏与国民党矛盾,化解第三次国共危机;利用美苏与苏蒋矛盾,争夺东北,践行了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接待埃德加·斯诺等国际友人和国际团体、组织,教育日本士兵成为反战勇士的“民间外交”,以及接待美军观察组派驻延安的“半官方外交”践行了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突破“中间地带”,与美蒋反动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冷战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支持苏联。通过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所取得的成就,把对外交往的历史经验归纳为四条: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二是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三是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四是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全面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成就和经验,对继承发扬对外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厘清新形势下做好外交工作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启示意义。论文最后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当代启示,即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重视开展民间外交;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郭维[3](2020)在《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文中研究表明昆明版《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中央直辖党报,在当时的云南新闻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报创刊于全面抗战时期,既是战时历史的重要叙述者,又是中央在昆的喉舌,其无论是人员构成还是新闻言论都带有浓厚的党办色彩,而相对次要的的广告和副刊版块则党性相对较弱,主要以提高报社收入和增进与读者间互动为办报目的。社论作为报纸的核心新闻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该报的立场。战时昆明版社论内容丰富,主要围绕着增强国民党影响力、加大抗战宣传力度和争取国际支持三方面展开讨论,充分体现了其政治性和民族性并存。昆明版社论立足于国民党中央方针政策的同时,其言论随着形势发展而发生微妙变化,党性愈加凸显,在抗战中后期发表了不少违背新闻原则的不实言论,但在民族存亡关头,该报社论不拘泥于为国民党宣传,亦积极进行抗战舆论引导,具有实际意义。此外,昆明版又是《中央日报》的地方分版,传达中央声音的同时,关注政策在云南地方之实施,体现了该报的党办色彩。本文运用图、表将战时昆明版社论概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理清其在不同时段的比重变化和走向。就昆明版与贵阳版的“七七”社论内容做详细对比,能大致了解两报战时意识形态的异同。
李国亮[4](2020)在《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遏制和最后击败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在反对国际绥靖主义、争取苏联及世界人民援助、推动英美加入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发展东方各民族反侵略统一战线等的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指导下,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思维及中国国内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后,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国际统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其理论内核、根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则是其内在气质、文化土壤。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统战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此外,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动及相互作用下,它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瓦窑堡会议召开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其思想具体表现为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到苏德战争爆发,其思想表现为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从苏德战争爆发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其思想体现为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英法在远东均有保全殖民地的意图,美日在经贸上又有密切往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扩张皆采取了妥协与绥靖的态度。从批评美国孤立主义者“不应隔岸观火”、批评英国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到揭露英日东方慕尼黑阴谋是完全损人利己的“坐山观虎斗”,再到揭穿、反对日美策动的东方慕尼黑新阴谋、严密关注美日谈判进程,奉劝美国不应与日本订立任何妥协,上述一系列实践均体现了毛泽东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期望各国能够同舟共济,反对以邻为壑。抗战时期,毛泽东正确处理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首先,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中共党内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得以树立和巩固,其与共产国际及苏联的关系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尽管这种弱化并不妨碍双方继续保持基于相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特殊关系)。其次,毛泽东也极为关注苏德战局的发展,并根据苏德战况灵活调整国共关系。抗战时期的国、共、苏、美三国四方是处在一种相互咬合的链条关系中。这一链条包含三个要素:欧战态势、日苏关系、国共关系。作用机制则为:欧战态势影响日苏关系,日苏关系又进而影响国共关系。因此,毛泽东关注苏德战况就是关注中共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再次,毛泽东在对苏联及共产国际开展的国际统战活动中突出体现了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在苏德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其提供了情报和军事等方面的援助。最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经历了由苏到美、由美到苏的转换过程,表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战思想并非缺乏现实主义的逻辑。抗战时期,毛泽东对美国的认知随局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对美国的形象认知实现了由帮凶到盟友的转变。皖南事变后,美国在调解国共冲突上的举动一度给毛泽东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由此他逐渐将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置于美国,不仅主动邀请中外记者团及美军观察组来延,而且在军事、政治上与之展开密切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共七大期间,随着美国对华政策日趋反动,毛泽东的对美统战策略也随之发生转变,即由刚开始的团结为主、斗争为辅转为斗争为主、团结为辅。抗战时期毛泽东也十分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揭示出中国民族解放经验对其他国家革命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此外,他还关心、支持、指导在华日本人民开展反战斗争,不仅阐述了运动的必要性、可能性、发展规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并大力援助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抗战时期毛泽东关注国际政治、军事局势乃是一种常态,他的很多决策都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三个极富代表性的案例来对此进行分析。第一,认同、支持同盟国的反法西斯世界战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社会舆论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过数次论战,借此可管窥这三种声音在当时社会的横向互动、竞争。此外,本文在论证毛泽东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的关注时,特别就中共“今年打垮德国,明年打垮日本”口号的出台、调整、废止,中共中央与各根据地的互动过程作了详细考察,揭示出了抗战时期中共决策、执行机制的复杂性。第二,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抗战时期,面对同盟国间的高层互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沉默,其在关注、评论的同时,于决策层面也给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第三,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本文通过考察毛泽东对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评价,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对联合国创建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面对国际形势剧变,毛泽东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经验、原则灵活运用到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实施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具体而言,其方法论原则可概括为: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毛泽东通过建立、驾驭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纵横捭阖、折冲尊俎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具体而言,其历史意义可概括为: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积累了经验、培育了人才、奠定了基础。新时代条件下,争取有利外部环境的共同诉求使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成为必要。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中蕴含的外交智慧及方法论原则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更为当前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因此,回顾研究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为新时代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把握世界前进大势提供了重要启示。
袁明杰[5](2020)在《1947年莫斯科外长会议与中国的护权运动研究》文中提出二战结束前夕,盟国为处理战后问题,在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上决定设立外长会议机制,国民政府接受大国邀请成为外长会议成员之一。1947年的莫斯科外长会议是外长会议机制的第四次会议,原定议程为9项欧洲问题。虽然中国没有参加此次会议,但是由于苏联外长提议将中国问题列入会议议程、敦促美国从中国撤军,引发了中国各方一系列的不同反应。其中,国民政府组织所谓的“护权运动”,表面上是在抗议苏联侵犯中国主权,实际上是维护美军留华。本文着重讨论莫斯科外长会议上美苏围绕中国问题的争论以及中国方面作出的反应,以分析战后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其作出评价。文章由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正文第一章重点对莫斯科外长会议讨论中国问题的经过作了介绍,同时也回顾了外长会议的设立以及中国对历次外长会议的参与和努力。在大国的排挤下,国民政府的与会目标均未实现,最终还失去了参与外长会议机制的机会。第二章主要论述中国各方力量对莫斯科外长会议讨论中国问题作出的反应及“护权运动”始末。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人士希望可以借外长会议的机会促使美国从中国撤军、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国民政府则在国统区各大城市组织反苏反共的“护权运动”,指责苏联侵犯中国主权的同时,又将矛头对准中共。第三章透过国民政府的“护权运动”考察战后中国与美、苏、英、法四大国的关系。国民政府为赢得内战,不仅维护美国单独干涉中国内政,而且在英法侵犯中国主权与领土的问题上选择性“护权”,以出卖香港、西沙的主权为代价,换取大国在莫斯科外长会议上的支持;而对于敦促美国撤军的苏联,国民政府则组织反苏的“护权运动”进行抗议。结语部分,是对莫斯科外长会议与“护权运动”的简要总结。国民政府在战后参与外长会议的过程中受到大国掣肘,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然而在内战中,国民政府依赖大国的支持,在“护权”的幌子下为美国辩护。在内战溃败之际,国民政府乞求大国进行干涉与调停,却被大国以不干涉中国内政的理由拒绝。国民政府依赖大国、出卖主权的外交彻底失败。文章认为,在大国关系中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
王鑫[6](2020)在《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美国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建立联系的关键时期,《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发行的中共党报,有关美国的报道是《新华日报》国际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新华日报》美国报道的梳理,既是对《新华日报》本身内容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对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研究的提升。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发行的党报,通过《新华日报》对美国相关报道的研究,也能够体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历程的变化,丰富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研究,也从历史的维度为今天的中美关系提供参照。《新华日报》的国际报道内容丰富,关于美国的报道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新华日报》有关美国的报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全面抗战期间诸多中美之间的重大事件都做了深入和细致的报道。在《新华日报》关于美国报道过程中,先后呈现了绥靖政策的代表、世界局势转换的重要角色、关键的反法西斯盟友等形象的转换。《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纸,通过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要求国际社会主持正义,共同制裁日本侵略,这是《新华日报》美国报道的主要目的。《新华日报》关于美国的报道体现出诸多特点,也为当下的舆论宣传提供了历史借鉴。《新华日报》的美国报道融入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和方法,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同时又兼顾了大后方的实际情况。它很好地结合了当时中国的抗战实际,加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联合了各种力量以对抗外敌。《新华日报》对美国报道的研究表明,我们不仅要重视舆论平台的建设,积极争取话语权;也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促进民间外交;更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服务国家大局。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美国报道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抗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
闫磊[7](2020)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文中研究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自身的革命理念紧密相关,换言之,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与制定的对外政策本身就是其追求革命目标的一部分。以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际共运的发展为背景,考察中共在探索对外政策方面的独立自主之路,是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列强诸国对中国社会控制之深,中国政局的变化深受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外关系错综缭乱,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在对外政策上长期保持了遵从苏联的基本方向。从本质上讲,中共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上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中国革命为中心,将世界革命与民族革命,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根据具体的实际形势,选取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区分内外,达到统战的目的。共产国际存在期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与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对国际共运的战略做了三次重大调整。这些战略转折深刻影响到中共的革命路线,几乎完全照应了中共革命的三个时期:大革命时期;苏维埃革命时期;抗战时期。第一次转折是在1921年前后,列宁与共产国际从发动欧洲范围的世界革命转向东方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将东、西方两种性质的革命统一于世界革命的进程中。受此指导,中共成立初期的革命路线确定为与民族资产阶级组成联合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比较而言,在革命的双重任务中,中共赋予了对外反帝以更为重要的意义。第二次转折是在1928年完成的,共产国际六大以“第三时期”为理论依据,形成了中期“左”倾路线。中共受此理论的影响,按照苏维埃革命的要求推行了两次“左”倾进攻路线。这期间,作为区域政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根据列宁主义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虽然仍饱含反帝卫苏的内容,但逐渐将重心转向抗日。第三次转折是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提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中共也根据国际七大的精神提出了具有统战性质的抗日外交政策。尽管在“慕尼黑协定”出台后,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中共对国民党和英美国家亦实行戒备。但此后以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为标志,特别是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意识到在革命立场上与共产国际根本相异,进而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以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内容的思想教育运动。同时,在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也走出了全面的、自主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外政策与世界革命相联系,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又成为对内革命路线制定的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探索出的外交道路与形成的外交思想,可总结为:将世界革命与国家革命,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策略,积极利用国际局势与中外关系中一切有利因素,贯彻以统战思想为革命服务。在思想成果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的历史时段观照,本文最后从外力与内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对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认识的演变,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外思想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三个角度,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杨淑慧[8](2020)在《1931-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1年至1941年间的中美关系复杂多变,同时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发展轨迹也是根据美国利益的抉择而演变进行的。远东危机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在日本和国际形势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美国面对日本对华的侵略行径,在国际形势和国内局势的综合考虑下,华盛顿政府决定对日本侵华行为采取“不承认主义”政策,它是此时美国远东外交中理想主义与现实利益相结合的产物。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面对国内经济困境其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由此也就决定此时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面对中国问题,罗斯福政府在继续上任政府“不承认主义”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不干涉”政策,但美国的不干涉不等于对中国问题的置之不理,在涉及自身利益时,美国政府还是会采取积极措施来与华合作,棉麦借款和《中美白银协定》的签订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卢沟桥事变爆发初期,美国在对华问题方面继续坚持消极的不干涉政策,但面对此时日本企图建立亚太霸权的野心和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美国开始突破孤立主义的桎梏并转变对华政策进行实质性的支持。1939年欧战爆发后,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军事同盟,日本以《基本国策纲要》为基础,目的是迅速结束与华战争并确定南下方针。此时美国深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于是美国为避免欧亚两线作战便开始采取积极的对华政策援助中国,试图将日本拖垮在中国战场无暇再顾其他。这一时期美国对华的支援为中国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予有力的支持与帮助,并给中国人民增添了抗战的决心和信心。当然,十年间不同时期美国对华政策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不论其如何演变与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维护自身利益并使其利益最大化。
刘雅楠[9](2019)在《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研究(1945-1952)》文中研究表明江户幕府末期至二战结束,日本对其周边地区和邻国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领土扩张。幕末及明治初期,日本通过与相关国家的外交谈判以及所谓“无主地先占”,陆续将今北海道、千岛群岛、小笠原等邻近日本传统疆域但归属相对模糊的领土纳入本国版图。继而,明治政府无视琉球王府反抗及清政府抗议,以武力为后盾吞并位于中日之间的琉球群岛,将原琉球国主体疆域改为日本冲绳县。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后期,明治日本两度携战胜之威,分别占据位于台湾与冲绳之间的钓鱼岛、日本与朝鲜半岛之间的独岛(日称“竹岛”)。这两次战争之后,日本还分别攫取中国台湾、朝鲜半岛等大片领土。其后,日本的对外扩张逐渐演变为对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的全面入侵。直至二战结束,日本的长期扩张才受到中、美、英、苏等二战主要盟国有效遏制。战败投降之后,尤其是在战后初期的媾和进程中,日本政府谋求最大限度地保留此前处于日本统治下的领土,以此为基调拟定相关领土政策。二战之后,与日本相关的领土纷争,均与战后初期的旧金山媾和直接或间接相关。依据二战主要盟国1945年7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战后日本可以保留的领土将限定在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岛以及由主要盟国决定的“其他小岛”。1952年4月《旧金山和约》(以下简称“和约”)生效后,日本脱离被占领状态并恢复国家主权。然而,本应在战后初期对日媾和进程中解决的领土问题,陆续转变为日本与相关国家间的主权纷争。这些纷争既与近代日本的领土扩张相关,也与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有着直接因果关联。作为多数二战盟国与日本结束战争状态的法律文件,“和约”既未规定日本国界,也没有触及要求日本放弃的领土的地理范围及归属对象。而且,战后以来与日本存在领土问题的当事国之中,中国、韩国、苏联(俄罗斯)均非“和约”签字国。日本恢复独立后,以“和约”模糊的领土条款为依据,继续向美国、苏联(俄罗斯)、韩国、中国等相关国家,索取或争夺奄美、小笠原、冲绳、南千岛群岛、独岛、钓鱼岛等领土。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与“和约”领土条款形成过程关联密切。二战结束后,日本并未采取坐等在媾和条约上签字的被动姿态。签署投降书的次月,日本政府即着手研判二战盟国的对日媾和方案及日本的对策。1945年下半年,外务省提议顺从或配合二战盟国的对日领土处置,以免招致更为严厉的处罚。其后,随着国际局势剧烈变化,日本政府转为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日本统治下的领土”为目的,不断调整在领土问题上的争取策略。1946年5月,第一次吉田茂内阁提出,以《波茨坦公告》为依托,极力拓展“公告”允许日本保留的“其他小岛”范围。其后,吉田茂、片山哲、芦田均相继出任首相,日本政府围绕领土等媾和议题,与主要盟国驻日代表展开试探性交涉。1948年10月,吉田茂第二次组阁并长期执政至旧金山媾和完成之后。同月,美国政府正式决定暂时搁置对日媾和并大幅调整对日政策。随着日美关系逐渐由二战时的敌国转变为冷战下的盟友,吉田茂内阁愈发明晰地以美国为媾和进程中的主要交涉对象。最终,吉田内阁以在安保、军备等议题上的妥协,推动美国部分接纳日本的领土诉求。美日两国围绕和约草案多次协商之后,在表面上将相关“问题领土”均以“不明确规定归属对象及地理范围”的模糊形式予以处理,在实际上则达成若干秘密谅解,并为日本的继续争取预留空间。日本恢复独立后,谋求将《旧金山和约》领土条款的模糊空间转化为现实利益,相关领土纷争在这一过程中陆续走上前台。战后初期,日本以最大限度保留其幕末以来的扩张所得为目的,审视相关领土问题并制定争取策略。这与《旧金山和约》领土条款的模糊性,与相关领土纷争的产生及复杂化,均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因果关联。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既可以说是近代日本对外扩张的归结,也可在很大程度上视为日本恢复独立后相关领土问题的起点。
刘泽源[10](2019)在《“史迪威事件”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及中国共产党的因应》文中提出战后几十年以来,中美关系的走向一直受抗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因此学界对当时的美国、蒋介石国民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这三方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以美国驻华代表史迪威与国民政府最高统帅蒋介石为主角的“史迪威事件”,作为抗战胜利前的重要历史转折点也受到了学界的重点关注。本文以“史迪威事件”为视角,通过研究美国在这一事件爆发前后对华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的及时因应,来总结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特点,并探析中共与美交往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外交经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史迪威因中美合作的需要而被派往中国,负责协助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作战。因工作目标与利益需求的差异,同时受中国共产党在华优异表现的影响,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摩擦不断,最终导致了“史迪威事件”的发生。这一事件背后具有深远的历史逻辑。早在鸦片战争时期美国就已经加入到老牌西方列强在亚洲的利益角逐之中。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力图通过“绥靖政策”与日本共享在华利益。然而,法西斯日本的贪婪野心迫使美国与中国结盟,美国在“现实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寻求与国共双方进行合作。而在“史迪威事件”发生后,美国大幅度调整对华政策,彻底走上了“扶蒋反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年轻的政党,在抗战爆发后,受意识形态影响对美持有较深成见。但因苏联与日本勾结的现实情况,不断成熟的中共及时调整与美接触态度,积极因应美国对华政策,为抗战的最终胜利而寻求双方合作。中国共产党在与美国接触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对于美国抗战胜利前的“扶蒋反共”政策,中共表示了坚决的反对。总结美国对华政策可以发现,矛盾心理是美国对华政策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它反映了美国在华一以贯之的利益至上的强权心态。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内战不仅证明了美国对华政策中长期目标的彻底失败,也突显了美国在华政策的严重失误。中国共产党在残酷的战争局势下经历了恶劣的外交环境,但中共坚持不懈、砥砺前行,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美英两国对国共斗争的态度及战后对华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美英两国对国共斗争的态度及战后对华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延安时期 |
二、对外交往 |
三、战略 |
四、对外交往战略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硏究方法 |
第五节 重难点与创新点、不足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缘起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 |
二、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 |
三、抗日建国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和文化渊源 |
一、理论渊源——马列主义外交思想 |
二、文化渊源——近代西方与中国传统外交思想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与共产国际的交往 |
二、与苏联的交往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原则与战略方针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 |
一、争取外援,为抗战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 |
二、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原则 |
一、独立自主 |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 |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 |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 |
二、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方针 |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实践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原则的践行 |
一、独立自主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方针的实践 |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的实践 |
二、突破“中间地带”的革命实践 |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的实践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 |
一、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二、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
三、扩大了国际影响,树立了党的正面形象 |
四、确立了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构架 |
五、提出了对外经济交往思想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二、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 |
三、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 |
四、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 |
二、重视开展民间外交 |
三、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的创刊及发展 |
第一节 抗战前《中央日报》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昆明版《中央日报》创刊 |
第三节 昆明版《中央日报》经营概况 |
一、广告与发行 |
二、副刊与专刊 |
三、报纸更正 |
第二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总览 |
第一节 社论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社论形式的统计 |
第三节 社论题材类型的演变 |
第四节 社论题材的分类概述 |
第三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国民政府政策宣传 |
第一节 宣扬国民党党义 |
第二节 宣传文化统一性 |
第三节 加强国家总动员 |
第四节 关注云南限价政策之实施 |
第四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抗战宣传 |
第一节 揭露日寇暴行 |
第二节 声讨汪精卫集团 |
第三节 宣传日本国内危机 |
第四节 争取经济战之胜利 |
第五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国际宣传 |
第一节 剖析苏日、美日关系 |
第二节 关注太平洋战局发展 |
第三节 宣扬中国与友邦的友谊 |
第四节 争取国际支持 |
第六章 昆明版与贵阳版社论之比较 |
第一节 宣传内容的整体分析 |
第二节 “七七”社论的文本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
(一)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史料 |
(二)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二、列宁:“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继承发展 |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的借鉴吸收 |
一、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联盟”思想 |
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 |
第三节 对中国共产党国内统战工作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 |
一、对大革命时期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经验教训的汲取 |
二、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错误的批判总结 |
三、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借鉴发挥 |
第二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1935 年 12 月—1939 年 9月) |
一、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
二、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初步阐述 |
三、“不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拥护国际和平阵线 |
四、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提出争取外援办法 |
第二节 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1939 年 9 月—1941 年 6 月) |
一、用革命的统一战线对抗反革命的统一战线 |
二、利用矛盾,部分突破共产国际指示 |
第三节 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 年 6 月—1945 年 8 月) |
一、重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二、关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发展与扩大 |
第三章 反对国际绥靖主义 |
第一节 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一、委婉、私下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二、直接、公开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第二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 |
一、国民党反共投降危险的国际背景 |
二、拉开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序幕 |
三、掀起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高潮 |
四、落下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帷幕 |
第三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
一、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
二、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的缘由 |
第四节 关注、批评美日谈判 |
一、“劝告英美勿对日容忍,勿蹈张伯伦覆辙” |
二、“美国绝不应听信日本的阴谋,与日本订立任何的妥协” |
第四章 正确处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 |
第一节 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 |
一、灵活抵制苏联、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 |
二、开展整风运动,强化独立自主政治路线 |
三、支持共产国际解散,终止双方从属关系 |
第二节 声援苏联卫国战争,调整国共关系 |
一、关注苏德战局,坚信苏联必胜 |
二、纠正党内悲观情绪,鼓舞全党必胜信心 |
三、明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相结合 |
第三节 坚持爱国主义,践行国际主义 |
一、坚持爱国主义,婉拒苏方不合理要求 |
二、践行国际主义,战略策应苏军 |
第四节 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与回归 |
一、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 |
二、苏联重拾远东影响力 |
三、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回归 |
第五章 争取、开展同美国的合作 |
第一节 对美国形象认知的转变 |
一、批评美国充当日本侵华帮凶 |
二、“应与英美作外交联络” |
第二节 从中外记者团到美军观察组 |
一、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 |
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 |
第三节 借助美国调处,促进国内政治改革 |
一、签署《延安协定草案》 |
二、“必须攻掉”美国政府的扶蒋主张 |
第四节 批评、应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
一、美国对华政策从扶蒋容共滑向扶蒋反共 |
二、“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 |
第六章 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及日本人民反战运动 |
第一节 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一、组织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 |
二、关心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
第二节 支持日本人民开展反战运动 |
一、阐述支持日本人民反战运动的缘由 |
二、提出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 |
三、援助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 |
第七章 关注、参与国际政治、军事局势 |
第一节 认同、支持同盟国反法西斯世界战略 |
一、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论战 |
二、关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 |
三、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阴谋 |
第二节 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 |
一、对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二、对开罗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三、对德黑兰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四、对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第三节 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 |
一、关注联合国创建事宜 |
二、“旧金山会议我们要参加” |
第八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
第一节 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 |
第二节 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 |
第三节 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 |
第四节 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 |
第五节 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 |
第六节 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 |
第九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 |
二、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三、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 |
四、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 |
五、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积累经验、培育人才、奠定基础 |
第二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启示 |
一、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 |
二、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 |
三、为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年谱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1947年莫斯科外长会议与中国的护权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1947 年莫斯科外长会议及其对中国问题的争论 |
1.1 外长会议机制的设立 |
1.2 中国与外长会议 |
1.3 莫斯科外长会议的召开及其对中国问题的争论 |
第二章 中国对外长会议讨论中国问题的反应及“护权运动”始末 |
2.1 中国各界对外长会议讨论中国问题的反应 |
2.2 “护权运动”始末及其影响 |
第三章 “护权运动”映射下的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 |
3.1 中美关系 |
3.2 中苏关系 |
3.3 中英关系 |
3.4 中法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美国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重难点 |
1.3.3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华日报》的创立与国际报道 |
2.1 《新华日报》的创立 |
2.1.1 《新华日报》的创立背景 |
2.1.2 《新华日报》的办报思想 |
2.2 《新华日报》的国际报道 |
2.2.1 《新华日报》国际报道的消息来源 |
2.2.2 《新华日报》国际报道的主要国家 |
第3章 《新华日报》的美国报道内容 |
3.1 版面设置与报道数量 |
3.1.1 版面设置 |
3.1.2 报道数量 |
3.2 报道内容 |
3.2.1 政治 |
3.2.2 军事 |
3.2.3 外交 |
3.2.4 经济 |
3.2.5 其他 |
第4章 《新华日报》报道中的美国形象 |
4.1 绥靖政策的代表 |
4.1.1 美国对中日战争的“局外中立” |
4.1.2 对美国绥靖政策的批评 |
4.2 世界局势转换的重要角色 |
4.2.1 美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
4.2.2 期望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4.3 关键的反法西斯盟友 |
4.3.1 美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4.3.2 赞扬美国成为反法西斯盟友 |
第5章 《新华日报》美国报道的特点与启示 |
5.1 《新华日报》美国报道的特点 |
5.1.1 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与方法 |
5.1.2 与战时美国对华政策变化密切相关 |
5.1.3 兼顾了大后方的特殊情况 |
5.2 《新华日报》美国报道的启示 |
5.2.1 重视舆论平台建设,积极争取话语权 |
5.2.2 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促进民间外交 |
5.2.3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服务国家大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7)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2 学术前史 |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
1.4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概念的解释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共产国际成立初期的战略转变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1921—1927) |
2.1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反帝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
2.1.1 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战略的调整 |
2.1.2 东、西方革命战略决定的革命路线 |
2.1.3 世界革命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
2.2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
2.2.1 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与中共联俄反帝对外政策的初步提出 |
2.2.2 中共对外反帝的目标与策略 |
2.2.3 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反帝主张的激进与妥协 |
2.2.4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对社会民主党的认识与态度 |
2.3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内涵解析 |
2.3.1 民族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认识 |
2.3.2 反帝与打倒军阀的关系 |
2.3.3 对外政策中的苏俄因素 |
第3章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路线与中共苏维埃革命前期的对外政策(1927—1935) |
3.1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理论的形成 |
3.1.1 重提进攻路线和强调保卫苏联 |
3.1.2 “第三时期”理论 |
3.1.3 新的反帝路线 |
3.2 苏维埃革命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毛泽东的独立探索 |
3.2.1 共产国际主导中共六大和中共放弃反帝统战策略 |
3.2.2 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下中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世界革命思想 |
3.2.3 毛泽东独特的对外认识与策略 |
3.3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外交政策与长征中的对外方针 |
3.3.1 中共对“九·一八”事变的应对 |
3.3.2 以苏联为榜样:区域政权形态下的对外政策 |
3.3.3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北上抗日与打通苏联 |
第4章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确立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转变(1935—1937) |
4.1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战路线形成的内部动因与矛盾 |
4.1.1 共产国际政策转变的内部动力 |
4.1.2 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的内部矛盾 |
4.2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外政策的转变 |
4.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开端 |
4.3.1 中国共产党形成以抗日为中心的对外政策 |
4.3.2 国际统战性质的外交方针: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 |
4.3.3 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新认识:毛泽东与史沫特莱的谈话 |
第5章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反复(1937—1941) |
5.1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 |
5.1.1 坚持统一战线,不放弃争取外援 |
5.1.2 坚持独立自主,不可依赖外援 |
5.1.3 民间外交到官方接触:卡尔逊到访延安 |
5.2 共产国际路线倒退及其对中共外交政策的影响 |
5.2.1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 |
5.2.2 中共支持苏联与德订约 |
5.2.3 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中共转向“革命外交” |
5.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初步形成 |
5.3.1 “新民主主义论”的对外方针 |
5.3.2 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中的外交策略 |
5.3.3 中共对美、苏与日接触的不同认识及对策 |
第6章 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的外交(1941—1945) |
6.1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自主性与全面性 |
6.1.1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6.1.2 中共对共产国际再提保卫苏联的应对方针 |
6.2 世界局势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挑战与机遇 |
6.2.1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 |
6.2.2 共产国际解散及中国共产党对苏关系的变与常 |
6.2.3 中国共产党再次运用外交途径打退第三次反共高潮 |
6.3 中国共产党对美苏对华新政策的迎拒与选择 |
6.3.1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与美合作 |
6.3.2 中国共产党与美观察组的接触及“联合政府”的提出 |
6.3.3 赫尔利调解失败后中共对美认识的改变 |
6.3.4 苏联重新介入远东和中共对外联苏反美 |
第7章 总结 |
7.1 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审视中共革命道路 |
7.2 中国共产党对外思想中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观念的演变 |
7.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外政策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1931-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论文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九一八”事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
第一节 事变发生后中美两国的反应及策略 |
第二节 “不承认主义”声明 |
第三节 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因素 |
第二章 罗斯福执政初期的美国对华政策 |
第一节 罗斯福政府初期的与华外交 |
第二节 美国的“不干涉主义”政策 |
第三节 美国与华经济合作 |
第三章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后美国政府的反应与策略 |
第二节 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
第三节 美国对华经济援助 |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前夕的美国对华政策 |
第一节 二战爆发后美国援华抗战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美国对华援助内容 |
第三节 美日谈判中的美国对华关系 |
第五章 1931—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特点 |
第一节 不同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特点 |
第二节 1931—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呈现的共同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研究(1945-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现状 |
0.3.1 国内学界 |
0.3.2 日本学界 |
0.3.3 其他国家部分研究成果 |
0.4 研究思路 |
0.5 研究方法 |
0.6 主要创新 |
0.7 研究难点 |
0.8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近代日本的领土扩张(1854.03-1945.09) |
1.1 对邻近地区扩张 |
1.1.1 幕末明治初期占据邻近岛礁 |
1.1.2 明治时期武力侵吞邻国领土 |
1.1.3 一战期间入侵中国及西太平洋 |
1.2 二战期间全面扩张 |
1.2.1 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
1.2.2 侵占东南亚及太平洋岛屿 |
1.2.3 拟让渡部分领土 |
1.3 日本版图有待盟国商定 |
1.3.1 主要盟国对日处置构想 |
1.3.2 盟国初步限定日本版图 |
1.3.3 日本丧失领土等国家主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力避严惩到尝试争取(1945.09-1946.05) |
2.1 日本领土政策制定背景 |
2.1.1 主要盟国对日实际处置 |
2.1.2 东久弥宫内阁尝试保留部分小岛 |
2.1.3 盟总限定日本政府施政范围 |
2.2 以避免严厉剥夺为首要目标 |
2.2.1 日本领土政策的拟定机构 |
2.2.2 条约局建议顺从盟国处置 |
2.2.3 政务局提出为对日处置设限 |
2.3 币原内阁探索重获部分小岛施政权 |
2.3.1 允许日本施政的“约一千个小岛” |
2.3.2 条约局提出确保“重要小岛” |
2.3.3 伊豆诸岛施政权失而复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展开试探性交涉(1946.05-1948.10) |
3.1 吉田茂与芦田均接力拟定交涉策略 |
3.1.1 干事会提出极力扩大允许日本保留的范围 |
3.1.2 第一次吉田内阁关于领土问题的资料准备 |
3.1.3 芦田均初步拟定对盟总及美国的交涉方案 |
3.2 芦田均对盟总及美国展开试探性交涉 |
3.2.1 以“其他小岛”为主要诉求 |
3.2.2 “芦田备忘录”被盟总退回 |
3.2.3 尝试以基地权换取保留冲绳 |
3.3 基本确定争取冲绳的策略 |
3.3.1 “天皇口信”提议以使用权换主权 |
3.3.2 日本政府调整相应领土对策 |
3.3.3 初步确定对美双边交涉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初步实现领土诉求(1948.10-1951.08) |
4.1 以日美交涉为前提调整对策 |
4.1.1 吉田茂内阁转向片面媾和 |
4.1.2 外务省争取独岛及对马岛 |
4.1.3 日美两国确立双边协商框架 |
4.2 吉田茂与杜勒斯交涉领土问题 |
4.2.1 “A作业”试图全面争取被占岛屿 |
4.2.2 “D作业”以美占岛屿为主要对象 |
4.2.3 “临时备忘录”未规定日本放弃冲绳 |
4.3 日美商定“和约”草案领土条款 |
4.3.1 美国草案为日本预留争取空间 |
4.3.2 英国草案领土条款未被采纳 |
4.3.3 最终草案基本接纳日本的诉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的延伸 |
5.1 吉田内阁继续拓展争取空间 |
5.1.1 《旧金山和约》未解决领土问题 |
5.1.2 吉田内阁阐明日本政府领土诉求 |
5.1.3 日美同意虚化对冲绳等岛屿托管 |
5.2 日本持续谋求领土利益 |
5.2.1 继续向美国索取冲绳等岛屿 |
5.2.2 向中韩两国争夺钓鱼岛和独岛 |
5.2.3 对苏(俄)领土诉求呈退缩趋势 |
本章小结 |
终章 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的影响 |
6.1 催生“和约”模糊领土条款 |
6.2 使相关纷争错失解决时机 |
6.3 阻碍日本与邻国和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史迪威事件”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及中国共产党的因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1.2.2 海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重点和难点 |
1.3.3 可能的创新与特色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史迪威事件”始末及中共因素的影响 |
2.1 “史迪威事件”始末 |
2.1.1 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与冲突 |
2.1.2 “史蒋矛盾”的不断升级 |
2.1.3 “史迪威事件”的终结——史迪威被召回 |
2.2 “史迪威事件”中的中共因素 |
2.2.1 史迪威对中共认知的形成 |
2.2.2 “偏袒中共”为“史迪威事件”埋下伏笔 |
第三章 “史迪威事件”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
3.1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美国对华政策 |
3.1.1 美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角逐亚洲利益 |
3.1.2 美日勾结共享在华利益 |
3.1.3 美国逐步放弃“绥靖政策” |
3.2 史迪威在华期间的美国对华政策 |
3.2.1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迫使美国采取“抗日援华”政策 |
3.2.2 史迪威在华坚决执行“现实主义”态度下的联共政策 |
3.3 美国在“史迪威事件”后大幅度调整对华政策 |
3.3.1 美国在“史迪威事件”中向国民政府妥协 |
3.3.2 美国调处国共关系失败并彻底走上“扶蒋反共”道路 |
第四章 “史迪威事件”前后中共灵活因应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
4.1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中共抗日外交政策 |
4.1.1 寄希望于苏联并反对与美结盟 |
4.1.2 中共因现实情况抛弃对美固有成见 |
4.1.3 苏日中立条约促使中共转变对美态度 |
4.2 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共对美坚持同盟立场 |
4.2.1 太平洋战争爆发使中共与美站在同一阵营 |
4.2.2 中共对美“现实主义”态度的回应 |
4.3 “史迪威事件”后中共对美“扶蒋反共”政策的因应 |
4.3.1 赫尔利加速中共与美关系决裂 |
4.3.2 中共坚决反对美国“扶蒋反共”政策 |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及中共因应之评述 |
5.1 美国对华政策突出特点及长期目标失败原因探析 |
5.1.1 矛盾心理是美国对华政策中的突出特点 |
5.1.2 美国对华政策中长期目标的失败原因探析 |
5.2 中共因应美国对华政策得失分析 |
5.2.1 中共与美最终分道扬镳的原因分析 |
5.2.2 中共在因应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收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太平洋战争时期美英两国对国共斗争的态度及战后对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1941-1950年英国与国共两党关系探析[D]. 袁青. 外交学院, 2021
- [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D]. 王欢. 西北大学, 2021(10)
- [3]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D]. 郭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李国亮. 湘潭大学, 2020(12)
- [5]1947年莫斯科外长会议与中国的护权运动研究[D]. 袁明杰. 山西大学, 2020(02)
- [6]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美国报道研究[D]. 王鑫.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
- [7]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D]. 闫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1931-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研究[D]. 杨淑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研究(1945-1952)[D]. 刘雅楠.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10]“史迪威事件”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及中国共产党的因应[D]. 刘泽源. 江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