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杏树叶及外种皮提取液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笑聪[1](2020)在《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桑叶及蚕茧产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银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生态经济树种,其果叶花均具有较高价值,已经作为果用林、叶用林和用材林进行大面积栽培。银杏外种皮占银杏种实重量的2/3,目前均作为废弃物丢弃,尚未进行开发利用,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对银杏外种皮进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本研究以银杏外种皮为试验材料,以桑树和蚕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究不同浓度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同时用处理后的桑叶喂饲家蚕,分析其对蚕生长及蚕茧、茧丝质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银杏外种皮中多糖、黄酮和银杏酚酸与桑叶产量和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能够为银杏外种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喷施适宜浓度的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桑树的生长及桑叶的品质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当浓度在5-20 g·L-1范围内时,叶面积、叶产量、全氮含量、蛋白含量及总黄酮含量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2)养蚕试验发现,喷施银杏外种皮提取液的桑叶饲喂蚕,蚕茧的茧层量、茧层率和茧丝产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当浓度为10-20 g·L-1时,对蚕茧质量及茧丝质量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3)喷施银杏外种皮多糖提取液能显着提高桑树枝条和叶子的生长量,以浓度为2.0g·L-1的效果最佳;喷施银杏外种皮黄酮提取液能显着提高桑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且均以浓度为1.0 g·L-1的效果最佳;喷施银杏外种皮酚酸提取液对桑叶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浓度为0.25 g·L-1时,对桑树的生长、光合作用以及桑叶相关代谢物的指标均有促进作用;喷施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混合提取液能显着促进桑叶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桑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总黄酮含量和γ-氨基丁酸含量,且均以浓度为1.5 g·L-1的效果最佳。因此,适宜浓度的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能够促进桑树生长和提高蚕茧质量,银杏外种皮中的多糖和黄酮的共同作用是银杏外种皮提取液能促进桑叶产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
刘伟[2](2019)在《银杏外种皮发育及激素对银杏酸积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银杏是现存最古老的树种,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观赏和科研价值。以往因核用银杏的大量栽培,作为银杏果副产物的银杏外种皮长久来被弃置。近年来研究发现,银杏酸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杀虫抑菌等多种功效,而银杏酸在银杏外种皮中含量最高。我国银杏商业化栽培主要为叶用林和果用林,外种皮用银杏林栽培鲜见报道。研究激素与银杏外种皮发育及银杏酸积累的关系,寻找促进银杏外种皮生长和银杏酸积累的方法,对生产上指导外种皮用银杏林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10个核用银杏无性系为对象,综合优选适宜外种皮用的银杏无性系。进一步对银杏外种皮的发育进行观测和显微切片,划分银杏外种皮发育的主要阶段。通过HPLC-MS/MS对银杏外种皮发育过程中15种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外源激素对银杏外种皮发育及银杏酸积累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比较10个核用银杏无性系种实产量、出皮率及银杏酸含量,综合优选出外种皮用银杏良种中南林2号、正安1号和邵2-3号。(2)通过对银杏种实及外种皮发育过程的观测发现,银杏种实生长曲线属于单S型,种实生长发育可划分为:种实生长前期、种实生长旺盛期、种实生长后期和种实成熟期四个阶段。(3)银杏外种皮发育过程中内含物的含量具有规律性变化。测定发现,可溶性蛋白在种皮分化期迅速升高,中种皮木质化期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在6月1日和8月15日分别有两次高峰;淀粉含量在中种皮木质化期较高,6月15日最高;脂肪含量在银杏授粉后至种实生长旺盛期不断增加,7月1日之后含量缓慢下降,种实成熟时又稍有回升。银杏外种皮发育过程中银杏酸含量的变化整体呈现降低、升高、再降低的规律。种实生长前期银杏酸含量整体在较高的值上波动,种皮分化期银杏酸含量不断下降,6月1日达最低值,中种皮木质化期银杏酸含量不断升高,种实成熟期银杏酸含量又逐渐降低。(4)内源激素在银杏外种皮发育周期中具有明显的变化。IAA在种皮分化期含量迅速升高,中种皮木质化期含量不断降低。ABA在种皮分化期和中种皮木质化期一直呈下降趋势。CTK在种皮分化期呈下降又回升的模式,在中种皮木质化期不断下降。GA在种皮分化期和中种皮木质化期一直呈下降趋势,外种皮成熟期GA处于较高含量。SA在5月1日为整个周期最高值,在种皮分化期和中种皮木质化期呈下降又回升的模式。茉莉素在银杏授粉时含量最高,后不断下降,在外种皮成熟期含量较高。银杏外种皮发育过程中(JAA+GA+CTK)/ABA比值在授粉后1个月内迅速下降,外种皮快速生长期比值先上升后下降,外种皮成熟期比值保持稳定,(IAA+CTK+GA)/ABA整体上为不断下降的趋势。(5)通过正交试验发现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外种皮产量及银杏酸含量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因素对干外种皮株产的影响程度为:NAA>6-BA>SA,NAA和6-BA对干外种皮株产有显着性(P<0.05)影响,而SA无显着性影响,促进银杏外种皮生长的最佳组合为A2B3C1。不同因素对银杏酸含量的影响程度为:SA>NAA>6-BA,3因素均显着性影响银杏酸的含量,促进外种皮银杏酸积累的最佳组合为A2B2C2,不同因素对银杏外种皮有效经济产量的影响程度为:NAA>SA>6-BA,NAA和SA对外种皮有效经济产量有显着性影响,而6-BA无显着性影响,促进银杏外种皮生长及银杏酸积累的最佳组合为A2B2C2。综合筛选出促进银杏外种皮生长及银杏酸积累的最佳激素组合为:A2B2C2,即 300 mg/L NAA+100 mg/L 6-BA+200 mg/L SA。
任西[3](2019)在《周至县楼观台古银杏繁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树是承载中华文明的“活化石”,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古银杏树被尊为“国树”,象征着华夏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传统精神,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古树历经千百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与其优良的遗传基因密切相关,一颗古树就是一个宝贵的基因库,因此古树繁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外界环境变化、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古树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威胁,加之古树本身生理机制的衰退使其繁殖能力逐渐下降,因此优化古树繁殖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生长在周至楼观台的古银杏为例,通过对其种子催芽处理技术、花粉的保存处理技术、扦插处理方式以及愈伤组织诱导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来探究适合古银杏的种子繁殖、花粉保存、扦插繁殖、愈伤组织诱导的技术,从而为古银杏繁殖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变温(先35℃催芽2天,再26℃持续催芽)条件,较其他两种更有利于古银杏种子快速而整齐的发芽,且发芽率高,古银杏种子的最佳催芽处理温度为变温(先35℃催芽2天,再26℃持续催芽);影响古银杏种子质量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干瘪、虫蛀、菌体感染和机械损伤,并提出了针对不同情况应采取的针对性解决方案。2.室温条件和4℃冰箱及-30℃超低温冰箱花粉保存试验表明,4℃最有利于古银杏花粉活性的维持,且前30天内花粉依然具有活力,可用于生产。﹣30℃超低温冰箱保存的花粉活力下降最快,最不适合古银杏花粉的保存。3.最适合古银杏半木质化枝条的扦插处理方式为ABT-1浓度为200mg/L浸泡5分钟,成活率达到76.67%。4.取古银杏健康幼嫩叶片作为组织培养材料,设置9个培养基配方,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培养30天,观察对比愈伤组织的颜色、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最有利于古银杏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配方是:(7)MS+NAA3.0mg·L-1+KT0.1mg·L-1+蔗糖30g·L-1+植物凝胶2.25g·L-1。
马小迪[4](2019)在《金柑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柑(Fortunella),芸香科金柑属植物。金柑作为带皮鲜食柑橘类水果,果实含有丰富的类黄酮。类黄酮不仅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素的运输、植物花色的形成、植物育性以及植物抗性等相关,而且具有抗氧化、消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以及抗癌等功效。植物类黄酮通过苯丙烷途径进行生物合成,是次生代谢研究的热点,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已在苹果、甜橙、草莓以及藤茶等植物中进行了研究,但在金柑中还未见报道。MYB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以及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基因被大量报道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紧密相关,且具有挖掘潜力。本试验以金柑果实为试验材料,探究MYB转录因子调节基因、查尔酮合成酶和查尔酮异构酶结构基因在类黄酮生物合成中的作用,以期为阐明金柑类黄酮合成分子机理提供基础信息。首先,从金柑果实中克隆7个MYB转录因子调节基因(FmMYB1、FmMYB2、FmMYB3、FmMYB4、FmMYB5、FmMYB6、FmMYB7)、3个CHS结构基因(FmCHS1、FmCHS2、FmCHS3)和4个CHI结构基因(FmCHI1、FmCHI2、FmCHI3、FmCHI4),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不同发育阶段金柑果实总类黄酮,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检测。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对不同发育阶段金柑果实中FmMYB1、FmMYB2、FmMYB3、FmMYB4、FmMYB5、FmMYB6、FmMYB7、FmCHS1、FmCHS2、FmCHS3、FmCHI1、FmCHI2、FmCHI3以及FmCHI4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探讨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与类黄酮积累的相关性,解析基因的表达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含量随果实的膨大成熟逐渐降低,在果皮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果肉中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FmMYB1、FmMYB2、FmMYB3、FmMYB4、FmMYB5、FmMYB6与FmMYB7基因全长分别为789、1114、1384、2789、2752、938与2703bp,编码263、371、461、929、917、312与900个氨基酸,预测氨基酸编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等电点分别为33.95、34.17、37.01、111.37、58.93、32.95、60.22kD与9.20、8.93、5.99、5.29、8.83、8.46、5.10。FmMYB2、FmMYB3与FmMYB6基因紧密聚为一类,FmMYB4与FmMYB7基因聚为一类,FmMYB1基因单独聚类,均界定为2R-MYB类转录因子,在DNA结合过程中发挥作用,与类黄酮合成相关;FmMYB5基因单独聚类,界定为3R-MYB类转录因子,对类黄酮积累进行多向调控。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在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FmMYB1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在果皮中稳定高表达,在果肉中下降;FmMYB2表达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果皮中先升后降,在果肉中下降;FmMYB3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果皮中先升后降,在果肉中上升;FmMYB4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果皮果肉中均先降后升;FmMYB5表达量呈小幅度上升趋势,在果皮果肉中均先降后升;FmMYB6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果皮果肉中均上升;FmMYB7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果皮果肉中均先降后升。3、FmCHS1、FmCHS2与FmCHS3基因全长分别为821、651与1109bp,编码273、217与369个氨基酸,预测氨基酸编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等电点分别为42.59、42.80、42.37kD与6.47、5.71、6.05。FmCHS1和FmCHS3与已知功能CHS聚为一类,界定为CHS蛋白;FmCHS2单独聚类,界定为CHS-like蛋白。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在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FmCHS1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在果皮果肉中均下降;FmCHS2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果皮中高表达,在果肉中低表达;FmCHS3呈波动表达,在果皮果肉中均先降后升。4、FmCHI1、FmCHI2、FmCHI3与FmCHI4基因全长分别为759、1343、2422与898bp,编码253、447、807与299个氨基酸,预测氨基酸编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等电点分别为23.23、23.98、45.93、31.06kD与5.01、5.04、8.43、8.96。FmCHI2、FmCHI3与FmCHI4界定为TYPE-I CHI蛋白,具有酶催化活性,参与类黄酮合成;FmCHI1界定为TYPE-IV CHI蛋白,与TYPE-I CHI蛋白互作,促进类黄酮合成。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在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FmCHI1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在果皮中高表达,在果肉中低表达;FmCHI2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在果皮中下降,在果肉中先升后降;FmCHI3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多重变化趋势,在果皮果肉中均下降;FmCHI4呈波动表达,在果皮果肉中均先降后升。5、FmMYB1、FmMYB2、FmCHS1与FmCHI2在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呈高表达模式,与类黄酮积累模式最接近,可能直接参与了类黄酮的生物合成;FmMYB3、FmMYB4、FmMYB5、FmMYB6与FmMYB7对类黄酮合成具有负向调控作用,其中FmMYB3与FmMYB6调控模式相近,FmMYB4、FmMYB5与FmMYB7调控模式相近;FmCHS2可能与果皮部位类黄酮的合成相关;FmCHS3、FmCHI4对果实膨大期与成熟期类黄酮合成部分路径进行调控;FmCHI1无催化功能,但与FmCHI2互作促进类黄酮合成;FmCHI3在类黄酮形成过程中产生间断性的影响。
马岚[5](2015)在《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与分离纯化研究》文中指出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很高药用价值作为天然产物应用广泛。银杏叶中存在着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充分的利用和开发银杏黄酮资源,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以银杏叶为研究对象,选取芦丁为标准物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溴量法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测定波长λ=352nm,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为:A=0.0195c-0.0065,线性相关系数R=0.9991;用滴定分析方法溴量法测定银杏黄酮含量,测定条件为6mol/L HCl的用量为3.00mL,0.1mol/L的溴试剂用量为6.00mL,10%的KI用量为3mL,在此条件下得出1分子的黄酮可以和5分子的溴反应。本文研究了工业酒精回流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以工业酒精体积分率、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为考察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条件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其中影响提取率较大的四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70℃,微波时间3min,料液比1:20,此时黄酮提取量达量为84.42mg/g。影响提取因素的强弱次序为: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时间。本文采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方法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芦丁作为银杏总黄酮标准物,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实验,包括静态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解吸剂浓度对解吸率的影响和解吸静态平衡时间,结果表明:树脂对黄酮的吸附基本上在150min左右达到了平衡,动力学数据拟合结果符合Elovich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94以上,符合Freμ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且相关系数均在0.94以上,状态函数ΔH0、△G0均小于0,树脂吸附黄酮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解吸剂浓度选定为60%的工业酒精,解吸时间为60min;后续的动态实验,包括上样浓度及流速对吸附率的影响、解吸剂体积分数及流速对解吸率的影响、穿透实验和动态解吸曲线的绘制,确定出HPD-100大孔吸附树脂、FL-2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树脂的最佳上样浓度分别为50μg/mL、50μg/mL、30μg/mL,上样速率均为3mL/min,解吸剂体积分数均为50%,解吸剂流速均为3mL/min,最大动态吸附量分别为56.05mg/g、48.69mg/g、22.58mg/g。本文还对银杏叶提取液中黄酮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用石油醚进行脱脂处理,以HPD-100大孔吸附树脂、FL-2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树脂为吸附剂,以树脂上的最佳动态吸附与解吸条件为操作参数,进行银杏叶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用紫外扫描图谱、红外图谱、高效液相图谱对分离纯化后得到的产物进行纯度和结构的表征。研究发现此方法对银杏叶黄酮有良好的分离纯化作用。分离纯化后总收率达到75.57%。
陈利红[6](2014)在《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含量分析及微乳剂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银杏外种皮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对这些活性物质进行开发利用既环保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银杏外种皮资源,本研究在不同时期采集银杏核用品种“马铃”的3个品系编号27、33和36的银杏果,测定不同时期果实鲜重及外种皮干重,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银杏“马铃”品种3个品系的外种皮在不同生长期的活性成分银杏酸和黄酮含量。此外本论文以微乳剂的结构理论为指导,以理化性能研究、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对银杏酸微乳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本实验中银杏品种“马铃”的三个不同品系银杏果鲜重整体上随时间逐渐增加,从5月20日到7月20日属较快增长期,然后到成熟期趋于稳定。而实验中三个品系的外种皮干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27号外种皮的干重一直处于上升期,直到成熟期趋于稳定,33号和36号外种皮干重只在5月20日到6月10日期间处于快速上升期,之后36号外种皮干重一直处于稳定期。根据方差分析的F检验可知不同品系银杏果在不同生长期的鲜重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2、银杏品种“马铃”的三个不同品系银杏外种皮的总银杏酸含量在不同生长期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其外种皮总银杏酸含量先逐渐上升,到7月20日采集期出现最大值。三个品系27号、33号和36号外种皮总银杏酸含量分别达到138.7914mg/g、140.9783mg/g和220.7511mg/g,然后开始下降到10月份趋于平缓。经方差分析的F测验得知,对于银杏“马铃”的三个不同品系间外种皮总银杏酸含量有极显着差异(P<0.01)。3、银杏品种“马铃”的三个不同品系间银杏外种皮C13:0、C15:1、C17:1在不同生长期的含量都在0.01水平差异极显着,且其含量变化趋势与总银杏酸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都在7月20日采集日期含量最高。三个品系中,银杏外种皮C13:0、C15:1、C17:1含量最高的是36号,最高含量分别为:48.92811mg/g、106.5389mg/g、41.54108mg/g。4、银杏品种“马铃”的不同品系的银杏外种皮的总黄酮含量在不同生长期总体上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27号和33号外种皮总黄酮含量先逐渐上升,分别到7月20日和8月10日采集期出现最大值,而36号外种皮总黄酮先上升到7月20日后有短暂的下降后又上升到8月30日后逐渐下降。三个不同系总黄酮含量分别达到20.6887mg/g、17.1633mg/g和12.1159mg/g,然后开始下降到10月份趋于平缓。经方差分析的F测验得知,对于银杏“马铃”的三个不同品系间外种皮总黄酮含量有极显着差异(P<0.01)5、银杏品种“马铃”的三个品系银杏外种皮中总银杏酸含量与银杏酸C13:0、C15:1、C17:1含量在0.01水平存在极显着正相关。银杏外种皮总银杏酸含量与总银杏黄酮含量有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5。6、筛选出了适合于配制以银杏外种皮正己烷提取物浸膏为原料的银杏酸微乳剂的溶剂系统、助溶剂(助表面活性剂)系统和乳化剂系统,并成功配制出6%银杏外种皮正己烷提取物微乳剂,其组成为: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浸膏6%,乳化剂(DBS-Ca与BY-110体积比1:1.5)25%,溶剂及助溶剂(乙醇与正丁醇体积比1.5:1)25%,水50%。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该制剂各项指标均符合商品农药的要求。
权俊娇[7](2014)在《红蜡蚧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文中认为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蚧科(Coccidae)蜡蚧属(Ceroplastes)。红蜡蚧固定在枸骨(Ilex cornuta Lindl.)枝条、叶片上,刺吸汁液为害,虫体微小,体被蜡壳,并分泌蜡质,诱发煤污病,致使植株长势衰弱,严重时导致植株整株枯死,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本文研究了红蜡蚧初孵若虫的形态特征,低龄若虫、雌性3龄若虫和雌成虫的蜡泌物特征以及红蜡蚧虫体特征,红蜡蚧年生活史、空间格局等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防治研究,尤其是采用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主要结果如下:(1)红蜡蚧初孵若虫具有发达的胸足,能够在离开母体后爬行到合适的部位固定;红蜡蚧的蜡壳在幼期为“星芒状”,老龄期为“龟背状”;蜡壳背面龟背状突起与体缘的蜡芒分布相对应,且蜡芒的两个分段与若虫龄期发育相关;红蜡蚧的蜡泌物是其自身遗传进化的产物,对虫体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在防治过程中要很好地把握防治时间。(2)红蜡蚧在苏州地区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附着在嫩梢、叶柄和叶片上越冬,越冬雌成虫在6月下旬达到盛孵期。红蜡蚧若虫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且个体之间相互排斥,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大。红蜡蚧若虫在低密度下为聚集分布,在高密度下为均匀分布。红蜡蚧没有种群扩散的行为,所以在防治过程中应注意对枸骨上、中段枝条进行重点防治并抓住最佳防治时期。(3)野外化学防治试验证实,5种化学药剂对红蜡蚧初孵若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在红蜡蚧初孵若虫涌散期并开始在枝条上固定时期进行防治为佳。(4)在本试验条件下,4种植物源农药均是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显着,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红蜡蚧初孵若虫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防治上可以采用夹竹桃叶水提液1:10,夹竹桃叶醇提液1:10,银杏外种皮水提液1:10,银杏外种皮醇提液1:10作为适宜的植物源杀虫剂浓度配比。
赵东亚[8](2013)在《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用银杏外种皮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条件的优化,对昆虫取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昆虫体内相关酶系活性变化的影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抑菌杀线活性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提取条件的优化试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75%,提取振荡时间为4h,料液比为1:4,提取温度为45℃。相关因素方差分析,溶剂浓度对提取效果有显着影响。2、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菜蛾取食、生长发育及体内相关酶系的影响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值为34.7mg·mL-1;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值为78.3mg·mL-1。当提取物浓度达到100mg·mL-1时,校正死亡率为41.7%。此外,化蛹率显着降低,蛹重下降。小菜蛾幼虫取食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处理过的叶片后,体内SOD活性4h、36h、48h被激活;CAT活性4h、24h被抑制;POD活性4h、12h、24h、36h被抑制,48h被激活;GST活性12h、36h、48h被激活。3、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处理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提取物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具有“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作用,对黄瓜、萝卜种子萌发具有高浓度抑制的效应;对黄瓜、萝卜幼苗根长具有抑制作用。4、银杏外种皮抑菌杀线活性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不同霉菌的抑菌效果不同,具有一定的杀线效果,高浓度的提取物溶液的杀线抑菌效果较好。
姚建标[9](2013)在《银杏酸单体分离、分析及应用》文中提出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名贵树种,素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我国的银杏叶资源占世界总量的70%,居世界第一位。国内外对银杏叶有效成分的研究和报道较多,主要集中在银杏黄酮和内酯。银杏酸(Ginkgolic Acids,简称GA)是银杏中除黄酮和内酯外又一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组分,主要存在于银杏的叶(占干重的1-2%)、果和外种皮(占干重的3-5%)中,尤以银杏果外种皮中含量最高。银杏酸为水杨酸的6-烷基或6-烯基衍生物,其苯环六位上的侧链碳原子数为13~19,侧链双键数为0-3。它主要由白果新酸(ginkgonelic acid)、白果酸(ginkgolic acid)、氢化白果酸(hydroginkgolic acid)、氢化白果亚酸(hydroginkgolinic acid)、白果二酚(bilobols)等组成。现代毒理学研究表明,银杏酸具有致敏性、胚胎毒性、免疫毒性和细胞毒性等生物毒性,被认为是银杏叶提取物(EGB)中最主要的毒副作用成分。因此,银杏酸含量被作为国内外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的重要质量控制指标。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对银杏酸进行了研究。欧美日和中国的国家药典均把银杏酸作为银杏叶提取物和制剂的限量要求列入质量标准,例如欧洲药典、美国药典要求银杏酚酸含量(质量分数)控制在5ppm以下,有的企业内部标准甚至要求低于1ppm;《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也将银杏酸限度定为10ppm。因此,对银杏酸类成分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对银杏酸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A、银杏酸单体分离目的:从银杏外种皮中制备分离银杏酸单体方法:以银杏外种皮为原料,粉碎后加4倍量石油醚(30-60℃)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得银杏酸粗提物。银杏酸粗提物经小孔吸附树脂纯化,去除部分色素杂质;再经反相中压制备柱分离富集,得到流分Ⅰ(主要含银杏酸C13:0和C15:1,少量C17:2)和流分Ⅱ(主要含银杏酸C17:1和少量C15:0)。流分Ⅰ经乙腈-水系统多次重结晶,富集银杏酸单体C13:0,其重结晶后母液中主要为银杏酸C15:1。结晶用甲醇溶解,采用制备液相,以甲醇-水系统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纯化,制得银杏酸单体C13:0(白果新酸);母液同样采用制备液相、甲醇-水系统分离纯化,制得银杏酸单体C15:1、C17:2。流分Ⅱ经制备液相甲醇-水系统多级分离,制得银杏酸单体C17:1和C15:0。结果:从1kg粉碎后的银杏外种皮中制得银杏酸单体C13:04.98g,C15:111.5g,C17:10.45g,C15:00.87g,C17:29.29g。经HPLC-DAD检测和HPLC-MS、1H-NMR和13C-NMR分析,证实制备所得银杏酸单体为C13:0、C15:1、C17:2、C17:1及C15:0,其纯度均大于98%。结论:银杏酸外种皮通过石油醚回流提取、小孔吸附树脂去色素、中压制备柱粗分和制备液相纯化,可大量制备纯度大于98%的银杏酸单体成分,解决了银杏酸定量测定时对照品缺失或对照品纯度低的难题,为后续新的分析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B、银杏酸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在银杏叶提取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目的:建立新的更科学、准确的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限度的检查方法,并将其应用到银杏叶提取物大生产制备过程,指导除酸工艺,制备低酸银杏叶提取物。方法:银杏叶提取物以甲醇超声提取,制备供试品溶液;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C18,流动相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10nm;以自制银杏酸单体为对照,建立新的银杏酸限度检查方法。在银杏叶提取物大生产制备过程中,应用新建的银杏酸分析方法,优化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关键工序的参数。结果:本研究建立的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限度检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9.4%、99.7%、98.6%、98.0%和98.8%,(RSD<2.0%)。银杏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水沉时的密度和时间、树脂除酸过程中乙醇浓度和洗脱体积是影响中间体银杏酸含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银杏酸限度检测方法,供试品前处理方法简便、快捷,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低酸银杏叶提取物的限度检查。同时,以该法作为大生产低酸银杏叶提取物制备的中间体质量控制方法,指导低酸生产工艺,可以保证制备出低酸银杏叶提取物。
马亮[10](2012)在《腰果壳油对化学农药的增效作用及制剂加工》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腰果壳油对醚菌酯的抑菌增效作用以及对毒死蜱的杀虫增效作用,开展了腰果壳油与化学农药增效配方优化及复配制剂的研发,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增效制剂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腰果壳油对醚菌酯抑菌增效作用的研究以苹果树腐烂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研究了腰果壳油对醚菌酯的抑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腰果壳油和醚菌酯在48h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EC50分别为0.94×102mg/L和0.24×10-2mg/L。将腰果壳油与醚菌酯按质量比为5:1,7:1,9:1,15:1,49:1,99:1等不同配比进行混配,对苹果树腐烂菌的EC50分别为1.90×10-2mg/L、2.24×10-2mg/L、1.78×10-2mg/L、4.28×10-2mg/L、38.16×10-2mg/L和99.85×10-2mg/L,其共毒系数分别为75.31、85.18、134.0、89.14、31.22和23.83,当两者质量比为9:1时,抑菌增效作用明显。2腰果壳油与醚菌酯复配增效制剂的开发通过溶剂、乳化剂等助剂的筛选和配方优化,得到腰果壳油·醚菌酯水乳剂配方:腰果壳油为20%,醚菌酯2.2%,溶剂S为10.0%,乳化剂A+B(A:B=4:1)为18.8%,抗冻剂C为0.5%,加水补足至100%。对该制剂分别进行热贮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冻熔稳定性及稀释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制剂不出现分层、析油、析水、沉淀等现象,符合水乳剂的质量性能指标。3腰果壳油对毒死蜱杀虫增效作用的研究以蚜虫为供试对象,采用浸渍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研究了腰果壳油对毒死蜱的杀虫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腰果壳油和毒死蜱在48h对蚜虫的LC50分别为12.80g/L和0.37g/L。将腰果壳油与毒死蜱按质量比分别为400:1、100:1、50:1、25:1和12:1不同配比进行混配,48h对蚜虫的LC50分别为12.19g/L、9.40g/L、7.81g/L、5.05g/L和2.52g/L,共毒系数分别为96.9、101.9、97.9、110.4和141.5,当两者质量比为12:1时,杀虫增效作用显着。4腰果壳油与毒死蜱复配增效制剂的开发通过乳化剂等助剂的筛选和配方优化,得到腰果壳油·毒死蜱水乳剂配方:腰果壳油为20%,毒死蜱1.7%,溶剂S为10.0%,乳化剂(D:E=3.75:1)为19.0%,抗冻剂F为0.5%,加水补足至100%。对该配方分别进行热贮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冻熔稳定性及稀释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制剂不出现分层、析油、析水、沉淀等现象,符合水乳剂的质量性能指标。521.7%腰果壳油·毒死蜱(12:1)水乳剂的田间药效试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1.7%腰果壳油·毒死蜱(12:1)水乳剂稀释500倍,1000倍,2000倍,对蚜虫均表现出良好的药效。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大,药效逐渐降低。施用后1d的防效分别为62.91%、48.69%、39.28%。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防治效果逐步增加。施药后10d的防效分别为88.86%、67.30%、62.33%。21.7%腰果壳油·毒死蜱(12:1)水乳剂在稀释500倍的浓度下,施药后10d对蚜虫的防治效果与48.0%毒死蜱乳油稀释3000倍的防治效果(97.56%)相当,而毒死蜱的用量却减少了78.8%。
二、银杏树叶及外种皮提取液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杏树叶及外种皮提取液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桑叶及蚕茧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银杏外种皮主要活性成分及功能 |
1.1 银杏外种皮主要活性成分 |
1.1.1 黄酮类 |
1.1.2 内酯类 |
1.1.3 银杏酚酸类 |
1.1.4 多糖类 |
1.1.5 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
1.2 银杏外种皮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
1.2.1 银杏外种皮粗提取物提取方法 |
1.2.2 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提取方法 |
1.3 银杏外种皮的功能 |
1.3.1 抑菌作用 |
1.3.2 杀虫作用 |
1.3.3 抗衰老作用 |
1.3.4 抗癌作用 |
1.3.5 治疗心血管疾病 |
2 植物源肥料的应用 |
2.1 常见的植物源肥料 |
2.1.1 果实发酵液 |
2.1.2 植物提取液 |
2.1.3 植物有机肥、堆肥 |
2.2 银杏外种皮作为植物源肥料的应用 |
3 桑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因素 |
3.1 土壤条件 |
3.2 树体管理 |
3.3 病虫害防治 |
第二章 银杏外种皮粗提取液对桑树产质量及蚕茧质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3.1 银杏外种皮粗提取液的提取 |
1.3.2 桑树喷施试验 |
1.3.3 桑叶养蚕试验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1 净光合速率和生长指标 |
1.4.2 桑叶产量 |
1.4.3 生理生化指标 |
1.4.4 蚕生长及蚕茧、茧丝品质 |
1.5 数据处理方法 |
1.6 综合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桑树生长的影响 |
2.2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桑树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叶产量的影响 |
2.3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桑叶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1 桑叶中碳、氮和磷元素含量的影响 |
2.3.2 对桑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3.3 对桑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4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蚕体重的影响 |
2.5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蚕茧质量的影响 |
2.6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茧丝品质的影响 |
2.7 综合评价 |
3 讨论与小结 |
3.1 讨论 |
3.2 小结 |
第三章 银杏外种皮主要活性成分对桑树叶产质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的制备 |
1.2.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1 桑叶产量和生长指标 |
1.3.2 光合作用指标测定 |
1.3.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1.3.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1.3.5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1.3.6 总黄酮含量测定 |
1.3.7 γ-氨基丁酸含量测定 |
1.4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外种皮提取物活性成分对桑树生长的影响 |
2.1.1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桑树生长的影响 |
2.1.2 银杏外种皮黄酮对桑树生长的影响 |
2.1.3 银杏外种皮酚酸对桑树生长的影响 |
2.1.4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混合对桑树生长的影响 |
2.2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对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1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桑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2 银杏外种皮黄酮对桑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3 银杏外种皮酚酸对桑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4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混合对桑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2.3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对桑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1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桑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2 银杏外种皮黄酮对桑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3 银杏外种皮酚酸对桑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4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混合对桑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4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对桑叶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2.5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对桑叶可溶性糖的影响 |
2.6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对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7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对桑叶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3.1 讨论 |
3.1.1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与桑树生长的关系 |
3.1.2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与桑叶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
3.1.3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与桑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
3.1.4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与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关系 |
3.2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课题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2)银杏外种皮发育及激素对银杏酸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银杏酸的研究概况 |
1.2.1 银杏酸的分类及分布 |
1.2.2 银杏酸的合成 |
1.2.3 银杏酸的功能 |
1.2.4 银杏酸的应用前景 |
1.3 银杏种实研究进展 |
1.4 银杏外种皮的应用现状 |
1.4.1 制备生物农药 |
1.4.2 抗肿瘤药物的开发 |
1.4.3 化妆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
1.5 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 |
1.5.1 生长素 |
1.5.2 细胞分裂素 |
1.5.3 赤霉素 |
1.5.4 脱落酸 |
1.5.5 茉莉素 |
1.5.6 水杨酸 |
1.5.7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银杏外种皮高产无性系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银杏无性系种实测定 |
2.2.2 不同银杏无性系外种皮银杏酸含量测定 |
2.2.3 不同银杏无性系产量比较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银杏外种皮生长发育及内含物积累观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银杏种实生长发育观测 |
3.2.2 银杏种实发育切片观察 |
3.2.3 银杏种实发育阶段的划分 |
3.2.4 银杏外种皮发育过程中内含物的测定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银杏外种皮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银杏外种皮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
4.2.2 促进银杏外种皮生长及银杏酸积累的激素筛选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外种皮增产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激素处理组合的优化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英文缩写符号对照表 |
附录B 论文彩图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周至县楼观台古银杏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古银杏概述 |
1.2.1 古银杏的生理特征 |
1.2.2 古银杏的价值 |
1.2.3 古银杏的地理分布 |
1.2.4 古银杏的历史来源 |
1.3 古树研究概况 |
1.4 银杏繁殖研究进展 |
1.4.1 银杏的种子繁殖 |
1.4.2 花粉保存技术及花粉活力测定方法 |
1.4.3 银杏的扦插处理技术 |
1.4.4 银杏的组织培养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古银杏种子处理技术 |
2.2.2 古银杏花粉保存技术 |
2.2.3 古银杏扦插繁殖技术 |
2.2.4 古银杏愈伤组织的诱导 |
2.3 试验材料 |
2.4 试验方法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古银杏种子处理试验结果 |
3.2 不同保存温度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
3.3 不同ABT-1浓度对扦插枝条成活率的影响 |
3.4 不同激素配比对古银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古银杏的种子繁殖 |
4.2.2 古银杏花粉的保存 |
4.2.3 古银杏的扦插繁殖 |
4.2.4 古银杏愈伤组织的诱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金柑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植物类黄酮研究现状 |
1.2.2 金柑类黄酮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2.金柑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3.金柑MYB转录因子的表达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4.金柑CHS基因的表达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5.金柑CHI基因的表达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金柑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类黄酮积累的相关性 |
6.1 MYB转录因子的表达与类黄酮积累的相关性 |
6.2 CHS基因的表达与类黄酮积累的相关性 |
6.3 CHI基因的表达与类黄酮积累的相关性 |
6.4 小结 |
7.总结与讨论 |
7.1 总结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5)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与分离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银杏的国内外生产及其加工现状 |
1.1.1 银杏资源的分布及其保健特性 |
1.1.2 银杏叶中的主要成分 |
1.1.3 银杏的加工利用现状 |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黄酮类物质的简介 |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2.3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2.4 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 |
第二章 黄酮的分析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3 紫外分光光度法 |
2.3.1 黄酮的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3 分析方法的验证 |
2.4 滴定分析法(溴量法) |
2.4.1 溴量法的测定原理 |
2.4.2 滴定用试剂的配制 |
2.4.3 黄酮与溴反应系数的确定 |
2.4.4 测定条件的优化 |
2.4.5 溴量法分析的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杏叶中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银杏叶的预处理 |
3.3.2 提取剂的选择 |
3.3.3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 |
3.3.4 单因素试验 |
3.3.5 正交试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提取剂选择结果 |
3.4.2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结果 |
3.4.3 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4.4 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4.5 料液比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4.6 工业酒精体积分率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4.7 微波时间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4.8 微波功率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4.9 正交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树脂吸附黄酮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仪器与设备 |
4.2.2 实验主要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树脂的预处理 |
4.3.2 静态实验 |
4.3.3 动态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静态实验 |
4.4.2 动态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酮粗产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与纯度表征 |
5.1 前言 |
5.2 试剂与仪器 |
5.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2.2 实验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提取液的制备 |
5.3.2 色素及一部分杂质的去除 |
5.3.3 树脂的纯化 |
5.3.4 纯化液的浓缩与结晶 |
5.3.5 产物结构的表征 |
5.3.6 产物纯度的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纯化过程中提取液中黄酮含量及总量情况 |
5.4.2 紫外扫描曲线 |
5.4.3 红外光谱图 |
5.4.4 高效液相色谱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含量分析及微乳剂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银杏外种皮的研究概况 |
1.1 银杏外种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 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及应用 |
1.2.1 银杏酸类物质生物活性及应用 |
1.2.2 银杏黄酮类物质生物活性及应用 |
1.3 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
1.3.1 银杏酸的提取分离现状 |
1.3.2 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
1.3.3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 |
1.3.4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1.4 银杏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分析研究 |
1.4.1 银杏酸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
1.4.2 银杏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
2.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概况 |
2.1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意义 |
2.2 国内外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
2.3 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途径 |
2.4 微乳剂的研究 |
2.4.1 微乳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2 微乳剂的配制方法及加工工艺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品系银杏外种皮内银杏酸含量变化 |
1 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供试药品 |
1.3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银杏果鲜重及外种皮干重的测定 |
2.2 银杏外种皮酚酸类化合物的 HPLC 检测方法 |
2.2.1 色谱条件 |
2.2.2 标准曲线绘制 |
2.2.3 样品液的制备 |
2.2.4 HPLC 方法精密度及样品加样回收率测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标准曲线 |
3.2 银杏果鲜重及外种皮干重 |
3.3 样品处理后的 HPLC 图谱 |
3.4 精密度试验 |
3.5 样品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
3.6 不同品系总银杏酸含量变化 |
3.7 不同品系银杏外种皮中三种银杏酸单体在不同生长期的含量变化 |
3.8 不同品系银杏外种皮中三种银杏酸单体含量的多重比较 |
3.9 相关性分析 |
3.10 不同品系银杏外种皮中酸类化合物变化规律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银杏外种皮总黄酮含量变化及与酚酸含量的相关性 |
1.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供试药品 |
1.2 试验材料 |
1.2.1 试验材料的处理 |
1.3 银杏黄酮的提取 |
1.4 银杏黄酮含量检测 |
1.4.1 芦丁标准曲线 |
1.4.2 银杏外种皮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1.4.3 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
1.4.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 |
2.2 不同品系银杏总黄酮含量变化 |
2.3 银杏外种皮银杏酸与总黄酮含量变化 |
3.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银杏提取物微乳剂的研制及室内生物测定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材料 |
1.2 供试试剂 |
1.3 供试乳化剂 |
1.4 供试虫源 |
1.5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银杏提取物微乳剂的研制 |
2.1.1 溶剂的选择 |
2.1.2 乳化剂种类的确定 |
2.1.3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2.1.4 透明温度范围调节 |
2.1.5 不同水质对制剂的影响 |
2.1.6 微乳剂的配制方法及生产工艺 |
2.2 有效成分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
2.2.1 银杏酸分析方法 |
2.2.2 银杏酸标准液的配制 |
2.2.3 上样液的配制 |
2.3 微乳剂质量检测方法 |
2.3.1 制剂外观 |
2.3.2 乳液稳定性 |
2.3.3 冷贮稳定性 |
2.3.4 热贮稳定性 |
2.3.5 pH 值范围 |
2.4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2.4.1 银杏提取物微乳剂的毒力测定 |
2.4.2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杀虫活性的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银杏提取物微乳剂的研制 |
3.1.1 微乳剂中提取物含量的确定 |
3.1.2 溶剂的选择 |
3.1.3 乳化剂的选择 |
3.1.4 助溶剂或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3.1.5 不同水质对制剂的影响 |
3.2 有效成分的测定 |
3.2.1 银杏酸标准品谱图 |
3.2.2 标准曲线的测定 |
3.2.3 银杏酸提取物银杏酸的含量 |
3.2.4 微乳剂中银杏酸的含量 |
3.2.5 加样回收率测定 |
3.3 微乳剂的质量检测 |
3.3.1 乳液稳定性 |
3.3.2 冷贮稳定性 |
3.3.3 热贮稳定性 |
3.3.4 pH 值 |
3.4 银杏酸提取物微乳剂的技术指标及配制方法 |
3.5 生物测定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7)红蜡蚧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红蜡蚧的研究进展 |
1.1.1 介壳虫的基本概况 |
1.1.2 红蜡蚧的发生概况 |
1.1.3 红蜡蚧的形态特征 |
1.1.4 红蜡蚧的生物学特性 |
1.1.4.1 红蜡蚧的生活史 |
1.1.4.2 红蜡蚧的生活习性 |
1.1.4.3 红蜡蚧的空间格局 |
1.2 红蜡蚧化学药剂防治研究进展 |
1.3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方式 |
1.3.2 夹竹桃提取物的研究进展 |
1.3.3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红蜡蚧形态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选择 |
2.1.2 试验器材 |
2.1.3 红蜡蚧标本的室内处理方法 |
2.1.4 红蜡蚧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初孵化若虫形态特征 |
2.2.2 低龄若虫蜡泌物特征 |
2.2.3 雌性 3 龄若虫和雌成虫泌蜡特征 |
2.2.4 红蜡蚧虫体特征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红蜡蚧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年生活史 |
3.1.2.2 红蜡蚧若虫空间格局 |
3.1.3 红蜡蚧若虫空间格局研究方法 |
3.1.3.1 聚集指标判别法 |
3.1.3.2 聚集因素分析 |
3.1.3.3 回归模型判别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蜡蚧年生活史 |
3.2.2 红蜡蚧若虫空间格局检验 |
3.2.2.1 红蜡蚧若虫聚集指标的测定 |
3.2.2.2 Iwao 回归模型分析 |
3.2.2.3 Taylor 幂法则模型分析 |
3.2.3 不同段位上的空间分布检验 |
3.2.3.1 不同段位上的方差分析 |
3.2.3.2 聚集度指标法 |
3.2.3.3 Iwao 的 M*- x 回归法和 Taylor 幂函数法 |
3.2.4 聚集因素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化学药剂对红蜡蚧初孵若虫的野外防治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供试药剂 |
4.1.3 试验处理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化学农药对红蜡蚧初孵若虫的野外防治效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生物农药对红蜡蚧初孵若虫的防效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器材 |
5.1.2.1 化学试剂 |
5.1.2.2 所用仪器 |
5.1.3 生物农药提取 |
5.1.3.1 夹竹桃叶提取液提取方法 |
5.1.3.2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提取方法 |
5.1.4 供试提取液 |
5.1.5 试验处理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夹竹桃叶水提液对红蜡蚧初孵若虫野外防治效果 |
5.2.2 夹竹桃叶醇提液对红蜡蚧初孵若虫野外防治效果 |
5.2.3 银杏外种皮水提液对红蜡蚧初孵若虫野外防治效果 |
5.2.4 银杏外种皮醇提液对红蜡蚧初孵若虫野外防治效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红蜡蚧的综合防治策略 |
6.1 农业防治 |
6.2 苗木检疫 |
6.3 生物防治 |
6.3.1 利用自然天敌 |
6.3.2 利用病原微生物 |
6.3.3 利用植物源杀虫剂 |
6.4 化学防治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概况 |
1.1 植物源农药的概述 |
1.1.1 植物源杀虫剂 |
1.1.2 植物源杀菌剂 |
1.1.3 植物源除草剂 |
1.1.4 植物内源激素 |
1.2 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应用前景 |
2 银杏外种皮的研究现状 |
2.1 银杏外种皮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 |
2.2 银杏外种皮在防治害虫方面的研究 |
3 银杏酸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
3.1 银杏酸类物质的结构 |
3.2 银杏酸类物质的提取分离的方法 |
4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1.1 具有化感作用的森林植物种类 |
4.1.2 化感物质的研究 |
4.1.3 化感作用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4.2 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
4.2.1 利用作物对杂草的化感作用抑制杂草 |
4.2.2 避免作物对作物的化感作用,减少农业损失 |
4.2.3 利用促进型化感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
4.2.4 杀虫剂和除草剂的研制 |
第二章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提取工艺的优化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银杏外种皮的处理 |
1.2.2 提取 |
1.2.3 萃取剂萃取 |
1.2.4 挥干萃取剂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
2.1.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1.2 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
2.2 正交试验结果 |
2.3 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制备 |
1.3 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 |
1.3.1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菜蛾拒食活性的测定 |
1.3.2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菜蛾死亡、化蛹及蛹重的影响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取食的影响 |
2.2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死亡、化蛹、蛹重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银杏外种皮对小菜蛾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制备 |
1.3 酶活力测定 |
1.3.1 材料处理 |
1.3.2 酶活力测定(参照南京建成生物公司提供试剂盒)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银杏外种皮对小菜蛾 3 龄幼虫 SOD 活性的影响 |
2.2 银杏外种皮对小菜蛾 3 龄幼虫 CAT 活性的影响 |
2.3 银杏外种皮对小菜蛾 3 龄幼虫 POD 活性的影响 |
2.4 银杏外种皮对小菜蛾 3 龄幼虫 GST 活性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银杏外种皮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1.2.2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1.2.3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1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2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黄瓜幼苗根长的影响 |
2.3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1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2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萝卜幼苗根长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的抑菌杀线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的制备 |
1.2.2 抑菌活性的测定 |
1.2.3 松材线虫毒性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交链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
2.2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青霉菌和黑曲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
2.3 松材线虫死亡率测定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3.1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霉菌抑菌活性研究 |
3.2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杀线活性研究 |
3.3 本实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1.1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类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 |
1.2 银杏外种皮对昆虫取食行为、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昆虫取食银杏外种皮处理叶片后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变化 |
1.4 银杏外种皮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1.5 银杏外种皮抑菌杀线活性 |
2 创新之处 |
3 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9)银杏酸单体分离、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引言 |
1. 银杏酸单体分离 |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1.2.1 银杏酸单体制备分离 |
1.2.2 化合物结构确证 |
1.2.2.1 波谱分析条件 |
1.2.2.2 化合物S1(银杏酚酸13:0)结构确证 |
1.2.2.3 化合物S2(银杏酚酸15:1)结构确证 |
1.2.2.4 化合物S3(银杏酚酸17:2)结构确证 |
1.2.2.5 化合物S4(银杏酚酸15:0)结构确证 |
1.2.2.6 化合物S5(银杏酚酸17:1)结构确证 |
1.3 讨论 |
1.3.1 总银杏酸提取条件摸索 |
1.3.2 总银杏酸纯化条件摸索 |
1.3.3 中压制备柱分离条件摸索 |
1.3.4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摸索 |
1.3.4.1 制备色谱分离条件 |
1.3.4.2 银杏酸流分Ⅰ的制备液相分离 |
1.3.4.3 银杏酸流分Ⅱ的制备液相分离 |
1.3.5 回收溶剂利用 |
2. 银杏酸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2.1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1.1 溶液制备 |
2.2.1.2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 |
2.2.1.3 线性关系 |
2.2.1.4 仪器精密度试验 |
2.2.1.5 重复性试验 |
2.2.1.6 准确度考察 |
2.2.1.7 耐用性考察 |
2.2.1.8 样品含量测定 |
2.2.2 测定方法用于大生产工艺指导 |
2.2.2.1 对水沉工艺的指导 |
2.2.2.2 树脂除酸工艺的指导 |
2.3 讨论 |
2.3.1 吸收波长确定 |
2.3.2 流动相考察 |
2.3.3 供试品制备方法考察 |
2.3.4 本分析方法的优点 |
2.3.5 本分析方法在生产中的应用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的科研成果 |
(10)腰果壳油对化学农药的增效作用及制剂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与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 |
1.1.1 植物源杀菌剂 |
1.1.2 植物源杀虫剂 |
1.1.3 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的复配增效作用 |
1.2 我国农药制剂研究概况 |
1.2.1 农药制剂加工的作用及剂型类型 |
1.2.2 我国农药剂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水乳剂概述 |
1.3.1 水乳剂的概念 |
1.3.2 我国农药水乳剂的发展现状 |
1.3.3 水乳剂的稳定机理研究 |
1.4 腰果壳油研究进展 |
1.4.1 腰果壳油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
1.4.2 腰果壳油的应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菌种 |
3.1.2 供试昆虫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供试药剂 |
3.1.5 乳化剂种类 |
3.1.6 其他助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抑菌活性的测定(生长速率法) |
3.2.2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3.2.3 混剂联合毒力的评价 |
3.2.4 腰果壳油与醚菌酯复配水乳剂的研制 |
3.2.5 制剂理化性能指标的测定 |
3.2.6 田间药效试验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腰果壳油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4.2 腰果壳油与醚菌酯单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 |
4.3 腰果壳油与醚菌酯复配对苹果树腐烂菌增效配方的筛选 |
4.4 腰果壳油与醚菌酯复配(9:1)水乳剂的研制 |
4.4.1 溶剂的确定 |
4.4.2 乳化剂的初步筛选 |
4.4.3 乳化剂的配比及用量的确定 |
4.4.4 其他助剂的筛选结果 |
4.4.5 腰果壳油·醚菌酯(9:1)水乳剂配方的确定 |
4.5 2 2.2%腰果壳油·醚菌酯(9:1)水乳剂性能指标的测定 |
4.5.1 水乳剂有效成分热贮稳定性 |
4.5.2 冷贮、冻熔、稀释稳定性及起泡性 |
4.5.3 制剂的倾倒性 |
4.6 腰果壳油和毒死蜱单剂对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4.7 腰果壳油与毒死蜱复配对蚜虫增效配方的筛选 |
4.8 腰果壳油与毒死蜱复配(12:1)水乳剂的研制 |
4.8.1 乳化剂的筛选 |
4.8.2 乳化剂的配比及用量的确定 |
4.8.3 其他助剂的筛选结果 |
4.8.4 腰果壳油·毒死蜱(12:1)水乳剂配方的确定 |
4.9 21.7%腰果壳油·毒死蜱(12:1)水乳剂性能指标的测定 |
4.9.1 水乳剂有效成分热贮稳定性 |
4.9.2 冷贮稳定性、冻熔稳定性、稀释稳定性及起泡性检测 |
4.9.3 制剂的倾倒性 |
4.9.4 田间药效试验 |
5 讨论 |
5.1 腰果壳油的抑菌杀虫活性 |
5.2 腰果壳油对化学农药的增效作用 |
5.3 复配增效制剂的加工技术 |
5.4 复配增效制剂的田间药效 |
5.5 腰果壳油的应用前景 |
6 结论 |
6.1 腰果壳油与醚菌酯在质量比为 9:1 时抑菌增效作用显着 |
6.2 成功研制 22.2%腰果壳油·醚菌酯(9:1)水乳剂 |
6.3 腰果壳油与毒死蜱在质量比为 12:1 时杀虫增效作用显着 |
6.4 成功研制 21.7%腰果壳油·毒死蜱(12:1)水乳剂 |
6.5 21.7%腰果壳油·毒死蜱(12:1)水乳剂对蚜虫田间防治效果良好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银杏树叶及外种皮提取液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桑叶及蚕茧产质量的影响[D]. 张笑聪.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银杏外种皮发育及激素对银杏酸积累的影响[D]. 刘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6)
- [3]周至县楼观台古银杏繁殖技术研究[D]. 任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4]金柑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研究[D]. 马小迪. 西南大学, 2019(01)
- [5]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与分离纯化研究[D]. 马岚. 长安大学, 2015(02)
- [6]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含量分析及微乳剂的制备[D]. 陈利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7]红蜡蚧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D]. 权俊娇. 苏州大学, 2014(10)
- [8]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赵东亚.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2)
- [9]银杏酸单体分离、分析及应用[D]. 姚建标. 浙江大学, 2013(06)
- [10]腰果壳油对化学农药的增效作用及制剂加工[D]. 马亮.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