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钢设立帮困救助基金(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琳[1](2015)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论》文中指出承担社会责任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使命,我国国有企业从建国伊始就开始承担社会责任,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洗礼,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世界范围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增添了宝贵的财富,同时,也为推进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有企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具有非国有企业以及国外国有企业所不具备的特殊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不仅具有中国经济背景下的样版意义,而且有助于推进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本土化进程。本研究立足中国的国情,把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同步分析,在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理论溯源的同时,把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通过实践考察,分析了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大成就,总结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当前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并从域外的视角,对国外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进行了考察,为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借鉴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和路径。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具体来说由七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本研究的基础知识,着重介绍研究的背景、选题意义和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概述。从基本的概念为切入口,梳理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核及外延,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明晰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发展、演化特征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我国国有企业与西方非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异同,解决了概念混淆、歧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为我国有企业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溯源。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本文首先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和理论,系统的考察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党的五代领导集体领导国有企业开展社会责任事业的实践思想,这是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源头;其次,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和西方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对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此,本文亦进行了有重点的分析和考察。第四部分为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历史演进及主要成就。作为国有经济的支柱力量,国有企业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现代化进程的不同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本章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制度变迁的现实场景,对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进程展开历史回顾与分析,划分为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以来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等三个历史阶段,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针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就与贡献做出客观评价。第五部分为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虽然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所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社会责任履行机制不健全、职工权益保障相对不足、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企业生产安全与诚信危机,以及企业管理人员严重腐败等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路径依赖、政企难分、制度缺位、反馈不当和意识淡漠等原因造成的。第六部分为西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验及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提出和实践的,本章节选取俄罗斯等国家的成功样本进行分析,剖析西方国家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动因及其逻辑,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验、教训、模式和做法,以期为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大借鉴价值和启示。第七部分为改进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路径。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面临着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需要从顶层设计和系统的维度整体推进,需要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维度改进,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三大主体有效配合、精准发力、协同推进;需要从意识、理念、制度、法治、体系、监督、机制等维度改进和完善;在兼顾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王亮[2](2012)在《马鞍山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由于时代原因曾一度被取消。1987年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设立,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的重新确立,而真正让社会工作这一专业领域焕发出惊人活力的是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此为标志,中国的社会工作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以及工作方法对这社会稳定和谐所能产生的助益亦日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社会工作领域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面临着来自于社会的迫切需求,而根据《决定》所提出的“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摆在中国社会工作从业者与研究者面前一项最紧迫的任务。本文结合社会科学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等方法,选取马鞍山市为个案,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马鞍山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实状况与存在问题,并立足于调查所得预测了未来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分布情况,最终形成一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思路,阐述了选取马鞍山市为调查地点的原因,并对我国目前国内对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情况做出分类与评述。第二章主要根据调查结果对马鞍山市现有社会工作人才的基本情况作出概括,并总结出马鞍山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些特点与成功之处。第三章主要分析了马鞍山市目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四、五章对未来马鞍山市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情况作出预估并在综合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马鞍山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并设计了一份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方案。第六章为结论,总结出了三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汪琦[3](2012)在《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研究 ——以安徽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全面推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总体膨胀,再加上社会的贫富差距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教育财政分配结构进一步向义务教育倾斜,我国高等学校在校贫困生的数量日益增多,贫困生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牵动国家、社会各个层面的带有普遍性的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为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国家、社会和各高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并初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勤、减”为主的多元化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近十多年来,这一体系对解决我国在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贫困大学生总体规模不断膨胀,这一体系已面临若干危机。本文首先对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的相关范畴和理论基础进行界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安徽省贫困大学生的现状,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指出了贫困大学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贫困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原因。其次,对国内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以及安徽省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体系进行分析。最后,在借鉴英美发达国家的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社会、学生个人四个不同的角度,提出构建一套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符合教育公平原则及理念、制度完善、操作性强的贫困大学生群体社会救助体系。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并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完善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不仅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必需,对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徐颖[4](2010)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企业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这是温家宝总理对我们的告诫。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从给中国奶业带来重创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丑闻,到频频发生的矿难事故、食品药品的质量忧患等问题引发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心的担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考量前所未有地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但如何科学公道地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仍然是我国学术界和实业界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选择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作为研究对象,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工作的开展,促使企业兼顾效率和公平,对利益相关者肩负起全面的社会责任,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本文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研究背景介绍、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阐述。第二部分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的分析确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理论基础,再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主体,并以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期望归纳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从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及环境资源七个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四部分是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该部分以2007-2008年安徽省4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考察安徽省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并且将实证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本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局限性和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及特色在于: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企业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自觉维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利益,兼顾对利益相关者的综合性责任,追求长远绩效和可持续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承担社会义务。这种综合性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文化责任;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依据我国相关法规,界定出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和环境资源七个利益相关者,并站在各利益相关者角度归纳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内容,依据评价内容构建了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补充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针对我国现实国情、依据政策要求建立了适合衡量企业履行员工责任和环境资源责任情况的评价指标;运用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考察安徽省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并将实证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验证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工会[5](2009)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进》文中研究指明马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现有职工62477人,会员数为62398人,入会率为99.87%。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马钢工会在公司党委领导下,在行政的大力支持下,依据《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有效地发挥了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
倪峰[6](2008)在《中国钢铁行业兼并收购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是在国际铁矿石行业连续五年大幅度涨价而作为连续十三年保持钢产量全球第一的中国在铁矿石价格上几乎没有话语权的背景下进行的。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在分析国外成熟并购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钢铁行业兼并收购的现状及存在的种种问题,指出中国钢铁行业市场化并购所需具备的社会经济条件,并提出了在当前阶段推进中国钢铁行业并购的现实路径。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对并购一般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钢铁行业典型的并购模式,概要叙述了中国钢铁行业并购方面的研究文献。第二章运用集中度指标对中国钢铁工业的集中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剖析了中国钢铁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原因,并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即SCP范式对中国钢铁行业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指出通过并购来迅速提高行业集中度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归纳了中国钢铁行业现有四种主要的并购模式,指出中国钢铁行业并购的主要特点:政府而非企业主导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并购、跨行业并购重组困难、并购重组依存的外部环境欠缺。第三章通过对国际钢铁企业并购模式和特点的分析,指出市场化的并购主体、市场化的并购动因加上完善的并购法律和金融环境支持是高效率并购的基础。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经济条件也是中国钢铁行业实现市场化并购这一终极目标的前提。第四章提出完善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了健全的市场体制和机制、健全的并购法律环境、中介服务机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本文剖析了中国钢铁行业并购市场的现状,认为当前中国钢铁行业并购主体不明确,并购法律环境、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社会经济条件严重缺乏是导致并购进程步履维艰的内在原因。文章最后尝试对中国钢铁行业并购的现实路径提出了建议,认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市场化并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过渡模式,相互持股形式的战略联盟所特有的特点,决定了它是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经济条件的企业并购联合的现实路径。
祝国华,裴晓鹏[7](2007)在《马钢构建和谐企业的调查与思考》文中指出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马钢公司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进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企业与客户的和谐、企业与环境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马钢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对于认识什么是和谐企业、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曾斌[8](2007)在《对马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本文根据马钢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工作实践,对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意义进行了初步思考,对企业构建劳动关系和谐提出了建议。
郭启林,章利军[9](2004)在《马钢设立帮困救助基金》文中研究指明本报讯为缓解遭遇重大不幸贫困职工的压力,2003年12月30日,安徽省马鞍山市钢铁公司一次性行政拨款100万元,设立了帮困救助基金;为了体现互助帮困的广泛参与性,马钢还倡议在岗职工每年缴纳12元,以享受互助帮困基金救助的权利。 据悉,帮困救助基金办法将于2004年1月1
吴进良[10](2000)在《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并购自从80年代在我国出现以来,便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它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发展。我国的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明显滞后于企业并购的实践,企业并购的迅速发展对理论研究提出了严重挑战。目前的企业并购理论都是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其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和交易费用论基础上的,它无法合理地解释和解决我国改革时期的企业并购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研究改革时期的企业并购问题是企业并购实践的客观需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有紧迫性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我国改革时期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渡时期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并购作为研究课题,选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我国企业并购实践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都是典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并购未曾有过的,有其特殊性和阶段性,如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导致的政府行为如何界定,产权转让收入如何处置,被并购企业职工如何安置等。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加以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企业并购就难以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就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最终将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可见,选择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分为八章和一个附录共九个部分。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 对企业并购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对西方的企业并购理论作了简要介绍。西方企业并购的两大动因一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二是竞争压力的结果。企业并购效应首先是经济协同效应,它包括经营协同、管理协同、财务协同和人力资源协同效应,其次是提高企业发展效率,再次是市场份额效应,最后是实现企业发展的竞争战略,正是因为企业并购有如此多的好处,西方的企业并购高潮才一波接一波不断。第二章 改革时期中国企业并购的起源与特点 我国企业并购的兴起,既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企业并购经历了从单纯的政府甩包袱消灭亏损企业到企业为了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而主动进行并购、重组的过程,通过并购、重组,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章 并购的主体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关系表现为:“全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多层次代理的产权结构模式,<WP=3>这种产权结构安排,造成了企业产权的条块分割,使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变得模糊不清和混乱,既构成了企业并购的体制障碍,又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国有经济产权结构的重组和治理结构的重塑,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经济的所有者代表职能分开。第四章 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政府既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又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我国企业的并购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的行政范围,政府对企业并购能否实现起决定作用。各级政府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利益共同体,国有企业的并购必然引起与此相关的各方面利益发生改变,这势必造成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许多经济和非经济的因素被掺杂到企业并购中来,使企业并购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并购成本非常高,同时,也造成了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矛盾冲突。政府职能的二重性,使政府在行使管理者职能和行使资产所有者职能时容易产生混淆和职能的重叠,导致了政企无法分开。政府职能的混淆使企业并购行为行政化而非经济化。政府在企业并购中应发挥规划作用、规范作用和协调作用。政府的资产所有者职能应分离出来,政府只管政府的事,即只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第五章 并购的社会环境 企业并购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任何的企业并购都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企业并购首先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这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行业管理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其次是法律的支持与保护。目前既需要建立统一的企业并购法律体系,也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并购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最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逐步实现普遍化、社会化、规范化。第六章 并购的中介机构 企业并购能否高效率除政府的影响外,对其影响较大的还有并购的中介机构。并购中介的作用长期被西方并购理论和我国并购实践所忽视。成熟的企业并购需要成熟的中介服务,缺少并购中介的并购市场是不健全的。企业并购运作的实践表明必须尽快培育我国的并购中介机构,它包括:投资银行、并购顾问公司、并购经纪人、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第七章 跨国并购问题 进入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成为第五次并购浪潮的主流。各国之间的相对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的发展是跨国并购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不一致是跨国并购的另一重要原因。近年来外资投入少量资本并购和控制我国国有企业,并在境外上市,已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必须加强利用外资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对外投资,推动我国的跨国?
二、马钢设立帮困救助基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钢设立帮困救助基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方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跨学科研究法 |
1.5 可能创新点及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 |
2.1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
2.1.1 企业社会责任定义 |
2.1.2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 |
2.1.3 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演化趋势 |
2.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 |
2.2.1 国有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区别 |
2.2.2 国有企业与西方国有企业的区别 |
2.2.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质 |
2.3 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
2.3.1 基于利益相关者维度的责任内容 |
2.3.2 基于国有企业特殊性维度的责任内容 |
2.3.3 基于系统论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
第3章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溯源 |
3.1 马克思企业社会责任思想 |
3.2 列宁企业社会责任思想 |
3.3 毛泽东企业社会责任思想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社会责任思想 |
3.4.1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
3.4.2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
3.4.3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
3.4.4 习近平四个全面思想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
3.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责任思想 |
3.5.1 儒家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 |
3.5.2 佛教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 |
3.5.3 道家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 |
3.6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思想 |
3.6.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6.2 企业公民理论 |
3.6.3 社会契约理论 |
第4章 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进及成就 |
4.1 中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历程 |
4.1.1 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4.1.2 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4.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以来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4.2 中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贡献 |
4.2.1 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宏观贡献 |
4.2.2 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微观贡献 |
第5章 中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存在的不足 |
5.1.1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机制尚不完善 |
5.1.2 企业对职工权益缺乏合理保障 |
5.1.3 企业存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
5.1.4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
5.1.5 企业内部的信用危机与严重腐败 |
5.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
5.2.1 路径依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体制局限 |
5.2.2 政企难分: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困境 |
5.2.3 制度缺位: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制度约束不足 |
5.2.4 反馈不当: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不尽完善 |
5.2.5 意识淡漠: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落实的虚无化 |
第6章 外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验及启示 |
6.1 俄罗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经验 |
6.1.1 俄罗斯国有企业对稳定就业的贡献 |
6.1.2 俄罗斯国有企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 |
6.1.3 俄罗斯国有企业对民生保障的贡献 |
6.2 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经验 |
6.2.1 充分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
6.2.2 引导国内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6.3 外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启示与借鉴 |
6.3.1 俄罗斯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启示与借鉴 |
6.3.2 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验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现实路径选择 |
7.1 改善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视角 |
7.1.1 提高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意识 |
7.1.2 培育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理念 |
7.1.3 强化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动能发挥 |
7.1.4 完善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体系 |
7.2 改善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政府视角 |
7.2.1 建设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体系 |
7.2.2 完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 |
7.2.3 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管理和引导作用 |
7.3 改善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视角 |
7.3.1 引导公众理性认知企业社会责任 |
7.3.2 畅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诉求途径 |
7.3.3 构建多元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论文 |
致谢 |
(2)马鞍山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部分 导言 |
一、 国内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现状 |
二、 马鞍山市概况及选择马鞍山市为调查地点的缘由 |
三、 研究方法简述 |
第二部分 社会工作人才的涵义及分布 |
第三部分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存在问题及成因 |
第四部分 社会工作人才需求分析 |
第五部分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设置及培养方案 |
一、 马鞍山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设置 |
二、 马鞍山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 |
第六部分 结论 |
项目方案设计(一):题目:社会工作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
项目方案设计(二):题目:社会工作管理系统的工作界面设计 |
实习情况 |
致谢 |
附录:参考文献 |
(3)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研究 ——以安徽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一、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贫困大学生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相关范畴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贫困大学生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
一、 贫困与贫困生 |
二、 贫困生的界定 |
第二节 社会救助体系的相关概念及其构成 |
一、 社会救助的相关概念 |
二、 社会救助体系的构成 |
第三节 构建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的理论基础 |
一、 社会救助理论 |
二、 人力资本理论 |
三、 教育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理论 |
四、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第三章 安徽省贫困大学生群体分析 |
第一节 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现状及特点 |
一、 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现状 |
二、 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
第二节 贫困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经济生活压力巨大 |
二、 心理问题堪忧 |
三、 人际交往能力弱 |
四、 学习困难不容忽视 |
第三节 贫困大学生群体的产生原因 |
一、 社会贫富差距与社会阶层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
二、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
三、 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四、 其它方面的原因 |
第四章 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分析 |
第一节 国内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分析 |
一、 建国以来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历程 |
二、 国内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的结构分析 |
第二节 安徽省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分析 |
一、 安徽省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概况 |
二、 安徽省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的特点 |
第三节 现有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不足 |
一、 贫困生身份认定机制不合理 |
二、 贫困生救助以物质救助为主,心理救助薄弱 |
三、 贫困生救助以帮扶救助为主,忽视培养贫困生的自救功能 |
四、 贫困生救助的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
五、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助学贷款机制不完善 |
六、 无偿救助比重过大引发一些负面影响 |
第五章 英美发达国家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及其启示 |
第一节 英美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述评 |
一、 英国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 |
二、 美国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体系 |
第二节 启示与借鉴 |
一、 加大政府救助力度 |
二、 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
三、 逐步完善贷款回收机制 |
四、 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
五、 强化人文关怀 |
第六章 完善贫困大学生群体救助体系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从政府角度出发完善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
一、 明确政府在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主导作用 |
二、 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
三、 不断健全国家助学贷款体系 |
四、 不断完善救助立法工作 |
五、 不断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
第二节 从高校角度出发完善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
一、 完善贫困大学生认定体系 |
二、 强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救助 |
三、 加强对勤工助学工作的规范与指导 |
四、 营造良好的校园救助环境 |
五、 加强救助工作的组织管理,提高相关政策的执行力 |
第三节 从社会角度出发完善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
一、 营造良好的共同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舆论氛围 |
二、 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贫困大学生救助 |
第四节 从学生角度出发完善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
一、 正视贫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二、 增强自我救助能力 |
结语 |
附录:贫困大学生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4)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文章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理论基础 |
一、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基础理论 |
二、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计分方法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一、样本选取和指标数据的来源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三、应用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努力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 |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
三、坚持“双维护”的原则, 切实履行工会维权的基本职责 |
四、坚持凝聚职工、服务大局, 扎实开展“打造命运共同体”主题教育活动 |
(6)中国钢铁行业兼并收购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兼并收购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兼并收购一般理论 |
一、兼并收购释义 |
二、兼并收购动因 |
三、兼并收购类型 |
第二节 国际钢铁行业兼并收购概述 |
一、国际钢铁企业并购分析 |
二、中国钢铁行业并购研究概述 |
第二章 中国钢铁行业并购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钢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一、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实证分析 |
二、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成因分析 |
三、中国钢铁行业SCP范式分析 |
第二节 中国钢铁行业主要并购模式 |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模式 |
二、同一控股股东主导下的并购模式 |
三、战略联盟性质的联合重组模式 |
四、协议受让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模式 |
第三节 中国钢铁行业主要并购模式分析 |
一、中国钢铁行业主要并购模式对比分析 |
二、中国钢铁行业并购的特点 |
第三章 国际钢铁行业并购扩张模式的借鉴意义 |
第一节 米塔尔的全球并购扩张模式及借鉴意义 |
一、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强强联合是迅速扩大规模的关键 |
二、成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实现快速扩张的必要条件 |
三、时机和目标选择恰当是保证高投入产出比的关键 |
第二节 中国民营钢铁企业并购扩张模式及借鉴意义 |
一、依靠对中国国有钢铁企业的控股性收购迅速扩大规模 |
二、注重结合中国国情开展并购 |
三、市场化的并购动因是高效并购的关键 |
第四章 中国钢铁行业并购路径思考 |
第一节 中国钢铁行业并购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
一、中国国有钢铁企业并购主体不明晰 |
二、并购相关配套条件不完善 |
三、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二节 相互持股形式的战略联盟是实现联合的现实路径 |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中国钢铁行业市场化并购的前提 |
二、相互持股形式的战略联盟是中国钢铁行业并购联合的现实路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10)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 |
1. 企业并购的定义 |
1.1 国际通用的兼并与收购概念 |
1.2 我国对兼并与收购概念的定义与理解 |
1.3 本文对并购的定义 |
2. 西方企业并购的发展 |
3. 企业并购的动因与效应 |
3.1 企业并购的动因 |
3.2 并购的效应 |
4. 企业并购的成本与风险 |
4.1 并购的交易成本 |
4.2 并购的风险 |
第二章 改革时期中国企业并购的起源与特点 |
1. 中国企业并购的背景 |
1.1 理论背景 |
1.2 社会经济背景 |
2. 中国企业并购的发展阶段、各阶段动因及特点 |
3. 企业并购在我国改革中的作用 |
4. 目前企业并购在中国的地位 |
第三章 并购的主体问题 |
1. 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构成并购的体制障碍 |
1.1 多层次代理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 |
1.2 对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理论纷争 |
1.3 对解决并购中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制度建议 |
2. 国有企业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
3. 企业并购中产权主体结构落差的问题 |
4. 企业并购中的产权体系残缺 |
4.1 我国企业并购的产权体系残缺 |
4.2 国内现存的产权交易机构的现状与问题 |
第四章 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
1. 目前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
2. 并购中政府行为导致的利益冲突 |
2.1 国有企业并购中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
2.2 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的负效应 |
3. 政府在并购中的地位与职能 |
4. 正确行使政府在企业并购中职能的措施 |
第五章 并购的社会环境 |
1. 政策问题 |
1.1 财税政策 |
1.2 金融政策 |
1.3 行业管理政策问题 |
2. 法律体系 |
2.1 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的法律体系 |
2.2 我国并购的法律现状 |
2.3 构建我国的并购法律环境 |
2.4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法律服务 |
3. 社会保障 |
3.1 社会保障体系 |
3.2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 |
3.3 企业并购中人员安置问题 |
第六章 并购的中介机构 |
1. 并购中介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
2. 培育我国的并购中介机构 |
2.1 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 |
2.2 并购顾问公司 |
2.3 并购经纪人 |
2.4 商业银行 |
2.5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
第七章 跨国并购问题 |
1. 跨国并购的产生与发展 |
1.1 跨国并购产生的原因 |
1.2 跨国并购的发展 |
2. 跨国并购的利弊 |
2.1 跨国并购的有利因素 |
2.2 跨国并购的不利因素 |
2.3 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 |
3. 外资对我国企业的并购 |
3.1 外资对我国企业并购现状 |
3.2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特点 |
3.3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
4. 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
4.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
4.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4.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未来 |
第八章 当前企业如何搞好并购 |
1. 当前我国各种并购模式的利弊分析和经验教训 |
1.1 目前我国的并购模式 |
1.2 多种并购模式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
1.3 我国企业并购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 |
2. 在现有条件下我国企业如何搞好并购 |
2.1 我国企业并购的背景环境分析 |
2.2 我国企业并购存在障碍 |
2.3 我国企业并购应遵循的原则 |
2.4 我国企业搞好并购的对策分析 |
附录Ⅰ:并购案例 |
案例一:多种形式的并购──赛格模式 |
案例二:反向收购、并购后的运营──万向模式 |
案例三:并购动因、程序、并购后的整合、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
案例四:跨地区收购──中集模式 |
案例五:并购动机、中介作用、并购后的整合 |
案例六:并购动机、并购后的整合──君安投资 |
案例七:收购动机、收购对象的选择、收购后的整合的反例 |
案例八:强弱联合──常柴模式 |
案例九:跨国并购──柯达公司购并中国感光行业案例分析 |
案例十:并购的社会环境 |
附录Ⅱ: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马钢设立帮困救助基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论[D]. 李晓琳. 吉林大学, 2015(08)
- [2]马鞍山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D]. 王亮. 安徽大学, 2012(10)
- [3]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研究 ——以安徽省高校为例[D]. 汪琦. 安徽财经大学, 2012(04)
- [4]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徐颖. 安徽大学, 2010(11)
- [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进[J].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工会. 中国工运, 2009(09)
- [6]中国钢铁行业兼并收购路径研究[D]. 倪峰. 复旦大学, 2008(04)
- [7]马钢构建和谐企业的调查与思考[J]. 祝国华,裴晓鹏. 理论建设, 2007(06)
- [8]对马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探讨[J]. 曾斌.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7(S2)
- [9]马钢设立帮困救助基金[N]. 郭启林,章利军. 中国工业报, 2004
- [10]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 吴进良. 西南财经大学, 2000(01)